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名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名文化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12
页码: 261-272
摘要: 本节记述了伊犁历代文化遗产,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具有一定的功能和文化意义等情况。
关键词: 伊犁 地名文化 文化遗产

内容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具有一定的功能和文化意义。从其功能上讲,是地域方位的符号,与其他事物名称一样具有指称功能。但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它们承载的是历史,是地理特点,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痕迹,也是民族发展的轨迹及其文化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地名基本都有一定的含义。地名与历史同在,与民族同在。通过地名文化,可以了解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绝大部分地名信息,给后人提供的是一种历史文化气息,它带人们进入历史的遐思,因为每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地名,都是一段历史,很可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地名文化,它们与历史文化一起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光彩,这就是其文化意义。
  伊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逐步形成了许附许多多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意义的地名。这些地名不仅丰富多彩,而且门类、语属语种繁多。既有历史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文化地名,又有行政区划地名、居民点地名和经济地名。语属既有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地名,又有汉藏语系汉语族地名。地名语种又表现为单语种和复合语种两种形式。单语种有维吾尔、汉、哈萨克、锡伯、蒙古、满、达斡尔等民族语地名;复合语种有维汉合璧、哈汉合璧、锡汉合璧、满汉合璧、维哈合璧、蒙汉合璧、哈蒙合璧、达汉合璧以及哈蒙汉、维蒙汉、锡蒙哈等两种以上语言合璧的地名。地名语意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谓一部百科全书。
  一、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顾名思义是在历史上产生和形成的地名,是地名文化中最厚重的部分。历史地名,一部分沿袭至今,一部分则因种种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地名文化中,历史地名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历史学科和其他交叉型学科所重视。因为历史地名与历史资料是相互不可分离的整体。在历史资料中,历史地名可谓其精髓,是历史资料保证其准确性、可信性和权威性的重要因素。历史地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伊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丰富多彩。在其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历史地名文化是其灿烂的部分之一,既具地区特征,又有民族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地名的文化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不把它们当作文化现象,因而,学术界对这一文化现象很少有专门研究,使历史地名只是表现为历史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死”的资料,而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补史、证史、辨史的作用。另外一方面,过去,有关部门因政治的和认识上的因素,对历史地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未予重视,使得诸多具有厚重文化意义的历史地名任意被废止、易名或乱作译音,无形中破坏了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延续的“外壳”,也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这是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教训,应予以很好的吸取。伊犁在这方面也有应吸取的教训。
  伊犁自公元前60年始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为中原政府所逐步了解。自汉朝至清朝中后期,“伊犁”是个较广的概念,包括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均在伊犁范围之内。故从地域范围讲,伊犁在古代西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之一,也是草原游牧文化和农业定居文化的结合之点。汉朝前后,这里就有塞人、大月氏人和乌孙人活动。公元前160年左右,乌孙在此建立了地方政权“乌孙国”。之后,汉朝历经多次通使联络,与乌孙结好,建立西域都护府。西汉以后,伊犁河流域为悦般占据。北魏时,悦般、乌孙等仍在伊犁河流域活动。隋朝时期,西突厥进入伊犁河流域。657年之后,唐朝在伊犁河流域及附近先后设立嗢鹿都督府、洁山都督府、盐泊都督府和双河都督府。元朝建立,蒙古人进入伊犁,成吉思汗将次子察合台分封在伊犁河流域等地。直至清朝中期,蒙古势力一直在此存在。清中期以来,维吾尔、汉、满、哈萨克、锡伯、达斡尔(索伦)等民族陆续迁入伊犁。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伊犁的民族成分已达10余个。
  清朝以前,在伊犁先后活动过的部族和民族多以游猎游牧为生,并逐水草和按季节不断迁徙游动,其文化表现为明显的游猎游牧文化性质,产生地名文化的条件有限,故他们没有留下多少有文化意义的地名。
  “伊犁”之称,自古便已存在,原为部落语或部族语,对其音译历代各有不同。
  “伊犁”因河而名,系由现伊犁河之名演变而来。据史书记载,伊犁河曾有数种不同音译,如“帝帝河”、“益离河”、“亦剌河”、“亦列河”、“伊犁河”、“伊丽川”等,①其中的“帝帝”、“益离”、“亦剌”、“亦列”、“伊丽”均为“伊犁”之同音异写。至于“伊犁”之意义,目前仍众说不一。清乾隆年间,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将伊犁上述不同音译统一为“伊犁”,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从此,“伊犁”之称一直延续至今。
  “乌孙”之称汉代前后便已出现于史籍。原为部落名称。西汉前后在伊犁河流域游牧,并建立地方政权“乌孙国”,后来,该部族从史籍中消失之后,乌孙之称逐渐形成为地名,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昭苏县之界山便称为“乌孙山”。
  在元代,蒙古族大量进入西域,直至清朝中期,蒙古人一直在此生活。因此,伊犁现流行和史籍中保存的历史地名,多数均在这一时期产生,不少地名具有蒙古文化痕迹。
  阿力麻里是元代产生的重要城名、地区名。《元史》称阿力麻里,耶律楚材《西游录》、李守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为阿里马,刘郁《西使记》为阿力麻里,意为苹果城。该城于16世纪初被毁。故址有两种说法:一说为今霍城县北之旧城;一说在今霍城县属霍尔果斯东13公里克干山南之阿勒泰故城遗址。元世祖于1275~1277年,曾在阿力麻里设置行中书省,首府就在阿力麻里城。阿力麻里是西域著名的城名,数百年中它一直是伊犁河流域甚至新疆地区的象征,为国内外各类人士所关注。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和南疆大小和卓之乱,新疆重归统一。清政府以伊犁为管理新疆的中心,设将军管辖。在各处设立卡伦和台站,后来在伊犁地区又形成了有名的“伊犁九城”。这些卡伦、台站和城镇都具有地名指称意义,并被史籍所记载,成为伊犁具有文化意义的历史地名。
  卡伦、台站是具有军事意义的哨所、驻防点,其功能和作用是稽查游牧、保护耕种、缉查逃犯、监督贸易、防守外人侵入、维护水界地界等。清政府统一新疆后,紧接着在伊犁各地设置数10座卡伦和台站,各派伊犁四营数目不等的各族官兵驻守。1871年,沙俄殖民主义者乘新疆农民起义、清在伊犁的统治暂时被推翻之机,以“代守代收”之名义侵占伊犁,并先后大量割去伊犁大片领土,使一百多年为伊犁四营官兵防守的卡伦、台站中的70余座划归俄国,数十个具有地理方位指称意义的卡伦、台站名称只成为保存于史籍的历史地名。
  清政府在伊犁设立的台站和卡伦,分北西南东四面。而台站则因需而设,长年驻有一定数目的官兵,有的系为两个营(如锡伯营和厄鲁特营)同时驻有官兵,即两个营同守一个台站。卡伦有三种类型:长年不移,固定驻守在一地者谓常设卡伦;驻守官兵,有时在此处,有时去彼处,或春秋,或春冬,或冬夏,两季递移,或春夏秋三季递移者曰移设卡伦;在固定之点,按季节设撤的卡伦称为添撤卡伦。台站有如下17座:塔尔巴噶台底台、色特尔谟多台、沙拉和洛苏台、雅玛图台、乌尔图布拉克台、伊犁底台、巴图孟克台、海努克台、索郭尔台、博尔台、和讷海(现称洪纳海)台、特刻斯台、沙图阿满台、塔勒奇阿满台、博尔齐尔台、鄂尔追图博木台和呼苏图布拉克台。①卡伦有如下37座:乌里雅苏图、吉莫尔色克、哈尔巴噶、布和什、阿布达尔谟多、和通喀尔海、玛呢图、察罕托辉、巴尔鲁克、达兰沁、喀屯果尔、塔勒奇、干珠罕、硕波图、沁达兰、莎达巴、哈布齐垓、库克托木、和尔郭斯、奇齐克、奎屯、博罗呼济尔、烘郭尔鄂笼、惠番、沙布尔托海、托里、春济、塔木哈、特木尔里克、格根、呼图克拜、鄂尔和珠尔、哈尔奇拉、博罗布尔噶苏、库克木锡克、纳拉特和乌努固特。②
  上述台站和卡伦名称,并非很全面。这仅仅是乾隆年间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初设台站、卡伦的数目。据有关资料反映,随着伊犁各地人口及村镇的增加,以及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之后不断有新台站和新卡伦的增设。尤其是新疆建省后,随着中俄两国西部边界的变化,即我国伊犁地区因割土而边界驻守范围的内移,以及根据当时伊犁地区经济、民族分布、军事等情况的变化,新设了不少台站和卡伦,分布范围包括现伊犁地区。新疆建省后新设置的卡伦、台站,由于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其功能也有所变化。但是,其地理方位的指称意义,并未起变化,以致后来,这些卡伦、台站名称均成为历史地名或现代地名。
  纵观伊犁各处卡伦、台站,所设置之处,均表现为特别之地,如山口、沟口、要隘、渡口、庄镇附近之高地、地界必经之地、边境险要之地、重要通道、河口等。说明这些地区均表现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形成地名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
  在伊犁设置的卡伦、台站名称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是相当数量的名称并非新起的名称,而是清乾隆以前便存在,系将旧有名称作为卡伦、台站的名称;二是一部分新起的名称很明显地带有当时历史和民族的特点,尤其表现了满族作为统治民族的文化特色;三是从整体卡伦、台站名称的语意和发音规律分析,在这些名称上,深深地烙下了蒙古族的文化印迹,反映了蒙古部族数百年来统治西域的历史事实。从卡伦、台站地域分布的实际看,清政府在选择卡伦、台站地点时,充分考虑了原来的地理地形特点,从名称上也兼顾了旧有的名称,即许多卡伦、台站的名称保留原有地域名称不变,使原有的地域名称变为卡伦、台站名称,历史上的地名文化得以延续。在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西域的中心主要是在伊犁河流域,使得伊犁地区多数历史地名文化均表现为蒙古族文化特色,这在伊犁卡伦、台站名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即伊犁50余座卡伦、台站名称中,80%以上为蒙古语名称。至于这些名称的含义,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历史上,地名形成过程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即城名向地名转化,或地名变城名。在伊犁地区,这种现象也较普遍存在,其中“伊犁九城”即为一个典型的例子。“伊犁九城”是清乾隆年间统一新疆后陆续建成的九大城邦,它们是:惠远城、惠宁城、绥定城、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熙春城、塔勒奇城和宁远城。
  惠远城是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于1762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伊犁将军,暂驻宁远城),驻地选在现伊犁霍城县境内,并开始建筑城堡,1763年乾隆帝为该地赐名“惠远”,1766年城堡建成,随后伊犁将军迁驻该城,开始称之为惠远城,俗称“伊犁大城”。驻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及满营官兵,系当时新疆政治、军事、经济中心。1871年沙俄入侵伊犁,先遭战火,后遇河洪冲溃。1882年新疆复归统一后,在惠远旧城以北15里处开始建新城,次年基本建成,仍名惠远城,民间称“新城子”。城中建一标志性建筑——三层三檐山顶式砖木结构的钟鼓楼。从惠远城的历史可以看出,该城是由地名变城名,最后定型为纯粹地名。
  惠宁城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城,乾隆帝赐名“惠宁”置东门昌汇、南门遵轨、西门兆丰、北门承枢①。设领队大臣、粮员、巡司等。1871年沙,俄侵入伊犁后袭据该城,之后城建逐渐被毁。现名巴彦岱。绥定城原为准噶尔部驻牧地,名乌哈尔里克。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后变为无人之地,遂决定在此筑城,于1762年建成,乾隆帝赐名“绥定”。城置四门,东门曰仁熙,南门曰利渠,西门曰会集,北门曰宁漠。城驻绿营兵,设总兵、游击、守备等衙署。曾一度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都市。1882年伊犁将军金顺率大军进驻该城,成为伊犁将军的临时衙署地。后废弃,现仅存部分东、北墙残段。此城元代称作阿力麻里,并置元帅府。
  广仁城原名乌克尔博罗素克,地处伊犁州霍城县芦草沟乡。清乾隆年间,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为了进一步巩固伊犁将军统治基础,维护惠远城的安全,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在乌克尔博罗素克兴建新城,次年筑城,乾隆皇帝赐名“广仁”。设绿营屯驻,城内设游击一、守备一、千总二、把总四、经制外委六、额外外委六、马步兵各300人。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废弃。今霍城县芦草沟乡即在原广仁城废墟上发展起来的。
  瞻德城原名察罕乌苏,地处现伊犁州霍城县清水河镇。系伊犁将军驻地惠远城的卫星城。也是为了维护惠远城的安全而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始建,次年建成。城设三门,东门曰升瀛,西门曰履平,南门曰延景。城驻绿营携眷官兵右营。营设都司一、守备一、千总二、把总四、经制外委六、额外外委六、马步兵各300人。与广仁城一样,系伊犁绿营兵驻军重镇之一。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废弃。现霍城县清水河镇即在原瞻德城废墟上建起来的。
  拱宸城原名和尔郭斯,后称霍尔果斯,现有人称老霍城。地处霍城县霍尔果斯河东岸之霍尔果斯小镇。现为兵团农四师六十二团驻地。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始建,次年建成,乾隆帝赐名“拱宸”。城置三门,东门曰寅晖,西门曰遵东,南门曰绥定。置绿营屯镇参将驻之,领屯田事务。设参将、巡司等。早在唐朝,该地即为丝绸之路北道的一个驿站。清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即为边境前哨,其境内之尼堪卡伦为边境口岸,即现霍尔果斯口岸。
  熙春城原名哈拉布拉克,俗称城盘子。地处惠宁城与宁远城之间。乾隆四十四年(1779)始建,次年建成,乾隆帝赐名“熙春”。城置三门,东门曰觐恩,南门曰归极,西门曰凝爽。城驻绿营屯镇都司,负责屯田事务。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渐废。该城现已不复存在。
  塔勒奇城地处今伊犁州霍城县城西5公里之三道河乡塔勒奇村内,西邻塔勒奇河。遗址犹存。该城因邻塔勒奇山而名。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始建。1802、1803年两次扩建。城驻绿营屯镇,设守备、仓员等,主要负责屯田事务。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渐废。后在废墟上渐建村镇。
  宁远城又名固尔扎。旧址在今伊宁市境内。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城。乾隆帝赐名“宁远”。城置四门,东门曰景旭,南门曰嘉会,西门曰环瀛,北门曰归极。①初伊犁将军驻此城,后惠远城建成后迁出。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一,辖屯田回民(维吾尔族)6000余户。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沙俄殖民当局袭居该城,遂对此城进行改造。现旧时建筑已荡然无存。
  在清代古籍文献中记录的伊犁历史地名为数不少。从地域范围看,这些地名包括东部伊犁、西部伊犁、塔城地区以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从语属上言,绝大多数为蒙古语地名,说明它们是蒙元以后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地名文化。所谓东部伊犁,是指“自伊犁东南行,至登努勒台,南逾天山,接天山南路哈喇沙尔界。东过博罗图塔克,接天山南路辟展界。东北接库尔喀喇乌苏属之晶河界。西北接哈萨克界。西接伊犁西路界”②。在此范围内,除了介绍卡伦、台站名称时接触的地名外,还有如下十处重要地名:固勒扎、乌哈尔里克、博罗塔拉、阿里玛图、乌尔图古尔毕、都尔伯勒津、空格斯、哈什、裕勒都斯、登努勒台等。
  西部伊犁,清代称伊犁西路,“自伊犁西北行,北至巴勒喀什淖尔,西至吹、塔拉斯,俱连沙碛,通藩属右哈萨克界。东北接藩属左哈萨克界。东接伊犁东路界。南至天山,逾山接天山南路阿克苏、乌什界③。从上而知,当时的伊犁,”还包括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在此范围内,文献记录的重要地名就有几十个,例如:哈讨、摩垓图、哲克得、雅木勒克、察臣哈喇、哈喇塔勒、达兰呼都克、托博陇、库克东勒、图古里克、库尔图、古尔班阿里玛图、塔拉噶尔、图尔根、古尔班察毕达尔、古尔班沙济垓、塔拉锡克、沙图、库尔墨图、古尔班呼苏台、古尔班萨里、库纳萨尔、乌兰哈勒噶、济尔噶朗、图尔根阿察、古尔班哲尔格斯、阿尔沙图、特布克、野特库斯、招哈、古尔班伊勒噶齐、巴勒滚、塔玛噶、托萨尔、通、阿克赛、科什噶尔、裕勒阿里克、什巴尔图和硕、吹、萨勒奇图、沙木什、格格图布拉纳、阿什图、达布苏图、阿尔察克图、伊兰巴什、库努克萨尔、索郭鲁克、哈喇巴勒图、古尔班哈纳图、阿什布里、和尔衮、英噶尔、伯得里克、额德墨克、塔拉斯、乌勒木木纳尔、萨尔巴噶什等。上述地名从语属上言,多为蒙古语,其次为哈萨克语等,反映了历史上伊犁西路的部族和民族活动情况。塔城地区,清代一般称为塔尔巴噶台(塔尔巴哈台)路,其地域范围,“自塔尔巴噶台东行至额尔齐斯,接喀尔喀界。西行至斋尔,接哈萨克界。南逾沙碛,接安西北路迪化州界。北界藩属俄罗斯界”①。1765年,塔尔巴噶台设参赞大臣,归伊犁将军节制,管理当地旗绿官兵驻防、屯田、巡逻等事务。据清代文献记载,塔尔巴噶台路涉及的重要历史地名也有数十个,例如:雅尔、奇尔噶逊齐布哈达逊、爱呼斯、乌兰呼济尔、绰尔郭、察罕呼济尔、额敏、哲克得里克、纳林和博克、格尔鄂尔格、克特和博克、什巴尔图、乌尔图、萨里、纳木、穆呼勒戴鄂多特、达尔达木图、苏海图、谟多图布古图、尼楚滚布古图、伊奇尔、布尔噶苏台、察拉垓、绰尔、斋尔、额尔齐斯、青吉勒等。
  上述地名所处之地,一部分被沙俄用不平等条约割去,一部分在现伊犁范围。民国以后,上述地名的90%以上被新名称所取代,或废止不用,或出现变异。但是,历史地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资料的核心部分。我们不能因为其已消失而轻视或无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而是应该重视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其补史、证史的重要作用。
  清乾隆中期,清政府平定天山南北,随着屯垦的需要,大量维吾尔族种田民户陆续迁入伊犁,清政府安排他们在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宁县等地择地垦荒,因此,在伊犁陆续形成了不少维吾尔语地名。新中国成立后,它们或延续至今,或为新名称所取代,或出现变异,或变成数语种合璧的地名。
  二、其他地名
  伊犁地名文化与新疆其他地区地名文化一样,表现为综合型地名文化形态。其中的历史地名文化如第一节所述,反映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伊犁具有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以及伊犁历史和文化在新疆地域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除了历史地名文化外,在伊犁综合型地名文化构成中,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还有行政区划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居民点地名、文化地名等。它们也是伊犁地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行政区划地名
  从行政区划学角度讲,每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均与历史息息相关,因为目前的行政区划大体均为历史的延续和演变,因此,行政区划地名多与历史地名文化密切相关。从行政区划地名的构成看,多数行政区划地名,均为历史地名的延续或者变异和重译(包括音译和意译)。对伊犁而言,上述特点更有突出的表现,伊犁各县市名称,作为行政区划的历史性级别,基本上都散发着历史气息,即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点都非常浓厚,与其他地区行政区划地名具有明显的异样。下面简要介绍伊犁各市县区划名称的来源及历史演变情况。
  伊宁市名。系“伊犁”和“宁远”之称的合称。又名固尔扎。①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城,乾隆帝赐名“宁远”,自此称宁远城。光绪年间置宁远县;民国年间改称伊宁县;1952年自伊宁县析置伊宁市。伊宁汉代为乌孙国地;晋代属铁勒部;北魏属悦般;元为阿力麻里属;明代属瓦剌部;清代属蒙古准噶尔部。“伊宁”因系复合而成,故没有明确的意义。
  奎屯市名。系蒙古统治西域时期形成的地名,意为“冷水”。因处河水而故名,即现奎屯河之指。明清时为准噶尔布尔古特台吉呢玛游牧之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后,在此设置军台,称“奎屯”②移兵屯田。1771年清政府在此地安置土尔扈特东路二旗,隶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1886年隶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1913年改厅为县,成为乌苏县“九庄”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属克拉玛依市辖。1975年自克拉玛依市析置奎屯市。奎屯自古以来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明清时期,在现哈萨克斯坦境内伊犁河支流“奎屯郭勒”还有一处称奎屯。塔城市名。古称郅支城或北鸥城,当地少数民族俗称秋吉克或北雅尔。蒙古部族进入西域后,将塔城境内(明清时期的范围)的一处山脉称为“塔尔巴哈台山”后以该山名称现塔城市为塔尔巴哈台③塔城为塔尔巴哈台城之缩称。清代置塔尔巴,哈台直隶厅。民国初改置塔尔巴哈台县,。1931年改称塔城县。1984年撤县设市。在清代文献中,又先后称为“雅尔城”、“楚呼楚”、“绥靖城”。自汉代至明朝,先后有匈奴、鲜卑、高车、突厥、柔然、黠戛斯、蒙古等活动。是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道口。
  阿勒泰市名。系由突厥语altay一词演变而来,意为“金子”。因现阿尔泰山自古产金,故突厥语族称该山为“阿勒泰”山,后来以山名称县市名。旧译“阿勒泰”。清同治十年(1871)蒙古大喇嘛棍噶扎勒参主持兴建一座由40间房屋组成的佛教寺庙,蒙古名“戛拉苏默”意黄庙,俗称喇嘛库伦,清乾隆皇帝赐名“承化寺”。自此以寺名为地名。1921年置,承化县,后改阿勒泰县。20世纪50年代初改称阿勒泰县。1984年撤县设市,称阿勒泰市。阿勒泰汉代属匈奴;三国属鲜卑;北魏先后属高车、柔然;后魏至唐属突厥;明属蒙古部直至清。
  乌苏市名。清乾隆年间,清政府重新统一天山南北,随后移民遣军在各处屯垦驻防。1763年在现乌苏市境内筑一城,取名库尔喀喇乌苏。库尔喀喇乌苏原为河名,为蒙古语“墨绿色水”。1783年在旧城东北1公里处又筑新城,乾隆帝赐名“庆绥”。驻领队大臣、游击、粮员及满、绿营兵丁。1886年裁撤粮员,置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隶迪化府。1913年改置乌苏县。1996年撤县设市(县级)。乌苏汉属匈奴。唐属昆陵都护府辖,并置叶河、黑水守捉。明代为卫拉特蒙古地。清代为准噶尔布尔古特部游牧地。
  伊宁(县)县名。1762年建城,乾隆帝赐名“宁远”。初驻伊犁将军。乾隆年间后,城域面积不断扩大。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管理维吾尔族屯田事务。1888年设宁远县。1914年改称伊宁县。1952年设立伊宁市后,彻底划分了两市县的各自行政区域。县治置现吉里于孜镇。自伊宁县市分置后,当地居民多以吉里于孜泛称伊宁县。伊宁县自汉代至清朝,分别隶属于乌孙、铁勒、悦般、阿力麻里、蒙古瓦剌部和准噶尔部。
  霍城县名。霍城之名,自霍尔果斯一名简化而来,原系水名,为霍尔果斯河。1762年在乌哈尔里克地区筑城,乾隆帝赐名“绥定”。1884年新疆建省后,设伊犁府,府治该城。1888年设绥定县。1914年自绥定县析置霍尔果斯县。1947年改霍尔果斯县为霍城县。1965年改绥定县为水定县。1966年将水定县并入霍城县,县治水定镇。霍尔果斯旧有和洛霍斯、和尔郭斯等之称。霍城清代为蒙古准噶尔部游牧地。
  巩留县名。史称特古斯塔留(特古斯塔柳,突厥语),清前期为厄鲁特蒙古游牧地,后期为满营屯驻之地,自此,当地居民始称“皇工”。清末,移锡伯等族军民屯垦,人口大幅增加。1931年设县,称巩留县。该名称因县辖地包括巩乃斯、特克斯等地区,遂将“巩乃斯”、“特古斯塔柳”两地名取头拾尾简称巩留。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名。察布查尔县清为伊犁四营之一,称锡伯营,亦称“锡伯爱曼”(锡伯部落)。1938年设河南设治局(“河南”系伊犁河南之意)。1940年改设河南县。1944年改称宁西县。1954年成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系伊犁河岸山口名,为蒙古语,近锡伯语“粮仓”之意,故将此名为县名。察布查尔古为乌孙国地,清为蒙古准噶尔部牧地。
  昭苏县名。少数民族语古称蒙古勒库热,意即蒙古庙。旧属宁远县(后改伊宁县)。1937年析出置昭苏设治局。1942年改设为昭苏县。昭苏清为厄鲁特蒙古游牧地。
  特克斯县名。“特克斯”系河名。1931年巩留设县后属之。1937年析出置特克斯县。新源县名。新源古称巩乃斯,系由巩乃斯河、巩乃斯大草原而得名,寓意为“新的水源”。民国间设恰克(合)满设治局。1942年改为新源设治局。1946年设新源县。新源县自古先后为乌孙、突厥、厄鲁特蒙古、哈萨克等游牧地。
  尼勒克县名。“尼勒克”为古名称,系蒙古语,语义有不同说法。尼勒克地区原隶伊宁县辖,1938年析出设巩哈设治局,1939年升格为巩哈县。1944年改为尼勒克县,但“巩哈”一称一直沿用。新中国成立后,为取消歧视少数民族地名,废止“巩哈”一称,一度改称倪利克县,旋又改称尼勒克县。尼勒克县自古为多民族游牧地区。
  裕民县名。裕民地区自古为游牧区,少数民族称该地区为“察汗托海”,系蒙古语“白色灌木林”之意。民国初,塔城县设置后,裕民地区受其管辖。旋又设立察汗托海设治局。1942年改置裕民县。现少数民族仍有人称之为“察汗托海”。清为蒙古部游牧地。
  额敏县名。额敏之称,因河而来。自元代始,史籍分别称之为“业满”、“叶密立”、“也迷里”、“叶密里”①等,或称“也迷失”,②均为河名Emil之不同音译。清属塔城直隶厅。民国初隶塔城县。1918年置额敏县。额敏古为蒙古部游牧地。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名。和布克赛尔,自西辽始就有不同写法,如霍博、火孛、虎八、霍博克、和博克、和丰、霍布克赛里等。1917年设和什托洛盖县佐。1930年设和丰设治局。1942年改置和丰县。1954年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清为蒙古部游牧地。
  托里县名。“托里”系蒙古语镜子。清代多称为托里。民国间称“克烈半”,自额敏县析出设克烈半县。1950年改置为克烈中心区,隶塔城专区。1952年改称托里县。清代为蒙古部游牧地。
  沙湾 县名。“沙湾”因该地区多沙丘故称。原属玛纳斯(绥来)县辖,1915年析出置沙湾县。
  青河 县名。该县名由河名——青格里河演变而来。原隶布伦托海县。1916年置布尔根河(青河县三大河流之一)县佐,旋升为设治局。1932年成立青格里河设治局,布尔根河设治局归并之。1941年升格为青河县(亦称为青格里县)。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青河县。
  富蕴县名。富蕴系现代地名,20世纪30年代因当地矿藏丰富故称。旧称可可托海,系蒙古语“绿色灌木林”之意。1916年设耳里匮县佐,旋升为可可托海县。1941年改名富蕴县。现少数民族群众仍称可可托海,也有称库额尔齐斯的。
  福海县名。旧称布伦托海。布伦托海系突厥语“杂乱的灌木林”之意。1914年设布伦托海县佐。1922年置布伦托海县。1942年改称福海县。
  哈巴河县名。哈巴河系该县河流之名。该地区原属承化寺。1914年设哈巴河设治局。1921年设哈巴河县佐。1930年改置哈巴河县。
  布尔津县名。布尔津系蒙古语“苍色水”之意,因处布尔津河流域而故名。原属承化寺。1914年设布尔津县佐。1919年析出置布尔津县。
  吉木乃县名。1916年设吉木乃县佐。1930年升格为吉木乃县。
  从上述行政区划地名反映出,清代对伊犁的行政区划制度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在对行政区划地名的选择问题上,既采取了历史的态度,继承和保存了历史上延续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行政区划地名,又有新创,使清代伊犁行政区划地名更加多样化,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这类地名包含山脉、沟壑、河湖、草原、森林、泉泽、戈壁、沙漠、地片等。它们是地名文化中比较丰富的部分,也是语意丰富多彩、包罗万千的部分。在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上,各民族人民可谓倾注了其聪明智慧、丰富的想象力和各自的语言表现方法,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界深刻的洞察力和贴切的认识。在这些地名中,从语属上讲,有蒙古、哈萨克、锡伯、维吾尔、满以及古突厥等部族和民族语言,其语意则包罗万象,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形态,包括其风习、爱好、心理文化积淀、语言特点以及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及经济情况等。从这些地名的语意分析,许多自然地理实体地名,首先,均以地理、水系形状命名,即从地名基本了解地理(如山脉、地貌、谷地、荒地等)和水系(如河流、湖泊、泉泽等)的状貌;其次,以自然资源和地理实体的颜色等命名;再其次,水系名变地名、地名变山川名等多种地名文化互转。下面引用的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因其语属语意纷繁,为节省篇幅,对其语属语意不作详述。例如:古尔班通古特、恰卜恰、皮里其、吉尔格朗、博罗克努、科古琴、博尔博松、喀拉苏布拉克、央布拉克、萨尔布拉克、柯克达拉、赛里木淖尔、胡吉尔台、阿热斯坦、洪纳海沟、木扎尔特、阿克牙孜、乌尊布拉克、依连哈比尔尕、阿克达拉、科克苏、买提格尔、喀拉达拉、比依克、恰合普、乌勒肯吉尔尕、阿克萨依、沙彦哈达、乌尔坦、喀浪赛尔、乌拉斯台、锡伯特、塔尔巴哈台、齐吾尔喀叶尔、巴尔鲁克、布尔干、哈拉布拉、苏也克、达尔布特、玛依勒、古尔图、乌兰萨德克、安集海、玛纳斯、额尔齐斯、乌伦古、阿拉哈克、别列则克、阿克库里根、喀纳斯、苏木达依尔克、喀拉库勒、塔斯特塔、萨斯克库都克、喀拉苏、库尔木图、巴拉额尔齐斯、塔克尔巴斯陶、齐勒库都克、查干郭勒、其灭特等。①
  (三)居民点地名
  这类地名在伊犁地名文化中占有较大比重。乡镇级居民点地名,其形成时间多在近代以后,因此,许多这类地名具有历史地名的特点,有些则有较古老的历史,即历史地名演变为乡镇级居民点地名,其文化意义不可小视。从这些地名也反映出这些居民点过去的沧桑历史。
  伊犁居民点地名和其他地名文化一样,语属也是各民族兼具,如蒙古语族的蒙古语和达斡尔语,突厥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满通古斯语族的锡伯语、满语等,汉语族的汉语地名等。居民点地名的语意也是包罗万象,反映出各民族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自然和事物的能力。不难看出,这些地名都是他们在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和语言锤炼的结果。也可以肯定,其中不少地名的背后蕴藏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下面所引地名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节省篇幅,对其中语属语意亦不作介绍。例如:巴彦岱、城盘子、塔什库勒克、吉里于孜、愉群翁、墩麻扎、伊车嘎善、芦草沟、惠远、乌拉斯台、胡吉尔台、麻扎、察汗乌苏、喀夏加尔、萨尔阔布、齐勒乌泽克、呼吉尔特、提克阿热克、塔斯托别、莫乎尔、塔勒德、那拉提、坎苏、则克台、别斯托别、海努克、加尕斯台、爱新舍里、绰霍尔、孙扎齐牛录、阿西尔、喀拉哈巴克、恰夏、杰勒阿尕什、额玛勒郭楞、锡伯特、阿勒腾也木勒、吉也克、多拉特、阿克别里斗、库普、西湖、哈图布呼、古尔图、吉尔格勒特郭楞、博尔通古、安集海、蒙古庙、乌兰乌苏、莫特格、和什托洛盖、夏孜盖、阿拉哈克、汗德尕特、切木尔切克、加依勒玛、库勒拜、萨尔塔木、铁热克提、冲乎尔、窝依莫克、托斯特、喀尔交、托普铁热克、解特阿热勒、科克阿尕什、齐干吉迭、喀拉玛盖、可可托海、喀拉通克、库尔特、阿热勒托别、查干郭勒、阿尕什敖包等。①
  (四)文化地名
  它是指具有很明显的文化表象意义的地名,具有历史地名的性质,如:自然景点、近现代人文景点、大型具有地理方位指称意义的文物古迹点、名胜等。这些地名在伊犁范围分布较广,其语属语意伊犁主要民族都兼具,较古老的地名以蒙古语族的较多,也有部分突厥语族的。在文化地名中,一些近现代人文景点名称,有些过于时代化,缺乏深刻的文化意义。此外,一些文化地名的政治语意过强,也难以体现其文化价值。
  在伊犁文化地名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一些地名:果子沟、喀纳斯、金顶寺、银顶寺、承化寺、靖远寺、圣佑寺、伊犁将军府、弓月城遗址、清代伊犁九城部分遗址、伊宁回族大寺等。在清代文献中,以寺名指称地名的情况较突出,最典型的就是以承化寺指称阿勒泰,历来为史学界所熟知。
  除上述地名外,在伊犁还有不少有关农牧林、工矿企业、商业、建筑、交通、邮电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所谓经济地名。伊犁的这类地名,多数是近代以来才形成,时代特色较浓,文化意义不大,并且在伊犁地名中份量最小,不足以专题介绍。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