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清代伊犁兵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代伊犁兵屯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3
页码:
142-14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兵屯是军事化的屯田组织,以保证驻军和其他方面对粮食的需要,是我国历代中央政府统治新疆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
关键词:
伊犁
清代
兵屯
内容
兵屯是军事化的屯田组织,以保证驻军和其他方面对粮食的需要,是我国历代中央政府统治新疆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
屯兵从陕甘绿营各提镇派出,在营官统带下从事农业生产,通常以副将或参将为总理屯务大员,游击、都司、守备等人副理其事,千总、把总督课耕种。屯兵每三或五年更换一次,称为“换班”,后又实行携眷到屯。其土地为国家所有,耕畜、农具、籽种等生产资料及屯兵的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屯兵按名领地,屯粮如数上缴,各屯有法定的交粮定额即收成分数,超额者奖励,歉收者惩罚。
早在西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就设使者校尉带士兵在天山南路的轮台、渠犁(今新疆轮台、库尔勒境内)一带屯田。以后,兵屯范围不断扩大。唐朝统治新疆时,兵屯最多时达50余屯。种地28万余亩,遍布天山南北各地。①历代中央王朝在新疆所进行的兵屯,对保证和巩固当时中央政府在新疆的统治,对新疆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过重要作用。
在伊犁,该屯垦形式始于1760年,即清政府统一新疆后的第二年。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清朝重军征讨各处,便深深感受到军需的重要性。当时,准噶尔部被平定后,伊犁地区基本呈现为无人区,早年准噶尔贵族先后从南疆带来的维吾尔族种田农民,因伊犁地区动荡不安,早已逃回南疆或其他地区,清军所需军粮无法从当地购买,若从内地运入,因路途过于遥远而“糜费甚巨”,不仅不能及时解决,还有许多相关问题产生。因此,1759年,陕甘总督杨应琚便奏请提出“伊犁底定,宜先屯田”的建议。对这种因地制宜地解决军需的措施,清廷数年前便已考虑实施。据《清史稿·阿桂传》记载,在清军进剿准噶尔部叛军过程中,清廷便考虑到:“将来回部全定,伊犁驻防应以需兵若干,与屯兵粮饷合算,量籽种以定兵数,就收获以济军食。既可免内地挽运之烦,亦不患兵多冗食”。故对杨应琚之所奏很快作出了允准,遂于1760年在伊犁开始兵屯(军屯)。
1760年3月,清政府在伊犁先设办事大臣。接着清廷命“阿桂率满洲、索伦骁骑五百,绿营兵百,回人二百(实为三百——引者)至伊犁收捕马哈沁,招抚厄鲁特,并筑城屯垦”将300户维吾尔族农民②。阿桂率上述官兵自阿克苏到伊犁后,(当时称“塔兰奇”,意即种田者)安置于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地区开渠屯田(属于回屯),令满洲、索伦、汉族官兵投入兴建惠远、惠宁等城工作。同时,抽调一部分汉族官兵,先在惠远和惠宁城一线择地开凿渠道,垦荒种粮,规定每个士兵种10亩地,当年取得了收成,使清政府对伊犁屯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1761年随着伊犁城池建设规模的扩大,清政府又先后从各处调遣绿营兵充实伊犁,使伊犁绿营兵人数增加到2000多人。这时,绿营兵在伊犁的分布范围扩大,参加屯田的人数又有所增加。据《清高宗实录》卷652记载,当年绿营兵“屯田八千亩,收获小麦、黍粟、青稞等共二万七千一百石有奇”。以上年清政府规定的士兵每人种地10亩计算,共有800弁兵参加了屯田。1763年清政府为数年来的屯垦成绩所鼓舞,又从南疆各城抽调一些绿营兵补充伊犁,或差操,或屯田,使粮食收入“岁入三万五千余石,除给该处官兵外,尚有盈余”①。1764年以后,自甘肃凉州、庄浪、黑龙江嫩江流域、辽宁沈阳等地调遣的满洲、达斡尔、鄂温克、锡伯、蒙古等携眷官兵陆续进驻伊犁惠远、惠宁等城镇及霍尔果斯河流域、察布查尔、昭苏、特克斯、宁远、博尔塔拉等地区,使这些地区其他形式屯垦不断扩大外,兵屯规模也日益扩大。到1766年兵屯面积达3万亩;1768年达36212亩,产粮68079石;1770年兵屯面积达42365亩,产粮79782石。据《西域图志》卷三十二“屯政一”记载,1769年伊犁屯兵达到2500名,之后每年又有增加,如1770年增加400名,次年又增加400名,达到近3200名。1772年裁屯兵100名。
1778年以前,伊犁绿营兵都是换防兵,不带家眷,而且屯兵每5年轮换一次。这对伊犁地区绿营兵的稳定和屯垦战略的长期执行带来不利。而且出于人之常情,屯兵长达5年时间离开家乡和亲人,容易造成其情绪波动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伊犁将军伊勒图也觉得需要变通以往的做法,于是向清廷上奏,认为“伊犁屯田绿营兵,俱由陕甘各营派往,五年一换,徒滋繁扰”,要求“将绿营兵,亦改为眷兵”。清廷经过廷议,觉得这种形式合乎情理,允准将绿营兵“改为携眷,定额三千”②。当年始,绿营屯兵亲眷纷纷进驻伊犁。是年,伊犁绿营官兵增加到3098人,其中官弁98人。伊犁将军根据奏请的规定,将兵3000名中的500名作为城防兵,平时差操,2500名作为屯兵耕种。规定以100人为一屯,共分25屯,每人屯种20亩地,共种50588亩,当年产粮84988石,平均亩产1.68石。这些屯兵设屯镇总兵加以管理。
伊犁兵屯至1778年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清政府在伊犁兵屯的措施得到完善,绿营兵已完成了由换防兵向驻防兵的转变,它已成为长期驻防的兵种,并且完全做到了自耕自食。二是自1778年始,兵屯的力量大大增强,弁兵家属实际上也开始投入屯垦,因此,伊犁将军将过去规定每兵屯垦10亩改为现在的20亩。
由于伊犁连年风调雨顺,兵屯连年丰收,1782年库存粮食达50多万石,可供军需三年,有的开始霉烂。为了加强军事训练,减少粮食霉烂,伊勒图将军决定将2500名屯兵中撤回1000人,裁汰10屯,保留1500人种田,另1500人进行军事训练,每年互换一次,此后,伊犁兵屯产粮的库存军粮大量减少。1799年新任伊犁将军保宁考虑伊犁地处极边,万一粮食遭灾歉收,恐难以维持局面,故奏请增设7屯,由15屯变为22屯,将1500名训练兵抽调700人屯田,800人继续操练。这样一来,兵屯产粮足够军需,每年还可余粮1万多石,共种田4.4万亩。1804年伊犁将军松筠又裁撤5屯,按照旧例保持15屯之数。1809年根据当时军需实际,又增加到18屯,保持1800人种田,1200人参加军训。嘉庆年间(17961820),伊犁地区各类屯田点有八九十处,其中绿营兵屯点有30多处,主要分布在伊犁九城中的熙春、绥定、广仁、瞻德、拱宸、塔勒奇六城附近。
兵屯对保证军需供应、强兵足食、巩固边防、减少运粮、节约开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粮仓充裕,粮多民安,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