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在河西走廊一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8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在河西走廊一带
分类号: J837
页数: 3
页码: 222-223
摘要: 本节介绍了木偶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发展、踪迹和记述等。
关键词: 类型 木偶戏 艺术

内容

傀儡戏的踪迹在丝绸之道河西走廊一带,各种史料中少有记述。自明代以来随着戏曲四大声腔体系遍行全国,之后,各地方戏曲首先在文人士大夫阶层蓬勃兴起,继而普及于社会各阶层。以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贴近观众并以歌、舞、乐、辞、技表演故事情节的地方戏曲更为人们所喜爱,木偶戏已不似唐宋时那么兴旺。在市井中无法与众多的地方戏曲抗衡,只能在新兴的诸多戏曲唱腔的间隙中寻谋生计,退缩为民间杂耍似的小道杂艺,很难被史家关注,载入史册。因而有关他们的记载难觅。
  甘州府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一座文化历史名地,“西魏废帝三年(554),改西凉州为甘州,始有甘州之称。”据传是因为城西甘浚山下有泉,味甘冽而得名。历代以甘州为张掖郡之别称,甘州一名又一直沿用到现今。在难得的史料中有关傀儡戏的记载零星点滴,但从中也可窥到当时的一些情景。
  宋时的一些社火项目“迄今仍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宋代‘肉傀儡’演变而来的‘铁芯子’;有源于宋代‘耍和尚’的假面舞‘大头和尚’;有‘舞者艺人,全身披毛,手执桴而舞’的唐宋西湖之‘浑脱舞’,今之‘毛野人舞’;还有由古老的‘乡人傩’逐渐转化、发展而成今日的‘乡人乐’等”。①
  上述“肉傀儡”、“大头和尚”、“毛野人舞”以及“乡人乐”均属汉时就有的傀儡戏中的假面、假头戏之延续、衍化、变种的民间杂戏形式。这些杂戏均在庙会、乡村、互市、社火中出现。如每年到甘泉佑善观由“众道徒扮成天公天母、八大金刚模样,跳神祝禧,以求平安。后在跳神中也穿插了些地摊小戏,娱人耳目。从此有了地摊小戏班子”。
  这里描述的“众道徒扮成天公天母、八大金刚模样”仍属汉时的那种假面形制,并返回到两汉之前著假面祭神求富的原始模式。同时也朴实的描述了由乞神叩拜逐渐转化为“娱人耳目”的民间小戏的过程,也即那些民间杂戏艺术之源原为崇神祀拜。
  自明至清末民初河西走廊一带庙会十分盛行,通常是“有庙就有戏台”“此间庙会名目繁多,有季节性的、也有娱乐性的;由月月有庙会,到一月内同时有几处庙会。”一些庙会会期常为十天或半月,以满足戏班轮换演出,如“蓝家堡灵隐寺的庙会同时唱两台大戏。还有木偶、皮影戏、热闹非凡”。
  庙会文化为戏曲演艺提供了场所,吸引了众多香客、商贩、游人,傀儡戏也挤身于众多大戏缝隙中,为庙会增添一份情趣,为自身觅得一线生机。
  明清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民间小戏木偶、皮影等。“明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由秦晋一带传入张掖。张掖木偶艺人兼演皮影,一般日演木偶,夜演皮影。①
  自明洪武时期始,曾从晋秦先后迁徙四批移民移入河西走廊一带,其中便有高台大寨子忠义乐善班整班人马,木偶戏也伙同山陕梆子流入此地,以谋生存。有史记载:“清道光初年创建的双盛班,已有六代传人。第一代王加才(艺名铁柱子),第二代铜柱子(名不祥),第三代王用才,第四代邵延年,第五代邵长年,第六代邵学仁。”②这六代木偶传人自道光初年(公元1821年)算起,每代以25年计算传至现在已应到了1970年左右,但这是保守的低线计算,不过木偶戏双盛班毕竟以跨世纪的脚步走过了它百余年坎坷的演艺生涯,以他们的世代相传,使得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生生不息。
  道光年间,还有以杨杰领班的皮影班,传至其重孙孙德望时,已是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了,其时“增添了木偶,改名为“和义班”。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由魏学富、魏学剑创建了木偶皮影戏班“全盛班”。
  这些木偶戏班的演出时期和场地,一是演庙会戏,在每年的民节时均有些村寨邀请,或戏班派人到邻近县、镇、乡、村联系去演庙会戏;二是农闲时,串乡走村到各处巡演。也反映出小戏班子生存之艰难。
  张掖的俗谚有这样一句话:“杨家的影子王家的戏,铁柱子(王家才)的泥头子(木偶)赛大戏”。从这段谚语中可以分辨出:当时“双盛班”的木偶戏形制“泥头子”应是杖头木偶戏,由演员在幕后拉动操纵杆进行木偶肢体表演,并口唱秦腔唱腔、道白、配音表现剧目。“铁柱子的泥头子赛大戏”一语说明了观众对木偶戏、对王家双盛班表演是肯定的,是喜爱的,木偶戏是深受民众,特别是乡村平民欢迎的,因此冠以盛誉。
  有关木偶戏的踪迹在河西一带还有如下记载:“1726年(雍正四年)高台县红沙河开渠,唱泥头子戏(木偶)三天”。上述木偶小戏班均先后组建于清代中末期,其中的“双盛班”如前所述,已世传六代。
  安西县文化历史悠久,自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安西地区属汉朝统管。在安西志书中有关木偶戏有如下记载:“全县共有戏台38处,均设在庙院内。还有走乡串户的皮影、扁担戏(即木偶戏)、杂技等。”“在社火、庙会中唱戏”。
  敦煌这座文化历史名城“民间游戏风俗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百戏、藏钩、双陆之戏,还有打球、弈棋、傀儡戏、斗花草之戏,”在唐代民间就已流行傀儡戏,《维摩诘经讲经文》中说:“也似机关傀儡,皆因绳索抽牵,或歌或舞,或行或走,曲罢事毕,抛向一边。”①另从敦煌壁画和写本中亦见早期木偶的踪迹,在31窟盛唐壁画中有一幅《弄雏》的壁画,画一妇女用指掌给身边孩子表演木偶游戏。敦煌写本王梵志诗中写道“造化成为我,如人弄郭秃,魂魄似绳子,形骸若柳木。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的木偶戏从形制、角色、唱腔、戏目上亦有特色:有“拥(肘)猴子”、“泥头子”、“耍杆子”之称。仗头木偶由头部、仗杆、水衣、服装、盔帽、假须等组成。头部由木质材料雕刻,头颅由前后两辨合成,内部挖空,眼睛安装弦轴,可上下左右闪动,嘴部可张合,舌可伸缩,面部用油漆彩绘。除用木头雕刻外,还有一种用“纸筋泥”塑造而成,故又有“泥头子”之称。角色分为老生、须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武旦、媒旦;大花脸、二花脸;丑等。在唱腔音乐方面深受秦腔的影响,以秦腔为主,间或地方小曲和眉户唱腔。演出戏目如《富贵图》、《忠孝图》、《五子魁》、《剪红灯》、《七人贤》、《三进士》等。以及各团常演的《三国》、《水浒》、《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戏更能招徕观众。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