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唐伊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唐伊犁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24
页码:
38-6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南北朝时期的乌孙逐渐衰落,随着柔然汗国西域霸权的建立,铁勒的西迁,突厥语开始取代印欧语系塞语的主导地位,先后出现了悦般、高车、丁零的政治霸权。其后统一于突厥汗国,又从中分裂出西突厥汗国,伊犁河流域成为突厥部落活动的地域。
关键词:
伊犁
魏晋
南北朝
内容
南北朝时期的乌孙逐渐衰落,随着柔然汗国西域霸权的建立,铁勒的西迁,突厥语开始取代印欧语系塞语的主导地位,先后出现了悦般、高车、丁零的政治霸权。其后统一于突厥汗国,又从中分裂出西突厥汗国,伊犁河流域成为突厥部落活动的地域。
第一节悦般柔然瓜分乌孙故地
东汉末年,乌孙开始衰落。汉顺帝时期,鲜卑首领“檀石槐既立,乃为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啜仇水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兵马甚盛,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卻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罔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汉患之,桓帝时使匈奴中郎将张奂征之,不克。乃更遣使者赍印绶,即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檀石槐拒不肯受,寇钞滋甚。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辽)接夫余、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口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①。自是,西域诸国皆臣属鲜卑。汉末,魏、吴、蜀汉三国鼎立,乌孙仍与北方的曹魏政权相交通。②参稽《魏略·西戎传》,其时的乌孙仍居两汉故地,东与鲜卑,东北与呼揭,西北与丁令、坚昆诸部相邻。西晋时期,乌孙国势似有所回升,东向略地,至焉耆国北,即今沙湾、玛纳斯一带。①两晋交替之际,一度亡于鲜卑:“平文皇帝讳郁律,姿质雄壮,甚有威略。元年,岁在丁丑。二年,刘武据朔方,来侵西部,帝大破之。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控弦上晋元帝即位于江南,”马将百万。是岁,刘曜僭帝位②。按晋元帝即位江南,乃建武元年(317),岁在丁丑,而前引传文,谓为丁丑次年,其间有一年之差,未知孰是。《资治通鉴》卷90系此于元帝太兴元年戊寅(318):“郁律西取乌孙故地,东兼勿吉以西,士马精强,雄于北方”。以此判断,乌孙一度并入鲜卑乃317~318年事。其后鲜卑拓跋氏南下,逐鹿中原,乌孙再度复国。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重用汉族名臣崔浩等襄理政事,国势强盛。利用淝水战后我国北方的混乱形势,步步进展,歼灭群雄,一统黄河南北,尽有关中、关东之地,河西北凉、河源的吐谷浑一度也向其称藩,遂以华夏的正统王朝继承者自居,开始图谋向西域发展。史载北魏太延元年(435)“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渴般陀、鄯善、焉耆、车师、粟特等九国入贡”③。北魏立即遣,使者王恩生奉使还聘,而道遇柔然劫掠,“恩生等竟不能达西域”④。北魏第一次出使西域失败后,继续努力,锲而不舍。其时河西北凉犹存,称臣于魏,魏主乃“诏牧犍(按即沮渠茂虔)发导护送出流沙”⑤。在其密切合作下,太延三年(437)魏使董琬、高明厚赍金帛,顺利出使至乌孙,“乌孙又发导译护送董琬至破洛那,高明至者舌”⑥,实现了重开丝绸之路、交通西域诸国的政治目的。“旁国闻之,争遣使者随琬等入贡,”柔然汗国已经兴起,取代鲜卑成为漠凡十六国⑦。这时,北霸主。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以可汗为君主尊号的强大游牧奴隶制汗国。柔然先后灭亡了乌孙、悦般,共历十九君,存在了152年(402~554)。柔然,南朝作芮芮,北朝则作茹茹、蠕蠕,其中芮芮、茹茹等译名都不准确,蠕蠕之名则是一种污辱性很强的蔑称。《魏书》、《北史》都明确记载:“自号柔然”。乃是以郁久闾氏为王族,由原本沦为鲜卑奴隶的“塞外杂虏”庞杂血统组成的部落集团。郁久闾氏由于长期在鲜卑为奴,改操鲜卑语,属阿尔泰语系东支满通古斯语族。郁久闾·社仑(?~410)率领这些被称为“塞外杂虏”的奴隶发起了反鲜卑暴动,形成一支具有庞杂血统而共操鲜卑语的新兴部落集团。北魏天兴五年(402)率众进入漠北,创建了以郁久闾氏等操鲜卑语的塞外杂虏为核心,以大量操阿尔泰语西支语言的丁零、铁勒诸族为主要属部的柔然汗国,成为这一汗国的创业主。“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其西北有匈奴余种,国尤富强,部帅曰拔也稽,举兵击社仑,社仑逆战于頞根河,大破之,后尽为社仑所并,号为强盛。随水草畜牧,其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小国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于是自号丘豆伐可汗。(丘豆伐)犹魏言驾驭开张也,(可汗)犹魏言皇帝也”①。一统漠北,国势很快强盛起来。进而率众西征,拓宇至焉耆西北,即今玛纳斯河流域,开始同乌孙接界。
社仑在位时期,柔然和乌孙间不时发生冲突。虽然乌孙国势久衰,此前已连遭鲜卑多次重创,但毕竟是个大国,柔然独力击之,必难胜任,必定谋与他国结盟,实现东西夹击,世代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悦般首当其选。
悦般,是取代乌孙最早在伊犁河流域立足的草原游牧部落。“悦般国,在乌孙西北,去代一万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单于之部落也。为汉车骑将军窦宪所逐,②北单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龟兹北。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十余万,凉州人犹谓之单于王。其风俗言语与高车同,而其人清洁于胡”。
悦般建国伊犁河西,加速了乌孙的衰落。传文又记“与蠕蠕结好,其王尝将数千人入蠕蠕国,欲与大檀相见。入其界百余里”③,柔然、悦般两国“结好”就是为了共击乌孙。自此,乌孙“数为蠕蠕所侵,西徙葱岭中,无城郭,随畜牧,逐水草”④。迫使离开水草丰茂的伊犁河平原,远徙葱岭深山之中,进一步证实伊犁河两岸乌孙故地已被悦般、柔然瓜分。
然而,悦般、柔然成为邻邦之后不久,就开始反目成仇。史载,柔然第三代君步鹿真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大檀(415~429)被部众推立,建号牟汗纥升盖可汗。大约就在步鹿真、大檀二朝易更代之际,柔然、悦般两国反目成仇,显然悦般战败,转而远道遣使,结盟北魏,北魏亦爽然许诺。太延三年(437)二月,悦般遣使通魏,十一月,魏主遣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再次出使西域,作为回访,都是为了对付柔然,这时正是雄主敕连可汗吴提在位时期(429~444)。太延四年(438)魏主亲统大军,四道伐柔然,“四年,车驾幸五原,遂征之。乐平王丕、河东公贺多罗督,十五将出东道,永昌王健、宜都王穆寿督十五将出西道,车驾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记行,不见蠕蠕而还。时漠北大旱,无水草,”“军马多死⑤。柔然敕连可汗吴提遣使遍告西域各国称已削弱,今天下惟我为强,若更有魏使,勿复供奉,西域诸国颇有贰心”⑥北魏方面遭到了惨重失败,悦般的反攻也遭到了同样的下场。魏太平真君九年(44,8),悦般又两次向北魏遣使,约会东西合攻柔然,魏太武帝缔结了这一盟约。同年,任命淮南王为前锋,北伐柔然,又派遣成周公万度归统兵西征焉耆,这些都是同悦般共同策划的联合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但史书中仅仅报导了万度归西征的战绩,而淮南王北伐事却不见下文,说明北伐出师不利,与北魏同时出师的悦般也必败无疑。此后柔然、悦般国名已不再出现。表明在同柔然的争霸过程中,悦般是彻底失败了。被迫撤离伊犁河以东所占乌孙领疆,包括今伊犁地区在内的伊犁河以东乌孙故境,悉已并入柔然汗国。
第二节铁勒西迁
铁勒、丁零都是古代北方狄人的一脉相承。铁勒,两汉魏晋时期犹不见其名,进入南北朝时期,九姓铁勒之名开始浮现于史册,铁勒原居于漠北。如此众多的铁勒部落突然大批西徙,定居西海之东各地,其时间与柔然斛律可汗西征同时,显然是受柔然发遣,从征落户。具体见于《北史》卷99铁勒传:
铁勒..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山据谷,往往不绝。独洛河北有
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并号俟斤,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
姓,胜兵可二万;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苾、薄落、职乙、咥
苏、婆那曷、乌护、纥骨、也咥、於尼护等,胜兵可二万;金山西南有薛延
陀、咥勒儿、十槃、达契等一万余兵。
此外,康国北、傍阿得水、得嶷海东西,乃至拂菻东都有铁勒部落的马蹄印。
以上记载如果在地图中加以复原,明显可看到一条铁勒人举族西迁的轨迹:越葱岭而西,直至西海。如果把此传同《魏书·高车传》及同书《蠕蠕传》相对勘,就不难发现不少部落名发音相同,实为同名异译。例如漠北的解批氏西迁于伊吾西、焉耆北的契苾氏,漠北的斛律氏之西迁部落入唐以后改译为胡禄屋的部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柔然汗国的性质有一个新的理解。这一汗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虽然是以郁久闾氏为核心、操鲜卑语的柔然人,但构成这一汗国社会支柱的主体则是高车丁零、九姓铁勒等操突厥语诸部落。
由柔然西征引发的高车丁零、九姓铁勒的西迁定居,根本改变了天山北麓的语言结构。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实证,山北六国存在的先秦、西汉时期印欧语系的塞语曾经是这一地区的主导语言,其后匈奴语、车师语(月氏语)、汉语的传入似仍未能改变塞语为主导的基本语言结构。而柔然西征引发的高车丁零、九姓铁勒的西迁,则根本改变了这一传统语言结构,导致此后整个天山北麓印欧语系的塞语渐成绝响,突厥语则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高车丁零的兴起更加引人注目。根据《汉书·苏武传》所记,丁零还是游牧于北海,即贝加尔湖一带,可见丁零原居漠北,高车丁零显然是从中分化出来的丁零部落一支。《魏略·西戎传》中开始出现北丁零和西丁零的分化,但西丁零的游牧地区也不过在剑水流域,直至西晋王朝时期这一分布格局不变。西域出现大量高车丁零和铁勒部落,始见于记录南北朝史事的《北史》和《魏书》。这两部史书所记大体相同。高车丁零原本只有漠北一支,而进入北朝,却已出现了高车六氏①和高车十二姓②的区别。
关于高车丁零与匈奴、突厥的关系,《魏书·高车传》中曾有“或云其先匈奴甥也”的记载,但这绝不意味着二者同族。按“甥”乃母系亲属,在古代不过兆示着曾与匈奴存在过联姻关系。
西部高车首领阿伏至罗、穷奇兄弟建国乃西域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此,《魏书·蠕蠕传》与《魏书·高车传》都记为柔然伏古敦可汗豆仑在位时期(485492),此汗继续奉行同北魏全面对抗之政策,而战多失利,西部高车副伏罗部酋长阿伏至罗、穷奇兄弟遂起兵叛柔然,独立建国。但所记时间略有差异。
《魏书·高车传》明确记载西迁后的高车丁零居地在“车师前部西北”,如与《魏书·蠕蠕传》相对勘,其最狭义理解,亦当是柔然丘豆伐可汗社仑始拓宇西方的”焉耆之北”,而车师前部西北的地域更加广阔,自玛纳斯河直至伊犁河流域都可包括在这一地域之内,则恰与乌孙故境相重合,由此足证,副伏罗部早在追随社仑西征时期就已盘踞此地,并非叛变柔然以后才新据其地。据此判断,高车丁零应即斛律攻取乌孙时所率主力。事定之后遂在那一带定居,防戍柔然西境。其中以副伏罗为首、包括泣伏利氏、吐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氏、达薄干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乞袁氏、右叔沛氏等十二姓组成的高车丁零也是因受柔然征召西征,而与漠北的同族,由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奇异斤氏等六氏组成的东部高车丁零分化为东西两支,定居于焉耆西北的玛纳斯河到伊犁河流域这一广袤地区,为柔然戍守西疆。至伏古敦可汗豆仑在位时期(492~485),柔然连续对北魏作战失败,国势日沉,太和十一年(487)高车首领阿伏至罗又受征召,与其弟穷奇共同率部叛柔然独立于“车师前部西北”,即今昌吉至伊宁一带。中国史书上虽然记载高车就是其国名,但无论是简称的高车,还是全称的高车丁零,似乎只是一种他称而非自称。
与此相联系,这一时期东起蒙古高原,南至西伯利亚,西至黑海沿岸草原,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就是石堆墓的兴起及其墓标草原石人的出现。草原石人是一种矗立石堆墓旁的石质立体雕像,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所雕人像有男有女,雕刻手法有平雕有圆雕,有的雕刻全身像,有的半身像,有的仅仅头部像。甚至还有一种兀立于草原上的大青石椿。所雕人的体质特征也不尽相同,形态各异,但都竖立在石堆墓或石棺墓附近,且大都面向日出的
①《北史》卷九十八,高车传:“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
②《北史》卷九十八,高车传:“高车之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东方。显然是一种古代游牧族群的墓前标志。游牧族群不像定居的农业族群那样生活在固定的地域上,而是逐水草而居,死后所立墓、刻石象形、石冢的大小与雕像的精美程度决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对于石人的认识,学术界经历了漫长的求索过程。自19世纪末到上世纪,突厥说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证据是(1)石人一律面向东方,与突厥人敬天拜日、牙帐东开的风俗一致。(2)不论男女,大都腰带上佩有匕首,同《周书》所记突厥人“佩饰兼有伏突”(即匕首),二者一致。(3)有的男性石人臂袖上常套有称为“韦鞲”的皮套,可架猎鹰,特显骁悍。这种“韦鞲”也是突厥人的一大特点。(4)绝大多数石人的袍服、冠帽,形制同《阙特勤碑》上的冠服相类似,阙特勤正是典型的突厥人。(5)根据小洪那海石人背后粟特文的解读,镌有西突厥开国君主泥利可汗名字,说明石人确与突厥人有关。(6)根据已发掘的石棺墓或石堆墓,多是内盛骨灰的陶罐。一般已是二次葬的历史产物,同突厥人的葬俗完全吻合。可见突厥人同草原石人密切相关,不容否定。
显然,草原石人乃突厥历史文化遗迹的传统说法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突厥的外延却应予修正和扩大,不可再仅仅局限于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鄂尔浑突厥,而应包括历史更为古老的丁零、铁勒等同操突厥语部落在内。事实上早在阿史那突厥出现之前,高车丁零、铁勒等其他操突厥语族的部落早已存在了。这些部落的历史都可以追溯至先秦、两汉、魏晋时期,后来又都加入了突厥汗国,成为以阿史那氏为核心形成的蓝突厥或鄂尔浑突厥的属部。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风俗上,同阿史那氏为核心的蓝突厥或鄂尔浑突厥都大同小异。例如突厥人存在狼祖传说,高车也有类似传说。突厥人葬俗隆重,胜过婚礼。遇丧事必须由全部落举办,反映对人类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突厥人实行二次葬法,第一次火葬,第二次土葬,相隔半年,且有■面、割耳、立标等特有的风俗,并且葬礼已非一家一户的私事,而得到全部落的关注。一般死后须停灵,杀羊马致祭,“死者停尸于帐,子孙及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绕帐走马七匝,一诣帐前,以刀■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①。然后择吉日火焚,“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其余灰,待时而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华叶荣茂,然后坎而瘗之”②。依此,草原石人这一考古文化现象,实质上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柔然汗国存在的时间正为其中期,显然同草原石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存在这种文化联系的却并非柔然人本身,而是同突厥存在着渊源关系的高车丁零和九姓铁勒。正是在柔然汗国时期发生了如此众多的高车丁零、铁勒等操突厥语部落大规模西迁,草原石人的分布地域恰恰反映了这次大规模族群迁徙的历史轨迹,从而对草原石人的性质找到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蒙古高原、天山北麓、伊犁河东西都是石堆墓与草原石人密集分布地区,其中仅伊犁地区就发现了众多的石人,这些石人年代不一,但基本形态相同,都是面东而立,持剑托杯,其中既包括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种姓的蓝突厥遗存,例如昭苏小洪那海石人,也包括大量铁勒九姓、高车丁零时代的石人,这些石人应当就是铁勒九姓、高车丁零西迁的历史遗迹。
斛律、袁纥等高车六氏皆居于漠北,又称之为东支高车;副伏罗氏等十二姓则后来在车师前部西北建国,又可称之为西支高车。而高车的原居地本来都在漠北,以上东、西两支的历史分化必然同是否追随社仑西征有关,其中十二姓必定都参加了西征,说明占高车的三分之二的部众后来都已远迁西域。定居于“高昌西北”即天山北麓西段,今乌鲁木齐以西地区。《北史》、《魏书》所述史事发生时代与柔然汗国存在的上下限相符,据此判断,柔然可汗斛律西征很可能就是高车丁零发生东、西两支的分化的动因,则高车十二姓西迁定居的时间应始于5世纪初年。
第三节西部高车的兴亡
自乌孙失地、西徙葱岭之后,伊犁河流域的流行语言就发生了由印欧语系到阿尔泰语系的历史变化。柔然、悦般、铁勒、高车所操语言都属于这一语系,其中柔然的统治不过形式,实质上此后伊犁河流域的真正主人悦般、铁勒与高车都是属于突厥语部落,其中尤以被汉文史料中写作西部高车丁零的副伏罗(Avares)汗国统治时间最长。
高车(副伏罗)国的创始者阿伏至罗称侯娄匐勒,意即大伯克,穷奇称侯倍,意即副王,实行双王制,分领部众。这一游牧政权与占有中亚河中地(今乌兹别克斯坦至吉尔吉斯斯坦)的■哒国关系密切,必相毗邻,说明其西界已至伊犁河流域。高车建国不久就连挫柔然,与■哒的结盟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穷奇的战功尤为辉煌,太和十五年(491),进军高昌,废阚氏,立张氏。
副伏罗(高车)建国伊始就连挫霸主柔然,有迹象表明曾经得到中亚强国■哒的有力支持和援助。但随着高车之日益强盛,龙其是穷奇主持之南方经略之一系列成功,先后控制了鄯善、高昌、车师前部、焉耆、龟兹等丝路中道之重要城邦,阻断了■哒与北魏之贸易往来,双方关系开始恶化。段连勤曾指出,■哒首次通魏乃太安二年(456),然至正始四年(507)才恢复通使,其间两国交往之中断,说明丝路之壅阻①因之反目成仇。这时,柔然伏古敦可汗豆仑死,侯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继立。那盖巧,妙地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发动反攻,策动高昌政变,推翻了柔然之政治代理人张孟明。《魏书》卷101《高昌传》记此人“后为国人所杀,立马儒为王,以巩顾礼、麴嘉为左、右长史”。《元和郡县志》卷40记此事于太和二十年,即496年。副伏罗(高车)支持之高昌张孟明政权覆灭后,车师前部亦必不保,因而“前部胡人悉为高车所徙,入于焉耆”①。此事必亦发生于太和二十年(496)其时高车犹牢牢控制着焉耆,但在■哒强大之攻势下也全线败溃,穷奇被杀。“初,,高车侯倍穷奇为■哒所杀,执其子弥俄突而去,部众分散,或奔魏,或奔柔然,魏主遣羽林监河南孟威抚纳降户,置于高平镇”②。穷奇为高车主持南方经略之雄主,他之败亡曰明焉耆之丢失和■哒势力已进至丝路中道。对此,《资治通鉴》仅附于天监七年(508)带叙,其准确时间必须同相关之重大历史事件中寻求答案。
高车(副伏罗)国的崛兴宛如一场狂飙,但前劲猛而后劲不足。阿伏至罗、穷奇死后,事实上副伏罗国的武功盛世已开始沉殒。跋利延的主政时间不长,其后弥俄突、伊匐皆由■哒而得立,他们同柔然的斗争已成为■哒与柔然争夺西域斗争的一部分。再传至越居、比适诸王,其国祚已近尾声了。
副伏罗本高车丁零的一支,是当时操突厥语的铁勒诸部中最为先进、最有组织的一支。但是,同周邻其他强族、强国相比,其经济、文化、组织水平,毕竟相对较低。《魏书·高车传》记其人:“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就国依,斗无行阵,个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可见虽然勇猛好战,但却缺乏大规模结阵坚战的能力,因此,在草原民族之间激烈的战争中难于保持其军事优势,也就难于自存。《魏书》卷69袁翻传中还有这么一段记载:高车士马虽众,主甚愚弱,上不制下,下不奉上。唯以掠盗为资,陵夺为业”。其实,历代高车君主皆非“愚弱”,这种“上不制下,下不奉上”的政治制度和《魏书高车传》中“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的祖俗是一致的。这正是一种落后的原始民主制的残留,可见其政治制度也相对落后。这是副伏罗(高车)国必定走向日益衰亡的内在原因。但内因固然重要,外因也起着催化作用。这里指的是北魏推行的抑强扶弱政策。柔然汗国强大时,北魏原本以柔然为主要对手,因此,对高车对柔然战争全力予以支持。及至高车强大,柔然将亡。北魏又拾起“兴灭继绝”的口号,不但收容阿那瓌、婆罗门两可汗的亡奔,而且武装护送阿那瓌还漠北复国,柔然遂重新雄霸漠北。这时高车的盟邦中亚大国■哒亦衰,高车失其臂助,独力抗衡柔然渐非敌手,开始走向衰亡。
综上所述,高车乃高车丁零的缩称,乃他称而非自称。起初,自称为丁零、丁令或铁勒。柔然西伐,发其从征,自此分化为东、西两支,其西支建国天山北麓的玛纳斯水域,其武功盛世时一度扩张到天山南麓。其王族出自副伏罗氏,因此,副伏罗应即其国号和自称。其名即Avares或Abares的本音。自阿伏至罗建国,实行两王制,弟穷奇共治其国。自阿伏至罗、跋利延、弥俄突、伊匐、越居、比适,共传承六君。
高车(伏副罗)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也是奠基于游牧奴隶制础石上,《魏书·高车传》载:“其迁徙随水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盛产马、牛、羊。北魏天兴二年(399)魏伐高车,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说明该部特别善于经营畜牧业,在育种、繁殖、饲养、放牧上都有新的建树,因之其民殷富。生活以肉食为主,饮马奶酒。婚姻用牛马纳聘。祭天、报赛、祈福也都要用驰马和走马。高车的他称得自其独擅胜场的制车手工业,所制之车以“车轮高大,辐数至多”①闻名,具有运载货物、槛阑畜群、围捕猎物、结阵应敌的多种功能。
高车的基本社会职能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宗族部落,部落酋长呼为“莫贺弗”,意为勇健的伯克。开始是公选,后来似已演变为世袭,但原始的民主制残余依然存在。《魏书·袁翻传》记“高车士马虽众,主甚愚弱,上不制下,下不奉上”。其实,这不是国君是否“愚弱”的问题,而是酋长必须依据传统,尊重民众的意志,反映在礼仪上“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②,“主人延宾,亦无行位”③。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反映了阶级分化还不很明显,因而“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④。高车的葬俗很有特点:“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矟,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⑤。
”这种葬俗既不同于其他铁勒九姓的火葬,又不同于一般的土葬。虽挖土坑,却又置尸不掩,迟早总会被禽兽吃掉,事实上是一种天葬。恐惧雷霆等自然力,存在,着狼祖传说,狼乃其父系始祖,不同于突厥以狼为母系祖先。高车的音乐、舞蹈在游牧民族中最称发达,带有一种粗犷、高昂的草原情调。“平吉之人,则歌舞作乐”⑥“其人好引声长歌⑦。但究竟使用什么乐器,史书中却未留下任何记述,”大约器乐并非其特长,只是喜欢唱歌,在声乐上很有特色。尤以祭天大会为其狂欢节日,“高宗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走马杀牲,游绕、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⑧。有关高车服饰、饮食的文献记载虽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属辫发民族。
第四节突厥汗国与西突厥汗国
突厥(Turk)是继匈奴之后惊动了整个欧亚大陆的马背部落新霸主。西魏废帝元年(552)突厥首领土门灭亡了柔然,建号伊利可汗,创立了突厥汗国。传至第三代君木杆可汗在位时期,不仅已完成了统一漠北的大业,而且率众西征,于586~587年间,灭亡了一度称雄中亚的大国■哒。自此,伊犁河东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今中亚七河流域和中国天山北麓地区,都已并入突厥汗国。它的崛起改写了整个北亚和中亚的历史。
历史上的突厥部落有别于比较语言学上的突厥语族。它是以阿史那、阿史德二氏为核心,吸收庞杂的丁零、铁勒部落构成的古代游牧群体。阿史那氏是突厥历代国君所出的部落,阿史德氏则是历代王后所出的部落,发祥于阿尔泰山。突厥的兴起正是以阿史那氏、阿史德氏等部落为基本核心,逐渐融和与征服其周邻同操突厥语的丁零、铁勒部落而日益壮大。其中围绕阿史那氏、阿史德氏周围的核心部落,自称为蓝突厥,以区别于后来采用突厥共名的铁勒部落,这些部落被称为黑民,或作黑突厥,或异姓突厥。他们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差别。突厥汗国建立在大、小可汗采邑分国制度的基础上,大可汗是突厥汗国政治统一体的最高国君,小可汗则相当于诸侯。大可汗先是建牙金山(今阿尔泰山),后来牙庭确定在漠北於都斤山,此外又设立了东面小可汗、北面小可汗和西面小可汗,分统重兵,拱卫四面,其中西面可汗就是曾随木杆可汗西征■哒的室点密可汗,主管葱岭东西、天山南北全部西域之地,伊犁河至碎叶川一带正是这一可汗统辖部落的主要游牧地区。室点密主持西域以后,于568年第一个突厥使臣来到拜占庭,谒见了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沙钵略可汗继任突厥中面大可汗,为了削弱西面可汗达头,在他的原有封疆之内又增置了阿波、贪汗、潘那等三个小可汗,以保持国内的政治平衡。传统的四部分国制度遂进一步演变为七部分国制度,其中仅突厥汗国的西部地区就存在着三个小可汗封地。这时,隋朝建立,不久中原一统,隋开皇二年(582)、开皇三年(583),沙钵略可汗两次征发突厥各小可汗联兵犯隋,都以失败告终。进一步激化了突厥内部大、小可汗间的固有矛盾,爆发了长达二十年的全面内战(开皇三年至仁寿三年,583~603)结果原为统一整体的突厥汗国不复存在,以金山(今阿尔泰山)为界,出现了东突厥,与西突厥汗国两个互不相属、分疆而治的汗国。西突厥汗国并不是突厥汗国的一脉相承的历史延续,而是突厥全面内战中西突厥各派势力重新组合定型化的历史产物。西突厥汗国初期,仍然存在着大、小可汗采邑分国制度。主要由室点密——达头与木杆—阿波可汗两大汗系及其所属东部咄陆、西部弩失毕等两厢、十姓部落组成。“姓”指小部落,如突骑施、胡禄屋等部,“厢”则指大部落。以伊犁河和碎叶川(今楚河)为界,以东称左厢咄陆诸部,其首领都称“啜”,以西称右厢弩失毕诸部,其首领都称“俟斤”。汗国的前两代国君泥利可汗、泥撅处罗可汗都出自阿波一系,至射匮可汗以后,开始转入统叶护可汗一系。一直传承到西突厥汗国的末代可汗泥伏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其间仅有个别可汗出自阿波汗系。
西突厥汗国建立初期,正当隋唐易代,初期的西突厥可汗同唐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统叶护可汗将可汗牙帐西移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楚河流域的阿克贝希姆遗址)为中心的千泉草原一带。不仅中亚河中粟特诸城邦都被其征服,而且领土扩张到今阿姆河流域的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与西亚强国波斯接界,东与建牙漠北的东突厥汗国争雄。唐初名僧玄奘西行求法,途经西突厥国境,翻越葱岭,过热海(今伊塞克湖),循海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城(即碎叶城)郊外,会见了统叶护可汗,受到了他的隆重礼遇。记载这位可汗身穿绿绫袍,辫发,坐在豪华的大帐中,帐外驼马不计其数,帐中贵族、达官侍坐,卫士执弓箭刀矛,威仪令人慑。可汗在大帐中举行了招待法师的宴会,席上珍馐杂陈,除酒肉外,还演奏了美妙的龟兹乐,为法师专备了素食,有石蜜、水果和美味的葡萄汁。临行,可汗还给予法师许多金帛资助,派兵护送到印度边境。玄奘西行求法的成功得益于可汗这一资助。统叶护可汗还曾与唐朝缔结了共同反对东突厥的政治同盟,唐朝还许诺了出嫁公主,结为和亲,因受东突厥阻挠,未能成功。其中与唐朝建国初期大体同时的西突厥名君统叶护在位时期进入西突厥汗国的武功盛世。
贞观六年(632)以后继任的西突厥君主如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阿史那泥孰、利失可汗更进一步臣属于唐。只是到了贞观十三年(639)以武力夺取汗位的乙毗可汗(639~642)以后,开始推行反唐政策,导致唐朝开始用兵西域,始创安西都护府于高昌。贞观十六年(642)被推立为国君的乙毗射匮可汗是西突厥少有的出自阿波汗系的可汗,并曾经得到唐朝的册封,但继位后继续推行反唐政策,贞观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间(648~649)唐朝再次出兵西域,将这一反唐可汗逐至碎叶川以西,占领了龟兹、焉耆,降服了于阗,葱岭以东西域诸国全部并入唐朝版图,基本上实现了新疆地区的政治统一。至高宗继位以后,又平定了原已降唐的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以及退居葱岭西的乙毗射匮可汗之子乙毗射匮可汗,实现了西突厥两厢十姓全部归唐的伟业,西突厥汗国亡。
突厥语言在比较语言学谱系上与乌孙截然不同,与柔然同属阿尔泰语系,与铁勒和高车丁零、黠戛斯以及后来的回鹘、葛逻禄、样磨等则同属一个语族。尽管黠戛斯、铁勒、高车等的历史更为古老,但这一语族却是以突厥命名,足以说明这一古代部落影响巨大。
突厥属北方草原全辫发部落,既不同于剪发型的乌孙又不同于前髡后辫的柔然,而与高车、铁勒相同。衣装以毛、皮制品为主,最高级的是黑貂皮、灰鼠皮,次为狐皮,最下为羊皮,即所谓衣服裘褐。不分男女,一律衣开左衽。突厥人卑下对尊上行礼时,都要伏身吮尊上的靴鼻。突厥牧人都是穹庐而居,贵族豪酋则居住豪华大帐,到了西突厥汗国时期,上层贵族已改为城居。
突厥社会等级森严,最高首领称可汗,可汗之妻称可敦,可汗家族成员分别出任叶护、特勤等世袭显爵,王族阿史那氏、后族阿史德氏等居于统治的最高层的世袭贵族,都以蓝突厥自称。这同突厥人敬天拜日,牙帐东开的习俗有关。认为蓝是东方天空的颜色,最为高贵,蔑视黑色,被统治的异姓突厥部落被他们蔑称为黑突厥或黑民。突厥汗国建立后,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政治制度,包括大、小可汗四部分国制;主要由蓝突厥贵族元老组成的国人会议制,分派吐屯(turtun)监督属国、属部制等,还设有达官一职,并不世袭,主要由粟特人承担,参赞帷幄,处理外交和商务活动。西突厥汗国继承了大、小可汗制度、吐屯、达官制度,新建了两厢、十姓制度,西突厥的叶护、设、特勤等蓝突厥世袭贵族都有统兵权,并册拜重要的异姓突厥首领出任啜、俟斤等本部落首领职务,协助蓝突厥贵族管理事务,从而保证了政治权力机构有效、有序地运行。突厥的军事力量主要以骑射为主的轻装骑兵组成,来去迅疾,战法灵活,是草原上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事力量。突厥人勇于作战,以劫掠为荣,杀一人就立一杀人石,立石越多越好,重战死,耻病终。战争的虏获物一般归自己,包括财物和奴隶。因此,突厥穷富的分野不仅依靠正常畜牧繁衍,而且依靠战争的掠夺物,战利品悉归私有,其中拥有奴隶的多少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成熟的奴隶制度。牧场公有,不同部落的马群都打上不同的马印,以羊马拥有的多少作为家族财产的标志。婚姻聘礼都以羊马支付。男女相悦为婚,婚前性自由,婚后保证家庭的巩固,法律简单明确,杀人偿命,淫人妻者割势腰斩,淫人女者则只需赔偿羊马。盗马绊者以杀人论处,以保护战马。实行收继婚制度,防止财产外流。突厥贵族间的婚姻则极重门第,蓝突厥绝不同异姓突厥通婚。王族阿史那氏的通婚对象更局限于后族阿史德氏,虽可纳妾,但妾生子女与嫡生后裔身份悬殊。例如作为西突厥两支汗系之一的阿波可汗由于母亲出身低贱,难于继承大统。突厥不像匈奴那样贵壮贱老,而是贵壮尊老,有利于本部文化的传承。早期使用粟特文和汉文作为书面语言,后东突厥汗国创制了突厥儒尼文,但在西突厥境内没有广泛使用。
畜牧业是突厥经济的基础,也存在着发达的手工业。突厥本身就善于冶铁,西突厥属部中还有许多精于手工业的部落、部族,其中粟特人尤为工巧。因此,西突厥的手工艺品不但较匈奴、柔然胜过许多,而且较东突厥也胜过许多。其中金银、玛瑙器皿、珠宝头饰、玻璃工艺、精巧毛织物等有的巧夺天工,尤善于在器皿上镂刻或浮雕动物图案。突厥早就对商业高度重视,其贸易伙伴南与中原,西与波斯,甚至远及东罗马,都有密切的往来。波斯史料中记载了两国间的丝绸贸易谈判,东罗马史料中记载了两国间的遣使,汉文史料中的有关记录更是不胜枚举。已发现的突厥墓葬中不仅有珍贵的毛皮,而且有中亚的器皿,汉地的织锦、丝绸、铜镜、带钩等。东罗马的金币、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和汉地的铜币同时在突厥境内通行,说明商品货币经济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文明发展程度也超过了漠北的同族。
突厥人自己并不从事商业,主要利用属下的粟特人进行经营。突厥人本身并不从事农业,但役使自身的农耕奴隶或治下的农耕民族种植粮食,因而普通突厥人虽仍以肉乳为食,而其贵族却吃肉和吃粮食。突厥人同乌孙一样,传统上喝马奶酒,至西突厥汗国时期,上层贵族更爱喝属部进贡的葡萄酒。
突厥丧礼的隆重更胜于婚礼,反映对人类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突厥实行二次葬法,第一次火葬,第二次土葬,相隔半年,且有嫠面、割耳、立标等特有的风俗。一般死后须停灵,杀羊马致祭,亲属行嫠面礼,就是用刀在脸上割出血来,形成血泪交流大悲大哀效果,割耳礼是划耳流血,剪短辫子也是一种志哀方式。然后择吉日火焚收其余灰,待时而葬。火焚只是丧礼的序曲,其亲属收其骨灰,藏于瓮中,半年后候草木一枯荣始可正式入葬,其思想内涵显然同灵魂的不灭及其再生观念有关。正式葬礼由部落头人主持,部众云集,蔚为盛会。突厥似乎还有人殉的风俗,被杀者主要是敌人。近年来,天山北麓丘陵地带发现了许多石冢墓,其特点是皆须建于较高的台地或丘陵上,墓上围以石块或卵石,奇台县曾发现有这种石冢,墓中并无棺椁,却见到了盛骨灰的陶瓮罐,且这种石冢墓群的分布总是同草原石人同一轨迹,似即突厥人的二次墓葬。
突厥人本来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敬天拜日,牙帐东开,其中日就是天神腾格里的形象化身,还崇拜生育之神乌玛尔,并相信祖先神灵的护佑,相信祖窟崇拜和圣山崇拜,相信火能祛邪。后来,在粟特及其他部落的影响下,也开始尊重佛教。唐朝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取道高昌、焉耆、龟兹,而至碎叶,在那里受到了统叶护可汗的接见,给予了良好的款待和礼遇就是证明。但是西突厥贵族本身似乎并不真的崇信,不过是出于政治、文化、商业的实际需要。
史书记载突厥人“敬鬼神,信巫”,信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灵魂不灭的原始萨满教,却又不同于其他草原族群的萨满信仰,而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1)敬天拜日,牙帐东开。这是由日神、天神崇拜衍变出来的风俗。由于日必出于东方,因而以东方为上。蓝突厥核心部落阿史那氏原来崇拜日神,另一核心部落阿史德氏则崇拜天神,二部世代联姻,形成突厥人以后,天、日合一,两种信仰相互融合,出现了“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的特殊风俗。日为神相,天为神名,天的突厥语名称是tangri,天神具有全智、全能的性质,并作为突厥的保护神出现。突厥儒尼碑文中多次出现对此神的赞颂。可汗则是天的儿子。只有东向跪拜才能瞻仰神的风采,获得神的赐福,这就是为什么突厥人的住所和墓地总是选择高地的缘故。至于在平坦的旷野上举行祭祀须人工营建高台,这一在河畔山上祭拜天神的最盛大节日乃五月八日。(2)乌玛伊生育女神崇拜。乌玛伊似即古阿史德氏始祖传说中的北海女神,射摩舍利之妻,乌玛伊女神既为海神,又是保佑可敦氏族的生育之神,地位仅次于天神Tangri,而凌居于其他诸神之上,享有很高的冥界权威。这正是突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倒立反映。
(3)祖先崇拜。包括狼祖、狼徽的崇拜,祖先发祥圣山、洞窟的崇拜和家族近祖的崇拜等三项内容。狼在远古传说中是突厥的母系祖先,她是始祖阿史那的妻子,又是伊质泥师都的母亲,因而突厥牙帐前大旗上都饰有金狼头,叫做金狼纛,“盖本狼生,志不忘旧”。突厥人相信祖先灵的存在,他们总是冥冥地默佑自己的子孙,参与人间一切事务,祖先亡灵理想的住宅是高地最好是高山,因为那里较易接受天神,即日神的照耀,出现了祭圣山、祭祖窟的习俗。普通平民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拜只能以竿祭的形式表达。将祖先的形象画在皮革或毡片上,系在帐前的木杆上四时祀祭。叫做竿祭。(4)火的崇拜:拜占庭史家狄奥菲拉特《历史》中明确记载:“突厥崇拜火,尊敬空气和水,颂扬大地和水。”突厥人的心目中火是圣洁的,具有吉祥祛邪的净化功能,传说中火不但从严寒中拯救了突厥始祖伊质泥师都,还驱走了外族带来的鬼祟。东罗马使臣进入突厥境,先引导绕火驱邪,才被准许入境。有人据此认为,突厥早期信仰过祆教,其实,突厥人的拜火与祆教徒的拜火异源殊趣,祆教崇拜祭坛上的不熄圣火,其旁且有鸡、犬、山羊等守护动物,突厥人所祭则乃无任何守护动物的穹庐之火,火仅仅是穹庐神或部落神,火神不但保护本部落的现世幸福,而且经过它的净化才可进入冥界。突厥的二次葬风俗就同相信火能驱邪的观念有关,焚尸的含义在于净化灵魂,且不允许单独焚烧躺着的尸体,必须连生平坐骑一起焚化,意味着突厥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依旧是一位勇敢的骑士。(5)萨满教把世界分割为人和亡灵的二重存在,人的死亡被称为“飞去”,只有鹰一类的猛禽才能看到它存在;并有专业巫师从事天人沟通,以羊胛骨进行占卜预言未来;相信人的癫狂境界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汗登基仪式就充满这种神秘氛围。国君坐在众臣共抬的毡座上向日旋转,制造神情瞀乱的境界以占卜神意。古突厥人有自身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认为物质世界由气、土、水、火四种元素构成,这四种元素各有其特有的颜色,所主的方位,其中气为蓝色,主东方,土为黑色,主北方,水为白色,主西方,火为红色,主南方。其中蓝色最尊贵,因为“气”就是“天”的构成元素,气的颜色也就是天的颜色。因此蓝突厥也就是“天”的子孙。从而赋予了这种朴素的四元素物质观以贵贱等级制的社会文化内涵。突厥早期本无文字,主要以汉文及粟特文记事,任命汉人及粟特人掌管文墨。突厥早期的《卜古特碑》就是用粟特文写成的。到了后东突厥汗国时期才出现了突厥儒尼文,出现了这一文字撰的《暾欲谷碑》、《毗伽可汗碑》、《阙特勤碑》、《翁金碑》等著名碑文,但这一文字在西突厥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西突厥汗国时代这一文字尚未创制,至唐朝册封的西突厥两厢可汗时期通行的文字已是汉文而非突厥儒尼文,直至目前仍未发现这一时期西域蓝突厥贵族撰写的儒尼文献。突厥存在着十二生肖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同汉土流行的纪年法非常类似,连十二种动物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唯“龙”易为“鳄鱼”,《突厥语词典》中记有这一纪年法起源的传说,但该书时代较迟,其说未可视为信史,因为上述十二种动物中鸡、猪等都是罕见于草原而乃作为农耕的汉人惯养家畜,鼠是盛产粮食地区的伴生物,猴在漠北、西域均为稀见而乃生长在关东、关中、江南、巴蜀的茂密山林里,而同草原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如狼、鹰、驼、鹿等则一概阙如,可见这一纪年法应是由农耕地区扩散到草原上来的。事实上,汉式纪年法早在两汉时期已颁行于西域,漠北柔然汗国自受罗部真可汗予成以后也已采用汉式年号,突厥初本柔然锻奴,在文化上必然受其影响,至沙钵略可汗降隋以后,隋朝又于开皇六年正月庚午正式“颁历于突厥”进一步证实突厥的十二生肖历是中原汉历的改革和变通,汉历本是天干、地支相互配合,六十年一甲子循环,而突厥历则去其天干,唯留地支,十二年一循环。
关于佛教在突厥中的影响,史书中虽然早就记载从突厥汗国第三代君佗钵可汗时期就已传入漠北大衙,粟特文《卜古特碑》也明确记述asparqaγan发愿“建一大的、新的佛教寺院”这位Tasparqaγan显然就是佗钵可汗。西面可汗达头曾接待过天竺名僧波罗颇迦密,多罗,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也曾隆礼善待唐朝高僧玄奘。但佛教教义与突厥的嗜肉好战的传统习俗根本矛盾。从建寺、礼佛的现象看,与其解释为真正的皈依佛门,不如理解为一种政治权术,旨的安抚治下众多信仰佛教的属民。只有远迁吐火罗一带的西突厥人才真正虔信三宝。突厥也有自己的歌舞,则天朝武延秀会唱突厥歌,归降突厥的武周大臣阎知微与突厥人一起在赵州城下联手踏歌《万岁乐》。《万岁乐》全名为《鸟歌万岁乐》,属坐部伎中第四首,特点是戴鸟冠,三人联手踏歌起舞,突厥人敬鹰,鸟冠实即鹰冠,以象征雄鹰猎物,舞姿刚健,是具有示威性的胜利凯旋舞。突厥有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项目,赛射是突厥男性的重要比赛活动。分个人赛和集体赛两种形式。集体赛分为两队,个人赛的形式加多样,分射靶的,射走兽,射飞鸟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马球传自波斯,挑选骏马、骑手,亦分二朋,骑手各持击球棒一,飞驰击球,相互争夺,以攻入球门为胜。还有一种传自西域的游戏,介于棋与赌之间,称为“樗蒲”。突厥人早期无文字,主要以汉文及粟特文记事,任命汉人及粟特人掌管文墨,后来,才从后突厥汗国那里学会了儒尼文。
第五节从瑶池都督府到濛池都护府
分裂纷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伊犁河流域这片两汉旧疆已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风云变幻的天空中漫游飘荡。唐朝建立,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的降而复叛,揭开了唐朝灭亡西突厥汗国、全面统一西域的历史新阶段。
唐朝的崛起非常迅速。早在第二代君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就不仅灭亡了先后雄霸漠北的东突厥、薛延陀两个强大汗国,而且开始为重收两汉西域旧疆不懈努力。贞观四年(630)收复伊吾,创立西伊州,六年(632)定名伊州。贞观十四年,高昌国改置为西州,创立了管理西域的第一个军府——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一年(647)西突厥爆发内战,一方是反唐的西突厥大可汗乙毗射匮可汗,另一方是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西突厥贺鲁者,曳步利设射匮特勤越之子也,初,阿史那步真既来归国,咄陆可汗乃立贺鲁为叶护,以继步真居于多逻斯水,南去西州十五日行,统处月、处密、始苏、葛逻禄、卑失五姓之众,咄陆西走,乃呼贺鲁,欲立之以为可汗,遣兵迫逐,二三年间,遂相侵掠,不尝厥居,执舍地、处木昆、婆鼻三姓,以贺鲁无罪,往请射匮,射匮怒,欲讨执舍地,繇是三姓率部落随贺鲁,有数千人”①。贞观二十一年(647)三月十一日,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献马乳蒲桃一房,长二丈,其色紫②余干亦稍大,”,即为其归款的前兆。唐朝遂乘势全力招抚,似已取得对方的响应。遂决心大举西伐,消灭一贯反唐的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政权,而以其西域的主要据点龟兹为突破口。是岁十二月颁诏西征,发动了一个名为“昆丘道行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大唐驸马、突厥名将阿史那社尔为主帅,以安西都护郭孝恪等汉将为副大总管,大军尚未正式发师,贞观二十二年二月癸丑(648年3月1日)“西蕃沙钵罗叶护率众归附先遣其俟斤屈裴禄来朝,唐朝册封为忠武将军。③“二十二年四月西突厥贺鲁以王师,问罪龟兹,固请前驱,愿为乡导,仍以数十骑来谒,帝诏授以昆丘道行军总管,宴之于嘉寿殿。及文武三品毕景,甚欢,锡贺鲁绫■,仍解所服之衣以赐之”④,厚礼以待,博其效忠,补授为昆丘道行军总管之一,也参加了昆丘道行军。史书又载:贞观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648年5月22日)突厥泥伏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率众内附,置庭州”,⑤。自此,唐安西都护府治下的郡县化州级单位已增至伊、西、庭三州。是役实际上兵分两路,一路由阿史那社尔统领,直取龟兹,另一路由阿史那贺鲁率领,承担对乙毗射匮可汗的正面进攻。两路皆胜。唐军一方连战皆捷,“阿史那社尔前后破其大城五,遣左卫郎将权应祗诣诸城,开示祸福,皆相率请降。凡得七百余城,虏男女数万口,社尔乃召其父老,宣国威福,谕以伐罪之意,立其王之弟叶护为王,龟兹人大喜,西域震骇,西突厥、于阗、安国争相馈驼马军粮,社尔勒石纪功而还”⑥。俘其王阿黎布失毕及那利、羯猎颠等献于庙,勒石纪功而旋。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戊寅,以昆丘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以鼓纛,使招讨西突厥之未服者⑦。由此获得了更大的权力。贞观二十三年(649)正月,阿史那社尔凯旋,举行了盛大的献俘大典。庆祝龟兹之战的光辉胜利。⑧为了进一步安定西域形势,唐朝开始在西突厥推行羁縻都督府制度,创置了瑶池都督府,册拜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是岁“二月丙戌(649年3月29日)置瑶池都督府⑨,”隶安西都护,“戊子(3月31日)以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⑩。这个都督府尽管存在时间不长,但却是唐朝在天山北麓西突厥境内创立的第一个羁縻州府。
阿史那贺鲁出身于正统的西突厥汗裔,乃室点密可汗五世孙。阿史那步真降唐以后,代之主兵东陲,建牙多逻斯川,统处月、处密、卑失、姑苏、葛逻禄等东偏五部,号令一方,怀有很大的政治野心。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逝世后,其野心开始暴露。史载:“会帝崩,即谋取西、庭二州,刺史骆弘义以闻,高宗遣通事舍人乔宝明驰抚,因令贺鲁遣子咥运入宿卫。咥运中悔,劫于势,不得去,拜右骁卫中郎将。帝遣还”“”于是公张叛帜,“据①。这种怀化无异于放虎归山,遂与其子咥运率众西遁,咄陆可汗之地,总有西域诸部,建牙于双河及千泉,自建号沙钵罗可汗,统摄咄陆、弩失毕十姓..西域诸国,亦多附隶焉。贺鲁寻立咥运为莫贺咄叶护,数侵扰西蕃诸部”。是年七月,派遣其子莫贺咄叶咥运围庭州,寇陷金岭城,”,②“蒲类县③杀掠汉民达数千人之多。与此相呼应,龟兹羯猎颠也起兵反唐,龟兹本为西突厥汗国治下东南小可汗驻节之地。贞观二十二年(648)唐伐乙毗射匮可汗,夺取了龟兹,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国相那利、大将羯猎颠都被俘入唐,置龟兹为都督府,唐朝另遣诃黎布失毕之弟叶护为龟兹都督(一说为龟兹王长子白素稽),监摄国政,然而诃黎布失毕入朝以后,当地的政治形势始终难于稳定,唐朝不得已恢复了龟兹原来的国名,仍遣诃黎布失毕还国执政,授左武卫中郎将,“复封诃黎布失毕为龟兹王”④率其国相那利、大将羯猎颠一起还国。按高宗继位之后,乃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初一日(649年7月15日)事,是年底,龟兹国政已复还于诃黎布失毕手中,“久之,王来朝,那利烝其妻阿史那,王不能禁,左右请杀之,由是更相猜忌,使者言状,帝并召至京,囚那利,护遣王还。羯猎颠拒不肯内,遣使降贺鲁,王不敢进,悒悒死”⑤。“永徽元年以故龟兹王、左武卫中郎将诃黎布失毕为右骁卫大将军,寻放还蕃,抚其余众,依旧为龟兹王⑥。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正式叛唐,以故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虽有唐朝派遣中郎将雷文成武装,护送,只能到达龟兹东境的泥师城,就被阻不前,终于被迫于显庆元年返朝。据此判断,羯猎颠叛乱恰与阿史那贺鲁之乱都是发生于永徽二年(651)。这两支势力的合流更加壮大了叛乱的声势,迫使唐朝召回了柴哲威,改以高昌王族麴智湛出任安西都护,⑦借其在高昌汉民中王族威望,安定西域形势,并迅速作出了平叛的反应,开始的三次平叛战役,从永徽二年(651)一直持续到显庆三年(658)。第一次战役主将有二,一是汉将梁建方,二是铁勒将领契苾何力,“诏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侯将军薛孤吴仁副之,发府兵三万,合回纥骑五万击之”①。主要是收复庭州,初步击破处月、处密等西突厥东偏诸部,但对叛首阿史那贺鲁并无触动。实为平叛战争的历史序幕。
严格意义上的平叛战争始于“永徽四年(653),罢瑶池都督府,即处月置金满州”②。这一决定兆示着唐朝向叛首阿史那贺鲁的正式宣战。起用资深望重的开国元勋程知节主持平叛,命名为葱山道行军,而以年轻将领王文度为副大总管。因粮秣、兵员、军需、运输等问题,一直推迟到永徽六年(655)才正式命将出师,是岁“五月,遣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总管,率左武卫将军舍利吒利、右武卫将军王文度、伊州都督苏海政等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③。又有记载:“六年五月,命左屯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等五将军帅师以讨贺鲁”④。另又知会西突厥颉苾达度设,即真珠叶护配合唐朝实现对叛军的东西夹击。同岁,“十一月..西突厥颉苾达度设数遣使请兵讨沙钵罗可汗,甲戌,遣丰州都督元礼臣册拜颉苾达度设为可汗。礼臣至碎叶城,沙钵罗发兵拒之,不得前,颉苾达度设部落多为沙钵罗所并,余众寡弱,不为诸姓所附,”礼臣竟不册拜而归⑤。这表明,阿史那贺鲁已夺取了伊犁河西重镇碎叶城,真珠叶护可汗已为其所败,与之联兵共伐贺鲁的计划基本破产。但此年虽已命将,实未出师,至次岁“永徽七年(显庆元年,656).春正月..甲子,御玄武门,饯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⑥,高宗亲自饯送,大军出发,并发漠北瀚海都督婆闰率回纥部参战,至“显庆元年八月,程知节与贺鲁所部葛逻禄及处月战于天山榆莫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获驼马牛羊万计,副将周智度攻其突骑、处木昆等于咽城,拔之,斩首三千级,虏获甚众。九月,程知节与贺鲁男咥运战,斩首数千级,进至尝笃城,俘其部落户口及货物钜积”⑦。其副将苏定方“与其别部鼠尼失战于鹰娑川,大破贼众,追奔二十里,斩首千余级,获马两千匹,死马及所弃甲伏(仗),绵亘山野,不可胜计”⑧。可知程知节主持的葱山道行军初战获胜,显庆元年已挺进至今伊犁地区乃至伊犁河以西的尝笃城。而副大总管王文度认为:“‘虽云破贼,官军亦有死伤,盖未决成败法耳,何急而为此事?自今正可结为方阵,辎重尽纳腹中,四面布队,人马被甲,贼来即战,自保万全,无为轻脱,致有伤损’。文度又矫称别奉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终日跨马被甲结阵,繇是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斗志”⑨。及师至怛笃城(又作尝笃城),城中粟特人已归降,王文度又恣意劫掠,分其资财,引起胡人的不满,自是进军,所在坚壁不下,西征又未克全功。“师还,知节、文度皆被劾除名”①。
另一次西征就以伊犁河为名,称为“伊丽道行军”。唐政府破格擢拔苏定方为主将,并向全国发出了招募猛士的诏书,为西征军配备了新的军事骨干,兵出北道,承担主攻。与此相配合,另遣了一支名为“流沙道行军”的招降大军,委任降唐西突厥首领前可汗阿史那弥射(即阿史那泥孰)与前咄陆叶护阿史那步真,并为流沙道安抚大使,出南道,职在招降。还并发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率瀚海都督婆闰部下回纥精骑从征。“定方至金山之北,其俟斤[女赖]独禄率万余帐来降,定方发其千骑进至曳咥河②之西,贺鲁率十姓兵马且十万众拒战,定方领回纥及汉兵万人迎击,贼轻定方兵少,四面围之和定方令步兵据其原,攒矟外向,领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动,定方乘胜击之,贼髓大溃,追奔三十里,斩获数万人”③。时逢“大雪,平地三尺,军中咸请停兵候晴,定方曰:‘虏恃雪深,谓我不能前进,必当憩息,追之可及,缓以纵之,则渐远难追,省日兼功,在此举也’。于是勒兵凛雪,昼夜兼进,”,又斩获数万⑤。“总兵复进,贺鲁之众,
所经收其人众④“”明日,五弩失毕部落相次来降,五咄陆部落闻贺鲁败,各向南道降于步真,所至蕃人皆相率归降曰:‘我旧主也’。定方至双河,与弥射、步真相会,两军合势”⑥。双河就在今伊犁地区。两军会师后,“贺鲁先使步失达干鸠集散卒,据栅拒战,弥射、步真攻之,大溃,又与苏定方攻贺鲁于碎叶水,大破之⑦。碎叶水,属伊犁西道,即今”清称吹河,楚河,乃七河流域巨川。“去贺鲁牙所居三百里,布阵长驱,径至金牙山贺鲁牙所,时贺鲁集诸众欲猎,定方与弥射纵兵击之,尽破其牙帐,生擒数万人,并获其鼓纛器械,贺鲁遂与咥运及其女夫阎啜⑧等脱身走石国⑨。“至”贺鲁与咥运欲投鼠耨设,石国之苏咄城,人马饥乏,城主伊涅达干诈将酒食出迎,贺鲁信其言入城,遂被拘执”⑩。这时,萧嗣业已率婆闰等回纥兵及阿史那弥射子阿史那元爽部尾追至,“鼠耨设乃以贺鲁属之”■。解送长安“定方于是悉兵命诸部,归其所居,开通道路,列置馆驿,埋瘗骸骨,所在问疾苦,分其疆复其产业,贺鲁所虏掠者,悉括还之,于是西域诸国,安堵如故”■。阿史那贺鲁之乱的荡平标志着西突厥十姓部落全面降唐的历史开端。与平定西突厥叛乱的同时,唐朝还另遣一军进军龟兹。主将杨胄,似同前次参与平定龟兹之战的昆丘道副大总管杨弘礼是同一个人,至“正月戊申杨胄及龟兹羯猎颠战于泥师城,败之..擒羯猎颠及其党,尽诛之”①。龟兹之乱也被荡平。同年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并置于阗、龟兹、疏勒、焉耆安西四镇,发汉军屯戍四镇,拱卫安西。安西大都护府成为号令西域的唐朝最高军政建置。
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之乱以后,颁发诏制:“西域总平。贺鲁父子既已擒获,诸头部落须有统领,卿等早归阙庭,久参宿卫,深感恩义,甚知法式,所以册立卿等各为一部可汗。但诸姓从贺鲁,本非真情,卿等才至即降,亦是赤心向国,卿宜与卢承庆等准其部落大小,位望高下之级授刺史以下官②。
”高宗这一诏制的颁发意味着依据西突厥两厢分治的旧制,册拜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主左厢咄陆诸部;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主右厢弩失毕诸部。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伊丽道行军副总管萧嗣业押阿史那贺鲁至京师,“甲午,献于昭陵,丙申,”“告于太社③。唐朝又在西突厥增置二羁縻都护的名号,分其种落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其所役属诸国,皆分置州、府,西尽波斯,并隶安西(大)都护府”④。创立了西突厥两厢可汗兼二羁縻都护府制度,自此垂为定制。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一世)兼首任昆陵都护,治庭州,以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一世)兼濛池都护,治碎叶。继承了西突厥两厢部落分治的历史传统,唐朝所册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主管左厢(即东面)咄陆诸部,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主管右厢弩失毕诸部,大体以伊犁河为界,以东属昆陵都护府,以西属濛池都护府。
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受封为两厢可汗与昆陵、濛池都护兆示着西突厥汗国虽已灭亡,可称之为唐朝治下的后西突厥两厢汗国或两厢封地。其下各辖若干羁縻州兼都督府,每一州、府实际上都是原来的西突厥部落,以其酋长为刺史、都督,较大的部落则分化其势,划为两个或三个羁縻州府。州、府本来是唐朝的制度,西突厥部落纳入唐朝官制体系意味着唐朝政治主权的全面确立。今伊犁地区唐初一度属于昆陵都护府的领地,后来,由于东部天山汉族移民增多,庭州由初置二县变为定制四县,西突厥部落大都西徙,进入濛池都护府地界,因此,伊犁地区大体与唐濛池都护府地界相当,其下属西突厥部落列置为羁縻州府者列举如下:
濛池都护府下属羁縻都督府如下:
叱勒州都督府:在楚河西。
迦瑟州都督府:在楚河西。
西盐州都督府:以咽面部置,在伊塞克湖西。
东盐州都督府:以咽面部置,在伊塞克湖东。
盐禄州都督府:在今伊塞克湖一带。
碎叶州:以聚居碎叶城中的粟特人置。
咽面州都督府:以咽面部置。
哥系州都督府:以哥舒部置,地在今楚河西。
孤舒都督府:以哥舒部置,地在今楚河西。
千泉都督府:以阿悉吉·泥孰俟斤部置,牙于碎叶。
俱兰都督府:以阿史那悉吉·阙俟斤部置,牙于俱兰。
颉利都督府:以拔塞干部置①,地跨楚河东西。
以上三州府都见于乾陵蕃臣石像后所刻官衔,为正史所未载,与史书中的叱勒、答烂迦瑟三州相当,应是一回事。大约都是先设州而后置府,名称亦有所更易。史书中又有盐禄州都督府、西盐州都督府、东盐州都督府等三都督府,究由何部所置,所记不详,如果此三部与咸海有关,很可能也同三姓咽面有关。
唐朝平定西突厥二蕃之后,重新调整和加强了西陲的边防部署,再置安西四镇。显庆三年初置的安西四镇本来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调露元年(679)再置的安西四镇却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特点是去焉耆,增碎叶。以加强伊犁—楚河流域的防御功能与商贸功能。留其得力副将王方翼、杜怀宝分别担任安西都护与金山都护。其中王方翼尤为出色,他任安西都护时不驻节西州,而驻节碎叶。“唐王方翼为安西都护,高宗朝安抚大食使裴行俭之讨遮匐也,诏以方翼为副,行俭军还,方翼始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西域胡夷竞来观之,因献方物”②。又有记载王方翼“大城碎叶,街郭回互,夷夏纵观,莫究端倪。三十六蕃承风谒贺”成为招③。把这座碎叶川上的历史名城重加整修,徕粟特商贾的关市和控御北道的军事要塞。自此以后,碎叶在七河流域的地位更加突出,并设置了碎叶镇守使。
高宗逝世,中宗被废,武曌柄国,罢废了金山都护府,重新恢复了两厢可汗兼二羁縻都护府的建置,这时西突厥首领他匐发动叛乱,一度四镇尽沦,武曌遂于垂拱二年(686)“九月册拜右玉钤卫将军阿史那瑟罗袭父(爵)继往绝可汗”④,兼“濛池都督(应为都护),押五弩失部落”并加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名号,⑤,再次出平他匐之乱。这场叛乱显然仍旧得到吐蕃的有力支持,故平叛战争势必涉及四镇的争夺,此时所谓“四镇”已非显庆年间的焉耆、疏勒、龟兹、于阗,而乃新置之碎叶、疏勒、龟兹、于阗了,易言之,已以碎叶取代了焉耆,备列四镇名单了。可见这次西征告捷,他匐之乱平定,斛瑟罗胜利地完成了阿史那元庆未能完成的使命,再度收复了安西四镇,进驻碎叶,重新安定了西域形势。
但是,继往绝二世阿史那斛瑟罗的胜利并未维持多久。不久由于全局失利和东突厥的复兴而陷入危机。所谓“全局失利”指的是韦待价、阎温古西征吐蕃的败绩。这次西征策划数年,规模巨大,垂拱三年(687)出师,原本期望永昌元年(689)为武周建国献上一束胜利的花环,但是当年五月与吐蕃战于寅识迦河,以粮馈不继,大败,主帅韦待价免职,副帅安西大都护阎温古问斩,于是安西四镇除斛瑟罗所据碎叶以外,又非唐朝所有。而东突厥这时又已复兴,创建了后东突厥汗国,其创业君主颉跌利施可汗阿史那骨咄禄抱着再度统一西突厥的野心,全面介入了西域的政治角逐。史载:“西突厥十姓自垂拱以来,为东突厥所侵掠,散亡略尽,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斛瑟罗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拜右屯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①。这是阿史那斛瑟罗第一次失地奔唐,于是安西四镇复失,其中碎叶为后东突厥所据,龟兹、疏勒、于阗等三镇则乃沦入吐蕃。
吐蕃再克三镇之后,扶立了阿史那俀子为西突厥可汗,立国碎叶川西右厢弩失毕故地,以为政治号召。阿史那俀子乃阿史那元庆长子,元庆兵败后,被召回长安,以私谒太子、为酷吏来俊臣构罪,下狱而死,家属悉被株连,阿史那俀子遂亡奔吐蕃,被扶立为附蕃之西突厥可汗,并与吐蕃联兵,大举犯唐。武后擢用将领王孝杰为武威道行军总管,与西突厥首领继往绝可汗二世斛瑟罗旧将胡禄屋·阙啜、阿史那忠节(又作忠节)联兵,于长寿元年(692)十月大破吐蕃,“克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镇”②,一举“还先帝旧封”③,被誉为中兴壮举。自此以后,阿史那俀子的活动不复见于记载,但吐蕃又先后册拜其叔父阿史那仆罗与阿史那拔布为附蕃之西突厥可汗,继续与唐朝抗衡。这两个人的事迹更少,但既是阿史那俀子的叔父,显然也具有西突厥正统汗裔的身份。正是这种身份被吐蕃视为号召十姓的政治资本,但是其实际效应未必尽如所想。正如郭元振在奏疏中所指出的那样:“吐蕃亦尝以俀子、仆罗、拔布为可汗矣。亦不能得十姓,皆自亡灭。此非它,其子孙无惠下之才,恩义素绝故也..则册可汗子孙,其效固试矣”④。真正在西域政治角逐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至证圣元年(695)吐蕃又发动了全面反攻,避实就虚,不取道西域,而取道河源,旨在进攻河西,切断唐朝通往西域的通道,唐朝(武周)仍以王孝杰为将,拜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统兵相拒,万岁通天元年(696)③月,“孝杰及副总管娄师德与吐蕃首领论钦陵战于素罗漫山的官军败绩”⑤。此战在吐蕃史料中作虎山之战,地在洮州界,唐军之败极惨,“唐之元帅王孝杰尚书越境前来,吐蕃元帅论钦陵以战驱唐人如宰牦牛,双方列阵交战,痛击唐军多人,于尸中立一具使朝天..以表明杀十万众之标志,达拉山之汉墓与马水之汉墓实由此得名也”①。这一记载虽渲染过甚,但唐军失利则是确定无疑的事实。此后唐朝无力再战,而此时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也已亲政,不愿再战以强化噶尔家族的权势。右是双方重开和平谈判。唐使郭元振至吐蕃牙庭,论钦陵提出以唐朝拔四镇、弃十姓为罢兵条件,郭元振针锋相对地以交还河源吐谷浑地为交换,双方使者往返,争执逾年。武后采纳了郭元振提出的谈判策略,“为计以绥之,藉事以诱之”,塞钦陵之口,”。果真取得了成效。利用谈判,②“而和事未全绝③进一步催化吐蕃内部矛盾的表面化,实现孤立钦陵的战略目的。以大相钦陵为首的噶尔家族本是吐蕃北进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而这一家族专国日久,兄弟数人,领兵分据四方,早已形成了强臣震主的形势,深为新登位亲政的器弩悉弄所忌恨,正在逐步翦除其党羽,裁抑其权势,志在收政于己。吐蕃历羊年(万岁元年,695)噶尔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噶尔·赞辗辗顺被杀即为其前兆。唐与吐蕃谈判无进展导致论钦陵急欲向唐军事施压,率师攻犯安西,吐蕃历狗年(圣历元年,698)冬,论钦陵攻唐执唐军元帅都护使④大捷,“”凯旋归来,赞普正好乘其出征,揽国中军政大权于一身,并以接风庆功为名,设伏突袭,屠灭了这一专国多年,为吐蕃建功赫赫的宰相家族。进而“宣布噶尔家族获罪”⑤,尽诛其余党,血洗四境,其唯一幸存者赞婆东奔降唐。至此,吐蕃政治又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天授年间斛瑟罗第一次奔唐以后,西突厥故地形成了两大地方势力。一支是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他在碎叶失守后一直率部屯于碎叶西北界,伺机收复,终于击杀后东突厥汗国重臣阿史德元珍,光复此城,唐朝予以嘉奖。“圣历中,突厥(应为突骑施)首领嗢鹿都督乌质勒移衙碎叶,则天授以瑶池都督”⑥。此应是圣历二年,即699年事。同年八月乌质勒遣其次子遮弩朝唐,表示效忠,可见这支力量是臣属于唐的;另一支势力乃阿史那忠节,又作阙啜忠节,阙啜乃胡禄屋部酋爵号,其人以阿史那氏而主胡禄屋部,显然出身监国吐屯。他本是斛瑟罗旧部,及其主东归,乌质勒聚兵反抗东突厥,其人也归属其帐下,故《旧唐书·突厥传》又记之为“乌质勒部将”然其后自立旗号,领兵而西,王孝杰反攻西域,以之为副帅,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焉耆诸镇,卓建功勋,“”可见这被宰相宗楚客誉为作捍玉关,国之干城⑦,支势力也是臣属于唐的。然而这两支势力彼此“代为仇雠”⑧,唐朝不好处置,乃于700年(圣历三年,即久视元年)腊月再次任命“司礼卿兼池州(应为濛池)都护(“大”乃衍字)、竭忠事主可汗阿史那斛瑟罗为左屯卫将军,仍立平西军大总管,还镇碎叶”①。期望这位西突厥可汗的返封能驾驭两位互不相容的旧部,恢复西疆的安定,却事与愿违。继往绝可汗二世返封不久,发生了吐蕃支持的阿悉吉薄露的叛乱,这是吐蕃在十姓故地最后的政治余响。斛瑟罗在汉将田扬名、封思业的大力协助下,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史载田扬名所统汉军进至碎叶城,“薄露夜伏兵于城傍,掠官驼马而去。思业率轻骑追击之,翻为所败,俄而扬名与阿史那斛瑟罗、忠节率众大至,薄露据城拒守,扬名拔之,积十余日,薄露诈降,思业诱而斩焉,遂虏其部落”。②阿史那斛瑟罗返封之初对于边疆防务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很快在处理乌质勒、阿史那忠节矛盾问题上显现出鲜明偏袒本姓的倾向,顽固地保护蓝突厥贵族的地位,引起异姓突厥诸部的不满。长安三年(703)乌质勒公然起兵反抗斛瑟罗,战事蔓延,“安西道绝”③,结果,阿史那斛瑟罗大败,重返长安。原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所辖封疆大部分为乌质勒所并,其领地“东邻北突厥,北(应为西)诸胡,东直西、廷州,尽并斛瑟罗故地”④。从而结束了继往绝二世兼濛池都护的政治生涯。
濛池都护府的政治中心碎叶城。初本粟特商人所建聚落。早在唐朝之前就已存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诞生于这里,唐初玄奘法师还在碎叶城外会见了统叶护可汗,主要是以贸易商城的形象出现,基本上没有什么军事设施。王方翼率先将它扩建为军事城堡,唐朝改以碎叶取代焉耆备列安西四镇,派遣汉军进驻。初建的碎叶军镇,称为保大军,后来改名碎叶镇守军。碎叶城故址就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西南8~10公里阿克·贝希姆村西1公里的阿克·贝希姆废城。唐朝在碎叶的主要镇兵称为保大军,驻于碎叶附近,开垦屯田,以耕养军,且耕且战,屯田数至少也不下七屯。仅次于碎叶的城镇是弓月和双河,这两座城镇都在伊犁河流域。唐朝碎叶、伊犁河流域的居民,除西突厥人以外,主要是汉人和粟特人。驻边汉军大都带有家属,人数相当可观。以其乡籍而论,主要来自河西凉、甘、瓜、肃、沙诸州,也有少量来自秦、雍等关中诸州。平常按军事编制,以屯为单位,进行屯垦,自己解决粮食问题,亦兵亦农。碎叶镇存在时期(679~719),由于汉军与西突厥军的共同协防,伊犁河流域乃至整个天山北麓地区的防务都进一步巩固。直至开元七年(719)突骑施黑姓王雄主苏禄为可汗,与唐朝达成了共同抗击大食(阿拉伯)的盟约,作为交换,唐朝放弃了碎叶的主权,成为突骑施的牙庭,恢复以焉耆取代碎叶备列安西四镇。
附注
①《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列传。 ②《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列传:“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①《晋书》卷九十七,西域传:“焉耆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里,其地南至尉犁,北与乌孙接,方四百里,四面有大山”。 ②《北史》卷一魏本纪。 ③《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元嘉十二年。 ④《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元嘉十二年。 ⑤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五,沮渠茂虔。 ⑥《资治通鉴》卷一〇三 ⑦《资治通鉴》卷一〇三。 ①《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 ②《北史》卷九十七,悦般传。 ③《北史》卷九十七,悦般传。 ④《魏书》卷一〇二,乌孙传。 ⑤《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 ⑥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五,沮渠茂虔。 ①《北史》卷九十八,高车传:“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 ②《北史》卷九十八,高车传:“高车之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①《北史》卷九十九,突厥传 ②《太平寰宇记》卷一九六,突厥传下。 ①段连勤:《丁零、高车和铁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37~238页。 ①《魏书》卷一〇一,高昌传。 ②《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①《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②《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③《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④《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⑤《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⑥《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⑦《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⑧《隋书》卷五十七,裴矩传。 ①《册府元龟》卷九九五,外臣部,交侵,11685页。 ②此据《唐会要》卷一〇〇;《册府元龟》卷九七〇,外臣部,朝贡三,作正月。 ③《旧唐书·本纪》。④《册府元龟》卷九七四,外臣部,褒异一。又“二十二年二月西蕃沙钵罗叶护率众归附,四月西突厥泥伏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率众属于庭州”。见于《册府元龟》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 ⑤《唐会要》卷七十三,安西都护府条。 ⑥《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贞观二十二年,6264~6265页。 ⑦《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贞观二十二年,6265。 ⑧《册府元龟》卷十二,帝王部,告功,135页:“(阿史那社尔)明年,正月,辛亥,献(诃黎布失毕等)于社稷,壬子,献于紫微殿”。 ⑨原注:此因《穆天子传》西王母觞天子于瑶池之上而命名也 ⑩《资治通鉴》卷一〇九,贞观二十三年。 ①《新唐书》卷二一五下。列传一四〇下,西突厥下。 ②《新唐书》卷二二一上,龟兹传。 ③《册府元龟》卷一一九,帝王部,选将,1428页。 ④《新唐书》卷二二一上,龟兹传。 ⑤《新唐书》卷二二一上,龟兹传。 ⑥《册府元龟》卷九九四,外臣部,封册二。 ⑦《册府元龟》卷九九一,外臣部,备御四:“高宗永徽二年十一月丁丑,以高昌故地置安西都护府,以尚舍奉御、天山县公麴智湛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府州剌史,往镇抚焉”。 ①《新唐书》卷二一五下,列传一四〇下,西突厥下。 ②《新唐书》卷二一五下,列传一四〇下,西突厥下。 ③《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 ④《册府元龟》卷一一九,帝王部,选将一 ⑤《资治通鉴》卷二〇〇,1293~。 ⑥《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1294页。 ⑦《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11576页⑧《册府元龟》卷四五六,将帅部,不和,5405页。 ⑨《册府元龟》卷四五六,将帅部,不和,5405页。 ①《册府元龟》卷四五六,将帅部,不和,5405页。 ②曳咥河即里移德建河,里移急读为曳,德建急读为建,即今玛纳斯河,一说额尔齐斯河,其说不取。 ③《册府元龟》卷九七三,外臣部,助国讨伐,11433页。 ④《册府元龟》卷三六六,将帅部,机略六,4352页。 ⑤《唐会要》卷九十四,西突厥。 ⑥《册府元龟》卷九七三,外臣部,助国讨伐,11433页。 ⑦《通典》卷一九九下,边防十五,北狄六,突厥下。 ⑧薛按:阎啜乃阙啜之讹,胡禄屋部酋长也。 ⑨《册府元龟》卷九七三,外臣部,助国讨伐,11433页。 ⑩《通典》卷一九九下,边防十五,北狄六,突厥下。 11《通典》卷一九九下,边防十五,北狄六,突厥下。 12《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 ①《资治通鉴》卷二〇〇,显庆三年正月。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下,列传,一四四下,突厥下。 ③《册府元龟》卷十二,帝王部,告功,135页。 ④《通典》卷一九九下,边防十五,北狄六,突厥下。 ①陈国灿:《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的研究》,《文物集刊》2集,1980,4。 ②《册府元龟》卷四一〇,将帅部,壁垒,4874页。 ③《全唐文》卷二二八,张说八《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 ④《册府元龟》卷九六四。 ⑤《资治通鉴》卷二〇三,垂拱二年。 ①《资治通鉴》卷二〇四 ②《资治通鉴》卷二〇五。 ③《册府元龟》卷九六四。 ④《旧唐书》卷一二二,郭震传⑤《册府元龟》卷四四二。 ①《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译本,108页。 ②《册府元龟》卷六五五。 ③《册府元龟》卷六五五。 ④《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译本,108页。 ⑤《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译本,108页。 ⑥《册府元龟》卷九六七。 ⑦《资治通鉴》卷二〇九,引《景龙文馆记》。 ⑧《资治通鉴》卷二〇九,引《景龙文馆记》。 ①《册府元龟》卷九六四。 ②《册府元龟》卷九八六。 ③《资治通鉴》卷二〇七。 ④《新唐书》卷二一五下,西突厥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