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的摇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与新疆》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488
颗粒名称: 建设者的摇篮
分类号: K206.6
页数: 10
页码: 199-20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孟梅生在新疆参加建设工作的经历。
关键词: 新疆 革命回忆录 孟梅生

内容

今天的八一农学院,不仅在自治区现有的二十余所大专院校中可以名列前茅,就是与全国的数十所高等农业院校相比,也称得上是一所完善的高等学校了。今天,无论你走到新疆的任何一个地、州、县,或是新疆生产兵团的任何一个农、牧团场,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你都会在那里遇到毕业于“八农”的校友。在自治区和兵团的各级领导班子中,毕业于“八农”的人处处可见。仅此一点,足见八一农学院为开发建设新疆培养人才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古来有句俗话,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是说旧时的军队没有文化,没有知识,蛮横不讲理;知识分子和兵,犹如水火不相容。然而,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八一农学院,正是革命的兵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所旧兵营的废墟上创建的,而且以光辉的建军节为学院命名,这正是八一农学院特有的光荣的建校史。
  那是1952年4月10日,乌鲁木齐积雪初融,阳光和煦。当时担任中共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同志,来到我们第二步兵学校,宣布了一项经中央批准的决定:撤消第二步兵学校建制,由军区开办一所农学院。中央还同意命名为八一农学院。王震司令员满面春风,高声讲话,强调指出为了开发建设新疆,创办农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他郑重宣布:从今天起开始筹建,8月1日正式开学。
  我们听了这项决定并不觉得突然。1949年冬天,王震司令员率领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马未卸鞍,征尘未洗,1950年春天就开始了大生产运动。高瞻远瞩的王震司令员,他把南泥湾式的开荒造田,只做为我军进疆后的第一步,以减轻各族人民的负担,使近20万驻疆部队生产自给;他胸中形成的宏图大略则是第二步,就是以驻疆解放军为主力,开发建设辽阔的新疆,建设机械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向来尊重知识分子的王震司令员,他深知人才的重要。犹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样,搞建设必先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王震司令员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了报告,提出把步兵学校改建为农学院的建议。这个计划我们早有所闻。今天,王司令员亲自来宣布这项决定,我们都为这一新的任务感到兴奋和鼓舞。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这是我们军队的传统作风。也是王震同志的风格。他宣布说“8月1日开学”,这无疑就是命令。既然经中央同意命名为“八一农学院”,当然应该在“八一”开学。对于我们军队来说,更想为自己的节日增添光辉。然而,距离这一天不到四个月,校舍、师资、学员、教材、设备..等等,全然一无所有。学院虽然是在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可这个基础只是从国民党手里接管过来的一座旧兵营,也就是直到现在人们所称的老满城。
  老满城即清乾隆时建成的巩宁城,驻扎清朝的督统和满营兵眷,位干迪化(乌鲁木齐)城的西郊,一度非常壮观。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老满城。同治三年被反抗清朝统治者的农民武装攻破烧毁,所剩断壁残垣。盛世才时期,新疆师范学校的学生在巩宁城的废墟上建起了校舍。不久,又被霸作兵营。临解放前,国民党马呈样的骑兵师和罗恕人部就驻扎在这里。
  我们接管这里时,不过是一些破败的营房和马厩,且年久失修,濒於倒塌。一到天阴落雨,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四周一片旷野,夹杂着乱坟堆,到处长满了荆棘荒草,蜥蜴乱窜,蚊蝇成阵。
  步校的干部基本上都转到了农学院,负起了筹建任务。我也是从步校转到农学院的干部之一,当时是党委成员,负责院务部。我们这些人虽然对办校是外行,但都经受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炼,是在革命部队和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那时年龄也只三十上下,有那么一股子朝气和拚命精神。党把创建这样一所高等院校的担子压在我们肩上,我们既有受到重托的责任感和喜悦,更有唯恐辜负厚望的惶恐和不安。我们都暗自下了决心,决不辜负党的期望!
  我们发扬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开始割芦苇,伐木头,脱土坯,上房泥,人人都当泥瓦匠,把一座东倒西歪的旧马厩改建成了食堂,把破烂不堪的旧营房改建成课堂和宿舍,首先解决了学生入学后食宿和上课的场所。
  虽然我们是外行,但我们对创办农学院充满了信心,并无畏难之感。这是因为我们坚信有党的领导,有王震司令员和军区首长的关怀,有人民军队的传统作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当时农学院党委领导成员中除了我们这些军人之外,还有一位真正的专家学者,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涂治教授。涂治教授早年留学美国,攻读农业科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大江南北著名的几所农业院校执教。这位忧国忧民的高级知识分子,追求光明和进步,毅然出塞,利用新疆靠近苏联的条件,从俄文书籍中研读马列主义和革命学说,并致力于开拓新疆的农业教育。他参加了乌鲁木齐知识界的进步组织并积极活动,曾被国民党投入铁牢。出狱后他更加坚定,独自秘密收听抄录中国共产党的广播,然后印发传单,广为传布。1950年新疆解放之初,王震同志亲自介绍涂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委以重任,担任农业厅长,王震同志把他视作自己的科学顾问。正是涂治同志向王震司令员最先提出了创办农学院的建议。也正是有这样一位农业科学家和农业教育家,王震司令员才毫不犹豫地下了决心,断然决定创办农学院,并确定涂治同志为八一农学院首届党委委员,首任院长。在我们农学院的领导班子中,有这样一位专家学者,使我们这些外行感到踏实。涂治同志又非常谦虚、坦诚,他的工作热情比我们这些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把我们一班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为了建成新疆第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废寝忘食地工作。
  当时,师资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不仅关系到农学院是否能在“八一”开学,更关系着农学院建成后的巩固提高。衡量一所高等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教师队伍的强弱。
  王震同志请求周总理帮助解决。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中央相继从北京、东北、西安等地的农业院校和华东革大入疆工作团中,共抽调了28名教师。与此同时,军区党委又从部队选调了23名参军的大学生,从原第二步兵学校选留了二十余名文化教员。1953年,我们又从南京农学院、山东农学院聘请了一些教师。这样,基本上满足了当时教学的需要。
  学院领导对这批知识分子十分重视,尽一切努力,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些同志也怀着献身的热忱,不计名利和报酬,和广大工农干部打成一片,积极投身于学院的创建工作。这批教师,后来在学术上大多都取得了教授或副教授职称,成为学院各系、各专业的领导和教学、科研骨干。
  八一农学院创建之初,在学系专业的设置上,就充分考虑了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部队当时发展生产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农学、林学、畜牧兽医、水利、农经五个系和农机训练班(1956年改为系)。学院保持了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体制,院里设政治部,各系、机关及生产单位均设专职政治协理员、政治辅导员和政治干事。八一农学院从建院开始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长期坚持了这一优良的传统,形成“八农”的一代校风。
  在修整校舍,调集师资的同时,就开始了招收第一批学员的工作。消息传开,在部队指战员中掀起了一股热潮,能上军区自己创办的农学院,成了人人向往的荣誉。当时,由军区下达名额,由各部队推荐入学。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遴选的学员大部分是部队优秀的连排干部和少数营团级干部,也有一些战斗英雄和在生产运动中涌现的劳动模范。第一期共招收学员960余名。
  1952年8月1日,晴空如洗,秋阳朗照。老满城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充满了节日气氛。这天是新疆八一农学院正式成立和开学典礼的日子。全院师生队伍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军区王震司令员等领导同志亲临祝贺。王司令员在典礼上向全院师生讲话,他提出八一农学院的办学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要求培养的学生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面向生产部队培养人才,为建设边疆做出贡献。
  “八农”从建校起,就直属新疆军区领导,和部队一样实行供给制,过着军事化的生活。学员每天要出早操,晚上要点名;每星期要开班务会;进饭厅要整队入场。每天拂晓,随着哨子的节奏,学员们操练的步伐震撼着大地。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开会时,各班互相拉歌,歌声此起彼伏,会场上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我们还在学员中坚持开展了“立功创模”活动,经常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奋发向上,求知好学的精神。
  开始招收的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第一期960余名学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还有22%的学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那时有人不无讥讽地说:“八农是大学的牌子,中学的内容,小学的设备。”话虽不好听,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正道出了“八农”建校初期的弱势。这更激发了广大学员和教职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许多学员暗下决心,要给党组织和推荐自己的部队争气。他们起早贪黑,牺牲礼拜天,不上街,不去看电影,一头扎在书本和笔记里,汲取知识的甘泉。晚上吹过熄灯号了,有的学员还用被子蒙着头,拧亮手电看书,情景十分感人。
  院党委根据学员文化程度有较大差异的具体情况,在学员中开展学习互助,包教包学活动,提出不让一个学员掉队的口号。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教研室每周邀请学生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征求改进教学的意见。对程度差的学员,经常进行辅导和补习。不少文化程度低的学员,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学院创建之初,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经费相当困难,一所高等院校所必须有的图书馆,我们没有;仅有原第二步兵学校教学用的初中理、化课本,农业技术书籍几乎等于无。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必备的教学仪器,我们也没有;仅有几架低倍数显微镜。我们动员全体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般的教学用具。当时,老师和学员一道,采标本,制教具,刨平树根当座椅,垒起土块作实验台。我们还在荆棘丛生的荒地上,辟出了一座占地1200亩的教学实验农场。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八一农学院归属兵团领导。兵团副政委张仲瀚曾一度兼任院党委书记,他对办好农学院十分重视。在兵团领导的四年时间内,兵团为学院基建投资43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二号、三号教学楼,水利楼,行政楼(包括大礼堂)以及供外籍专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居住的宿舍楼。还将一座失火焚毁的旧礼堂维修改建成图书馆。同时还拨出经费,为学校购制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农机具和图书资料,大大改变了学院的面貌和教学条件。
  “八农”始终坚持王震司令员最初确立的办校方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为了使教师能够了解生产部队的情况,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也为了能够把教师们的专业知识用来指导部队的生产实际,我们抽调一些教师组成两个技术团,分赴南北疆,帮助生产部队勘测设计,分析资料,选点建场。这些教师分别担任了团场的农业委员。他们和广大指战员,风餐露宿,沐风栉雨,一起经历开拓的艰辛,共同享受收获的喜悦。他们既为农场建设提供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咨询服务;同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丰富了实践经验,回校后在教学中注入了新鲜生动的材料,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当时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的条件下,我们利用学院和生产部队关系密切的有利条件,组织师生深入到各团场,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各种资料,结合部队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观察,开展科研工作。我们还在一些团场开辟了“实验田”,在农场进行示范和推广新技术。这样既使教学科研直接服务于生产,又进而推动了教学科研工作的进展。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充实提高,“八农”沿着一条独特的而又健康的道路迅速发展。到1956年底,全院师生共进行了200多个项目的研究,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和普及性读物12种。不少试验取得了突破,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1953年,学院师生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参加了玛纳斯河流域两万亩棉花大丰产的种植试验,创造了单产籽棉402斤的高产纪录。这一成就破除了长期以来农学界认为在北纬40度的玛纳斯河流域不能种植棉花的论断,为在北疆发展植棉事业开辟了新路。兽医系本科师生在伊犁参加牲畜口蹄疫的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农经系师生深入各农垦团场,帮助农场建立起了会计制度。水利系师生支援了乌鲁木齐河和玛纳斯河的水利工程建设。林学系师生帮助团场营造防风林带。农机系师生帮助团场培训农机驾驶、修理人员,并在农忙季节帮助农场春播秋收。
  所有这一切,都受到生产部队的热烈欢迎。他们盛赞农学院是“抗大式的学校”,称赞“八农”培养的学员是“我们的秀才”“自己的大学生”。学院师生的不少科研成果在部队生产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1952年建校至1956年,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八一农学院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臻于正规。1956年招收了14个本科班,并将原来的20个专科班改为本科班。这时共有六个系11个专业,改变了本专科并举、长短期兼办的状况。1956年还改变了招生方向,把原来只在生产兵团范围招生,改为面向社会,面向全国招生,而且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这时的八一农学院,已经是一所完全正规的名实相符的高等农业院校了。1957年由生产兵团移交归自治区领导。此后,一届又一届的“八农”毕业生,走出“老满城”,奔赴天山南北,献身于新疆的农业建设。
  ……
  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八一农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800多亩,建筑面积13万4千多平方米,设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林学、畜牧、兽医、农机、水利、草原、农业经济等十个系共13个专业的现代化农业院校,全院13个专业均已招收研究生,其中五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批准权。它还设有公共基础、生物基础、预科3个部和一个农业干部培训分校。院内有农业实验场,畜牧场,兽医院;院外有实习农场,林场,草原实这一成就破除了长期以来农学界认为在北纬40度的玛纳斯河流域不能种植棉花的论断,为在北疆发展植棉事业开辟了新路。兽医系本科师生在伊犁参加牲畜口蹄疫的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农经系师生深入各农垦团场,帮助农场建立起了会计制度。水利系师生支援了乌鲁木齐河和玛纳斯河的水利工程建设。林学系师生帮助团场营造防风林带。农机系师生帮助团场培训农机驾驶、修理人员,并在农忙季节帮助农场春播秋收。
  所有这一切,都受到生产部队的热烈欢迎。他们盛赞农学院是“抗大式的学校”,称赞“八农”培养的学员是“我们的秀才”“自己的大学生”。学院师生的不少科研成果在部队生产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1952年建校至1956年,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八一农学院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臻于正规。1956年招收了14个本科班,并将原来的20个专科班改为本科班。这时共有六个系11个专业,改变了本专科并举、长短期兼办的状况。1956年还改变了招生方向,把原来只在生产兵团范围招生,改为面向社会,面向全国招生,而且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这时的八一农学院,已经是一所完全正规的名实相符的高等农业院校了。1957年由生产兵团移交归自治区领导。此后,一届又一届的“八农”毕业生,走出“老满城”,奔赴天山南北,献身于新疆的农业建设。
  ……
  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八一农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800多亩,建筑面积13万4千多平方米,设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林学、畜牧、兽医、农机、水利、草原、农业经济等十个系共13个专业的现代化农业院校,全院13个专业均已招收研究生,其中五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批准权。它还设有公共基础、生物基础、预科3个部和一个农业干部培训分校。院内有农业实验场,畜牧场,兽医院;院外有实习农场,林场,草原实验站。全院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77个;有透射、扫瞄电子显微镜,高级分析仪器及光测弹性试验仪器等先进设备。全院设有非独立性的科研所(室)13个。建院以来承担各种科研课题1200多项,其中有300多项取得重要成果。三中全会以来,就有75项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奖励。学院的图书馆藏书40多万册,仅外文期刊就有460多种。
  八一农学院建校以来共培养出毕业生8800余人。这些学生遍布于天山南北,用他们的智慧、学识和才于,描绘着变戈壁为绿洲的宏伟画卷,成为发展边疆农牧业,振兴新疆经济的一支骨干力量。
  如今,我已华发垂耳,每当我迎着晨风,漫步在校园宽阔的林荫道上,呼吸着浸润着花香果甜的空气,心神为之一爽时;每当我徜徉在被绿树花丛掩映的教学楼群中,注视着图书馆大楼那灯火通明的窗户,倾听着从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和笑语时,我就想起三十多年前的情景。昔日的兵营“老满城”,今天是建设者的摇篮。我的心头涌起一阵欣慰和欢愉。

知识出处

我与新疆

《我与新疆》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选收了,我们走过的路、南疆三城记、初进新疆、可爱的祖国、创业维艰话当年、但愿戈壁水长流、新疆卫生事业的发展、吹绿天涯万杨柳、旧事三题、我们的宣传队、在夺取金杯的道路上等在新疆解放初期从事党、政、军工作的革命老干部和其他方面的代表人物回忆各自在新疆的经历的纪实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孟梅生
责任者
王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