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共性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8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共性特征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234-235
摘要: 本节介绍了流传于河西走廊、西域丝绸北道及中道东段绿洲的主要剧种眉户、秦腔在移入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包括传播方式、融合。
关键词: 剧种 眉户戏 艺术

内容

流传于河西走廊、西域丝绸北道及中道东段绿洲的主要剧种眉户(曲子)、秦腔在移入过程中都有些共同的特点:
  1.传播方式
  以渐递、渗透性模式传入为主,如:敦煌的眉户(曲子),自清雍正初年随着屯民的迁入而移入,并在这里生存发展。张掖、酒泉地区的眉户(曲子)则自明初叶便随着移民从山西、陕西一带逐渐移入河西走廊以至嘉峪关一带。因而眉户(曲子)、秦腔是依移民的迁入为前提的,可谓是物随人移。新疆,特别是丝绸之路北道天山北坡带各地区的秦腔、眉户、(曲子)亦是以递传、渐传、渗透方式随着各类屯垦、商贸以及各类工匠,驻军、官僚及其亲属们迁入而移入。
  2.融合
  这些剧种生存、延续、融合于河西诸郡最早的有近500余年,晚些的如敦煌平调也已有250余年。眉户(曲子)进入河西诸郡州县以后,由于它仍然属秦、晋文化的支脉,加之河西一带渐移入的边民对秦、晋文化的认可有它悠久的历史基础,眉户随之在这里和秦腔一样蕴驻于民众心间,并在方言语调上与当地方言语音为特色的民间小调、民歌相融合,发展成为具有当地风味的眉户调。
  眉户自随移民流入河西一带被当地民众所接受,并在音乐曲调旋律上吸收当地民间民歌小调,使其曲调更为丰富,加之不可避免的依本地方言演唱,自然要流露出语音韵味特色来,使得眉户成为地道的地方戏曲,因而被群众特别是乡民们所深爱。这几郡的眉户起初由清唱逐渐发展为舞台戏,保留此两种形式绵延已数百余年。到清代,自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平定噶尔丹之后,清政府在新疆各地驻兵,建立各级政权,在哈密、巴里坤一带实行兵屯,使丝绸之路有了初步安宁的社会环境。到乾隆年间各种类型的屯田普遍展开,随之商贸、驼、车营运业以及各种文化习俗随着屯田人户大批迁入而移入。
  眉户戏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出现在丝绸之路北道、中道新疆各地流传百余年。初时其名仍称其为眉户,由于它最初主要是由甘肃河西一带与当地民间小曲儿相融合,掺入了当地乡音之韵味,加之当地民间依其主要为坐唱、清唱为主,顺口称为“唱曲儿”,唱“小曲子”。这些各具当地风格韵味的眉户清唱小调进入西域古丝路各垦区,人们出于对各自家乡的怀念,每当聆听到乡音,不由得唤起一种乡音之亲,思乡之绪,对其称谓必然的会以乡音乡曲为主调,亲切的称其为“唱曲儿”,“听曲儿”。因河西一带方言的“儿化”音省去“子”,故称谓“曲儿”(去声)即“曲子”。河西一带的“曲子”(曲儿)沿着古丝路北道入驻于清时的蒲类垦区(哈密、巴里坤、木垒、奇台、吉木萨儿)迪化厅垦区(阜康、米泉、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到伊犁垦区县。在曲子戏班艺人们和各村镇曲子自乐班组成员以及游走于各地的曲子艺人们的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由于它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戏曲程序,随意性强的本来特性,因而它可以大胆的兼收并蓄,来到新疆各地后又吸收当地民族音乐的部分曲调。由此,眉户自秦、晋西行,首先在甘肃河西一带经过长期的与当地民歌小曲、方言语音相溶,使它具有了地方特色后汇集于新疆主要几个垦区,又经长期的整合给“曲子”(眉户)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它成为地方戏种——新疆曲子。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