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域木偶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西域木偶戏
分类号: J837
页数: 2
页码: 221-222
摘要: 本节介绍了木偶戏在西域的文化交流内容。
关键词: 类型 木偶戏 艺术

内容

傀儡戏(木偶戏)在丝绸之路各地出现,在许多史料中多有记载:据传,发生在公元前10世纪的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盛会,记叙了西周第五代君主周穆王西游的故事,据《穆天子传》描述:周穆王十二年(约前964年)亲率一支庞大的文化贸易使团赴中亚西王母之邦与之进行文化、商务交流。在圆满结束友好交往东归时遇到一位名叫偃师的西域傀儡戏艺人,所演傀儡极其细巧、生动,穆王大悦,将其带回中原。
  吐鲁番是西域一座极有历史意义的故地,两汉时期称此地为姑师、车师,此地居民已由游牧逐步转为定居,“邑有城郭”。汉地节二年(前68年)至三年即由郑吉率人屯田。此时期“均有戊己校尉驻吐鲁番盆地管理屯田及其他军政事务”。
  唐时在这里建立了以汉人为主体的麴氏高昌王国,为时141年。吐鲁番曾一度是安西都护府驻地,中原人来此行商、屯戎、定居者众多。到清代,左宗棠所率军伍“平乱之后所部湖湘子弟”及陕甘部卒多留居此地从业。随军出关的平津等地商人在此行商,建立商务货栈、会馆。
  1975年新疆博物馆在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了唐代张雄(死于唐贞观七年633)与其妻麴氏(死于垂拱四年688)的墓葬。前后相距五十五年。张雄乃高昌王麴文泰时的左卫大将军、都管曹郎中,是一个“入筹帷幄,出总戎机,纬武经文,职兼二柄”的人物。在墓葬中清理出彩绘木俑和绢衣木俑70多件。另外还有木马残腿,木俑手脚200件。这些俑的形象和制作都别有特色:“形象、表情、装饰都不同于常见的殉葬俑人”经考证:这批木佣是“雕木为戏”的“傀儡戏的各种人物造型”“汉唐时统治阶层在丧葬时多用傀儡表演歌舞伎乐,是当时流行的‘丧乐’习俗,是为送葬时炫耀于路人,用以表演的‘丧家乐’”,这些绢衣傀儡表现的形貌,男女老少各有差异,性格情态各有不同,明显地是装扮各种各样角色的,表现有一定故事内容的傀儡。根据形象、服饰来考察,似乎这时表演的内容已与盛唐时期的“弄参军”有一定联系。舞俑从服饰、容态都可以想见是表演中原流行的乐舞,“木偶的服饰、形象完全同于内地,题材内容也多取材于内地的传统故事。”
  ①这批出土文物对唐时中央政权与高昌王国政治、经济、文化史的研究,对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对中原汉文化在远离长安都城的西域麴氏王国中展现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丰富的历史资料。
  由此,在丝绸之路中道吐鲁番这块沃土上,木偶戏在唐时已流行和发展成为宫廷贵族们“嘉会”共享之物。从各具表情的人物形象、制作工艺、丝绢制衣方面看,那时高昌国的手工艺制作已达到了相当高妙的地步。是非常完整的中原汉文化在西域高昌国的再现,这种文化整体西移现象体现了自初唐中央政权行联合、统一政举所获得的显著成就。
  同时,这种木偶傀儡戏在唐都等市井已极其平民化,民众可在市中随意观赏,由于它的表演诙谐滑稽“姿为优笑,以取悦于闾里”因而也吸引了入士达官层参与戏场以博趣乐。那么在远离长安都城的高昌王国内,上流阶层与下阶平民层社会中这种插科打诨、滑稽调笑且又简易的平民民俗性的戏曲表演十分盛行,除在汉民中流行观赏外也会吸引其他民族民众来观赏,这种现象本身已内在的具有了传播的性质。
  据考古研究,这批出土的唐墓中俑、偶,“根据形象、服饰来考察,似乎这时表演的内容已与盛唐时期的‘弄参军’有一定联系。”这种参军戏是唐时兴起的一种戏剧形式。据《太平御览》、《赵书》中记载:“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万匹,下大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政坐取是,故入汝辈中。’以为笑”。这出嘲弄后赵石勒参军周延的讽刺剧,在当时“每大会”使俳优演于官吏之前,以使他们既欢娱取乐,又从中得到某些悟化。
  剧中表演角色,一为参军,即戏中被戏弄者,另一个称苍鹘,即戏中的戏弄者。这两种角色即为后来的净(副净)、末(副末)行当。木偶傀儡表演时有说白,突出内容故事情节,加入一定舞姿,“用撞之乐器为之节奏。”内容与形式已很戏剧化。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