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流传丝绸之路的京剧与河北梆子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57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流传丝绸之路的京剧与河北梆子戏
分类号: J821;J825.22
页数: 7
页码: 155-161
摘要: 本章介绍了流传在丝绸之路上的京剧与河北梆子戏的发展。
关键词: 剧种 京剧 河北梆子

内容

京剧和河北梆子戏与西北地区地方戏曲秦腔、眉户戏进入丝绸之路陕西、甘肃、新疆各地的方式,出现的时间,流传地区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从时间段来看:河北梆子在其本土逐渐形成为程式化的剧种,距今也只有16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以“山陕梆子”为基调,经河北民间培育而成,属于弋腔类剧种。流行于河北广大农村并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它的踪迹也遍及山东、东北等地区的一般市镇和广大农村,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剧种,距今约近200年的历史,它正式形成的时间约在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之后。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的优点逐渐演变形成的。
  从京剧、河北梆子戏大约形成的年代推算,这两个剧种形成、成熟年代相差不大,但与秦腔形成、成熟年代相比要晚的多。
  第一节 京剧入三秦 陇右
  京剧于清末民初传入以西安为中心的三秦之地。“清宣统二年(1910)京剧科班枌榆社始入西安,社址设大厢子庙街浙江会馆。”①开梆演戏,由此京剧首次进入古城西安。1917年4月,京剧戏社春舞台成立,于宜春园剧场设台演出。全社演员阵容齐整,纳有诸多各行名角,设备齐全。其显著特点是以转台布景为长,并每日于《公意报》刊载广告,扩大宣传以招徕观众:“请看三绝:绝顶新戏、绝顶转台、绝顶布景。地狱宫殿惨刑大布景,均有转台现出。”观众一时蜂拥,欲见新奇,轰动一时。
  西安“易俗社”见状颇受影响,于当年10月购买秦舞台宜春剧场,使用了转台布景,试演了秦腔《复汉图》剧,亦大获成功,毕竟关中观众是长期以品赏秦声为俗的,戏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随后,“易俗社”、“三意社”诚聘京剧教练入社教习京剧武功、做派,从而丰富了武功、做戏表演技艺,提高了秦腔红生戏的演技。使得古城长安秦腔艺术吸取它种戏曲表演技能,从而丰富了自我,表现出秦腔艺人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质。
  随着京剧艺术在古城西安渐被观众所接受,4年后,有一批京剧艺人于西安组建了第一个京剧票房“广益娱乐社”。自此,京剧在关中落脚,有了一批逐渐成熟的观众,在戏曲演艺行中有了一席之地。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移驻陕西,诸多京剧艺人渐入关中。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津、沪等地大批难民挟同京剧艺人逃往西北避难,西安一带的京剧演艺随着这类文化载体的西移兴盛起来。当时有不少京剧名伶在各地挂牌演出,以谋生计。
  抗战爆发次年,由一批爱国志士发起以“振兴民族艺术,传播华夏之声”为宗旨,创立西安夏声戏校为振兴民族文化、培养人才苦心经营5年之久。曾创演过表现民族精神的改编历史剧《陆文龙》。
  京剧于民国初年在陇右首先以清唱的形式于酒肆青楼中出现。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魏胜奎(架子花脸)率一京剧班到天水宛江春酒楼剧场演出,这是京剧在甘肃正式演出之始。”①12年后,先后有京剧戏班“长春社”、“易风社”在天水演戏。又有“同乐社”、“新春社”、“长春社”在平凉一带演戏。1935年,陇右首府兰州出现京剧新舞台剧社,又称“徽班子”专业京剧戏班。随后又出现了云声大戏院、胜利大舞台,颇受兰州观众青睐。到1941年,京剧新生活俱乐部组建,戏社拥有诸多名角和票友,演出剧目百余部,从而使兰州的京剧演出出现了兴旺态势。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社会团体组建的业余剧社也在频频演出各类京剧戏目,从而使京剧艺术在兰州一时繁盛起来。
  1945年后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酒泉也出现了由驻军所属力行剧团、华岳剧团在当地演出京剧。同期玉门也组建了京剧团,于玉门当地演出京剧。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京剧与河北梆子戏传入新疆,先是在丝绸之路北道一线各州县落户的。清光绪初年,左宗棠、刘锦棠奉旨率湘军出关入疆平叛,大军先北后南征战历时一年半,肃清阿古柏匪徒,使各地逐一得到安宁。随之各地商贾、屯民、民间艺人也相继进入丝绸之路北道各地。数年后,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正当新疆建省之际,河北、天津遭受水患,不少商户破产,为谋生计,有不少人携家结伙来到当时的迪化新城重操旧业,河北梆子戏也随天津直隶难民、商贾陆续流入,并出现在当时的迪化新城。到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津籍商人王希增纠集清唱河北梆子艺人组成“吉利班”,常在庙会或会馆坐台清唱。这是在省会迪化新城最早出现的河北梆子专业性班社,距今已有116年的历程。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吉利班”再次得到津帮商号的资助,筹办了部分戏装,从人员上有所充实,能够化装演出如《南天门》、《青松林》等折子小戏了。
  1919年,在迪化和伊犁两地津帮商人的支持下,由穆连君、李树春等人在乌鲁木齐又创办了一个演河北梆子戏的“天利班”。至此,自1891年“吉利班”组建到“天利班”兴建历经28年。在此期间“吉利班”是当时迪化新城中唯一的河北梆子戏专业班社,它为这个地方剧种能在远离本土的西陲边城流传下来,起到了承传的历史作用。
  2年后,“天利班”从天津“请来了京剧演员籍晓甫等人,于是‘天利班’除演河北梆子戏还加演京剧。同年九月,天津杨柳青‘同乐班’的赵德风、陈月桥带领32人来乌鲁木齐参加了‘天利班’。从此‘天利班’的演员阵容,服装道具和演出剧目在乌鲁木齐独占鳌头”①。
  京剧在乌鲁木齐登台亮相是在1921年。首先是在“天利班”的戏剧舞台上出现的,至今也已有80余年的历史。之间,“吉利班”曾先后聘来演员充实队伍,到了1933年“吉利班”组建42年之际,他们“利用‘定湘王’庙的戏台,开办了‘光明戏院’”。改坐台清唱为化装演出,“除演河北梆子外,兼演京剧,剧目主要有《玉虎坠》、《走雪山》、《古城会》、《二进宫》、《武家坡》、《霸王别姬》、《三娘教子》等。”②此时,京剧也在“吉利班”的舞台上出现,但它晚于“天利班”12年。1936年“天利班”也在商界、政界“票友”支持下筹资“利用中州会馆戏台,开办了‘新星舞台’”③在此定点演出。又三年“天利班”与“吉利班”合办西北大戏院,这是1939年间的事。
  在“天利班”与“吉利班”合班之际,由海参葳辗转回国的“华侨班”(即新民剧团,原名松竹舞台)经伊犁来到当时的迪化城,“利用‘天利班’定点演出的新星舞台售票公演。”这个剧团是既演京剧、河北梆子同时又兼演评剧的职业综合剧团,时有“演职员40余人,以其阵容整齐、技艺精湛、剧目繁多、服装考究的风貌出现在边城。”他们上演有当时迪化城没有的许多新剧目,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寇准背靴》、《扫松下书》、《红霓关》、《贵妃醉酒》、《徐策跑城》等。还有当时颇受观众欢迎的名角,演出吸引了大批观众。2年后(1941年)“华侨班”在汉文会的支持下兴建天山大戏院为专用演出剧场。至此,迪化已有二个以演京剧和河北梆子戏的职业性戏曲团体。抗战时期,他们在“新疆汉文会的倡导下进行了多次义演,并为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活动排演了《一·二八上海抗战》、《血战芦沟桥》等时装戏,是新疆京剧界在表现现实题材方面的大胆尝试”。
  从1891年组建“吉利班”至1939年合办西北大戏院止,河北梆子和京剧已在迪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河北梆子戏最早传入迪化是在清代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京剧最早出现在迪化是在1921年。
  最早出现在迪化的这二个剧种的戏班先后有“吉利班”、“天利班”、“华侨班”。
  京剧出现在迪化“天利班”舞台的同时,在丝绸之路北道要镇史称“旱码头”的古城奇台也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奇台经贸繁荣,“津帮商人在直隶会馆的支持下,从河北请来了一班京戏,这个戏班的演员多是‘童龄’(儿童演员),当地人把它叫做‘小戏班’(演京剧也演河北梆子)轰动一时。到了30年代初,由于战乱,致使商贸衰落,人心惶惶,为此“小戏班”先离开奇台赴迪化谋生。之后,“便由一些京剧爱好者组成群众业余剧团,置办戏箱开始演出。他们曾在群众大会(如七七抗战日)上演出京剧《黄金台》、《吊金龟》、《起解》等折子戏。”在那段岁月里,入驻古城众多的京剧演员们曾给古城的观众留下过深刻的影响:“京剧演员筱雪(姓李)出身戏剧世家,河北人,从小练艺,功底扎实,扮角容貌娇媚、身段苗条、动作逼真,唱腔清楚动听。”;京剧武生演员“薛双寿武功矫健,他扮演赵云、武松不但武功精湛而且演出了人物性格。”“京剧丑角吴金铭(人称薛尾巴三)和孟宪奎(人称二秃)他们一登场就引起观众哄堂大笑,他们表演很有分寸,演丑语不俗。”①当时古城观众对京剧小戏班的评价是:“把式”多,戏箱好,演员年少,善演武功,本戏少。如11岁的童龄小富生武功精,在《盗御马》中演盘吊杠,技艺高超,令观众惊叹不已。
  出现在古城奇台的京剧“小戏班”随着古城经贸繁荣曾在当地红火一时,后又随着战乱致使经济衰败而移地谋生。尽管如此,众多京剧演员和“小戏班”们精湛生动的舞台形象却长久的留在了古城民众的心里,成为人们回忆那段戏曲繁盛时期诸多趣事的话题。这同时也在民众中传播下了京剧艺术之种,引起许多京剧爱好者们的向往。由此,直到如今,在古城一带仍有一些京剧爱好者自发组合自乐班,定期聚合清唱以博心中之快。
  京剧在清光绪末年也曾在那时的绥来县城(今玛纳斯)出现过,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北京、天津人徙居县内,京剧表演艺术也随之传入。京剧以演唱小型戏目为主,群众俗称为‘小戏班’爱好者及观众人数较少。”玛纳斯县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建县,当时名为绥来县。,自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设兵屯以来,这里一直是重要的屯垦之地。“这里有‘膏泽土田’,并能‘咸资灌溉’。因而‘岁收倍稔’。”使得陕、甘一带民众“闻新疆乐土咸愿携眷前往”。因而在百年间使得绥来垦户大增,随着农牧发展,带动了商贸等其他行业兴盛。到清末民初,县城内先后有如:陕西会馆、山西会馆以及天津公所等六七个同乡商会馆所。一帮津京商户及各类人士常聚集于公所,京剧就在此时在公所出现。由于津京籍人士数量有限,因而京剧在这里一直未能成气候,仅限于清唱,演短小折戏为主。
  乌苏是丝绸之路北道西段的重要市镇,两汉时期为西域都护府所辖乌孙东境。神爵二年,乌苏地即随西域诸国入籍祖国版图内。到“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在此设军台驻防,大兴屯田,大批汉人入境定居。”在这个基础上,左宗棠、刘锦棠率军平定阿古柏之乱,部分士兵就地转业,加之大兴民屯、遣屯,“赶大营的津沽商贩开店设铺,汉人又渐增多”。到清光绪末年,清政府又从直隶等地发配犯人并其家属一并安插在乌苏垦荒,同时对犯户“一律免罪入籍为民”。清廷从大局考虑,对为屯垦戍边入疆屯民所施政策是十分优厚的,这无疑,对犯户们是个鼓励。乌苏这片农牧兼营的肥沃土地和丰饶的物产对他们的同乡、亲属有极大的吸引力。由此直、鲁、豫、陕、甘籍移民来入居者络绎不绝,各类文化习俗也随着移民的入住而在这里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化氛围。“乾隆四十八年(1783)至民国中期,境内先后修建汉族群众朝拜的庙祠21座。”各庙都有传统节庆庙会,每值庙会,寺院必请戏班唱戏、耍社火等。随着津沽商贩在此地行商,京剧艺人也随之而来,他们搭班结社,使京剧首先在一些庙会戏台上出现。据记载:“有张姓夫妻组建京剧班子演出《金鞭记》等戏38本。”那时的主要观众是赶大营的津沽商贩们及直、鲁籍的屯户们等人。
  京剧和河北梆子戏在西陲边城伊犁的出现已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事了,当时(1934年),伊宁城内有二个私人戏班子,其中之一是由艺名为张胡子的艺人主持的河北梆子戏班,但该戏班也唱京戏。此后“有个从苏联海参葳归国的华侨白仁甫组织一个京剧班”,演员有十数人,组班不久,便与张胡子的河北梆子戏班合并一起,使得演职员实力扩大,能力增强,常在后滩、黄酒馆等处演出折子传统戏。在归侨白仁甫的主持下,还排演了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救亡的新剧目。京剧进入天山以南丝绸之路中道一些市镇已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了。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有一支驻焉耆的部队(一二八旅)的京剧团在汉文会常年售票公演,想必是这支国民革命军旅以直隶一带人氏居多。
  第三节 历史局限
  从河北梆子戏和京剧传入新疆丝路各城镇分布情况来看,它与秦腔、眉户的分布地区相比要局限和狭窄的多。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接受者在西域这块广袤的沃土上人数有限,从业者多为商户或技匠移民,没有徙自于甘、陕为主体的屯民这个接受欣赏群体,因而,使得这个剧种仅局限在几个较大的市井城镇之中,不可能象秦腔、眉户、小曲子戏那样有从河西四郡大量迁入的移民广布于丝绸之路各地从事于屯垦、商贸等行业而植根于广沃的乡村、城镇之中。另外,这两个剧种在当时的迪化、古城奇台等地出现,是在津帮商人、政界人士支持下的产物,它似乎是经济兴旺与否的晴雨表,缺乏牢固的社会基础,即它的接受主体,支持力匮乏。又由于方言语音与欣赏习性之局限,它没能也不可能在广大的屯民之中流行与传播。
  第四节 传播方式
  河北梆子戏和京剧传入新疆几个主要市井城镇的方式与秦腔和眉户戏有较大的差异:秦腔、眉户是以递传、渐传、浸润方式为主,首先在河西一带入乡随俗,同当地的民歌、方言语音相溶,并在那一带生存、发展、兴旺,流传了数百年之久,形成了与陕西关中韵味相异的秦腔、眉户体系。到了清代康乾时期,随着清廷对西域各地政权的逐步建立,各种形式的屯垦大规模地展开,整建制的乡村戏班和零散戏曲艺人、爱好者们相继迁入丝绸之路各垦区,并很快形成与民风习俗相同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整体西移模式使得本土文化虽地域不同,然而却毫无缺损地出现在丝绸之路各地,并牢牢地植根于此。这个基本因素是京剧、河北梆子戏所无法比拟和做到的。
  秦腔和眉户戏传入西域各地的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从关中一带招聘秦腔剧演员进入各地,或由新疆一些地区戏班社团派员前去学习正宗秦腔,如:古城秦剧团、迪化“新盛班”等曾多次派员去西安“易俗社”等社团受训。京剧与河北梆子戏的传入方式属直接进入,没有那个中间过程,这是由于地域相距甚远,在历史上不可能移民屯垦戍边所致。
  另外,京剧又是都市文化的产物,在它形成的清代末叶,它也曾是清廷豪门贵族们借以消遣玩乐的宠物之一。当时,京剧的通俗性远不如地方戏种眉户和秦腔那么普及。正由于它最终是在京城形成了一系列严格套式,它本身也有那么一些惟我独尊的高贵气质,因而,它一旦在西域仅有的几座城市化稍浓的市镇出现,与当时大多来自于甘肃河西走廊诸州、县、乡、村的秦腔、眉户戏形成了一种对比,这种比较来自于广大接受者的文化认同。有句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种伤感来自于对故土、亲人们、文化习俗的留恋、思念之绪。到了塞外,对同乡的认同,对相同方言的亲切感是发自肺腑的,因而“秦之声”唤起的那种文化认同共鸣,要比之京剧来广泛而又深刻的多,秦腔那慷慨悲壮、气概豪迈、欢快活泼的艺术风格反映出西北地区民众勤劳勇敢、憨厚耿直的性格特征。京剧形成于北京,京城乃历代帝王所居之地,无形中,在边民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贵贱之别,这也是它在丝绸之路各镇未能普及的原因之一。
  新疆的汉族人口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其中尤以西北人居多,甘、陕、豫、宁省分的人口占绝大多数,且多祖辈数代早已徙居于此,他们以秦腔、眉户、曲子、豫调等梆子腔剧种为精神娱乐默化需求,对京剧关注甚少且陌生,京剧就生存在这么一种大的文化认同氛围中寻觅着知音。

附注

①《陕西戏曲志·剧种》。 ①《甘肃戏曲志·剧种》。 ①《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二辑》。 ②《乌鲁木齐市志·戏剧》。 ③《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二辑》。 ①《昌吉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