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瓦剌与准噶尔蒙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瓦剌与准噶尔蒙古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9
页码: 77-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瓦剌与准噶尔蒙古的历史情况,内容包括了也先卜花统治时期,影响伊犁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事件是瓦剌的强大和哈萨克人的迁入。蒙古统治时期,很多突厥语系游牧部落依附于蒙古部落成为重要的游牧力量。随着元朝覆灭,失去了中心的西北宗系蒙古部落也在突厥化、伊斯兰化的过程中开始分化,成为现代游牧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 伊犁 瓦剌 准噶尔蒙古

内容

也先卜花统治时期,影响伊犁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事件是瓦剌的强大和哈萨克人的迁入。蒙古统治时期,很多突厥语系游牧部落依附于蒙古部落成为重要的游牧力量。随着元朝覆灭,失去了中心的西北宗系蒙古部落也在突厥化、伊斯兰化的过程中开始分化,成为现代游牧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钦察草原,原术赤领地东部白帐的统治者是阿布勒海尔汗(1413~1489)他对外向中亚扩张,对内实行残暴统治。如在帖木儿后王兀鲁伯时,他曾进攻撒马尔,罕。以后又在1452年攻杀中亚的帖木儿后王阿布杜拉。由于阿布勒海尔汗对牧民的压迫很严重,一部分牧民就在15世纪60年代初由克烈和扎尼别克两人率领迁到楚河流域。他们受到察合台后王也先卜花的欢迎。也先卜花汗把楚河附近的库齐巴什地方让给了他们,目的是阻止阿布勒海尔汗东侵。他们就在这里游牧、生息,成为最早的哈萨克人。他们在巴尔喀什湖以南得到很大的发展。阿布勒海尔汗境内的牧民继续逃来同他们会合,察合台蒙古人也有一部分加入到他们当中去。于是哈萨克人的人数增至20多万。①哈萨克族在逐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成为伊犁草原的重要民族。元朝灭亡,蒙古宗系纷纷割据,后来被称为西蒙古的瓦剌部崛起,他们一直影响到明末清初的西域政治格局。瓦剌是非成吉思汗族系以斡亦剌惕部为核心的坚持蒙古传统的游牧部落的联合体。②到清朝初年,他们相对独立于蒙古高原的东蒙古部落而泛称西蒙古,国外学者往往称之为“卡尔梅克”。学界认为,其族源是蒙元之初迁徙到叶尼塞河上游的斡亦剌惕部。蒙元时期称“斡亦剌”、“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明时期称瓦剌,清时期称“卫拉特”、“厄鲁特”、“额鲁特”。这些名称,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斡亦剌惕”一词的音转或异译。“斡亦剌”(Oyirad或Oirat)是蒙古语,它的最早含义有好几种解释,比较普遍的解释有两种:一为含有蒙古语“卫拉”(Oyira)“近亲”“邻近”的意思,即“近亲者”、“邻近者”、“同盟者”的含义;一为“林木中百姓”之意。史载瓦剌崛起于猛可帖木儿,《明史·瓦剌传》说:“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其渠曰马哈木,曰太平,曰把秃孛罗”。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及与中原地区保持贡市关系,不断遣使与明廷保持联系。而明廷也采取扶此抑彼、分而治之的手法,以加强对蒙古的控驭。永乐六年(1408)五月,明廷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1417年(明成祖永乐十五年)马哈木死去,其子脱欢于次年袭爵。脱欢野心勃勃,袭杀鞑靼首领阿鲁台,以后又杀死瓦剌贤义、安乐两王,兼并瓦剌诸部。1439年(明正统四年),脱欢死,其子也先继位,称太师淮王。在也先时期,瓦剌势力空前强大,鞑靼可汗成为其操纵下的傀儡,并挥戈南下,直指京师。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在著名的“土木之役”中,以2万轻骑大败号称50万的明军,俘获明英宗,威震中原。接着也先又击败成吉思汗嫡系脱脱不花可汗,自立为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元添元(天元),欲重“求大元一统天下”。①但其雄心并未能实现,称汗不久,统治集团内部就发生权利之争,1454年(景泰五年),阿剌知院起兵击杀也先。翌年,东蒙古喀喇沁领主孛来太师复败阿剌知院,东西蒙古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瓦剌自此势衰,东西蒙古对明朝的威胁也自此解除。
  史载察合台后王移都别失八里时就与瓦剌发生冲突,瓦剌的进攻很可能是歪思汗西迁到伊犁河流域的重要原因。汉文史料和伊斯兰作者写的历史书都谈到歪思汗同瓦剌人屡次作战,但屡次都被瓦剌人打败。瓦剌也先西向攻破哈密,掠去哈密王;又与察合台后王作战,屡次将其打败。也先卜花属下的一个异密(名叫密尔·哈克·巴尔第)为了避开瓦剌人的袭击,迁到伊塞克湖地区筑堡自卫。而佳拉斯部和巴林部的蒙兀异密,则投靠于瓦剌人。②这说明,瓦剌的势力扩展到了天山西部。至也先时期,势力达到全盛。不仅统一了东西蒙古,而且北服乞儿吉思,西征中亚诸族,兵锋曾抵楚河、塔拉斯河一带;南破哈密,联结沙州、罕东、赤斤蒙古诸卫,控制西域要道;东攻兀良哈,席卷女直诸卫,远交朝鲜。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③。卫拉特是由坚持蒙古传统的众多部落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卫拉特蒙古史多以四部自称。在卫拉特蒙古的传说中,也先死后,约在16世纪开始形成卫拉特四部。到清初影响伊犁历史的有准噶尔、绰罗斯、辉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等部落。清代的史书以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为四卫拉特部,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后,辉特部始为一部。①辉特部,传说为旧卫拉特系,其祖先为成吉思汗时代以来卫拉特斡亦剌惕王族的直系。《萨拉图吉》(黄册)说,辉特的首领们是依纳勒赤和脱劣勒赤(按:指斡亦剌部君长忽都合别乞的两个儿子)的后裔。和硕特,是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子孙,始祖为阿克萨噶勒泰诺颜。15世纪中叶,明朝赐封的“三卫”部落乌济叶特人从大兴安岭东来归附瓦剌脱欢、也先,遂称和硕特。②由于是成吉思汗的直系血统,当准噶尔部未强盛时,四卫拉特中,和硕特一直被公认为地位最高,处于“丘尔干”(盟会)之首。他们的主体后来东迁至青海和西藏。土尔扈特,是出自克烈系的蒙古部落,据说是元臣翁罕后裔,自翁罕十传至和鄂尔勒克,是为土尔扈特之祖。后来由于牧地紧张,举部迁往伏尔加河流域,而居留准噶尔的土尔扈特人,清代也称新土尔扈特。西方所说的卡尔梅克人主要也是指的土尔扈特人。据清代《西域同文志》等书认为,杜尔伯特和准噶尔部同姓绰罗斯,皆元臣孛罕和脱欢之子孙,由孛罕六传至额森(即也先),有子二,长子博罗纳哈勒,即为杜尔伯特之祖,次子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颜,为准噶尔之祖。蒙古人尚左,曾经专门调查过卫拉特蒙古历史的彼得·西蒙·帕拉斯说,绰罗斯部分化后,把原先统一的部落分裂成两部,较大的一部仍叫准噶尔。③后来准噶尔部创立准噶尔汗国,使“准噶尔”由一个厄鲁特游牧部落的名称,演变为在准噶尔贵族统治下,包括当地厄鲁特各部和一些蒙古、突厥部落在内的民族政权和地区的统一名称了,故清代把厄鲁特各部也统称为“准噶尔”。也先死后,瓦剌对东西蒙古的统治地位迅速崩溃。很长时间,东蒙古一直处于强势,遂迫使瓦剌逐渐西移。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期,瓦剌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以坤桂河、札布汗河流域为中心,东连杭爱山,西达额尔齐斯河,北越唐努山至叶尼塞河上游。《拉什德史》说,1509年,卡尔梅克人南控巴儿思渴(今巴里坤)、叶密里(今额敏)和也儿的石(今额尔齐斯)等地区。④16世纪末,东蒙古喀尔咯赉湖尔汗(阿勒坦汗)崛起,赉湖尔汗、硕累乌巴什兄弟西向进犯卫拉特牧地,首先取得杭爱山阳坤桂、札布汗河流域,建立和托辉特部(即阿勒坦汗部)。史称:“盖和托辉特为喀尔喀极边,西近厄鲁特,北近俄罗斯,俗喜斗。乌梁海复错其间,捕貂射猎,依木而居,纳赋和托辉特,有事则籍之为兵。故和托辉特虽隶扎萨克图汗,实自为一部”。⑤当时土尔扈特王公赛音舍尔登黑的牧地距阿勒坦汗最近,辉特王公赛音黑雅沿着额尔齐斯河发源地游牧,再远一些是绰罗斯哈喇忽剌的领地,杜尔伯特赛音达玛那巴托游牧在纳林河发源处,和硕特的牧区在塔尔巴哈台西部额敏河和伊犁河沿岸。为保卫自己的牧地不受侵犯,卫拉特各部多次联盟反击,但终因内部纷争,而未能遏止硕累乌巴什的进犯。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剌住牧地,大抵南面和东面从额尔齐斯河水源直接与和托辉特的领地相接,西面到额尔齐斯河东岸,北面到鄂毕河支流球梅什河。西北方面顺着额尔齐斯河而下,以亚梅什湖周围为中心,由其儿子们管辖。哈喇忽剌常常与和托辉特部冲突,兵戎相见,干戈不息。哈喇忽剌多次联合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的台吉与阿勒坦汗作战,后来与继位的俄木布额尔德尼经过七年战争,阿勒坦汗逼迫媾和,哈喇忽剌对阿勒坦汗的斗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成为卫拉特蒙古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准噶尔部自此崛起。
  1635年,巴图尔继其父哈喇忽剌为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是准噶尔部著名首领。巴图尔,名和多和沁。其父时代,他在额尔齐斯流域吸纳许多小王公,成为准噶尔部一支重要力量,是与阿勒坦汗斗争的中坚。巴图尔是很有政治谋略的首领,他以黄教为旗帜,即位后通过西藏的达赖喇嘛获得巴图尔珲台吉(又作洪台吉)的称号。由此,巴图尔珲台吉在信仰黄教的东西蒙古诸部中威望大增。为振兴准噶尔蒙古,他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政治措施。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巴图尔珲台吉与喀尔喀蒙古的扎萨克图汗共同召集蒙古各部首领在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开会,协调各部之间因争夺草场人畜而发生的矛盾。对于这次会议,蒙古各部都非常重视,甚至连远徙青海的和硕特部和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也都派了代表来参加。在这次会议上,蒙古各部首领组成了新的更广泛的同盟,并制订了著名的“察津·必扯克”(法规),即后来所说的《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或《1640年喀尔喀厄鲁特法典》。此法典共有121条,用当时通用的回鹘式蒙文书写,内容非常广泛。有:关于对待僧侣和宗教的规定,关于调整厄鲁特与喀尔喀各部之间关系、共同对敌的规定,关于驿传、运输、赋役等封建义务的规定,关于氏族生活、婚姻嫁娶的规定,关于畜牧和狩猎的规定,关于私有财产继承权的规定,关于刑法和审判制度的规定等。法典对加强蒙古各部之间的团结,以及促进蒙古各部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喇嘛扎雅班第塔还创造了托忒蒙古文,对卫拉特蒙古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扎雅班第塔是第一个将喇嘛教传入卫拉特的和硕特部首领拜布噶斯的养子,1617年去西藏当了20年喇嘛,于1639年返回塔尔巴哈台。以后在蒙古、卫拉特中传教。1648年,他为卫拉特人改进了文字,即引进7个新的字母,从而创制了适于西蒙古方言的托忒蒙古文。
  巴图尔珲台吉以和布克赛尔为汗国的大本营。巴图尔珲台吉也试图建立庙宇和迁移农业人口发展城镇和农业经济,在霍博克河谷(和布克赛尔)曾建设有几个喇嘛庙,还从南疆等地吸引和迁移了一些农业人口,其中有萨尔特人、塔吉克人、维吾尔人等。①巴图尔珲台吉于1665年死去,其继位者为他的儿子僧格(《清实录》写作僧厄)。僧格在其即位的第二年(1666),就遣使向清入贡,以后多次向清朝朝贡,表示服从中央政府。但是,僧格在位的时间不长。由于他兄弟多,引起同族中其他成员嫉妒。最后,在1671年(康熙十年)被其同父异母兄策臣汗与巴图鲁所攻杀,在位六年而终。僧格被杀以后,策臣汗与巴图鲁二人想夺权继位,但遭到众喇嘛和宰桑们的反对,结果也被推翻丧命。僧格的亲弟弟噶尔丹夺得了准噶尔的最高权力。
  噶尔丹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七子,生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他在幼年时就被送到西藏去当喇嘛,在西藏削发为僧,并成了呼图克图。但秉性不好念经,喜好兵器练武。他在西藏听到僧格被杀的消息后,就征得达赖喇嘛的同意,立即返回新疆参与夺权斗争,经宰桑们推举为准噶尔部的首领。从此噶尔丹还俗,达赖喇嘛免去其呼图克图的尊号。1672年,噶尔丹向清朝政府上疏,请求继其兄僧格之位,“仍照常遣使入贡”,经清朝批准,噶尔丹不断遣使入贡。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达赖喇嘛授予噶尔丹以博硕克图汗的称号,噶尔丹将这件事特别“遣使奉贡入告”清朝政府。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统一了中原地区之后,派内大臣奇塔特等前往新疆赏赉噶尔丹。②但是,噶尔丹却自以为强大,企图吞并喀尔喀蒙古诸部,直接威胁到清王朝的首都。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同扎萨克图汗部之间发生纠纷之机率兵3万,由杭爱山东侵,大破喀尔喀诸部兵。喀尔喀的王公贵族们举行会议,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倡议下,决定请求清朝保护。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噶尔丹在沙俄顾问的支持下,以追击喀尔喀部为名,越呼伦湖而南,进至索岳尔济山,劫掠乌珠穆沁人畜。进一步南下,屯驻于乌兰布通,距北京仅700里地。清朝康熙帝决定出兵击败噶尔丹。1696年、1697年,康熙皇帝两次亲率大军讨伐噶尔丹,噶尔丹众叛亲离,进退无路,便服毒自杀了。
  噶尔丹时期,准噶尔的政治中心从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和布克赛尔转移到了伊犁河谷。清康熙、雍正两朝皆作“伊里”,乾隆二年始作“伊犁”,(见《清实录》)乾隆皇帝很重视地名的标准化,伊犁是乾隆帝改译的地名。伊犁的兴盛是在策妄阿拉布坦执政时期。策妄阿拉布坦是僧格长子。1688年,噶尔丹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先是设计将僧格次子索诺木·阿喇布坦杀死,策妄阿拉布坦与僧格旧臣七人闻讯逃往额林哈毕尔噶山(今北天山之依连哈比尔尕山),后又迁往博尔塔拉。当噶尔丹在乌兰布通被清军打败后,策妄阿拉布坦乘机占领伊犁,与噶尔丹分庭抗礼。噶尔丹死,策妄阿拉布坦继为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一面对清廷表示恭顺,一面扩张自己的势力。经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两代,准噶尔的势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策妄阿拉布坦以伊犁河谷为中心,营建宗教政治中心。当时的西藏是黄教中心,西藏地区的实际掌权者是和硕特部的顾实汗及其后裔。由于和硕特部拥护清朝中央政府,维护祖国的统一,所以西藏的达赖政权是倾向于清朝政府一边的。1705年,西藏第巴桑结嘉错企图消灭和硕特的势力,阴谋毒害和硕特拉藏汗,事败露,桑结嘉错被拉藏汗处死。其部下逃往准噶尔,向策妄阿拉布坦搬兵报仇。策妄阿拉布坦为充当黄教的保护者,以便取得影响蒙、藏、卫拉特诸部的政治影响,便乘这个机会于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派其弟大策零敦多布率精兵6000人,秘密由藏北突入拉萨,于次年击败藏兵,围攻布达拉宫,诱其众内应开门,杀拉藏汗,并掳其妻子,搜各庙重器送往伊犁。大策零敦多布在杀了拉藏汗之后,另派达仔娃(亦作达克咱)为第巴,管理全藏政务。这样和硕特部首领统治西藏的历史告终。
  策妄阿拉布坦袭据西藏后,在伊犁河两岸建造了规模宏伟的固尔札庙和海努克庙。将从西藏掠夺回来的宝物供器都放置庙中,以伊犁为会宗之地。这两个喇嘛庙“高刹摩霄,金幡耀日,拣甍宏敞,象设庄严,聚集喇嘛,居此二寺,暮鼓朝螺,梵呗清越。令五鄂拓克轮值供养”①。史称金顶寺、银顶寺。特别是固尔札庙,“三层缭垣,周里一许。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之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庄严。庙之闳瞻,遂甲于漠北”②。又设西勒图四(喇嘛之坐床掌教者称为西勒图),集喇嘛千余,轮流瞻仰,称为塔本集赛(塔本意为五,集赛意为轮值)。后增设四集赛,成九集赛,共统辖6000余喇嘛和10600户属民。成为卫拉特蒙古社会组织之一,普通喇嘛则都是贫苦牧民出身,称为沙比,沙比是徒弟或庙丁(武装的和尚)的意思。贫苦牧民,或者被封建主捐献给寺庙充当差役,或者自己跑到寺庙去为喇嘛放牧和做杂务谋生,变成了沙比那儿。沙比那儿实际上是寺院的牧奴。策妄阿拉布坦就是这样来表示其对喇嘛教的虔诚和重视,以在伊犁发展喇嘛教的办法来提高准噶尔首府在蒙、藏、卫拉特诸部中的地位。准噶尔人信奉喇嘛教,其统治者尤其尽力提倡,巩固其对人民的统治。据说,噶尔丹策零在出外或转移地址时,经常带有200峰骆驼,驮运书籍佛经,其中藏文的佛经就达百捆。
  南疆是准噶尔时期重要农业产地和税收来源地。1678年(康熙十七年),噶尔丹乘南疆和卓们争夺世俗政权而分成两派(即白山派和黑山派)之机,进兵南疆,将察合台后王伊思玛业勒汗及其家族掳去,扶立阿伯克和卓为南疆的傀儡王。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统一新疆以前,南疆地区基本上都是处在准噶尔游牧贵族的直接统治之下。准噶尔人多从事游牧经济,为了解决其本身的粮食需要,策妄阿拉布坦从南疆迁移维吾尔族农民,在伊犁等地从事农业生产,在额尔齐斯河、额敏河、伊犁河等河流灌溉的地区,都形成一些农区。在伊犁地区,他们被称为塔兰其人(意为种地人)。叶尔羌的和卓阿哈玛特就被迁到伊犁为准噶尔种地,每年给准噶尔缴纳贡赋。
  准噶尔实行与游牧部落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自巴图尔珲台吉起以“珲台吉”(又作珲台吉)为汗王之称,珲台吉是大台吉的意思。准噶尔珲台吉皆出自准噶尔部巴图尔家族,是准噶尔最高统帅。但准噶尔属下的四卫拉特部落,也各以大台吉(珲台吉)统领,《西域图志》说:“准噶尔全境,分四卫拉特,各有首领以雄据之,尊其名曰大台吉,犹前诸蕃郎主之号也。四卫拉特皆有大台吉而绰罗斯为之长。其大台吉也称汗王。余小台吉皆汗之宗属为之。大台吉官属自图什墨尔以下,小台吉官属自宰桑以下。”①准噶尔汗王及各大台吉下设图什墨尔(政务大臣,相当于枢密大臣或宰相)、扎尔扈齐(司法治安大臣)、德墨齐(主管王府事务的大臣)、阿尔巴齐宰桑(当差、传令官员)等办事官员。宰桑以下还设有达鲁噶、德木齐、收楞额、和硕齐等办事官员,分别承担军事、民政、监察、司法、征税等职务。
  噶尔丹策零时,《西域图志·官制》说,在“二十一昂吉境内别设台吉居住,以统领游牧,谓之六游牧台吉”。昂吉(angi)蒙古语“分支”、“部分”、“队伍”之意,满语用为部落之称,是大台吉所属领地的部落,组织,而统辖于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时共有21昂吉,其中绰罗斯部6昂吉,杜尔伯特3昂吉,和硕特1昂吉,辉特9昂吉,土尔扈特2昂吉。昂吉各设台吉,清人称为小台吉。台吉、宰桑都是家族性世袭大小部落头人。准噶尔汗王嫡系部落专设鄂托克和集赛,其中集赛是供养寺院的喇嘛部落组织,共设9集赛。鄂托克是汗王属下的军府制部落组织,各设宰桑统领。策妄阿拉布坦初期,准噶尔只有12鄂拓克,后增至24鄂拓克,户达88300户。其中一些鄂托克是专门组织演变形成的,如库图齐纳尔鄂拓克是专管汗王后勤的部落,札哈沁、包沁鄂拓克是承担边界、卡伦巡查防守的部落和以枪炮火器为主武装的部落,乌鲁特是由工匠形成的鄂拓克,阿尔塔沁是“金匠”形成的鄂拓克。
  到清乾隆朝,准噶尔各台吉部落人口达到20余万户、60余万口(《清实录·御制准噶尔全部纪略》。按《西域总志》说“控弦近百万人”。包括农业人口和商业人口当在70万以上。)《西域图志》说:“鄂拓克为汗之属,昂吉为各台吉之户属。鄂拓克游牧之地环于伊犁,昂吉之地又环鄂拓克之外”。据瑞典士官锐纳特带回的由策妄阿拉布坦命其手下人绘制的地图标记,准噶尔的疆界北自今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处起,往西南,至巴尔喀什湖的东端,再从湖西端起,绕过吹、塔拉斯,又过纳林河,到布鲁特境。①1727年(清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立为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企图东向侵占喀尔喀牧地,1729年,清朝命傅尔丹屯兵阿尔泰山为北路,岳钟琪屯兵巴里坤为西路,在面临清朝军事压力的情况下,雍正末年迫使噶尔丹策零议和。乾隆二年,在清廷主持下,准噶尔与喀尔喀以阿尔泰山为界划分牧地。自此准噶尔各部主要分布天山山地,东至哈密,西至伊塞克湖以西,以及阿尔泰山南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鄂木河地段,准噶尔盆地西部塔尔巴合台山地西至阿拉套山。其中辉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分布准噶尔盆地北缘至西北缘,和硕特部落分布乌鲁木齐以东天山地带,绰罗斯部分布乌鲁木齐以西天山地带,准噶尔各鄂托克则分布伊犁河谷为中心的天山腹地和天山北坡地带。
  准噶尔的外围是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柯尔克孜人主体部分一直游牧于叶尼塞河流域。1703年,准噶尔把叶尼塞河的柯尔克孜人迁到伊塞克湖和天山地区,据说这时他们有三千至四千帐。②他们同以前迁来这个地区的柯尔克孜人会合,都附属于准噶尔部,人口达5000户,军队3000人。
  准噶尔的西面是哈萨克人。17世纪的前半期,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是哈萨克人的牧地。中亚的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也是哈萨克的势力范围。16世纪后半期以来,哈萨克人在其首领特夫刻勒的领导下大大发展起来。特夫刻勒死于1589年,其后继者为额什木汗与杨吉尔汗,这两个人都曾同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吉作战,但屡被打败。在1635年的一次战斗中,杨吉尔汗甚至被准噶尔俘虏,后又获释。1643年,巴图尔珲台吉率军5万进攻杨吉尔汗,杨吉尔汗大败,阿拉套山和托克马克地区的哈萨克两个部落全被准部俘虏。由于准噶尔部较强,当时哈萨克人对巴图尔珲台吉保持着某种隶属的关系。③此后,哈萨克汗国还保持着统一的联盟。头克汗时期哈萨克汗国逐渐形成了三个玉兹。乌拉玉兹,意为大玉兹,清朝文献称为右部。乌拉玉兹主要分布在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伊犁河流域。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地亦归其控制。其次是鄂尔图玉兹,意为中玉兹,清朝的文献称为左部。在三个玉兹中,中玉兹人数最多,力量最强,其氏族世系保存得最完整。中玉兹分布在大玉兹之北,夏牧场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脉一带,冬牧场在托博尔河、伊施姆河、努腊河、萨雷苏诸河流域。再次是奇齐克玉兹,意为小玉兹,清朝文献称为西部,位于今西哈萨克斯坦。1723年,策妄阿拉布坦又对哈萨克人发起进攻,准噶尔军突然出现在塔拉斯河谷地,哈萨克人毫无抵抗的准备,哈萨克汗的驻地土尔克斯坦城和塔什干都被准噶尔占据。自此哈萨克三玉兹完全分裂。大玉兹和中玉兹的大部分完全附属于准噶尔部,小玉兹则西逃远走,沦于沙俄的统治下。处在准噶尔统治之下的主要是大玉兹。清朝的记载:早在噶尔丹时期,准噶尔就吞并了哈萨克,并提到准噶尔在塔什干派了官员,说“塔什干城内,向日驻扎回人阿奇木一员,厄鲁特哈尔罕一员。此系策妄阿拉布坦时相沿旧制”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