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播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6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传播方式
分类号: J821;J825.22
页数: 2
页码: 160-16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河北梆子戏和京剧传入新疆的几个主要传播方式。
关键词: 剧种 京剧 河北梆子 艺术

内容

河北梆子戏和京剧传入新疆几个主要市井城镇的方式与秦腔和眉户戏有较大的差异:秦腔、眉户是以递传、渐传、浸润方式为主,首先在河西一带入乡随俗,同当地的民歌、方言语音相溶,并在那一带生存、发展、兴旺,流传了数百年之久,形成了与陕西关中韵味相异的秦腔、眉户体系。到了清代康乾时期,随着清廷对西域各地政权的逐步建立,各种形式的屯垦大规模地展开,整建制的乡村戏班和零散戏曲艺人、爱好者们相继迁入丝绸之路各垦区,并很快形成与民风习俗相同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整体西移模式使得本土文化虽地域不同,然而却毫无缺损地出现在丝绸之路各地,并牢牢地植根于此。这个基本因素是京剧、河北梆子戏所无法比拟和做到的。
  秦腔和眉户戏传入西域各地的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从关中一带招聘秦腔剧演员进入各地,或由新疆一些地区戏班社团派员前去学习正宗秦腔,如:古城秦剧团、迪化“新盛班”等曾多次派员去西安“易俗社”等社团受训。京剧与河北梆子戏的传入方式属直接进入,没有那个中间过程,这是由于地域相距甚远,在历史上不可能移民屯垦戍边所致。
  另外,京剧又是都市文化的产物,在它形成的清代末叶,它也曾是清廷豪门贵族们借以消遣玩乐的宠物之一。当时,京剧的通俗性远不如地方戏种眉户和秦腔那么普及。正由于它最终是在京城形成了一系列严格套式,它本身也有那么一些惟我独尊的高贵气质,因而,它一旦在西域仅有的几座城市化稍浓的市镇出现,与当时大多来自于甘肃河西走廊诸州、县、乡、村的秦腔、眉户戏形成了一种对比,这种比较来自于广大接受者的文化认同。有句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种伤感来自于对故土、亲人们、文化习俗的留恋、思念之绪。到了塞外,对同乡的认同,对相同方言的亲切感是发自肺腑的,因而“秦之声”唤起的那种文化认同共鸣,要比之京剧来广泛而又深刻的多,秦腔那慷慨悲壮、气概豪迈、欢快活泼的艺术风格反映出西北地区民众勤劳勇敢、憨厚耿直的性格特征。京剧形成于北京,京城乃历代帝王所居之地,无形中,在边民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贵贱之别,这也是它在丝绸之路各镇未能普及的原因之一。
  新疆的汉族人口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其中尤以西北人居多,甘、陕、豫、宁省分的人口占绝大多数,且多祖辈数代早已徙居于此,他们以秦腔、眉户、曲子、豫调等梆子腔剧种为精神娱乐默化需求,对京剧关注甚少且陌生,京剧就生存在这么一种大的文化认同氛围中寻觅着知音。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