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扎洪鲁克出土衣冠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48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扎洪鲁克出土衣冠服饰
分类号: K875.2
页数: 3
页码: 029-0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扎洪鲁克出土衣冠服饰的情况。其中包括毛织衣袍与裤装、奇异的帽冠等。
关键词: 服饰文化 衣冠服饰 扎洪鲁克

内容

扎洪鲁克古墓位于且末县约6公里处,处于塔里木盆地南缘车尔臣河流域一带。墓葬约在公元前9世纪,相当于中原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古墓随葬物、葬俗形式与古代土著居民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相关联,其中尤以衣冠服饰最为显著,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为研究、考证衣饰文化发展倾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毛织衣袍与裤装
  据参加古墓发掘的克由木等人报道:“男着咖啡色平纹半长袷袢式粗毛质单衣袍。女着绛红色斜纹过膝粗毛织连衣裙和长裤。男女均穿毡袜和长筒薄底软皮靴。”
  实际上,上述出土的两件毛织长袍、裙装,是西域早期衣饰形式的服饰文物,它的款式与形式对于西域地区的服饰影响极大,上述引文中提到的“袷袢”,即现在新疆少数民族长袍的称谓,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服饰的历史承袭性与延续性。
  男式长袍形式为套头、交领,长度为袖口过手指,身长过膝下。交领衣是古老的上衣款式,前襟分左右两片,交掩于前胸。
  女式裙装实则也是袍服,只是下摆宽大并拖至脚面。形式也是套头、交领。在绛红色的斜纹粗毛布的领口和下沿至衣饰边缘处以及上臂均镶饰有色泽为白、蓝相间的毛织纹饰。男袍也以同样的色泽与纹饰镶边,使袍服明丽而多彩,突出了服饰的审美主体特色。衣饰上细微的装饰与服饰色泽交相融合、和谐统一,不仅锦上添花,而且更突出了整体特征、审美情趣与地域性衣饰文化的色彩。
  原始游牧生活以及广阔的绿色大地赐予扎洪鲁克人良好的生态环境。他们以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的衣食来源,反映在衣饰原料上也是以毛纺织为质料。袍服的质地与色彩以及衣饰边缘的装饰,反映了扎洪鲁克人衣饰审美观念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历经数千年而不变的染织色彩,证明古扎洪鲁克人已步入穿染色衣饰的时代。
  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反映着社会的审美情感与情趣,这种感情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向前演进,逐渐形成一条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长河,与人类生存息息相通,融为一体。扎洪鲁克人衣饰上显现的装饰美,满足了当时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衣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与该地墓葬出土的古尸脸部的“面纹”,与随葬木栏、木叉等木祭器以及原始宗教、大自然崇拜、巫术流行有关。古老遗风的传播是衣饰形式能保持地域性特色的因素。扎洪鲁克人创制的美丽、古朴的毛织衣袍,是古代塔里木南缘衣饰文化的发展与升华,是服饰创造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裤装”也是出土于扎洪鲁克古墓的珍贵衣物,它应是古代早期着裤形式的实物,此裤为自纺毛布染成深绛色的男裤。腰宽近2米,裤腿各1米,长及脚面,腰胫下处缝缀一块菱形的裤裆,致使整个裤装严实合缝,它又外套一双长及膝部的毡袜(古尸出土时的穿着),此裤虽宽腰阔胫却折成两褶而护贴腰部,是足以适应寒冷地理环境而产生的裤装形式,与内地汉墓出土的无裆、开裆裤区别较大。此裤装的发现,证实了西域的裤装形式早于内地的历史,裤装不断发展演变,逐渐成为西域地区的主要服饰,它与上衣相结合,形成整体衣装形式的“裤褶服”。裤装,它展现了地域性衣饰文化的特征与文化观念的一致拓展,呈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智慧。
  奇异的帽冠
  “冠”是古代人头上装饰的总称。据说,冠的形成与大自然的鸟兽有关。《后汉书·舆服志》曰:“上古衣毛冒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冕冒。”另有史书记有:“黄帝以前以羽毛皮为冠,黄帝以后则以布帛为之,饰以冠冕缨緌之作,皆有所象也。”现介绍出土的几种毡帽类型为研究帽冠提供了考证的依据。
  褐黑色尖顶毡帽 毡帽从帽檐至冠顶高达32.7厘米,缘径28厘米。采用两大片毡块裁成长三角形,用白色毛线缝缀,帽的边缘翻起,也用白色毛线缝边饰,从帽缘到帽冠呈斜坡形,因此,冠顶再高也不易倒塌,帽冠顶部呈圆形似鸟的头部,意趣盎然。
  褐黑色尖顶毡帽高大而厚实,尖顶部犹如小小山峦,仿佛凝聚着一股潜力,呈现出大自然原始古拙、质朴无华与豪放不羁。而帽冠的结构、质地与造型,则深蕴着大漠、戈壁、绿洲、草原游牧文化圈粗犷、雄浑的气质。帽冠的实用性与先民朴实的追求、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尖顶式帽冠是游牧人帽冠的象征,流传极广,斯基泰人、塞人及游牧民族都爱戴此帽。过去只能在壁画、石刻画与泥俑形象上见到它,现在出土了实物,实为珍贵。
  黑色圆形帽 此帽用黑色细毛线编织,毛线细密,织纹清晰,是用编织好的四个扇形毛坯交错缝缀成圆形,口缘部有伸缩性,帽的形式类似现今的“贝雷帽”。这顶帽子如果置放在今天的帽冠展览会上,人们一定会发现,它的编织技艺与帽冠造型充满了古老文化的诱惑力。
  白色羊角形毡帽 这顶毡帽以两个呈半圆形白毡从中心缝合成圆形,突出缝合的部位类似帽饰的流行线。帽的顶部缝缀着用毛毡拧成的棒状羊角饰物,使毡帽主体呈现以羊角为饰物的冠帽,它不仅具有御寒的实用性,还含有以动物为装饰的神秘意蕴。格罗塞在《艺术起源》一书中曾说:“我们研究用具的装潢,尤其可以发现澳洲人的衣着、盾牌、棍棒上的装饰和他们画身的图样相仿,完全是模拟兽类的。想用同样的绘画把他们自己扮成兽的模样,是和原始人认定某一种兽类是他们同族的保护神,而喜欢模仿兽类形象的心理相去不远的。”以羊角形为饰物是游牧人对以畜类为经济来源的特殊情感,既崇拜为“保护神”,又盼望兴旺发达、保畜消灾,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情感。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