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满营与新满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5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满营与新满营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10
页码: 125-13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代伊犁满营与新满营的发展历史及情况,1759年,清政府最终彻底解除了天山南北的内乱之患,接着创建清在新疆的地方政府机构。
关键词: 伊犁 满营 新满营

内容

1759年,清政府最终彻底解除了天山南北的内乱之患,接着创建清在新疆的地方政府机构。自1764年始,从内地先后调遣索伦(达斡尔)、锡伯、察哈尔部和厄鲁特部蒙古、满洲、汉等族官兵,携眷迁驻伊犁各地,组建了伊犁四营(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和厄鲁特营)和满营,至此,完成了清代伊犁八旗制的建立。从前四节的内容看,伊犁四营的分布及军事职责表现为,在伊犁西北至东南依次成为国界缓冲地带的屏障,并驻守所辖范围的数十个卡伦、台站,定期巡查哈萨克和布鲁特(吉尔吉斯)边界,远去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定期换防。为了保卫清政府在伊犁的统治,清政府将两个满营分别置于新疆重归统一后新筑的惠远城和惠宁城,称惠远城满营和惠宁城满营。它们的军事职责主要是维护清在新疆的统治机构伊犁将军府的安全。1864年伊犁农民起义后,清在伊犁的统治暂时被推翻,两个满营不复存在,伊犁相继为地方封建割据政权和沙俄统治。1883年即清政府收复伊犁后的次年,在恢复原满营(有时称旧满营)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新满营。1895年在塔尔巴哈台又成立了新满营。由于种种原因,惠宁城满营未予恢复。1912年初,满营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清初满族统治者的常规,凡是要害或战略地区,均派有满族官兵驻守。伊犁因处西北战略要地和“形胜之地”,并且偏处遥远,清政府决定采取携眷驻防兵制度。因此,新疆重归统一之后,清廷很快决定分批撤回自关内进疆平叛的各族官兵,而改遣各族(部)携眷官兵进驻伊犁等地长期驻防。对自何处调遣官兵、调遣何族军民、安置何处驻防、屯垦、游牧等具体问题,清政府几年前便与伊犁将军开始了讨论并廷议。其中对满洲官兵及眷属的调遣问题,1762年12月乾隆帝便下一道旨谕:“先前派满洲兵驻防凉州、庄浪地方,尚在平定准噶尔之前,因彼处为西陲要冲,故从西安满洲、蒙古、汉军内抽调马步兵四五千名,设置将军、副都统及协领、佐领等员管束,分驻凉州、庄浪二处。今准噶尔、回子诸地均已平定,巴里坤以西均属内地,不可仍以凉州、庄浪为边徼,而诸处并无行围习艺之所,以致兵丁怠惰偷安,俱归无用,何必以众多满洲兵闲驻无用之地。现在伊犁建筑城堡,开垦屯田,设置将军总统管理,与其三年遣派一次换防兵更番戍守,不如将凉州、庄浪兵丁就近携眷移驻伊犁”①。乾隆帝的旨谕为军机处调遣满洲官兵迁驻伊犁等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原则,因此,日后满洲官兵及其眷属分数批被调遣伊犁驻防,都是根据乾隆帝该旨谕的思路和原则进行的。乾隆帝降该旨谕之后,对调遣满洲军民迁驻伊犁等地事宜,清帝和军机处等部门进行过数次议论,以便找出省力省时、节约资费的最佳方案。经过多次议论和斟酌,并几经调整拟迁计划,最终决定自1764年开始调动满洲军民西迁。经过8年陆陆续续分期分批迁移,至1771年调遣工作才基本结束。
  1763年1月,军机大臣傅恒等遵照乾隆帝旨谕议奏清廷:“将凉州、庄浪3200名满洲、蒙古兵,遵旨尽数携眷迁往伊犁永久驻防”②。之后经过一年时间的充分准备,作为首批西迁伊犁的满洲、蒙古携眷官兵,于1764年2月7日始分三批迁往伊犁,至1766年6月底第三起军民抵达伊犁,首批西迁任务才完成。其中第一起分9队,于1764年2月7日始先后起程,至同年6月10日陆续抵达伊犁;第二起分9队,于1765年2月14日始陆续起程,至同年6月初之前先后到达伊犁;第三起分10队,于1766年1月22日始先后起程,于同年6月27日前陆续抵达伊犁。官兵的迁移费用由国家拨付,包括整装、盐菜、盘费等银两及口粮,并由官方提供车辆、帐房、役畜等。每官员付俸一年,兵丁赏银30两,跟役2两;盐菜银兵丁每名月支1两5钱银,跟役5钱;眷属按每50公里大口每人支银1钱2分,小口6分;口粮则由官兵和跟役每日各支8合3勺;官兵每户提供一顶帐房,折合银支4两;无备马的兵丁和跟役每2人提供车一辆,眷属3口提供一辆,每户又提供一辆作为拉载什物。①
  这批西迁官兵总计3334人。其中协领4员、佐领28员、防御28员、骁骑校28员、领催191名、前锋302名、马甲1771名、步甲600名、养育兵200名、炮手75名、匠役头目12名、匠役95名。
  在首批官兵及家眷自凉州、庄浪起程西迁的同时,清政府又命令已拟定迁往伊犁的热河满洲驻防兵准备起程。热河驻防兵是驻防于避暑山庄、喀喇河屯、桦榆沟等处的由热河副都统管辖的八旗兵,总共领催51名、前锋26名、马甲887名、炮手13名、匠役23名及协领2员、佐领10员、防御10员、骁骑校10员,合计1032名。这批官兵及其眷属也按首批军民迁移的方法,分起分队起程,即全员分10个队,每5个队为一起,分两起出发。因热河路途遥远,清政府决定将凉州和庄浪作为迁移途径中转站,要求军民先到达该处歇息再起程。于是起程时间与凉州、庄浪军民的起程时间错开了近两个月,于1764年4月1日令第一起5队军民起程,不久第二起5队军民也起程迁移。两队军民先后于同年6月15日之前抵达凉州和庄浪。在此稍作休整之后,这些军民又分两起分别于迁往伊犁的凉州、庄浪军民的第二起和第三起一同出发共同抵达伊犁。
  以上说明,凉州、庄浪、热河的满洲、蒙古官兵共计4366名,实际上是一起迁驻伊犁的。
  4000余名满洲、蒙古官兵及其眷属抵达伊犁后,伊犁将军将其分别安置于惠远和惠宁两城。但随着伊犁九城的陆续建成以及驻防、巡守范围的逐步扩大,兵力又显不足。因此,清廷根据乾隆帝早年旨谕中的调军思路和原则,又决定就近自西安抽调一批满洲、蒙古官兵携眷迁驻伊犁。这批官兵总计2088名,其中协领3员、佐领13员、防御16员、骁骑校16员、领催116名、前锋160名、马甲1524名、步甲200名、炮手40名、匠役48名。②其装备、盘费及口粮等的支付,也是国家负担,标准与以往迁徙官兵相同。然而,正当官兵及其眷属一起起程之际,情况发生了变化。清政府平定新疆南部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喀什噶尔、叶尔羌、乌什等地的情况不是很稳定,而且清政府又准备将之前进疆的各部戡乱清军陆续撤回内地,上述地区急需派兵加强防务。因此,清廷于1769年初谕令,自拟迁伊犁的西安满洲、蒙古官兵内抽调协领1员、佐领4员、防御5员、骁骑校5员、马甲600名,计615名官兵不带家眷前往上述地区换防。这615名官兵于1771年4月换防期满撤回伊犁。
  自西安拟迁伊犁的2088名官兵中,抽调615名官兵前去喀什噶尔之后,所余官兵及2088名官兵家属总分20队,分两起照令迁往伊犁。1769年12月22日始,第一起10个队依次起程,于次年5月3日止先后抵达伊犁;1770年12月1日始,第二起10个队又逐次起程,于次年3月底陆续抵达伊犁。①此,清政府拟定的派遣满洲、蒙古携眷兵迁驻伊犁驻防的任务,经过8年才基本结束。三批迁驻伊犁的官兵已达6454名,加上家眷近2万人。
  西迁伊犁的满洲、蒙古军民被伊犁将军安置于惠远和惠宁两城。安置惠远城的是迁自凉州、庄浪和热河的军民,而惠宁城的则是来自西安的军民。之所以将其安置于上述两城,是因为惠远系全疆政治、军事中心,驻有伊犁将军、参赞大臣、各营领队大臣等政府要员。并且,惠宁城对惠远城来讲系东面屏障,可先堵东来之敌;惠远城之西则有索伦营驻守,可堵西来之敌,惠远城就可以处在安全坚固的防卫之中。因而,这两城满洲、蒙古官兵的军事职能,主要体现在对清政府在伊犁统治机构的安全保卫方面。
  满洲、蒙古军民落户两城后,伊犁将军根据两城军民的实际情况,拟分别成立惠远城满营和惠宁城满营。但是,两城官兵组成的原旗佐编制混乱,各级官员均存在超编现象。伊犁将军借此制定重新编制计划上奏,经清廷允准后进行了新编制的制定,即该合并的牛录进行合并,该裁汰的官吏进行裁汰。在惠远城,将凉州、庄浪和热河三处军民合编为一营,满族和蒙古族分别记档入户籍,但两族军民混合编旗,不单族设旗。该满营八旗分左右两翼,每翼四旗,每旗设5个佐领,5个佐领设1协领管束,每佐领下设4个领催(含催总1名),设前锋
  8名、马甲70名(含委前锋)、炮手1名、匠役2名、步甲15名、养育兵6名。但是,惠远城满洲、蒙古军民迁来之初,其人数就比较多,加上后来人口不断增加,部分编制又需要重新调整。因此,1790年初,经伊犁将军保宁奏准,对该城满洲八旗编制又进行了一次调整,使之更趋于完善。调整后的八旗设40个牛录,拣放协领8员、佐领40员、防御40员、骁骑校40员、催总40名、领催120名、前锋校40名、前锋280名、委前锋200名、马甲2600名、炮手40名、步甲600名、匠役80名、养育兵240名、鸟枪步甲400名,另从佐领、防御内选取委前锋翼长2员、委前锋章京8员。①
  因为惠远城的安全事关伊犁将军等清朝在新疆要员的安全,惠远城满营由伊犁将军节制。
  惠宁城满洲、蒙古军民初来时也与惠远城军民一样,旗佐编制比较混乱,“移驻伊犁之马步甲,共2088名,分编16个佐领,八旗满洲每旗各1个佐领,又八旗合4个佐领,共12个佐领,八旗蒙古合4个佐领。八旗满洲两翼,每翼各派协领1员,八旗蒙古派协领1员。所派协领,均又兼佐领”;“官兵皆按原地旗分佐领摊派抽调,并非按驻防佐领之例选派,其兵丁内又有旗翼混合选取者,因相互交错,与设官分管、支领钱粮皆为不便”②。上述情况显然是不合规范的混乱现象,在军事职责上造成分工不明,不便指挥。对此,当时的署伊犁将军增海和伊犁将军伊勒图都看出其弊端,想着手重新整编。后经向清廷奏准,照惠远城满营的整编之例进行了重新整编。首先满蒙官兵合编一营,撤销按族别分旗,相应增添协领、佐领等官员,裁汰部分小官员等,使其编制趋于合理,避免了指挥调动上可能出现的矛盾。整编后的惠宁城满营八旗,亦分左右两翼,每翼设协领2员,分管4旗,每旗2个佐领;每佐领下设领催4名(含催总1名)、前锋10名、马甲91名(含委前锋)、炮手1名、步甲20名、匠役3名、养育兵6名。但是,上述情况又存在不合清朝军事体制规范的情况,尤与惠远城满营相比较,明显存在额兵和领催超编的现象。鉴于此,伊犁将军索诺木策凌经奏准,对该营编制又进行了一次小调整,纠正了上述存在的问题。调整后的惠宁城满营共设16个牛录,设领队大臣1员、协领4员、佐领16员、防御16员、骁骑校16员、催总16名、领催64名、前锋校16名、前锋144名、委前锋40名、马甲1416名、炮手16名、步甲320名、匠役48名、养育兵80名。另有佐领、防御内选取委前锋翼长1员、委前锋章京4员。全营事务由领队大臣辖制。
  惠远和惠宁城满营官兵待遇比伊犁四营官兵待遇优厚,满营官兵既有俸银又有官给口粮供应,即所谓“有银有粮”,而伊犁四营则只有俸银没有口粮,口粮要自耕自食,即所谓“有银无粮”。但官兵俸银与伊犁四营官兵基本持平。据记载:协领每员岁支130两,粮料折银212两6钱2分8厘、本色粮3172斤8两、马料18石5斗1升6合,佐领每员岁支俸银105两、粮料折银146两2钱9分2厘、本色粮1762斤8两、马料12石3斗4升3合2勺,防御每员岁支俸80两、粮料折银89两6钱7分6厘、本色粮1762斤8两、马料7石7斗1升4合8勺,骁骑校每员岁支俸银60两、粮料折银70两8钱、本色粮1762斤8两、马料6石1斗7升1合6勺,前锋、领催每名岁支钱粮银36两、粮料折银37两1钱2分8厘、本色粮1762斤8两、马料2石3斗1升4合2勺,马甲每名岁支钱粮银24两、粮料折银37两1钱2分8厘、本色粮1762斤8两、马料2石3斗1升4合2勺,炮手每岁支钱粮银24两、粮折银15两16钱2分4厘、本色粮1233斤12两,步甲、匠役、养育兵每名岁支钱粮银12两、粮折银4两4钱6分4厘、本色粮352斤8两。官兵承应远差,还每人每月支给1两至1两5钱不等的盐菜银。另外,凡骁骑校以下官员和兵丁等遇到红白喜事,均赏给一定数额的银两。骁骑校、笔帖式红事10两,白事14两;领催、前锋红事8两,白事12两;马甲红事6两,白事10两;炮手、小甲红事4两,白事8两;鳏寡孤独红事4两,白事6两;另档养子仍照另户赏给。①
  惠远、惠宁两城满营,起初其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即除了防守所驻两城外,还驻守卡伦、换防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巡查哈萨克和布鲁特(吉尔吉斯)边界和遇有内外战事随时听候调遣。两满营驻守的卡伦均在伊犁河北,共计10座:塔勒奇卡伦、干珠罕卡伦、固勒扎渡口卡伦、库车鄂啰木卡伦、辟里沁卡伦、鄂博勒齐尔北达巴罕卡伦、博罗布尔噶苏卡伦、沙喇布喇克卡伦、库库哈玛尔卡伦和毕齐克图卡伦。其中有的是常设卡伦,有的是移设卡伦,有的则为添撤卡伦。每个卡伦驻守官兵二三名或三六十名不等。他们自移驻伊犁便开始驻守这些卡伦。换防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的军事任务,也是西迁伊始便开始执行。与伊犁锡伯、索伦等营一样,换防官兵每两年一换,一年换一半,换防官兵数两城满营各三四百名不等。至1864年新疆农民起义爆发,上述换防制度才停止。巡查哈萨克和布鲁特边界是西部边界巡查制度的体现,是为防范偷盗,查禁擅自越界牧放、垦种,向哈萨克征收租马等。按规定,伊犁各营派官兵300名左右(内满营官兵近百人),由一员领队大臣率领前往这些地区例行巡查,每年一次。
  此外,满营官兵与伊犁其他八旗官兵一样,一有平内御外的战事,首先被调往事发地区,或维护安定,或参加平乱战斗,或抵御入侵之敌,在100多年的守边生涯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例如在平定南疆几次叛乱、抵御沙俄侵犯伊犁等斗争中,付出了数百人牺牲的代价。
  清嘉庆年始,满营人口增长较快,据记载,嘉庆末年,惠远和惠宁城满营军民合计达到35940①。人官支钱粮已开始不敷使用,军民生活出现困难,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引起伊犁将军的关注。因此,逐渐打破清政府不让满洲八旗官兵屯田耕种的禁令,鼓励满营军民向锡伯营军民学习耕种,自耕自救,或将开垦的土地租与他人耕种,以收取租粮。如此以来,满营生计拮据的局面得以一定缓解。嘉庆末年,满营开垦的耕地已超过6万亩。
  1864年,随着全疆农民起义运动的高涨,伊犁的维吾尔、回、哈萨克族纷纷举起义旗,矛头直指清在新疆的统治。起初,起义具有反对农奴制和封建压迫剥削的正义性质。但起义后期,一小撮封建地主、民族主义者、清朝封建官吏及宗教头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纷纷混入起义队伍,扭转革命方向,把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开始推行民族仇杀政策,并借农民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封建小“朝廷”,数年中各族无辜群众遭涂炭,死伤上万人。尤其是伊犁两个满营首当其冲,损失惨重。1865年惠宁城满营军民不堪义军的打击,退入惠远城。1866年1月底,义军炸开惠远城墙,数万人攻入城内进行屠城,满蒙军民惨遭屠杀,死伤上万人。伊犁将军明绪自尽,已革职的前伊犁将军常清被俘。至此,伊犁满营被彻底打散,清在伊犁的统治暂被推翻。1871年,沙俄殖民主义者以“代收代守”为名,消灭伊犁地方封建政权,出兵侵占伊犁,伊犁各族人民陷入了十年的殖民统治。但这十余年间,残余的满营军民有的逃到察哈尔和厄鲁特蒙古地区,有的投入到荣全在塔城建立的行营,等待清政府派大军收复伊犁。
  1878年,清军彻底打败阿古柏侵略势力,成功收复南疆。1882年经过多次谈判,清朝从沙俄手中交收伊犁,伊犁将军金顺进驻伊犁。接着恢复伊犁八旗制度,修复被废城池。据金顺将军进驻伊犁后将目睹情况向清廷反映的奏文记载:“伊犁九城,将军、参赞旧驻惠远城。城西南当伊犁河流之冲,承平时,每年筑坝防护。十余年来,西南两面城垣均已被水冲坏,城内仓库、官厅、兵房荡然无存。巴彦岱(惠宁城)、霍尔果斯两城均系同治年间被贼攻陷,城垣坍塌尤甚。以上三城亟宜另筑。绥定、塔勒奇、瞻德三城,现在回民居住房舍虽有存者,城楼女墙均已损坏,城垣亦多坍塌之处。熙春、广仁两城,现在汉民居住,城垣楼橹坍塌不堪。..伊犁旧设屯田颇多,现皆一片荒芜,鞠为茂草。桥梁渠道年久失修,亟宜开辟修治”②。1882年末在旧惠远城以北7余公里处开始修新城,次年竣工,仍名惠远城,伊犁将军等进驻该城。至此,劫后余生而失散各地的满营军民也陆续会聚该城。同年,伊犁将军经奏准,在仅存的260户计1662名满族军民的基础上,恢复了满营八旗,时称惠远城旧满营。但惠宁城满营已恢复无望。
  恢复后的惠远旧满营内多老弱病残,已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并且已经没有能力行使职责。面对如此弱兵力的局面,伊犁将军金顺不得不另谋新策。1883年,金顺将军经与锡伯营商讨,向清廷奏请由锡伯营抽调闲散壮丁移补惠远城,与部分满营军民组建新满营:“窃查,伊犁惠远城驻防满营原设八旗协领八缺,每旗分为五个牛录,八旗共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四十缺。自伊犁逆回变乱后,营制废弃,员缺久悬。现当兴复整理之际,除奴才金顺前在库尔喀喇乌苏行营具奏,先将伊犁满营仍分设八旗,拣放左右两翼协领二员、佐领四员、防御、骁骑校各八员外,兹将锡伯营闲散壮丁先拨三千二百名,内有佐领五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六员,移补惠远城满营兵额”①。经清廷允准组建了伊犁新满营。
  新满营设领队大臣1员、协领8员、佐领、防御、骁骑校各40员;营设40个牛录,其中镶黄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白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镶白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蓝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镶蓝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黄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正红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镶红旗5个牛录,拣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5个。
  伊犁新满营的任务,主要为保卫清政府在伊犁的统治机构,维护惠远等城的社会安定。另外,还要驻守伊犁河北的重要山口、渡口、要道等原先旧满营驻守的卡伦。
  新满营内部结构,因锡伯族军民占绝对多数,故拣放官职时,清政府打破传统规矩,一次将23个协领、佐领职位授予锡伯族。另据《军机处满文月折档》提供的资料统计,自18951910年间,伊犁将军前后奏请由锡伯族补放新满营之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笔帖式、催总、领催、前锋等大小官职51人次。
  新满营官兵俸禄与前朝基本相同。但到光绪末年,由于清中央政府财政日益拮据,屯垦收获又微小,出现了军费日减、军民口粮短缺的局面。面对这种困难局面,要靠国家已不可能。因此,富有屯垦种粮经验的锡伯族官员纷纷向伊犁将军提建议,要求择地垦荒、自耕自食来摆脱困境。1896年伊犁将军得悉现巩留(时称特古斯塔柳)地区有广阔的屯垦发展前景,便令锡伯营挑选官兵200多人,派往该地区屯田。几年中不仅屯垦大有收获,而且居住地“大营盘”也初具规模。光绪末年,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伊犁新满营开始裁军。1903年伊犁将军将1895年自新满营裁减下来的锡伯族官兵240名“规复”编为“练军两旗”,携眷派往巩留驻屯。次年,将兵屯改为私屯。有详述:“伊犁特古斯塔柳地方,于光绪二十二年,经前将军长庚修复二道渠,派拨练军两旗种地二屯四分,前将军马亮因该处可耕地尚多,所派屯田练军随时调换,难期得力,于光绪二十九年奏请,将二十一年新满营原裁兵额二百四十名规复,编为练军两旗,饬令挈眷驻屯,仍支底营饷项,另设总理屯务委员一员,每旗设营总一员,带队章京二员,委笔帖式、教习各一员,岁支盐菜心红银一千二十余两,奉朱批允准。嗣于三十年,又请将特古斯塔柳兵屯,改归新满营私屯。每年定额应交细粮三千一百六十六石四斗五升三勺,每石折银七钱,共折交银二千二百十六两五钱一分五厘”①。实际上,巩留的“练军两旗”是伊犁新满营的派生旗,是其组成部分。对此问题有如下记述:“托古斯塔留..道右里许,有新满营营盘,又曰小营盘。周约三里,四门宛然,城内居民二百余家,皆满人种地者(实即新满营锡伯——引者)..其东十二里,曰大营盘,亦新满营辖地,城周只小营盘四分之一,(大小营盘,皆清长庚为伊犁将军时所筑),以驻佐领,故称大营盘。城内居民百余家,附城三十余户,皆种地满民(实为锡伯族——引者)。新满营地方广阔,六年轮种一次,地味亦沃,上地每种一石,能收六七千石..大营盘东南十六里,曰老满营,俗呼皇工。种地满民四十余家..托古斯塔留一带,回民以前有农民一千九百余户,方今未及三分之一”②。
  1912年1月7日,伊犁革命党人发动伊犁辛亥革命,革命矛头直指清在伊犁的封建统治。革命初期,伊犁新满营成为伊犁将军志锐等清朝在伊犁的封建统治者用以与革命军对峙作战的主要力量。但到起义后期,随着革命军方面的节节胜利,以及清朝封建势力的频频失败,伊犁新满营锡伯族官兵逐步看清形势,加上官兵中一些受过教育、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志士纷纷劝说自己的兄弟,帮助认清形势,使许多官兵主动放弃抵抗,加速了革命的胜利。革命党人组建伊犁国民革命军,数百名新满营官兵主动加入这支新队伍,被派往与袁大化保皇军作战,很多人付出了生命。随着伊犁辛亥革命的胜利,伊犁新满营的历史使命也随之结束。
  伊犁农民起义以前,沙俄已开始侵占索伦营西四旗驻地,掠夺财物,驱赶军民。索伦军民不畏强暴,拿起武器,频频与其对抗。但1864年沙俄利用种种手段最终将索伦营西四旗100年来驻屯的地区全部割占,索伦营一半军民已无家可归。同年9月,伊犁爆发农民起义,索伦营军民又开始遭受起义军的攻击。到1865年年底索伦营已面临更大的困难。1866年因失地无家可归和遭受起义军攻击的种种压力,索伦营绝大部分军民分三批出走,进入俄境。1868年底在清政府与沙俄当局的多次交涉之下,两年多时间在俄国颠沛流离的索伦等营军民陆续迁入塔尔巴哈台境,1875年他们迁入塔尔巴哈台城。接着,清政府将这些官兵和自阿尔泰撤回的锡伯、索伦营部分官兵组建为索伦部尖锐营。1882年伊犁收复后开始恢复八旗制度,部分尖锐营官兵回伊犁加入恢复的索伦营。1895年,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富勒铭额向清廷上奏:“前将塔尔巴哈台索伦部所选尖锐营官兵,改编为驻防满营,即依照伊犁新满营之制,设左右两翼,分编八旗”①。经允准当年组建了新满营,称塔尔巴哈台新满营。
  塔尔巴哈台新满营共分八旗,分左右两翼,设协领2员、佐领、防御、骁骑校各8员,并设催总、前锋校、领催等官。计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223户,男女计1263口;右翼正黄、正红、镶蓝、镶红旗209户,男女计746口,总计人口2009。在该营中,六旗为达斡尔族,另二旗为锡伯族。
  塔尔巴哈台新满营的主要任务是驻守台站、防守卡伦、巡查边界。除了防守和巡查塔城地区的边界外,还远去阿勒泰的乌鲁木齐河、禾斯托洛海、布林、乌图布拉克、克拉托海(黑山头)、乌伦古尔、额尔齐斯河、巴拉巴善、阿尔泰等卡伦和驿站换防。
  1912年随着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八旗制度被废除,塔尔巴哈台新满营官兵弃甲归田,该满营的历史使命已完成。现生活在塔城地区的锡伯族和达斡尔族就是他们的后裔。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