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北庭将士入关平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69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北庭将士入关平叛
分类号: K294.5
页数: 7
页码: 294-300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新疆地区大唐北庭日落、北庭将士入关平叛的情况。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北庭将士 入关平叛

内容

安史之乱何以爆发?显然同唐朝对大食组织的中亚反攻失败有关。天宝九载(750)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应东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的请求,率兵进攻石国,俘大食册立的石国王,天宝十载大食将齐雅德·伊本·喀里所率阿拉伯精锐及其中亚诸属国兵犯唐,高仙芝率安西精兵及拔汗那、葛逻禄二属国兵迎战怛逻斯,大败,根本破坏了唐朝边防军事力量的制衡关系。①高仙芝应召入朝,封常清被迫同大食议和分界,唐朝势力退缩葱岭以东。身兼范阳(幽州)、河东、平卢三道节度使的安禄山遂无所忌惮,渐萌反意。四年之后的天宝十四载(755)遂起兵范阳,长驱南 下。玄宗时期精兵劲卒都部署于边疆,内无武备,加之事起仓促,最先委以平叛重任的大将就是刚刚解职入朝不久的前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时值入朝的北庭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及前任北庭都护程千里。其中封、程二将都是北庭系军将。是年十一月十五日庚午(755年12月22日)安禄山起兵仅四天之后,玄宗即颁诏任命“特进毕思琛诣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诣河东,备各简募数万人,随便团结以拒之”。①其时河东已在安禄山统治下,这一任命无疑是令程千里只身潜入敌境,募众成军;封常清则乃身兼安西、北庭两道节度使之在职人员,其时恰入朝奏事,玄宗又觉毕思琛不得力,改委之洛阳募兵,十一月十七日壬申(12月24日)又改颁诏令“以(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得六万人;乃断河阳桥,为守御之备”。②与此同时,又以河东节度使授程千里,这意味着以封、程二将取代了安禄山所领范阳、平卢、河东等三道节度使的全部职务。然所授皆为虚衔,仅一纸诏令,实不遣一兵一卒。二将身负重命却皆须自募兵应敌,是月二十二日丁丑(12月30日)又颁诏:“以荣王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副之,统诸军出征。出内府钱币,于京师募兵十一万,号曰天武军。”③荣王琬名为元帅,实为虚衔,高仙芝所领之天下兵马副元帅实为全军统帅。“十二月丙戌(初一,756年1月7日)高仙芝将飞骑、扩骑及新募兵、边兵在京者,合五万人,发长安。上遣宦者监门将军边令诚监其军,屯于陕。”④然所授兵力亦不过戍卫京师的数万飞骑、彍骑,余皆临时招募,未经任何训练的长安“新募兵”了。这些由两京子弟仓促组成的所谓“新募兵”实皆乌合之众。封常清虽乃主边名将,以洛阳新募兵迎战安禄山的河朔劲旅,仍是连战皆败,乃弃洛阳,与高仙芝会。建议退守潼关,坚壁不出,转攻为守,确保关中,“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拒之”。这本是根据敌强我弱形势所作出的唯一明智战略抉择,高仙芝完全赞同这一意见。监军边令诚多次促战,高仙芝总是岿然不动。边令诚为迎合玄宗急欲见功的意旨,乃奏言高、封二将怯敌,糜饷,贪赃,十二月十八日癸卯(756年1月24日)诏下,即军中斩之。诏下之日,军中皆呼“枉”,声殷震地。不惜抽空西北边备,另调时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继为平叛主帅,哥舒翰主军之后,也是英雄所见略同,仍然是固守潼关,拒不出战,关中得以保全近一年光景,后仍抗不住玄宗的连诏督促出战,天宝十五载,恸哭出关,决战大败,六月十三日乙未(7月14日)叛军陷长安,玄宗率太子李亨等仓皇出逃,玄宗奔蜀,太子李亨中道北上灵武,投奔由汉将主边的朔方军,七月十二日甲子(8月12日)为臣下推立,改元至德,是为肃宗。八月十二日癸巳(9月 10日)遣使诣蜀,十六日丁酉(9月 14日)玄宗传位,十八日乙亥(9月 10日)遣使送玺于灵武, 完成了政权移交的全过程。肃宗初继位之至德元载七月十二日甲子(756年8月12日)立即组成了以当地朔方军为主力的兵团,组织反攻,与此同时,传诏天下勤王。不惜抽空边防兵备,解救李氏社稷之危,号称“天下精兵之最”的北庭、安西就是肃宗征召勤王兵的重点。正是在这一政治历史背景下安西、北庭出现了行营与留后两大支脉的分化。
  史载朝廷征召勤王兵的使者至安西,时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的梁宰仍一度“逗留观变”①,兼顾守土、勤王的实际需要,仅分兵五千,由宿将李嗣业统率入关,北庭诏下之日,继封常清出任伊西节度使、北庭都护的原疏勒镇守使赵崇玼(又作赵玼,赵光烈)似仍在赶赴履任途中,北庭府事一度由时任伊西节度司马的李栖筠暂时代理。此人正好借机东归,竟不顾边将有守土之责,尽发北庭精锐七千人悉众东出,对此,史书中留下的记载是:“肃宗驻灵武,发安西兵,栖筠料精卒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②“上又征兵于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励以忠义而遣之。”上述记载明显同安西节度使梁宰“出步骑五千,令嗣业统赴朔方”相矛盾,因为勤王诏是同一年发出,二庭勤王兵也必是同时发出,安西既为五千,另之七千人必发自北庭,可见上述记载中对李栖筠的身份认定显然存在错误。此人所任之行军司马并非安西节度府之行军司马,而是伊西节度府之行军司马,“安西”乃“伊西”讹写,而伊西节度府即北庭。可见北庭入关勤王兵总数实已超过安西。其主要将领如北庭副都护高耀、北庭兵马使王惟良、宿将荔非元礼等都随军东去,可谓倾其精锐,参加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
  “四镇、北庭兵远赴中原之难,久羁旅,数迁徙,四镇历汴、虢、凤翔;北庭历怀、绛、鄜,然后至邠。”③安西、北庭虽然同出碛西,却属于不同军府,初本沿不同路线入关赴难。其中北庭大约走的是伊吾路,即东出伊州,取道沙州,经河西,历怀州、绛州、鄜州,至邠州与安西四镇勤王兵会合。安西兵人数少于北庭,却似乎到达内地的时间更早一些,曾参加过怛逻斯之战的安西主将李嗣业,最先在凤翔谒见了唐肃宗,当年将北庭、安西二部勤王兵合编为一,组建了安西、北庭行营,以李嗣业为镇西、北庭“行军兵马使”④,寻又升级为首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行营将士所过之处万众夹道,争睹军容。杜甫所留诗句就是其生动写照: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⑤
  四镇、北庭行营组成之后,立即投入平叛战争。至德二年(757)九月,“庚子,诸军俱发;壬寅,至长安城西,陈于香积寺北澧水之东。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贼众十万陈于其北,李归仁出挑战,官军逐之,逼于其阵,贼军齐进,官军却,为贼所乘,军中惊乱,贼争趣辎重。李嗣业..肉袒,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于是嗣业帅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贼由是气索。李嗣业又与回纥出贼阵后,与大军交击,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贼遂大溃..癸卯,大军入西京”①,光复长安。这是光复长安的决战,此役由北庭勤王兵七千,安西勤王兵五千组成,在镇西、北庭行营为唐军前军(先锋),实夺首功,建勋之著,远远超过郭子仪统率的唐军主力 ——朔方军。
  此战之后,北庭、镇西行营兵力损耗也最大,从而降低了行营自身的地位。加之肃宗继位全凭朔方军的支持,恃为嫡系主力,对各路勤王兵厚薄有异。乾元元年二月“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河内。癸巳,北庭兵马使王惟良谋作乱,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诛之”。②这一简短的记载却蕴涵着一场兵变。安史之乱以后,国库空虚,各路唐军给养全凭自己就地解决,镇西北庭行营在香积寺决战中尽管功勋卓著,却被迫移驻贫苦的河内,引起北庭将士的不满,其代表人物北庭兵马使王惟良率先为将士请命,被唐朝视为兵变,行营主帅李嗣业受迫于朝廷,不得不予镇压,王惟良被杀,兵变失败。荔非元礼初露头角就在李嗣业平王惟良之时,这实际上是安西军系火并北庭军系,而二系初并,不可能纯由安西军系一支独揽军权,其后荔非元礼突然跃居第二号人,安西军系中知名将领尚有白孝德、段秀实等皆资深望重,以理揆之,除去王惟良势非借重北庭军系中人的倒戈不可,可见这位“裨将”必非安西军系,而应原属北庭军系。因此,当安西军系出身的行营节度使李嗣业死殁后,北庭军系出身的荔非元礼就接为第二任行营节度使。
  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建号大圣燕王,代为叛军盟主,唐令郭子仪统九节度之兵以击之,会战相州,李嗣业血战,中流矢,血流数升卒。荔非元礼继为行营主将(乾元二年至上元二年在职,758~761年)。《旧唐书·肃宗纪》:“(乾元二年三月)以卫尉卿荔非元礼为怀州刺史,权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资治通鉴》卷220乾元元年条引《姓谱》:“荔非,西羌种。”说明是一位羌族将领,似原出北庭系军将,平王惟良有功,因而代李嗣业主行营。乾元二年(759)十月率本部兵马从李光弼守河阳,屯兵城外,筑栅拒敌,叛军填堑而进,坐视不动,敌已过堑逼栅,主帅李光弼屡督其出战,皆不应,直至候至敌攻栅势疲,突然下令全军,“鼓噪出栅门,奋击”③,大破敌军,取得了此战的全胜。可见荔非元礼也是一位老于行阵的智将,然资望不高,且以北庭系军将而兼主安西,似未尽使众折服,故至乾元二年十二月复 析镇西、北庭行营为二,荔非元礼仅主北庭行营,而别调陇右系将领神策军兵马使“(卫)伯玉为镇西,四镇行营节度使”。①神策军为天宝十三载(754)哥舒翰破吐蕃所置,隶临洮郡,位于关西磨环州,此军之设一度使胡马(蕃马)“不敢窥临洮”,及安史乱发,卫伯玉率千人东出勤王,破叛军于疆子阪,声威大震,因擢令主镇西行营。但陇右、安西派系之异又大于安西、北庭,因至上元元年八月(760年9月)又颁册命,以“(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②,这意味着神策军独立,镇西、北庭行营分而复合,其节度使自然仍是荔非元礼。上元二年(761)李光弼、仆固怀恩督诸路大军与史思明鏖战于洛阳邙山,而二帅指挥不一,史思明乘唐军阵列未定,麾兵击之,唐军大败,“死者数千人,军资器械尽弃之,光弼、怀恩渡河走保闻喜,(鱼)朝恩、卫伯玉奔还陕,(李)抱玉亦弃河阳走,河阳、怀州,皆没于贼”。③这段史料虽未明确提及荔非元礼参战,但怀州即镇西、北庭行营驻地,荔非元礼时兼怀州刺史。怀州既失,说明亦必兵败。《旧唐书 ·段秀实传》记载: “荔非元礼为麾下所杀..推白孝德为节度使。”这必是安西军人此时乘乱所为,故唐朝亦未予深究,北庭将士在行营中的地位开始陨落。自此之后,历代行营节度使已都由出身安西的将领出任,尽管如此,镇西、安西行营仍是一个统一整体,自肃宗至德元年二庭行营入关勤王,至代宗年安史之乱荡平,作为行营组成人数最多的北庭将士的确功不可没。
  安史之乱爆发的天宝十四载(755),吐蕃赞普弃隶缩赞(藏文作墀德祖赞)遇弑,雄主乞黎苏笼猎赞(藏文名作墀松德赞)继位,利用哥舒翰东出勤王之后,陇右边备空虚,大举东进,至德元载(756)连“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④九曲地尽失。至德二载(757)“冬十月乙己朔(11月16日)吐蕃陷西平郡”。⑤西平,郡即鄯州,乃陇右节度使治所,亦即藏文史料中的大宗喀。唐陇右节度使治所移治廓州,上元元年(760)廓州又陷。陇右节度使下领鄯、廓、秦、成、兰、渭、临、河、武、洮、岷、叠、宕诸州,至此已沦蕃大半。肃宗元年(上元二年,761)吐蕃又进军剑南,攻占大渡河西重镇松州,在此强大军事威胁下,肃宗被迫承认现实,于肃宗元年建寅月正月廿四日甲辰(762年2月22日)遣重臣郭子仪等与盟鸿胪寺,约定向吐蕃“输绢帛,割土地”,承认吐蕃对陇右全境的占领。至宝应二年七月(763年8月)代宗即位,改元广德,安史之乱已近尾声,藏文史料记载,当年“冬末,唐廷皇帝崩,新君立,不愿再‘输帛绢,割土地’,唐蕃社稷失和”。⑥自是吐蕃向唐大举进攻,连陷临洮、成州、河州诸城堡。此年史朝义之乱未平,代宗虽有志御侮,却抽不出兵力,吐蕃的边界已同唐之腹心地带关中 妾壤。763年2月(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传首京师,意味着连绵8年(755~763年,天宝十四载至广德元年)的安史之乱已被彻底荡平。这本是唐朝复兴的大好良机,然而,由于朝臣派系倾轧,平叛功臣、原朔方军铁勒将领仆固怀恩成为猜忌的目标,仆固怀恩乃朔方军三大主将之一,“寇难已来,一门之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再收两京,皆导引回纥,摧灭强敌”。①女嫁回鹘可汗,借兵平叛,历收复两京、相州等各场恶战,皆建殊勋,官至天下兵马副元帅,而功成谤集,安史之乱后就被夺去兵权,由怨成忿,因拒命汾州,后又公张叛帜。唐朝内战再度爆发,反而为吐蕃大举侵唐找到了裂隙。至七月:“吐蕃大寇河、陇,陷我秦、成、渭三州,入大震关,陷兰、河、鄯、洮、岷等州,盗有陇右之地。”②其实秦、成、渭、河、鄯、廓、洮州早已陷蕃。这次进攻的特点实乃出大震关(陇山山口)向唐朝的政治中心关中挺进。冬十月丙子,代宗逃出长安。戊寅,吐蕃进陷京师,立金城公主胞弟、嗣雍王守礼之子广武王承宏为帝,署立百官。虽然吐蕃占领长安不久就又退出,所立傀儡政权也不过昙花一现,但退出关中后仍屯驻于平凉以西,将唐朝领疆纵切为二。本来,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代宗有意遣令二府行营,各返旧封,马璘、北庭副都护高耀、于阗王尉迟胜等都已接到率领本部兵马,重返旧封的命令,以加强边备,出自安西军系,时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的马璘曾受诏统兵至河西,以吐蕃陷京师,中道返回。旧史记此事但云,“自河西救杨志烈”③,恐怕未必,其真实目的大约是取道河西,返安西旧封履职。以得知长安危殆,中道返师,遂受命主军行营。这时灵、原二州以西地区都已为吐蕃相继攻陷,本为统一整体的唐朝领疆分割为东西两部。马璘所部始正式与原来的镇西、北庭行营合并。“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使”马璘,而这时第一批二府勤王兵组成的镇西、北庭行营已改称为邠宁节度使,以白孝德为节度使,可见直到此年,这两批勤王兵仍未合并。到了大历元年
  (766)白孝德离职④此二支二府勤王兵才整合为一,擢璘为四镇、北庭行营,兼邠宁节度使。二年(767),代宗以安史乱平,下诏“复以镇西为安西”⑤,同年四镇、北庭行营更名为安西、北行营。大历三年十二月初九己酉(769年1月21日)正式颁诏:“徙马璘为泾原节度使,以邠、宁、庆三州隶朔方,马璘先至泾州,以都虞侯段秀实知邠州留后。”⑥受命移驻密迩吐蕃的邠泾二州,去承担屏卫唐之西门,抗拒吐蕃的使命。此后万里勤王的安西、北庭行营已长留中原,再也不能返回西域旧土了。 1984年12月在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区发现的《安西副都护高耀墓志》⑦的主 人高耀是唯一参加了入关平叛全过程,而又安全返回故地的北庭将领。根据著名吐鲁番学家吴震的经典解读①,已完整复原了高耀的辉煌一生。
  高耀是久已在西州定居的高丽人后裔,从军北庭,参加了天宝三载(744)五月安西节度使未蒙灵詧击杀突骑施莫贺达干之战,天宝五到六年讨小勃律之战。积功“领二都尉”,至“太原王公”,即王正见任北庭节度使时期,发动了天宝七年攻黑姓突骑施的战争,摧毁了碎叶城,高耀就是在此战中大显身手,深得赏识,先是“授朝议郎”,任“北庭都护府司马,专知仓库,赐紫金鱼袋”。后又升至北庭副都护。天宝十五载(至德元年,756)55岁时以北庭副都护随安西、北庭镇兵入关勤王靖难,次年正月抵于凉、鄯间。至德,二年(757)56岁时,被编入镇(安)西北庭节度行营。从广平椒(即以后的代宗李豫)参加了收复两京的香积寺决战,以功“除朝散大夫、守太子率更令,充行营管内勾覆仓库使”。其中“守太子率更令”只是虚衔,实任乃镇西、北庭行营中的勾覆仓库使,亦即检督审核该管内的军资军需仓库出纳。乾元元年(758),57岁,随镇西北庭行营屯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时李嗣业以卫尉卿兼怀州刺史,充行营节度使。同年九月,李嗣业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等九节度,将步骑二十万讨安庆绪等于相州(今河南安川)。次年二月,李嗣业因伤卒于相州行营。三月,荔非元礼继之,因兵溃,退保东都。高耀倘未随军与此役于相州,必留屯河内。上元二年(761),高耀似乎一度离开行营,升迁为朝议大夫和将作监大匠,这是在长安或洛阳负责工程的高级官员。宝应二年(763)年,62岁,“特加银青光禄大夫、试卫尉卿,充伊西庭支度营田副使”,此年七月改为广德元年,高耀的任命乃是在改元之前,说明此年升任的“银青光禄大夫、试卫尉卿”都是虚衔,只有“伊西庭支度营田副使”是实任,这时安史之乱已经荡平,说明就在广德改元的当年,高耀已由京师重新返回了北庭履任。其后,北庭与内地交通断绝,内地早已改用永泰年号,北庭、西州仍沿用广德年号不变,广德四年(永泰二年,767)四月十七日,卒于北庭,终年65岁,后又移墓故里西州,成为唯一参加入关勤王而又安全返回北庭故封的唐朝官员。高耀是高丽人,则又说明有一支高丽部落降唐后被安置在北庭境内。

附注

①《石国考述》、《唐与大食百年关系述略》,载薛宗正:《中亚内陆:大唐帝国》,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①《资治通鉴》,卷 2 17,天宝十四载。 ②《资治通鉴》,卷 2 17,天宝十四载。 ③《资治通鉴》,卷 2 17,天宝十四载。 ④《资治通鉴》,卷 2 17,天宝十四载。 ①《新唐书》,卷 153。 ②《新唐书》,卷 146记李栖筠。 ③《资治通鉴》,卷220,乾元元年。 ④《新唐书》,卷 138。 ⑤《全唐诗》,卷225,《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①《资治通鉴》,卷 220,至德二年。 ②《资治通鉴》,卷 220,乾元元年。。 ③《资治通鉴》,卷 22 1,乾元二年。 ①《资治通鉴》,卷211,乾元二年。 ②《吐鲁番出土文书》,第8册, 485~490页。 ③《资治通鉴》,卷222,肃宗上元二年。 ④《资治通鉴》,卷218,至德元载 。 ⑤《旧唐书》,卷 10,肃宗本纪,《新唐书》卷6作“十月壬子,吐蕃陷西平郡”。 ⑥《吐蕃大事纪年》虎年,《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121页。 ①《旧唐书》,卷 121。 ②《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 ③《旧唐书》,卷216。 ④《旧唐书》,卷 109记白孝德:“以家难去职”,可知龟兹王白孝节应于此年卒。故云“家难” ⑤《资治通鉴》,卷224,大历三年。 ⑥《资治通鉴》,卷224,大历二年。 ⑦《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①吴震:《唐〈高耀墓志〉补考》,《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文献学与考古实物相印证的方法,对北庭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山北六国及其考古文化;柔然、突厥与可汗浮图城等14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