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丝绸之路北道、中道的影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丝绸之路北道、中道的影戏
分类号: J837
页数: 2
页码: 217-2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丝绸之路北道、中道的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关键词: 剧种 皮影戏 艺术

内容

影戏在丝绸之路北道出现,当首指时为“旱码头”的古城子奇台,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初期(公元1875年),左宗棠、刘锦棠率湘军入疆,各路民间艺人随军而来,一些道具简单的‘灯影戏’、‘扁担戏’、泥头子戏(木偶)随之在奇台城乡演出。”①那个历史时期,左、刘大军奉命平叛,各路大军包括“两湖的湘军、四川的蜀军、河南的豫军、陕西甘肃的陕甘军,”人额逾数十万,各地各类服务行业、其中包括各种艺人也伴随大军西行,以大军行营官兵为经营服务对象,当时称各类服务行为为“赶大营”。灯影戏、木偶戏也伙同其他大戏、小戏乘机“来到古城子,成为民间戏曲的先声,”。鉴于各省区大军以同乡观念各有其“赶大营”的各类服务人员。来到奇台的灯影戏、木偶戏究竟随哪路大营而来,史料无从查找,但从“灯影戏、(皮影子)和泥头子主要活动于农村。”一语也可推理而出,其时奇台垦区屯民均来自甘肃河西一带,影戏活动于农村必然要有乡音或同音的认可才能够有活动市场,依此可以认为:他们是陕甘一带的影戏艺人。由此,来到古城子的影戏其背景音乐、唱腔道白应是以秦腔为主,间或以眉户或本土小调为伴,剧目也应是秦腔、眉户的移植戏目。
  20~30年代,“灯影戏和泥头子戏的艺人流入农村,逢年过节或遇婚喜、寿庆场合,还能看到他们演出。秦腔演员刘炎为了谋生也演过灯影戏”。②
  影戏也曾在丝绸之路北道,天山北坡带各地出现过,曾由曲子剧团的部分成员在呼图壁县城公演了一场影戏,当地群众颇感新奇,观众簇拥。
  影戏也曾出现在西陲边城伊宁、霍城等乡镇。20世纪初,由伊宁秦剧团邀请陕西周至、户县的皮影、木偶戏演员来边城,常于农闲时季巡演于农家,剧目是眉户戏或秦腔的移植戏。
  影戏也曾在丝绸之路中道、历史故地焉耆、和静一带出现过。
  由于影戏本身具有小而轻简、经济易制,一二人均可为之的特点,且要在众多的各戏曲种类和戏剧班社的缝隙中寻觅生计,且常年在乡村民间默默献艺,常会被文史家们所忽略,所小觑,往往难于在史记中有细述,能有一句之记已是幸事!但也可见到他们在民间的踪迹。它毕竟是华夏民族古老戏曲品类中的一株奇葩,在它身上凝聚着历代民众的智慧结晶,它随着丝绸之路流通,曾不断地流传到国外,并受到海外观众的欢迎。“18世纪德国大诗人歌德,就是中国影戏的爱好者。在1774年的一次展览会上,他特地把中国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1781年8月22日,他举办中国影戏演出来庆祝生日”。①
  影戏的产生为后世近现代的许多以影显形的科技种类和产品、为人类打开了具有无限前景的美好思路。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