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河西以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6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河西以东
分类号: J823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秧歌戏在清中叶流行于关中东府渭南、华县、西安以及西府一线。
关键词: 剧种 秧歌戏 艺术

内容

自清中叶,秧歌戏已在关中东府渭南、华县、西安以及西府一线流行。清末,关中常闹饥荒,秧歌艺人曾组班赴宝鸡、兰州等地卖艺谋生。无意间把关中秧歌表演的程式和戏目带到陇中一带,客观上起到了传播、交流的作用。20世纪20~30年代是关中秧歌兴旺时期,各地涌现出一批秧歌名角,如韩城郑崖村的白广才,雷许庄的雷三娃、雷进录等,沟北村的高锁堂、高赛府等,渭南的李彦英、王寿仁、张志学等,华县的梁化龙、范志英等。
  关中秧歌表演以“男女二人为主,多至三四人,脚色行当只有小丑、小生、小旦。”表演时载歌载舞,男角领舞,女角伴合,女角领唱男角伴合。手足舞扭时不唱,唱时不舞。舞姿节奏则快打急舞,慢打缓舞。秧歌行进或围圈表演时舞者的舞步进退左右均有讲究,其中旦角台步有:豆角步、货郎步、蟹步、踩裂石步、五寸步、侧摆步、风摆柳步、摆花花步、围场步,十字步等。各类舞步经代代传承沿袭已成为丝绸之路各地社火舞队中行进表演或围圈表演所采用的基本舞蹈步法,一直延续至今。
  关中秧歌多于地摊、社火行进围场或上台表演,每戏先上男丑,次上女旦,男丑以说干嘴为主以显示嘴皮子功夫,长可达数百句,随意陈述并即兴编唱应景的与剧情无关的四六调唱词,只求红火热闹即可。常用的干嘴段子如《恶婆婆》、《穷和富》、《婆娘家》、《丑女子尿床》等类似快板,以板击节伴奏。
  关中秧歌曲调约有百余种,同一曲调有数种唱法,常一剧一曲反复至剧终,属单曲反复体。男角多用四六调,女角曲调较多如〔望江楼〕、〔十绣〕、〔五柱香〕等数十曲,类似眉户之曲牌。唱时以方言语调为主,词曲通俗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关中秧歌戏目约百余本,多表现民间百姓诸多生活趣事。如《石榴娃烧火》、《摘豆角》、《货郎算账》、《绣荷包》等。
  位于陇北中卫永康一带的秧歌,俗称“地秧歌”,为社火班一项地摊表演内容,每逢春节、元宵之日于社火场中表演。这类秧歌曲调以当地民歌、小调为基础,以当地方言腔调演唱,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则曲调优美,生活气息浓厚。一曲多次反复,表演动作即兴而随意且幽默风趣。传统剧目如《看亲家》、《相女》、《怕老婆顶灯》等。
  陇东南部一带的花灯戏,当地俗称“赛社火”,是春节、元宵农村每年闹社火中的重要项目,表演时花灯手身着彩衣,一手执花扇,一手拿花灯,随社火队行进,边扭边唱,或围场表演。此俗在新疆昌吉、呼图壁一带的社火中亦有表现:有手执花灯、花扇的舞队,有将花灯连成长串由舞者执长杆挑走者,有肩挑两灯舞行者,整个灯舞队色彩艳丽加之锣鼓钹齐鸣,气氛红火热烈。
  陇西民勤一带的曲子戏在当地也是社火中围圈表演的内容之一,有社火地蹦子的遗迹。角色行当有生、旦、丑。表演时生脚蹦蹦跳跳,旦角摇摇摆摆,手执手帕扇子等道具以添气氛。民勤曲子戏曾于清、民时期流传至丝绸之路北道一带的景化、昌八里等地,社火舞队中女舞者手执花扇或采帕,舞步仍摇摆行进,可见民俗文化传承性之强。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