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沙陀全面转入战略反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陀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沙陀全面转入战略反攻
分类号: K289
页数: 13
页码: 111-1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陀全面转入战略反攻的情况,包含了三垂岗之役,沙陀夺取河朔和沙陀灭梁。
关键词: 沙陀 战略 反攻

内容

一、三垂岗之役
  朱全忠称帝之后愈加陷入困境,原先唐朝末年存在的许多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基本公开化和表面化:一、盘踞各地的割据势力,公开表示反对朱梁新王朝;朱梁与唐王朝一些旧臣遗老,矛盾也急遽加深,如当时洛阳名士杨凝式,公开表示与新朝不合作的态度,“即日佯狂,时谓之风子”。朱梁立国之时,其势力已达到顶峰,同时亦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的沙陀集团却利用机会进行内部整顿。沙陀在极端困难的岁月里,采取了与民休息、训兵务农的方针,有效地化解了内部各种矛盾,生产也因此得到恢复发展,从而为日后打败朱梁、取得天下奠定了基础。王夫之曾对此评价说:“训兵劝农以立国建家之本,则不但李茂贞、韩建辈之所弗逮,朱温亦远出其下矣。训兵务农者,图王之资也,修城治堑者,保国之本也。”②
  朱全忠篡位称帝之后,沙陀与朱梁之间先后展开了潞州之争、柏乡大战、幽州之争、魏博之争等几场大战。其中三垂岗战役(又称夹寨之役或潞州争夺战)是沙陀走出战略低谷,扭转被动局面的转折点。柏乡大战,则成为沙陀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晋军由此展开大规模进攻。
  三垂岗战役,乃沙陀与朱梁的第五次潞州争夺战,也是沙陀转守为攻、扭转战局的象征和标志。潞州位于太行山和中条山接合部的上党地区,历来为山西的东南锁钥、太原南部的天然屏障,交通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将其分为南北两州:北为泽州,南为潞州。此前,沙陀已与朱梁围绕潞州展开过数次争夺:大顺元年(890年)昭宗在宰相张浚协助下讨伐李克用,占领潞州,之后晋军又夺回潞州;光化元年(898年)沙陀泽州将李罕之占据潞州归降于朱全忠,双方再次展开争夺,沙陀第二次夺回潞州;天复元年(901年)梁军首次合围太原,沙陀昭义节度使孟迁不战而降,朱梁夺取泽、潞;天祐四年(906年)朱全忠进攻刘仁恭,刘仁恭求援于沙陀,李克用派遣将领李嗣昭、周德威等会同幽州军三万进攻潞州,围魏救赵,潞州守将丁会因不满于朱全忠弑昭宗,举城而降沙陀。
  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全忠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之后,于次月发兵十万再攻潞州,此乃第五次潞州大战,又叫三垂岗战役或夹城之役(夹寨之役)。
  梁开平元年(907年)六月,朱全忠任命康怀英为招讨使,率十万大军进攻潞州。康怀英作长远打算,率领士众,环城筑垒,围困沙陀守军。潞州城中音信断绝。李克用闻讯后,命周德威率兵前往救援。周德威在高河(今长治市西高河村)驻军,每日率先锋前往朱梁军营挑战,常有所斩获。康怀英慑于周德威的勇武,不敢轻易向他发起进攻。
  朱全忠以康怀英久战不克,乃以李思安代为潞州行营都统。李思安在潞州城下,再筑一重城垣,内以防潞州守军奔突,同时抵御外来援兵,名曰“夹寨”。为了防止沙陀军队的袭击,李思安又修筑甬道,把各夹寨连接起来。周德威轮流对各处夹寨发动进攻,推倒寨墙,填平壕沟。朱梁军队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同时,夹寨中出外放牧者,也常遭到沙陀军队的袭击,很多人被沙陀军队抓获。朱梁军队最后只好紧闭营垒,坚守夹寨。两军如此相持半年有余,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因“疽发于首,病笃”,撒手人寰。弥留之际,李克用命其弟内外蕃汉都知兵马使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共立其子李存勖为嗣,曰:“吾常爱此子志气远大,可付后事,唯卿等所教。”①又谓李存勖曰:“嗣昭厄于重围,吾不及见矣。俟葬毕,汝与德威辈速竭力救之。”②李存勖在河东危难之际,继承了河东节度使及晋王之位。
  李存勖继位之时,身边尚有许多李克用之养子,他们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深得李克用的宠爱。史载:“晋王克用多养军中壮士为子,宠遇如真子。及晋王存勖立,诸假子皆年长握兵,心怏怏不服,或托疾不出,或见新王不拜。李克宁权位既重,人情多向之。”③
  李克宁本无反意,后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存颢及李克宁妻孟氏蛊惑下,遂产生取李存勖而代之之念,并与李存颢密谋执李存勖及其母曹太后降梁。李存勖得其亲信告发,在张承业、李存璋等支持下,“伏兵于府,置酒大会,克宁既至,执而杀之”④。此外,李存勖以李存璋为河东军城使、马步都虞侯,斩杀了那些严重侵扰市肆之胡人及军士,由此,“旬月间城中肃然”史载:晋王克用⑤。随后又得到拥重兵在外的沙陀主帅周德威的支持,“卒,周德威握重兵在外,国人皆疑之。晋王存勖召德威使引兵还。夏,四月、辛丑朔,德威至晋阳,留兵城外,独徒步而入,伏先王柩,哭极哀;退,谒嗣王,礼甚恭。众心由是释然。”⑥李存勖地位由此得以巩固。
  李存勖地位巩固之后即在张承业、周德威等人支持下,果断出兵解除潞州之围,扭转军事上的不利局面。李存勖亲率大军,疾驰六日,直抵潞州西北的三垂岗附近。而此时朱全忠闻李克用已死,又侦知潞州城内沙陀军队粮食殆尽,周德威所率援军亦回师太原奔丧,料潞州不日可取,遂命参与围攻潞州的刘知俊军队回师河中晋州,防范关中李茂贞等,自己则从泽州前线返回大梁。围城之梁军见外围沙陀军队已经全部退去,遂放松警惕,不再作任何戒备。前线梁军这种普遍的麻痹轻敌思想,为沙陀偷袭成功提供了良机。恰好次日凌晨,天起大雾,李存勖借大雾掩护,挥师直捣梁军“夹寨”。毫无防备的梁军仓促应战,遂大败。朱梁新任潞州行营招讨使符道昭被杀,将官三百余人被俘。唯有康怀英等百余骑经天井关(又名太行关,今山西晋城之南)逃归。朱全忠闻讯,惊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①
  三垂岗之役,是一个以少胜多的杰出战役,历来为兵家和文人所赞颂。清代雍正年间进士、诗人严燧成作七律《三垂岗》咏其事曰: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岗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②。
  三垂岗战役的胜利,是沙陀集团的重要转折,它既巩固了河东根据地,又巩固了沙陀新主李存勖的统治基础,同时还鼓舞了沙陀军队的士气。
  晋王李存勖返回晋阳之后,休整军队,论功行赏,任命周德威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他诏令州县推举贤才,贬退贪婪凶残的官员,减轻百姓税赋,抚恤孤寡贫困,昭雪冤假错案,禁止奸诈偷盗,一时境内太平。由于河东地窄兵少,李存勖就训练士卒,命令骑兵不见敌人不准骑马;军队的部署及职分一经定下,不得超越,也不得由于避险而停止、中断其执行;军队分道并进,约定的会合时间不得相差片刻,有违犯者斩。这一切都为沙陀集团日后灭后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沙陀夺取河朔
  沙陀三垂岗战役大捷之后,原来慑于梁威而归附朱全忠的各路藩镇开始蠢蠢欲动。
  开平二年(908年)六月,蜀主王建派遣将领率领军队会合凤翔李茂贞的军队五万人攻打雍州,沙陀集团监军张承业亦率兵出阴地关(位于今山西灵石)响应他们。六月初三,朱全忠任命刘知俊为西路行营都招讨使进行抵抗。十七日,刘知俊和佑国节度使王重师在幕谷大破李茂贞的军队,沙陀和蜀国的军队也因此而撤退回去,反梁联军战事失利。
  九月,周德威、李嗣昭等率领沙陀军队三万出阴地关,进攻晋州,晋州刺史徐怀玉据城抵抗。朱全忠亲自率兵前往救援。初九,梁军由大梁出发,十七日到达陕州。二十日,李茂贞所任命的延州节度使胡敬璋入侵上平关,被刘知俊打败。周德威等闻听朱全忠率兵亲征,于二十七日撤退到隰州驻防。
  此时朱梁集团内部发生了朱全忠错杀王重师的内乱。
  王重师,颍州长社人,才力过人,沉默而大度,遇事能应变,刀剑长矛技法之妙,冠绝一时。唐中和末年,王重师投奔朱全忠后,久战沙场屡立奇功,且厚遇百姓,素有威望。镇守长安多年,因为未按时进贡,朱全忠十分恼火,就召他入朝。王重师心有郁结很不痛快,接替他的左龙虎统军刘捍来到长安以后,王重师对他态度冷淡,举止傲慢。于是,刘捍派人在朱全忠面前诬陷王重师暗中勾结李茂贞,图谋造反。朱全忠不辨清白,马上赐王重师自杀并且将他灭族。镇守同州的刘知俊见王重师无罪被杀恐其祸不远,心不自安,遂以同州附于李茂贞。这两件事严重动摇了朱全忠的根基。
  朱全忠刚平定了反梁联军发动的对关中的进攻,旋又发生河朔诸镇归附沙陀,对抗朱梁之事,朱全忠被迫将战略重心从关中转移到河朔地区。
  三垂岗战役后,成德节度使王镕首先与朱全忠交恶。光化三年(900年)朱全忠将吞河朔,亲征镇、定之时,王镕派善辩的判官周式去见朱全忠,劝其以礼义而成霸业,不应穷兵黩武,博得朱全忠欢心。朱全忠还将女儿嫁给了王。然开平四年(910年)八月,王镕母何氏病故,朱梁遣使吊唁,晋王李存勖亦派遣使者吊唁。朱梁使者返回后对朱全忠说,王镕如果暗通沙陀,镇、定势力增强,恐怕难以制伏。朱全忠遂起疑心,欲寻找机会消灭王镕。
  同年十一月,燕王刘守光屯兵涞水,欲侵定州。朱全忠遣供奉官杜廷隐、丁延徽监督魏博兵三千分别驻扎深州、冀州,声称担心燕兵南寇,前来帮助王镕守御。王镕不设防,魏博兵入深州后尽杀王镕兵。王镕只得遣使求救于燕、晋。此时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死去,朱全忠趁机任命杨师厚为魏博节度使,改任罗绍威之子罗周翰为义武节度使,以取代王处直。此举遭到王处直的断然拒绝,并向沙陀求援。王处直亦与朱全忠交恶。
  王镕、王处直使者并至晋阳,欲共推李存勖为盟主,合兵攻梁。由此,成德王镕、易定王处直坚定地站在了沙陀一边。
  朱全忠得知王镕与王处直联沙陀抗梁的消息后,遂将主力转向河北战场,集中精力对付河朔二镇。十一月,朱全忠以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景仁为北面行营都指挥招讨使,以潞州副招讨使韩勃为他的副帅,又任命李思安为先锋将,直奔上党。不久,又派遣王景仁驻扎魏州。十二月,后梁大军在王景仁等率领下渡过黄河,会合罗周翰的军队,进驻镇州以南的柏乡。朱全忠对镇州志在必取,对统军主帅曰:“镇州反复,终为子孙之患,今悉以精兵付汝,镇州虽以铁为城,必为我取之。”①
  王镕闻梁军进驻柏乡,告急于沙陀。晋王李存勖命蕃汉副总管李存审镇守晋阳,自己亲率李嗣源、李存璋、史建瑭东出太行,王处直派将领率领五千人随从。大军到达赵州后与先期进驻赵州的周德威军会合。
  梁乾化二年(911年)正月丁亥,周德威、李嗣源、史建瑭等率精骑挑战,梁将王景仁、韩勃率军出战,晋军边战边退引诱梁军进入晋军伏击圈,于梁军人困马乏之际挥师进攻,大败梁军,斩首二万级,自野河至柏乡,横尸遍野,王景仁、韩勃、李思安仅率数十骑逃还。
  柏乡大战之后,李存勖以复唐为旗帜,向河朔民众发起强大的政治宣传攻势。李存勖在向周边地区进军时发布的《晋王谕邢、洺、魏、博、卫、滑诸郡县檄》云:
  王室遇屯,七庙被陵夷之酷;昊天不吊,万民罹涂炭之灾。必有英主奋庸,忠臣仗顺,斩长鲸而清四海,靖袄祲以泰三灵。予位忝维城,任当分阃,念兹颠覆,讵可宴安。故仗桓、文辅合之规,问羿、浞凶狂之罪。逆温砀山庸隶,巢孽余凶,当僖宗奔播之初,我太祖扫平之际,束身泥首,请命牙门,苞藏奸诈之心,惟示妇人之态。我太祖俯怜穷鸟,曲为开怀,特发表章,请帅梁汴,才出萑蒲之泽,便居茅社之尊,殊不感恩,遽行猜忍。我国家祚隆周、汉,迹盛伊、唐,二十圣之基,三百年之文物。外则五侯九伯,内则百辟千官,或代袭簪缨,或门传忠孝,皆遭陷害,永抱沉冤。且镇、定两籓,国家巨镇,冀安民而保族,咸屈节以称籓。逆温唯伏阴谋,专行不义,欲全吞噬,先据属州。赵州特发使车,来求援助。予情惟荡寇,义切亲仁,躬率赋舆,赴兹盟约。贼将王景仁将兵十万,屯据柏乡,遂驱三镇之师,授以七擒之略。鹳鹅才列,枭獍大奔,易如走坂之丸,势若燎原之火。僵尸仆地,流血成川。组甲雕戈,皆投草莽,谋夫猛将,尽作俘囚。群凶既快于天诛,大憝须垂于鬼录。今则选搜兵甲,简练车徒,乘胜长驱,翦除元恶。凡尔魏、博、邢、洺之众,感恩怀义之人,乃祖乃孙,为圣唐赤子,岂徇虎狼之党,遂忘覆载之恩。盖以封豕长蛇,凭陵荐食,无方逃难,遂被胁从。空尝胆以衔冤,竟无门而雪愤,既闻告捷,想所慰怀。今义旅徂征,止于招抚。昔耿纯焚庐而向顺,萧何举族以从军,皆审料兴亡,能图富贵,殊勋茂业,翼子贻孙,转祸见机,决在今日。若能诣辕门而效顺,开城堡以迎降,长官则改补官资,百姓则优加赏赐,所经诖误,更不推穷。三镇诸军,已申严令,不得焚烧庐舍,剽掠马牛,但仰所在生灵,各安耕织。予恭行天罚,罪止元凶,已外归明,一切不问,凡尔士众,咸谅予怀①。
  该檄文以复唐为旗帜,对于收买人心,瓦解梁军士气具有重要作用。柏乡大战进一步奠定了沙陀集团的优势。柏乡大战之前,梁太祖曾对
  诸将下令:“我把全部精兵交给你们。镇州城即使是铁打成的,也要攻克。”
  为此,他调动“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①。由此足见,柏乡大战对于沙陀与朱梁是何等的重要。事实证明,经过这次大战,沙陀集团的优势进一步奠定。
  柏乡大战之后不久,沙陀又发动了攻灭幽州刘守光之战。幽州刘仁恭原为李克用于乾宁元年(894年)扶持而立,然刘仁恭占据幽州后,羽翼日渐丰满,遂不听李克用摆布。后来,李克用在亲自征讨刘仁恭时,在蔚州木瓜涧惨遭失败,李克用本人几乎被俘。此后,刘仁恭利用沙陀、朱梁的矛盾,朝秦暮楚,保全自身,并乘隙扩张渔利。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囚禁了刘仁恭,占据幽州,自称节度使。刘仁恭长子沧州节度使刘守文率兵讨逆,兵败被杀。刘守光篡位后妄自尊大,欲自立为帝。
  对于幽州,沙陀集团早有攻取之意:“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心腹之患也。不若先取守光,然后可以专意南征。”②对妄自尊大的刘守光,沙陀集团采取了麻痹的战术,以放松其警惕。乾化元年(911年)六月,李存勖与镇州节度使王镕、易定节度使王处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天德军节度使宋瑶共同遣使奉册,推举刘守光为尚父,以加重其罪恶。刘守光欲壑难填,于同年八月在幽州称帝,国号燕。李存勖遣使致贺,以骄其志并候其衅隙。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十一月,燕王刘守光将兵二万进攻易定,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沙陀告急。次年正月,李存勖遣周德威率军三万东出飞狐陉(太行八陉之一,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南。)会合易定、成德之兵,直抵幽州城下。燕王则求救于朱梁,朱全忠御驾亲征,试图采取“击赵以牵晋”的战略。双方在蓨县(今河北景县南)展开大战。沙陀大将史建瑭率领轻兵夜袭梁军,梁军受到严重侵扰,太祖与大将杨师厚放弃辎重返回洛阳。
  此后,周德威、李嗣源等会合镇州、定州的军队讨伐刘守光。沙陀军队围攻了一年,幽州节度使所属的各州都被攻占。刘守光坚守幽州,向后梁求援,还引诱北方的契丹前来,可救兵始终没来。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十月,刘守光派使臣带着钱币马匹面见周德威祈求投降,又登上城墙呼喊道:“我等晋王来到就出城。”十一月,李存勖亲自征讨。二十三日,沙陀军队抵达幽州,李存勖只身骑马来到城下,召见刘守光问道:“大丈夫或成或败,要下决心决定去向,你将怎么办?”刘守光说:“我已是摆在案板上的肉了!”庄宗怜悯他,就折弓发誓,答应保全他的性命。刘守光推辞说再等别日,李存勖于是下令各路军队攻城,不久,拿下幽州,擒获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执送晋阳杀之,以其首告武皇李克用之庙,幽州之地为沙陀所有。至此,河朔地区除魏博之外全部归附沙陀集团。
  蓨县之战后,朱梁集团内部发生了朱友珪弑父篡位的人伦悲剧。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全忠因夹寨、柏乡、蓨县三战皆败,加之重疾缠身,生命垂危,其子朱友珪乘机弑父篡位。均王朱友贞意欲夺取皇位,苦无支援。杨师厚功高威重,不仅掌握禁军,而且雄踞魏博。于是,朱友贞派心腹游说杨师厚,许以高官厚赏,并答应事成之日赐犒军钱五十万缗。乾化三年二月,均王朱友贞在天雄节度使(驻魏州)杨师厚支持下诛杀朱友珪,在大梁即位,这就是梁末帝。
  贞明元年(915年)三月,占据魏博的朱梁重臣杨师厚病死,为控制魏博地区,梁末帝接受赵岩建议,趁杨师厚新死,军中无主,将魏博镇一分为二,以削弱其势力,彻底控制魏博。梁末帝下诏将魏博六镇(魏、博、洺、相、澶、卫)分为天雄、昭德两镇,天雄仍治魏州,下辖魏、博、洺三州,昭德治相州,下辖相、澶、卫三州。分魏将士与府库之半给予相州。以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以张筠为昭德节度使,两人同时赴镇。然魏博将士父子相承,族姻联结,在当地根深蒂固,安土重迁,不愿背井离乡迁往他处。在新任节度使贺德伦一再催促下,劫持贺德伦求援于沙陀。李存勖闻讯,亲率大军直扑魏州。沙陀军队在魏博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先后攻取德州、澶州、卫州、磁州、洺州、相州、邢州、沧州、贝州等河北诸州镇。到贞明二年(916年)八月,除了黎阳(即白马津)仍为刘鄩坚守之外,沙陀已尽有河北之地。
  河北诸镇在沙陀与朱梁之争中对双方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王夫之云:“汴晋雌雄之势力,决于河北。”①魏博易手,河北大部落入沙陀集团之手,由此初步确立了沙陀在日后对梁作战中的战略优势地位。
  三、沙陀灭梁
  沙陀集团占领河北大部之后,自贞明三年(917年)开始兵锋直抵黄河沿岸,主动进攻朱梁。双方在黄河沿线重要渡口展开反复的拉锯战,战事长期处于胶着状态,打得难解难分。与此同时,漠北契丹的入侵及双方各自内部的叛乱事件与双方的沿河之战交织在一起,使战事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最终,沙陀大军奇袭朱梁都城汴梁,成功灭梁,沙陀与朱梁的长期争夺最终以沙陀的最后胜利而完结。
  契丹对中原地区觊觎已久,早在沙陀与朱梁争夺河朔地区时,漠北契丹族就在阿保机率领下寻机南侵。916年八月,契丹在阿保机率领下“拔朔州..十一月,攻蔚、新、武、妫、儒五州..自代北至河曲踰阴山,尽有其地。遂改武州为归化州,妫州为可汗州,置西南面招讨司,选有功者领之。其围蔚州,敌楼无故自坏,众军大噪乘之,不逾时而破”②。
  贞明三年(917年)二月,李存勖与朱梁刘鄩对垒作战时,命其弟李存矩在当地招募劲兵,又令当地居民出战马兵器,遂引起民怨。李存矩集结五百骑兵,让卢文进率领行军。军队行至祁沟关时,众军士因不愿离家,于是杀死李存矩,推举卢文进为首领。卢文进率众军士进攻新州(今河北涿鹿)、武州(今河北宣化),皆不克,遂投奔契丹。卢文进投契丹后,引契丹军攻破新州,以卢文进部将刘殷镇守。李存勖派遣周德威进击刘殷,而卢文进引契丹数十万大军救援,周德威惧怕,引军撤退,被契丹大军追上,惨遭失败。周德威逃到幽州之后,契丹围攻幽州。李存勖派遣李嗣源、阎宝、李存审等进行救援。契丹多次被李嗣源等击败,于是撤军,长达二百日的幽州之围结束。
  在沙陀主力北上救援幽州期间,沙陀与朱梁军队仍对峙于黄河两岸。
  而此时梁军未能抓住战机乘机反攻,使得沙陀主力在结束幽州之战后,迅速回移。贞明三年(917年)十二月,沙陀主力展开杨刘(今东阿县被杨柳村)争夺战。
  杨刘地处当时黄河南岸,为黄河下游重要津渡,是梁军黄河防线的薄弱环节,因此沙陀军队选择了杨刘作为突破点。十二月戊辰,李存勖趁黄河结冰渡河,对黄河南岸的杨刘城发兵急攻,杨刘城陷落。次年二月,朱梁河阳节度使谢彦章率军数万反攻杨刘,晋王李存勖率军驰援,双方涉河交战,梁军再度大败。
  之后,朱梁内部发生贺瑰与谢彦章自相鱼肉事件。当时,贺瑰因与谢彦章用兵意见不合,怀疑他与沙陀集团通谋,同时嫉妒谢彦章与己齐名,便以谋叛的罪名,杀掉谢彦章及濮州刺史孟审澄、别将侯温裕等。李存勖认为这是破梁绝佳时机,决定发动强攻。但大将周德威认为此时朱梁兵锋尚锐,不能轻易出兵,李存勖执意不听。贞明三年(917年)十二月,李存勖亲率大军毁营而进,决心一举灭梁。沙陀军队至胡柳陂,立栅为营;翌日凌晨,贺瑰率朱梁军队尾追而至,结阵数十里。当时,周德威认为沙陀军队悬军深入,应以营栅之固以逸待劳,先吸引梁军进攻,然后乘其疲惫而攻之。但李存勖急于取胜,一意孤行,向朱梁军队发起进攻。李存勖左冲右突,陷在敌阵中难以拔足。朱梁军队趁机袭取了晋军辎重粮草,沙陀军队乱成一团,周德威父子战死,沙陀军队伤亡惨重。胡柳陂一战,沙陀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朱梁军队亦元气大伤。李存勖率残军从德胜渡河(在濮州之北)返回河北。
  胡柳陂之战结束后,沙陀大将李存审认为德胜战略地位重要,于是在黄河两岸筑德胜南北两城,以抗击梁军。这样,沙陀军队掌握了杨刘、德胜这两个黄河咽喉要津,取得了战略进攻的主动权。朱梁知道此二津的战略重要性,所以不断调兵遣将,千方百计想攻取这两个要塞。梁军先后数次向德胜城发起猛烈进攻,但是均未奏效。
  就在沙陀集团节节胜利,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叛乱事件。首先是成德兵变。后梁龙德元年(921年)二月,成德发生兵变,亲军杀掉王镕,拥立张文礼(张文礼,燕人,最初为幽州刘仁恭裨将,后投奔王镕,被收养为义男,改名王德明)为留后。兵变之后,张文礼尽杀王氏家族,北结契丹,南通后梁。李存勖派符习等率兵讨伐。大军自邢、洺而北,攻占赵州。张文礼病死之后,其子张处瑾继位,继续进行抵抗,沙陀军队进围镇州。
  同年十月,沙陀集团统治下的易定地区也发生兵变,王处直为其养子王都所囚,尽杀王氏子孙。契丹乘机南侵,进围幽州,攻陷涿州,直抵定州,王都告急于李存勖。李存勖率军救援,大败契丹。
  与此同时,沙陀军队继续围镇州,历经两任招讨使李嗣昭、李存进阵亡之后,镇州城中粮尽,同时得到城内将领李再丰的内应,沙陀军队最终破城。由此,河北三大藩镇——卢龙、成德、魏博尽在李存勖直接统治之下。
  沙陀甫克镇州,又发生了潞州留后、李嗣昭之子李继韬叛降朱梁事件。龙德二年(922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在平镇州之乱中阵亡,诸子为争夺昭义节度使之位发生内讧。次子李继韬先发制人,囚禁长子李继俦,自立为昭义留后。李存勖当时正忙于筹备登基大典,加之两军对峙形势紧张,遂暂时委曲求全,任命其为昭义留后,但却采取措施削弱李继韬的力量,李继韬遂降于朱梁。
  当沙陀与朱梁大战正酣之时,李存勖为鼓舞士气,同时争取各方支持,于龙德二年(922年)末和龙德三年(923年)初,开始了建号登基的紧张筹备工作。在臣僚和藩镇大吏劝进下,龙德三年四月己巳日,李存勖在魏州即皇帝位,建国号大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以魏州为兴唐府,置东京,以太原府为西京,以镇州为真定府置北都。
  就在沙陀集团忙于平定河北成德、易定之乱时,朱梁军队乘机在黄河沿岸发起了反击。龙德二年(922年)一月,梁将戴思远率军急攻德胜北城,因李存勖自幽州南下相救而解围。次年八月,梁将段凝、戴思远先后攻取卫州(治今河南卫辉)、相州以南及澶州以西地区,梁军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而此时,朱梁集团内部亦出现严重危机,首先是朱友谦之乱。
  朱友珪弑其父朱全忠自立为帝之后,朱友谦极为不满,投降了李存勖。朱友珪派韩勃率兵马进攻朱友谦,在解县被沙陀军队打败。梁末帝即位后,朱友谦又臣服于后梁,但他仍然和李存勖保持关系。贞明六年(920年),朱友谦背叛朱梁,投降沙陀集团。朱友谦的归降,使得沙陀重新取得河中,进而切断了朱梁与关中诸部之联系,朱梁的战略形势变得愈加不利。
  此后,在黄河前线,又发生了朱梁重镇郓州守将卢顺密因与同僚不和投奔沙陀集团之事。卢顺密归附后唐之后向李存勖汇报了郓州防守的实情,曰:“郓州守兵不满千人,遂严、颙皆失众心,可袭取也。”郭崇韬等皆以为,孤军远袭,万一不利,白白浪费数千人,不能听从卢顺密的话。李存勖又密召李嗣源于帐中谋划,曰:“梁人志在吞泽潞,不备东方,若得东乎,则溃其心腹。东平果可取乎?”李嗣源想建立奇功以弥补过错,于是回答说:“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大功何由可成!臣愿独当此役,必有以报。”①李存勖大悦,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登基大典举行之后不久,派遣李嗣源率领所部精兵五千顺利夺取郓州。
  郓州失掉之后,梁末帝解除了郓州节度使、梁军主将戴思远职务,任命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企图为挽救危局做最后尝试。十月初二,李存勖亲率沙陀精锐自杨刘过河南下,与王彦章所部相遇,大获全胜,顺利攻克后梁中都(今山东汶上),王彦章及都监张汉杰等皆被俘。
  此时,朱梁主力段凝所部屯驻黄河北岸,都城大梁空虚。李存勖采取了李嗣源奇袭大梁的策略,命令部队迅速向大梁进发。此时,沙陀军队士气高涨,踊跃前行。李嗣源率领前军直奔大梁,李存勖率后军从中都出发继进,兵锋抵达汴梁城下。十月戊寅,末帝朱友贞与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同登建国楼,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候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②皇甫麟遂杀末帝朱友贞,之后自杀殉主。己卯,李嗣源与李存勖进入大梁,朱梁王朝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

知识出处

沙陀简史

《沙陀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由赵荣织提出撰写思路和方案,设计出章节框架,王旭送承担撰写工作,内容共六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沙陀的历史,包括沙陀的早期历史、沙陀发迹代北、沙陀在河东崛起、沙陀与朱梁的争斗、沙陀建立的四个政权、沙陀的汉化及分布区域,沙陀传及沙陀人物传志,碑刻及出土文献中的沙陀资料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克宁
相关人物
李存勖
相关人物
吴珙
相关人物
李存璋
相关人物
康怀英
相关人物
周德威
相关人物
李嗣昭
相关人物
李克用
相关人物
朱温
相关人物
朱梁
相关人物
朱全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沙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