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秦腔艺术在关中、陇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秦腔艺术在关中、陇右
分类号: J825.32
页数: 2
页码: 132-1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秦腔艺术在关中、陇右的发展。
关键词: 剧种 秦腔艺术 阿克苏

内容

秦腔在清代鼎盛期的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仅陕西西安地区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较早的保符班,之后的江东班、双赛班。各班均涌现出一批秦声名伶。严长明所撰《秦云撷英小谱》中曾有描述:“祥麟者,以艺擅,绝技也;小惠者,以声擅,绝唱也;琐儿者,以姿擅,绝色也。”文中所列祥麟、小惠、琐儿在其时被誉为曲部“三绝”。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关中以魏长生为首的艺人入京献艺,以《滚楼》一戏名动京师,“观者日至千余”。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魏长生率班赴扬州,引起轰动,《陕西戏曲志》记载,得誉“海外咸知有魏三,清游名播大江南。”这时期秦腔艺术更趋成熟,在表演风格上渐成两大派系,《秦云撷英小谱》中有详记:“秦中各州部皆能声,其派别凡两派,渭河以南尤著者三;曰渭南,曰周至,曰礼泉;渭河以北尤者一,曰大荔。”至清道光、光绪年间(公元1821~1908年),西安乱弹发展繁盛,民间各类庆典、祭祀、宴享中均唱大戏秦腔。周边各县元宵节、庙会期陈戏多台,观者潮涌,秦腔戏班达60余。光绪年间长安的玉盛班、庆泰班、鸿泰班、双翠班,户县的金盛班,临潼的华清班,西安的中和班、德盛班、福盛班、玉庆班等10大班社尤为盛名。各班均出落一批秦腔名伶,如生行的刘丰收,旦行的要命娃,净行的水泗子等。其时西安乱弹戏目约有200余出,如《北邙山》、《打金枝》、《法门寺》、《闯宫抱斗》等。同期西安一带出现一批木刻印书坊,专刻印秦腔戏目百余种,由此使戏本流传,大利于戏曲传播。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的出现使改良秦腔之风兴起,易俗社以“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对秦腔的音乐、剧目、表演、舞美等项进行全面改革,使中路秦腔面貌一新,一时间丝绸之路各地竞相效仿,对秦腔的变革改进影响深远。
  东府秦腔又名同州梆子,民间俗称“桄桄”、“乱弹”,以大荔(同州)为中心流行于东府10余县。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于大荔、蒲城一带驻军时即以东府秦腔为军戏,后曾随军传播至义军所到之地。清康熙初年,同州梆子邹邑班曾晋京献艺。至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同州梆子唱腔已成体系,涌现出双风班、居凤班、杨家班等于东府一带卖艺谋生。嘉庆至光绪年间(公元1796~1908年)同州梆子日趋兴盛,出现了东北班、老县班、张吉娃班。至道光、咸丰年间(公元1821~1851年)又出现潘汉龙班、梁光班、齐唐班、徐建仁班四大班;以及八小班。光绪二十年后大小戏班增至30余。
  沿丝绸之路出西安直至陇东、陇西一线,流行于这一带的西府秦腔另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西府秦腔于明末于周至已有张家班传演。至清道光、光绪年间(公元1821~1908年)西府10余县已有百余班社演戏谋生,曾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一馍馍班”之称,使西府秦腔达到繁盛期。到民国时,西府秦腔受西安易俗社改良秦腔影响,渐向西安改良秦腔靠拢,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遂被西安新秦腔所融末。
  秦腔在丝绸之路甘肃段,民间称之为“大戏”或“梆子腔”。秦腔在陇上最早出现的情景《甘肃通志》中略有记载:康熙初年“靖远哈思堡旅社林立,万商云集,城堡内外有大戏两台演出,解旅客之寂寞,活市场之交易。”至清嘉庆后,在甘肃中路,以兰州为中心,北至白银、靖远,西至河西走廊秦腔流行较盛。各地出现了秦腔戏班,如兰州的东盛班、福庆班,靖远的福善班,景泰的同乐社,永登的苗家班,武威的富贵班,张掖的王家老班子。清康熙、乾隆年间,甘肃西路河西一带已有三个秦腔戏班演艺谋生。如康熙四十七年高台乐善堡(大寨子)忠义班,乾隆二十五年敦煌驻军所建营武班,乾隆四十三年临泽沙河渠主组建沙河渠秦腔忠义班。至清嘉庆之后,甘肃各地相继组班,至同治、光绪时秦腔戏班已遍布全省。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