第一节 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尼雅文化遗址出土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尼雅文化遗址出土服饰
分类号: K875.2
页数: 5
页码: 041-0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尼雅文化遗址出土服饰的情况。其中包括襦、衫、裙、半臂锦衣等。
关键词: 西域文化 尼雅文化 服饰

内容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古丝路上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尤其中原文化的传入与西域文化的交流,曾掀起壮阔的历史波澜。《后汉书·西域传》载:“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印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况。
  尼雅地处昆仑山北麓的沙漠深处,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首府,处于“丝绸之路”南缘要道。现在属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
  据参加主持发掘尼雅东汉墓的考古专家李遇春介绍:该墓葬出土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衣冠服饰,它以浓郁的民族情调、富有地域特色的衣饰风格以及绚丽多姿的纹饰,显示出西域服饰独特的韵味。
  “万世如意”铭文锦袍。衣袍的款式是西域式,一种对襟、左衽、窄袖口、圆领、无纽扣、下摆宽大的袍装,袍长仅至膝上。这种服饰灵活轻便,适宜骑马放牧,是游牧民族的礼用服。是西域流行的“窄身小袖袍”,与“褒衣博带”式汉装有着明显的差异。
  锦袍丝绸质料是汉代著名的彩锦,说明西域居民喜爱汉绢、汉锦与丝绸。此汉锦色彩浓艳相宜,以绛紫为底色,配有淡蓝、油绿和白色,整体显示和谐、雅致。它是柔和的丝织品,具有轻盈的透明度,使色泽变幻更多样、更丰富,闪烁着一种神秘感。彩锦纹为艳丽华贵、飘逸的卷云纹和带叶的茱萸纹,浮动流溢于整个纹饰之中,其中突出“万世如意”铭文,彩锦内含和睦、美好、幸福的含义,融合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呈现出西域与中原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的深远意义,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融合的明证。锦袍既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民族风格。“万世如意”锦袍质地与款式堪称精美绝伦,是国内罕见的服饰珍品。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铭文彩锦。它是缝缀于锦袍底襟的小块的彩锦连同一双同样质地的锦袜。它的出土更加说明了当时的人喜爱汉绢与汉代丝织物,不仅在世时穿着,去世后也随同埋藏。
  这幅彩锦典雅华贵,以绛紫色为底,配以浅驼、浅橙、宝蓝等色,色泽浓而不艳。纹饰丰富饱满,有轻盈卷曲的云纹,饱满的茱萸纹,使经线、纬线交织成弯弯曲曲的弧线,其中布满“延年益寿大宜子孙”汉字铭文,字间夹杂动物纹样,具有极大的涵盖面。
  汉代织锦精品的特点是“锦”、“绣”并用。有一件出土男裤,脚边纹饰主要以绿底动物花草叶纹绣为主,草绿色细质绢为底,配以绛紫色、黄色、宝蓝色、白色等各色丝线,运用锁绣法绣出卷草叶、豆荚、金钟花等纹样,纹饰的枝蔓循环反复,自由翻卷,变化中赋予一种动感,使锦绣边饰纹样既活泼多样又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织锦绣品织造工艺高超,蕴藉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美。
  “裤装”是出土的一条夹裤,以粗棉布做面,草绿色细绢做里,裤腿用草绿色细绢镶缀。其形式为腰宽胫长,裤长多于覆足,裤口较宽,有裆,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装裤相似。古之裤装是由裙变化而成,即上衣下裳,裳即裙,类似筒裙,后变为后开胯,缝制成二股,称曰“胫衣”,即“裤”。以裤为外服,自裤褶服始。裤褶之制早在战国时期为赵武灵王引进改制的胡服。《事物原会》引《舆服杂事》云:“赵武灵王有裤褶之服。”褶,即左衽的短袍。
  新疆出土的古代衣袍与裤装是裤褶之制,其渊源可上溯至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汉至南北朝。例如,出土于新疆哈密五堡乡古墓葬的皮上衣,长筒皮裤、高靿皮靴等,据碳14年代数据,这批墓葬品大约距今3000年,当时哈密正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证实了新疆的裤褶服较中原地区早近千年的历史。裤装形式是西域主要衣饰特征之一,大致以《梁书》载:“芮芮国之人(匈奴别种)则衣锦制小袖袍,小口裤,深雍靴。”也有如《南史·高昌传》高昌国条载:“辫发垂之于背,着长身小袖袍,曼裆裤。”是一种裤褶形式。
  襦、衫、裙、半臂锦衣
  尼雅东汉墓出土的女装,基本形式是上身着衫与襦,下身穿裙装。裙,也属下裳。《说文解字》曰:“上曰衣,下曰裳。”《易·系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下裳的形式已有悠久的历史。上襦下裙的着装形式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它一直延续到清代,前后达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式大致相同。
  此出土襦装形式为“对襟窄袖襦”。襦为紧身,长至腰,袖窄却长而掩手。史书云:“襦者短衫也。”襦装以嫩黄色绮做面,配以淡蓝色绢做里,夹衬一层轻薄的丝绵,并在领口、肩部、腰围、袖口处绣花鸟图案,色彩以暖色调为主,柔和、雅丽。腰间左右两侧缀有四双相对称的绿色宽丝带,它的作用为紧身之用,是一种装饰性的饰物,恰到好处地缀饰于两侧腰围,对称协调。衣饰上的微妙变化,显示了尼雅人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绮是一种素底织纹起花的提花丝织品,轻柔光洁,又称“丝襦”。
  衫为上衣,身长至腰,或长至膝部。此衫以蓝色素绢制成,衣衫形式是开口,圆立领,直颈式,领口处系一白色丝质小带,衣领与袖口均饰白绢,袖口饰几何纹,领口与前胸缝缀两条细白绢,腰间略有褶皱,系有白色小带各一。女衫款式新颖,色调素雅清新,内含一种含蓄之美。下半部宽大,又似圆筒形裙装,上衣与裙相连,又是较早形式的连衣裙。
  女子内衣是以红色细绢裁制的。形式为直统式,圆领,长袖,下摆宽大,两侧开衩。袖口外镶饰绿色绢,红、绿两色协调成一体,浓艳相宜的色彩风格、细腻的绢质质料为当地妇女所崇尚。此内衣也是“衫”的形式,是以绢、丝、罗等质地制成的,又称“罗衫”。
  黄底花纹裙系用黄色暗花绮质料裁制。裙装突出其线条的轮廓,使整体风格华丽,表现出女性的曲线美。裙腰用白色细绢缀饰,裙的中缝缀着两条白色绢带。腰围适中,裙摆宽大(裙长0.92厘米,腰围1.14厘米,下摆1.20厘米)。裙的开缝处在两腿之间镶饰宽约10厘米的边饰并绣织人与瑞兽为主题的纹样,其间穿插成串带叶的葡萄图案,与多彩的色调相融,不仅活泼多姿,且闪烁富丽的光泽。
  半臂装是以深黄色绢做面,淡黄色绢衬里,衣饰款式宽松新颖,风格独具。衣领为交领式,衣的下半截宽松,宽口半袖,袖口短肥,呈喇叭口形并带有波状皱褶。又巧妙地将草绿色绢制的宽腰带整齐地分为左右两侧各五条缝缀于腰部,既能作为腰带又能产生装饰性效果。这件出土于尼雅的半臂装,从质地到款式迄今为止仅此一例,它不仅弥足珍贵,且融实用性与装饰性为一体,显示了尼雅人衣饰穿着的风采。
  女式单帽四周呈圆形、帽顶部为平顶式,帽两侧耳缘较长,能护脖颈,耳缘下角用两条白色绢带系结于颌下。单帽形式类似风帽,仅露出人的面部。单帽选料讲究,用白绢做面,帽的前额边缘缀一条菱形纹装饰带,帽缘又饰红色绢边,使素洁的白帽增添美丽的色彩。
  综上所述,尼雅东汉墓出土的衣冠服饰,为我们呈现先民创造的灿烂衣饰文化,他们衣冠服饰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具有实用的功利目的,更呈现了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它的客体形态及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它们的外观,还体现于它们内在的意蕴,它们包含了民族的审美情趣、习俗,积淀着西域民族主体的心理、情感与文化素养。
  先民们追求衣饰款式美的形式,特别是衣饰的色彩感,是从大自然的感受中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形式韵律的自觉意识。
  尼雅出土的衣冠服饰的地域性特征,突出地显露出西域居民的创造价值与审美价值,它又说明了“丝绸之路”的畅达,致使中原地区的丝绸在边远的大地上受到青睐并视为珍宝,因而衣冠服饰日趋华丽,显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汉绢、丝绸、彩锦与民族服饰相融合,使衣饰文化的涵盖域和表现形态异常广阔丰厚,开创了灿烂的汉代衣冠服饰的先河。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