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服饰的缘起与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服饰的缘起与形成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3
页码: 001-0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服饰的缘起与形成的情况。纺织是人类继穿兽皮之后的重要发明。石纺轮不仅磨制平滑,造型别致,呈圆形,且凿有孔眼。帽冠的发明是伴随衣服的发展而产生,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人类在经过漫长的赤足时期之后才发明了鞋。
关键词: 服饰 缘起 形成

内容

大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地。“人猿揖别”之始,大自然就显示了对于人类无限的威慑力量。当人类在各种物质创造性活动中显出本质力量之时,它只能说明是人类征服了自然,其中蕴藏着人类衣饰穿着意识的萌芽。
  宇宙万物千变万化、神奇莫测。据考古、历史、地质学家考证与研究,约在距今5万万年以前,现今新疆的这块宝地,原先是烟波浩渺的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几经地震与火山爆发,海底隆起无数山脉,盆地又渐渐升高,使新疆呈现一片波状大草原、参天大树、绿野丛林..巨大的爬行动物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随着造山运动的更迭,沧海桑田,水去陆现,生态环境的天翻地覆,造成生活在海洋中的“主人”终于葬身海底岩石下。
  几经动荡,造山运动促使大自然发生巨变,人类成了大地的主人。“阿图什人头骨”①化石的发现,是新疆考古界发现的第一例古人类化石,填补了古人类化石的空白。据古人类学家鉴定,“阿图什人头骨”是属新石器早期人骨,似为18岁左右男性,距今约1万年。考古的发掘足以说明新疆在1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原始初民,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低劣,在漫长的蒙昧时期不断地劳作和积累原始文化。到了中石器时代,诸多原始石器造型不断出现,并渐渐趋于成熟。从新疆出土的石镞、石叶片等工具,即发现它们可嵌入木质或骨质的刻槽中,制成一把锋利的刮刀、切割器或投掷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工具。将石器再装上骨质、木质的长柄,它们就成为投掷武器,使用于狩猎飞禽或捕捉水中的游鱼,亦可作为原始初民处理各种兽类毛皮和食肉的必需用具。将其获得的兽皮用石器切割刮净,披挂于身上可御寒护体,较之赤身裸体又进了一步。与传说中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即有了文身等肤体装饰行为相比较,披盖原生皮毛,标志着人类衣着的萌芽与缘起。以实用功能为目的,是人类以护体穿着为模式走向文明之滥觞。《说文解字》曰:“衣,依也。”即人类依赖的穿衣护体也。
  以生活需求为实用穿着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与动物的分离,而“骨针”的发明,则促成原始初民在穿着上的根本变化。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北麓木垒县四道沟铜石并用时期遗址,发现与缝制衣服相关的“骨针”其类型有粗长、细短两种。细短的,一枚长5.4厘米,直径0.18厘米,呈肉皮色,带有骨质外露的浅驼色斑纹。粗长的一枚长8.8厘米,直径0.23厘米,通体布满深驼色斑纹。两枚“骨针”磨制精细,表面光滑、细腻。“骨针”的出土,证实了原始初民已经运用它缝缀衣服。这时,衣服才逐渐形成,改变了原始的赤身裸体或披兽皮、树叶的状况。有了骨针,能将兽皮大致缝合起来,肉体被遮盖,蔽体保暖,衣服成了文明的特征。“骨针”是体现人类智慧的“活化石”,是催化衣服雏形走向完善形制的原始珍品。
  纺织是人类继穿兽皮之后的重要发明。西域的游牧民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体,最初的纺织原料是羊、驼等畜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提高了改进生产工具的意识,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原始狩猎人通过这种改变之力逐渐转变为游牧人。由于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在一些绿洲开始有了原始农业,出现了通体凿成鱼鳞状的桂叶形石镞、石磨与石纺轮。
  石纺轮不仅磨制平滑,造型别致,呈圆形,且凿有孔眼。孔眼作用很大,可以用骨棱或骨梳穿上手捻的毛纱(纬线)在经线上(纺轮)来回穿梭,纺织成粗质毛布。石纺轮的打磨、钻孔技艺高超,显示了新石器时期人类的伟大创造力,表现了人的生命时空及其制造工具实践活动的时空,就这样交替地被拓展。纺轮的出现,比骨针缝缀兽皮又前进了一步。纺织的毛布是衣服面料的新创造。它可根据人体部位量体裁衣,初具“领、襟、袖”等上衣形制和下身着“褶”,即前后开胯的“裤”装形制,衣服模型逐渐形成,形制也灵活多变,体现着人类衣冠创造活动的生生不息和变换常新。
  帽冠的发明是伴随衣服的发展而产生,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原始初民、狩猎人为了捕获猎物,往往把自己扮成野兽模样,他们常戴兽头帽、兽角或系尾,以便靠近狩猎目标,提高狩猎效果,这与帽冠发明有着密切联系。为了防暑、御寒,或戴树叶蔽日,或戴兽皮护卫头顶,这是最原始的帽子。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赤足时期之后才发明了鞋。新疆北部山区严寒地带,鞋的类型较多,起源较早,目的是保护双脚不被冻伤。最原始的是在脚面上覆一块兽皮再用皮绳系住,或穿毛皮窝子。狩猎人为抵御风雪侵袭,又在原有鞋的式样上改进、变化,将兽皮覆盖面加大,做成长筒形,这便是最早期的“靴”。

附注

①“阿图什人头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厅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