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关中一带皮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关中一带皮影
分类号: J837
页数: 3
页码: 213-215
摘要: 本节介绍了关中一带皮影的种类、唱腔、伴奏乐器等几方面。
关键词: 剧种 皮影戏 艺术

内容

关中皮影戏由于种类较多而以唱腔和伴奏乐器命名,以示方言语音和唱腔风格之别。
  流行于关中东府华阴、华县、大荔、朝邑、渭南、蒲城、临潼等地、以及分布于陕北、陕南、晋南、河南西部的灵宝、卢氏等地的影戏,在当地称为“碗碗腔”,或“灯碗腔”。因为所用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映皮影须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又因以主奏乐器阮咸(月琴)而称“阮儿腔”。
  碗碗腔最早可见于清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关中户县曾出现过李氏家族以演艺碗碗腔为生计并数代相传直至民国初年,历时170余载。清嘉庆年间,关中东府大荔、朝邑的碗碗腔较为普及,出现50余个班社,其中声誉较大的有李家班、齐家班、王家班、祥盛班等。后来齐家班迁徙至关中西府千阳县。另有艺人南下汉中,北上陕北绥德以及邻地山西地界,由此碗碗腔在迁徙地得以传播。到清末民初,仅华县一地就有碗碗腔戏班二三十家,艺人百余。据华县县志记载:“时腔及碗碗腔,来至同州(大荔)一带,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可见其时皮影戏碗碗腔在这一带发展流行的兴旺情景。
  其时,东府一带涌现出一批碗碗腔剧目如《金碗钗》、《双凤庵》、《虎皮传》、《春秋配》、《玉燕钗》、《张羽煮》、《铜花凤》、《火焰驹》等。
  碗碗腔音乐清雅细腻,小生、小旦、青衣唱腔用真假声结合;老生、老旦、须生、丑角用真声;花脸用喉音,用以表达各行人物形象复杂情感。主要唱板板式较多如[慢板]、[紧板]、[滚板]等,每种唱板又分“花音”、“哭音”,又有三不齐唱法,即长短句式;有单句,有[东路]、[西路]、[飞板]、[闪板]等特殊板式。以此可见碗碗腔的板式较为齐全,声腔运用是以人物个性而施,是较为丰富多意的。
  流行关中一带的碗碗腔使用乐器及唱腔板式大多相同、相近,但在唱腔风格上由于受到各地不同方言语音的制约,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如关中东府大荔、朝邑以明快、浑厚、华丽见长,渭南、华县的则低徊、娓婉、质朴,陕北一带的则带有晋剧、陕北民歌的韵味。
  碗碗腔的主伴乐器如月琴、二弦子、板胡,管类乐器和打击乐器与秦腔同。碗碗腔的皮影演出形式一般只用五人,他们各自分工,每人兼管多样程序,如“前手”中一人除担任全戏的唱、白,还兼弹月琴、打边鼓、堂鼓、手锣、战鼓。另一人掌耍签子,管全部戏中人物、道具、布景地布局和各类人物地表演。
  碗碗腔戏班具有人员精干,一专多能的特点,区区数人既可“灯下敷陈千古事,影中博舞鼓乐声”。
  以弦子和板子为主奏乐器的弦板腔,长期也以皮影为表演形式,主要流行于关中西府一带的乾县、兴平、咸阳、扶风、武功、礼泉、周至一带。据数代艺人相传,早期的弦板腔是当地农户逢年过节时自娱自乐的一种说唱形式,演唱时唱者左手执小竹板,右手挥动“瓦子”(即竹瓦板)用以击节,可一人单唱或数人对唱。到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增添丝弦乐器伴奏,以弦板调为主又吸收了当地民间山歌、小调,开始说唱一些简单的民间故事,渐形成以弦子为主伴的[正板调]。之后,逐渐延伸出多类板式,又吸收关中道情、曲子的一些曲调逐渐演化成皮影戏演出形式。
  到清乾隆至嘉庆初年,咸阳一带出现了弦板腔皮影戏班,如咸阳北和村、乾县薛梅坊、礼泉张冉村、兴平南陈村的皮影戏班。演出戏目如《春灯谜》、《倒打西岐》、《八进宝》、《打台城》等。到道光、咸丰年间,礼泉弦板腔艺人对唱腔进行改革,创造出各种新的唱腔,改进了竹瓦,增加伴奏乐器二胡,使得乐调新颖动听,浑厚清脆。其他各县的皮影戏班也纷纷效仿。又增添了一批新戏目如《马踏五营》、《白门楼》、《三英配》等,弦板腔皮影戏兴旺一时。
  流行于礼泉、富平、泾阳、铜川、临潼即渭北一带的阿宫腔,因其唱腔音域宽广、旋律可翻高遏低;又因遏音落在宫调上故而得名“遏宫”。又有一说,据传曲调出自于秦代阿房宫故名,然此说无考。据研考,它乃秦腔一流派。清乾隆时秦腔在渭北形成的“礼泉腔”之延续和补充。据传,礼泉与兴平交界的店张一戏台石柱上镌有对联一幅:“高画清诗见槐里,小工遏调出礼泉”。可知阿宫腔确实出自礼泉。
  据老艺人相传,阿宫腔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由礼泉传至渭北一带。其时皮影戏阿宫腔的唱调是秦腔,但因秦腔过于粗犷,不合官宦富豪阶层品赏口味,艺人们便在曲调收尾处以轻弱之音收音,俗称“遏头子”,也即“遏止”。使阿宫腔强弱有序,达到“三放不如一遏”的声腔效果。“遏宫小调”名称由此而生,也即艺人惯称的“遏工”。①这时期礼泉遭遇荒年,年成歉收,骏马安冠村阿宫腔艺人逃荒至富平一带谋取生计,将阿宫腔带至富平。清道光中叶,富平出现营业性阿宫腔皮影戏班。到清同治、光绪至民国初年阿宫腔皮影戏发展至盛期,当时出现诸多知名戏班如赵相公、任相公、段相公等的戏班,演艺地域扩展到相邻的耀县、三原一带,乃至陕甘宁边区的村寨。演出剧目如《滚龙床》、《红拆书》、《搜孤》、《清河桥》等。
  阿宫腔唱腔板式主要有[双代]、[一锤起]、[带板]、[塌板]、[二倒板]等,其他板式与秦腔相通,但旋律、音色各见其长。其特点是音韵悠扬,激昂却细腻。曲牌有近400余,剧中各类人物均有相应的曲牌足以表现不同舞台人物形象性格、情感。皮影阿宫腔总体艺术风格以清丽典雅、婉转悠扬见长,并以女声特有的“衣”音拖腔为众人所青睐。
  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出现了以“友娃子领班的阿宫腔皮影戏班,以丑角、净脚的耍、唱见长,其风格幽默诙谐却激昂雄壮;乔娃子戏班则以小生、小旦表演细腻动人,风格娓婉幽雅,清新温润。”②见长由此形成的无形竞争吸引了不同品味的众多观众追随其后,从而推动阿宫腔影戏在一个时期的兴旺发展态势。
  以拍板节音而得名的“拍板腔”,是早期流行于关中东府华阴、潼关一带的古老剧种,因当地民间常以碗碗腔与拍板腔同用于皮影形式演唱,为与碗碗腔相区别便称拍板腔为“老腔”。而称碗碗腔为“时腔”。从称呼上可知拍板腔即老腔,在这一带流传已久。
  老腔以家族戏传世,并且设有戒律:以族人为主,剧种不外传。正由于老腔艺人世代只传子孙,极大地阈限了它的传播、发展和创新。故而老腔仅盛行于华县、潼关,渐传至朝邑、大荔渭南、临潼几地。极盛时也仅传至晋南、豫西陕州、灵宝一带。而碗碗腔则传播发展至三秦各地,足见保守与开放之优劣。
  老腔传统戏多出自《三国演义》、“隋唐”、“封神”演义中的历史故事。剧本唱词有五言、十言,但多为七言四句,唱段分上下二句,各段落板多在单句末尾。老腔唱腔分[慢板]、[流水板]、[飞板]、[接声]等板式。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弦乐、管乐。打击乐以板鼓指挥,以拍板击节。用堂鼓、马锣、手锣、铃铃等相合,弦乐则以月琴主奏,板胡副之,后又加二胡。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