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章 北庭前身及其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67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北庭前身及其建置沿革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5
页码:
177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新疆地区龙朔三年(663)天山北麓创建了第一个以庭州为治所的军府:金山都护府,它同北庭都护府虽然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却是这一重要军府成立的历史前驱。北庭都护府初置于武周王朝,先后隶属于凉州大都督府和安西大都护府统属。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北庭前身
建置沿革
内容
龙朔三年(663)天山北麓创建了第一个以庭州为治所的军府:金山都护府,它同北庭都护府虽然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却是这一重要军府成立的历史前驱。北庭都护府初置于武周王朝,先后隶属于凉州大都督府和安西大都护府统属。至中宗复辟,唐朝再建之后,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始与安西大都护府分疆而治,成为唐朝治理西域的两大军政中枢。玄宗朝推行二府主将加领节度使衔,北庭大都护最先兼领伊西节度使名号,开元四年(716)北庭大都护府还原为北庭都护府,至开元末、天宝年间,北庭都护领北庭伊西节度使制度化,北庭、安西二大都护府的南北分治进一步发展为北庭、安西两大节度府或北庭、安西二道的东、西分治,自此定型化,成为唐朝治理西域的固定政治格局。
第一节金山都护府
金山都护府是唐朝在庭州创置的第一个主管天山北麓的汉军都护府。龙朔二年(662)由于吐蕃的挑战,西域形势一度逆转,昆陵都护府罢置,西突厥左厢部落叛唐,金山都护府就是在这一新形势下创立的建置。北庭都护府的历史先驱吐蕃乃藏族先民所建的地方政权,国君称赞普,松赞冈布赞普曾迎娶文成公主为妃,两国间结有和亲关系。永徽元年(650)松赞冈布逝世以后,赞普幼小,三代大相都为噶尔家族垄断,开始同唐朝争夺西域。龙朔二年疏勒、龟兹相继叛唐,唐朝册拜的首任安西大都护杨胄似已战殁,伊州都督苏海政被授予■海道行军大总管名号,暂时代理安西大都护,率领所部汉军,征调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所统西突厥精骑出征,而唐朝册拜的这两位西突厥可汗兼都护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步真早在降唐之前就有深仇大恨,分册为两厢可汗、两厢都护之后,又因争夺部落,相互不和。其中阿史那弥射威信很高,阿史那步真所属的右弩失毕部落纷纷东徙,前往投奔,引起阿史那步真的仇恨加剧。苏海政所统西征大军途经天山北麓东段阿史那弥射辖境,“龙朔二年(662)弥射、步真以兵从,■海道总管苏海政讨龟兹,步真怒弥射,且欲并其部,乃诬以谋反,海政不能察。即集军吏计议,先发制之,因称诏发所赍赐可汗首领,弥射以部下至,悉收斩之”。①阿史那弥射的被杀标志着唐朝所建昆陵都护府的罢废。
阿史那弥射被冤杀,激怒了西突厥左厢部落,都不去为唐军效命,苏海政所统仅数千汉卒,自然无力平叛,被吐蕃击败。《资治通鉴》卷201记此于龙朔二年:“至疏勒南,弓月部复引吐蕃之众来,欲与唐兵战;海政以师老不敢战,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由是诸部落皆以兴昔亡为冤,各有离心。继往绝寻卒,十姓无主,有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收其余众附于吐蕃。”在这段文字中有两句衍文,一是“继往绝寻卒”二是“李遮匐收其余众附于吐蕃”。继往绝可汗即阿史那步真,死于乾封二年(667),,李遮匐乃阿史那步真部下,其叛唐附蕃应是乾封二年,清理掉这两件与本年无干的赘文以后,所余文字应是“由是诸部落皆以兴昔亡为冤,各有离心,十姓无主,有阿史那都支收其余众,附于吐蕃”。可知阿史那弥射被冤杀之后,率领西突厥左厢诸部的叛乱首领就是阿史那都支。同书接着叙述:“是岁,西突厥寇庭州,刺史来济将兵拒之,谓其众曰:‘吾久当死,幸蒙存全以至今日,当以身报国!’遂不释甲胄,赴敌而死。”庭州刺史来济既死,龙朔二年(662)阿史那都支曾一度攻陷庭州。此人后来曾被唐朝册拜为匐延都督②,匐延都督府乃处木昆部改置,则这位龙朔二年率先叛唐的西突厥首领乃出身于处木昆部。苏海政主持的■海道行军的失策与失利,导致西域形势的全盘逆转。这时龟兹也已发生叛乱,显庆三年册拜的安西首任安西大都护杨胄之名早已消失于史册,似已战殁,安西四镇汉军都被切割为飞地,唐朝有效控制的地区已仅余西、伊二州,始建于显庆三年(658)的西州都督府已成为唐朝在西域的政治中心。③时任西州都督者为兼任安西都护的高昌王族麴智湛,执秉西州兵权的乃都督府长史裴行俭,此人乃隋朝名将裴仁基之子,曾任长安令,又师从唐朝名将苏定方学习兵法,资兼文武,多谋善断。遂断然统率西州府兵,收复了庭州,并奏请朝廷,创建了金山都护府。因此,各种史料都将金山都护府说成是西州都督府的改置。如《通典》卷174,州郡四,西州条述高昌:“西州,置都督府,后改为金由都督府。”此金由都督府显然是金山都护府之讹。《旧唐书 ·地理志》云:“西州..寻置都督府,又 改为金山都督府。”此处之 “都督府 ”又是“都护府”之讹,《太平寰宇记》卷 156,废西州条倒是将金山都护府写对了,其时间又出现了错误: “西州,兼升为都督府..开元中改为金山都护府。”“开元中”应当是“龙朔中”之误。以上史料所记虽略有出入,且各有小误,却共同印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初创之金山都护府同西州都督府密切相关。首任的金山都护就是西州都督麴智湛,仍驻西州,金山都护仅为遥领,裴行俭则以西州都督府长史身份任金山副都护,驻节庭州,全权统管金山都护府事。这时的西州都督府和金山都护府实际上是一个班子、两个机构。始建于龙朔二年末三年初(663年1月),《资治通鉴》卷201记龙朔三年三月,“杨德裔以阿党流庭州”,又记,“四月,乙丑,下(李)义府狱,遣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详刑共鞫之,仍命司空李勣监焉。事皆有实。戊子,诏义府除名,流巂州;津除名,流振州;诸子及婿并除名,流庭州。朝野莫不称庆。”又《元和郡县志》卷40庭州条又记:“其汉户皆龙朔以后流移人也。”大批发遣罪犯流放庭州,说明至迟龙朔三年三月以前庭州已重新为唐军收复,率军收复庭州的主将就是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
最早注意到金山都护府这一建置的是日人伊濑仙太郎①,我在旧作《金山都护府钩沉》②中对这一都护府的建置虽较伊濑有了许多重要补充,但将金山都护府的创立视为西州都督府的改置与升级的结论有必要修正。20世纪吐鲁番学的研究成果证实,西州都督府自从显庆三年创立之后一直存在,并不因金山都护府的创立而罢废,也不因后来金山都护府的罢废而复置。这表明,金山都护府虽然是由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实际创立的,起初确由西州都督麴智湛兼管,然自麟德二年(665)裴行俭已擢为安西大都护之后,不可能同时再兼金山都护,金山都护府治所已定治庭州,此后历任金山都护都兼庭州刺史,已成为这一都护府的独特传统。虽然显庆三年唐朝曾在天山北麓创立过昆陵都护府,册拜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治所也是设在庭州,名为都护府,实际上是拥有可汗、都护双重名号的西突厥羁縻建置,同作为朝廷正规军府建置的都护府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可见金山都护府则是唐朝在天山北麓创设的第一个汉军都护府,它的创立大为强化了唐朝的山北防务。至乾封二年(667)裴行俭召回唐廷之后,安西大都护府正式罢废,还原为正三品的安西都护府,金山都护府与之平级,开始出现了二都护府分治的政治格局。以庭州为治所的金山都护府主管以庭州为中心的天山北麓东段,安西都护府主管以碎叶为中心的天山北麓西段。同时主管伊、西二州为主体的唐朝郡县化地区以及安西四镇。
关于历任金山都护,正史多有漏载,参稽唐人碑铭,除首任正、副都护麴智湛、裴行俭以外,可考者有以下数人:
袁公瑜:《千唐志》所收《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公瑜)墓志铭并序》中记:“俄以君为中书舍人。又迁西台舍人..寻出君为代州长史,又除西州长史..俄转庭州刺史,无何,迁安西副都护。”此人当初曾揭发裴行俭,使之贬官西州长史①,后来的遭遇居然同裴行俭几乎一模一样,却也奇巧。参阅《旧唐书》卷65:“吏部尚书李义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无忌既有大功,而死非其罪,天下至今哀之。上元元年,优诏追复无忌官爵。”袁公瑜以追随李义府,陷害长孙无忌、裴行俭起家,随着龙朔二年李义府败落,裴行俭建功绝域,逐渐失势,至上元元年(674)长孙无忌平反,必定追究其责任,依此判断,袁公瑜贬官西州长史必为此年,出任庭州刺史兼金山都护非此年,就是上元二年(675)。
杜怀宝:《全唐文》卷228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记:“仪凤岁,诏公为波斯军副使兼安西都护,..以安西都护杜怀宝为庭州刺史。”按裴行俭以册立波斯王暨安抚大食使名义发师西进,始于仪凤三年(678),调露元年(679)六月到达西州,杜怀宝任金山都护兼庭州刺史似始于仪凤三年。
王方翼:《全唐文》卷228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记:“无何,诏公为庭州刺史..前使杜怀宝更统安西。”《新唐书》卷111:“未几,徙方翼庭州刺史,而怀宝自金山都护更镇安西,遂失蕃戎之和。”王方翼调露元年犹在安西任上,扩建碎叶城,其调任金山都护应为永隆元年(680),永淳元年(682)主持热海之战。其任期似止于此战结束之后。
田扬名: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②记:“顷以吐蕃、九姓亡叛,有诏出师讨之,遣田扬名发金山十姓诸兵,自西道入。”此处“金山 ”与“十姓兵”上下相承,难于找出其必然联系,有的《全唐文》本子此句作“田扬名发金山道十姓兵”按北庭都护府又作北庭道,安西大都护府亦作安西道,则金山都护府亦可作金山道,,依此,田扬名就是金山都护府存在期间的最后都护了。
金山都护府创置以后,西、庭二州的防务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在此后风云变幻的形势演变中,碛西东部咽喉地段始终置于唐朝的统治之下,证实了这一都护府对屏卫唐朝西北边防起了辉煌的历史作用。其中王方翼驰救碎叶,大战热海之役最为典型。此事发生于永淳元年(682),杜怀宝任安西都护期间。“阿史那车薄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引军救之,破虏众于伊丽水,斩首千余级。俄而三姓咽面与车薄合兵拒方翼,方翼与战于热海,流矢贯方翼臂,方翼以佩刀截之,左右不知。所将胡兵谋执方翼以应车薄,方翼知之,悉召会议,阳出军资赐之,以次引出斩之,会大风,方翼振金鼓以乱其声,诛七十余人,其徒莫之觉。既而分遣裨将袭车薄、
咽面,大破之,擒其酋长三百人,西突厥遂平。”①校以《王方翼碑》,当时王方翼所任官衔非安西都护而是金山都护。“蹙车薄于弓月,陷咽面于热海,剿叛徒三千于麾下,走乌鹘十万于城外。”②这是继裴行俭平定阿史那都支、李遮匐之后最大的恶战,“禽酋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戎震服”。③自此基本稳定了西域形势。必须指出的是,弓月与庭州同在天山北麓,故王方翼千里驰援,但其就本属驻守碎叶的安西都护府防区。有人据此以为金山都护府一直统辖到热海。④则是把它同后来的北庭大都护府的辖区混为一谈了。
末任金山都护田扬名发十姓兵东征漠北之役也是战果辉煌。这时东突厥已经复兴,其首领阿史那骨咄禄已建号颉跌利施可汗,基本统一漠南,唯漠北安北大都护府名义尚存,其骨干就是一贯亲唐的回纥部落,阿史那骨咄禄遂策动漠北亲突厥势力仆固、同罗等部合攻回纥。为此武则天于发遣刘敬同率河西骑士取居延道驰援回纥之外,又发田扬名率十姓兵自西方入,其中西路十姓兵在平定仆固、同罗为首的这场漠北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陈子昂的上书中得知,“十姓君长,奉诏之日,若报私仇,莫不为国家克翦凶丑,遂数年之内,自率兵马,三万余骑,经途六月,自食私粮,是国家威德早申,蕃戎得效忠赤”⑤,至垂拱元年(685)“同罗、仆固都督,早已伏诛,为乱之元,其自丧灭”⑥,但西突厥受诏从征,志在劫掠,乃是游牧族群本性,结果虽然漠北之乱荡平,亲唐的回纥部落也遭洗劫,“国家(指朝廷)乃以不奉玺书,妄破回纥部落”⑦,田扬名身为东征统帅,被追究责任,免去了都护职务,自此金山都护府罢废。同年十一月:“太后乃擢兴昔亡(指阿史那弥射)之子左豹韬卫翊中郎将(阿史那)元庆为左玉钤卫将军,兼昆陵都护,袭兴昔亡可汗,押五咄陆部落。”⑧这一任命意味着昆陵都护府的复活,而金山都护府正是以昆陵都护府的废置为前提的,且此二都护府皆治于庭州,同样以镇抚西突厥为其主要使命,二者之间必有一个是多余的。因此,可以判定,此垂拱元年昆陵都护府复置之岁,亦即金山都护府罢置之年。原来接受金山都护府节制的汉军皆南移西州,改隶于西州都督府。
综上所述,金山都护府实乃唐朝在天山北麓创立的第一个军府,治于庭州,它同北庭都护府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二者性质、职能、治所均完全相同,在这个意义上,也可将金山都护府视为北庭都护府的历史先导。
第二节北庭都护府与轮台县的创置
北庭都护府创于武周时期。《资治通鉴》卷207记:“(长安二年)十二月..戊申,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长安二年十二月戊申,即长安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折算公元纪年为703年1月7日。本来,早在龙朔三年(663)初庭州就已创立了主管天山北麓的汉军建置金山都护府,武曌柄政之初的垂拱元年(685)就被废置,何以偏偏在此年,又在庭州重设同金山都护府性质类似的北庭都护府呢?
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很少深究。我认为这是阿史那斛瑟罗二次返封,同突骑施矛盾激化,碎叶局势动荡,全面加强天山北麓防务的历史产物。有必要自金山都护府罢废到北庭都护府创建期间(685~703年)西域形势的复杂演变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垂拱元年武曌在罢废金山都护府的同时,就全面恢复了高宗所创册立西突厥两厢可汗的传统政策,当年册拜阿史那弥射之子阿史那元庆承袭父爵为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治庭州,并加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受命率兵出平以他匐为首的西突厥叛乱。参稽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 184号墓出土的《唐开元二年(714)帐后西州柳中县康安住等户籍》(122文书)所记“垂拱元年金山道行没落”的康安定户籍记录,西州汉军似乎也参加了阿史那元庆主持的这次名为金山道行军的出征。然而出师不利,“竟不能招胁得十姓,却令元庆没贼,四镇尽沦”。①阿史那元庆一度被俘,只身逃回,全军尽没。但他的不争气却在所册阿史那斛瑟罗身上得以抵消。垂拱二年(686)九月武曌又册拜阿史那步真之子 “右玉钤卫将军阿史那斛瑟罗袭其父继往绝可汗”②兼濛池都护,加金牙道大总管,继续出征他匐,果然不负众望,斛瑟罗纳金牙道司兵达奚思敬建议,“设策请拔碎叶、疏勒、于阗、安西四镇,皆如所计”。③延载元年(694)颁发之《汜达德告身》明确记载此役:“准垂拱二年敕金牙道行军拔于阗、□□、□勒、碎叶四镇。”④时任安西都护的李祖隆也率领所部汉军投入这一战役。实现了平定他匐、换防四镇,还封碎叶等预定战略目标⑤,安西都护府再次升级为安西大都护府。这一胜利不仅坚定了武曌对于推行册立西 突厥可汗以安定西域政策的信心,而且提高了其本人的政治威望,全面加紧内部政治清洗,着手实现废唐兴周,自立为则天皇帝的政治步骤,并策划对吐蕃发动更大规模的全面反攻。然而永昌元年(689)韦待价、阎温古主持的安息道行军,并没有为新建的大周王朝送上胜利的献礼,却迎来寅识迦河的惨败。西域局势全盘逆转,汉军被迫退守伊、西、庭三州,安西大都护府的建置级别重又还原为安西都护府。这时复兴后的东突厥已重新实现了大漠南北政治统一。天授元年(690)志在恢复东、西突厥政治统一的后东突厥汗国可汗阿史那骨咄禄进军碎叶,是岁冬十月史书中出现了如下记载:“西突厥十姓..为东突厥所侵掠,散亡略尽,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斛瑟罗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①失去汉军支援的阿史那斛瑟罗未能抗住东突厥的强大攻势,弃城东奔。就在碎叶川、伊丽水一带游牧的异姓突厥强部突骑施首领乌质勒却显现了非凡的战斗力。“突骑施乌质勒,西突厥别部也..乌质勒隶斛瑟罗,为莫贺达干。斛瑟罗政残,众不悦,而乌质勒能抚下,有威信,诸胡顺附,帐落浸盛,乃置二十都督,督兵各七千,屯碎叶西北。稍攻得碎叶,即徙其牙居之。”②说明东突厥攻陷碎叶城不久就为乌质勒“攻得”,参稽《太平寰宇记》卷196所记:“(阿史德)元珍等率兵讨突骑施,临阵战死,骨笃禄天授中卒。”东突厥重臣阿史德元珍之死,可汗阿史那骨咄禄之卒,都同突骑施首领乌质勒有关,东突厥势力被迫重返漠北。这一辉煌胜利似发生于天授二年(691)。乌质勒的威信大著,成为碎叶川、伊丽水一带西突厥部落的盟主,演变为唐朝西疆一大地方势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后王孝杰发动武威道行军,这个并非此次行军攻取的碎叶却出现在再置的安西四镇名单上。王孝杰是仪凤年间征召的“猛士”,随刘审礼征吐蕃时被俘,遣返后以洞悉吐蕃军情为武则天所器重,长寿元年(692)发动以武威道行军的对蕃反攻,委为行军总管,所统兵力主要有副总管阿史那忠节所统斛瑟罗西突厥旧部及西州都督唐休璟部下西州府兵。对此,《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记为长寿元年“冬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镇”。《唐会要》卷73安西都护府条则记:“长寿二年(693)十一月一日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克复四镇,依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参稽其他史料可知,长寿元年乃破吐蕃,光复四镇之年,长寿二年始乃再置四镇之年。而王孝杰主持的这次武威道行军路线并未经行碎叶,《旧唐书》所记长寿元年所克绝非龟兹、于阗、疏勒、碎叶而应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等旧四镇,至长寿二年(693)再置四镇时始定型为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雄辩地说明突骑施崛兴之初,对唐关系很好,“攻得碎叶”之后并未据为己有,而是归还唐朝(武周),以此碎叶得以取代焉耆,备列四镇。万岁通天元年(696)唐(周)、蕃议和,这时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已经成人,不再热衷于 同唐朝无休止地争夺西域,而是亟欲收权于己,铲除三代专国、功高震主的噶尔家族。王孝杰的战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吐蕃内部的君臣矛盾,武则天所委议和专使郭元振善于利用这一矛盾,拖延谈判激化吐蕃君臣间的矛盾。圣历元年(698)冬,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夷灭了这一声望赫赫的噶尔家族,唐朝以放弃吐谷浑所据青海地,换取吐蕃全面退出西域,议和成功。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的危机基本解除,天山北麓的形势突出为武周王朝关注的重点。
对于效忠朝廷的西突厥两大势力正统的西突厥王族阿史那氏与异姓突厥的代表突骑施·乌质勒取舍,成为武周王朝面临的艰难选择。北庭都护府的创立与此直接攸关。
吐蕃退出西域争夺之后,东突厥再度卷入山北争夺:天授二年(691)后东突厥汗国颉跌利施可汗阿史那骨咄禄死后,其弟默啜可汗继立,雄才大略又远胜其兄,正在觊觎西域,圣历二年(699)默啜遣将暾欲谷大举南侵,破长城,长驱直入,连陷“山东平原”(此之山东,指太行山以东,今之河北),临大海而归,与此同时,“二年十月,默啜立其弟为左厢察,骨笃禄子默矩为右厢察,各主兵二万余,其子匐俱为小可汗,位在两察上,主处木昆等十姓兵四万余,又号为拓西可汗”。①说明东突厥已开始进军天山北麓,并已得到处木昆等部的归附,志在重新统一西突厥诸部。处木昆乃突骑施主姓之一,本不属东突厥,这一任命意味着默啜决心击灭突骑施,占领碎叶。而此时韩思忠已内调,而继任镇守使则名不留史册,表明其功不显,也可能在抗击匐俱的攻势中殁于阵,而乌质勒不久又再次移牙碎叶,表明此城又为乌质勒夺回。故《册府元龟》卷967载:“圣历中,突厥首领嗢鹿州都督乌质勒移衙于碎叶,则天授以瑶池都督。”这又表明击败匐俱,复夺碎叶又是乌质勒之功,故唐酬以瑶池都督。同年八月乌质勒遣子遮弩朝唐,唐朝旋又派出侍御史解琬持节“安抚”②,说明自突骑施初兴直到这时,武周朝廷一直以对乌质勒推行招抚政策占上风。突骑施·乌质勒地位的上升对于曾任武威道行军副总管的阿史那斛瑟罗旧将阿史那节却非常不利。忠节二字显然是武威道行军胜利之后的朝廷赐名,此人又名阙啜忠节,阙啜乃胡禄屋酋长专用爵号,阿史那忠节以出身西突厥王族阿史那氏而领胡禄屋酋长,显然乃是斛瑟罗所遣监国胡禄屋部的吐屯。1980年5月在焉耆四十里城子公社博格达沁古城发现的右玉钤卫将军铜质官符无疑是此人的遗物,从中得知其原名为阿史那伽利支。③突厥汗国及其继承者东、西突厥汗国的共同特点在于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阿史那氏、阿史德氏等蓝突厥贵族大都自视高贵,将非阿史那、阿史德氏出身的异姓突厥都视为黑民,意即贱民,突骑施·乌质勒的威望日隆显然是阿史那忠节难以容忍的。故《景龙文馆记》记 “娑葛父子与阿史那忠节代为仇雠”①,其时,东突厥退出西域,附蕃西突厥势力尚存,对西域局势造成一定威胁,遂以此为理由,多次上疏,奏请旧主阿史那斛瑟罗还封碎叶。②武则天为其所动,乃是这位女帝所犯又一次重大错误。
早在噶尔家族专国吐蕃,同唐朝激烈争夺西域时期,就仿效唐朝,册立了三代附蕃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馁子、阿史那仆罗、阿史那拔布③都是出自正统的西突厥可汗后裔,其中阿史那馁子受封为西突厥可汗为长寿二年(,693):“长寿中,元庆坐谒皇嗣,为来俊臣所诬,要斩,流其子献于振州。其明年,西突厥部立阿史那馁子为可汗,与吐蕃寇,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与战冷泉、大领谷,破之;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又破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因拔吐蕃泥熟没斯城。”④与武周再置碎叶镇同年。阿史那馁子之后又册拜阿史那献之叔阿史那仆罗⑤,年纪较老,其在位时期似止于万岁通天元年周、蕃议和之前。此后吐蕃虽然不再公开派兵参加这一角逐,却仍秘密支持附蕃的西突厥势力。其时的西突厥可汗应即阿史那仆罗之子阿史那拔布。《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记猪年,即圣历二年己亥(699)“冬,赞普驻于‘兑’之‘玛尔塘’..暾叶护可汗前来致礼”。王堯译此可汗为“东叶护可汗”,当时东突厥国君是默啜可汗,又作apaγan可汗。此人实为附蕃之西突厥可汗,应音译为暾叶护可汗。此人亲自赴蕃,就是为了取得吐蕃的援助。圣历三年(久视元年,700)“夏,赞普自蒙噶尔将牙帐下迁下枯零,孙可,遣送暾叶护可汗往突厥”。⑥这位吐蕃支持的西突厥可汗自蕃廷返国以后,本已“移衙碎叶”的周封瑶池都督乌质勒似又退出了碎叶,说明这一名城又为西突厥亲蕃势力占领。同年闰七月,汉文史书中出现了“阿悉吉薄露叛”⑦的记载,碎叶城一带局势严峻。正是这一背景下,阿史那忠节的奏请获准,武曌再度派遣继往绝可汗二世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斛瑟罗返回旧封,并加“平西军大总管”的名号,说明是带兵前往,其中包括汉将田扬名、封思业所统汉军。其“平西”对象显然是附蕃的西突厥势力,亦即暾叶护可汗阿悉吉薄露。史书中对于阿史那斛瑟罗返封的时间有三种不同的记载,《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二系其时间为圣历“二年(699)腊月,司礼卿兼池州大都督竭忠事主可汗阿史那斛瑟罗为左卫大将军,仍充平西军大总管,镇抚碎叶”。《资治通鉴》卷206则记为久视元年(700)正月“以西突厥竭忠事主可汗斛瑟罗为平西军大总管,镇碎叶 ”。《新唐书》卷4则天本纪所记也是久视元 年,然非正月,而是腊月庚寅“阿史那斛瑟罗为平西军大总管”。细加勘比,《册府元龟》所记之圣历二年似为圣历三年传抄之误,圣历三年亦即久视元年,《资治通鉴》所记“正月”不可靠,正确的时间应为久视元年腊月庚寅。在汉将田扬名、封思业所率汉军的大力协助下,消灭了最后一个附蕃西突厥政权,还封碎叶:“九月,左金吾将军田扬名,左台殿中侍御史封思业斩吐蕃阿悉吉薄露,传首神都。初,薄露将叛也,令扬名率兵讨之,军至碎叶城,薄露夜伏兵于城傍,掠官驼、马而去,思业追击之,翻为所败,俄而扬名与阿史那斛瑟罗、忠节率众大至,薄露据城拒守,扬名拔之,积十余日,薄露诈降,思业诱而斩焉,遂虏其部落。”①从这段记载中可知,阿悉吉所据的城堡就是碎叶。这个率兵犯边的阿悉吉薄露同吐蕃史料所记的西突厥暾叶护可汗显然是同一个人,阿悉吉是西突厥右厢部落名,其本名当为“薄露”,此名又与郭元振所说的吐蕃支持的最后一任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拔布之“拔布”同音,以此判断,阿史那拔布、阿悉吉薄露、暾叶护可汗是同一个人,此人本名应是阿史那拔布或译阿史那薄露,以西突厥右厢强部阿悉吉部落为依托,汗号为暾叶护可汗。
久视元年阿史那斛瑟罗主持的平西道行军虽然以胜利告终,自此西突厥部落中的附蕃势力已不复存在。东突厥默啜可汗入侵碎叶的攻势也得以遏制,但原来协同一致的西突厥亲唐(亲周)势力却又分化为两派,一派是两次光复碎叶的异姓突厥酋长突骑施·乌质勒,二是曾任武威道行军副总管,佐王孝杰光复四镇,又率先建言,迎请阿史那斛瑟罗返封主政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忠节,即阿史那伽利支,一作阙啜忠节。阙啜乃胡禄屋酋长的封号,说明阿史那忠节原为胡禄屋酋长或监国吐屯。主政碎叶的武周封疆大吏阿史那斛瑟罗性格刚愎自用,不善平衡之术,又因他与阿史那忠节同出西突厥汗裔,多有偏袒,同异姓突厥出身的突骑施首领乌质勒矛盾逐渐激化,局势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境地,庭州的特殊地位显现出来。正是在这一宏观历史背景下,危及庭州下辖诸县的安全,标志着武周推行的册封西突厥汗裔稳定西域政策全面失败,正是在这一广阔历史背景下,天山北麓再建了汉军建置,但名称已不是金山都护府,而是北庭都护府了。
初创的北庭都护府军政隶属关系上非常特殊。它不隶属于以龟兹为治所的安西大都护府,而是归属于郭元振为主将的凉州都督府遥领。首任北庭都护则是同郭元振关系极好的解琬。《旧唐书·本传》记郭元振:“大足元年(701)行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新唐书》本传亦谓:“治凉五岁..神龙中迁左骁卫(大)将军、安西大都护。”郭元振主凉州的时间为大足元年至神龙元年(701~705年),曾下令改烛龙军为瀚海军,对此《元和郡县志》有明确记载:“瀚海军:北庭都护府城中。长安二年初置烛龙军,三年(703)郭元振改为瀚海军。”足以证实初建之北庭都护府归属凉州治下。郭元振乃主张以和安边蜚声史册的唐朝大员,不仅 主张与吐蕃和解,而且力主安抚作为新生力量的突骑施,全面废止支持阿史那氏等蓝突厥贵族的过时政策。新建立的北庭都护府隶属于由他主政的凉州都护府,实质上是对乌质勒显示一种和好的政治姿态。首任北庭都护也是对突骑施一直主张安抚政策的汉将解琬。《旧唐书》卷 100本传记解琬:“圣历初,迁侍御史,充使安抚乌质勒及十姓部落,咸得其宜,蕃人大悦。以功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持节西域安抚使。素与郭元振同官友善,遂为宗楚客所毁,由是左迁沧州刺史。”参稽其他史料,解琬受命安抚突骑施,册拜乌质勒为瑶池都督确为圣历二年(699)末,唐因其,曾册拜乌质勒为瑶池都督,然此岁北庭都护府尚未建立,可知“以功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并非同年事。久视元年(700)武周委任阿史那斛瑟罗为帅的平西道行军虽然奏凯,吐蕃支持的阿悉吉·薄露(阿史那拔布)之乱虽已荡平,但是此人还封碎叶后却进一步激化了乌质勒的反抗。以解琬出任北庭都护有利于缓解同乌质勒的紧张关系,以竭力挽救这一政治失重形势。可见,这位负有抚安西土重任的首任北庭都护非解琬莫属。
历史的演变证明,创立北庭都护府是正确的决策。次岁,即长安三年(703)碎叶川东西大战爆发,“时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与西突厥诸部相攻,安西道绝”。①这场战争实际上是在武曌亲自关注下进行的,尽管唐休璟在朝中为之出谋献策,战争仍以阿史那斛瑟罗、阿史那忠节的惨败为结局,“太后命休璟与诸宰相议其事,顷之,奏上,太后即依其议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请兵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②战争的结局仍然是突骑施·乌质勒的全面胜利:“突骑施乌质勒者,西突厥之别种也。初隶在斛瑟罗下,号为莫贺达干。后以斛瑟罗用刑严酷,众皆畏之,尤能抚恤其部落,由是为远近诸胡所归附..斛瑟罗以部众削弱,自则天时入朝,不敢还蕃,其地并为乌质勒所并。”③出现了突骑施汗国的雏形。
综上所述,北庭都护府乃是武周时期天山北麓边防危机加深与册立西突厥汗裔安定西域政策失败,重新恢复汉军都护府建置的历史产物。这一建置虽然对稳定武周西北边防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1)在建置级别上,同金山都护府一样,属于正三品的都护府。(2)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域不大,同金山都护府一样,基本上同庭州管辖的范围相重合,至多扩展至汉民村落之外的西突厥牧区。(3)在职能上,北庭都护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大军区,而是先后隶属于凉州大都督府和安西大都护府的下属都护府。由此可见,初建的北庭都护府虽然同高宗时期所建金山都护府并无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性质、级别、职能大体类似。在这个意义上,金山都护府不妨视为北庭都护府的前身,北庭都护府则是金山都护府的恢复和再置。 同北庭都护府创建相联系的重大事件还有轮台县的建置。
关于轮台县的建置时间,五代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志,北庭都护府条下记曰:“轮台取汉轮台为名。”又在列述金满、蒲类之后记云:“已上三县,贞观十四年与庭州同置。”宋人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中亦记:“轮台县(西四百二十里,四乡),与蒲类、金满二县同时置。轮台者,以汉轮台为名。”这些史料不过是辗转相抄,其可信程度殊可置疑。前已论证清楚,贞观十四年(640)庭州犹未建置,即使轮台与金满、蒲类同置,最早也只能是贞观二十二年,绝不可能是贞观十四年,此其证一。轮台远在庭州之西142里,贞观二十二年庭州初置时,那一带还是西突厥腹地,初属唐册瑶池都督府的管辖范围,至永徽二年(651)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唐,东犯庭州,所留记录但云:“永徽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以处月、处蜜、姑苏、葛逻禄、卑失五姓叛,寇庭州,陷金岭,略蒲类。”①“高宗永徽二年,七月,贺鲁寇陷金岭城,蒲类县。”②其时庭州下属之金满(引文中之“金岭”应为金满之讹)、蒲类二县皆陷,轮台在此庭州金满、蒲类二县之西,正当阿史那贺鲁东犯要冲,却不见其失陷记录,说明其时轮台县尚不存在,此其证二。不但贞观二十二年轮台犹未建县,直至阿史那贺鲁之乱荡平,安西大都护府、昆陵都护府、金山都护府相继建立,在这些军府下属诸县中也从未出现轮台之名,说明此县创立很迟,绝非与金满、蒲类二县同置一年,此其证三。前引史料共同印证唐轮台县名渊源于汉之屯田重地轮台,而汉轮台与唐轮台地理位置一南一北,找不到任何关连,其县名的起源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初为唐军屯田之所。直至调露元年(679)裴行俭再定十姓,重置四镇,汉军兵力才全面推进至里移德建河以东。唐军在天山北麓大规模经营屯田,当始于此年,后来移民渐多,始改屯为县。故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40庭州条记云:
轮台县东至州四十二里(当为一百四十二里传抄之讹):长安二年置。
按北庭都护府就是始创于长安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703年1月7日),说明轮台县的创置与北庭都护府同时。《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唐人李吉甫,以本朝人记本朝事,其可信度远远高于五代的刘昫和宋人欧阳修。轮台的建县时间应取此一记载。
第三节北庭晋级为大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与北庭大都护府是级别不同的军府建置。据《唐六典》卷30:“大都护府:大都护一人,从二品。上都护府:都护一人,正三品。”北庭都护府属上都 护府,长官称都护,官阶正三品,而北庭大都护府的主政长官是官阶从二品的大都护。虽然这两个军府都是以庭州为治所,但由此到彼的建置升级却反映了天山北麓东段郡县化地区的发展、繁荣与战略地位的提高。
何时北庭晋级为大都护府,首任北庭大都护是谁?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唐会要》、《通典》等官修正史中都没有记录。唯一有关记载见于元人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内记长春真人邱处机过鳖失把大城,城中立有杨公德政碑:
景龙三年(709)杨公何为北庭大都护,有德政,惠及后人。
鳖失把即别失八里的异译,亦即唐北庭古城,碑上所记北庭主将杨何所领官衔已非正三品的北庭都护,而已是从二品的北庭大都护。这恰恰说明由正三品的北庭都护府晋级为从二品的北庭大都护府发生于唐中宗复位以后,即武周王朝灭亡,唐朝复辟的历史产物。
唐中宗李显又称和帝,唐高宗第七子,武曌亲生。“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永隆元年,章怀太子废,其年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遗诏皇太子柩前即帝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改元嗣圣。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年五月,迁于均州,寻徙居房陵。圣历元年,召还东都,立为皇太子,依旧名显。”①据此,弘道元年(683)末高宗逝世后中宗已继大统,光宅元年(684)被其母武则天所废,神龙元年正月政变后复位,乙巳,在政变军人的压力下,“则天传位于皇太子。丙午,即皇帝位于通天宫”。②
中宗的复位标志着武周国号的废止与唐朝的复辟,被誉为中兴之君,如《旧唐书》卷25有关文字就有“孝和皇帝有中兴之功”,“中宗失之而复得之。二十年间,再为皇太子,复践皇帝位,失之在己,得之在己,可谓革命中兴之义殊也”。“有司以中宗为中兴之君,当百代不迁之位。”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宗在位时期(705~710年)的重大历史贡献乃是筹划北伐东突厥,为此断然废止了自高宗、武周以来一直沿行不辍的册立西突厥羁縻可汗统治西域诸异姓突厥部落政策,承认和册立了新兴的突骑施汗国,确立了结盟突骑施、黠戛斯,决心铲除后东突厥汗国的新国策。北庭都护府升级为北庭大都护府就是在这一宏观历史背景下的边政建置革新。
景龙三年(709)所立之《杨何德政碑》虽已确证北庭都护府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乃唐中宗复位之后的历史产物,杨何为唐朝册拜的首任北庭大都护,但并未明确记载北庭晋级为大都护府的具体时间,至景龙四年(710)北庭主将已易为吕休璟③,可见立碑之景龙三年(709)已是杨何在职末岁,并非此人初赴北庭之年。而 其前任北庭都护解琬何时卸职,也为史书漏记。而解琬卸任北庭都护之日,应即杨何履任北庭大都护之初,易言之,北庭升级为北庭大都护府的具体时间必须以解琬由北庭都护转任监察御史的时间考察为起点。
中宗复唐之初,突骑施·乌质勒同武周册拜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斛瑟罗的战争刚刚结束,斛瑟罗虽已被逐入朝,其子阿史那怀道仍留碎叶,袭父爵照旧为十姓可汗,斛瑟罗旧将阿史那忠节仍手拥重兵,且得到唐朝保护,所册乌质勒、娑葛父子爵位不过嗢鹿都督、怀德郡王,仅有权号令突骑施一部,仍须服从武周所册西突厥可汗的号令,突骑施同唐朝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神龙二年冬十二月,唐安西大都护郭元振偕其副使解琬同时赴在突骑施牙庭,谈判规格很高,而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册府元龟》卷661,奉使部记载了这次会见: “郭元振中宗神龙中为左骁卫将军,兼检校安西大都护,时西突厥首领乌质勒部落强盛,款塞通和,元振就其牙帐计会军事。时,天大雪,元振立于牙帐之前,与乌质勒勒言议,须臾雪深,风冻,元振未尝移足,乌质勒老,不胜寒,会罢而死,其子娑葛以元振故杀其父,谋勒兵攻之,副使御史中丞解琬知其谋,劝元振夜遁,元振曰:‘吾以诚信待人,何所疑惧,且深在寇庭,遁将安适?’乃安卧帐中。明日,亲入虏帐哭之,甚哀,行吊赠之礼,娑葛感义,复与元振通好焉。”①唐朝所遣正副二使郭元振、解琬皆以主张招抚突骑施著名,郭的官衔是安西大都护,解琬长安年间已任北庭都护,文中所记解琬官职为御史中丞,文中所记之御史中丞应是其兼职,安西、北庭二主将不避凶险,亲往谈判,不仅说明唐朝对安抚突骑施的高度重视。而且说明时至神龙二年十二月(707年1月)解琬仍在北庭都护任上,神龙三年(707年)九月改年号景龙,景龙二年(708)三月,突骑施·娑葛与阿史那忠节战争爆发,阿史那忠节得到碎叶镇守使周以悌的援助,《考异》引《景龙文馆记》载周以悌“率镇兵数百人(疑为数千人)大破之,夺其所夺忠节及于阗部众数万口”取得了暂时的优势。娑葛势孤,转与东突厥结盟,《资治通鉴》卷209载,景龙二年(,708)三月,“时默啜悉众击突骑施”,后来的战局发展遂不利于忠节,周以悌改驻播仙镇说明碎叶已失,可证默啜西征乃应娑葛之请,所击之 “突骑施 ”非击娑葛而乃指忠节所部,此年唐朝在郭元振原有安西大都护府官衔之外,又加“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名号,就是令其出兵参战,而郭元振却仅表请忠节入朝,史书亦仅记双方“数相攻击,忠节不能支,金山道行军总管郭元振奏追忠节入朝侍卫”。②说明忠节已全盘失败。其地盘都并入突骑施,安西大都护因郭元振力主招抚突骑施·娑葛,兵部尚书宗楚客归咎于他按兵不动,至迟五月,“楚客又奏以周以悌代郭元振统众,征元振入朝《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可见是月郭元振一度被免去安西大都护之职,另以碎叶镇守使周以悌代摄安西大都护,北庭都护解“琬素与郭元振同官相善” ①,亦必于同年月免职。
中宗复唐之后,另一面临的重要威胁就是默啜可汗主政的后东突厥汗国,东突厥的威胁已上升为唐朝边政问题的核心。唐朝重点加强了北部边防的部署。神龙二年(706)又擢拔契丹猛将沙叱忠义取代裴思谅主兵灵武,连续易将,仍未能阻止默啜可汗的入侵,当年遣其侄默矩为将,阙特勤为先锋统兵犯唐,两军激战鸣沙,《资治通鉴》卷208神龙二年:“十二月已卯(初九,707年1月17日),突厥默啜寇鸣沙,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战,军败,死者六千余人。”《通典》卷198、《太平寰宇记》卷196皆记“死者六千余人”,《旧唐书》卷7李显本纪作,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灵州鸣沙县,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逆击之,官军败绩,死者三万。《元和郡县志》卷4灵州条所记唐军死伤人数亦为三万。校以儒尼文《毗伽可汗碑》:“当我甘二岁时,我出征唐朝,我同沙吒将军八万人交战,将其军队消灭在那里。”②则唐军损失兵力决不止“六千”。至少“三万”,或许更多,默矩乘胜扩大战果,屠鸣沙城,“进寇原、会等州”③,“掠陇右牧马万余匹而去”。④经此惨败,更加坚定了中宗以后东突厥汗国为主要边防威胁的决心,“神龙三年(707年,九月改元景龙),五月,以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张仁亶为朔方道大总管,以备突厥”。⑤张仁亶先镇幽州,素以兼资文武,智勇刚果著称,圣历之役,各路唐将无敢当者,唯他一军曾邀击暾欲谷,被破格擢拔为朔方主将,“当分阃之任,受升坛之律”⑥,标志着化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开始组织北伐。为此就须化解一切对外矛盾,然而恰在此年,突骑施·娑葛与阿史那忠节之间的战争爆发,三月,默啜可汗倾众西出,助娑葛进击阿史那忠节,漠南空虚,唐朔方主将张仁亶果断地捕捉到这一有利时机,率兵深入漠南东突厥境内,“摄机而谋”⑦,“跨大漠而北向,制胡马之南牧”。⑧终于在李显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此一壮举。于是遣朔方军前锋游弈使论弓仁率所部吐蕃降骑先趋诺真水至草心山一带布防“以为外斥”⑨,掩护整个工程的进行。张仁继统朔方全军,包括被强迫超期服役的镇兵,攻占突厥祭天的拂云祠。 “以拂云祠为中城,东、西相去各四百里。”⑩同时 营建三个可供大军集结的城堡,命名为三受降城。创造了“六旬而三城俱就”①的奇迹。三城之间又连结了若干较小的砦堡,“皆据津济,遥相应接,北拓地三百里”②,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③从而根本改变了长期以来阻河为固的被动形势。三受降城的建成不啻是插入突厥腹地、直接威胁突厥牙帐的三把尖刀。它的命名本身就是反攻北伐的信号。六旬即60天,即自景龙三年三月之后的两个月,亦即景龙三年(709)五月,与解琬免职的时间基本相同,以此判断,解琬免职,北庭都护府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杨何出为首任北庭大都护的具体时间都当发生于景龙二年(708)四五月份,与张仁亶修建三受降城大体同时。
北庭大都护府创立之后,唐朝仍然面临着怎样处理突骑施与阿史那忠节矛盾的难题。韦皇后的心腹重臣兵部尚书宗楚客全力袒护阿史那忠节,认为“忠节竭诚于国,作捍玉关,若许娑葛除之,恐非威强拯弱之义”④,力主出兵剿灭娑葛,主抚派边将,原安西大都护郭元振失势,在宗楚客的统一部署下,派遣御史中丞冯嘉宾持节安抚忠节,侍御史吕守素处置四镇,牛师奖以安西都护官号,发甘、凉以西兵西讨娑葛,并计划必要时召请吐蕃出兵,而为娑葛制机于先,吕守素、冯嘉宾、牛师奖诸路唐军皆败,阿史那忠节兵败,被俘处死,西域大震。娑葛集兵安西,却不发动真正的进攻,而是致书郭元振,称:“我与唐无恶,但仇阙啜,宗尚书受阙啜金,欲枉破奴部落,冯中丞、牛都护相继而来,奴岂得坐而待死?又闻史南欲来,徒扰军州,恐未有宁日。乞大使商量处置。”⑤历史的发展证实突骑施乌质勒、娑葛父子都无意反唐,郭元振一贯力主放弃对西突厥阿史那氏家族的继续支持,承认突骑施汗国的政见才是真正的远见卓识。郭元振遣子赍娑葛书间道赴京,通过太平公主,上诉于朝,“时太平公主尤与宗(楚客)不善,故讽(解)琬以劾之”。⑥这时已是景龙二年十一月以后事,其时解琬的身份已是朝廷的监察御史,终于扭转了朝议。于是周以悌坐流白州,复以郭元振为安西大都护。自此朝廷、边将中主张同突骑施化干戈为玉帛的招抚派势力全面抬头。史书中对于这派势力的重要人物虽然只提到太平公主、郭元振、解琬等三人,其实绝不止此数,受命全面主持北伐的统帅、朔方道大总管张仁亶一直主张三路发兵,必定力主招抚突骑施,结为同盟,新任北庭大都护杨何在任只有两年(景龙二年至景龙三年,708~709年),至景龙四年(710)北庭主将已易为吕休璟,而在离任之前,北庭士民却为之立《德政碑》,其德政必定同力主招抚突骑施,使北庭诸县得免兵戈之灾有 关。当然这一切的最高决策权必然离不开中宗李显,可见化解同突骑施一切矛盾,集中一切力量用于北伐后东突厥汗国的大业乃是李显在位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景龙三年(709)秋,七月,唐朝正式承认了突骑施汗国,册娑葛为贺腊毗伽钦化可汗,赐娑葛名守忠,遮弩名守节。娑葛乃与东突厥断绝了关系,重新臣属于唐。唐中宗这一政策转变乃是划时代事件,标志着册立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家族统治异姓突厥政策的初步结束与唐朝转而结盟西域异姓突厥政权突骑施汗国的历史开端。从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观察,中宗之所以实现如此巨大的政策转变,其核心仍是环绕着北伐东突厥这一主要宿敌。杨何离任之后,吕休璟接主北庭。经过周密筹备和策划,正式颁布《北伐制》,计划于景龙四年(710)三路发师。全军统帅为“文武将相,莫之与京”的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张仁亶,率所部蕃汉健儿为中路军,发三受降城及凉州居延,东路军主将为张知运,率契丹、奚、霫,出幽州,其中的西路军记载尤为详备:“右领军卫将军,兼检校北庭都护,碎叶镇守使、安抚十姓吕休璟,心坚铁石,气横风雷,始则和戎之利先得晋卿,终而逐虏之功,永邀汉将,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北庭副都护郭虔瓘、安处哲等,怀才抱器,蓄锐俟时,惯习军容,备知边要,并可为副大总管,领瀚海、北庭、碎叶等汉兵,及骁勇健儿五万骑,金山道前军大使,特进、贺腊毗伽钦化可汗突骑施守忠,领诸蕃部落兵,健儿二十五万骑,相知计会,逐便赴金山道。”①从中可知,检校北庭都护吕休璟兼碎叶镇守使、安抚十姓吕休璟就是西路军主将,加领金山道行军大总管,统突骑施、黠戛斯二部及北庭、瀚海、碎叶三军北伐,节制西路汉蕃诸军,贺腊毗伽钦化可汗突骑施守忠,即娑葛统突骑施二十五万骑,加金山道前军大使名号,实为西路军先锋,并与黠戛斯联兵,“坚昆在右,掎角而东”,“长驱沙漠,直指金微”,期灭默啜,彻底消灭后突厥汗国。可证北庭大都护府创建与这次雄伟北伐计划的密切关系。但是,现存《北伐制》的标题是后人所加,《命吕休璟北伐制》实为《命张仁亶北伐制》之误,诏制中“检校北庭都护吕休璟”似缺一大字,作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的吕休璟所领官衔绝非正三品的北庭都护,而应是从二品的北庭大都护。因为其前任杨何官拜大都护,其后任阿史那献所领也是大都护,吕休璟本人又引受命北伐,主兵金方,不可能别有二致。
遗憾的是,此年六月,一场宫廷政变爆发,北伐的总决策者中宗不明不白地猝死,“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甲申,梓宫迁御太极殿,集百官,发丧,皇后临朝摄政,赦天下,改元唐隆。”政权实际归于韦后。其后再次发生政变,六月二十四日甲辰(7月25日)睿宗继位,改元景云,政策大变。此帝即位 之初,就勒令朔方主将张仁亶致仕(退休),北伐计划流产。而东突厥默啜可汗则乘势以求和亲为名,向唐施放和平烟幕,景云二年(711)不惜降位纡尊,公然在唐使梅尧臣面前作了一场“幞头紫衣,再拜称臣”①的精彩演出,实则秘密备战,入冬发师西征,儒尼文《阙特勤碑》记载了这次由默啜可汗亲自率领的奇袭,当年冬击杀了黠戛斯可汗,默啜可汗返回漠北,而其侄默矩及其弟阙特勤又于次年(景云二年,711)春继续西征,突骑施可汗娑葛也迎战身亡。睿宗的上台,不但断送了多年筹划的北伐,而且断送了两个唐朝的忠实盟友,黠戛斯与突骑施,付出了血的代价。中宗、张仁亶君臣策划多年的北伐付诸流产。②
尽管如此,北庭大都护府的创立,在我国西陲建置史上的重要意义远远大于初创之北庭都护府。
第一,北庭大都护府创立乃是金山地区正式纳入我国版图的历史开端。我国的军府建置始于汉西域都护府,唐朝贞观年间创置的安西都护府与显庆年间创置的安西大都护府基本上沿袭着西域都护府专护南道和中道的传统格局。后来虽然开始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于天山北麓,但始终未能覆盖到金山,即今阿勒泰地区。只是到了北庭大都护府创置之后,阿尔泰山南麓地区始正式纳入我国版图。
金山,今译阿尔泰山,金山取其意译,阿尔泰、阿勒泰则乃取其音译,自两汉以迄魏晋南北朝,活跃于这一地区的匈奴、柔然、突厥虽然同中原王朝频繁来往,而若即若离,远不如天山南北和昆仑山北麓那样密切,没有发生政治隶属关系的任何痕迹。直至入唐以后才发生了重大变化。唐军进入金山地区的最初记载发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将高侃出征东突厥乙注车鼻可汗之役,曾率兵进军金山,平定乙注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而归。建置了狼山等都督府,划归燕然都护府管辖,这次进军的金山,实指今阿尔泰山北麓,而非隶属于今新疆地区的阿尔泰山南麓。显庆三年(658)安西大都护府的创立,虽然其下属的昆陵都护府号令范围已经及于金山一带,但这一都护府存在时间不长,金山地区真正归属于唐朝应溯源于神龙三年(707)北庭大都护府的创立。在《吕休璟北伐诏》中反映,以北庭为大本营的唐西路大军北伐东突厥就名为“金山道行军”,连同唐之盟国突骑施、黠戛斯也都计划取道金山进入漠北。尽管这次雄心勃勃的预定北伐因中宗猝薨,睿宗继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而中道流产,但自此北庭对于金山地区的关注与实际控制进一步加强了。到了唐玄宗时期,北庭都护兼北庭、伊西节度使的程千里,已率领北庭汉军穷追同罗叛首阿布思至金山,并与原居金山的葛逻禄首领顿毗伽叶护合势,共同剿灭 了阿布思,葛逻禄顿毗伽叶护以此被唐朝封为金山郡王,其俸禄及岁赐绢帛,按时到北庭支领,自此,北庭与金山葛逻禄部落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因此,《新唐书 ·地理志》已明确记载金山地区隶属于北庭都护府。
第二,北庭大都护府创立之前,唐朝在西域只有安西大都护府一个军政中枢,神龙三年北庭大都护府创立之后,已出现了建置级别相同的两个军政中枢,安西大都护府治于天山南麓的龟兹,北庭大都护府治于天山北麓的庭州,从而初步形成两大都护府分疆而治的局面。自此,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其中安西主南,北庭主北的史实虽然早已被学术界所公认,但必须指出,这种分工并非是始终如一的唐朝定制,因为北庭大都护府的成立时间并不长,北庭与安西两大都护府或节度府之间的分疆而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四节北庭伊西节度使与北庭道
北庭大都护府的创立固然是唐朝边政建置的划时代事件,但是,严格说来,这一建置存在时间仅有十年(神龙三年至开元四年,707~716年),至开元四年(716)已恢复了北庭都护府的建置级别,直至安史之乱以后,依然保持着这一级别。但随着节度使名号的推广,先后出现了伊西节度使、碛西节度使名号,最后北庭都护加伊西节度使名号逐渐定型化,制度化,演变成为同关内道、河西道、安西道平级的北庭道,依然保持着安西、北庭两道分疆而治的政治格局,但两道的分工则又出现了新的历史变化。
先叙节度使名号的推广与伊西节度使、碛西节度使名号的相继出现。
玄宗朝之前,唐朝在碛西地区创立的军府只有都护府、大都护府两种建置,显然因袭着汉西域都护府的历史传统。然至玄宗朝则开始全面推广节度使制度,“都督带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未以名官”。①初无法定官品,只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玄宗朝始在全国大规模推行,领节度使名号者,官品不增,但实权很重:“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入境州县,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后,大将鸣珂,金钲角居后,州、县赍印,候于道左。”②“外任之重,莫比焉。”③在安西、北庭两大都护之中,最先加节度使衔的就是继杨何、吕休璟之后主政庭州的第三任北庭大都护阿史那献。最先出现的节度使名号就是伊西节度使。阿史那献乃唐朝册拜的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即西突厥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阿史那泥孰)之 子,阿史那元庆次子,出身正统的西突厥汗裔。如意元年(692)其父为酷吏来俊臣诬害而死,其兄阿史那馁子奔蕃反唐,因受株连,流崖州(一说瀼州,或振州)。长安三年(703)召还,拜右骁卫大将军。景龙三年(709)遣返庭州,袭父爵兴昔亡可汗,将击突骑施·娑葛,而唐朝复结好娑葛,册之为突骑施十四姓可汗,承认了这一新兴的异姓突厥政权,阿史那献一度失势。至景云二年至三年(711~712年)娑葛迎战东突厥身殁,刚刚形成不久的突骑施汗国解体,十姓无主,阿史那献的特殊身份始为时所重。是岁,“十二月癸卯(三日,712年1月5日)以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为招抚十姓使”。①《册府元龟》卷992,记其官号为 “持节十姓招慰使”,且系于景云二年十月,授予全权,令其放手 “招抚”或“招慰”失去首领的十姓部落。这兆示着唐朝又恢复了册立西突厥汗裔以统治西域诸异姓突厥部落的传统政策。至唐玄宗继位以后,原北庭主将吕休璟改调灵州都督,所遗北庭大都护之职由阿史那献递补,权势益重,并开创了西陲主将以大都护而加节度使的先例,《旧唐书》卷78,方镇表记云:(先天元年,712)“北庭都护府领伊西节度等使。”《唐会要》卷78所记更清楚:“先天元年十一月,史献除伊西节度兼瀚海军使。”按北庭的建置级别自中宗继立,唐朝复辟后后已晋级为大都护府则前引《方镇表》应漏一“大”字。史献即阿史那献,参稽《册府元龟》卷122所记,阿史那献的官号亦非北庭都护,而是北庭大都护。“先天”则为玄宗初登帝位时所建年号,这一名号初仅存在两年(先天元年至开元元年,712~713年),说明阿史那献先天元年(712)已以北庭大都护加领伊西节度使名号。这一名号标志着阿史那献任北庭大都护期间除了继续拥有号令天山北麓的全权之外,还有权号令伊、西、庭三州诸军事,可见伊西节度使亦即北庭节度使,始创于先天元年十一月,即玄宗初秉神器之岁,权势益重。玄宗在位初期,雄心勃勃,而强敌林立,其中最危险的对手有二,一是建牙漠北的后东突厥汗国,二是已征服河中,奄有葱岭以西地的大食,即阿拉伯。其中后者威胁的严重性似乎更甚于漠北的后东突厥汗国。大食向唐朝遣使已久,早在永徽二年(651)攻占波斯本土之初,就曾向唐遣使,但两国的外交走向完全相反,大食遣唐使的时断时续反映了两国关系始终处于对抗状态。唐朝曾连续册立三代波斯萨珊王裔阜路支、泥涅师、勃善活以吐火罗为基地的抗大食复国斗争,皆归失败。中宗在位时期,大食名将屈底波利用唐朝全力策划反攻东突厥,对葱岭外地区实行不干预政策,乘虚实现了中亚征服,基本上占领了乌浒水域与河中地区。同唐领西域地区已只有葱岭与药杀水(锡尔河)为隔了。713年春,屈底波又发火寻、佉沙、那色波等诸藩兵会师捕喝,取道飒秣末犍(撒马尔罕),而后两路发师,诸藩兵北攻石国,屈底波亲统大食精锐进攻两拔汗那,先破呼闷城(俱战提),迫阿了达降服,进又渡 过真珠水,攻占渴塞城,逐其王东奔安西,《陀跋纪年》中还说大食军此役一直攻占了喀什噶尔,亦即唐之疏勒国境,将两国边界由原来的乌浒水推进至药杀水,即锡尔河。同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屈底波遣使至唐,神情倨傲,迥异往年来使,“开元初,遣使来朝,进马及宝钿带等方物。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上特许之”。①大食来使分明以宗主国自居,而为玄宗隐忍,参稽阿拉伯史料中有关中国统治者在阿拉伯将军面前曾献出“一袋泥土,让他踩踏一袋中国钱币,象征赋税,并在这位皇室青年身上盖上他的印记”②的传说不无暗合之处,足以反映大食威胁的严重。至开元二年(714)屈底波已攻下西拔汗那与石国的拓支城、白水胡城。其东就是突骑施汗国故境,据儒尼文《阙特勤碑》反映,景云二年(711)东突厥王子阙特勤率兵西征,娑葛战殁,突骑施汗国一度瓦解,阙特勤一度攻至铁门关,被大食击败,退返漠北,一度十姓无主,至开元二年(714)胡禄屋酋长都担重新聚合各部,叛离唐朝,归附大食。然而正在此屈底波武功全盛的开元二年,大食国内形势大变,屈底波恩主哈贾吉暴卒,朝中反对派势力抬头,屈底波被迫召回远征军。是岁,唐朝罢废了刚刚创立不久的伊西节度使名号,创立了授权统一节制安西、北庭两道蕃汉诸军的碛西节度使,最先加此名号的唐朝将领就是北庭大都护阿史那献。《唐六典》记碛西节度使的职权是“统有安西、疏勒、于阗、焉耆,为四镇经略使。又有伊吾、瀚海二军,西州镇守使属焉”。③权力之大,在安西、北庭两大都护之上,授权阿史那献统一调度安西、北庭诸军西征叛唐的西突厥首领都担,这一战役实质上乃是对大食军事实力的试探性进攻。结果非常顺利。《新唐书》卷5玄宗本
纪云:
(开元二年)三月己亥(714年4月30日)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执西突厥都担。
《资治通鉴》卷211亦记此岁:
西突厥十姓酋长都担叛,三月己亥,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克碎叶等镇,擒斩都担,降其部落二万余帐。
《册府元龟》卷 133所记平叛时间及招降帐落数目略异:
六月丁卯(十二日,7月27日)北庭大都护、瀚海军使阿史那献枭都担首,献于阙下,并擒其孥及胡禄等部落五万余帐内附。
相互对勘,平都担的时间一作三月己亥(4月30日),一作六月丁卯(7月27日),似乎不同,其实,并无矛盾。《资治通鉴考异》引《实录》云:“此月(指三月)云擒贼帅都担,六月枭都担首,盖此月(三月)奏擒之,六月传首方至耳。”复据《实录》所记,三月有二万余帐内附,六月又降其部落五万余帐,同样也无矛盾,不过说 明降部数量的增加而己。可见这次西征确实战果辉煌,而擒都担与降胡禄屋之事并叙,则兆示着二者必定互相联系,“胡禄屋 ”又作 “胡禄居 ”,乃突厥语quluq(大)的音译,为西突厥强部之一。诸如逐乙毗咄陆可汗之屋利啜、乙毗射匮可汗重臣之屈利啜、阿史那贺鲁之婿阙啜(阎啜)、助王孝杰光复四镇之阿史那忠节(阙啜忠节)皆出身此部。据此判断,此位一度盘踞碎叶城,号令碎叶川西诸部的叛首都担应即胡禄屋部酋长。这是阿史那献领碛西节度使以后所建第一项赫然战功,是岁六月十二日丁卯(714年7月27日)唐廷传制嘉奖。同年,阿史那献所遣留守的北庭都护郭虔瓘也击退了来犯的东突厥兵,创造了击杀其主帅同俄特勤的辉煌胜利。这次平定都担的试探性进攻的胜利为唐朝反攻大食,规复中亚建立了信心。
开元三年(715)二月,大食韦立德一世薨,哈贾吉的宿敌苏利漫代为哈利发,上台后立即清肃其余党,屈底波被迫停止了河外扩张,聚兵自保。唐朝企图利用这一形势发动对大食的全面反攻。仍由北庭大都护兼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全面主持,另遣御史监军张孝暠赴发安西兵,北、南两道并出。阿史那献率所部北庭兵渡碎叶川,折道河中,攻铁门关,张孝属率安西兵出疏勒,攻拔汗那,与之配合策应。阿史那献的捷报最先传来,《授阿史那献特进制》记载其所统北庭唐军已兵临米国之北的铁门关:“招慰十姓兼四镇经略大使、定远道行军大总管、瀚海军使、节度已西诸蕃国、左骁卫大将军、摄鸿肪卿、上柱国、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凌铁关之远塞,扬威万里,雄金山之旧旋,诚竭累朝。每读古人之书,且多奇士之节,岂止秺侯忠孝,呼韩胤绪而已哉!顷服獯戎,绥其种落,茂勋则远,已宠于登坛,厚秩未加,俾荣于开府。亚台之典,群议允集。可特进,余并如故,主者施行。”①诏制中“凌铁关之远塞,扬威万里”一句所云之万里远塞铁门关应即作为大食基地呼罗珊北沙赫里·萨布兹南90公里的布兹加斯山口,位于米国,拔汗那附近,足以说明阿史那献一军的初期胜利。张孝暠所统安西兵攻拔汗那也已初战告捷,西拔汗那王“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大食、康居(指康国)、大宛(指石国)、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②足以确证这次定远道行军绝非孤立的军事行动,取得了攻夺铁门关、击溃附大食之西拔汗那王阿了达的重大胜利。这是唐与大食两个亚洲最强大帝国之间第一次正面交锋,并在毗邻中亚诸国中发生了强烈影响。《穆格山文书》第二卷所收B17号文书乃米王狄瓦什梯奇致哈赫塞尔邦主费伦的信更进一步印证了此年唐朝大军出现于中亚:“我从可汗那儿将高位与敬意得到了。而且来了这样多的军队,有突厥的,也有中国的,而从拔汗那王那儿,在十月,向这儿Yw'nk处派来了军官。”信中所记的可汗显然就是阿史那献,信中的突厥、中国军人就是唐军。从中得知这次定远道行军发生于开元三年十月至十一月间。十月阿史那献先统兵攻入铁门关,十一月张孝嵩统安西兵攻入 西拔汗那,严重震撼了大食的河外统治。参稽阿拉伯史料伊斯兰历96年zi111idje月(715年8月7日至9月4日,开元二年七月四日至八月二日)屈底波已死,由其旧将赛德暂摄军府事,一度不得不同唐朝议和,汉文史料中所言“请降”就是议和的同义语。然而这场胜利延续的时间不长,至唐开元四年(716)初局势似已发生变化。大食代总督赛德荡平了西部叛乱,屈底波死后第八个月(开元四年三四月间,716年四五月间)哈利发苏利漫已正式任命屈底波的前任总督耶济德第二次主呼罗珊。此人两次主边东面,洞悉河外形势,挥戈东向,必不利于唐。其后阿史那献骤然失势,说明这次定远道行军实乃始胜终败。因此,到了开元四年(716)阿史那献所领碛西节度使、北庭大都护两大显赫官号都突然被免除,反映了定远道行军的失败,并出现了亲王遥领安西大都护制度,这一制度标志着碛西节度使名号的废除与北庭大都护官号的撤销。首任遥领安西大都护的亲王是玄宗长子,死后被追谥为靖德太子的李琮。①此人后来改名李潭,遥领安西的任期为开元四年至十五年(716~727年),其后又由延王洄接替,可见亲王遥领已垂为定制,引起了一系列更为深刻的边政建置变化。因为无论是安西主将还是北庭主将,其官衔自然不允许高于遥领安西大都护府的唐朝亲王。何况首任遥领亲王还是玄宗长子。自此安西的建置级别虽仍为大都护府,但真正主边的将领已不能出任大都护,而只能领正三品的安西副大都护官衔,北庭亦不能再设与亲王平级的大都护,乃降级为都护府,其主政官员的头衔改为正三品的北庭都护。可见北庭的基本建置级别仍是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亲王遥领安西大都护制度创立以来,主边将领权力大为削弱,而亲王又不实际临边,不利于边防的巩固。不久,又因大食威胁的加重和突骑施的兴起,而重新加强边将权力。先是出现了安西副大都护加四镇节度使衔,接着又出现了安西都护加北庭节度使衔。在有关史籍中又出现了安西道与北庭道的建置。安西道实与安西节度府外延相重合,北庭道则与北庭节度使相重合,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并无明显的区别。从而导致安西、北庭二大都护府的南北分治变为安西、北庭二道或二节度府的东、西分治,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北庭节度使的名号最早出现于开元七年(719),最先领此名号者乃北庭都护张孝嵩。《册府元龟》卷449记云:“张孝嵩为北庭节度使,开元十年(722)九月,吐蕃围小勃律,王没谨忙求救于嵩。”张孝嵩以开元七年主北庭直至此年。自他离职后,北庭节度使名号一度废置。
北庭节度使名号再次恢复乃开元十五年(727),即郯王李琮与延王李洄二王遥领安西大都护交替之岁。是年,《唐会要》卷78出现了如下记载: “开元十五年三月,又分伊西、北庭为两节度。”《新唐书》卷67方镇表中亦记开元十五年 “分伊 西、北庭为两节度 ”。而伊西节度使之名早废,此外,又别无伊西地名,以上文字不可通。依我判断,“伊西 ”应为 “安西 ”传抄之误。据此,上述记载可以理解为安西、北庭已分为两节度。然至开元十九年(731)二节度又复合而为一。参稽吐鲁番文书,这时北庭都护杨楚客已加碛西节度副使名号,兼领两道,故不再行设立北庭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再置已是开元二十九年(741)事,其后遂为定制,一直维持到安史之乱以前。这意味着安西、北庭二府已进一步演化为二节度府。
在此期间,史书中又出现了安西道与北庭道的记载。作为固定军政建置的“道,”不可同作为临时军事建置的“行军道”,如交河道行军、金山道行军等,相互混淆。早在贞观元年唐朝已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①中宗时期、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始南北分疆而治,玄宗开元时期,各道主政长官各加节度使衔,这种作为大行政区域的道大体与节度使的管辖区域重合,安西、北庭并归碛西节度使,全国并为关内朔方、河东、河北幽州、河西陇右、剑南、岭南、碛西等八节度②,至天宝年间,碛西节度使罢废,安西、北庭主将各加节度使衔,因此,开元八道进一步演变为天宝十道,即关内道、朔方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河西道、剑南道、岭南道、安西道、北庭道。③可见安西道即安西节度府,北庭道即北庭节度府,二者并无本质的差异。自此,北庭、安西分管西域的政治格局正式定型化。同中宗时期的差别在于,由于天山北麓西段突骑施汗国和葛逻禄部落联盟等游牧政权的存在,已不是以天山为界的南北分治,而是东西分治了。其中安西主管安西四镇、四城邦都督府,而加伊西庭节度使的北庭都护则主管东部伊、西、庭三州诸县及天山北麓(主要是东其东段)的防务。至这一制度定型化之后,出任北庭节度使者仍领北庭都护官号,直至安史乱前,可考之北庭节度使共有三人:
王正见(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十载在职,741~751年):“西有碎叶城,天宝七载(薛按:此七年应是十年,传抄有误),北庭节度使王正见伐安西,毁之。”④
程千里(天宝十一载至十三载在职,752~754年):“天宝十二载(753)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⑤此处之“安西”应为“伊西”之误。
封常清(天宝十三载至十四载在职,754~755年):“(天宝十四载三月)乙丑,左羽林上将军封常清权充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⑥前已论及,伊西节度使 实即北庭节度使的异名,可见自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十四载(741~755年)北庭都护加北庭节度使或伊西节度使、伊西庭节度使名号已成定制。至于安西、北庭二府的分疆,仍是安西主西、北庭主北,并非如学术界通行的说法那样,似乎北庭始终主北,安西始终主南。
综上所述,自庭州至北庭的历史演变基本脉络已梳理清楚。这就是:贞观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648年5月22日)创置庭州,长安二年十二月十六日(703年元月7日)创置北庭都护府。神龙元年(705)移隶安西大都护府治下,神龙三年(707)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与安西大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开元四年(716)还原为北庭都护府,开元二十九年(741)北庭都护加北庭节度使或伊西节度使、伊西庭节度使名号。至于二府的分疆,经历了由南北分疆到东西分治的历史变迁,其中质的变化发生于加节度使衔前后,此前是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的南北分治,此后却变为安西、北庭二道(或节度府)的东西分治。
附注
①《新唐书》卷215,突厥传,下。 ②《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二:“咸亨元年,四月,以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之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安辑五咄六及咽面之众。” ③《旧唐书》,卷40:“西州中都督府,本高昌国,贞观十三年(应为十四年,640年)平高昌,置西州,仍主五县(应为三县)。显庆三年(658年),改为都督府。”《册府元龟》,卷964:“(显庆三年)五月,以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天山县公麴智湛为西州都督,统高昌之故地。” ①《金山都护府的创置》,见《中国西域经营史の研究》,昭和二十年岩南书店刊行。 ②《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 1期。 ①《旧唐书》,卷84记裴行俭:“显庆二年,六迁长安令。时高宗将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昭仪,行俭以为国家忧患必从此始,与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褚遂良私议其事,大理袁公瑜于昭仪母荣国夫人谮之,由是左授西州都督府长史。” ②《全唐文》,卷211。 ①《资治通鉴》,卷203,永淳元年。 ②《文苑英华》,卷913,张说:《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 ③《新唐书》,卷 111。 ④郭平梁:《被埋没了的金山都护府》,217~243页,载《新疆历史论文集》。 ⑤《全唐文》,卷211,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 ⑥《全唐文》,卷209,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⑦《全唐文》,卷211,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 ⑧《资治通鉴》,卷203,垂拱元年。 ①《旧唐书》,卷97。 ②《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二。 ③《全唐文》卷 165,员半千:《蜀州青城县令达奚思敬碑》。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 —哈喇和卓古墓群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⑤关于“拔四镇”中的“拔”字,究竟应当理解为“攻取”还是“撤离”,学术界颇有异议。薛宗正《安西与北庭》中认为应解释为撤离四镇汉军,由西突厥与当地武装换防。金牙道行军胜利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因此,实为攻取而后换防,并非消极的撤退,否则难以解释何以这次行军之后安西建置再次晋级为大都护府,并开始筹划安息道行军。 ①《资治通鉴》,卷204,天授元年。 ②《新唐书》,卷215。 ①《唐会要》,卷94,北突厥 。 ②《资治通鉴》,卷206,圣历二年。 ③薛宗正:《阿史那伽利支官符考释》,《吐鲁番学研究》,2001年,第2期。今收入薛著《中亚内陆:大唐帝国》,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考异》引。 ②《旧唐书》,卷97。 ③《新唐书》卷122郭元振疏文:“吐蕃亦尝以俀子、仆罗并拔布为可汗矣,亦不能得十姓而皆自亡灭。”参阅薛宗正《噶尔家族与附蕃西突厥诸政权 —兼论唐与吐蕃的西域角逐》,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收入《中亚内陆:大唐帝国》,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新唐书》,卷215。 ⑤《新唐书》,卷 122:“斛瑟罗及怀道与(阿史那)献父元庆、叔仆罗、兄俀子,俱可汗子孙也。” ⑥《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大事记年》,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⑦《资治通鉴》,卷207,久视元年。 ①《册府元龟》,卷986,外臣部,征讨五。 ①《资治通鉴》,卷207,长安三年。 ②《资治通鉴》,卷207,长安三年。 ③《旧唐书》,卷194,参阅薛宗正《突骑施汗国的兴亡》,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收入《中亚内陆:大唐帝国》,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新唐书》,卷 110。 ②《册府元龟》,卷 119,帝王部,选将。 ①《旧唐书》,卷7。 ②《旧唐书》,卷7。 ③苏颋:《命吕休璟等北伐制》,景龙四年,五月十五日,《唐大诏令集》,卷130。参阅薛宗正《唐伐默啜史事考索》,《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①上引《册府元龟》记其时间但云:“神龙中”《旧唐书》卷97、《新唐书》卷122记述此事也都是泛言“神龙中”,唯《资治通鉴》卷208明确系此事于二年十二月,复据《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二以下一段文字:“中宗神龙二年,二月,封突骑施乌质勒为怀德郡王,十二月戊戌,命嗢鹿州都督、突骑施·娑葛袭父易赞勒(乌质勒传抄之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卫尉卿、怀德郡王。”说明神龙二年十二月的神龙,记载是对的。 ②《资治通鉴》,卷209,中宗景龙二年。 ①《旧唐书》,卷 100,解琬传。 ②《毗伽可汗碑》,东第 26行。 ③《唐会要》,卷94。 ④《旧唐书》,卷7,李显本纪。庭 ⑤《册府元龟》,卷 119,帝王部,选将一。 ⑥苏颋:《命吕休璟等北伐制》,景龙四年,五月十五日,《唐大诏令集》,卷 130,705页。 ⑦吕温:《三受降城碑铭序》。其 ⑧吕温:《三受降城碑铭序》。 ⑨吕温《三受降城碑铭序》。 ⑩《张说之集》,卷 17《论弓仁碑》。 ①《旧唐书》,卷93,张仁愿传。 ②《旧唐书》,卷93张仁愿传。 ③《旧唐书》,卷93张仁愿传。 ④《资治通鉴》,卷209,引《景龙文馆记》。 ⑤《资治通鉴》,卷209 。 ⑥《资治通鉴》,卷 209。 ①《全唐文》,卷253,《命吕休璟等北伐制》,《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唐大诏令集》也都收有此制。 ①《唐会要》,卷94,北突厥。 ②参阅薛宗正:《唐伐默啜史事考索》,《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安西与北庭》,第四章第四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新唐书》,卷50。 ②《新唐书》,卷49。 ③《通典》,卷 12,职官典。 ①《资治通鉴》,卷 210,景龙二年。 ①《旧唐书》,卷 198。 ②《阿富汗史》,上册,第十一幸,270页。 ③《唐六典》,卷 5,尚书兵部条。 ①《文苑英华》,卷417。 ②《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三年。 ①《旧日唐书》,卷107记李琮:“琮,玄宗长子也..(琮)开元四年正月遥领安西大都护,仍充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十五年(727)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 ①《旧唐书》,卷38记:“贞观元年..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一曰关内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东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陇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剑南道,十曰岭南道。”《资治通鉴 ·唐纪》贞观元年条内容悉同。 ②《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条。 ③《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新唐书》,卷50,地理志泛列平卢、范阳、河东、关内、河西、北庭、安西、陇右、江南、河南诸道名称,谓为 “此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极不精确,不取。 ④《新唐书》,卷221传。 ⑤《旧唐书》,卷 187。 ⑥《旧唐书》,卷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文献学与考古实物相印证的方法,对北庭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山北六国及其考古文化;柔然、突厥与可汗浮图城等14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