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阿拉伯文化与艺术转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4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阿拉伯文化与艺术转型
分类号: J110.9
页数: 7
页码: 285-391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阿拉伯文化与艺术转型情况包括前伊斯兰教时代的阿拉伯文化由游牧文化和定居文化组成,以游牧部落为主的阿拉伯人在文学上以口承诗歌、传说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学形态占有主导地位。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阿拉伯文化 艺术转型

内容

阿拉伯文化亦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它“由三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一是阿拉伯人的固有文化;一是伊斯兰教文化;一是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等外族的文化”①。因为阿拉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内部动力的作用,也有外部助力的影响。阿拉伯人的传统文化包括阿拉伯半岛游牧部落和定居民的语言、口传文化、星象知识在内的前伊斯兰教时代的文化。而伊斯兰教文化则包含《古兰经》、《古兰经注》、圣训教义学、教法、伊斯兰教建筑及其装饰艺术在内的宗教文化。第三种文化包括波斯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印度哲学、数学、医学、天文以及希腊罗马的哲学、自然科学、政治、法律等外来文化。但通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指其兴盛期的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文化。“阿拔斯王朝时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五百年的黄金时代’,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代文化”②。阿拔斯王朝自749年建立起到1258年亡于蒙古人前,是伊斯兰教大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东侵,逐渐在中亚、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传播开来,并对这些地区的文化和艺术转型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前伊斯兰教时代的阿拉伯文化由游牧文化和定居文化组成。阿拉伯人的故乡——阿拉伯半岛绝大部分为沙漠地带,特别是中部地区,只有南部的也门地区土地肥沃,多为定居民。但从总体上讲,阿拉伯半岛主要还是游牧人。阿拉伯半岛共有360多个互不统属、相互独立的部落,除也门、麦加等商业城市和农业地区外,均为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游牧人轻视工农业,不经商,不航海,专靠着牲畜的产品为生活,食其肉,饮其乳,衣其皮毛,并以皮毛制成帐幕。..他们畜养牲畜,完全是靠着天时的转变,雨水季节,赶着牲畜到外面寻找水草牧放;雨季过了,又赶着牲畜回转故乡,等候第二年的甘霖。需求别的东西如椰枣、衣服的时候,便用牲畜或牲畜的产品去和别人交换”①。所谓“贝都因”意为游牧者,就是生活在半岛中部和北部的游牧部落。半岛的边缘沿海地区,特别是西南部的也门和阿西尔,因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盛产粮食、香料、树胶、咖啡、葡萄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成了早期的农业文明和商贸的发源地。以后麦加的商业兴盛起来,靠商道的便利,这些地方成为最主要的商业城市。麦加的古莱什人素以擅长经商闻名,于是逐渐形成了麦加的商业贵族阶层。阿拉伯的前伊斯兰教时代被阿拉伯学者称为“蒙昧时代”,大概是指这个时期的阿拉伯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是崇拜自然万物的多神教。精灵、星宿、偶像无一不是他们的崇拜对象。麦加城内名为“克尔白”(汉意为天房)的古寺最早是供奉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神像的神庙,后又由半岛的360个部落把本部落的神灵供奉在克尔白,共有人像、兀鹰、树干、石块、公鸡形石雕等360尊神像。麦加人后受基督教影响,又把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像也请进来了。伊斯兰教兴起后,穆罕默德捣毁克尔白寺的全部偶像,但保留了黑石,于是克尔白逐渐成为穆斯林崇拜的圣地。
  以游牧部落为主的阿拉伯人在文学上以口承诗歌、传说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学形态占有主导地位。这些文学形式大多与他们的游牧生活和接触的事物以及生活阅历、感悟有关。歌颂侠义行为是游牧人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在阿拉伯蒙昧时代的文学中,是很容易看到同样的情况,吟咏骆驼,描写丘陵的诗词特别多,诗人们对歌功、颂德、凭吊..之类的作品,大多采用当时流行的仁慈慷慨一类的词语。所以歌咏英雄义士,提倡尚武精神、颂扬进袭敌人、退保乡邦一类的诗词,在阿拉伯文学里,便占了很高的地位。诗词以外,还有典故、谚语都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真实写照”②。阿拉伯人早期歌曲不过是赶驼调之类的吟唱,之后出现了祭祀音乐,麦加也有了宫廷乐师和歌姬,麦加等商业城市也进行宴饮场合的诗歌朗诵和歌舞表演。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间形成不同的语言,此部落使用的语言,彼部落又不使用。而到了4世纪初,“当时出现了南北部落大迁移、大动乱、大分化、大联合,因而促成了南北语言的融合统一,标准语言的逐渐形成”①。所谓阿拉伯标准语,实际上是古莱什语,到5世纪末在阿拉伯半岛广泛使用,伊斯兰教创立后,它又成了《古兰经》的语言。
  伊斯兰教兴起后时代的文化统称为伊斯兰教文化。这个时期的伊斯兰教文化在经过倭马亚王朝后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处于巅峰,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在这个时期最频繁。倭马亚王朝是7世纪中叶由麦加的倭马亚人建都于大马士革的阿拉伯王朝。倭马亚王朝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为阿拔斯王朝伊斯兰文化的大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倭马亚王朝时期,包括宗教学、历史学、哲学、地理学以及星象学、医学等研究都已经开始,出现了一批阿拉伯学者。倭马亚王朝后期诗歌的繁荣引发了音乐歌唱艺术的发展,同时伊斯兰建筑艺术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自身风格的。虽然阿拔斯王朝文化是在倭马亚王朝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于749年建都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并非像倭马亚人建立的王朝那样是一个纯粹的阿拉伯人的王朝,而是一个依靠波斯人建立起来的王朝。因为掌权者大多是波斯人,所以典章制度几乎完全沿袭了波斯萨珊王朝,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深受波斯文化影响,后期突厥语诸族掌权时,又融合了他们的文化。10世纪至13世纪,阿拔斯王朝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文化时期。对阿拔斯王朝的文化应分前期和后期分别评判。
  8世纪至9世纪的一百年间是阿拔斯王朝的前期,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鼎盛时期。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语的大普及和学术著述、研究等活动的兴起,以及教育的发展、图书馆的兴建和文学创作、音乐、建筑艺术、书法艺术、装饰艺术的繁盛表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处在一个全盛期。这种文化上的高度发达来源于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三个文化中心提供的文化动力。
  阿拔斯王朝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的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多元文化。这固然是阿拉伯人向岛外大移民的结果,但主要还是王朝本身出于伊斯兰教传播和提升阿拉伯文化的需要。在推动阿拔斯王朝文化发展方面,几代哈里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都是百年翻译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领导者,如813~833年在位的哈里发麦蒙就是一个博学多才、重视文化的君主。他对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学、建筑学、宗教学、教义学、阿拉伯语法学等都有浓厚兴趣。他耗巨资建立的“智慧宫”集中了来自帝国各地的学者、翻译家进行诸如波斯、印度、希腊等国古典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的各国文化典籍包括哲学、数学、天文学、历史、文学、医学、物理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作为帝王资治翻译的历史学著作有波斯人的《列王记》、《诸王史》、《阿因纳迈》、《马兹达克》等;古希腊人的逻辑学、哲学、伦理学著作,如《范畴篇》、《论辩篇》、《形而上学》、《伦理学》、《里想国》、《论灵魂》等都被译成阿拉伯文,这涵盖了包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古希腊最著名学者的全部重要著作;印度人的十进位法被引进以及古希腊人的《圆锥曲线》、《比例截割》、《有限极数》、《几何原理》、《论球和圆柱》、《圆的测定》等数学著作也被翻译过来;阿拉伯人还特别钟爱波斯、印度、希腊人的文学艺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翻译,如波斯人的散文、故事、格言、寓言等,以及印度的《亚伯的智慧》、《印度男人和妇女的歌舞》、《杀人成性的印度国王》等,希腊人的《论音乐》、《金色格言》等均被翻译过来;古希腊的医学著作《解剖学》、《小技》、《药物学》、《医典》以及希波克拉底的大部分医学著作也都被翻译过来。百年翻译运动开创了阿拉伯人学习、研究、掌握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新时代,为建设新文化创造了条件。
  百年翻译运动和学校教育的开创都给阿拔斯王朝的学术研究活动带来了活力,一批阿拉伯学者和学术著作的出现成了阿拔斯王朝前期学术研究的最重要标志。这是一个从口传走向编纂著述的转型时期,其中对部落的研究和对先知生平的探索是这个时期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以瓦基迪和伊本·希沙姆为代表的历史著作派的出现促进了资料学、编纂学、考证学的发展。瓦基迪一生致力于“远征历史”的研究和著述,曾撰写有《圣战史》、《叙利亚的征服》、《埃及的征服》、《波斯的征服》、《非洲的征服》等28种著作,以丰富的史料见长。伊本·希沙姆专事穆罕默德生平研究,著有《先知穆罕默德传》,以后的研究者莫不以此书为依据。
  文学艺术在阿拔斯王朝前期已出现完全波斯化倾向。这个时期的抒情诗、赞颂诗、悼念诗、讽喻诗以及哲理诗、苏非诗和苦行诗等诗歌形式拓宽了创作题材,反映社会现实和普通人生成了诗歌的主调。当时的咏酒诗人艾布·努瓦斯、哲理诗人艾布·阿拉、苦行诗人艾布·阿塔希亚等均来自波斯和伊克拉地区,而非阿拉伯半岛。8~9世纪也是一个散文创作的发展期,伊本·穆加发和查希兹分别是伦理散文和讽刺文学的奠基人。伊本·穆加发的《卡里莱和笛木乃》是一本假托动物来表现伦理道德和教授治国安邦之术的童话寓言集,故事源自被译成波斯帕莱威文的印度的《五卷书》。查希兹的作品有近200部之多,大部分佚失,流传下来的仅有《吝啬人传》、《动物卷》等三四十部。《吝啬人传》是描述9世纪前叶城市小市民形象的讽刺作品。查希兹的散文因结构严谨、寓意深刻、遣词精细、文风简洁而被称为“查希兹笔法”,成为后世文学效仿的对象。
  阿拔斯王朝前期的艺术建树主要表现在音乐和建筑方面。这个时期的音乐已非阿拉伯半岛蒙昧时代的“赶驼调”所能比拟。“在其后的倭马亚时期和阿拔斯时期,阿拉伯文化和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不断交流,阿拉伯的原始音乐和波斯音乐、希腊音乐、印度音乐等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音乐体系互相渗透、融合,终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阿拉伯—伊斯兰音乐体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阿拔斯王朝的头100年达到全盛时期”①。其实,早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就移入了希腊、波斯音阶和波斯乐器,音乐调式增至8种,节奏性增至7种。而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出现了和声,乐器中已常用波斯弦乐器乌德、卡龙,管乐器奈依,打击乐器契鲁、库斯等,而且对乌德等乐器进行了改进,已由四弦增至单五弦或复五弦、复六弦等。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音乐理论家、音乐史家和音乐著作。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音乐日益成为节庆、婚丧嫁娶、宫廷宴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倭马亚王朝时期以清真寺和城市建筑为主的阿拉伯建筑艺术已基本定型,倭马亚王朝修建了耶路
  撒冷的岩石清真寺以及大马士革清真寺等,成为当时的标志性建筑。而到了阿拔斯王朝前期,深受波斯建筑风格影响的伊拉克萨马腊清真寺、巴格达的绿圆顶宫、异树宫富丽堂皇。巴格达城的圆形布局有别于其他阿拉伯城市呈方形或椭圆形的格局,属首创。巴格达城以木兰巴广场为中心,四条大道辐射向四道城门,城门为铁门,城墙由长一肘尺的大砖砌成,城墙上碉堡林立。巴格达市内除中央广场上的王宫外,还围绕建有国库、兵营、政府机关和王公府邸,依次还建有市街、商场、公园、礼拜寺、医院、旅舍、浴池等。在阿拔斯王朝前期,巴格达主城和后来修建的卫城形成大巴格达城。但是以清真寺为主体的阿拉伯—伊斯兰建筑从一开始就受到多重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流派。伊拉克—波斯派受萨珊波斯和古代亚述建筑艺术的影响,而叙利亚—埃及派则受到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影响更深些,北非派则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阿拔斯王朝后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正值王朝的衰落期,但由于突厥语诸族的介入和东方诸国的独立,东伊朗、中亚等地出现了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趋势。这些由本土居民建立的王朝有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哥疾宁王朝和塞尔柱王朝。对中亚和西域文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东伊朗语族建立的萨曼王朝和突厥语诸族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的文化。前者旨在复兴波斯文化,后者意在用突厥语族文化替代东伊朗语族的文化,尽管这个地区早已在阿拉伯人的东扩中已逐渐伊斯兰化,但复兴本民族文化乃是耿耿于怀的文化情结。8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东扩占领中亚以前,中亚地区是塞人、粟特人等东伊朗语族的传统聚居地区,而到了8世纪中叶,唐朝、吐蕃、阿拉伯几大政治势力此消彼长,最终阿拉伯势力占了优势。但在9世纪前的200多年间中亚地区曾受西突厥的统治,不过突厥人当时还未形成大规模的定居民。而自10世纪之后的喀喇汗王朝、哥疾宁王朝和塞尔柱王朝这三个由突厥语诸部落建立的政权,由于突厥语诸族信奉伊斯兰教,东伊朗语族逐渐被突厥语族同化和融合,中亚和西域文化艺术发生了急剧转型,伊斯兰文化艺术占了上风。
  在突厥语诸族信仰伊斯兰教之前,中亚还存在过一段“伊斯兰—波斯文化”时期,这就是塔赫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和萨曼王朝时期,不过以萨曼王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最大。萨曼王朝在文化上继承了阿拔斯王朝重视文化的传统,延揽了一批诗人、学者、工匠,并兴建清真寺、宫殿、图书馆等。阿维森纳(伊本·西那)是萨曼王朝最著名的学者,据说他一生著有99部书,内容包括哲学、天文学、医学、数学、教义学、语言学和艺术。他的《医典》曾被译成拉丁文多次在欧洲出版,这部医学著作一直是欧洲医生们的教科书和行医指南,它还对中亚各民族和西域维吾尔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阿维森纳的《知识之书》广泛涉及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形而上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也就成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用波斯文进行创作的诗人鲁达基、达其基是萨曼王朝最著名的宫廷诗人,但是在此之前,他们都以“民间歌手”、“诗琴能手”的身份在本民族中吟诗弹唱而闻名。萨曼王朝的历史学、地理学也很发达。陀跋里的《扁年史》,纳尔沙喜的《布哈拉史》,以及《世界境域志》都是当时出色的史地著作。布哈拉的图书馆是按学科分类的中亚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阿维森那等学者、诗人都利用过这个图书馆。萨曼王朝艺术应首推其建筑艺术。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故建筑装饰中以几何、植物纹样和阿拉伯文铭文图案成为基本要素,清真寺、宫殿等建筑概莫能外,但本土传统和艺术思想、艺术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奥布尔顿(泽拉夫尚河上游)发现的10世纪雕花木柱,可作为说明此一情况的鲜明例证。山中曾生活过数代木雕匠师,那里完好地保存了动物和植物纹样奇妙结合的木雕艺术图案。匠师们运用了流行于前伊斯兰时代的民间所熟知的种种寓意象征。他们的艺术品中还采用了较为现代的新风格的植物图案(阿拉伯式图案)以充实所积累的古老的图案形式”①。9~10世纪萨曼王朝时代的金属器皿中,仍不难发现萨珊王朝和粟特人那种骑马国王与双狮搏斗的浮雕图案。但这已不是主流装饰艺术,而棕榈叶饰、半扇形图案以及阿拉伯铭文则成为建筑、金属器皿乃至织物中的主导性装饰图案。
  中亚突厥语诸族的伊斯兰文化本土化进程以10世纪开始的喀喇汗王朝、哥疾宁王朝和塞尔柱王朝统治时期的文化为代表。无论是对中亚,还是对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来说都预示着一个新的文化转型。喀喇汗王朝仍保留着葛逻禄等游牧部落传统的双王制,汗国的最高统治者阿尔斯兰(狮子)汗驻地为巴拉沙衮,副汗博格拉(公驼)汗先驻怛逻斯,后迁至喀什噶尔。哥疾宁王朝也是由葛逻禄人建立的王朝,其辖地除今阿富汗全境外,还南达印度北部,西至呼罗珊,北及阿姆河,形成一个以阿姆河为界与喀喇汗王朝相抗衡的中亚大国。塞尔柱王朝是由另一个操突厥语的古思人建立的王朝,它统治着东至额尔齐斯河,西至伏尔加河,南至里海与河中的广大地区。这三个王朝时期出现了比鲁尼、乌特比、麻赫默德·喀什噶里、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这样一些精通阿拉伯语、突厥语、波斯语的著名学者和诗人。这三个王朝对10世纪后的西域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喀喇汗王朝,因为它的东部汗博格拉汗之子穆萨驻在喀什噶尔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又经过征服于阗的“圣战”,将伊斯兰教传播到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这个素来是以东伊朗语族为主的佛教地区,由于大量突厥语族的进入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出现了剧烈的文化转型。当然,这种转型还是10世纪后半叶20万帐突厥语诸族皈依伊斯兰教导致的结果。待到成吉思汗西征并分封诸子,其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再待东察合台汗国后王秃黑鲁·帖木儿统一察合台汗国后,又有16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先是塔里木盆地北缘诸绿洲,后是天山以东的吐鲁番、哈密等地都先后皈依了伊斯兰教。待至15世纪初西域全境的蒙古人全部信奉伊斯兰教。到16世纪初,天山以南、以东地区已是由伊斯兰教取代佛教地位了。16世纪后,又是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的后裔萨亦德汗建立的叶尔羌汗国导致天山以南地区的维吾尔等民族信仰改宗后,伊斯兰教的节日文化、婚丧文化等社会习俗文化和阿拉伯—波斯文学、音乐、舞蹈、乐器也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和叶尔羌汗国时期规整木卡姆都是伊斯兰教传入后取得的成就。当然,这些文学作品和音乐艺术作品中也融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及东伊朗语族的文化成分,但主体是突厥语族的文化成分。在乐器方面“维吾尔在外来音乐的影响下也使用了波斯阿拉伯乐器,如‘达夫’即是。此外如萨他尔、艾介克等乐器,毕竟借鉴了波斯、印度乐器的某些特点”①。这种影响也波及木卡姆艺术,阿拉伯的“阿鲁孜”韵律导致木卡姆诗歌韵律发生变化,木卡姆套曲的一些名称以及使用的乐器也发生了改变。但是任何外来艺术的引进都是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本土文化为源,而外来文化不过是流罢了。15世纪以后对中亚及西域影响最大的文化人物莫过于纳瓦依,他不仅是著名诗人,一生写了六本诗集,编有四本颂诗,而且还擅长作曲。他的功绩还在于提携、保护和重用了一批诗人、学者、画家、音乐家、书法家。他对帖木儿帝国后期的文化艺术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并影响到丝绸之路上突厥语诸民族的文学艺术。

附注

①〔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译者序言.商务印书馆,1982.3. ②纳忠等著.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导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 ①〔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2.9. ②〔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2.51. ①纳忠.阿拉伯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111. ①纳忠等著.传承和交融:阿拉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233. ①普加琴科娃,列穆佩著.陈继周,李琪译.中亚古代艺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16. ①周菁葆.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24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新疆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合作项目——《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一版),共计13卷。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在当时出版经费短缺、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主编周菁葆、陈重秋先生的不懈努力,出版社要出版这套丛书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一版)的出版,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