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卫生事业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与新疆》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492
颗粒名称: 新疆卫生事业的发展
分类号: K206.6
页数: 6
页码: 237-241
摘要: 本段记述了陈俊昭自1949年初冬到新疆地方工作30多年的经历。
关键词: 新疆 革命回忆录 陈俊昭

内容

1949年初冬,我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进军新疆,不久,即奉命转业到地方工作。此后三十余载,我一直在自治区卫生战线上工作。三十多年,我已由壮年变成了古稀老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所经历的一切无不与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前,孤悬塞外的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极端落后。1930年以前尚无一所医院。1932年左右,金树仁为适应军阀混战的需要,才开办了一所军人医院。盛世才执政时期,在苏联的援助下,又在各大行政区及部分县,建立了医院和诊疗所。截至1949年,拥有300万人口的新疆,只有54所医疗机构,696张病床,348名卫生技术人员。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就是一台250毫安X光机和5台显微镜。省医院也只能作阑尾手术。各族人民缺医少药,婴儿死亡率高达400—600‰,全疆人口死亡率为20.8‰,平均期望寿命不到三十岁。
  解放三十年来,自治区医疗机构增长了60多倍,病床增长了90多倍,卫生技术人员增长了190多倍。天山南北的广大城乡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县县都有医院、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医疗点,使广大农牧民永远结束了缺医少药的苦难历史。医疗设备水平与沿海先进省区的差距日益缩小。自治区一级医院已有了全身CT、伽玛扫描机、钴60放射治疗机、1000毫安的大型X光机、B型超声波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微机信息管理系统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科研和教学。地、州、县、农牧团场及厂矿医院均装备了200至800毫安X光机,许多卫生院也有了中、小型X光机。A型超声诊断仪普及全疆,地州医院和部分县医院还装备了B型超声仪,各种纤维内窥镜已在全区推广应用,成套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精密仪器在区内使用也日益广泛。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县医院可以开展腹部外科、骨科和病理产科的一般手术,抢救内、儿科疑难重症;地、州(市)医院多数可开展胸外、脑外手术;自治区级医院可进行心脏及断肢再植手术。结核、麻风、精神、传染等专科医院的建设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医院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正在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三十多年来,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建立了各级卫生防疫站108个,还有地方病等专业防治机构,专业人员达2687人。1985年彻底消灭了天花。查清了病因不明的、死亡率很高的“察布查尔病”之谜,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摸清了新疆的“森林脑炎”、“出血热”的自然疫源地、流行环节、流行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经过大规模的普查普治,发病率由五十年代10—300‰0下降到1‰以下。麻风病发病率由五十年代的10万分之5点77降至10万分之1以下。北疆地区计划免疫工作从1974年开始试点以来,目前在北疆的所有县市均已实行,建卡率达55%人间鼠疫已有12年无病率发现。人畜共患的布鲁氏杆菌的牲畜平均感染率已下降到1.08%,有23个县和农场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地方性甲状腺肿经采用加碘盐及碘化油防治,使7万多人受益,有34个乡的发病率得到基本控制。妇幼保健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城乡基本上普及新法接生,开展了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瘘)的普查普治和妇女子宫癌的防治工作,使发病率逐渐下降。围产期母婴保健的系统管理已在一些县市进行试点,大医院也已开展儿保专科、门诊和科研工作。通过三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基本建设,世世代代人畜共饮涝坝水的边远少数民族群众,喝上了甘甜清洁的自来水和小口井水,不少地区的粪便都经过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利,为群众提供了沼气新能源。
  解放前濒临绝境的民族医和中医三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区有七所拥有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中医和民族医院,拥有病床1100多张,既发扬了中医和民族医的传统特色,又中西结合,用现代医学科学手段总结中医和民族医经验。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中医科和民族医科。
  三十多年来,医学科研工作稳步发展,除建立了独立性医学科研机构外,还建立了19个附属性医学研究所(室),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逐年递增。1978年以来,获全国科技成果奖4项,卫生部科技成果奖20次(含协作奖),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奖89项,卫生厅成果奖51项。医学各学科的学术水平均有较大提高,许多疑难疾病得以就地治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肾移植、骨髓移植术在自治区获得成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新疆各族人民身体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到60岁以上,全区人口死亡率降至8.41‰。
  回顾新疆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最难忘的是国家和兄弟省市对新疆的关怀和支援。三十多年来,国家用于新疆卫生基本建设的资金累计达1亿3千多万元。全国多数兄弟省市都向新疆输送了人才和技术。1954年,新疆筹建第一所医学院——新疆医学院时,上海第一医学院和沈阳医科大学为我们基本上配齐了临床和教学的骨干班子。其他许多兄弟院校也都支援了大批人才。这些同志千里迢迢,从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优越的大城市,到当时艰苦落后的新疆来工作。新疆医学院不仅是新疆各民族医务工作者的
  “摇篮”,也是新疆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发展的基地。新疆筹办第二所医学院校——石河子医学院时,国家又从北京选派了一批老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作为建院的骨干,使新疆在北疆地区建立了第二个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全国各医学院校,年复一年,选派一批又一批业务和政治素质良好的毕业生到新疆工作,他们在发展新疆医药卫生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顾三十多年的工作,我感到:坚持为各族人民服务,是民族地区卫生工作的根本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少数民族最集中、医药卫生条件又最落后的广大农牧区作为卫生事业的重点来建设。早在五十年代,我们组织了民族卫生工作队,妇幼卫生工作队。六十年代组织了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牧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被群众誉为“毛主席派来的亲人”。此后,各级卫生部门又采取城乡挂钩,包点指导,对口支援等形式,对农牧区卫生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狠抓了1/3重点县卫生事业建设。近几年来,在农村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采取了从实际出发,群众自愿,多种形式办医的措施,保证了广大农村牧区有医有药有机构。积极扶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新疆有维吾尔、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医,这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里的珍宝。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仅能充分发挥我区卫生事业的优势,而且也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们为培养少数民族卫生于部作过多方面的努力。早在五十年代,我们就选派了数批少数民族同志到内地学习深造,在自治区陆续建立一批医学院校后,我们在招生工作中充分注意了少数民族的适当比例;在安排进修、参观名额时,优先照顾了少数民族同志;在调整卫生部门领导班子时,吸收了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大批少数民族医药卫生人员的成长,有效地改善了边远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落后面貌。
  三十多年来,新疆的卫生事业经历了一个艰苦创业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广大卫生人员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作为一名曾在自治区卫生战线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兵,深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高兴。我衷心希望广大卫生人员今后更加奋发努力,为进一步开创自治区卫生工作的新局面而奋斗!

知识出处

我与新疆

《我与新疆》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选收了,我们走过的路、南疆三城记、初进新疆、可爱的祖国、创业维艰话当年、但愿戈壁水长流、新疆卫生事业的发展、吹绿天涯万杨柳、旧事三题、我们的宣传队、在夺取金杯的道路上等在新疆解放初期从事党、政、军工作的革命老干部和其他方面的代表人物回忆各自在新疆的经历的纪实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俊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