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唐朝末世的北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702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唐朝末世的北庭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4
页码: 318-341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新疆地区唐朝势力退出北庭之后,回鹘跌氏崛起,不但一度收复了北庭,而且取代了药罗葛氏的世袭王族地位,创建了回鹘跌汗朝。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唐朝末世 北庭

内容

唐朝势力退出北庭之后,回鹘跌氏崛起,不但一度收复了北庭,而且取代了药罗葛氏的世袭王族地位,创建了回鹘跌汗朝。自此回鹘、吐蕃大战全面爆发。吐蕃虽然赢得了这场战争,但伴随着漠北回鹘汗国的解体,西迁回鹘又重返北庭、安西故地,结束了吐蕃西域霸权,进入了北庭回鹘、哈剌汗朝①、佛国于阗等西域三国鼎立的新时代。
  第一节跌氏与回鹘汗朝易代
  贞元六年(790)北庭陷蕃和回鹘易主乃是药罗葛氏势衰和跌氏崛兴的历史先兆,此后伴随着北庭争夺战转败为胜,跌氏的威信日益提高,永贞十一年(795)被唐朝册封为怀信可汗的跌骨咄禄登上回鹘可汗宝座,引起回鹘汗国的易代,结束了延祚多年的药罗葛氏的统治,开创了回鹘汗国跌汗朝。对于这一历史进程,史书中所载并不清晰,其间存在着三大疑谜。
  疑谜一:贞元六年回鹘国中接连发生的两场政变何以都发生于颉于迦斯外出驰救北庭之时,扶立幼主阿啜的回鹘次相在这场政变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疑谜二:贞元七年(791)于迦斯反攻北庭兵败后,就出现了杨袭古被杀于回鹘牙帐,与此同时,被宣称为杀人者的颉于迦斯,也自此消隐于史册。而自此之后,跌氏崛兴,药罗葛氏衰微,其中蕴涵的历史内容为何。
  疑谜三:永贞元年(805)药罗葛汗朝绝统,跌氏汗朝创立,其创业国君怀信可汗究竟是颉于迦斯还是扶立阿啜的回鹘次相。
  对此,我的解读如下:
  史载颉于迦斯战败返师之后,幼主阿啜在次相拥戴下称汗已两个月:“及六月,颉于迦斯西讨回,将至牙帐,次相等惧其复有废立,不欲汉使知之,留(郭)锋数月初回,及颉于迦斯之至也,可汗等皆惧其复有废立之由,且请命曰:今日惟大相生死之。悉以所陈器赠颉于迦斯以悦之,可汗又拜泣曰:‘愚玄无知,今幸得立,惟仰食阿爹,国政悉不敢闻也。’①可以发现次相同大相颉于迦斯之”透过这段貌似平常的记载,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恰在颉于迦斯统兵外出期间,回鹘国内连续发生两起政变,实属蹊跷。依政变常规,必以武力为后盾。第一次政变首领忠贞可汗弟的政治倾向显然是摩尼教的反对者,但大相外出,无以为恃,实掌政权的次相不予支持,仅凭勾结宫中内线少可敦,绝不敢自立为汗,说明这两起政变实质上都是次相一手导演以清除政敌为目标的政治戏。及颉于迦斯大败而归,这位心计超群的次相又精心策划了新君郊迎之礼,与其说是恭迎,真不如说是羞辱,以迫使颉于迦斯入瓮。颉于迦斯兵败而归,自然也不敢有所作为,只得承认现实:“颉于迦斯感其卑曲,持之而哭,遂持臣礼。悉以所遗颁从行者,己无所受,国中由是稍安。”②不甘心失势的颉于迦斯只有创建军功,才能东山再起。贞元七年(791),于迦斯再次率兵与驻节西州的唐北庭节度使杨袭古联兵反攻北庭,又大败。“七年秋,(回鹘)又悉发其丁壮五六万人,将复北庭,仍召杨袭古偕行,俄为吐蕃、葛逻禄等所击,大败,死者大半。”③“葛逻乘胜取回纥之浮图川,回纥震恐,悉迁西北部落羊马于牙帐之南以避之。”④此战之后,回纥势力几乎全部退出了西域,葛逻禄则代之而兴,接管了天山东部地区。《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颉干(于)迦斯绐之曰:‘且与我同至牙帐,当送君归本朝也。’袭古从之。及牙帐,留而不遣,竟杀之。”
  《新唐书》卷7德宗本纪但记,贞元七年(791)“九月,回鹘杀杨袭古”,虽未确言为颉于迦斯所杀,杨袭古乃被杀于回鹘牙帐则是确定无疑的。杨袭古身份乃唐朝大将,在正常情况下作为唐朝盟国的回鹘绝不敢擅杀唐朝大将,说明杨袭古必死于非正常事件。颉于迦斯连战皆败,不可能继续主持军事,云为此人所杀,情理不合,而且随着杨袭古的被杀,这个被宣称为杀人者的颉于迦斯也自此消失于史册。继之主军的则乃后来成为回鹘国君的跌骨咄禄,此人显然就是因扶立新主而在朝中独秉大权的回鹘次相。据此判断,颉于迦斯第二次北庭兵败返朝之后,就被以败军之罪夺其兵权,颉于迦斯起兵反抗,被次相所杀,杨袭古很可能也一并被次相所杀,而转嫁罪名于颉于迦斯,通报于唐,被转录为史,贻误至今。可见贞元七年(791)颉于迦斯之死就是回鹘药罗葛汗朝灭亡的历史前兆。自此,次相跌骨咄禄专国,对于此人出身渊源,汉文史料模糊不清,在《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 武碑》中却有详细的记载。而此碑迄今学术界仍存在重大争议,有必要予以简介。
  《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全称为《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录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光绪十六年(1890)为芬兰学者海开勒在鄂尔浑河左岸回鹘都城喀喇巴拉噶逊附近最先发现,原有汉、突厥儒尼文、粟特等三体文字,其中唯汉文基本保存完好,尚残存二十四行,突厥儒尼文已残毁难辨,碑阴粟特文仅存半块略多,却保留了“立于马年”,即元和九年甲午(814)所立的重要记载,正当合毗伽可汗即保义可汗在位之世(元和三年至长庆元年在位,809~821年),学术界一度称之为《保义可汗碑》,并把碑文中出现的“天可汗”事迹一律归之于保义可汗名下,此说自沙畹、伯希和、王国维以来,直迄于程溯洛,在我国影响甚巨。拉德洛夫则认为此碑虽乃保义可汗时代所立,所叙内容实乃怀信可汗,主张应定名为怀信可汗碑,为近年来日人山部健夫及澳人科兰·马克拉斯等所宗。此说较保义可汗说略进一步。然通观全文,碑文中的“天可汗”并非某一人的专称,而是泛指回鹘可汗,其记述重点并不在于专在一朝一汗,而是历述自护输、骨力裴罗建国直至怀仁可汗等跌氏诸汗一脉相承的历史继承关系。立碑意旨主要在于论证跌氏兴起有因,跌汗朝理应是北回鹘汗国可汗谱系的正统继承者。实质上乃是跌汗朝兴起的记功碑。其中对跌汗朝的开创者怀信可汗骨咄禄,用墨之浓,尤冠于诸汗,如第13行渲染此人种种神异,“当降诞之时,祯祥可持,自幼及长,英雄神武”,又如在第12行中追叙此汗“当龙潜之时,于诸王中最长,都督、刺史、内、外宰相、司马奏曰天可汗垂拱宝座,辅弼须得贤,今合可汗有邦治之才,海岳之量,国家体大,治令须明,特望天恩,允臣所请”。这里“天可汗”显然是指长寿天亲顿莫贺可汗,而“龙潜”之“合毗伽可汗”则应指骨咄禄怀信可汗,第13~14行明确记载:“可汗宰衡之时,与诸相殊异,为降诞之际,祯祥可持(奇特),及长英雄神武,坐筹帷幄之下,决胜千里之外,温柔惠化,抚育百姓,因世作则,为国经营,算莫能及,初北方坚昆之国控弦四十余万,彼可汗自幼英雄智勇,神武威力,一发便中,坚昆可汗应弦殂落,牛马谷量,仗械山积,国业荡尽,地无居人。”《新唐书》卷217记:“爱滕里逻羽录没蜜施合胡禄毘伽怀信可汗骨咄禄本跌氏,少孤,为大首领所养,辩敏才武,当天亲时数主兵,诸酋尊畏。”说明此人乃长寿天亲顿莫贺可汗在位时期已被擢为宰相,主兵一方,这场击杀黠戛斯可汗的战役虽然未系年月,必为顿莫贺在位末期,史载贞元五年(789)顿莫贺可汗犹在位,贞元四年(788)回鹘派出了高规格的使团赴唐迎亲,“可汗遣宰相跌都督等众千余,并遣其妹骨咄禄毗伽公主率大酋之妻五十人逆主,且纳聘”。①回纥使团的首领就是跌都督。说明跌氏已开始在回鹘国中用事。以此判断,跌骨咄禄平定黠戛斯之役也是发生于贞元四年,或稍早于此年。但此人在位时间仅有一年(贞元五年至六年,789~790年)。
  其时跌骨咄禄已出任次相,前朝元老颉于迦斯虽仍位居大相,执掌兵权,内部政务大权似已落入次相之手,出现了国中二权并立的现象。大相颉于迦斯两战北庭,皆败,而至这位“龙潜之时”的次相主兵以来,却非但力挽狂澜,连挫强敌,而且创造了再收北庭的奇迹。见于《九姓回可汗碑》第 14行至 15行:
  ..复葛禄与吐蕃连入寇,跌偏师于匀曷户对敌,智谋弘远,
  □□□□□□□□□□□□□□□北庭半收半围之次,天可汗亲统大军,讨
  灭元凶,却复城邑,食土黎庶,含气之类,纯善者抚育,悖戾者屏除,遂
  □□□□媚碛,凡诸行人,及于畜类。
  以上所叙跌偏师于匀曷户抗击葛逻禄、吐蕃联兵入寇事,必与颉于迦斯惨败,葛逻禄夺取浮图川,进逼回鹘牙帐事有关,应发生于贞元七年。接着又发动了对北庭的反攻。
  而诸书记载年代不一。依《唐会要》卷98记,此事即发生于贞元七年(791):“九月,(回鹘)败吐蕃于北庭,使献捷。”《册府元龟》卷995,外臣部,交侵所记时间相同:“九月,回鹘遣使献败吐蕃、葛禄于北庭所捷及其俘畜。”《旧唐书》卷195回纥传文与此全同,唯系之于八月,《新唐书》卷217亦记:“是岁,回击吐蕃、葛禄于北庭,胜之,且献俘。”依此,至迟贞元七年九月跌骨咄禄执柄回鹘国政以后,就已光复北庭,但颉于迦斯八月北庭大战惨败,回鹘元气未复,即使跌骨咄禄军事才能超越颉于迦斯十倍,也未必如此快捷。《册府元龟》卷973外臣部,助国讨伐条则系之为贞元八年事:“(贞元)八年(792)正月..吐蕃与回鹘战败,征兵于南诏蛮王异牟寻。”这里提供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吐蕃征兵南诏乃回鹘收复北庭之次年事,而同一内容在《册府元龟》卷995外臣部交侵中却记为贞元十年(794)事:“(贞元)十年,正月,南诏蛮异牟寻大破吐蕃于神川,使来献捷。初,吐蕃因北庭与回鹘大战,死伤颇众。乃征兵于牟寻,须万人,牟寻既定计和我,因其征兵而袭之。”参阅其他史料,亦足证实南诏归唐乃贞元十年,则吐蕃征兵必非贞元八年而乃十年正月事,“八年”则乃“十年”传抄之误。据此,回鹘破吐蕃,光复北庭应发生于贞元九年(793)依此判断,前引史料中所记贞元七年(791)九月北庭献捷事实亦发生于贞元九年,,“七”、“九”二字,形近易讹,则“七”字应为“九”字之讹。可见北庭失守后,又一度被回鹘夺回。时间乃贞元十年(794)。可见回鹘一度收复北庭确乃事实。而且此役主兵将领就是后来成为回鹘可汗的跌骨咄禄,一作阿跌骨咄禄。
  引人注目的是,贞元十年(794)跌骨咄禄取得收复北庭的辉煌胜利之次岁,即永贞十一年二月廿六日甲子(795年3月16日),甫立不过六载的幼主奉诚可汗阿啜却猝然暴卒,按这位幼主贞元六年(790)始为次相所立,时“年方十六七”①绝非正常死亡,必与政变有关。《资治通鉴》卷235记其继位时间为贞元十一年四,月,但接下来的记载令人非常惊诧: “夏,四月..丙寅(廿九,5月23日)..回鹘奉诚可汗卒,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为可汗。骨咄禄本姓跌氏,辩慧有勇略,自天亲时典兵马用事,大臣、诸酋长皆畏服之,既为可汗,冒姓药罗葛氏,遣使来告丧,自天亲以上子孙幼稚者,皆内之阙庭。”《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亦记:“奉诚可汗卒,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为可汗..骨咄禄本姓跌氏,少孤,为大首领所养,辩敏才武,当天亲时主兵,诸酋尊畏,至是,以药罗葛氏世有功,不敢自名其族,而尽取可汗子孙内之朝廷。”当年五月庚寅(廿四日,6月15日)唐朝遣使张荐册拜了这位冒姓药罗葛氏的可汗①其汗号为腾里罗羽录没密施合胡六(或胡禄)骨咄禄毗伽怀信可汗②,复原回鹘语应,作tangridauluqbulmixalpqutluγuluqbilgaqaγan,意为受命自天,成为伟大英勇幸福大圣智可汗。自此回鹘王统发生了由内九姓的药罗葛氏到外九姓跌氏的历史转移,奉诚可汗阿啜之死,怀信可汗之立标志着回鹘药罗葛汗朝的灭亡与跌汗朝的创立。
  长期以来,怀信可汗被比附为前回鹘大相颉于伽斯,这肯定是一个错误。颉于迦斯早在顿莫贺达干称汗之前,就已领兵一方。李泌回答德宗垂询时曾说:“臣曩在彭原,今可汗(指长寿天亲顿莫贺可汗)为胡禄都督,今国相白婆帝皆从叶护而来。”③从中得知颉于迦斯本名白婆帝,早在葛勒可汗在位时期已追随叶护太子参加了助收两京之役,牟羽可汗时期,仆固怀恩叛唐,又从当时犹为胡禄都督的长寿天亲顿莫贺可汗率兵入唐,是参与签署彭原之盟的回鹘诸将之一。后来佐顿莫贺达干夺得汗位,乃其佐命元勋,因此授予颉于迦斯名号,居大相之位,代表可汗接见唐使源休,独秉国政,秩崇百僚。显然出自药罗葛氏。同前引传文中“天亲时主兵”的跌骨咄禄并非一人。以宗教倾向言,这位后来升为颉于迦斯的白婆帝所佐叶护太子、顿莫贺可汗等都是巫教的信徒,彭原之盟的成员除了双方将领之外,还有两位回鹘随军巫师参予盟约的签署,他之所以弑杀首倡摩尼教的牟羽可汗,扶立复兴巫教的顿莫贺可汗,也同这种宗教倾向有关。而跌汗朝的创立者怀信可汗则乃 “天亲时”始“典兵马用事”,入相的时间远远迟于颉于迦斯,宗教上尊崇摩尼,与颉于迦斯迥异。据此判断,跌汗朝的创始人怀信可汗同药罗葛汗朝的最后一位卫道士颉于迦斯实乃风马牛不相及。
  历史上的漠北回鹘汗国原本是以药罗葛氏等内九姓为核心、跌等外九姓为基本部众组建的游牧汗国,其内九姓“一曰药罗葛,即可汗之姓;二曰胡咄葛;三曰咄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耶勿。”④内九姓乃是组成回纥部落的基础。外九姓的有关记载则有些混乱: “一曰回纥;二曰仆固;三曰浑;四曰拔野固;五曰同罗;六曰思结;七曰契芯;以上七部落 自国初以来著在史传;八曰阿布思;九曰骨仑屋骨;恐此二姓天宝后始与七姓齐列。”①所指乃后来加入回鹘部落联盟的部落,其中狭义的回纥就是指的内九姓,其他八姓都是后来才加入回纥部落联盟的非回纥部落,包括同回纥共称赤水军四部的浑、思结、契苾,以及同回纥共称横野军诸部的仆固、同罗、拔曳固,骨仑屋骨部则似原属横水军五部之一的白霫部,不过以其首领命名而已。阿布思亦为人名,乃同罗首领,则阿布思部应指这支同罗部众。除以上八部外,再加上阿跌氏就是外九姓,跌氏,又作阿跌氏,早就是九姓铁勒强部之一,贞观二十一年(647)其部同其他漠北部落一起降唐,置为鸡田州,隶燕然都督府,后隶单于一安北大都护府管辖,这是跌氏初见于汉文记录,后突厥汗国中世此部酋长曾参加了反抗默啜可汗的斗争,失败后于开元三年降唐,安置于河曲一带,其酋跌思泰封楼烦郡公,其封赏高于同时来降之部落酋长,可见其势力已非常可观,其后又带头叛唐,另一支跌部落安置于受降城一带,同包括回纥在内的横野军五部在一起,可见此部早就同回纥发生了密切联系。后来亦叛归漠北。回纥汗国崛兴,遂加入了其基本部曲行列,可见外九姓实为组成回鹘部落联盟的异姓部落。自从初见于史册上的回纥首领时健俟斤,直到回纥汗国的创始者骨力裴罗、葛勒可汗、牟羽可汗、长寿天亲顿莫贺可汗、忠贞可汗等,都是出自这一延祚多年的回鹘王族药罗葛氏。至此,药罗葛氏王统戛然而止,原本是回鹘异姓部落的跌氏突然入继回鹘大统,标志着回鹘跌汗朝的建立。
  回鹘由享祚多年的药罗葛汗朝向跌汗朝的过渡绝非史书所记那样平静,顿莫贺达干以药罗葛氏的疏支取代正支,尚且经历了残酷的流血斗争,何况以异姓部落取代统王族药罗葛氏,其政治清洗的残酷性必然过之,重点是旧王族药罗葛氏。史载汩咄录可汗(忠贞可汗)死讯二月已达唐廷,而跌骨咄禄继立的信息迟至四月始为唐人所知,说明二月至四月即为其政治大清洗的顶峰,“自天亲可汗以下子孙幼稚者皆纳之阙庭 ”。②这意味着骨力裴罗、葛勒可汗、牟羽可汗、顿莫贺可汗后裔中的“幼稚者”都已逐出回鹘国境,送往唐廷,至于那些不幼稚的成年王族的命运如何,虽然史无明文,显然更要悲惨得多,很可能已是尽遭屠戮了。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曰:“自怀信立,回鹘药罗葛氏绝矣。此后史皆书‘其嗣’以表怀信子孙也。”③结果新兴的跌氏战胜了早已式微了的药罗葛氏。善于权变,工于心计的粟特胡则是助其夺权的主要力量。由之,跌汗朝建立之后,长期为粟特胡信仰,而在回鹘一度衰微的摩尼教又重新振兴。据柏林所藏编号为NrD173号文书反映,胡禄毗伽怀信可汗,曾于羊年(803,贞元十七年)亲赴高昌,延请慕阇(mezak)派遣高僧入漠北弘法,自是摩尼教复盛,并重新确定了其国教地位。但药罗葛氏累世为君,其政治威信遽难动摇,恰巧跌骨咄禄幼年曾为此氏收养,正好利用这一身份号令全国,因此,跌氏 虽然实际上已是全面夺权,名义上却依然“冒姓药罗葛氏”。至保义可汗继位之后,又刻写了著名的《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旨在宣扬跌氏继承回鹘汗统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第二节回鹘、吐蕃西域之争
  自贞元六年(790)第一次北庭大战到唐朝安西大都护府最终失陷,回鹘、吐蕃之间的战争一直继续进行,其中北庭的陷而复收,收而复陷,究竟是两次还是三次?回鹘、吐蕃之间的战争究竟以何方的胜利为其结局?学术界众说不一,主张回鹘胜利者皆以《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为主要依据。我则认为此碑记述片面,综辑其他史料,吐蕃应当是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
  首先应指出,北庭大战绝非两次,而是三次。第一次是贞元六年(790)吐蕃一度占领了北庭。第二次是贞元九年(793)跌氏出身的回鹘次相跌骨咄禄,即“龙潜”之怀信可汗夺回北庭。第三次北庭大战的胜利属于吐蕃虽然史无明载,时间也很难确定,但从以下迹象显示,尽管战事历经多次反复,总的趋势则是日益向着有利于吐蕃方面发展。结局必定如此:
  (1)跌汗朝共传七代君。①这场大战由怀信可汗(贞元十一年至永贞元年,795~805年在位)一直持续到第四代君崇德可汗(长庆元年至四年,821~824年在位),延绵二十余年。根据《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所记,跌可汗第一代君怀信可汗“龙潜之时”,确实功业赫赫,及其称汗后反无一言道之,意味着已无显著武功可言。夺权后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已吸引了此汗全部注意力,早已无暇对外,吐蕃必乘势联兵葛逻禄,再度攻陷北庭。(2)怀信可汗在位约10年(贞元十一年至永贞元年,795~805年),永贞元年八月“回鹘怀信可汗卒,使来奔丧”②,必死于永贞元年(805)八月以前。其嫡子腾里野合可汗继位,永贞元年(805)十一月,遣鸿胪少卿孙杲临吊,册其嗣为腾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①这一汗号似仍有所节略,其汗号全称应是爱登里罗汩没密施俱隶毗伽可汗,复回鹘语作aytangridayaralpbulmixqutlukbilgaqaγan意为受命自月神,自天宣示英勇坚毅圣智可汗,带有浓厚的摩尼教色彩,其在位时期,(永贞元年至元和三年,895~898年)摩尼僧不仅辅掌国政,兼充使臣及商人,而且弘法中原②,在唐朝建立摩尼寺院。③回鹘武功全凭其游牧军勋贵族创建,粟特人虽善经商,却并不长于征战。回鹘武功的衰落与此有关。
  回鹘同吐蕃之间的西域大战,都是以助唐防守北庭、安西的名义进行的。参稽《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所记可知,自从怀信可汗逝世之后,双方的争夺重点已转为安西,说明北庭早已沦陷。至腾里野合可汗之世连西州也非复回鹘所有④,唐朝在碛西的最后据点已只余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龟兹一座孤城了。克孜尔千佛洞后山题刻中有贞元十年字样,说明贞元时期安西仍在唐军手中。吐蕃以重兵围之,腾里野合可汗发兵驰援,大败吐蕃,解救了安西之围。《九姓回鹘可汗碑》曾对这一胜利大加渲染:“□□□遗弃(疑为“自西州遗弃”),复吐蕃大军攻围龟兹,天可汗领兵救援,吐蕃落荒,奔入于术,四面合围,一时扑灭,尸骸臭秽,非人所堪,遂筑京观,则没余烬。”此事似发生于元和二年(807),然而尽管碑文中对腾里野合可汗的武功着力渲染,而据元稹、白居易共赋的《缚戎人》诗中透露:“主帅惊跳弃旄钺,半夜城摧鹅乱鸣..平明蕃骑四面走..少壮为俘头被髡,老翁留后足多刖。”安西的结局仍是为吐蕃攻占。据我考证,具体时间应为元和三年(808),即回鹘救安西大捷之次岁。说明腾里野合可汗之世,曾两次同吐蕃大战龟兹,第一次胜利,第二次失败,同年三月腾里野合可汗死⑤,五月,其弟立,受唐朝册封为保义可汗:“以回鹘腾里野合俱录伽可汗卒,命使册九姓回鹘可汗为爱登里汩没密施合加保义可汗。以前山南西道节度使柳晟为简校工部尚书,兼匠作监,持节充使。”⑥参稽《九姓回鹘可汗碑》、《册府元龟》卷915、《唐会要》、《新唐书》、《资治通鉴》,上述是号中尚应补入一“罗”字或“逻”字,即爱登里罗汩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回鹘语当做aytangridaqutbolmixalpbilgaqaγan意为受命自月神,成为幸福、英勇圣智可汗。此汗在位时期(元和三年至长庆元年,8,08~821年)同吐蕃之间的战争进行得最为激烈,而始胜终败。
  保义可汗继位之初,很有一番作为,曾在河西发动反攻,以报复吐蕃攻占安西。史中记载元和三年(808)“回攻吐蕃,取凉州”。①由之引起吐蕃对游牧于北庭、河西一带的沙陀部落的怀疑,“吐蕃疑沙陀贰于回鹘,欲迁之河外,沙陀惧,酋长朱邪尽忠与其子执宜谋自归于唐,遂帅部落三万,循乌德鞬山而东,行三日,吐蕃追兵大至,自洮河转战至石门,诣凉州降”。②这对吐蕃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与此同时,又在西线发动反攻:“□□□□□□百姓与狂寇合纵,有亏职贡,天可汗躬总师旅,大败贼兵,奔逐至真珠河,俘掠人民,百万有余,驼马畜产,不可胜计,余众求归,□□□□□□□□□□□□□□□□□□□□□□□□□□□□□□,自知罪咎,哀情祈诉,天可汗矜其至诚,赦其罪戾,遂谕其王,令百姓复业,自兹已降,王自朝觐,进贡方物,与左右沓实力□□□□。”沓实力即踏实力,属三姓葛逻禄之一,可见这次西征对象乃是葛逻禄。但仅仅根据回鹘人自己镌刻的碑文判断回鹘的军事力量强于吐蕃显然是片面的。此后回鹘全力向唐朝求和亲,并多次遣使向唐朝追讨马价,就是回鹘财力困窘的重要指征。反映了其国力的日趋虚弱。至元和十一年(816),吐蕃大败回鹘,深入其境,逼近大牙。吐蕃大将尚骑他必儿(尚绮心儿)会见唐使刘元鼎公然傲慢地宣称:“回鹘,小国也,我以丙申年,逾碛讨逐,克其城郭,二日程计到,即破灭矣。会我国有丧而还。回鹘之弱如此。”③丙申年即元和十一年(816)可见保义可汗在位晚期又一次兵败于吐蕃。
  长庆元年(821)保义可,汗死,句主录可汗崇德可汗继位。唐朝许嫁穆宗第十妹太和公主。为了迎娶这位和亲使者,此年“六月..戊寅(十四日,7月16日)回鹘奏以万骑出北庭,万骑出安西,拒吐蕃,以迎公主”④。
  对于上述这段记述,学术界的认识颇有歧义。根据已知史料,安西、北庭皆已为吐蕃占领,回鹘是否有能力自此两道发师,殊成问题。且太和公主已出塞,乃取漠南回鹘路,即参天可汗道,安西、北庭距长安万余里,回鹘发师彼地,对护送公主北上成亲有何用处?但回鹘奏文必非无的放矢。揣情度势,大约担心吐蕃乘其忙于和亲之际,自西线发动进攻,因而抢先发动反攻,缓解漠南战场的压力,以保证和亲顺利成行。汉文史料中未见报道,唯《九姓回鹘可汗碑》中留有以下一段文字:
  (保义可汗)崩后,登里罗羽录没密施句录毗伽可汗(按即崇德可汗)继承,□□□军将、供奉官,并皆亲睹,至于贼境,长驱横入,自将数骑,发号施令,取其必胜,劲敌果摧,追奔逐北,至于大败,杀万人有余,□□□□□攻伐葛禄、吐蕃,搴旗斩馘,奔逐北,西至拔贺那国,俘获人民,及其畜产,叶护为不受教令,离其土壤,□□□□□□□□九姓毗伽可汗复与归顺葛禄,册真珠智慧叶护为主,又十箭三突骑施□□□□□□□□□□宇内僧徒宽泰,听士安 乐,自开法来□□□□未曾降伏□□□□□□□□□□□□有□□□□□之
  土,中外国□□□委付□□里(以下二十字不明)。
  据此可知,西征也先后取得了击败葛逻禄、吐蕃、三姓突骑施等重大军事胜利,兵锋及于拔汗那(即碑文中之拔贺那)。虽然北庭、安西二城未必光复,但确实已深入西域,逼近吐蕃北境。这也许是句主录崇德可汗为了迎娶太和公主,对吐蕃的奋力一搏,未必反映回鹘的真正实力。
  太和公主的和亲就是在此回鹘、吐蕃西域大战的兵戈撞击声中启程的。长庆元年七月乙卯(二十一日,8月22日)出长安,十月至丰州边界,十二月在唐军护送下到达鴊鹈泉。长庆二年(822)“正月癸卯(十一日,8月6日)驸马都尉郑何送太和公主回鹘还”。①可见太和公主至迟于长庆元年(821)底已安全抵达回鹘牙帐,然而直至长庆二年(822)闰十月才正式与可汗举行婚礼②显然不是选吉日之类可以解释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同吐蕃战事激烈,而且形势严,峻,须可汗亲自统兵督战,故流连十个月才得完婚。
  然而,句主录崇德可汗与太和公主成亲不久就突然薨逝了,显然同吐蕃大战失利,身负重伤有关。对此,史书有三种不同的记载,《旧唐书》系于长庆二年五月,显然有误,《唐会要》卷98,记为长庆三年(823):“崇德可汗卒,其从父弟曷萨可汗立,遣使来告丧..命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权吊祭册立之。”也不可信。③长庆三年(823)即唐、蕃界约签署之次岁,“是岁,尚绮心儿以兵击回鹘、党项,小相尚设塔率众三万牧马木兰梁”。④两军决战,回鹘大败,国势自是大衰。日人羽田亨宗长庆四年说,是岁正月廿二日壬申(2月25日)穆宗薨,廿六日丙子(2月29日)敬宗以十六岁继位,同岁,回鹘句主录崇德可汗卒。唐以国内政局尚未完全稳定下来,未能及时吊祭册立。我认为此说有理。故至宝历元年(825)才遣使前往:“(宝历元年)春二月,辛酉,遣司门郎中于人文册回鹘曷萨特勒(勤)为爱登里罗汩没密施合毗伽昭礼可汗。”⑤又《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通好条亦记:“三月,以前蕲州刺史于人文为司门郎中,摄御史中丞,持节入回鹘,充吊祭册立使,仍赐紫金鱼袋,以右赞善大夫裴会守本官,兼侍御史,为之副。”历来遣往回鹘的吊祭使或册立使规格都很高,正使多为李氏皇族成员,官衔皆为鸿胪卿兼御史大夫一级,今则仅派去御史中丞出任正使,规格大降,说明回鹘国势已衰,可见句主录崇德可汗之标志着北回鹘汗国武功盛世的消逝。
  第三节吐蕃统治西域与葛逻禄
  西域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吐蕃统治的时代,长期以来,一直遭到学术界的漠视。①其实,这一时代的存在是无可争议的史实。唐朝、回鹘势力相继退出西域之后,北庭、安西故地绝不可能陷入政治真空,必定归于胜利者吐蕃统治,直到西迁回鹘重返西域故地,沙州归义军起兵,仍以反吐蕃统治为其政治号召等迹象判断,吐蕃雄霸西域始于宝应二年(广德元年,763)占领伊州,至元和三年(808)唐朝西域最后一个据点安西也为其接管。至长庆三年(823)唐使刘元鼎与吐蕃赞普可黎可足正式定盟,无论在实际占领和法律程序上都已完成了唐朝北庭、安西领土的政治移交的全过程。直到会昌元年(841)达磨赞普被刺,吐蕃王国衰亡,长达数十年之久,理当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历史时代。
  吐蕃乃藏民的先祖,国王称赞普,历代赞普都出自悉补野氏,发祥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原本臣于江北的苏毗羌,隋世悉补野氏酋长讵素若(“sta9gnan9zigs”,一译达布聂色(?~596年在位)始脱离苏毗独立,论赞索(墀伦赞,开皇十六年至贞观三年,596~629年在位)灭苏毗,开皇二十年(600)一统雅鲁藏布江南北,建号南木日伦赞普(天山赞普),创建了吐蕃王国,松赞冈布在位时期②(贞观三年至永徽元年,629~650年)一统今西藏、青海诸羌,灭吐谷浑,始与唐朝发生接触。其后历传乞梨拔布③(永徽元年至仪凤元年,650~676年在位)、器弩悉弄④(仪凤元年至长安四年,679~704年在位)、弃隶缩赞⑤(长安四年至天宝十四载,704~755年在位)、乞黎苏笼猎赞⑥(天宝十四载至贞元十三年,755~791年在位)、足立煎⑦(贞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96~798年在位)、牟笛赞普(贞元十四年至二十年,798~804年在位)、弃猎松赞⑧(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十年,804~815年在位)、可黎可足⑨(元和十年至开成元年,815~836年在位)、达磨⑩(Darma,开成元年至会昌二年十二月初八丁卯,843年1月11日在位),共传12代君。早在噶尔家族三世辅佐乞黎
  ①不仅新疆民族研究所主编的《新疆简史》、余太山主编的《西域通史》及《新疆地方史》等较早时期的新疆史专著未列入专章、专节,即使新近出版的《新疆史纲》、《吐鲁番历史》中也都对此予以忽略。
  拔布、器弩悉弄二赞普时期,就开始与唐朝激烈争夺四镇、十姓,至器弩悉弄亲政,始与唐中宗议和分界,并遣嫁金城公主和亲,一度退出了西域争夺,至弃隶缩赞一一玄宗朝战争再起。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之岁,正是吐蕃雄主乞黎苏笼猎赞登位之年,乘唐朝忙于内乱,连续攻占陇右、河西诸道及剑南道大渡河以西地区,将唐朝统一领疆纵切为二,半有天下。又连败回鹘,攻占北庭都是这位吐蕃雄主完成的伟业。吐蕃的西域统治由此开端。贞元十三年(791)乞黎苏笼猎赞死后,进入足立煎(贞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96~798年在位)、牟笛赞普(贞元十四年至二十年,798~801年在位)、弃猎松赞(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十年,804~815年在位)相继在位时期,吐蕃与回鹘间的西域争夺仍然继续。唐朝在西域最后两个重要据点西州、安西相继于贞元十三年和元和三年陷落,前者发生于足立煎在位时期,后者发生于弃猎松赞在位时期,至可黎可足赞普在位时期的长庆元年(821):“吐蕃遣使者尚绮力陀思来朝,且乞盟,诏许之。”①于是,“命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刘元鼎充西蕃盟会使,以兵部郎中、兼御卑中丞刘师老为副,尚舍奉御、兼监察御史李武、京兆府奉先县丞兼监察御史李公度为判官。”②“诏宰相与尚书右仆射韩皋、御史中丞牛僧孺、吏部尚书李绛、兵部尚书萧俛、户部尚书杨于陵、礼部尚书韦绶、太常卿赵宗儒、司农卿裴武、京兆尹柳公绰、右金吾将军郭金从及吐蕃使者论讷罗盟京师西郊。”③盟约内容根据“大蕃赞普及宰相钵阐布、尚绮心儿等,先寄盟文要节 ”④唐朝表示同意。其基本要点为:
  (1)蕃、汉邦,各守见管本界。⑤(2)彼此不得征讨,不得相为寇仇,不得侵谋境土。(3)若有所疑,或有捉生问事,优给衣粮放还。(4)今并依从,更无添改。⑥参稽后来发生的悉怛举维州降唐事件,盟约要点似乎还应包括唐、蕃两邦不得擅纳对方降人,补之则乃五款。参加此次会盟者,唐朝方面包括宰相在内共十七人,皆在盟约上署名,另遣刘元鼎为首的使团与蕃使论讷罗同赴逻些就盟。元年(821)在唐朝首都举行的会盟不过是仅仅达成了各守本界、互不侵犯的停战协定,作为会盟成败关键的界约谈判主要在吐蕃境内进行,唐方委托刘元鼎为全权两,代表赴蕃署盟,长庆二年四月二十四日(822年5月18日)刘元鼎抵达吐蕃夏衙闷俱庐川,谒见了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五月六日(5月30日)与吐蕃将相正式会 盟:①“筑坛台,阔十步,高二丈,汉使与蕃相及高位者十余人相向列位,首领百余人坐于坛下;坛上设一榻,高五六尺,使钵掣逋读誓文,则蕃中文字,使人译之。读讫,歃血。惟钵掣逋不预,以僧故也,盟毕,于佛像前作礼,使僧讽文以为誓,约蹲金咒水饮讫,引汉使焚香,行道相贺而退。”②至此,会盟始正式结束。《吐蕃金石录》具载盟约全文。据藏文史料记载,为此立碑三座。一座立于逻些,一座立于长安,一座立于唐、蕃边界孔古梅如,并各建一赞普、唐王祀寺。石刻日月之形,寓“天有日月一双,地有赞普舅甥”③之意,盟文规定孔古梅如“以东悉为大唐国境,以西尽为大蕃境土”。长庆盟约标志着唐朝西陲领土对吐蕃的全面移交,自此东起兰、渭、原、会诸州及剑南西山、大渡河,包括河湟、陇右、北庭、安西等唐朝西部封疆都已划归吐蕃领土,标志着吐蕃的西域统治正式确立。
  吐蕃早就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军政管理制度。在吐蕃本土建立了五茹、六十一东岱制度,“茹”是一种大行政区,相当于唐朝的“道”,以逻些小昭寺为中心,称乌茹(相当于唐朝的京畿道);以蕃人发祥地雅砻地区为腰茹;以今西藏阿里地区为叶茹;以谢通门一带为茹拉;以今藏北地区及青海地区为苏毗茹;东岱相当于唐朝的州,分别隶属于五茹,象雄地区及今新疆一带并未设茹,但仍设东岱,合共六十一东岱。为了征兵和工役,吐蕃创立了大料集制度,中央设立大料集官,总筹财政及兴役等事。随着吐蕃势力的向四境扩张,其官员、军人进驻各地,又为这一传统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另设节儿(vtsisrje)监其国政,或译之为州刺史,而匈牙利学者乌瑞认为节儿实乃军镇长官,宜译为镇使或城主。节度使银告身,节儿铜告身,级别虽皆低于金告身的各国国王,这些国王都须禀其指麾。此外,尚有军事官(dpungpon)、内务官(mngon)、守备长(dgrablon)、农田官(zhingpon)、司牧官(pyngpon)、驿站长(tshugspon)等,匈牙利学者乌瑞的研究成果则表明,公元7~9世纪时的吐蕃乃以军镇(khron)作为占领区的基本军政单位,④同唐朝一样实行军府统”⑥治。说明吐蕃进驻于阗的军人仍以诸千户编制,千户即东岱,且达十三千户(东岱)之多。⑤军镇的官员各有俸禄田,如吐蕃3号简牍记:“门穹俸禄田一突。号简牍记:“班丹领受,资悉波之田地三突,军官俸田一突,茹本之新垦荒地一突。”7号简牍记:“格来领受副先锋之农田二突。”一突相当于汉制10亩。士兵的给养则模仿唐朝,取给于军屯,如12号简牍记:“在田使官拉罗领受属桂之田一突。”农田使官相当于唐朝之营田使,吐蕃接管了唐朝西陲领土以后,继承唐制,设立此官,督率军士屯田,基层生产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民,即普通农民,他们没 有世袭特权,但身份自由,可以从国家授受土地,如吐蕃1号简牍记:“论本二人承受零星农田一突,通类..好田一块,右茹茹本田一突,门突..田一突,茹玛达一突田附近,茹本农田主渠对面,田一突,一并领受,平坝田一突由益西乔..承受”。①这一田制类似于唐朝的均田制度。在吐蕃简牍中还存在着田与地的区别,田指熟田,地则指垦荒地,又有佣奴,乃特指人身依附关系极强的农奴。吐蕃广泛使用佣奴,如15号吐蕃简牍称:“那松之农田佣奴三人,(领受)农田三突。”16号简牍记:“论赞之农田佣奴领受聂拉木以上查茹拉(地方)农田四突。”足见佣奴使用的普遍性,这些佣奴大约都由被征服民族或战俘充任,诸如汉人或城邦诸国的没蕃人。参稽《神会语录》写本题记,迟至唐贞元八年北庭城中仍有一个张大夫主政,且仍使用贞元年号,说明北庭没蕃之后,仍实行地方自治,不过主政官员须由吐蕃册命,同其他附蕃后的城邦诸国相类似。虽然推行蕃语、蕃服、蕃法、蕃制,但仍尽量照顾汉人原来的历史传统,并不禁止汉语、汉文的使用。根据敦煌出土文书可知,不少汉族官员降蕃后,皆被留用,地方名流、儒生宿学亦照样受到尊重。《唐会要》卷97反映蕃将徐舍人手握重兵,实为汉人,说明吐蕃在占领区内实行的政策同唐朝推行的羁縻政策不乏相似之处。至于普通百姓仍旧各安其业,耕织如故,刘元鼎使吐蕃,经行没蕃地区,见“故时城郭未隳,兰州地皆杭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②,纯然一派和平安乐景象,可见生产并未遭到多大破坏。北庭情况大约类似。
  吐蕃拥有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传统,对西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藏传佛教、历法和医学等。
  吐蕃的传统信仰本为本教,《旧唐书·吐蕃传》记其国:“多事羱羝之神,人信巫觋。”艾利克·哈尔在其《雅砻王朝》一书中据藏文文献《语库如意宝》把这一原始巫教称为极秘铁让教(yanggsangtheurang),《贤者喜宴》所记玛桑故事实即铁让故事,其形象为骑一只山羊,身着披风,上披山羊皮,手执风雨锤,司风雨,占卜,传入蕃域之后又融入许多蕃土自身生长的原始巫教因素。实现了本、巫的合一,出现了专业巫师、卜师、咒师的分化,最早传布蕃土的本教大师乃由天竺、波斯前来传教的辛饶。至吐蕃王国时期佛教勃兴,据《青史》记载,佛典乃由印度僧侣班底达洛生措等人带入吐蕃的,但并未传布,寻即返回。至松赞冈布之世,先娶泥婆罗(尼泊尔)尺尊公主,传入了泥婆罗的佛教,继又娶唐文成公主,传入了汉地佛教。《贤者喜宴》亦记此王:“自东方汉地及术雅获得工艺及历算之书,自南天竺翻译了诸种佛经。”可见佛教的入蕃确乃始自松赞冈布,但却不可过于夸大这时佛教的兴盛状况,其传布过程曾遭遇本教势力的顽强反抗,中间经历几度沉浮,噶尔家族专国时期本教势力曾一度恢复元气,器弩悉弄及墀玛类监国时期佛教由于得到王室和后族的奖掖而再次振兴,弃隶缩赞亲政后期本教贵族似又重新得势。且有 证据表明率先平叛定逆、发兵捕杀先王的朗氏、末氏家族,扶立新主的佐命大臣玛祥仲巴杰、达热禄恭等就都是崇本抑佛的一派,以故乞黎苏笼猎赞继位之初,在这些大臣的主持下曾掀起了灭法运动,其规模仅亚于后世的达磨灭法。
  吐蕃时代的佛教被称为前弘期,前弘期佛教的真正创始人应推吐蕃名君乞黎苏笼猎赞。此人亲政之后,出于加强王权的政治需要,定计活埋玛祥,流达热恭禄于北方,沉重打击了同传统地方豪族具有紧密联系的本教势力。接着自芒域迎回释迦牟尼(像),并迎请高僧阿阉黎希瓦措(莲花生大师)入蕃,大弘佛法,召集佛本辩论会,从理论上彻底击败了本教。佛教被尊升至国教的崇高地位。继又举行了佛教义理僧诤大会,首自申年(792),终至戌年(794),历时两载,广泛延请天竺汉地高僧参加辩论。其中包括天竺高僧迦玛那西那,以及汉地高僧玛哈雅那(大乘和尚),争论焦点是渐进成佛还是顿悟成佛,“结果顿门失败,大乘和尚被送回中原”莲花生等倡导的“显密兼修”渐门教义遂成为蕃土流行的主要教宗,印度密宗大师邬,仗那高僧莲花生(Padmasambhava)主持了桑耶寺(samyas)的修建,这是由天竺、泥婆罗、勃律工匠完全按照印度风格修建的,“在中心地点修建颂弥四大洲、八小洲等殿,在走廊上下修建日、月二殿,周围绕以围墙,四隅建立佛塔,四门竖立石碑”。①规模宏大,内有东胜神洲、南瞻部洲等古印度地理观念中全世界各大洲的微缩景观,象征佛教大千世界,实乃西藏佛教发展中的第一座历史丰碑。吐蕃佛教发展到可黎可足时代达到了辉煌的顶峰。赞普颁诏制定了七户养僧制,全国到处兴建寺院,佛教钵掣逋取代了昔日本教桑门的地位,开始全面干政,乃至如唐蕃会盟这样重要的大会也由其主持,吐蕃佛教明显有异于汉地佛教,它把西域流行的小乘佛教、天竺引进的密宗佛教,与本地的本教、巫教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藏传佛教。其中密宗思想尤占主导地位。在戒律方面近似于西域佛教,食肉,不戒杀生,但反习血祭,并形成了严密的教团组织,从而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铺垫了道路。绝不可忽视前弘期佛教在藏传佛教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吐蕃早在松赞冈布时期就已创制了古藏文,吞米桑布扎乃其创制者。对此,又存在着不同的记载:《布顿佛教史》云吞留车轮子天竺,归来后根据迦湿弥罗字母,在逻些(今拉萨)的玛如堡创制了古藏文30字母、4韵母。《西藏王统记》则记载吞米是向一位婆罗门李敬(LiByin)大师学习,归来创制古藏文的。有人认为李敬是于阗国人,因为藏文史料称于阗为Li国,近代藏族学者敦琼培则认为古藏文是吞米以笈多文字为蓝本创制的,杨铭亦倾向于此说。藏文是一种音节一音素文字,在拼合方法上分为基字和加字(前加,上加,后加,和再后加)的组合,再加上元音符号,构成音节,音节独或连缀则构成词。古藏文拥有丰富的文献,其中宗教文献大都收入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之中,《于阗国授记》就是其中的一篇,近年出土的写卷中又增补了新的宗教文献如《于阗教法记》等,并发现了大量的世俗文书, 包括《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记叙》、《于阗教法记》、《吐蕃简牍综录》,已发现的金石碑铭也不少,如《唐蕃会盟碑》、《恩兰·达扎路恭石刻》、《谐拉康碑》、《赤德松赞墓碑》、《桑那寺钟》、《昌珠寺钟》、《噶迥寺建寺碑》等,不胜枚举,内容非常丰富。
  吐蕃的历法制度非常完善,至迟松赞冈布之世已推行一种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种动物命名的纪年法,这一历法与汉历基本相同,西域、漠北诸族所用历法也都与之大同小异,显然都是汉历的变种。引人注目的是,吐蕃人在这种历法的基础上又以阴阳、五行与之相互配合,衍生出阴木、阳木、阴火、阳火、阴土、阳土、阴铁、阳铁、阴水、阳水等十项名称,以此十与十二相配,恰如汉历之天干与地支相配一样,也是六十年一循环(一甲子),区别仅在于名称的不同,反映出二者既存在着内在的血缘关系,又显现了自身的特色。著名的《唐蕃会盟碑》所使用的就是这种纪年法。此外,可黎可足赞普还仿照汉历创立了王位纪年法,以彝泰为年号,然后继者无人,及佛教盛行后还使用过所谓火空海纪年法及佛历纪年法,主要在僧团内部使用。
  吐蕃的医学博取众长而独成一系,即为今日藏医的源头,其中受汉方医学影响尤深。传说文成公主入蕃,带去“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①《诸派渊源及其立论善说晶镜史》记:“西藏的医明四续即传自汉地,它讲述医理不是印度的地、水、火、风、空等五大系统,而是汉家木、火、土、金、水等五行的系统;西藏切脉的寸、甘、甲等名称当即译自汉语的寸、关、尺。”此外,弃隶缩赞之世还曾派遣“贝兹旃檀,入汉地翻译医书多种”。②这些医书有的仍存录于藏文大藏经之副藏《丹珠尔》之中。吐蕃的医学还受到西域和突厥的影响,《汉藏史集》记:“赤德松赞时由译师毗卢遮那延请四方名医,译其医著为藏文。其时由突厥人森却钦波把金刚手菩萨所说的续部译为藏文。”③吐蕃十三种法中有葛逻禄疗法与突厥疗法,又有索波疗法与冲水疗法则同西域有关。吐蕃的医书浩如烟海,其中的经典名篇多诞生于唐朝时期,如医圣云丹贡布(开元十七年至大中七年,725~853年)之名著《四部医典》,汉医韩之海、天竺医巴惹达扎与大食医嘎林诺三人合著之《门杰吉树恰(无畏的武器)》,汉僧马哈金达、汉工使加楚尕布与藏医琼布政攻、琼布顿珠、爵拉门巴等合译之《月王药珍》,汉医塔希·东瓦冈瓦与汉僧马巴拉、香蒂巴拉等九太医合著之《太医药诊紫色经函》等,皆为传世著作,足证吐蕃医学的发达昌隆。
  吐蕃西域霸权确立之后,疆界毗邻大食,相互碰撞遂不可避免,宗教冲突是双方战争爆发的起因。大食占领中亚后,全力推行伊斯兰化,当地信仰传统多元宗教的居民纷纷乞援于吐蕃。乞黎苏笼猎赞也以佛教护法王自居。《新唐书》卷 221,《大食传》中明确记载:“贞元时,与吐蕃相攻,吐蕃岁西师,故鲜盗边。”这时正是吐蕃名君乞黎苏笼猎赞在位时期,据阿拉伯史学家雅库比所记,公元809年(元和四年)河中发生了拉飞·伊本·来斯(Rafibnlayth)的反大食暴动,一度控制了河中地区,吐蕃、葛逻禄都曾派兵支援拉飞的起义。吐蕃的武功正是在这种斗争中逐渐削弱下来。很明显,在这场同大食的血战中,吐蕃最终遭到了失败,故至奥马尔二世在位时期(717~720年),大食曾派遣伊斯兰教传教士进入吐蕃,兴建了清真寺,并记马迪赫在位时期(775~785年)曾迫吐蕃降服,所谓“吐蕃归降”应即吐蕃迫向大食兵败议和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乞黎苏笼措赞在位最后几年国势骤然下降,共同证实大食史料中所记马迪赫在位(775~785年)时期,乃是吐蕃迫向大食兵败议和的时段。可见,吐蕃取代唐朝以后,至少抗击大食达半个多世纪(大历十四年至开成元年,779~836年),由是元气大伤,吐蕃国势转衰。吐蕃的兵败大食,激化了吐蕃内部的宗教矛盾与王族、贵族间的内部矛盾。开成元年(836)可黎可足崩逝①以后,墀达磨吾东赞继位,建号吾东赞普,通称达磨(Darma),藏文史料中则多称之为朗达磨,则是蔑称。其人乃弃猎松赞第二子,可黎可足次兄②,继位之前,为迎合时尚,佯装好佛,却秘密与韦氏等反佛豪宗世家及传统本教巫师相交通,终于夺得政权,时已三十余岁,政治上相当成熟。他认定佛教不仅是限制王权的紧箍咒,而且其教义致人仁弱,失去尚武精神,僧侣的大量增加及七户养僧制的存在乃农民负担加重,人口数量降低与国库财政收入锐减的根源,佛寺的大量兴建,劳力伤财乃国势衰落之基,因之继位后锐志政治改革,任用崇信本教的豪宗贵族韦·杰多热达那等为相,制造吐蕃的灾难与不祥乃夜叉之神一一释迦牟尼像入蕃恶报的舆论,颁诏灭法兴本,封闭了一切佛教寺院,砸毁佛像,强令一切僧众还俗务农,迫使大德高僧操刀为屠夫,与此同时,却恢复了传统本教的政治权威,企图再建吐蕃全盛时期的体制,但世易时移,本教久已衰落,再振维艰,佛教在蕃土传播多年,不仅在贵族中,即使在平民中也有广泛的信徒,早已树大根深,难以动摇,因此,达磨推行的这一改革,非但没有复兴吐蕃的国势,反而更加激化了国内潜存的一切矛盾,至会昌元年(841)蕃土又发生了天灾,“石哈积山,传为西藏权统之山倒塌,龙河倒流三日”。③佛教徒遂乘机四出蛊惑,蕃土大乱,达磨赞普在
  ①关于可黎可足薨逝之年,学术界异说纷纭。主要有开成元年(836)说,开成三年(838)说,开成四年(839)说,会昌元年(841)说,会昌二年(842)说等五种不同记载。我认为其中第一种说法最为可信。据《青史》34页:“甲午年(唐宪宗元和九年)..选立喀里喀穹(即可黎可足)为王..丙辰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藏王逝世,于当年由藏王小兄弟萨达谟(即达磨)继承王位。”日巴坚王(按即可黎可足)酷爱佛法,而众奸臣则不予支持。当他们商议毁坏佛法时一致议决,如不杀死赞普则不能毁灭佛法。但有些人则说,虽然杀死了赞普,但应天子(应作太子)臧玛及大臣二人极爱佛法,所以仍不能毁坏(佛教)。因此,首先将天子臧玛流逐到巴卓门,继又制造大曲论(指阐卡见云一一译者原注)与王妃私通的谣言,大曲论遂无罪被杀,王妃也立即自尽。此后日巴坚王..被贝达纳坚及久若拉略扭颈而死(原注,在祥巴宫)。可见可黎可足乃开成元年(836)死于一场宫廷政变,达磨则是这场政变的主谋与策划者,由之继立赞普。
  出巡途中被耶巴地方一位密咒修士伯季多杰(吉祥金刚)刺杀,从而结束了这场政治改革与宗教改革。其后乞离胡(永丹)、光护(南末峨松)二赞普并立,将相、豪宗各拥一派,相互混战,自此吐蕃国势大衰,历代名王陵墓几乎毁于这场战争,其后吐蕃不但王权也已一蹶不振,而且更加四分五裂,终结了其长达百余年的西域统治,重新退回帕米尔高原,结束了吐蕃的盛世,也结束了西藏佛教历史上的前弘期。
  吐蕃的西域统治同葛逻禄部存在着密切联系。葛逻禄乃强大的异姓突厥部落,一作葛逻禄、哥逻禄、割鹿、割禄、柯耳鲁、喀喇鲁等,突厥儒尼碑文作Qarluq,拉丁拼写通作Karlik,源出漠北Toquzoγuz部落,亦即汉文史料中的铁勒九姓之一,后来演变为异姓突厥强部。由谋落(Bulaq,谋剌)、炽俟(婆匐)、踏实力(Tuxsi)三部组成,号称三姓葛逻禄。其中伊吾西,焉耆北,傍白山一带的薄落、职乙及金山西南的达契等部皆乃葛逻禄的族源。而谋落亦即南北朝时期的薄落,俟炽亦即同一时期的职乙,踏实力的古译则作达契,早已见于《北史·铁勒传》的记载,南北朝时期本来都在焉耆北的白山(即焉耆北段天山)一带游牧,嗣后逐渐东移,与金山(阿尔泰山)西南的达契部混为一股,合称为葛逻禄。入唐后,其居地已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色多怛岭”。①其实,包多怛岭应是色多怛岭的讹写,即今布鲁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北境的啬巴他斯山,乃纵向的乌日可下亦山脉与塔尔巴哈台山脉合簇而起的山峰,其山恰在焉耆北境的白山,即今依连哈比尔尕山之北,与史传所记相符。据此判断,葛逻禄主体部落的发祥地本在天山北麓,后来渐渐东徙至金山一带,始合用葛逻禄共名。其活动地区属西突厥的势力范围,及泥撅处罗可汗之世,西域铁勒诸部暴动,一度归属于契芯歌楞为首的铁勒国,铁勒国解体以后,分化为东、西两支。东支葛逻禄主要游牧于金山东北,归乙注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治下,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军北伐,“其酋长葛逻禄泥孰俟利发、乃(及)拔塞干部、处木昆莫贺咄俟斤等帅部落背车鼻相继来降”。②这个泥孰俟利发乃首见于史册之东支葛逻禄首领。同年析葛逻禄部为二,置浑河、狼山二州,臣属于唐四十余年。至永隆二年(681)后东突厥汗国创建,又重新役属于东突厥。开元四年(716)参加了反对默啜可汗的暴动,至毗伽可汗再建后东突厥汗国时,其中的一支南徙唐境,其首领名裴罗达干,率部降唐以后被安置在横野军一带,为之创置了葛州,拜裴罗达干为葛州刺史。但降唐时间不过数年,复又合流漠北,仍臣于后东突厥汗国的治下。东支葛逻禄再次在历史上显露头角已是后东突厥汗国的末世了。其时突厥国中大乱,判阙特勤、阿史那施二汗并立,回纥酋骨力裴罗与葛逻禄酋大毗伽都督拥立阿史那施,分任其左右叶护。终于击败了判阙特勤及其子马苏米施可汗。至天宝三年(744)葛逻禄又与回纥联合起来,推翻了他们所拥立的可汗阿史那施,其后,葛逻禄又与回纥相互攻击,而为回纥所败。至此,东支葛逻禄中的一支开始西徙。对此,《磨延啜碑》明确反映:“鸡年(745,天宝四载)..三姓葛逻禄心怀恶意地逃走了,他们在西方进入十箭(地方)。”从而实现了东、西两支的初步会合,其未随徙者则并入回纥,成为其客部之一。
  西支葛逻禄指仍留西域故地,臣属于西突厥汗国的葛逻禄主体部落。其中又分为偏东和偏西两小支。偏东者主要游牧于金山南至北庭北一带,与之毗邻的还有姑苏、畀失、处月、处密等,号称西突厥东偏五部。先后隶属于西突厥叶护阿史那步真与阿史那贺鲁。其西偏部落则与突骑施等游牧于伊丽水、碎叶川之间。至阿史那贺鲁称汗,徙牙千泉,这两支大部分合流于伊丽水西。仍留东偏者已为数不多。入唐后葛逻禄被一分为三,以谋落部置阴山都督府,地在今塔城一带;以炽俟部置大漠州都督府,地在今福海以北的草原;以踏实力部置玄池都督府,地在今斋桑泊以南地区,皆隶属于右厢濛池都护府治下,归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统辖,而总隶于唐朝安西大都护府。突骑施汗国创立,为其十四姓之一。至天宝初年,以大毗伽都督为首的东支葛逻禄西迁,初在金山逗留,与原留这一带的西支东偏葛逻禄部合并。至此,葛逻禄仍然存在着东、西两大支,不过都已活动在西域地区而不复再在漠北了。其中的主力乃是从突骑施汗国中脱胎独立出来的西支葛逻禄,本来臣属于唐,长期以来助唐戍守北庭,贞元六年(790)葛逻禄的改附吐蕃乃导致回鹘大败,北庭失守的重要因素。其后一直与吐蕃相依,而与回鹘争雄长,脱离唐朝之后,就改附吐蕃。在吐蕃、回鹘西域角逐过程始终站在吐蕃一方,成为其忠实盟友和属部。吐蕃存在着类似唐朝的羁縻制度,早在噶尔家族专国时期就在西突厥连续册立阿史那都支、李遮匐、阿史那馁子、阿史那仆罗、阿史那拔布(阿悉吉 ·薄露)为附蕃的西突厥羁縻可汗,同唐朝激烈争夺西域。及其全面接管西域之后,葛逻禄同上述西突厥政权一样,虽然已成为吐蕃在天山北麓地区统治的全权代理人,实质上仍是吐蕃治下的一个羁縻政权。因此,不论是汉文史料还是藏文或古波斯文献,都共同印证尽管这时的葛逻禄已非常强大,却仅仅以叶护为其王称,而不称可汗,就是自居为吐蕃赞普的藩臣的证据。而吐蕃对葛逻禄也优礼有加,有迹象表明,包括整个天山北麓在内的广大领土,名义上虽已归属“大蕃地界”,实际上已全权委托葛逻禄代管,唐朝、回鹘势力相继退出之后的整体形势实乃吐蕃、葛逻禄分领西域,其中属于吐蕃直属领地似乎只限于昆仑山北麓的领域及天山南麓地区。
  葛逻禄作为异姓突厥部落之一,在突厥汗国全盛时期,最尊贵的颜色是天蓝色,突厥阿史那氏、阿史德氏等贵族都自称为蓝突厥(kθkturk),“黑”(kara)则是北方之色,本来都具有蔑称的意味,但自从葛逻禄汗国建立以后,kara(黑)一词已具有伟大的含义了。前苏联学者K. ш1.沙尼亚佐夫指出,葛逻禄的西迁中亚,带来了对叶喀酉斯方言(ИeкaюoшИмюИдИaлeкTaИкa,乃拉丁字母J的读音,指突厥语成分的J方言)。这种方言无论对后世维吾尔语或乌兹别克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葛逻禄本是游牧族群,西迁之后,在保持着传统的游牧习俗以外,还在周邻定居民族的影响下学会了农业、经商以及其他技艺,并且拥有繁荣的城镇。《世界境域志》明确记载:“该国有城镇与乡村,有些葛逻禄人是猎人,有的是农夫,有的是牧畜者,他们的财富是羊只、马匹和各种各样的毛皮,他们是好战的民族,习于劫掠。”国境中有十五个城镇,它们包括俱兰(Kulan)、美尔克(Mirki)、Nun、Kat、Gh、 Nksir、Tunun-Ar、Kukyar、Uzkath与M.Ljkath、Kirmizkath、Tun.L与Talkh.za、巴尔珲(巴尔思汗)、B.Njul、Aq. Raq、R、Uj。其中的美杀克已明确记载: “葛逻禄居住的城镇,商人们也到这里来。”又记在俱兰和美尔克之间有三个葛逻禄部落,名叫Bistan、Khayin、Birsh。则又说明自从西迁七河流域之后,葛逻禄部族联盟又经历了复杂的分化,演变为定居的葛逻禄与坚持游牧祖俗的葛逻禄两支,英文版《突厥语大词典》页297记载了在哈剌汗朝最有影响的方言集团乃是 Yaγma、Tuxsi、Cigil、 Arγu(“Inflection. Mostofthedialectedgroup-Yaγma、Tuxsi、Cigil、Arγu”)等四大部落,都属于原葛逻禄部族联盟中最早改为定居化的部族。对于后来发祥于七河流域和喀什河流域的哈剌汗朝尤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第四节西迁回鹘重返北庭、安西
  回鹘西迁是西域历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自此以回鹘为主体的操突厥语诸族群开始统治西域,不但结束了吐蕃的西域霸权,而且结束了长达千余年的印欧语系诸族的语言主导地位,成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的重要族源。
  大唐帝国的日落与漠北回鹘汗国的解体几乎前后相续。继贞元六年(790)北庭陷蕃之后,西州与安西(龟兹)这两个唐朝在西域的最后据点又先后于贞元十九年(803)①和元和三年(808)失陷②,回鹘在这两场西域大战中彻底为吐蕃击败,至迟崇德可汗在位后期已被迫约和,回鹘的武力衰落引起属部黠戛斯的叛乱,势力日益壮大,组成五部联盟,回鹘四面受敌,国势日衰。开成四年(839),回鹘相安允和勾结柴革特勤作乱,为彰信可汗所杀。另一粟特国相掘罗勿(karabulak的音译,意为大智囊),借兵沙陀复仇,彰信可汗自杀,出现了昙花一现的署飒可汗(cawcaγqaγan,一作■职可汗):“有将军句录莫贺恨掘罗勿,走引黠戛斯数十万骑,破回鹘城,杀■■,斩掘罗勿,焚烧殆尽。”③《资治通鉴》则明确系之于开成五年(840),此年还发生了天灾 “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 ”。
  漠北回鹘汗国解体,部众纷纷逃亡,西迁回鹘即其中的一支,而所迁之地就是安史之乱以后长期助唐戍守的北庭、安西故境。因此,这次西迁实为故地重返。
  我国史料中对回鹘西迁的记载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错误和混乱,主要集中于谁是西迁回鹘的首领和西迁回鹘究竟是一支还是三支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所以研究回鹘西迁,首先要对这两个关键问题予以正名和澄清。
  查阅一切史料,这些史料中共同承认西迁回鹘的总首领是一位回鹘王子(在回鹘语中称为tegin,特勤),但是此人在汉字中却有不同写法。《旧唐书》卷195作庬勒特勤或庞勒,《新唐书》卷217作庞特勒,《资治通鉴》作特勒厖,又作庬历劣。《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卷17《回鹘事宜状》,则作厖勒特勤。法国学者哈密屯指出,庞、庬乃是读音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庬,莫江切,通常所说的庞特勤实乃庬勒特勤之误,应为回鹘语migligtegin的译音,其相■职则乃sabqi的译音,意为中人或信使,而庬勒特勤、庬历劣、特勒庬、庞勒诸名在回鹘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解释,可见这位率领回鹘西迁的总首领应正名为厖勒特勤(migligtegin),不应继续沿用庞勒特勤等错误译名。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西迁回鹘究竟是一支还是三支?对此,几乎所有流行的说法皆谓西迁回鹘乃是三支。①这同西迁回鹘拥有一个共同首领厖勒特勤(migligtegin)的记载明显矛盾,在逻辑上根本不能成立。正本清源,《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如下一段文字就是这一逻辑矛盾产生的根源:
  (开成五年,841)有将军句录莫贺恨掘罗勿,走引黠戛斯,领十万骑,破回鹘城,杀■■,斩掘罗勿,烧荡殆尽,回鹘散奔诸蕃。回鹘相■职者,拥外甥庬勒特勤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
  细味其文义,西迁回鹘虽分投三地,却皆以庬勒特勤为其共主,说明三支实由一支演变而成。《新唐书》卷217回鹘传更明确了有主部与残众的区别,强调了厖勒特勤主部乃投葛逻禄:俄而渠长句录莫贺与黠戛斯合骑十万攻回鹘城,杀可汗,诛掘罗勿,焚其牙,诸部溃。其相■职与庞特勤十五部奔葛逻禄,残众入安西。《资治通鉴》卷246会昌元年(841)李德裕奏疏中虽也提到回鹘分三支迁徙,但包括南迁回鹘在内,则西迁回鹘实只两支:“今闻其国败散无主,将相逃散,或奔吐蕃;或奔葛逻禄。”
  以上三种汉文史料所记虽有若干小异,却皆明确记载西迁首领乃庬勒特勤,先奔之地乃葛逻禄与吐蕃。会昌元年(841)李德裕为相时安西尚无回踪影,其 中《新唐书》更强调庬勒特勤亲率之主部乃往投奔葛逻禄。问题在于所奔之葛逻禄部究竟在哪里呢?照我国学术界的传统理解,似乎当时葛逻禄已尽数远徙葱岭以西,因此,杜撰出“葱岭西回鹘”的伪概念,华涛博士根据大量阿拉伯史料详加考察,结论是那里始终不见回鹘西迁产生的任何影响,根据前引史料,率部往奔葛逻禄的回鹘首领乃庬勒特勤,这在葱岭西更是找不出任何痕迹。可见西迁回鹘并未远逾葱岭,则所奔之葛逻禄断非葱岭西之葛逻禄,而是游牧于金山 —北庭间的葛逻禄。阿拉伯史料阿布齐《突厥世系》一书有如下一段叙述:
  在该地(指漠北)回鹘人居住了三千年,后来他们衰败,成了俘虏,并离散了。一些人仍居故土,而其余的人去也儿的石河岸,并在那里成了三支。其中的一支去往别失八里,此地住下来,并使这一地区达到繁荣、昌盛的状态。另一支从事马和牛的饲养,并游牧到别失八里附近。第三支迁往也儿的石河的林木中,没有饲养牲畜,而是从事渔业,猎取水獭、黑貂、貂鼠和灰鼠。他们食其肉,衣其皮。
  葛逻禄乃九姓铁勒中最强大部之一,早在归唐前后已分化为东、西两大支,西支游牧于金山西,直至葱岭西,热海一带,东支则游牧于金山以东的漠北地区。归唐后东支置狼山、浑河二州,西支置阴山、大漠、玄池、金附四都督府,一部而置四府、二州。此后回纥汗国崛兴,东支葛逻禄酋Taybilgatutuk迎战兵败,自金山东退至金山西,汉文史料改译之为顿毗伽叶护,牙于金山,牧帐南至北庭,安史乱前曾助唐擒阿布思,拜金山郡王,后又叛唐,封常清统兵讨之,未接战而复降。岑参诗云,“单于犹在金山西”足以证明此支葛逻禄的中心仍在金山一带,亦即也儿的失河一带。直至德宗贞元六,年(790)始正式叛唐附蕃,并成为北庭沦陷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知直至公元8世纪此部依然游牧于“金山西,北庭西北”①,北庭即别失八里,回鹘西迁必定沿着唐朝所开辟的回鹘路西进,即由漠北越金山而西,经今木垒、奇台而至庭州,易言之,回鹘西迁必翻越阿尔泰山,到达金山北麓。正如法国学者哈密屯所言,“从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古城,一直往西,那就是阿尔泰山区,回鹘人似乎就是在那里与葛逻禄人相汇合”。②我国哈萨克族学者巴哈提·依加汉也指出:“学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庬勒特勤所率回鹘十五部最初的迁居地是东部天山北麓。”③这一判断同《突厥世系》所记三支西迁回鹘中的两支都以天山北麓东部重镇别失八里(庭州)为迁居地的说法相合。回鹘势力早就到达这一地区,曾同吐蕃进行了多次激烈的北庭争夺战,后来虽以吐蕃的胜利告终,但吐蕃似乎并不接派兵驻,而是推行一种类似于唐朝羁縻政策的管理制度,把这一地区交给其属部葛逻禄托管,因而事实上以庭州为中心的东部天山北麓地区乃置于葛逻禄的统治之下。回鹘汗国的组成本来就存在着作为客部之一的葛逻禄部落,尽管盘踞 于天山北麓的葛逻禄人昔日曾为回鹘宿敌,毕竟语言相同。正好以自身客部的葛逻禄人为媒介,通款曲,求容纳,终于在此长途迁徙中得到了第一个居留地。其具体时间似为会昌元年(841)。
  由此可见,回鹘西迁的历史必须突破三支说的传统框架,更确切地说实为一支。其中投葛逻禄又是西迁的第一站。而所奔之葛逻禄不在葱岭西,而在金山、别失八里之间。自贞元六年(790)北庭陷蕃,元和三年(808)安西陷蕃之后,吐蕃已实际上全面占领了大唐北庭、安西全部旧境,至长庆会盟后,包括葛逻禄所据的金山一北庭一带名义上都已尽入吐蕃版图。在这个意义上,投葛逻禄亦即投吐蕃,区别仅在于,葛逻禄乃吐蕃的羁縻政权,而安西(以龟兹为中心的安西四镇故境)则乃吐蕃北方节度使的直辖领疆,尽管其驻节地已非龟兹而在于阗。
  会昌二年(842)由于黠戛斯进军天山北麓,一度攻占北庭,是年“冬,月..黠戛斯遣将军踏布合祖等至天德军,言‘先遣都吕施合等奉公主归之大唐,至今无声问,不知得达,或为奸人所隔。今出兵求索,上天入地,期于必得’。又言‘将徙就合罗川,居回鹘故国,兼已得安西、北庭达靼等五部落。’”①以庬勒特勤为首的西迁回鹘不得不再次迁徙,翻越银山,进入唐安西故境的焉耆。会昌三年(843),黠戛斯国势正达极盛,《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则记:“(会昌三年,543)二月,黠戛斯遣使来,且言攻取安西、北庭。”又有记载,二月“辛未,黠戛斯遣使者注吾合索献名马二,诏太仆卿赵蕃饮劳之。甲戌,上引对,班在勃海使之上。上欲令赵蕃就黠戛斯求安西、北庭。李德裕等上言:‘安西去京师七千余里,北庭五千余里,借使得之,当复置都护,以唐兵万人戍之。不知此兵于何处追发,馈运从何道得通,此乃用实费以易虚名,非计也。’上乃止”。②足以证实黠戛斯确已攻占北庭,虽然未必占有安西。是岁三月,唐朝“以太仆卿赵蕃为安抚黠戛斯使。上命李德裕草《赐黠戛斯可汗书》”。③计划册拜黠戛斯为可汗,但到了六月“黠戛斯可汗遣将军温仵合入贡。上赐之书,谕以速平回鹘、黑车子,乃遣使行册命”。④仍未正式发使册封,并以“速平回鹘”为册封的前提,说明回鹘南迁焉耆之后,有所复兴,黠戛斯进军安西的计划已遭到挫折。这是庬勒特勤已在焉耆站稳脚跟的信号。回鹘以败亡残众,深入吐蕃直接统治的南疆腹心地带,之所以如此顺利,尚有如下重要因素。一是会昌二年(842)厖勒特勤南下焉耆之岁,正乃吐蕃一代名王达磨被刺之年,其后二王并立,两派交兵,回鹘恰为乘虚而入。二是,焉耆一带早就有西突厥部落游牧,阿史那伽利支官符的发现证实降唐西突厥阿史那忠节部落就在这一带活动,《新唐书》卷215下记:“斛瑟罗余部附回鹘。及其破灭,有特庬勒居焉耆城,称叶护,余部保金莎领,众至二十万。”阿史那忠节所统的胡禄屋 ·阙部就是斛瑟 罗余部之一,与回鹘同操突厥语,故起兵相应,此处所记的“特庬勒”亦即庬勒特勤的异写,实力日益壮大,遂顺利占领焉耆。至会昌三年(843)又成功地击退了黠戛斯的进攻,创建政权。由于当时乌介可汗尚存,庬勒特勤但自称叶护。而其威名已远播回鹘诸部,史载大中二年(848)正月漠北回鹘可汗部落溃散以后,“犹有数帐,潜窜山林,钞盗诸胡。其别部庬勒先在安西,亦自称可汗,居甘州,总碛西诸城”。①而《旧唐书》卷195回纥传无“居甘州”三字,“在外犹有数帐,散藏诸山深林,盗劫诸蕃,皆西向倾心,望安西庬勒之到,庬勒已自称可汗,有碛西诸城”。两相勘较,无疑后者是正确的。“居甘州”实应改为“居焉耆”。遂在焉耆创立政权,进一步西取龟兹,东取西州,中心仍然设在焉耆,由于焉耆在历史上曾备安西四镇,以故史称安西回鹘,又因焉耆与龟兹密迩相邻,亦称龟兹回鹘。《宋史》卷490,高昌传亦记:“会昌中,其国衰乱,其相■职者拥外甥将庞勒西奔安西。既而回鹘为幽州张仲武所破,庞勒乃自称可汗..无复昔时之盛矣。”亦可相互印证。正当此岁,沙州爆发了张义潮起义,敦煌文书S3329号《张义潮传》记大中二年(848)“敦煌、晋昌收复已迄”,敦煌即沙州,晋昌即瓜州,“次屠张掖,攻城野战,不逾星岁,克复西州”至大中三年(849)已一举收复了甘、肃、伊、西四州,然吐蕃寻又收复了西州,故《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大中四年(850)又再度收复了西州,五年(851)遣兄张义泽奉十一州地图进献于唐。张义潮起兵时似与焉耆厖勒特勤政权发生了联系。唐朝颁布的《西州回鹘授骁卫大将军制》②证实当时的西州牧首就名干(于)伽思,显然乃颉于迦斯的异译,此外还有俱录合逾越密施莫贺都督、宰相安宁等,这些回鹘接管了西州政权,反映了焉耆庬勒特勤的势力已东进西州。其时牛李党争已初见分晓,李德裕失势,册拜回鹘之风复炽,保存于《唐大诏令集》卷123的大中十年(856)二月《议立回鹘可汗诏》反映唐朝已经闻知“特勤今为可汗,尚寓安西,众所悦附,宰相以事上,誓复龙庭..当议特举册命。今遣使臣且往慰谕”。是岁,庬勒特勤一年两次遣使通唐。唐朝乃于十一月发使正式予以册封。大中十一年(857)春唐朝再度诏:“遣使臣朝议郎、检校秘书监兼卫尉少卿、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王端章,副使臣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郎中、兼国子礼学博士,赐绯鱼袋,李浔持节备礼,册命为九姓回鹘温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禄毗伽怀建可汗。”③怀建可汗就是唐朝册予庬勒特勤的汗号,但王端章、李浔一行册封并不顺利,遇阻而归。庬勒特勤似乎始终没有得到唐朝的正式册封。尽管如此,据《新唐书》所载,大中十一年以后“后十余年”勒特勤一再献方物。可见此汗一直在位于咸通末年,即870年左右,柄政大约近三十年之久(840~870年)。

附注

①哈剌汗朝,今人多改译为“喀喇汗王朝”(如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其实,“哈剌汗”一词见于《金史·太宗本纪》,依名从古译的原则,应使用哈剌汗朝或黑汗王朝的旧名,没有必要改译为新名。 ①《资治通鉴》,卷233,贞元六年。 ②《资治通鉴》,卷233,贞元六年。 ③《旧唐书》,卷 196,吐蕃传。 ④《旧日唐书》,卷 196,吐蕃传。 ①《新唐书》,卷217记回鹘“跌至振武,为室韦所钞,战死。有诏其下七百,皆听入朝,舍鸿胪。”考之《旧唐书》、《唐会要》皆无此文字,疑有误。 ①《唐会要》,卷98,回鹘。 ①《资治通鉴》,卷285,贞元六年。 ②参稽《旧唐书 ·德宗纪 ·回纥传》及《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 ③《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三年。 ④《旧唐书》,卷 195。 ①《唐会要》,卷98。 ②《旧唐书》,卷 195 。 ③《资治通鉴》,卷235,贞元十一年。 ①自贞元十一年(795)回鹘跌汗朝创立之后,至开成五年(840),漠北回鹘汗国解体,历传七代君,分别是:(1)怀信可汗(贞元十一年至永贞元年,795~805年在位),汗号全称为腾里罗羽录没密施合胡禄骨咄禄合毗伽可汗(tangridauluqbulmixalpqutluγuluqqutbilgaqaγan);(2)腾里野合可汗(永贞元年至元和三年, 80 5~ 809年在位),汗号全称为爱腾里野合没密施俱录毗伽可汗(a ytangridayaralpbulmixqutlukbilgaqaγan);(3)保义可汗(元和三年至长庆元年,809~821年在位),汗号全称为爱登里罗汩汩没密施合毗伽保义可汗(aytahgridaqutbolmixalpbuguqaγan;(4)崇德可汗(长庆元年至四年,821~824年在位),汗号全称为君登里罗羽隶没密施句主录毗伽崇德可汗(kuntangridauluqbolmixalpkutluqbilgaqaγan);(5)昭礼可汗(长庆四年至太和七年,824~833年在位),全称君登里罗汩没密施合毗伽昭礼可汗(aytangridaqutbolmixalpbilgaqaγan);(6)彰信可汗(太和七年至开成四年,835~839在位),爱登里罗汩没密施合句主录彰信毗伽可汗( aγta ngridaq utbolmixa xuwxaγqaγan,开成四年至五年, 839~ 840年在位)。 ②《册府元龟》,卷 965,外臣部,封册二。 ①《资治通鉴》,卷336,永贞元年。 ②《新唐书》,卷217记,回鹘:“元和初,再朝献,始以摩尼至。其法日晏食,饮水茹荤,屏湩酪,可汗常与之共同者也。摩尼至京师,岁往来西市,商贾颇与囊橐为奸。” ③《新唐书》卷217记,回鹘:(元和)二年(807)“正月,庚子(十二日,2月22日)回鹘请于河南府(指洛阳)、太原府置摩尼寺,许之”。洛阳、太原是回鹘入唐所必经,也是粟特人在唐最大的聚居点,因此,虽然唐朝严禁汉人入教,但仍准许为之立寺。 ④关于西州陷蕃的时间,《元和郡县志》记为贞元七年(791),并无实据,王小甫、陈国灿据《金刚坛广大清净陀罗尼经》中西州没落官赵彦宾贞元九年题跋“去年西州顷陷”一语,推断为贞元八年(792),然据荣新江所见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梁玉书(素文)旧日藏吐鲁番文书,西州使用唐朝年号一直持续到贞元十九年或癸未年,二者皆为 803年,依此判断,西州陷蕃之岁乃 803年。 ⑤《资治通鉴》,卷279,元和三年。 ⑥《册府元龟》,卷965,外臣部,封册三。 ①《资治通鉴》,卷237,天和三年。 ②《资治通鉴》,卷237,元和三年。 ③《册府元龟》,卷660,奉使部,敏辩。 ④《资治通鉴》,卷241,长庆元年。 ①《册府元龟》,卷979,外臣部,和亲二。 ②《册府元龟》,卷979,外臣部,和亲二, ③校以《新唐书》本传:“郑权,汴州开封人..穆宗立,以左散骑常侍,持节为回鹘告哀使,以足疾辞,不许,肩舆就道,权识诣魁然,有宏辩,可汗争曲直,持议明壮,虏礼异之。”然其官衔仅为告哀使,无册立使名号,复据《册府元龟》奉使部,称旨条记曰:“郑权为右散骑常侍,穆宗长庆二年三月,自回鹘告哀回”亦仅云“告哀”,且其时间非长庆三年(823),而是长庆二年(882)二日,据此可知,郑权所任实为告使,并非吊祭使,更非册立使,其使命乃告唐帝之丧,与旧可汗之立,新可汗之立,完全无关。 ④《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下。 ⑤《资治通鉴》,卷243,宝历元年。 ①不仅新疆民族研究所主编的《新疆简史》、余太山主编的《西域通史》及《新疆地方史》等较早时期的新疆史专著未列入专章、专节,即使新近出版的《新疆史纲》、《吐鲁番历史》中也都对此予以忽略。 ②藏文名作墀松赞。 ③藏文作芒松芒赞,墀芒伦。 ④藏文名作墀都松。 ⑤藏文名作墀德祖赞,一作野祖茹,赤德朱敦。 ⑥藏文名作墀松德赞。 ⑦藏文名作牟尼赞普。 ⑧藏文名作墀松德赞。 ⑨藏文名作墀祖德赞(khrigtsugldebrtsan),又名热巴津(Rol-A-can),意为长发人,以其建元彝泰,又称之为彝泰赞普。 ⑩全称为墀达磨吾东赞。 ①《新唐书》,卷216。 ②《旧唐书》,卷 196。 ③《新唐书》,卷216。 ④《旧唐书》,卷 196。 ⑤参阅《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所载清水盟约,所谓“见管本界”的具体内容指:“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水东为汉界。番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又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兵马镇守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住处依前为定。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 ⑥《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 ①《旧唐书》,9卷196。 ②《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 ③《贤者喜宴》,415页。 ④〔匈〕乌瑞:《KHROM(军镇):公元七至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荣新江译,《西北史地》, 1986年,第4期。 ⑤杨铭:《唐代吐蕃统治于阗的若干问题》,《西北师院学报增刊》,1980年,《敦煌学研究》专号。 ⑥王尧、陈践:《吐蕃简牍综录》,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①王尧、陈践:《吐蕃简牍综录》,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 ②《新唐书》,卷216。 ①《西藏王臣记》,汉译本,58页。 ①《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编》,6页。 ②《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编》,20页。 ③《汉藏史集》,115页 ①关于可黎可足薨逝之年,学术界异说纷纭。主要有开成元年(836)说,开成三年(838)说,开成四年(839)说,会昌元年(841)说,会昌二年(842)说等五种不同记载。我认为其中第一种说法最为可信。据《青史》34页:“甲午年(唐宪宗元和九年)..选立喀里喀穹(即可黎可足)为王..丙辰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藏王逝世,于当年由藏王小兄弟萨达谟(即达磨)继承王位。”日巴坚王(按即可黎可足)酷爱佛法,而众奸臣则不予支持。当他们商议毁坏佛法时一致议决,如不杀死赞普则不能毁灭佛法。但有些人则说,虽然杀死了赞普,但应天子(应作太子)臧玛及大臣二人极爱佛法,所以仍不能毁坏(佛教)。因此,首先将天子臧玛流逐到巴卓门,继又制造大曲论(指阐卡见云一一译者原注)与王妃私通的谣言,大曲论遂无罪被杀,王妃也立即自尽。此后日巴坚王..被贝达纳坚及久若拉略扭颈而死(原注,在祥巴宫)。可见可黎可足乃开成元年(836)死于一场宫廷政变,达磨则是这场政变的主谋与策划者,由之继立赞普。 ②据《新红历》。《青史》另记为可黎可足幼弟。 ③《青史》,34页。 ①《新唐书》,卷217。 ②《资治通鉴》,卷 198,贞观二十三年。 ①荣新江:《静嘉堂文库藏吐鲁番资料简介》,1992年敦煌吐鲁番学国际讨论会论文。田卫疆主编《吐鲁番历史》,薛宗正执笔的《第四章唐朝时期》。 ②参稽薛宗正:《安西与北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田卫疆主编:《吐鲁番历史》,薛宗正执笔的《第四章唐朝时期》。 ③《旧唐书》,卷195。 ①例如冯家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中说:“公元840年左右,回鹘..分三支向西迁徙..一支南下到河西走廊,一支西去新疆..另一支迁到喀什和中亚。”《维吾尔族简史》的作者们亦步亦趋,谓此三支之一建立了哈剌汗王朝,之二成为甘州回鹘,其三成为西州回鹘。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亦曰:“西迁的维吾尔部众分为三支,一支迁往河西走廊,一支迁往吐鲁番盆地,另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地带。”台湾学者李符桐《回鹘史》持论大同小异:“总观回鹘为黠戛斯所破,其西迁族帐计有三支,一投葛逻禄回鹘;二投吐蕃回鹘;三投安西回鹘。”另一台湾学者刘义棠《维吾尔研究》也无新见:“其西奔者大小分为数支,一支投吐蕃(时据北庭),一支投安西,一支投葱岭西之葛逻禄。”杨圣敏《回鹘史》对此虽表态不明,但书中也有“三支回纥人走上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等字句。实际上也是赞同回鹘分三支西迁的。可见上述诸说对存在三支西迁之说都深信不疑,区别仅在于各自解释有所不同。对此,华涛《西域历史研究》第二章、第一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有详细的综述。但所引诸说多属于国外,国人较少。 ①《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五年,胡三省注。 ②哈密屯:《五代回鹘史料》,耿升译,第一章,导论。 ③巴哈提 ·依加汉:《840年迁往金山 -也儿的石河流域的回鹘人》,《新疆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①《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 ②《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 ③《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 ④《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 ①《资治通鉴》,卷246,大中二年。 ②《樊川文集》,卷32。 ③据《唐大诏令集》卷129,《大中十一年册回鹘可汗文》。《资治通鉴》卷249记为大中十年十一月:“上遣使诣安西,镇抚回鹘,使者在灵武,会回鹘可汗遣使入贡,十一月辛亥,册拜为温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禄毗伽怀建可汗,卫尉卿王端章充使。”时间有误。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文献学与考古实物相印证的方法,对北庭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山北六国及其考古文化;柔然、突厥与可汗浮图城等14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