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再出西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8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再出西域
分类号: J837
页数: 2
页码: 226-227
摘要: 本节介绍了木偶戏西出嘉峪关在丝绸之路北道一些市镇的活动踪迹。
关键词: 类型 木偶戏 艺术

内容

木偶戏西出嘉峪关在丝绸之路北道一些市镇的活动踪迹也有些微记载,但与西北大戏秦腔、小戏眉户活动情况记述的那样详尽是不能相比的,如清末时木偶戏出现在丝绸之路北道时,被称为各地商贾交易汇聚的互市中心“旱码头”奇台时的情景为;清光绪初期左宗棠、刘锦棠率湘军入疆,民间小贩、各种服务行当、各种艺人也随大军同行,“一些道具简单的‘灯影戏’、‘泥头子戏’(木偶)也随着‘赶大营’而来到奇台县,成为民间戏剧的先声,木偶傀儡戏班成了时居奇台的五个戏班之一,与其他戏班平分秋色”,“这五个戏班是:老戏班、小戏班、小曲子、灯影戏(皮影子)、和泥头子班”。②
  从上述简短的描述中可以确认:一是木偶戏是随着左宗棠、刘锦棠所率湘湖大军进入丝绸之路北道一带的,应该是在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二是当时来到古城的木偶戏形式、行头最为简陋的“扁担戏”:即由一人肩挑戏具四处赶场,演出时,表演、伴奏、唱念均有一人承担。清·无名氏《一岁货声》述:“耍傀儡子,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以肩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蓝布,人笼皆在其中。笼内作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剧目如《铡美案》、《卖豆腐》等。这种形式的木偶戏应属布袋木偶,也叫手托木偶,它主要流行在湖北、湖南、四川、河南等地。左宗棠、刘锦棠所率劲旅主要是以湘湖籍士卒为主,且八邦商人中,两湖籍商贩不少,这种扁担戏的唱腔、道白应是湖南花鼓戏类的音乐曲牌。三是来到古城的木偶戏还有“泥头子戏”的形式,这种形制应是北方一带所流行的杖头木偶类,前面已经表述过,古甘州一带所流行的木偶戏便属于这一类,这一脉的来路有两种可能:来自河西走廊一带,或随秦晋商旅来自中原内地,无据可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所用唱腔一定是秦腔或眉户音乐。
  “30年代(指20世纪,笔者注)灯影和泥头戏的艺人流入农村,逢年过节或遇婚喜、寿庆场合,逢年能看到他们演出”①,这段记载也描述了木偶戏与其他戏种在竞争中已趋失利,不得已到基层去谋生存,同时也表明所使用的唱腔音乐以及戏目必是屯民们所喜闻乐见的,合乎他们审美取向的形式,而古城一带的村民、屯户均来自于河西四郡甘州、酒泉、敦煌等地,在那种文化习俗的濡化中,几代人已牢牢的确立了对秦腔、眉户曲的偏爱定式。
  木偶戏也曾在昌吉市出现过,据《昌吉文化艺术志》中记载:“20世纪20年代初,有一个从陕西流浪来的木偶戏班子住在当时叫‘串心店’的马车店里,演木偶戏、秦腔和眉户。其中有几个较有名的演员,他们是李没牙、邱半吊和李小生,长期在城乡巡回演出,维持生活。”从这段短文中可以品味到他们生存之艰辛。到了30年代自感势单力薄,难以生存,又与从兰州途径艰辛来到此地的秦腔“兰州枣”戏班合并,使这个戏班一时实力增强,行头齐全,演员发展到40余人。
  从上述短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木偶戏班既然来自陕西,且同演秦腔、眉户,无疑在表演木偶戏时也用秦腔、眉户唱腔音乐幕后帮腔。至于木偶形制,根据西北地区木偶流行情况整体来看属提线、杖头类木偶戏,木偶戏也曾出现在首府乌鲁木齐,据朱光《粉墨杂记》中描述:“据我记忆,在解放前的几十年中,河南人流动表演的‘扁担戏’,不仅在乌鲁木齐大街小巷处处可见,而且还游乡串村、上山下乡,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段文字活生生的讲述了来自中原的这种小道杂艺,在城乡走街串巷,聚众围观,杂耍表演情景。它的形制应该属布袋木偶类,唱腔道白无疑均用河南梆子腔。
  木偶戏也曾出现在西陲边城伊宁、惠远等市镇、乡村,20世纪60年代初,由伊宁秦剧团邀请陕西省周至、户县的木偶、皮影戏艺人来边城献演殊艺,他们多于农闲、闲暇之日到周边村寨巡演,如遇某家有红白贺寿、庆典之事常被邀前往助兴。艺人一行于伊宁一带传演二年有余,使当地各族群众首次看到了木偶、影戏表演。这些木偶、影戏艺人都是陕西周至、户县一带的民间艺人,可以想象,他们所采用的音乐、唱腔必然是眉户、秦腔的曲牌、板腔为主,剧目也应是眉户、秦腔的移植戏。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