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河西走廊一带的影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7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河西走廊一带的影戏
分类号: J837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河西走廊一带的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唱腔。
关键词: 剧种 皮影戏 艺术

内容

自明洪武十三年始,朱元璋挟晋民移居河西走廊一带从业,于是,先后到来的晋民、秦民安家之后,其亲属、同乡人等来投者络绎不绝,影戏便由秦晋一带移民传入张掖。
  影戏和傀儡戏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影戏产生应当在傀儡戏之后,即先绘刻出偶形,随后燃灯烛、张帷幕以观其幻影,毕竟灯影之形乃虚幻之物,犹如人影,有人才有人影,它的中介是光。可以说,偶戏与影戏的亲缘应是先辈与后辈的关系,长期以来他们相互依托,同生共存。在秦晋一带民间就有偶戏与影戏合一的戏班。这种二戏兼长的表演形式在清中、末叶已在张掖出现:“张掖木偶艺人兼演皮影,一般日演木偶,夜演皮影。”①一班演二戏极大的提高了戏场和演员的使用率,增加了票房收入,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欣赏需求,提高了戏班声誉。
  张掖的木偶、皮影戏班有三个,这三个皮影木偶班伙同其他大戏、小戏、杂戏班常年在各民间节庆之时赶演庙会戏,或是寻乘农闲走乡串村流动演出,或是预先到较大村寨约定演出。
  这三个皮影木偶班所使用的音乐唱腔均为秦腔,剧目也多为秦腔移植的传统戏目,“生旦净丑,一人演唱,张掖谚语有这么一句话:‘杨家的影子王家的戏,铁柱子的泥头子(木偶)赛大戏”。
  安西,亦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安西地区归属汉朝管辖。十年后安西属敦煌郡所辖,境内分设冥安、渊泉、广至三县。自此,安西有县的建制。
  安西境内仍遗有历代的文物古迹。在榆林石窟西夏3号窟中,有着最早且极为珍贵的拉弦乐器胡琴的资料图,从“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所绘制的古代乐器如筝、笙、钹、箜篌、胡琴、阮等16种乐器形制中,胡琴的形制已十分完美,与当今形制一般无二,为研究拉弦乐器史,特别是胡琴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标志着远在西夏时期,我国古乐器已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从上述经变图中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安西境内民间戏曲活动已很盛行。
  在清末、民国时期“安西大部分乡镇均有‘同乐社’,这种民间文化娱乐组织,”每逢年节、农节由同乐社组织社火队:有跳秧歌、(地蹦子)、踩高跷、耍狮子、毛野人、大头和尚(肉傀儡)、“还有一个名叫‘全义班’的民间秦剧班,在庙会上演秦腔、眉户。”“还有走乡串户的皮影、扁担戏(即木偶戏)、杂技等”。②
  这里,对影戏和木偶戏仅有一句的历史记载,毕竟这类戏剧属于小戏或杂戏之例,且可有一人或二至三人即可上演的通俗易懂、滑稽奇特、轻便经济的戏曲形式,走乡串户是他们主要的献艺方式,正由于此,有它相当的群众基础,所到之处尤以乡民、童稚所钟爱,一句之记亦可溯源推想当时影戏在民间流传的踪迹来。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