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汉朝和亲与乌孙的兴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汉朝和亲与乌孙的兴衰
分类号:
K294.52
页数:
6
页码:
32-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汉朝和亲与乌孙的兴衰,汉通西域以张骞西使为先驱,“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等情况。
关键词:
伊犁
汉朝和亲
乌孙的兴衰
内容
汉通西域以张骞西使为先驱,“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①。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交结大月氏失败,“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②。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改而交结乌孙,获得成功,分遣副使,分别访问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诸国,同这些西域大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争取乌孙等诸国各遣使者通汉,自此,汉朝的政治影响空前扩大,其中汉与乌孙之间的关系尤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发展为两国结盟共抗匈奴。为此,汉武帝先后遣嫁细君、解忧两位和亲公主。和亲,渊源于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通婚,实为政治联姻性质。武帝先后遣嫁的和亲公主有二,一是细君公主,二是解忧公主。按公主尊号,仅为皇帝亲生女才能拥有。细君、解忧虽然都具有汉朝刘氏家族的血统,然其父皆为王,而非帝,特授公主名号,以尊显其地位,皆非汉武帝亲生,然皆建不世功业。其中尤以解忧公主及其陪嫁侍女冯嫽的功业最为显赫。
自从张骞成功出使乌孙,并取得了乌孙使臣的回访以后,双方都具有结盟共反匈奴的政治倾向。元封年间(前108~前107)猎骄靡正式遣使向汉朝求婚,武帝许诺了这一政治联姻,第一次肩膺和亲重命的和亲公主乃叛汉自杀的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出行前被册拜为公主,寓意为正式承认为武帝养女,享有公主一切待遇,包括开府建衙。聘礼非厚,除了丰厚的黄金、彩帛、粮食之外,还带有数百乐人、侍女、工匠等随行人员。达乌孙后,被封为右夫人,猎骄靡年老,细君又被改嫁猎骄的长孙岑陬,生女少夫。和亲公主虽远嫁乌孙国,却享有如今日外交官的政治特权,带领数百西去定居的汉人随员,别立帐落。公主居地演变为伊犁河谷最早的汉人聚居区。
细君公主和亲乌孙之初,生活上不习惯,赋《黄鹄歌》抒怀:
吾父嫁我兮天一方,远嫁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诗中全面反映了与中原汉土迥然有异的乌孙游牧生活画面。汉人是定居族群,以房、屋、楼、院为宅,以黍、稷、粳、稻为食,而乌孙本身就是塞人中的一支,其生活方式也是史前塞人的继承和发展。
乌孙的婚姻实行族外婚制,普通牧民当然是一夫一妻,贵族盛行一夫多妻,昆弥除正妻必须是乌孙人之外,还有左、右夫人,其中左夫人多为匈奴公主,匈奴势力在乌孙也有一定影响。汉朝遣嫁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都是右夫人,正妻与左、右夫人之间不像中原后、妃、妻、妾那样身份悬殊,匈奴夫人之子与解忧之子都有资格入继大统。从幼子大禄仍继承一部分领土的史实表明,乌孙男性都有从父亲那里继承财产的权利。为防止家族财产流失,实行收继婚制。严禁妻嫁外姓,夫死,子、弟可以续娶其小母及嫂,父死,男性继承人可续娶其小母及嫂。猎骄靡年老,长子早死,依乌孙旧俗,细君公主须改配他的孙子岑陬。收继婚同汉人习俗迥异,公主起初不肯,上书汉廷,覆书依当俗改嫁,细君公主又成了岑陬的右夫人。在收继婚制度下,妇女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汉朝和亲公主之所以威重西域,除了倚汉朝为后盾之外,也同这种乌孙风俗有关。岑陬立,建号军须靡,生有一女,名为少夫。
早在猎骄靡在位时期,就存在着双王制度的萌芽,因太子早死,传位嫡长孙军须靡,次子大禄不服,增其领地,厚增部众,分其国众三分之一,子孙世袭,势力日盛,军须靡任昆莫时期,其叔大禄实为国之副王,号小昆莫,自是乌孙大、小两昆弥并立,双王制度自此产生。这时乌孙与汉朝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细君公主死后,军须靡继续遣使汉朝,要求迎娶新公主,维持两国间的和亲关系。早在吴楚七国之乱中被杀诸王女性后裔都被收养在宫中,成为和亲公主的候选人员。其中第二号叛首楚王刘戊孙女首备其选。被册封为解忧公主,和亲规格与细君公主相同,仍以百余人随嫁,许配军须靡。解忧公主秉承了祖父刘戊的刚烈、勇敢性格。其贴身侍女冯嫽也出自楚国叛将之后,都是女中豪杰。到达乌孙之后,别立帐落,成为乌孙国中一支相当有影响力的势力。
军须靡在位时期,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捷报频传。元封三年(前108),汉将赵破奴、王恢率兵进军碛口,俘楼兰王,攻破车师,赵破奴封浞野侯、王恢封浩侯。汉朝列亭障烽燧开始自酒泉直到玉门关,丝路初通。太初元年至三年间(前104~前102)又因汉使车令被杀而引起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的事件。李广利统军众多,先后两次出师远征,兵临大宛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地区,这是我国军事力量在中亚地区的首次显现。凯旋后,无数大宛特产的汗血马争骏长安。西域诸国纷纷叛离匈奴,归附汉朝。这时西域都护府尚未成立,汉使出入西域的次数和人数都空前增加。解忧公主以其昆莫右夫人和汉朝天子之女的双重身份,政治权威进一步增长。《汉书》卷96虽然明确记载“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但仔细检索有关内容,赤谷实为汉朝和亲公主驻地,后来又成为段会宗主持屯田的地区,大昆弥逐水草而居,并无定所。以此判断,赤谷城很可能乃汉人所建。
军须靡死后,因其子泥靡年纪太小,传位于其叔大禄之子翁归靡,遗言至泥靡长大,政权仍要归还泥靡。自此乌孙发生了王统转移。翁归靡体胖,取得乌孙昆莫位之后,号“肥王”,解忧公主又成为肥王翁归靡的右夫人,生三男二女。长子元贵靡,后来成为乌孙大昆莫;次子万年,后来成为莎车国王;三子大乐是乌孙左大将;长女弟史,后来成为龟兹王绛宾王后,小女素光,嫁若呼翕侯,解忧公主权势上升,威重西域。
汉昭帝末年,匈奴派遣精骑4000游牧于车师一带,联兵共犯乌孙。昭帝、宣帝易代之世,匈奴大举进犯乌孙,危及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解忧公主最先与翁归靡联名飞书朝廷,要求出援。宣帝本始二年(前71)汉朝应请分兵五路反击匈奴,汉朝派遣常惠首次来到乌孙。常惠,少年时从苏武奉使匈奴,羁押荒原十九年,守节不屈。昭帝继立后始释归,封光禄大夫,忠义节操,誉满海内。宣帝时,早已不再年轻的常惠又以使者的身份走上了同匈奴斗争的大战场。本始二年(前72)常惠首次出使西域,至赤谷谒见了乌孙王与公主,发乌孙骑5万,参赞帷幄,协助指挥其国兵,东西夹击,在蒲类海上大败匈奴主力,进至匈奴右谷蠡王庭,俘单于叔、伯、嫂、犁汗王等4万众,重创匈奴。乌孙转危为安,汉朝的威胁也同时解除,常惠以功封长罗侯。本始四年(前70),常惠二次出使乌孙,率所部汉军500人,并发乌孙兵7000,西域诸国兵2万余人,围龟兹,声讨杀害汉军校尉赖丹的罪行。赖丹本扜弥国太子,降汉后奉命率兵屯田轮台,龟兹贵人姑翼怂恿龟兹王杀害了赖丹。后姑翼被缚送汉营,斩首,龟兹降汉。地节二年(前68)常惠第三次建功西域,与屯田车师的汉将郑吉共破匈奴。不久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就同这次胜利有关。
地节二年(前68)匈奴壶衍鞮单于死,弟左贤王立为虚闾权渠单于,以右大将女为大阏氏,而黜前单于所幸颛渠阏氏。引起颛渠阏氏父左大且渠为首的贵族的不满,匈奴内部矛盾激化。汉屯田兵主将侍郎郑吉率兵攻车师,车师王乌贵降汉。匈奴派兵驰救,郑吉遣将司马熹率领免刑罪人屯田渠犁,收获了大批军粮。凭借着这批资源,联络西域诸国,共同进攻车师,车师王乌贵战败请降。地节三年(前67)匈奴发兵攻车师,汉军迎击,匈奴前进受阻。车师王乌贵担心被杀,只身逃亡乌孙,为乌孙昆莫接纳。郑吉立即果断地将乌贵妻子护送长安,成为汉朝的人质。匈奴更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余民东徙,不敢继续留居故地;郑吉乘虚派遣汉兵300人开始在车师经营屯田。但遭到匈奴的攻击,常惠再次发乌孙兵驰救,护送汉军安全返回渠犁。地节四年(前66)龟兹王绛宾上书请求迎娶解忧公主女弟史为夫人,并偕绛宾一起入汉朝觐。汉朝通过解忧公主后裔,又将和亲关系扩展至龟兹,牢固地控制了丝路中道。
元康元年(前65)正月,龟兹王绛宾偕夫人弟史至长安,入汉宫贺正,宣帝册封解忧公主女弟史为公主,授印绶,赠送了大量丝帛,护送返国。同年,莎车王死,解忧公主子万年被莎车贵族推立为莎车王,得到汉朝批准,派遣使者奚充国自乌孙护送万年赴莎车履封。莎车王弟呼屠勾结邻国,发动政变,杀死汉朝册封的莎车王万年及汉使奚万年,自立为王,改青铜武士俑附匈奴。丝路一度阻绝不通。汉使冯奉世送大宛国使至伊循城,与副使严昌合谋,持汉节征召西域诸国军,南北道合兵1.5万人攻莎车,声讨呼屠杀害解忧公主之子万年的罪行,呼屠自杀,莎车降汉,维护了汉朝在西域的权威。宣帝擢拔冯奉世为光禄大夫。
元康二年(前64),翁归靡上书汉宣帝,传位长子元贵靡,并为之求和亲。汉宣帝以解忧公主弟之女相夫为公主,住上林苑习乌孙语。同年,匈奴发兵攻扰车师汉军屯田,郑吉率汉军7000人自渠犁驰救,被匈奴包围,常惠率张掖、酒泉精骑来援,护送郑吉及车师屯田兵安全退返渠犁。汉朝册拜焉耆的车师前部太子军宿为车师前部王,令其率领亲汉的车师部众也随汉军迁往渠犁,擢拔长期在渠犁主持屯田的郑吉为卫司马,授权护卫鄯善以西、以南的丝路交通线。同年,翁归靡通过常惠上书汉廷,要求以公主所生子、汉外孙元贵靡为昆莫的继承人。乌孙使臣押送入汉的马、骡各千匹,作为续结和亲的聘礼。这封信将解忧公主架空,未共同签署,分明是乌孙政治大变动的前兆。汉宣帝将翁归靡的书信交付廷议,大鸿胪萧望之最先发现了乌孙国内政治变动的迹象,指出:“乌孙绝域,变故难保,不可许”。汉宣帝却采纳了大臣们的主流意见,认为乌孙新立大功,决定许诺乌孙昆莫的要求。汉朝使臣到达乌孙领取乌孙聘礼,翁归靡也遣使300余人入汉迎亲,汉朝以解忧公主之弟所生女相夫,册为少公主,在上林苑专门设立了公主府,置官属百余人,学习乌孙语,积极筹备与乌孙续结和亲。
元康四年(前62)汉朝遣使乌孙,责问昆莫擅自收留叛汉逃亡乌孙的车师王乌贵,迫其交出乌贵。由于车师已册立新王,乌贵应召随汉使入长安。为他兴建了宅第,留居长安不再遣返。神爵年间(前61~前58)匈奴国中发生五单于争立之事。神爵二年(前60)匈奴十余万骑兵南侵失利,虚闾权渠单于吐血死,右贤王被王后颛渠阏氏与权臣左大将且渠都隆奇推举,建号握衍朐鞮单于。进行政治清洗,主政西域的日逐王也地位危殆,率众降汉,为郑吉亲自率部护送入汉,至长安,进见宣帝,自此,匈奴势力全面退出西域,僮仆都尉罢废。日逐王至京后,被汉朝封为归德侯,这是西域归汉的历史开端。神爵三年(前59)郑吉自内地返回西域,西域都护府创立,治乌垒城,郑吉被册拜为首任西域都护,封安远侯。西域都护府衙署治于乌垒。授权号令西域诸国,这是新疆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标志,汉朝的政治权威已在西域地区全面树立了起来。
西域都护府创立之后,汉与匈奴的斗争并没有停息。匈奴失去了城邦诸国之后,对于乌孙的争夺反而加剧了。正是日逐王降汉的神爵二年(前60)一代名王翁归靡逝世,本来遗言立他与解忧公主所生的元贵靡为昆弥。汉宣帝派常,惠出使,护送公主相夫西行。及翁归靡死后,乌孙国中亲匈奴派贵族势力抬头,不立元贵靡,改立翁归靡的侄儿泥靡。常惠持节护送少公主至敦煌,尚未出塞,翁归靡已死。乌孙贵族认为翁归靡的继承权传递,违背了前国君军须靡的遗言,另行议立军须靡与匈奴王后所生子泥靡为昆莫。乌孙政治立场急速由亲汉变为反汉。泥靡继位后,专断狂肆,得到了一个“狂王”的绰号,常惠上书建议:“乌孙违约,未立元贵靡为王,已不能再允许同乌孙继续和亲,我必须先赴乌孙交涉,少公主暂留敦煌,待我复命后迎少公主返国”。汉宣帝将常惠的建议交由朝廷讨论。重臣萧望之支持常惠的见解。认为乌孙违约,不应继续同乌孙和亲,何况此事乃是以乌孙不立元贵为起因,不嫁少公主,并非汉朝背信弃义,遂下令召少公主还朝。和亲未成。乌孙与汉朝的关系一度出现裂痕。解忧公主不得不以个人力量挽回这一形势,三嫁泥靡。在此期间,匈奴国中大乱,除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以外,右奥鞬王自立为车犁单于、呼揭王自立为呼揭单于、乌藉都尉自立为乌藉单于,五单于混战,国势急剧衰落。五凤四年(前54)闰振单于进攻郅支单于,战败被杀,郅支单于势力壮大,进一步击败呼韩邪单于,攻占单于王庭。呼韩邪单于率众南迁,匈奴分化为以郅支单于为首的北匈奴和以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南匈奴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派遣他的弟弟谷蠡王入汉,充当人质,宣布归降汉朝,上表称臣。漠北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了巩固元贵靡的统治,常惠率领三校尉屯田赤谷,为其声援。但元贵靡在位不及一年身死,汉朝又册立泥靡与解忧公主所生子鸱靡继为乌孙大昆莫。甘露元年(前53)鸱靡为猎骄靡与匈奴妻所生子乌就屠所杀,乌就屠自立为昆莫,将附北匈奴。汉宣帝遣辛武贤率领汉、若羌、小月氏将士5000千人,驻兵敦煌,准备西征乌孙;又以西域都护郑吉出面请乌孙右大将夫人冯嫽从中调停,游说乌就屠退为小昆弥,拥立元贵靡为大昆弥。年逾七十余岁的常惠第四次出现在西域,以汉朝特使身份坐镇赤谷城,与西域都护郑吉、解忧公主、冯夫人(冯嫽)一起共同妥善处理了这一问题。
在结盟乌孙的历史过程中,解忧公主(前121~前49)功不可没。历嫁军须靡、翁归靡、泥靡,运筹帷幄,成为助主国政的有力的助手,全力维护乌孙与汉朝结盟。解忧公主的贴身侍女冯嫽继承了解忧公主未竟事业。她随公主和亲,成为乌孙国中掌握兵权的右大将夫人。至公主晚年,乌孙国中亲匈奴派势力抬头,解忧公主的丈夫泥靡被杀,在国中拥有很高威信的乌孙豪酋乌就屠被推立为大昆弥,而右大将乃其密友。汉军闻讯将要发兵讨伐,所付高昂代价是显而易见的。冯嫽力阻这一行动,并巧妙地利用其夫对乌就屠的影响,详陈利害,规劝以大局为重,退居小昆弥,冯嫽还以汉朝特使身份在赤谷正式册立他们为大小昆弥,颁发了汉朝印绶。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方式解决了乌孙的内部政争,进一步加固了汉与乌孙的政治同盟,人称冯夫人。从更为深层的意义观察,她们的和亲还客观上扩大了汉文化的辐射,为西域最终融入中国主流文化和主流社会作出了贡献。
两汉王朝交替之际,西域一度发生混乱,北匈奴的势力再次进入西域,随着东汉王朝的建立与我国中央王朝国力的复苏,再次确立了西域都护府的政治权威。永平十七年(74)汉明帝再开西域,初平车师,重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以陈睦为西域都护,驻高昌,谒者关宠为戊校尉,屯前王柳中城,耿恭为已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屯各置数百人。耿恭赴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交通乌孙。“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①然至次年,北匈奴反攻,高昌、柳中皆陷,陈睦、关宠相继战死,耿恭孤军也被围经年,汉军出迎乌孙侍子的计划罢置。班超任西域都护时期,汉朝派遣卫侯李邑为专使,护送乌孙使者还国,携带大量金帛赠送乌孙昆莫及国中大小贵族,取得了乌孙的效忠,参加了班超攻灭龟兹的决定性战役。但班超之后,有关乌孙的消息却渐趋稀少,反映东汉时期的乌孙已日益衰落。东汉和帝元年(89)北匈奴为汉将窦宪、耿秉所败,远迁西海,途经伊犁,乌孙首遭重创。东汉桓帝时期鲜卑首领檀石槐大举进犯伊犁水域,乌孙再遭重创。及洛鼎倾覆,晋室南迁之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又发生了鲜卑拓跋氏首领郁律(318)进军伊犁水域事件,后世统一北方的北魏王朝就是由这支拓跋氏鲜卑所创立的。乌孙三遭重创,经此三次打击国势已一蹶不振。至5世纪初,悦般崛兴于西,柔然隆盛于东,乌孙所据伊犁河故地已被两“国”东西瓜分,被迫迁入山中,艰难地生存到北魏太武帝在位时期。太延元年(435)乌孙使团仍同龟兹、疏勒、悦般、鄯善、焉耆、车师、粟特等九国一起向北魏朝贡。太延三年(437)董琬、高明西使,也是先到达乌孙,由乌孙派出向导和译员护送董琬和高明分别赴破洛那(今费尔干纳,即汉代的大宛)和者舌(今塔什干到七河流域的广袤地区,即汉代的康居国,唐代的石国国境);此后又随同西域十六国使团入贡于魏,这已是乌孙在史书上留下的最后记录了。这时的乌孙已成为逃亡葱岭中的一个小山国,后来就完全消失了。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汉朝伊犁、魏晋南北朝唐伊犁、两辽蒙元明伊犁、清代伊犁、民国伊犁、伊犁民族文化、伊犁历代文化遗产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伊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