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柔然汗国霸权的兴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6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柔然汗国霸权的兴衰
分类号: K294.5
页数: 8
页码: 93-100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新疆地区柔然汗国霸权的兴衰的情况。
关键词: 新疆地区 柔然汗国 霸权的兴衰

内容

柔然汗国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可汗(qaγan)①为王称的草原游牧政权,建国于十六国末、南北朝初期,建牙于“敦煌、张掖之北”。②凡传十五代君,共存在150年(北魏天兴五年至西魏废帝元年,402~552年)。其历代可汗悉出自柔然的核心部落郁久闾氏。柔然,一作蠕蠕、茹茹、芮芮,皆为他称,其中蠕蠕还是北魏鲜卑贵族所用的蔑称,唯柔然反映本族自称的正确对音。③有学者认为乃因其漠北故乡盛鲜卑雄霸漠北、西域时期,以郁久闾氏为核心的柔然先世曾经被鲜卑征服,沦为拓跋鲜卑奴隶,半髡其头,改操鲜卑语言。后来拓跋鲜卑南下逐鹿中原,漠北一度陷入没有强权统治的政治真空时期。
  北魏天兴五年(402),郁久闾氏出身的社仑率领同样沦为鲜卑奴隶的“塞外杂虏”发起暴动,返迁漠北。当时生活在漠北的游牧部落虽人数众多,却大都散居各地,部落之间互不统属。为此社仑将其分别击破,并归为属部,一统漠北。从此,社仑自立为丘豆伐可汗,创建汗国。
  柔然建国之初正是世界性气候巨变的公元四五世纪之交,漠北气候寒冷,牧草锐减,不宜人居,迫使其拓宇西域,向天山北麓发展势力,并成为历代相沿的基本国策。其西域经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蔼苦盖可汗斛律(410~414年在位)的西方远征:斛律为丘豆伐可汗社仑子,柔然汗国第二代君,此人继位之后立即统兵西征,先与七河流域的大国悦般联兵,攻灭伊犁河流域的古国乌孙,瓜分其地,《魏书·乌孙传》记载了这次西征:“其国数为蠕蠕所侵,西徙葱岭中,无城郭,随畜牧,逐水草。”自此,曾为西域大国的乌孙残部已被赶到葱岭深处,沦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国,逐渐消失于时间的逝水之中,标志着柔然的西部领疆已推进到伊犁河流域。接着又渡过锡尔河,远至粟特人的故乡一一索格底那亚,亦即肥沃、富庶的中亚河中地区,一度兵临乌浒水,即今阿姆河。《魏书·大月氏传》明确记载:“大月氏国,都庐监氏城,在雳敌沙西,去代一万四千五百里,北与蠕蠕接,数为所侵。”大月氏即建国于乌浒水的寄多罗贵霜王朝,本来北邻索格底那亚(河中地)粟特诸城邦,索格底那亚之北就是悦般和乌孙盛世故境,由北邻粟特到北邻柔然,说明柔然已于占领乌孙之后,又入侵寄多罗贵霜王朝,这一事件必定发生在同悦般联兵瓜分乌孙故境之后,亦即蔼苦盖可汗斛律在位年间。
  有资料证实柔然确已占领了巴鲁库②控制了索格底那亚,即汉文史书中的河中地,并进一步入侵吐火罗。蔼苦盖可汗斛,律主持的这次西方远征,显然发自漠北,越金山(阿尔泰山)南下,沿天山北麓的草原丝路长驱西进,自七河流域攻入中亚内陆的河中地,直至阿姆河流域的吐火罗。这条天山北麓的草原丝路自匈奴衰落之后,壅塞已久,柔然西征的胜利标志着草原丝路的复通。斛律返师之后,河中地区交由其属部嚈哒主宰,委可汗家族郁久闾氏出身的大檀主政伊犁河,与悦般分疆。柔然汗国的领土一度东至漠北,西至中亚,西南濒临乌浒水,与寄多罗贵霜王朝分界,包括天山北麓直至七河流域乃至河中地区在内的广大领疆都并入柔然汗国的领疆,成为西域的新霸主。
  第二,自第四代君大檀开始基本上停止了丝路北道的攻势,转而全力经营天山南麓,控制丝路中道。斛律死后,初本传位其子步鹿真(414~415年在位),无力御国,悦般反目,■哒叛乱,大檀以主兵边将被拥立为君(415~429年在位),建号牟汗纥升盖可汗,改奉西守南进政策,这时恰值北凉灭西凉,西凉王裔李宝在其舅唐契、唐和拥戴下西迁伊吾,臣于柔然,仍奉西凉正朔,可以称为后西凉,这一政权存在了整整二十年(422~442年),自此柔然取得了伊吾路的控制权。第五代君敕连可汗吴提继立(429~444年)之初,与北魏约和联姻,全力经营丝路中道,西方拓宇,取得了焉耆、姑墨、龟兹等天山南麓各主要城邦的臣服,自太延元年(435)五月北魏遣使通西域起,柔然与北魏开始交恶,太延二年(436)八月魏主又“遣使六辈使西域”①,柔然乃“绝和犯塞”。②双方战争爆发,太延四年(438)大败北魏军,魏主弟乐平王丕被擒,引起北凉降柔然,其后北魏进军河西报复,陷姑臧,北凉王裔沮渠无讳起兵复国失败,退守高昌,臣于柔然,西凉李氏乃北凉沮渠氏世仇,李宝遂弃伊吾,重返敦煌,改降北魏,吴提虽然失去李宝,却又进一步控制了碛口雄镇高昌,意味着已基本上控制了天山南麓和丝路中道。敕连可汗吴提可说是继斛律之后的又一柔然雄主。及吴提死,处可汗吐贺真(444~464年在位)继立,北魏派遣成周公万度归两次统兵西征,迫柔然处于防守地位,战事空前激烈,反复。
  第三,柔然开始进行经济、文化改革,经济、文化面貌为之一新。和平五年(464)处可汗吐贺真死,受罗部真可汗予成继立(464~485年在位),全面引入汉文化,借用汉字为书写符号,使用汉式历法,始建汉式年号,改元永康,自此历代柔然可汗都继承这一文化传统,直至汗国灭亡。与此同时,汉传佛教也已传入柔然,吐鲁番曾发现署为“永康五年岁在庚戌七月”的《莲花经》抄本残卷,永康是柔然予成可汗年号,永康五年即470年。这一发现将佛教传入柔然的时间大大提前。但是,柔然同漠北其他古族一样,本来信仰巫教,有专业巫师,能呼风唤雨。予成本人似乎仍以信仰巫教为主,《梁书》卷54芮芮传记:“国能以术祭天而致风雪,前对皎日,后则泥潦横流,故其战败莫能追及。或于中夏为之,则曀而不雨,问其故,以暖云。”与梁朝密切交往的柔然可汗即予成,可见他所派往交好南朝的使臣仍然是传统的巫师而不是佛教僧侣。予成遣使南朝,志在进窥中原,同北魏全面对抗。予成的文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政效。这一时期,龟兹、焉耆等天山南麓城郭诸国对北魏的朝贡关系全部中断,说明柔然势力又恢复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皇兴四年(470)柔然攻于阗,其王尉迟秋仁向北魏求救。魏无力发师,自是于阗绝贡,兆示着已改附柔然,接着鄯善也为柔然攻占。予成之世又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太和元年(477)阚阙首归杀弟阚义成,自立。③这场政变很可能也是予成操纵的,旨在牢牢地控制这一碛口重镇,升明二年(478)(梁)太祖辅政,遣骁骑将军王洪轨使芮 芮,兙期共伐北魏。“建元元年(476)八月,芮芮主发三十万骑南侵,去平城七百里,魏虏拒守长城不敢战,芮芮主于燕然山纵猎而归。”①是岁南朝易代,未如约出兵,予成因于建元二年(479)、三年(480)频发使通南齐,敦其出兵践约,其国相致齐主,强调“虽吴汉殊域,义同唇齿,方欲克期中原,龚行天罚..扫殄凶丑,枭翦元恶,然后皇舆迁幸,光复中华,永敦邻好”。②以助梁规复中原相许,反映出予成逐鹿夏鼎的野心,对北魏起了巨大的震慑作用,柔然汗国再次恢复了武功盛世景象。但是,柔然汗国以少量郁久闾氏为核心的柔然贵族统治数量众多的操突厥语的丁零、铁勒属部,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离心力,至予成卒,伏古敦可汗豆仑继立(485~492年),建元太平元年。此汗刚愎自用,驭众无术,与北魏作战,败多胜少,引起属部高车的叛离,太和十一年(487)高车首领阿伏至罗“至车师前部西北,自立为王”,③称汗建国,历代国君都出自副伏罗氏,高车国号应即副伏罗,古音作ukbietr,或Abiata,即西方载籍中的Avares,或Abares,今人误译为阿哇尔,其实,依名从古译的原则,应当复原其古名副伏罗。④所定居之“车师前部西北”,与柔然分疆,包括今吉木萨尔、奇台以东地区属柔然,阜康或米泉以西则已属于高车丁零汗国的地界。
  太和十五年(491)高车进军高昌,废阚氏,立张氏。⑤高昌阚氏王朝的终结与张氏王朝的代兴标志着高,昌的控制权也已由柔然转移至高车。太和十六年(492)魏军步骑十万,三道并出,“军过大碛,大破柔然而还”。⑥豆仑连遭惨败,威信丧尽,为国人所杀。侯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继立(492~506年在位)后,利用北魏孝文帝全面推行汉化的有利时期,扶立麴嘉为高昌王,重新夺回了碛口的控制权,又同宿敌高车化敌为友,国势稍稍恢复。正始三年(506)伏代库者可汗那盖死,“子伏图立,号佗汗可汗,改元始平”。⑦佗汗可汗在位时期(506~508年)始倡导佛教,“伏图”之名似即“浮图”或“佛陀”的音转,复据《大藏经·高僧传》卷8释法瑷传记,法瑷之二兄法爱“亦为沙门,解经论,兼数术,为芮芮国师,俸以三千户”。这一记载没有具体时间,很可能也是发生于佗汗可汗伏图在位时期,他企图奖掖这一城邦诸国共同信仰的宗教来争取西域的归心。但在武功上无所建树,伏图本人在迎战高车时被杀,柔然国势复衰。
  第四,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的复兴。此汗在位时期(508~520年)力挽狂 澜,巧妙地推行一系列政策以孤立和对付高车,一是继续坚持使用汉式纪年。二是继续倡导佛教(如遣沙门洪宣奉献珠像于北魏),以争取信仰佛教的北魏与西域诸国的支持。三是同时结好南梁、北魏,旨在缓和东线形势(如515年4月通梁,7月贡魏)。这时北魏也担心蠕蠕全灭以后,“高车跋扈之计,岂易可知?”①也乐于使之同高车相互削弱,从而解除了柔然的后顾之优,全力复仇。“熙平元年(516)西征高车,大破之,禽其王弥俄突,杀之,尽并其众,国遂强盛。”②弥俄突死状甚惨,“系其足于驽马上,顿曳杀之,漆其头为饮器”。③《册府元龟》卷995亦记:“梁天监中,芮芮国破丁零,复其旧国。”所谓“尽平叛者”,“国遂强盛”,所指必乃焉耆、龟兹诸国复臣于柔然。此汗继位之初,本来崇信佛法,而至其柄政后期,重又受惑于女巫豆浑地万,“信用其言,乱其国政”。④国内巫教势力复活,激化了国内的宗教矛盾与王族、豪酋间的内部矛盾,国势日衰,兵败于高车新主伊匐,威信荡然,为其母后侯吕陵氏联合诸大臣所杀,从而结束了柔然汗国的中兴伟业。
  第五,阿那瓌两次主政柔然:正光元年(520)柔然国中业已大乱,太后侯吕陵氏联合诸大臣杀丑奴,而立其弟阿那瓌,在位仅10,天,就被族兄示发推翻,杀侯吕陵氏,阿那瓌轻骑奔魏。其从父兄起兵攻示发,柔然内战爆发,示发不久也为推翻,婆罗门继为柔然可汗,但迎战高车兵败,也被迫赴凉州降魏。但高车王伊匐击败婆罗门以后,又出现了一位身份是阿那瓌兄的“蠕蠕后主久闾匿代”⑤,似乎也无力回天,柔然汗国一度濒于危亡。但北魏的政策却在于维持柔然、高车共存,相互制衡。正光元年(520)九月,阿那瓌降魏后,受到隆重礼遇。封“朔方郡公,蠕蠕王,赐以衣冕,加之轺车,禄从仪卫,同于戚藩”。⑥旨在扶植柔然,以遏制高车势力的东进。二年(521)正月就打算武装护送其还国柄政,但其时,婆罗门已登汗位,为其所阻,不果行,七月,婆罗门降魏,九月,柔然后主闾匿代亦奔怀朔镇降魏,国内业已无主,乃决心遣返阿那瓌。十月,在北魏大军的武装护送下阿那瓌重返漠北,并帮助他恢复经济,仅正光三年(522)就贷种万石,同年,婆罗门叛,为魏平灭,俘送洛阳,阿那瓌已无有力的竞争政敌,四年(523)柔然后主久闾匿代也召留洛阳不遣,阿那瓌在柔然汗国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始完全巩固。孝昌元年(525)又击败了高车王伊匐⑦,阿那瓌遂自加敕连头兵豆伐可汗尊号,开始与北魏分庭抗礼,并迫使北魏承认了这一现实。永安元年(528):“魏诏头兵(按即阿那瓌)参拜不名, 上书为称臣。”①意味着两国已由宗藩关系演变为平等的“敌国”关系。阿那瓌遂再次进军西域,连败高车。史载:“高车士马虽众,主甚愚弱,上不制下,下不奉上。唯以掠盗为资,陵夺为业。”②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是柔然的对手。终为阿那瓌所灭:“天平中(524~536年),越居(君?)复为蠕蠕所破,伊匐子比适复杀越居而自立。”③可见至迟536年越居已死,比适继立后,高车国势更一蹶不振,“兴和中(539~542年),比适又为蠕蠕所破,越居子去宾自蠕蠕来奔..封去宾为高车王,拜安北将军,肆州刺史,既而病死”。④从而结束了高车汗国的历史。这时东、西魏分立,中原纷扰不断,柔然汗国重又恢复了在漠北、西域霸主的地位,但是这已经是柔然汗国灭亡前的回光返照了。
  柔然继承了匈奴、鲜卑游牧奴隶制的历史传统。“逐水草,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⑤畜牧业是柔然汗国的经济基础,牲畜种类有马、牛、羊、驼等,这些都同匈奴、突厥等其他游牧族群大同小异,特点在于社仑之世以母牛驾车,兆示着牛曾在柔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后来马的作用日益显著,数量很大,根据北魏方面的记录,其犯魏兵力动辄十万骑,乃至三十万骑,北魏天赐四年(407)社仑“献马八千匹于姚兴”。⑥永兴三年(411)律求与冯跋和亲,送马三千匹。⑦阿那瓌长女嫁西魏文帝时,带来“马万匹”⑧,牛、羊、驼的数量也很可观。晋太元十年(385)刘眷伐柔然,一次“获牛、羊数十万头”。⑨阿那瓌长女陪嫁之“驼万头”。⑩牛供乳用,兼作驮畜,驼为涉碛所必资,羊则是肉食和毛绩所出。狩猎业是畜牧业的主要补充。据《魏书·蠕蠕传》所记早在车鹿会时代,柔然已向北魏“岁贡马、畜、貂、扠皮”。《南齐书·芮芮虏传》记建元“二年(480)、三年(481)芮主频遣使献貂皮杂物”。又“献师子皮裤,褶皮如虎皮,色白毛短。时有贾胡在蜀见之,云此非师子皮,乃扶扠皮也”。不管是狮子皮,抑或扶扠皮,总之是珍贵毛皮,可见狩猎品不但可以补充肉食,而且可以作为贵重商品出售或馈赠。
  柔然的手工业主要服务于畜牧业和战争的需要。根据前苏联考古学家沃罗夫卡(Г.■.BOPOBKA)1925年在蒙古土拉河畔的诺颜歹斯木发掘的一处公元4~5世纪贵族墓,出土了铁刀、箭镞、马辔、马蹬等,很可能即属柔然汗国遗物,柔然本身似乎并不善于冶铁,但役使着不少“锻奴”部落,按期征收金属制品,以为贡赋,凡战争、畜牧所需,皆资于此类贡品,柔然以车为主要运载工具,非常重视车的 制造,《北史》记阿那瓌长女嫁西文帝,随行车辆达七百乘,北魏太武帝神?二年(429)魏军深入漠北,得牲畜、穹庐、车,为数甚多,《魏书·临淮王潭附孚传》记元孚慰问阿那瓌□“载以輼车,日给酪一斤,肉一段”。辒车,即匈奴使用的车名,柔然用此车,显然继承匈奴遗制,但驾车不用马而用牛,且其初世仅用母牛而不用公牛,这是柔然一大特色。重视商业贸易,是柔然汗国另一特征。诺颜歹斯穆贵族墓地中出土了一批汉式铜镜、汉式丝织品,显然是同北魏商业交换所得,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魏遣使王恩生、许纲使西域,柔然主吴提全力阻截,使之未能成行,表明柔然丝路贸易已采取垄断手段,不允许作为丝绸原产地的中原同西域直接进行商贸联系,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元孚在请赈柔然表中说:“贸迁起于上古,交易行于中世,汉与胡通,亦立关市,今北人阻饥,命悬于沟壑,公给之外,必求市易,彼若愿求,宜见听许。”①可见柔然与北魏之间还存在着以粮食换马畜的边境贸易。
  柔然同其他游牧族群一样,“皮服之人,未尝粒食..毛血之利,惠及衣食”。②基本上以肉乳为食,魏使元孚至柔然,得到的款待也是“载以輼车,日给酪一升,肉一段”。③直至汗国末年,在北魏的影响下才兼进粒食。其服饰特征是“辫发、衣锦、小袖袍小口裤、深雍鞾”。④可知柔然同匈奴、鲜卑一样属于辫族群,然因其先祖曾髡首为奴,蓄发是后来的事,可知亦非全结辫而是髡前,后结辫,“衣锦”者乃上层贵族,普通牧民必仍衣裘皮,左衽,袖、裤皆为小口,便于骑射,穿长筒革靴。在婚姻制度方面,柔然与鲜卑大体类似,早已禁绝了氏族内婚,如其王族郁久闾氏就同侯吕邻氏等姓联姻,并盛行烝报婚,即存在妻后母,续寡嫂的风俗。如高欢死后,其子继立,“从蠕蠕国法烝(柔然)公主,产一女焉”。⑤又《魏书·蠕蠕传》记豆仑死后,其弟伏图“纳豆仑之妻侯吕邻氏,生丑奴、阿那瓌等六人”。这一婚制的立旨在于“恶神姓之失也”,以保证本家族血统的纯洁和经济利益的不致流失。
  柔然实行土葬,墓葬中有大量的陪葬物品,葬式为直肢,以东为贵,“蠕蠕俗以东为贵,后之来营幕户,席一皆东向”。⑥大约葬俗是如此,此与突厥相同,然所包孕的文化内涵却未必一致。突厥敬东乃源于敬天拜日的宗教信仰,柔然敬东却似同其他东胡民族一样,反映其敬祖追先的观念。柔然还同匈奴一样,杀仇敌之头以为饮器,《北史·高车传》记柔然可汗丑奴擒高车王弥俄突,杀之,“漆其头为饮器”,这一风俗的背后蕴涵着人祭、血祭的遗风。又悦般王入其国境,“见其部人不浣衣,不绊发,不洗手,妇人舌舔器物,”⑦痛骂柔然人不知清洁,是为“狗国”,其实,它所反映的 乃是柔然人对保护水源的高度重视,认为污染水、浪费水是一种罪恶。这一习俗的背后蕴涵着柔然特有的敬天畏天观念。

附注

①Qaγan这一名称意为大王,其核心词干的γan似源于汉与匈奴的混合词“贤王”,其中王为意译、“贤”为音译,γan即匈奴语“贤”的对音。这一王称为吐谷浑和突厥所继承,影响深远。说见薛宗正:《柔然汗国与西域》,《西域研究》,1995年,第3期。 ②《魏书》,卷 103。 ③《魏书》,卷103,《北史》卷98皆明确记载:“自号柔然。”《魏书》,卷103,《蠕蠕传》:“世祖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①内田吟风:《北亚细亚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275~276页。该牧草拉丁学名 Artemsia-dracaniulus。 ②参阅内田吟风:《北亚细亚史之研究》,325~340页,《蠕蠕向寄多罗月氏所领巴鲁库地方入侵考》。 ①《魏书》,卷4 ②《魏书》,卷 103。 ③《魏书》,卷 101 ①《魏书》,卷103。 ②《南齐书》,卷59。 ③《魏书》,卷103。 ④薛宗正:《高车与西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⑤《魏书》,卷101,高昌传本作(太和)“五年,高车王可至罗(应即阿伏至罗)杀(阚)首归兄弟,以敦煌人张孟明为王”。侯灿据吐鲁番文书《建初二年庚午岁功曹书佐左谦奏》75KM88(a)考证,建初二年即790年,正是阚首归被杀前一年的文书则“太和五年”应为“太和十五年”之误。见于所撰《新发现的高昌王阚首归和麴嘉年号考》,载《高昌、楼兰,研究论集》,85~90页。 ⑥《魏书》,卷103 ⑦《魏书》,卷103 ①《魏书》,卷103 ②《魏书》,卷103 ③《资治通鉴》,卷148,天监十六年。 ④《魏书》,卷103 ⑤《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降附 ⑥《魏书》,卷103 ⑦此事《魏书·高车传》置于正光后,天平前,《资治通鉴》则附于梁普通三年(522),似皆无据,以我判断,应与阿那瓌称汗事有关,应为孝昌元年(525)事。 ①《资治通鉴》,卷152,大通二年。 ②《魏书》,卷69。 ③《魏书》,卷102。 ④《魏书》,卷102。 ⑤《南齐书》,卷59。 ⑥《晋书》,卷130。 ⑦《晋书》,卷125。 ⑧《北史》,卷13。 9《魏书》,卷23。 ⑩《北史》,卷13。 ①《魏书》,卷18。 ②《魏书》,卷18。 ③《魏书》,卷18。 4《梁书》,卷54。 ⑤《北史》,卷14。 ⑥《北史》,卷14。 ⑦《魏书》,卷102。 ①《北史》,卷98:“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高车丁零。”据此可知,丁零的最古译名为“狄”,因皆分布于中原之北,故泛称北方族群为 “北狄”,而高车即高车丁零的简称。 ②《北史》,卷98记高车: “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奇异斤氏。” ③《北史》,卷98:“高车之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文献学与考古实物相印证的方法,对北庭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山北六国及其考古文化;柔然、突厥与可汗浮图城等14章。

阅读

相关事件

新疆地区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