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文化起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40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文化起源
分类号: J110.9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丝绸之路生态环境与文化起源情况包括西域的自然环境的这种格局在第四纪已基本形成、在西域史前的狩猎、采集文化阶段,史前先民首要考虑的是能获得什么食物果腹以及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采集植物的问题等。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生态环境 文化起源

内容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探讨丝绸之路中段西域文化的起源与发生,相当棘手。这是因为,“西域确切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尚未发现,因而关于西域旧石器时代的面貌目前还是不清楚的”,“西域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发现和研究都很不够”。
  ①究其原因,这个时期的零星石器等遗物绝大多数是在地表发现,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也没有确定层位。考古物证的缺环,虽然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也并非“山穷水尽”。如果将有限的考古物证和其他学科提供的材料综合起来研究,还是会“柳暗花明”的。
  “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的规律的一种学说”②。此学说认为,一些文化的特征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受诸如风俗、道德、宗教、信仰、知识等文化自身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西域文化的起源时就不能避开“人对环境有影响,也受到环境的影响”③这样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明了西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
  对于丝绸之路中段西域的自然环境,马松教授有一段精确的概括:
  这一地区拥有高原和山脉—昆仑山与东部天山,山区中包括宽广的盆地;它还有广袤的无水沙漠、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年降水量仅为5~10毫米。东部天山将两个巨大盆地隔开:北方(部)的准噶尔和南方(部)的喀什噶尔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占据,其夏季灼热异常,喀什七月份的平均气温高达33℃,气候十分干燥,该城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83毫米。因此,对当地来说,水流与地下泉源显得极为重要。最重要的河流是塔里木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河均注入此河塔里木河本身有个游移的三角洲,三角洲的分岔之一便流入内陆罗布泊。这些河道的特点是:夏季因来自山上的融化雪水的供给而水流充沛,其流域的田地则唯有受到河水浇灌时才能进行农耕。那里主要生长沙漠和半沙漠的植物,只有在山坡与河谷地带方能见到森林区。贫瘠而干燥的沙漠远较宜于畜牧之地为多。只有山间河流离开峡谷或地下水源到达地面时,才出现丰茂的植物和绿洲。沿着东部天山北麓和南麓以及西部昆仑山北麓的丘陵地带,绿洲形成一条长链。是水源决定了自东至西的主要陆上通道,
  从一个绿洲到另一个绿洲,从一个井泉到另一个井泉。令骆驼队也感到十分艰难的这一通道,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将地中海、西亚与古代中国的文明联系了起来。①
  西域的自然环境的这种格局在第四纪已基本形成。在天山以南地区围绕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带沿河流流过的地方出现了片片绿洲,而在天山以北地区则是草原与半沙漠地带。虽然生态环境变得异常严酷,但是,当时没有绝无生命的沙漠,或者说当时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至少比现在要好。从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至细石器时代遗址看,西域早期的人类并不分布在沙漠周缘的绿洲,而是出现在高山和山前沿河地带,海拔在1000~4500米之间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有帕米尔高原上海拔3700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吉日尕勒遗址、昆仑山北麓海拔1600~2500米之间的几处遗址,分别处于玉龙喀什河、尼雅河等河流的流经和交汇处以及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台地等。几处细石器时代遗址也大体如此,如东疆地区的哈密七角井、三道岭,鄯善迪坎尔、英都尔库什,北疆地区的木垒七城子塔尔巴克陶遗址以及阿尔金山野牛泉、喀尔墩等遗址等。阿尔金山这两处遗址海拔竟高达4530米。此外,“额尔齐斯河畔新发现的石器遗存,证明了在阿勒泰地区金属工具广泛使用之前存在着一个以广泛使用细石器工具为标志,以狩(渔)猎经济为特征的史前文化的发展阶段”。①这些遗址留下了西域狩猎、采集时代文化的早期遗迹,西域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发生显出端倪。
  在西域史前的狩猎、采集文化阶段,史前先民首要考虑的是能获得什么食物果腹以及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采集植物的问题。“在原始社会中生计手段是基本的:狩猎和捕鱼的武器和器具、采集和贮存食物的容器、地上和水上使用的运输手段、水和燃料的资源,在某些环境中抵御过冷(做衣服和建屋子)或过热的手段”②。西域这些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遗址有些有人工用火的遗迹并伴有动物烧骨,但究竟是何种动物骨骼,语焉不详,反而是一些岩画提供了物证,尽管它们并非全是史前岩画。阿尔泰山动物岩画中所绘动物数量最大的是洞角类动物,如盘羊、北山羊、岩羊、羚羊、藏羚、绵羊、野牛等;还有鹿科动物,如梅花鹿、马鹿、麋鹿、驼鹿、驯鹿;食肉类动物,如狼、狐狸、狗等;其他还有猫科动物、骆驼科动物、马科动物、野猪科动物以及象科动物,其中的一些动物早已灭绝。③昆仑山北麓的桑株等岩画中亦绘刻有北山羊、黄羊、藏羚等。④可尔金山至今还广泛分布着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动物物种。从发现于新疆各地的岩画中可以看出,天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山系均有众多野生动物分布。即使在沙漠沿河流域也有各种动物。“一切证据表明,广义上的中亚乃是一个巨大和古老的物种形成中心”⑤。在所有这些动物物种中以洞角类动物和鹿科动物居多。这些野羊、野鹿成了西域史前狩猎民最主要的食物来源,靠近河湖的先民也可能以渔猎为生计,还可能在秋季以野果等充饥。但从西域史前人类和动物分布情况看,主要食物是动物性肉食。此乃一举两得,动物肉可食,动物毛皮可御寒。这个阶段属于狩猎文化时期。
  西域旧石器时代和细石器时代的遗物主要是捕获猎物和宰割兽肉、刮削皮革的石制工具。“他们能够熟练地制造各种石器,用大型石器射猎动物和河鱼,用细石器和砂石器宰割兽肉和刮削皮革,将细石叶镶嵌在木柄或骨柄上做割锯之用”①。西域旧石器、细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石器按用途分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凹缺器、锯齿状器、尖状器、钻器、圆盘状刀器、刻铲两用器、石核式刮割器、石矛、石镞等。无论是石器的种类、用途,还是制造方法,都表明石器文化在演进中有质的飞跃,特别是石矛、石镞的发明,是蒙昧时代高级阶段开始的标志。
  狩猎活动远比采集活动复杂。文化人类学材料证实狩猎民的狩猎方式有四种,即独猎、双人猎、众猎和围猎。独猎由一人去行猎;双人猎是由两个猎人通力合作去共同打一只野兽或各打各的,两人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双方配合紧密;众猎以三人至六七人不等;围猎是一种集体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大规模行猎活动。②西域狩猎民的猎物主要是野羊、野鹿等食草类动物。这些动物为寻找食物源,有季节性迁徙移动的特点,故西域高山和山前地带的狩猎民“为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必须追随动物的迁徙进行捕猎。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活动区有规律性的变动。不能想像在严冬季节里,猎人们仍追踪动物的迁徙。只能解释为,只有少数人在进行此项活动。一旦获得猎物后会尽快返回住居营地,供其他人共同食用,如此反复”。③由于较易获得猎物,一个人群人数又相对少,有一定数量的食物即可充饥,至少没有必要采用围猎手段,可以食用完再狩猎。对迁徙性的狩猎民来说,此种方法较合适。“猎物的习性可能会改变狩猎方式”,“狩猎社会的性质是由文化规定的集体狩猎方式和物种决定的”,④狩猎民通过长期的狩猎实践,对动物的习性已非常了解,恰恰是高山地区更容易、更便于获取猎物,狩猎习俗也由此而产生。
  在西域狩猎文化阶段,狩猎民的蔽所与以后出现的村落文化不可同日而语,但其间也绝不存在万丈鸿沟。对于定居前的狩猎民来说,住所要考虑“简单、轻便、建筑容易、迁移方便”,⑤但西域地处温带,冬冷夏热,风沙大,显然在热带、亚热带出现的巢居、坡式风篱等不适宜居住,而天然山洞、帐篷作为居住形式则成为可能,不过首选应是帐篷。西域最早的天然洞穴居所是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的博罗霍洛北坡原始人洞穴遗址,共有三处,即塔勒齐河谷的塔姆加雷塔斯洞穴、萨雷—格晋洞穴、乌齐布拉克赛峡谷中的无名洞穴,①其中有些有石器出土,有些则有用火遗迹。这类山区洞穴“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带河谷两旁向阳坡,灰岩溶洞里。出土石器少,有木炭和灰烬,说明古人类已经掌握用火,熟食。这些洞穴规模有限,沉积物少,像是原始人个体栖息的场所”②。不过洞穴对于生活在温带的狩猎民来说并不是理想的居所,据考古发现,西域狩猎民的居所还有一种露天开放型的,“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带,在古河谷出口处,古干三角洲边缘,古河道两岸、冲积阶地表面、沙漠边缘或在山间盆地内。附近有常年水流或较大的泉水。这种类型的遗址,发现石器较多,有骨片、陶片,可能是原始群或居民点,有的可能就是石器加工作坊,已开始群居固定生活”。③所描述情景晚到西域新石器时代,但在旧石器及细石器时代也大致如此,不过随时间的推移,居所建筑已荡然无存。从移动和搭建、拆卸方便考虑,再加上取材容易,原始帐篷是狩猎民最理想的居所。虽然原始帐篷已不可复得,但文化人类学材料提供了一种类比的可能:“俄罗斯的芬兰人(Finns)和阿姆河地区的民族,仍把两个风篱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鞍形屋顶。中亚的牧人用毡子和皮革盖成的帐篷‘由尔塔斯’是低矮的,通常罩在地穴之上。这些住所被从中亚到西藏边境许多部落所使用。”④两个风篱合在一起的蔽所材料以树枝为主,较适宜夏天居住。而帐篷以树干为支架,以兽皮覆盖,留有天窗,用于出烟,一年四季都可居住。现在的哈萨克毡房、蒙古包都是从最原始的帐篷演变来的。利普斯认为,即使在现代机械化时代,也没有发明一种在狩猎、旅行或行军中较之帐篷更为实用的东西。
  吉日尕勒旧石器时代遗址、博罗霍洛北坡原始人洞穴遗址等均有烧火堆残迹,此时的狩猎民已开始食用熟食。以肉食为主的狩猎民“把肉类放在火内烧,或埋在热灰内烘的方法,是很普遍的”。⑤支起支架烤炙和热灰内烘的方法,现仍在一些游牧民族中采用,在容器中烹煮出现前,烘烧食用动物肉是一种普遍的方式。
  我们还无法对西域狩猎民的服饰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因为考古学并没有提供这方面的物证,只能按通行的说法去认识:“兽类的皮或者是人类衣服最初的原料,因为原始人类,大多以狩猎为生,故易得兽皮,不论是由于装饰或由于护身,都会引他们利用兽皮为衣服。”⑥西域史前先民的服饰大致也如此。
  从西域生态环境和文化起源关系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西域的生态环境对狩猎—采集文化的进化起了决定性作用:“最集中地体现为它对人类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的进化的制约作用,以及对人们利用技术适应特殊行为方式的制约作用。”①

附注

①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 ②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3. ③凯·米尔顿.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02. ①A.H.丹尼,V.M.马松.中亚文明史第一卷.马松撰“第一章自然环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0. ①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张川.额尔齐斯河畔的石器遗存及其类型研究.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101. ②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121. ③王博,王一龙.新疆阿尔泰山岩画试探.丝绸之路岩画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297~301. ④李吟屏.新疆和田地区岩画.丝绸之路岩画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③A.H.丹尼,V.M.马松.中亚文明史第一卷.马松撰“第一章自然环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5. ①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 ②盖山林.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12. ③黄小江,吴州.克里雅河上游地区新发现的两处石器地点.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53. ④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121. ⑤宋兆麟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368. ①新疆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几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介.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9. ②新疆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几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介.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11. ③新疆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几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介.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11. ④利普斯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9. ⑤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3. ⑥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8. ①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2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新疆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合作项目——《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一版),共计13卷。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在当时出版经费短缺、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主编周菁葆、陈重秋先生的不懈努力,出版社要出版这套丛书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一版)的出版,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