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清代伊犁旗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6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清代伊犁旗屯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6
页码:
157-16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旗屯,顾名思义是清代八旗民众及其官兵屯垦的形式,也是清政府为解决八旗驻防军民粮食供给、减轻其财政负担的有效方式之一。
关键词:
伊犁
清代
旗屯
内容
旗屯,顾名思义是清代八旗民众及其官兵屯垦的形式,也是清政府为解决八旗驻防军民粮食供给、减轻其财政负担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清代伊犁屯垦形式中,旗屯效果最佳,并且其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清代伊犁开发建设过程中最显著的农业开发形式。清代伊犁旗屯,包括锡伯营旗屯、厄鲁特营旗屯、察哈尔营旗屯、索伦营旗屯、满营及新满营等旗屯,其屯垦区涵盖伊犁河南察布查尔地区、霍城地区、博尔塔拉地区、塔城地区、伊宁市地区、伊宁县及巩留地区等。其中成效最显著的是锡伯营。
一、锡伯营旗屯。锡伯营位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地区,由锡伯族组成。他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自盛京(今沈阳)等地迁来进驻察布查尔地区的,同年组成了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之一。察布查尔地区原为蒙古准噶尔部游牧和屯垦区之一,后来成为其贵族统治中心。明末清初,准噶尔统治者为了解决军需,开始在此开挖渠道,开荒种地,形成了几处小的屯垦区,如海努克屯垦区、霍吉格尔屯垦区、绰霍尔河屯垦区等。准噶尔统治者从南疆带回不少善于种田的维吾尔族农户,在上述地区开荒种地,收到了一定的成效。4000多名锡伯族军民迁驻察布查尔地区,首先要解决的是口粮问题,因为锡伯营是“外八旗”,其八旗官兵“有银无粮”,与满洲八旗官兵“有银有粮”相区别,就是说锡伯营官兵只有官俸,口粮则要自己解决,这就促使该营官兵在进驻察布查尔的当年春季就开始了择地垦荒,自耕自食。起初他们主要选择霍吉格尔和绰霍尔河流域等地开荒种地。霍吉格尔(今金泉镇)原为准噶尔部贵族行营地之一。这里常年有自乌孙山融雪下来的水可以浇耕地,依此,锡伯营镶黄旗军民就利用该泉水耕种原准噶尔部开垦的土地,以解决部分军民的口粮。绰霍尔河流域垦地面积较大,而绰霍尔河是伊犁河的小支流,在准噶尔时期为开垦沿河流域的土地发挥了很大作用。锡伯族军民进驻该地区后,首先从该河挑取一条水渠,在渠道两岸开垦了许多荒地。据资料反映,开垦面积近万亩,暂时解决了军民的口粮。但该渠流域可耕地有限,无法再扩大耕种。当时,锡伯营人口增加出现了一次高峰,导致土地不敷耕种,粮食短缺,旗民生活困难的局面,使锡伯营统治阶层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攸关八旗军民生存的问题,当时的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了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即计划从伊犁河引一条新渠,让其横贯八旗各牛录,将成倍扩大耕地面积,以扶全营军民生存之危。图伯特的方案虽遭到部分同僚的置疑和反对,但经过多次论证得到了伊犁将军、本营领队大臣及宗教人士的支持。于是1802年开工,经过6年奋战,1808年挖成了一条深3米余、宽4米、总长100余公里、横贯锡伯营八旗的水渠,时称“锡伯渠”或“锡伯新渠”(与旧有的绰霍尔河相对而言)。后来因龙口之山崖曰“察布查尔”,与锡伯语粮仓意相近,故名“察布查尔布哈”(察布查尔渠),后习惯称呼察布查尔大渠,并延续至今。
察布查尔大渠修成后,八个旗陆续开垦荒地78700多亩,后又不断扩垦,耕地面积达到近10万亩,随之锡伯营开始实行官兵“随缺地”(旗地制)制度,总管分地400亩,副总管300亩,寺庙香火地404亩,佐领200亩,防御180亩,骁骑校120亩,领催、委官、披甲各60亩。自此,锡伯营八旗的旗屯成为伊犁驻防八旗的典范,尤其是为驻防满营学习耕种提供了榜样,使19世纪初始,伊犁将军多次令满营军民“仿锡伯营之例”习耕种,以资自耕自食。另外,还不断自锡伯营抽调懂水利技术的人员帮助满等营搞水利建设,为伊犁其他地区的屯垦出力。二、索伦营旗屯。伊犁索伦营由鄂温克和达斡尔族组成。迁到伊犁,其政治经济待遇也和锡伯营一样,官兵俸禄由国家负担,但“所有口粮俱系自耕自食”①。这就客观上要求他们除了驻守卡伦和台站、赴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换防、蓄养官牧场牲畜外,还要垦荒种地,自耕自食。1764年春季,当第一批500名携眷官兵抵达伊犁后,伊犁将军明瑞就亲临索伦营访察,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决定让其农牧并举,并就此向清廷奏称:“查得,索伦等移驻伊犁,其生计多半依靠种田及狩猎。令伊等抵达时,正值种田之际,令其妥善垦种,可及早得利,以便供给。故奴才等留有其承应官差。出行狩猎、牧放孳生官畜之时间,并计其耕作能力及足够食用,每户各拨给耕地亩。又按其食用之喜好,由仓存内动支小麦50石,青稞50石,黍子150石作为籽种,按原先所奏赏给”。这说明,第一批500名官兵及其眷属共计1421人,在抵达伊犁的当年便投入了垦荒种地。但是,第二批500名官兵及其眷属共计1417人,因于1764年7月26日才抵达伊犁,错过了垦种季节,于是伊犁将军次年才照第一批军民之例,按户分地8亩,并赏籽种垦种自食。以上述户均亩数计,索伦营当时垦种近8000亩地。
索伦营抵达伊犁后,伊犁将军将其安置于今霍尔果斯河以东以西落村,将第一队鄂温克族安置在河西,第二队(达斡尔族)安置于河东。从当时的生产实际看,鄂温克族原为狩猎民族,并不适于农耕;而达斡尔族从事过少量农业。由鄂温克族组成的左翼四旗因处霍尔果斯河以西,故称西四旗,他们在奎屯河、萨玛尔河流域游牧的同时,还进行少量屯垦,但收效甚微。他们迁去不久,便遭瘟疫流行,军民死亡数百。在18201828年平定张格尔之乱中,索伦营官兵冲锋陷阵,死伤很多。致使先后两次出现兵源枯竭的现象。为此,清政府分别于1798年和1833年,两次从锡伯营抽调青壮年“闲散”260户、计1279人补充索伦营西四旗。自此,西四旗的屯垦规模大为扩大,自耕自食能力大大加强。索伦营东四旗的达斡尔族一开始就在霍尔果斯河以东地区择地垦荒,屯垦规模不断扩大,较好地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使其成为地道的农业民族。
三、察哈尔营旗屯。察哈尔营军民是1765年左右进驻博尔塔拉地区的。蒙古族系游牧民族。因此,察哈尔蒙古自张家口外迁来时便赶着数万只牧羊和其他牲畜迁来的。在博尔塔拉地区他们主要以畜牧为主。在伊犁驻防八旗中,察哈尔营也和锡伯、索伦营一样,官兵也是“有银无粮”,口粮要自耕自食。为此,他们在畜牧的同时,还实行少量旗屯。初期“皆依博尔塔拉河岸。河北之田,引用河水(即博尔塔拉河)灌溉”。据资料反映,其屯垦面积约有3200亩。乾隆三十一年(1766)六月伊犁将军明瑞曾视察察哈尔营农田,并向清帝奏道:察哈尔营“虽有数块遭受冰雹,并不甚严重,其余农田长势均好,俟收成后,足够食用”。另外,驻防塔尔巴哈台的察哈尔蒙古军民为解决军民口粮,也择地垦荒。1767~1769年间,其所种谷子、小麦、青稞等连续几年丰收,为此,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向清廷上奏,汇报察哈尔营自耕自食的情况。
1771年部分东归的土尔扈特蒙古被清政府安置伊犁游牧,察哈尔营主动接纳渥巴锡所属的500户安置于博尔塔拉,帮助他们垦荒种地,得到伊犁将军的嘉奖。之后因察哈尔营人口不断增长,原有耕地不敷耕种,出现粮食紧缺的局面,为此,从同治末年至光绪初年,在锡伯营军民的帮助下兴修水利,先后开挖哈尔布呼和相根布呼(即博乐原湟渠)渠,随即扩大耕地面积,有效地改善了察哈尔营的生存环境。
厄鲁特营军民分布于特克斯、昭苏、尼勒克、巩留等地。该营人数较多,成分复杂,分布范围广,所编旗佐也比其他旗营多。厄鲁特蒙古与察哈尔蒙古一样,自古也是以游牧为生。但是,组建八旗后,在官兵“有银无粮”的条件下,只靠游牧不可能完全解决其军民的生存问题,为此,在主要以畜牧的同时,还从事小规模的屯田,如厄鲁特营上三旗6个佐领分别在敦达察罕乌苏、霍依图察罕乌苏、特尔莫图和哈木哈4地进行屯田;下五旗14个佐领分别在昌曼、哈什春稽布拉克、苏布台、浑多赖、衮佐特哈、库尔库垒、呢勒哈、大济尔噶朗、算珠图、特勒克、特古斯塔柳、沙喇博果沁、巴哈拉克、弩楚衮等16处进行垦荒种田。以上地区基本都处于河水流域,其收成都是有保证。他们不断摸索和总结耕作经验教训,使农耕技术不断提高,收成年年增加,粮食不仅自食有余,还有余粮出售他营。据乾隆三十二年(1767)四月二十三日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2223—12)记载:“据察哈尔、厄鲁特昂吉总管通噶岱、硕通、绰尔畚、署理总管车凌多尔济等呈请,我等两昂吉兵丁耕田,仰赖皇上洪福,收成颇丰,除来年收获所需口粮、籽种外,尚有盈余。我等情愿交出,用于何处,请将军、大臣等定夺,等语。奴才准其所请。厄鲁特两昂吉所交小麦、青稞共一千石,议定价银,卖给需粮石之人”。说明厄鲁特营的旗屯一开始就取得了成绩。据有关资料记载,厄鲁特营的旗屯面积约为3200亩。但可以肯定,清末其屯垦面积比上述面积一定有所增加。
四、满营旗屯。伊犁惠远城满营和惠宁城满营组建之时,其军民总数已达18000多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伊犁将军府的安全,并驻守少数卡伦。在伊犁驻防八旗中,其待遇最优惠,官兵“有银有粮”,即官兵有俸银和粮银,眷属也由国家提供口粮,因而不存在进行屯田解决口粮的问题。但这对清政府财政来讲,是个沉重的负担。对此问题,清政府早在满族军民迁驻伊犁之初便有议论。如1764年1月乾隆帝上谕:“朕意伊犁地区甚肥沃,如田亩有余,仍酌量分给满洲兵丁,令其学习耕种”,这样“既得勤于力农,而于养赡家口、喂养马匹均有益”,打算满营屯田“一二年后,所得到银朱,俱应停其给放”①。但是,国家保证“有银有粮”的情况下,一方面满营内部无多大积极性兴办屯田,另一方面数任伊犁将军也未决意让满营屯田,故近40年满营一直未兴屯垦,而靠国家提供口粮。
18世纪末,随着清政府财政负担的日益加重,对新疆的“协饷”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满营的军饷日益成为清政府的沉重负担。伊犁将军不得不下决心令满营兴办屯田:“嘉庆七年(1802),将军松筠奏言:‘现在八旗,生齿日繁,因采近水,可种之田,于本年四月间奏明,由惠远、惠宁两满城,酌派闲散三百六十名,分此试种。虽为时稍迟,秋收通计,尚获十分有余”。伊犁将军派官兵屡勘惠远、惠’①之后,宁两城周围地亩及水利情况。几十年之内,在上述两城周围的14处,如惠远东南红柳沟、东北沿山一带、水泉子的附近、通惠渠以北、分水闸以北、一棵树南北以及惠宁城以东、以北、西北等地,广泛开渠引水、觅泉垦荒,成为继锡伯营之后垦荒屯田较多的旗营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至1812年,伊犁两满营旗屯面积已达64000余亩,屯丁达2200多人,人均屯田近30亩。在64000亩屯垦面积中,分“已分之田”和“未分之田”。已分之田均分布在城镇周围,由各旗自行管理,计有24000亩,八旗各有3000亩。未分之田均分布于离城较远之处,计有4万亩,由八旗闲散余丁合伙耕种,实行歇耕制。后来未分之田逐步纳入已分之田内,令其视为己业,不准许外人耕作或者“私卖民人”,一方面强令满营军民自己学习耕作,不致失去生存能力,另一方面防止旗屯走于形式,使耕地流入旗民以外之人。为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伊犁将军还制定了惩罚措施。说明满营旗屯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国家的优惠政策,培育了满营的八旗习气,八旗习气使其子弟不勤于劳作,或者坐享其成。对此,上自皇帝,下至伊犁将军都已意识到。
1864年伊犁农民起义后,伊犁驻防八旗的旗屯遭到严重破坏。1866年后满营和索伦营基本不存在,其耕地彻底荒废。锡伯营、察哈尔营和厄鲁特营勉强维持屯垦,但耕作面积明显萎缩,这是由于受到农民起义的缘故。尤其是锡伯营受冲击较大,在1864~1866年间,其旗屯田地大部荒废,八旗军民面临饥荒与瘟疫,死亡很多。
清政府收复伊犁、建立新疆省之后,伊犁等地开始处理善后,即恢复八旗制度、招民屯垦、修理城池等。在惠远城恢复满营(时称旧满营),组建新满营。同时,锡伯、察哈尔和厄鲁特八旗也相继被“规复”,其以前的屯垦之地也全面被恢复耕种或加强耕作管理。但是,这时清政府的财政已是捉襟见肘,濒临崩溃,新疆的军饷一年比一年少。为摆脱困境,伊犁将军一方面决定裁减八旗兵额,一方面令八旗官兵直接参加屯垦,以图缓解军饷危机的局面。如1896年,伊犁将军令锡伯营挑选官兵200余人,派往巩留地区屯垦,筹建“大营盘”、屯垦获得成果之后,于1903年又将从新满营裁减下来的240名官兵“规复”,与其他八旗军编为“练军两旗”携眷派往巩留驻屯。次年又将旗屯改为私屯。在新疆建省之前的1868年年底,自俄境返回塔城的原索伦等营军民,与自阿勒泰撤回的锡伯、索伦营部分官兵被组建为“索伦部尖锐营”。1882年伊犁被收复,部分锡伯、索伦营军民返回伊犁,而留居塔城的原索伦营部分达斡尔和锡伯族军民于1895年被编入组建的塔尔巴哈台新满营。他们自进入塔城始,一方面参加建塔城新城的劳动,另一方面在塔城适宜垦荒之处,开凿渠道,垦荒耕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旗屯,为以后塔城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之前,伊犁各地都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局面,为民国以后的土地开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清政府大力提倡的驻防八旗的屯垦功不可没。这是在伊犁历史上值得重笔的一页。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