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宗教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古代宗教文化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10
页码: 212-221
摘要: 本节记述了祆教在古代新疆各地均有流传,活动在伊犁地区的塞人、乌孙、突厥等游牧部族都曾信仰过祆教等情况。
关键词: 伊犁 古代 宗教文化

内容

祆教在古代新疆各地均有流传,活动在伊犁地区的塞人、乌孙、突厥等游牧部族都曾信仰过祆教。与祆教并存流行的除萨满教原始崇拜以外,还有后来传入的佛教以及摩尼教、景教、道教等。如同其他一些宗教一样,10世纪以后祆教在新疆逐渐消失。但祆教在新疆流传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除佛教和伊斯兰教之外,其他宗教无可比拟的。至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个消失已久的古老宗教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遗留下来的许多痕迹。祆教约在公元前4世纪传入了新疆。②1976~1978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乌鲁木齐南山矿区、天山阿拉沟东口挖掘的一处古代塞人的墓葬,随葬品中出土有一座祆教拜火用的祭祀台,墓葬主要文物的年代鉴定为距今(依出土时间1978)2345年左右,即公元前4世纪。该处墓葬共有7座,为竖穴木椁,随葬品有大量金、银、铜、铁饰物和漆器、丝物、陶器等。其中一件青铜双兽铜盘引人注目。铜盘高1尺多,器底呈喇叭座,座上承方盘,盘上有两个异兽伫立在盘中央。出土时,盘内还残留着一些燃烧过的木炭灰屑。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铜器方座,在中亚地区曾出土多件,“细部特征虽有异同,但基本风格是一致的,被认为是拜火教的宗教祭祀台,是塞克文化的典型文物”①。与阿拉沟“青铜双兽铜盘”同属一类的文物,在天山中部的勒拿河谷也曾发现一长方形的祭祀台,台帮上有22个走兽塑形,与双兽铜盘略有不同。塞人青铜器祭祀台常以狗和公羊为塑形,它们是祆教经典上守护圣火的圣兽。此外,伊塞克湖地区出土有青铜祭祀品如祭祀台、灯、炉等,为塞人公元前5~前3世纪祆教徒使用的物品。
  祆教遗物“青铜双兽铜盘”的考古发现说明,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随着一部分信仰祆教塞种人的活动,祆教已经在新疆的大地上开始留下了自己的踪迹。
  塞种人广泛分布于伊朗高原、中亚至新疆天山南北一带,语言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在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时期(前550~前331),统治当局曾力图使所有操伊朗语土地上的居民,都崇拜阿胡拉·马兹达,其中包括塞人、巴克特利亚人、花剌子模人、粟特人等。在经济活动中,塞人与王朝定居居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还有学者认为,塞人与琐罗亚斯德教之间的联系开始于琐罗亚斯德在世时,而不仅仅是在阿赫美尼德王朝之后。②因此,人们在谈到塞人的宗教信仰时,普遍认为他们主要是信仰祆教。
  在民族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塞人逐渐与塔里木盆地其他部族成分相融合,构成城邦诸国的居民;天山以北的塞人则成为操突厥语游牧民族的一部分,但祆教的信仰和其拜火习俗延续了下来,并植根于农村牧区,对以后这些地区居民的宗教思想和文化习俗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突厥人曾有“突厥事祆神”的记载。③《北史突厥传》称:“可汗恒处於都斤山,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每岁率诸贵人祭其先窟。又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天神。”
  突厥木杆可汗(即俟斤可汗)在位20年(553~572)领有东迄辽东,西抵西海的广大领土,所以碑铭称他“长时期为全世界救世主”。木杆可汗死后,其弟陀钵可汗即位。他接受北齐佛教沙门惠琳的建议,建立了一个佛教伽蓝,“躬身斋戒,绕塔行道”,成为佛教信徒。但在陀钵可汗之前,突厥人曾信仰过祆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突厥人都信仰祆教,大概只有一部分上层和比较接近粟特人的阶层有此信仰,而大部分游牧人不一定了解此教。
  受粟特人影响而信祆教的民族还有〓哒、突厥等。“〓哒”即史料之“滑国”。〓哒人5世纪进入中亚击败波斯,建〓哒国。其疆域:“东到于阗,西及波斯,四十余国皆来朝贺”④。《梁书滑国传》载云:〓哒“事天神、火神。每日则出户祀神而后。食”。《宋云行纪》也记载说〓哒“不信佛法,多事外神,煞生血食,器用七宝”。〓哒人原来不信仰祆教,在与波斯、粟特居民的长期交往中逐渐有一部分人信奉了祆教。
  回鹘、蒙古也曾受祆教思想的影响。在已发现的一种回鹘文佛经中,有xor-musta一词,显然是“阿胡拉·马兹达”的转音。该词在回鹘佛经是表示“天帝”、“帝释”,即印度神话之天帝“因陀罗”。但回鹘人不用因陀罗而用祆教神祇阿胡拉·马兹达表示天帝,显然是受到周围信仰祆教民族的影响。蒙古人接受佛教后,也沿用了这种称呼,甚至在蒙古人的萨满教中也有“忽尔模斯达天可汗”的称谓。①
  祆教是传入新疆地区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流行了1000多年,10世纪以后逐渐在各地消失。祆教虽然失传,但由于在民间流传时间较长,并且与各地古代居民崇奉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长期相互融合吸收,形成某些固有的信仰习俗,有些带有祆教色彩的习俗被保留至今。
  拜火习俗在维吾尔族农村仍有遗留。《西域图志》卷39记载:“每年两次,众人赴玛扎尔(麻札)礼拜诵经,张灯于树,通宵不寐。”朝拜者还在土块上刻个窝,里面放上火籽,点燃后置于麻扎周围。哈密地区东风乡有《拜火舞》、《灯舞》,和田墨玉县有《顶灯舞》,喀什叶城县也有《灯舞》;在莎车县民间的“麦西热甫”中,仍可见口中吐火的幻术表演。在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中,在新年“诺鲁孜节”的头天晚上月出之时,“每家毡房前都要用芨草生一大堆火,人和牲畜都从火堆上跳过,以示消灾减难,预示新的一年人畜两旺”②。
  哈萨克族在人死后,要点40支火把,每天夜幕降临时,把毡房门打开,在门框右方点燃火把,铺上白毡,祈祷祝福。哈萨克人认为,人死后灵魂40天之内要回家探望父母妻儿,所以在这40天内每天晚上要燃起灯火,驱逐恶魔,盼亲人灵魂早归。
  “诺鲁孜节”是新疆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许多民族过的重大节日,时间在每年的春分时节。而这个节日源自于祆教,是祆教教历规定的年首之节——新年元旦,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喜庆、吉祥、祈福、欢乐的节日。哈萨克、柯尔克孜族在过诺鲁孜节时,要做诺鲁孜饭,唱诺鲁孜歌,互相串门祝福,庆贺新春的到来。塔吉克族又称诺鲁孜节为“切德恰迪尔”,是塔吉克族主要的节日之一。过节时家家户户要大扫除,清洁卫生,在自己家里洒面粉,祈求新年人畜兴旺,吉祥如意。
  佛教是古代新疆居民信奉的一种主要宗教之一,对游牧民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兴起于5世纪初的柔然,统治范围达到伊犁河流域。柔然人原信仰萨满教,至于何时传入佛教,并无详细记载。但据吐鲁番发现的“永康五年岁在庚戌七月”的《莲花经》抄写本残卷不难看出,至迟在5世纪中叶,佛教就已在柔然传播,而且行的是大乘教。“永康”是柔然予成可汗的年号,“永康五年”为470年。另据记载,梁时灵根寺僧侣法瑗(入灭于489),其兄法爱亦为沙门,颇解经论,兼长数术,曾为芮芮(柔然)国师,食俸3000户。①北魏永平四年(511)柔然可汗丑奴(即豆罗伏跋豆伐可汗)“遣沙门洪宣奉献珠像”②。此时,佛教已在柔然上层中取代萨满教,上升到国教地位。后期柔然国君的名称都带有佛教的印记,如“伏图可汗”、“婆罗门可汗”等。说明柔然自从进入西域后,受到佛教思想文化的强烈影响,渐染崇佛之风。柔然国主聘任佛教僧侣为国师,参与国政,是为加强柔然贵族与西域佛教诸国的政治关系。到6世纪初,柔然国势衰退,于552年被突厥所灭。
  突厥最初信奉萨满教。突厥人崇拜火,崇拜空气和水,颂扬大地,用马牛羊祭祀天神地祇。有祭司预言未来之事,善于咒诅驱魔之事。玄奘说:“突厥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但地敷重茵而已。”③在据有漠北、西域后,突厥与北朝、西域诸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佛教等宗教也随之传入突厥人当中,对突厥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佛教首先在东突厥汗国得到传播,阿史那库头继位可汗后,号称佗钵可汗。他接受北齐沙慧琳的宣传,信仰了佛教,下令建造了一座伽蓝,亲自斋戒,绕塔而行。并在国内宣扬佛法,吸引北齐、粟特和天竺僧人来突厥人中弘教。粟特文《卜古特碑》(约建于580)记述佗钵可汗发愿“建一大的、新的佛教寺院”,碑阴刻有婆罗米文字和梵文。6世纪70年代,刘世清奉北齐皇帝之命以突厥语翻译《涅槃经》,赠与佗钵可汗。④表明东部突厥可汗是崇奉佛教的。
  西突厥汗国受到盛行佛教的西域各地的浸染,也逐渐盛行起了佛教。有史料表明,在西突厥室点密、达头父子时期,可汗对佛教僧人是优礼的,并保护佛教。史籍记载北周僧人道判一行赴印度求法,路经西突厥汗国,可汗给羊4只供食用,道判等把羊放掉,自己煮菜吃。道判等人为内地大乘僧徒,不茹荤、不杀生,而西突厥主要与奉行小乘派、食肉及葱韭的河中及塔里木绿洲城邦诸国关系密切,所以对大乘禁戒并不了解。8世纪初慧超记载西突厥人的佛教情况时说,犍陀罗国国王及军队都是突厥人,当地人为胡。8世纪中期游历天竺的唐朝僧人悟空也说:迦湿弥罗有也里特勤寺,突厥王子置也,次有可敦寺,突厥皇后置也,犍陀罗城也有突厥王子、王后建造的佛寺。⑤可见,这时期许多突厥人和上层都已崇奉佛教。
  佛教在游牧民中间有着长期流传的历史。甚至在伊斯兰教传入后,还有许多操突厥语游牧部落信奉着佛教。有史料表明,到15世纪,钦察草原仍有许多人信奉佛教。⑥
  佛教的传播也使印度文化传入突厥人当中,用印度文字书写的突厥佛教文书,近代已有发现。不但印度的僧侣,而且印度的商人也来到突厥人那里。作为这个时代的反映是萨尔特(Sart)一词的出现,开始由突厥人用为“商人”的意义,而且在11世纪仍只有这个意义,该词是由印度经由伊朗语借入的。①
  道教传入西域,主要是随着内地信仰道教的汉人在西域的活动而传播开来的。秦汉时期即有大量的汉人在西域各地活动,汉族为西域诸族之一。如魏晋时期,高昌地区成为汉人在西域的主要活动区域,出现了由内地四大豪门阚氏、张氏、马氏、麴氏建立的汉族政权,此时有大批内地汉人迁入。汉人不仅将佛教文化、儒家思想,也将道教信仰带来西域。因此,魏晋至隋唐,是道教在西域各地比较流行的时期。
  元初,在成吉思汗征服中亚的过程中,有大批内地汉族士卒、工匠、商人等,随蒙古军队迁入西域,其中有不少人是道教徒。成吉思汗为求“保养长生之秘术”,曾邀请全真教著名道士丘处机前来中亚。1220年,丘处机率18人从山东莱州经蒙古草原、别失八里、阿力麻里等地到达撒马尔罕。行至别失八里,丘处机受到王宫、士庶、僧、道数百人的威仪远迎,“僧皆赭衣,道士衣冠,与中国特异”。后来,在察合台汗国首府阿力麻里遇见了留驻在这里的汉族道士张公。张公为察合台汗的大臣,他请求这位全真教首领为这里的道教徒布道,并汇报说:“弟子所居,营三坛,四百余人,晨参暮礼,未尝懈怠”②。在撒马尔罕,也有许多汉族工匠杂居城中。可见,元代西域的道教也很活跃,传播到了汉人足迹所能到达的地方。
  元末、明代至清初,道教在西域几乎无传,是与这时期地方割据政权和伊斯兰教在各地的兴起,汉人往来西域有所减少的背景有关。至清朝统一新疆后,又有大批官兵西迁,道教复又传入。道教文化在西域的遗留不多。
  景教大约在6世纪中后期传入新疆,于635年传入内地。景教传入新疆各地后,不像佛教和以后传入的伊斯兰教那样得到当地统治者的推崇和支持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也与景教在内地得到唐太宗的支持:“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③,而一时形成的“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局面不同,景教主要是在民间流行,天山南麓各地的景教徒是与佛教徒、祆教徒等杂居相处的。
  景教在天山北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阿力麻里、轮台(今乌鲁木齐附近)等地都建有景教大教堂,并有自己的主教。元初,道教首领丘处机西行至轮台时,有“迭屑头目为迎”④。迭屑(tersa)是元代文献对景教徒的称谓。由景教头目出面迎接成吉思汗的这位贵客,足以说明景教在该地的势力和地位绝非一般。
  在西北操突厥语和蒙古语的游牧部落如克烈、乃蛮、汪古、篾儿乞惕等部中,都有大量的景教信徒。有些部落酋长和上层贵族也信奉景教,使景教在游牧部落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马可波罗称克烈部酋长王罕为“长老约翰”①,由此而在西方基督教界引起了东方有大量基督教徒等各种传说,天主教会纷纷派出传教士来西域传教。据考古发现,在伊犁地区、七河以及其他游牧人活动的地方,有大量画有十字的元代景教徒墓石和刻石出土,阿力麻里古城一处景教遗址发现的三枚刻石,都刻有十字和叙利亚铭文,证实了景教在游牧民中间确有一个兴盛时期。
  景教在元代的盛传,引出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景教人物,如夺取了西辽王位的乃蛮部王子屈出律;为蒙古人创制文字的畏吾儿人塔塔统阿;著名旅行家畏吾儿人拉班·把扫马和马可斯。拉班·把扫马因通晓蒙古语和欧洲某些国家语言,曾被蒙古当局委任为出使欧洲各国的大使,并担任过景教的“巡察总监”,马可斯曾任景教“东方教会大总管”等职。
  14世纪中叶以后,景教在西域整个地区衰落。但是,北疆地区除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在游牧民中间同时流行外,景教也并未完全消失。在伊犁地区和靠近吐鲁番的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附近)仍有少数的景教信仰者,他们仍用叙利亚语做祈祷。直到19世纪中期沙俄侵占伊犁时,仍发现该地区有聂斯脱里派信徒三四百人。沙俄当局企图让他们放弃景教信仰而改信东正教,遭到拒绝。②但从此以后,再未见到任何有关景教或景教徒的记述和传闻,景教在新疆的传播已成为历史。
  元代,在中西交通大开的形势下,天主教也传入了伊犁地区。元初,罗马教廷为了向东方传播天主教,不断派遣传教士或使者前往蒙古汗廷,请求传教,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等的支持,在大都等许多地方建立了教堂。伊犁地区也是天主教重点传教之地。时为察合台汗国首府的阿力麻里地当中西交通的要冲,来自欧洲各国的天主教教士多取道阿力麻里前往大都,并往返于东西方。有些天主教徒便留在阿力麻里传播基督教义。这时期,天主教在阿力麻里建立了教会,并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在阿力麻里建造了一座十分华丽的大教堂。③
  据1338年西班牙圣方济各派教士巴斯喀尔从阿力麻里给其维多利亚城友人的书信中得知,阿力麻里的天主教会是“属于契丹总牧师管理区内”④,主教李嘉德是法国人,于1338年由教皇班内狄德十二世任命。班内狄德十二世给当时察合台汗国的国王靖克失汗致书,对他保护和优待基督教徒,特别是礼遇教皇派往汗八里的总教主尼古拉斯,表示感谢。同时,还给靖克失汗的大臣致书,言及赐地建教堂等事宜。靖克失汗不久被也孙帖木儿汗所取代。也孙帖木儿汗对基督教徒仍然十分优礼。天主教士佛朗西斯治愈了这位汗的肿瘤病,遂被汗廷请为自己的御医,并以父礼事之。同时还“赐诸僧土地及特权,又允许诸人在国中自由传教,更以七岁幼子从诸僧洗礼,取名约翰”。天主教徒在阿力麻里备受宠遇。不久,窝阔台后王阿里苏丹发动政变,杀也孙帖木儿夺取汗位。阿里苏丹信仰伊斯兰教。他强迫国中受洗礼成为天主教徒的人一律改奉伊斯兰教,有违抗者格杀勿论。诸天主教士拒不服从,遂被缚于一绳游街示众,受尽凌辱,最后被斩首。据称,被害的诸教士有主教李嘉德、亚历山大港人佛朗西斯和劳伦斯、西班牙人巴斯喀尔、意大利人雷曼德。和彼得、印度人约翰、彼得等十数人,酿成基督教史上一次著名的惨案。据基督教文献记载,这一惨案发生在1340年(又一说为1342)。①
  阿里苏丹在位不久,便被察合台后王合赞汗杀死,宫殿被焚。合赞汗对待基督教徒十分友善。1338年意大利籍天主教士马黎诺里奉教皇之命出使蒙古汗廷,于1341年路经阿力麻里时得知诸教士遇难的消息。他“在阿力麻里停留良久,又购地建筑教堂一所,掘井数处,教练唱歌,加洗礼于数人。自由公开宣教”②。基督教又恢复了昔日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长,1347年即位的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汗宣布接受伊斯兰教,并在新疆境内强制推行。伊犁地区有16万游牧民信仰了伊斯兰教。在这种形势下,阿力麻里等地的天主教便很快销声匿迹了。至于新疆其他地方有无天主教的流传,因无确凿的史料依据,尚无法确定。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如别失八里以及天山北部的一些城镇和居民点,也应当有天主教的传播。但随着14世纪中叶以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天主教退出了整个新疆地区。
  蒙古卫拉特部信仰藏传佛教。从元明至清代,卫拉特人是活跃在新疆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民族。准噶尔汗国时期,伊犁地区成为汗国的政治中心。
  卫拉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汉文史籍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有“斡亦剌惕”(元代)、“瓦剌”(明代)、“卫拉特”或“厄鲁特”(清代)等称谓,都是由蒙古语Oyirad一词的汉音异写。由于卫拉特部主要活动范围在我国西北地区,所以又称西蒙古。
  13世纪前,斡亦剌惕人是生活在贝加尔湖以西萨彦岭地带的狩猎部落。当年术赤征服“林木中百姓”的时候,斡亦剌惕部酋长率先降服,受到成吉思汗器重,其部贵族累世封官受爵,委以重任,并与皇室建有世代姻亲关系。元朝的统治瓦解后,斡亦剌惕部逐渐强大起来,1399年,猛哥帖木儿袭杀元裔额勒伯克汗,蒙古人大半降之,该部开始称雄于西北。其领地已西越阿尔泰山,扩展到额尔齐斯河上游,西南与蒙兀儿斯坦、吐鲁番、哈密相接,东南进入扎布河,与东蒙古为邻,北边为乞儿吉思(柯尔克孜部)。卫拉特人开始成为活跃在新疆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民族。在宗教信仰上,明代的瓦剌人仍然主要信仰祖先传下来的萨满教。元初传入的萨迦派佛教,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没有多大社会意义,它所起的作用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早已深入民间的萨满教。15世纪前半期,瓦剌部在脱欢大石和也先大石的统治下迅速强盛起来,并大举对外征服。1449年,瓦剌兵分四路进犯明境,也先大石率主力在土木堡一役大败明军50万,生获明英宗朱祁镇,并挟持英宗围逼北京,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而此时,瓦剌在西北地区通过军事征伐,北服乞儿吉思,西征乌孜别克诸部,在锡尔河畔打败阿布海尔汗;南破哈密,掳走忠顺王,势力达到顶点,并与东察合台汗国伊斯兰教统治者发生频繁的战争。
  在明代,藏传佛教在瓦剌入中也有流传,不过,和元朝的情况一样,主要为部分瓦剌贵族所崇奉。脱欢大石时,喇嘛僧人在瓦剌的社会地位还很高,并受明廷的赐封。史载,正统二年(1437),明英宗“命瓦剌顺宁王脱欢使臣哈马剌失力为慈善弘化国师大藏,为僧录司右觉义”;正统三年,“命瓦剌使臣思答阿里为都指挥佥事,僧人也克也脱里为都纲,赐冠带僧衣物”。①也先大石也曾向明廷为其国师求赐封号,正统十一年(1446),也先大石奏称:“所遣朝贡灌顶国师喇嘛禅全精通释教,乞大赐封号,并银印金烂袈裟及索佛教中合用五方佛像、铃杵、饶鼓、缨络、海螺、咒施法食诸品物”。②但明朝未予答允。去内地朝贡的喇嘛,还负有为也先大石刺探情报的使命,有被明朝察觉者,发往锦衣卫处置。可见,喇嘛僧人还是为也先大石进行政治扩张的工具。
  1456年也先大石死后,瓦剌部陷于混乱,又受东蒙古的夹击,顿趋衰落,在很长一段时间默默无闻。这时期形成了卫拉特四部联盟,即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准噶尔。喇嘛僧侣在各部落中仍享有特权,在发现的一部16世纪前半期的卫拉特旧法典断片中,提到同僧侣的通奸完全不受处罚;而普通人的通奸,奸夫应交出四岁马一匹给喇嘛传令吏。说明在格鲁派传入之前,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在卫拉特部中仍有一定的流传。
  格鲁派藏传佛教最初传人卫拉特部,是在17世纪初。在东蒙古土默特、喀尔喀、察哈尔兴起崇拜格鲁派佛教热潮的影响下,卫拉特四部盟主、和硕部首领拜巴噶斯,也决定将格鲁派引进卫拉特四部。约于1610年,拜巴噶斯派专使到西藏同格鲁派领袖联系,要求派高僧喇嘛到西蒙古传教。据加班·沙拉勃的《四卫拉特史》说,这一年,是土尔扈特部的赛英台奈思麦根台曼奈诺颜发起信奉格鲁派的,他向四部盟主拜巴噶斯和其他贵族提出信奉格鲁派的倡议。西藏的达赖四世喇嘛云丹嘉措和班禅四世罗桑却吉坚赞接待了卫拉特部派来的使臣,决定派遣在西藏出家的蒙古僧人满珠尔习礼到卫拉特四部传教。
  满珠尔习礼尊号为察罕诺门汗,为第三世东科尔胡图克图。“胡图克图”藏语意为“化身”,是仅次于达赖和班禅的上层喇嘛。据托忒文《和鄂尔勒克历史》记述:“卫拉特在拜巴噶斯时代请来了察罕诺门汗(弘扬佛法)。胡图克图创造了托忒文字(实为咱雅班第达所创),给大家教书,使大家了解佛法的精义,同时传授医学和其他学问。这样卫拉特人对佛法就更加深信不疑。先是拜巴噶斯随着呼图克图学习佛经,他懂得了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不是永恒的,而是要毁灭的道理之后,便虔诚地宣布出家当喇嘛。所有卫拉特王公于是一齐商议:拜巴噶斯掌握着我们的马缰,我们现在四面受敌,大家决定一齐向呼图克图咨询:一个人当喇嘛福大,还是众人当喇嘛福大。呼图克图回答,众人当喇嘛的福大。四卫拉特的王公们决定每一个人出一个儿子代替拜巴噶斯当喇嘛。”①这些王公有乌巴什汗、杜勒格斯诺颜、楚库尔、哈剌呼喇、巴图尔珲台吉、墨尔根岱青,土尔扈特部的和鄂尔勒克、罗卜藏、墨尔根托木尼,杜尔伯特部的达赖台吉、辉勒苏勒坦台吉、苏木儿台吉等,共有32个王公的儿子被送去当了喇嘛。同时还从庶民中选了200个男孩作为这些王公儿子的侍从,也当了喇嘛。这些人被送到安多学习,不久又送到拉萨,拜班禅博格多为经师。拜巴噶斯当时无子,便从和硕特巴巴汗诺颜的儿子中认了一个义子,献出当了喇嘛。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咱雅班第达,而为咱雅班第达授沙弥戒的就是察罕诺门汗。
  咱雅班第达(1599~1662)名为纳木海·扎木措,意为“空海”是和硕特部巴巴汗的第五子,于1617年进入西藏,1639年受达赖五世阿旺罗藏嘉措,的谕旨返回卫拉特,驻于塔尔巴合台。1640年参与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以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弘扬佛教的活动,足迹遍布于东起青海,西抵乌拉尔河,南至裕勒都斯草原,北到额尔齐斯河的卫拉特驻牧的广大地区。1641年,咱雅班第达接受喀尔喀部素巴第汗、土谢图汗和麻哈萨马吉彻辰汗的邀请,在喀尔喀部弘传佛法,成为喀尔喀部三汗的上师喇嘛。1646年他又去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的驻牧区传教两年,获得成功。后来,土尔扈特称他为呼图克图格根(意为活佛),特克斯县还有他所在庙的遗址,称呼图克图格根庙。1648年,咱雅班第达在巴图尔珲台吉的支持下,在元初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所创蒙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托忒蒙文。从1650~1662年,他和他的学生用托忒文翻译了200多部著作,这些著作大部分是藏传佛教经典,也有一部分是有关伦理、历史、文学、历算和医学等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格鲁派在卫拉特入中的传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咱雅班第达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活动家。他曾屡次赴喀尔喀、西藏和清廷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也曾对卫拉特各部之间的冲突竭力予以调解。
  1640年,在卫拉特呼图克图和世俗封建主首领在塔尔巴哈台合盟时,咱雅班第达参加了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法典在宗教方面明确宣布格鲁派佛教为蒙古各部共同信仰的宗教,赋予格鲁派喇嘛以各种特权,并禁止格鲁派以外的佛教和萨满教流传。如第五条规定,凡反对宗教(指格鲁派)、杀人和掠夺属于僧侣的艾马克者,科铠甲百领、驼百只、牛千头之财产刑;第十一条规定,十人中必须有一人献身于佛;第十六条规定,为了宗教事务或行公差而出发的使者,在运输赋役的征用方面,比别的使者优先;第十七条规定,以言词及行动侮辱喇嘛者,处以重的财产刑;第十八条规定,僧侣破戒或擅自还俗者,科牲畜及财产之半;第十九条规定,向喇嘛及班第达征用大车者,处以母牛一头的财产刑;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宰杀海番鸭、麻雀和用来祭祀者,科马一匹;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取消翁衮(偶像),违者科财产刑;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禁止萨满男女巫师进行活动等。从法律上奠定了格鲁派佛教独一无二的地位。
  从1610年格鲁派藏传佛教开始传入卫拉特部,到《卫拉特法典》的制定,经过30年的时间,格鲁派已经确立了在西蒙古中的独尊地位,成为蒙古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牧民百姓一致信奉的宗教。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