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史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历史源流
分类号: J821;J825.22
页数: 4
页码: 156-159
摘要: 本节介绍了京剧与河北梆子的历史源流。
关键词: 剧种 京剧 河北梆子 艺术

内容

京剧与河北梆子戏传入新疆,先是在丝绸之路北道一线各州县落户的。清光绪初年,左宗棠、刘锦棠奉旨率湘军出关入疆平叛,大军先北后南征战历时一年半,肃清阿古柏匪徒,使各地逐一得到安宁。随之各地商贾、屯民、民间艺人也相继进入丝绸之路北道各地。数年后,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正当新疆建省之际,河北、天津遭受水患,不少商户破产,为谋生计,有不少人携家结伙来到当时的迪化新城重操旧业,河北梆子戏也随天津直隶难民、商贾陆续流入,并出现在当时的迪化新城。到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津籍商人王希增纠集清唱河北梆子艺人组成“吉利班”,常在庙会或会馆坐台清唱。这是在省会迪化新城最早出现的河北梆子专业性班社,距今已有116年的历程。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吉利班”再次得到津帮商号的资助,筹办了部分戏装,从人员上有所充实,能够化装演出如《南天门》、《青松林》等折子小戏了。
  1919年,在迪化和伊犁两地津帮商人的支持下,由穆连君、李树春等人在乌鲁木齐又创办了一个演河北梆子戏的“天利班”。至此,自1891年“吉利班”组建到“天利班”兴建历经28年。在此期间“吉利班”是当时迪化新城中唯一的河北梆子戏专业班社,它为这个地方剧种能在远离本土的西陲边城流传下来,起到了承传的历史作用。
  2年后,“天利班”从天津“请来了京剧演员籍晓甫等人,于是‘天利班’除演河北梆子戏还加演京剧。同年九月,天津杨柳青‘同乐班’的赵德风、陈月桥带领32人来乌鲁木齐参加了‘天利班’。从此‘天利班’的演员阵容,服装道具和演出剧目在乌鲁木齐独占鳌头”①。
  京剧在乌鲁木齐登台亮相是在1921年。首先是在“天利班”的戏剧舞台上出现的,至今也已有80余年的历史。之间,“吉利班”曾先后聘来演员充实队伍,到了1933年“吉利班”组建42年之际,他们“利用‘定湘王’庙的戏台,开办了‘光明戏院’”。改坐台清唱为化装演出,“除演河北梆子外,兼演京剧,剧目主要有《玉虎坠》、《走雪山》、《古城会》、《二进宫》、《武家坡》、《霸王别姬》、《三娘教子》等。”②此时,京剧也在“吉利班”的舞台上出现,但它晚于“天利班”12年。1936年“天利班”也在商界、政界“票友”支持下筹资“利用中州会馆戏台,开办了‘新星舞台’”③在此定点演出。又三年“天利班”与“吉利班”合办西北大戏院,这是1939年间的事。
  在“天利班”与“吉利班”合班之际,由海参葳辗转回国的“华侨班”(即新民剧团,原名松竹舞台)经伊犁来到当时的迪化城,“利用‘天利班’定点演出的新星舞台售票公演。”这个剧团是既演京剧、河北梆子同时又兼演评剧的职业综合剧团,时有“演职员40余人,以其阵容整齐、技艺精湛、剧目繁多、服装考究的风貌出现在边城。”他们上演有当时迪化城没有的许多新剧目,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寇准背靴》、《扫松下书》、《红霓关》、《贵妃醉酒》、《徐策跑城》等。还有当时颇受观众欢迎的名角,演出吸引了大批观众。2年后(1941年)“华侨班”在汉文会的支持下兴建天山大戏院为专用演出剧场。至此,迪化已有二个以演京剧和河北梆子戏的职业性戏曲团体。抗战时期,他们在“新疆汉文会的倡导下进行了多次义演,并为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活动排演了《一·二八上海抗战》、《血战芦沟桥》等时装戏,是新疆京剧界在表现现实题材方面的大胆尝试”。
  从1891年组建“吉利班”至1939年合办西北大戏院止,河北梆子和京剧已在迪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河北梆子戏最早传入迪化是在清代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京剧最早出现在迪化是在1921年。
  最早出现在迪化的这二个剧种的戏班先后有“吉利班”、“天利班”、“华侨班”。
  京剧出现在迪化“天利班”舞台的同时,在丝绸之路北道要镇史称“旱码头”的古城奇台也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奇台经贸繁荣,“津帮商人在直隶会馆的支持下,从河北请来了一班京戏,这个戏班的演员多是‘童龄’(儿童演员),当地人把它叫做‘小戏班’(演京剧也演河北梆子)轰动一时。到了30年代初,由于战乱,致使商贸衰落,人心惶惶,为此“小戏班”先离开奇台赴迪化谋生。之后,“便由一些京剧爱好者组成群众业余剧团,置办戏箱开始演出。他们曾在群众大会(如七七抗战日)上演出京剧《黄金台》、《吊金龟》、《起解》等折子戏。”在那段岁月里,入驻古城众多的京剧演员们曾给古城的观众留下过深刻的影响:“京剧演员筱雪(姓李)出身戏剧世家,河北人,从小练艺,功底扎实,扮角容貌娇媚、身段苗条、动作逼真,唱腔清楚动听。”;京剧武生演员“薛双寿武功矫健,他扮演赵云、武松不但武功精湛而且演出了人物性格。”“京剧丑角吴金铭(人称薛尾巴三)和孟宪奎(人称二秃)他们一登场就引起观众哄堂大笑,他们表演很有分寸,演丑语不俗。”①当时古城观众对京剧小戏班的评价是:“把式”多,戏箱好,演员年少,善演武功,本戏少。如11岁的童龄小富生武功精,在《盗御马》中演盘吊杠,技艺高超,令观众惊叹不已。
  出现在古城奇台的京剧“小戏班”随着古城经贸繁荣曾在当地红火一时,后又随着战乱致使经济衰败而移地谋生。尽管如此,众多京剧演员和“小戏班”们精湛生动的舞台形象却长久的留在了古城民众的心里,成为人们回忆那段戏曲繁盛时期诸多趣事的话题。这同时也在民众中传播下了京剧艺术之种,引起许多京剧爱好者们的向往。由此,直到如今,在古城一带仍有一些京剧爱好者自发组合自乐班,定期聚合清唱以博心中之快。
  京剧在清光绪末年也曾在那时的绥来县城(今玛纳斯)出现过,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北京、天津人徙居县内,京剧表演艺术也随之传入。京剧以演唱小型戏目为主,群众俗称为‘小戏班’爱好者及观众人数较少。”玛纳斯县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建县,当时名为绥来县。,自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设兵屯以来,这里一直是重要的屯垦之地。“这里有‘膏泽土田’,并能‘咸资灌溉’。因而‘岁收倍稔’。”使得陕、甘一带民众“闻新疆乐土咸愿携眷前往”。因而在百年间使得绥来垦户大增,随着农牧发展,带动了商贸等其他行业兴盛。到清末民初,县城内先后有如:陕西会馆、山西会馆以及天津公所等六七个同乡商会馆所。一帮津京商户及各类人士常聚集于公所,京剧就在此时在公所出现。由于津京籍人士数量有限,因而京剧在这里一直未能成气候,仅限于清唱,演短小折戏为主。
  乌苏是丝绸之路北道西段的重要市镇,两汉时期为西域都护府所辖乌孙东境。神爵二年,乌苏地即随西域诸国入籍祖国版图内。到“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在此设军台驻防,大兴屯田,大批汉人入境定居。”在这个基础上,左宗棠、刘锦棠率军平定阿古柏之乱,部分士兵就地转业,加之大兴民屯、遣屯,“赶大营的津沽商贩开店设铺,汉人又渐增多”。到清光绪末年,清政府又从直隶等地发配犯人并其家属一并安插在乌苏垦荒,同时对犯户“一律免罪入籍为民”。清廷从大局考虑,对为屯垦戍边入疆屯民所施政策是十分优厚的,这无疑,对犯户们是个鼓励。乌苏这片农牧兼营的肥沃土地和丰饶的物产对他们的同乡、亲属有极大的吸引力。由此直、鲁、豫、陕、甘籍移民来入居者络绎不绝,各类文化习俗也随着移民的入住而在这里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化氛围。“乾隆四十八年(1783)至民国中期,境内先后修建汉族群众朝拜的庙祠21座。”各庙都有传统节庆庙会,每值庙会,寺院必请戏班唱戏、耍社火等。随着津沽商贩在此地行商,京剧艺人也随之而来,他们搭班结社,使京剧首先在一些庙会戏台上出现。据记载:“有张姓夫妻组建京剧班子演出《金鞭记》等戏38本。”那时的主要观众是赶大营的津沽商贩们及直、鲁籍的屯户们等人。
  京剧和河北梆子戏在西陲边城伊犁的出现已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事了,当时(1934年),伊宁城内有二个私人戏班子,其中之一是由艺名为张胡子的艺人主持的河北梆子戏班,但该戏班也唱京戏。此后“有个从苏联海参葳归国的华侨白仁甫组织一个京剧班”,演员有十数人,组班不久,便与张胡子的河北梆子戏班合并一起,使得演职员实力扩大,能力增强,常在后滩、黄酒馆等处演出折子传统戏。在归侨白仁甫的主持下,还排演了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救亡的新剧目。京剧进入天山以南丝绸之路中道一些市镇已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了。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有一支驻焉耆的部队(一二八旅)的京剧团在汉文会常年售票公演,想必是这支国民革命军旅以直隶一带人氏居多。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