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戏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4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戏班
分类号: J819
页数: 14
页码: 113-12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明清时期各个戏班的创立和戏曲艺术实践情况。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戏班 阿克苏

内容

戏曲艺术自明清两朝始,之所以能继承发展繁荣,西传到西域各地并在当地兴盛一时,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具体承载者——戏班,他们既是戏曲艺术的生产者又是直接面向观众的传播者。戏曲艺术的形式、种类、风格都是由戏班和戏班艺人们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创立的。
  戏班这种组织建制是随着戏曲产生、形成、发展并繁盛的同时应运而生的,它的各种建制也是随着戏剧的不断完善而趋健全。从宋元到明清是各类声腔产生、发展、成熟时期。戏班到了清代时,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已形成为严谨的体制。
  作为戏曲艺人聚集之所的这么一种建制,最早应追溯到这个行业所尊的祖师爷时期,清代文人纪晓岚在《滦阳消夏录》中说:“伶人祀唐明皇”。把唐玄宗尊为戏曲行业的祖师,这样可以“上好之下必甚焉”。尊一帝王为祖师,势必提高戏曲以及戏曲艺人的社会地位,由此,后世艺人均自称或被称是梨园弟子,以此抬高艺人身价,在那种视艺人为“戏子”、“下人”的时代,艺人们以此附势也是出于自身生计而为。
  戏曲艺人们汇聚之所自唐代玄宗时期所设梨园、教坊始,到宋元时期宫廷供奉班仍沿袭了唐时的旧制,称作教坊;到明代时亦如此,清初时称教坊司;到道光时改称升平署。除宫廷的供奉班外在民间还有各类名称的职业班、自乐班。他们所设的行业组织公会也称为梨园公会。可以说“戏班”这种艺人聚集,生产戏曲作品,传播流通戏曲艺术的组织建制始自于唐代,发展健全于宋元明清时期。它的发展与渐成体系与戏曲的发展繁盛是同步的。
  戏班的形制到了明代,大致是以两种模式遍布于各地:一种是由当地官僚贵族、文人士大夫层、富商大贾、据地持强的豪门所招养的家乐班,以供他们享乐之用,如《红楼梦》书中大观园里所养的戏班。另一种是在平民百姓中间由数人纠集,个人出资制备乐器、道具、服装组成的戏班,这类戏班由于资金缺乏,戏箱成色参差不等,加之走乡串村,大都陈旧简陋,这要依他们的收入而定。这种类型的戏班中的各行当、琴手又可以相互走串,互通有无,包括家乐班也常邀外班角儿来补充不足,这便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各种交流。这两种戏班艺人们为社会各层人士带来了文化娱乐的时光,寄托情感的可能,通过表演传统故事,宣扬伦理道德的文化理念。同时随着戏班艺人们相互交流,更丰富和完善了各类戏剧的表演程式。随着戏班艺人们不辞劳苦,走乡过镇,风餐露宿,使得各类戏曲艺术逐渐西渐至西域各地。
  1.丝绸之路东段一带的戏曲班社
  据传,清顺治、康熙年间(公元1664~1721年),关中大荔一带已出现了同州梆子邹邑班、大德盛班于民间演戏。到清乾隆年间各类戏班在三秦各地蓬勃兴起。严长明所撰《秦云撷英小谱》记载了当时的情景:“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最先者保符班。”随后,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办班演戏之风逾盛,在《陕西戏曲志》记载:“各地戏班林立,仅以凤翔府为中心的西府秦腔就出现了义兴班、聚顺班、顺义班、永顺班等四大班,还有八小班、二十四个馍馍班等三十多个班社。”其中,文中提到的保符班为秦腔班社,创建于康熙末年。到乾隆时期,戏班已发展为西安著名秦腔班社三十六班中的一员。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金对子》记载:“保符有太平儿,姓宋名子文,色艺素佳。余至关内时,已年长不复登场。”文中着重记载了戏班中著名旦角太平儿,可见戏班的名望与名角的声誉是成正比的。
  随保符班之后于西安享誉盛名的是江东班,戏班为同州梆子。创建于清乾隆初年。戏班发展至乾隆中叶,已蓄养出诸多各行名角,其中樊小惠、姚琐儿、申祥麟均技艺超群,被誉为当时西安曲部“三绝”。数十年后,各地名角相继来班搭戏,使戏班声誉越盛。后经更新,常赴各地巡演。保留剧目如《黄鹤楼》、《临潼山》、《铁莲花》等。
  西安曲部著名的三十六班之一的秦腔双赛班,创建于清乾隆初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对“双赛”曾有解释:演技高于保符班和江东班,即赛过二戏班,故为“双赛班”。到乾隆中叶,又称为“双才班”原由是二著名旦角艺人入班,为戏班大增声誉。数十年演艺生涯使“双才班”名伶聚集,曾受到官僚名士褒奖,誉戏班“演员阵容整齐,演技精湛超群”,常被衙署于节庆、迎送宾客时节特邀献艺。到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双赛班与泰来班合谋发起创建西安梨园会馆,组成戏曲艺人自己的行会,使之成为当时古城的戏曲文化中心。此举对其时古城及关中各地戏曲艺术的积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创建于清乾隆初年的西安曲部著名三十六班之一、与双赛班盛名相齐的秦腔泰来班,具有一批台柱级名伶,后与双赛班共建梨园会馆,并以此为基础培养梨园弟子,统领各地“庄王盛会”,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西安地区各类戏曲文化的长足发展,其影响力是深远的。
  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95年前)的宝鸡阳平镇姜马村的姜马道情班,多年以来活动于丝绸之路的眉县、岐山、宝鸡一带。戏班有清乾隆年间、清光绪年间手抄道情曲目以及其他曲子曲目近三十回。如《五果争先》、《石佛衣》、《八仙过海》、《收金刚》、《文官赐福》、《湘子出家》、《桃园结义》等。戏班自初创,历经三个历史时期,历时200余年,实乃难能可贵。这类文化的承继表现出它植根于民间,吮吸着民俗文化的养分,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位于宝鸡虢镇西堡,清末民初为西府四大名班的西府秦腔义兴班,属家族班,俗称“田家班”,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到清光绪初年,田姓箱主竞争,出重资聘名伶来班唱戏,使戏班名声大噪,一跃为“西府秦腔”之列。随后,义兴班曾与另三大班联谊集资于凤翔府修建“庄王庙”。于西府各州、县、村游演,保留戏目如:《春秋配》、《双鸳鸯》、《进妲己》、《游花母》等。
  另一西府秦腔四大名班成员是聚顺社,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于宝鸡虢镇东湾阁底堡创建,属家族戏班,俗称“王家戏”戏班经四代艺人经营,采取以箱主参与领班,按比例偏重演员分成的管理方式,这也是聚顺班各时期人才济济的原因之一。光绪初年,聚顺社曾参与西堡田家班捐资修建凤翔府庄王庙,戏班每年上戏三季,即农历正月至四月;六月十五至八月十五;九月九至冬至(腊月二十三),其余时日休整,练功,排戏。戏社献艺对象以神、社、庙、乡会为主,兼应邀为婚丧寿庆演出和定点售票演出。戏社主要于宝鸡、凤翔、千阳、陇县、眉县一带巡回演出。聚顺社自创办至末期经四代族人传继,历时近一个世纪,各时期均涌现出诸多名角,上演过60余本精湛戏目,其中如《火焰驹》、《胭脂驹》、《忠孝图》、《破洪州》、《八件衣》、《法门寺》等。
  另一西府秦腔四大名班成员是由岐山县蔡家坡高家镇富户高氏创办,俗称“高家班”,高家经商,商行名号为“永顺”,因而以永顺为戏班命名。戏班创建年代应与聚顺社同期。采取以技巧、贡献大小定帐份分红,不足部分由箱主补给。高家经商并广有田地,划拨50亩稻田、房三间供戏班为生计兼做。此举深有善意,极具人性化。戏班忙时上戏,闲时可耕田自给。永顺社曾参与捐资修建凤翔府庄王庙。永顺社长期于西府各地以及沿丝绸之路西去陇东一带巡演,戏社兴盛时达70余人,其中不乏各行名角。常演戏目如《黄河镇》、《文王回西岐》、《伯牙奉琴》、《二进宫》、《法门寺》等。永顺社自组建历经三个历史时期。
  西出宝鸡沿丝绸之路进陇东地界入天水,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创建于秦州(今天水)的秦州小曲、秦腔戏班,以演秦州小曲子为主,兼演秦腔。活动与秦州城乡,以演庙会戏、堂会戏为生计。到清光绪二十四年,由西府周至人李某率班来秦州演艺,经撮合,两班箱主盟结良缘,两班合一,称名“鸿盛社”。由李某领班常年于天水醉白楼戏场售票演出,二十九年后李某过世,由主妇执班,经营有方,戏社日盛。常赴兰州、西宁等地游演,十七年后由李某之子执班。
  鸿盛社演艺60余年,先后有200余艺人入班上戏,演出戏目700余本,其中一些连台戏为戏社独有,如《列国》、《封神榜》、《走雪》、《杀驿》、《黄逼官》等。戏社在唱腔、脸谱、演技等方面均有创新,形成风格,为陇东一带秦腔的代表班社。
  组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位于今武山清池村的于家戏班主唱秦腔。于家乃官宦之家,先祖曾为明代进士,任鸿胪寺鸣赞,为当地首富。戏班由于氏四兄弟操办,于老大领班,为家乐班性质。于老大主工花脸,兼生、旦、丑行,在兰州一线颇有名气。于家戏班代表性戏目如《花田错》、《蛟龙驹》、《出五关》、《下南唐》等。武山县每年的重要会戏均邀于家戏班到会献戏。60年后于家戏班为乡民演出中遭山洪冲击,戏箱毁于一旦,不得已解体。
  宁夏地区于秦汉时属秦北地郡和朔方郡,到元明清时先后隶属陕西、甘肃,地方戏曲以秦腔流行最盛。此地出现最早的戏班即清乾隆中叶由皇室赐予当地八旗贵族军旅驻军的昆、弋戏班,昆、弋戏班亦即当地人称谓的“京腔班”。于宁夏各地演艺,后经随班带徒使戏班在当地延续百年之久。乾隆末年秦腔流入宁夏。至清光绪年间出现了戏班附设带徒的秦腔戏班,如“诚益社”、“刘喜戏班”等。到清代末年,天津的十大洋行均在宁夏设有分号,随之宁夏各地各类银号增至30余家,各号经营者多系河北、京津籍人士,他们常邀京津一带京剧、河北梆子名伶带戏班来宁演戏,由此,河北梆子、京剧传于宁夏。这即是由商贾为载体传播戏曲文化的一类途径,在丝绸之路上由商旅传播各类文化已是由来已久的重要因素。到民国期间,宁夏已出现了教习京剧的女子科班,造就了宁夏女子从艺的先河。
  明清两朝时期,宁夏与陕甘相邻各县亦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戏曲文化亦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宁夏各地的。如昆弋两腔戏班“祥和班”约于清乾隆(公元1756年)由清皇室赐予驻扎宁夏八旗满营军旅的戏班。到清同治年间戏班归属天津福兴公商号,一应费用由商号支付,商号掌柜刘永禄酷好戏曲,常上台票戏。到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刘氏从天津招来一批河北梆子艺人,使“祥和班”阵容扩大,兼演河北梆子和昆剧。不久从京城购得十六副竹架高脚宫灯,开唱夜戏。次年,又自天津邀来数名艺人,均技艺不凡。之后戏班易名“福顺班”,戏班常上戏目如《大赐福》、《太白醉写》、《三戏白牡丹》、《孙庞斗法》等。
  山西会馆戏班,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始由会馆自山西先后邀来数批山西梆子艺人,常上演山西梆子传统戏目《六国拜相》、《蜜蜂计》、《焚绵山》等。至清末,山西梆子艺人十二红等离开阿拉善左旗入山西会馆戏班,自其时,山西会馆戏班人员倍增并易名为“十二红班”。班主由十二红领班,以演北路梆子为主兼上河北梆子,在做工上独具特色,如十二红之女娥花主演的《思凡》全剧表演近半个时辰,无唱、无白,全凭演员做工、表情将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复杂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戏班常上戏目如《五雷阵》、《六国封相》、《调寇》、《捞月》、《升天》等。
  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的固原秦腔班社化俗社,演员主要是秦陇一带来此搭班的艺人组成,多演出秦腔传统戏目;组建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的固原秦腔戏班中雅社,主要上戏成员也多由秦陇两地艺人任行,其中有两名女伶人赵金华和赵银华。中雅社主演秦腔传统戏目《辕门斩子》、《金沙滩》、《走雪山》、《乾坤带》等。二年后中雅社先后易名为“固原阳春社”、“固原新民社”,由丁醒民领班。
  沿丝绸之路西去陇西第一要镇兰州,明清两代各类戏班相继出现,如组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的秦腔“万顺班”,是由艺人搭班组成,在旗杆巷上沟朱家庙设场演出以谋生计。
  组建于清宣统三年的秦腔“得胜班”,亦是以艺人搭班组建而成的,成员多来自于“万顺班”,于城隍庙、安定门以及周边乡村演戏谋生。两戏班曾有诸多各行名角,在演员做工、戏目方面体现出甘肃中路秦腔的风格特点,代表戏目《斧劈老君堂》、《火焰驹》、《灭方腊》、《狮子楼》、《麒麟山》等。
  “得胜班”组建两年后于1913年由众多艺人搭班组建秦腔戏班“化俗社”,在三圣庙及官园一带活动。戏社组建之初,添置了戏箱并从西安邀请了名角参与演出,此举已有戏艺交流传技的本意,同时依赖名角招徕观客,提高戏社声誉。“化俗社”20余年的演出对兰州各类戏班在形制和技艺的改观方面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邀自西安的名角朱怡堂影响颇深,极受兰州市民的赞誉,其妻亦登台上戏,是甘肃秦腔上台唱戏的女伶第一人,足见其破世俗顶偏见的勇气和人格魅力。
  出兰州沿丝绸之路西去,位于乌鞘岭下的天堂寺藏戏班处在天祝大通河东岸,天堂寺始建于唐宪宗(公元806~820年)年间。到明万历年间于原址重建喇嘛寺,名“扎喜达吉浪”,俗称“朝天堂”,从汉字译为“天堂寺”。清乾隆年间,天堂寺僧人赴西藏学经,返回时把藏戏带回天堂寺。自此藏戏在天祝一带牧民民众中出现。至清末民初藏戏班僧人自创排演了载歌载舞的《米拉日巴》和藏戏《智美更登》。
  始建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位于永登县苦水的苗家秦腔戏班,是由艺人创建的家族班,戏班祖传三代,到20世纪初叶进入旺盛期,后渐转入以社火戏为主。戏班在近百年的演艺谋生过程中,为乡村师化了不少戏曲艺人,为当地乡民传播了文化和欢乐。戏班名角辈出,如净行的苗兰亭、苗宗芝等辈。保留戏目《蛟龙驹》、《火焰驹》、《赵飞搬兵》、《百寿图》等。
  西出丝绸之路乌鞘岭便进入西汉时武帝创立的河西四郡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曾有艺人搭班组建秦腔“富贵班”。12年后,于清宣统二年,又由陕西、兰州艺人结盟联陕甘富商资助重组,并更名为“永和社”,意喻两省艺人和顺长久,和气财顺,应属商贾戏班。
  创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的郭聚堂戏班是演半台戏的戏曲班社,所谓“半台戏”又称老调,是以武威、古浪一带民歌俚曲为基调,为曲子戏体系中的一类独立戏种,形成于清中叶,艺人均为武威人,演出戏目均为小折戏,行头简陋。戏班组建之初即以班头郭聚堂之名命名。戏班常年于武威、古浪、民勤一带游演于村寨乡镇。保留戏目《三娘教子》、《卖水》、《苏三起解》等。
  “新伶班”创建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4年)。是由艺人搭班组建的秦腔班社,常年于武威城隍庙戏楼上演。
  武威属县民勤,据传汉时曾是汉朝使节苏武被迫牧羊之地。活动于当地的“德俊社”是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6年)由民勤曲子、皮影艺人刘国述得同行协助,联谊部分戏曲名伶组建的,因戏装、行头、砌末等是租赁城隍庙行宫和受赠于当地巨富所管“和盛当”,故名戏班为“行宫和盛社”。戏社于民勤演艺一年余,因刘国述病故,遂由戏社艺人李世德领班,招收艺徒组建“德俊社”。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始,“德俊社”与民勤“泰和社”合班演出。四年后,又有高台东洛艺人辛子平、艺徒曹开世入社演戏,二人上演新戏,使戏社声誉日盛。可见,名角对戏班具有至关重要的生计作用,所谓名伶效益即是此。为民勤曲子和民勤皮影戏的传承和延续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出武威沿丝绸之路去永昌,永昌的穆家秦腔戏班组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是由穆氏父子及喜好秦腔的戏友共同搭建的。之初,几位戏友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日久,渐生群众基础,声誉日盛,由穆氏父子牵头,自制戏衣、行头、砌末,初具戏班规模,始登台唱折子小戏,人称穆家班。随后有一陕西艺人入班并兼教练,此刻,穆家倡议与城隍庙商定由穆氏家族出资一半,城隍庙以香火资出资一半,产权归庙宇所有,正式购置戏箱,组建专业戏班,穆氏领箱主,开始卖戏。保留戏目《清官册》、《三元扫北》等10余本折戏。这是一个由秦腔喜好者由自娱自乐继而萌生走专业唱戏之路,以卖戏养戏,以博愉悦的范例,在丝绸之路上类似戏班为数不少,他们同样使戏曲文化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2.河西一带的戏曲班社
  张掖自古是中原通向西域和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是东西各民族荟萃的通衢。汉唐隆盛之际张掖即是使臣商贾,“大者数百,小者百余,往返驰骋,不绝于途”的丝绸之路重镇。从唐代的《西凉伎》和《诸宫调》始,已有了戏剧的雏形。清康熙年间,江南名士,著名戏剧家李渔应靖逆侯张勇之邀来张掖,吸收民间歌舞,创西秦腔。
  始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的秦腔戏班新民学社是由当地士绅出资,县教育界出面主办的包帐式戏曲班社,是清民以来规模最大的戏曲文化表演团体。常年于当时称之为秦陇舞台的西夏护国忠武庙戏台卖戏。曾培育出一批各行名伶,颇有声誉,保留戏目如《上煤山》、《临潼山》、《马踏五营》、《快活林》等。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张掖人王志兴伙同其侄辈,在大满堡四十里店子创建了张掖第一个秦腔戏班,于花寨、洪水、东乐等地巡演,戏目《卖酒》、《佛手桔》、《八件衣》等。以王氏家族为主体,故俗称王家老班子,亦商亦农。戏班行头简陋,常于县城庙宇或四乡及边远山区庙会上戏谋生。到清同治年间,始有余资购置戏箱一副,此刻戏班班头易主改戏班名称为“乐义班”。一年后又易名为“志兴社”,并在酬资分成上实行批分制。由王家老班子派生出的“志兴班”仍有王志兴女婿掌班,众徒帮衬,戏班得王氏祖传技艺,时有名角参演,成为张掖颇有名气的戏班。除在当地城乡演艺外,常应邀赴山丹、民乐、临泽等地上戏。80年后,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丁毓秀(丁家娃)承岳父箱主之职,改“志兴社”为“志化俗社”,在二郎庙街陈家湾设有固定演出场所售票唱戏。丁氏演技精湛,加之有众多名角帮衬,赢得众多看客。同年又更名为“志兴秦腔社”。历时百余年,历经三个历史时期走过了它坎坷不平的演艺之路戏社保留戏目《卖酒》、《八件衣》、《五雷阵》、《花云带箭》、《出五关》、《十首本》、《大河东》等,先后出现过数辈名伶。
  乐乐秦腔剧团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创建于张掖,属驻张掖的军旅剧团,剧团在县府街高升店修建戏园营业演出。剧团演员阵容齐整,名角荟萃,对张掖地区的秦腔表演水平提高有示范和推进作用。常演戏目《玉堂春》、《白玉楼》、《明公断》、《白蛇传》等。
  这种民间自由搭班、合资经营的戏曲班社,遍布于城乡各地,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屯田区更是村村寨寨有戏班。据木垒县(元明清时蒲类垦区)菜子沟戏曲自乐班的村民陈述,他们世代入居此地,形成了一种爱好戏曲的村风、家风。此地六队唱秦腔,五队唱敦煌眉户曲子。五队徐家自乐班八旬老翁回忆,其祖辈就喜爱戏曲,娶来的媳妇也要学会唱戏,形成家风习俗。这些民间戏班或自乐戏班,常于农闲节庆时节设台演戏,不计报酬,无怨无悔,极大的丰富了平民百姓的文化生活,村民们从娱乐中感受到伦理规范的浸润,特别是由这些艺人把戏曲艺术的种子代代传播下来,延续下去,使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青春永驻。
  酒泉是丝绸之路古郡重镇,是通往西域必经之路,商贾官吏、庶民役卒等云集此地。物产丰饶,经济文化繁荣。
  酒泉的戏曲文化当以秦腔为主体,辅以山西蒲州梆子、京剧、豫剧。均由山陕甘等地艺人沿着丝绸之路千里迢迢为谋生计辗转而来传播的。早在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已有戏曲班社演出活动的记载。到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由秦腔艺人刘年升与付姓(人称付箱主,名不祥)的戏曲爱好者合伙成立“福盛班”,聚集往来酒泉的秦腔艺人为庙会酬神演出,这是酒泉第一个固定的秦腔戏班。到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山西万荣县蒲剧艺人张心海带领蒲州梆子“全盛班”途经西安、兰州、武威、张掖于路演唱历时三年落足酒泉。“全盛班”时有成员30余,蒲州梆子全盛班吸收了当地伶人和外来有名伶人搭班演出。戏班有蒲州梆子传统剧目200余本,擅长演艺慷慨悲壮的历史剧和传统武打戏,颇受欢迎。当地人称“全盛班”为“山西班”。领班张心海擅长须生,他帽翅功、翎子功、稍子功技艺多变,在《上煤山》一剧中运用“伞稍子”技巧将面容全部遮盖,堪称一绝,观众对其有活“江夏县”之称。山西班在酒泉演绎20余年名噪一时,颇有声誉。其因在于:明洪武初年,甘肃肃州一带有数批山西移民迁移至此垦荒屯田、经商,移民后辈继承了先人的遗俗,在文化认同上对山西蒲剧有认同感,故而张家老班子能在当地落足数十年且声誉颇佳。到民国四十四年(公元1925年),原蒲剧演员老化,蒲州梆子后继无人,随后渐衰。约于1926年为图谋生存,振兴“全盛班”,张氏子辈们拜秦腔艺人杨三宝为师改学秦腔,颇有建树,其长于花脸的三子张兴三(艺名毛娃子)所上《三闯辕门》、《马踏五营》戏中舞台形象气宇轩昂,做工入微,博得观众赞誉。自此以后从父到子,蒲州梆子全盛班改唱秦腔,又有不少名伶入班搭戏,使戏班声誉如故。1929年张氏艺名毛娃子的长子率班赴敦煌演出,首场由毛娃子主演《下河东》中的两场戏,轰动敦煌,声誉不胫而走,使得敦煌县令耐不住戏瘾,连点三次毛娃子所演《滚龙床》,受到极高赞誉并领受赏金,于是“县太爷三点《滚龙床》,毛娃子名声关外扬”的顺口溜一时口传于敦煌四方六隅。全盛班在酒泉演艺近50年,演迹遍及酒泉城乡及周边县乡,步履维艰的走过数十年的辛酸岁月。
  民国初年(约1912年),酒泉陕西会馆(南会馆)商人,为应酬每年数届庙会。筹资自陕西宝鸡一带接来秦腔艺人杨三宝、黄海清等来酒泉组建“秦舞台”戏班,演艺于城乡之间。1926年由时任安肃区观察使的魏宏发主办“正俗社”,在魁星阁楼修戏楼一处并招收学员、聘杨三宝、吴义强等人授艺。演出剧目《紫霞宫》、《清汉桥》、《破宁国》、《三胡图》、《八仙图》、《定军山》等。
  1938年,又有一批山西万荣县蒲剧艺人狄龙山、孙成群、筱秀兰等40余人来酒泉演艺。班名“晋新社”成员中有人既能唱蒲剧亦能唱秦腔,在“山西会馆”演出。四年后(1942年),蒲剧,青年须生李之轩来“晋新社”搭班,后“晋新社”改称“共和社”由李氏任经理。
  1929年,有曾于清末道台衙门任过师爷的张掖人蔺耀庭伙同秦腔爱好者商户吴俊堂等人于次年集资筹办“新光学社”。选少年11人随班培训,聘张兴三等人任教。半年后首演《孙家庄》告捷,受到各界赞誉,少年戏班声誉一时大噪。戏班曾赴张掖、武威等地巡演,并与武威“民乐社”联合上戏。“新光学社”后因战乱、资金来源拮据,难以维持,于1947年解体。
  1945~1949年,驻防玉门的国民革命军一九一师所属“力行京剧团”常来酒泉演出。次年,国民革命军工兵七团所属兰月香的“岳华京剧团”来酒泉。这二个军旅京剧团有名角撑台,唱、念、做、打令观众赞叹不已,声誉远扬,他们在酒泉演艺四五年之久。
  1948年,原国民革命军九十一军所属“乐乐剧团”秦剧团30余人来酒泉以黄致中为领班,演出他们的保留戏目《二堂献杯》、《三堂会审》、《出五关》、《辕门斩子》、《潞安州》、《三堂会审》、《牧羊》、《打草鞋》等戏,脍炙人口,观众称道。
  1949年,正当面临解放战争胜利之际,著名豫剧名坤常香玉率戏社来酒泉,但因时局动荡,民心慌恐,戏社收入欠佳。随后又与“乐乐剧团”在五省会馆同台合演,半台豫剧、半台秦腔,但观众寥寥,仍难度日,不久即返原籍。
  酒泉乡间各村寨均有诸多由乡民自发组建的戏曲班社在节庆、农闲、庙会演出,人称“小戏班”(专业戏社称大戏)。其中延续较长、影响较大的有总寨乡魏德佑主箱的“魏家班”,泉湖乡水磨沟村王新年的“眉户班”,铧尖乡小沙渠村王佑亭、冯明信的“风绞雪班”(眉户、秦腔兼唱),屯升乡东二村的范五璋、范玉衡的“范家班”三但墩乡古城村的“眉户班”等。
  位于酒泉属县金塔、组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金塔魏家秦腔戏班,是由毛目二乡民间艺人魏长三联谊当地民间艺人组建的。组建之初属自娱自乐性质,成员均自发集结,于农闲和节庆喜寿时为事主无偿演出。到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乡绅富户杜氏购得戏箱供戏班使用。自此,戏班始着妆,上演本戏。次年,戏班推选宋子汉领管,宋氏招收散于金塔、高台等地的秦腔艺人入班,开始于金塔、酒泉、高台等地行季节性游演,艺人均现聘现分红,民间称其为“草台班”。戏班常上戏目《明公断》、《八阵图》、《黄河阵》、《杀子报》、《包龙图三下阴曹府》等80余本戏。
  羊娃子眉户戏班是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公元)由班头杨娃子带领一帮陕西戏班到玉门演戏,落户于昌马,边演戏、边牧羊,因杨羊谐音,故称羊娃子戏班。民国十二年又一陕西齐龙戏班来玉门昌马演出眉户戏,羊娃子戏班与其同台上戏,兼上秦腔,民间称之为“风搅雪”。戏班常上戏目《老换少》、《大保媒》、《忠保国》、《玉堂春》等10余本。戏班上演《大上吊》一戏时常追求现场视觉效果,设有特技表演,使观众惊诧不已。这两个戏班均系陕西戏班,他们沿丝绸之路演戏谋生至河西一带,即把关中戏曲直接带至河西,其行已属文化传播的意味。戏曲文化西渐至河西乃至西域,戏班是传播的重要载体,这是一则极具典型意味的实例。
  秦腔是敦煌民众喜爱的主要剧种。清代,民间即有戏曲班社每逢农节、春节、元宵节或各类庙会搭台唱戏,以祈天年风调雨顺,众生安乐。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敦煌由卫改县制,驻军统领为丰富士卒文化生活,买来戏箱并聘来曲子戏教头,抽调士卒排练,不久即走向社会,能在城乡庙会献戏。10年后,士卒曲子戏班自外地聘来秦腔伶人改唱秦腔,并起名为营武班。百年后,到清光绪年间营武班交由敦煌县政府接管。敦煌县府指派六隅农户捐资添置戏箱,招聘艺人重组戏班,并更名为“六合班”,即意喻为由六隅乡民合力兴办戏班之意。戏班依次到各隅轮流唱戏,戏班由四方六隅百姓供养。直到民国八年(1919)此俗更改为由戏班卖戏,收入按技艺高低分成,以戏养戏、以戏谋生的生存模式。8,年后由当地福生永商号自天津购得戏箱,赊销给戏班使用。当时戏班人才济济,可上本戏300余出,是六合班的鼎盛时期。20年后,艺人老化,后继无人,戏箱破旧,当地民众嘲弄戏班:“六十生,七十旦,叫花子打架满台转”,戏班渐衰次年戏班由塞光学社接收。
  民国中期,敦煌换柱子曲子戏班在城乡十分活跃。戏班为半专业,由艺人搭班组成,以艺名为换柱子的为班头。常年演庙会戏,同时为民间红日寿庆唱戏助兴。民间对戏班名角多有赞誉:“王牛娃上台来天摇地动,张大贡看的胡子捋净”,“东牛西牛两个旦,没有换柱子揽不转”,“朱豁子的胡胡乐兴自的唱,丁冒的弦子弹得响”,“南门洞弹三弦,声音传到月牙泉”等等。戏班集青海、陕西的眉户,曲子小调于一体融合于当地曲子中,对敦煌曲子的融合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戏班保留戏目《大顶转》、《梅龙镇》、《审苏三》、《打面缸》、《小放牛》、《瓜子赶车》等百余本。
  组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六合班是敦煌创建最早的专业戏曲班社,时有六隅民众集资筹建,故名“六合班”。演艺到1927年曾自天津购得新戏箱一套,一直沿用至1948年。演出戏目《铡美案》、《玉虎坠》、《讨荆州》、《黄金台》、《苏武牧羊》、《鸿门宴》、《十五贯》等。
  1948年,因六合班整体老化而解体,由10人委员会捐资筹建敦煌第一个秦腔戏曲科班——“塞光学社”,选招学员20余,聘名伶授功,数月后于蓝亭庙会上戏《别窑》、《三打店》、《柜中缘》、《取洛阳》、《走雪》、《归潼山》等戏目,初露锋芒。此外,在各乡村有诸多村民组建的敦煌曲子戏班、眉户班、秦腔班活跃于民间不衰。
  安西亦是丝绸之路河西一带重镇要塞。西汉时,敦煌郡在安西境内置三县,唐置瓜洲,于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玉门关于县境内。清置安西本隶州,民国置安西县。
  民国时期,安西的羊娃子小戏班是唱秦腔、山西梆子为主的。班主羊娃子原是酒泉全义班演员,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来安西演出,被安西经商的山西商人留下组班,组建羊娃子戏班,应属商贾班,初建时30余人,后甘州、肃州、武威秦腔艺人相继搭班唱戏,随以山西梆子、秦腔同台演出。到1945年山西客商及山西籍艺人相继还乡,羊娃子带领剩余艺人于西安三道沟定居,边务农边唱戏。其时羊娃子戏班在安西只此一家,各乡镇每逢庙会及祭祀活动必邀戏班前去助兴,戏班以历史顺序上演传统神话戏,如:列国戏、三国戏、唐代戏、宋代戏等,并依据各寺庙所供神位,上演相应的酬神戏,受到庙祝与赶会民众的赞誉。戏班曾辈出不少名伶。
  3.西域丝绸之路北道戏班
  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哈密就有秦腔戏班演唱。”“嘉庆年间(1796~1821),在镇西县(今巴里坤)已有秦腔德胜班在活动。当时较出名的艺人有吴麻子(花脸)、杨天寿(小旦)等。”这些史料表明:戏曲由戏班艺人们传入哈密已有两个半世纪的历程了。在这之中,还有更早于这些年代的戏班在哈密垦区活动的踪迹已无从查找。有史记载的如:于民国初年甘肃兰州的一个年轻戏班为生存计,洒泪远离故土,历经磨难来到哈密,曾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赞誉,时任哈密县知事的米烈给其中唱的最好的二位‘把式’取了“兰州枣”、“哈密瓜”的艺名,喻指唱腔甜美,和这二人齐名的还有“麻吾子”和“双喜子”。这个戏班在当时为繁荣哈密的戏曲起了一定作用。
  在同一时期据《哈密县志》记载:“曾在敦煌曲子戏班学艺的徐建新,徐建善(安西人)兄弟二人来到哈密组成曲子戏自乐班,在城乡四处演唱曲子戏《买道袍》、《花亭相会》、《闹书房》、《送子》、《卖布》、《放风筝》、《闹五更》、《千杯酒》、《杀狗劝妻》等,名噪一时。”1934年后又由老艺人顾占元,聂占邦组织曲子戏在哈密兴起,大多演出传统剧目《小姑贤》、《张琏卖布》、《李彦贵卖水》、《柜中缘》等等,每逢节日、庙会、喜庆农闲时,在汉族群众聚居的泉水地、新庄子及沁城等地演出。泉水地的乡民在农闲喜庆时,常邀请戏班来唱曲子戏,使得周边的汉族,回族乡民来听,就是数里外的维吾尔族乡民也有来听的。1938年在哈密工作的共产党员张东月、李涛和申玲等人通过社会各界群众团体组建秦腔自乐班,演出传统秦腔戏,以此发动群众为抗日募捐。1944年由秦腔艺人何华俊、胡华明等人组成“易俗剧社”在老城定湘王庙设坐演出。1947年由三省会馆组建豫剧团。这些大小不等,各种建制的戏曲班社艺人在哈密这块沃土上,为广大城乡各界观众带来了文化愉悦和精神寄托,也为传播繁荣各类戏曲艺术做了奉献。
  4.“老戏班”与“小戏班”
  在清乾隆末年入驻蒲类垦区奇台的八帮商人中的陕西商人梁炳卿,出资从关内搬来秦剧演员,并置戏箱开梆演戏,历时数十年,由于演员年龄老化,人们称其为“老戏班”。1920年前后“直隶会馆从河北请来一班京剧演员,大部分是童伶”,“人们称其为‘小戏班’。此后奇台县便有了五个戏班,即‘老戏班’、‘小戏班’、‘小曲子班’、‘灯影戏(皮影)班’、‘泥头小戏班’”。
  清乾隆年间,随着景化县(呼图壁)城修筑,商行、寺庙渐立,内地来景化屯垦人等大量流入,景化开始出现流行秦腔、眉户、小曲子等。在清末民初年间,先后有数起戏班多来演出,“迪化刘芳率领的秦腔戏班曾多次来县,在城隍庙、红山庙、火神庙上唱庙会戏。”奇台的“小戏班”也来此地演出京戏。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由戏曲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秦腔“自乐班”常被邀到富户家为喜庆事唱戏助兴,或在庙台为民众表演,有时参与外来戏班演“票戏”,进行交流。“1948年成立了呼图壁业余秦剧团,由徐成义领班”。①
  5.“兰州枣”与“哈密瓜”
  “民国十五年(1926)‘兰州枣’、‘哈密瓜’等带领戏班,由哈密来昌吉落脚演出。”“这个戏班子经过吐鲁番、迪化,最后落脚在昌吉县。从此昌吉有了几位闻名遐迩的戏剧名流,这给昌吉县戏曲舞台上增色不少。”此后在昌吉县的戏曲发展史上有了第一个专业戏班。在老君庙戏台上首场演出时,“兰州枣”等人的精湛表演轰动了县城。每逢戏班演出,观者人拥如潮,“兰州枣”这个艺名成为人们饭后茶余议论的中心,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后来又与原有的早年从陕西流入昌吉的木偶戏班合而为一,使“兰州枣”戏班演员阵容发展到40余人,行头齐备,由此戏班发展到兴盛时期。
  6.首府的戏班由来已久
  乌鲁木齐在新疆戏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汇聚和传播的重要作用,早在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当时乌鲁木齐属北庭所辖地,中原道教首领邱处机来西域游说播道时,曾在这一带看过中州(河南)艺人表演的侏儒伎乐。自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筑建迪化城以来,随着屯垦业的发展,来自内地各省的各类移民骤多,因而带来商贸业的兴盛,为各种宗教祭祀偶拜所建的庙宇突立,使得各戏种蜂拥而至,由此迪化城一时热闹非凡。但由于各路戏班艺人聚合流动性极大,他们不可能似各庙宇中所建的戏楼戏台那样久驻一地作为历史文物及古代建筑而载入史册;再者,戏班艺人大多出身寒微,为生存计不得已而投身伶门,靠赶庙会,街头卖艺,为富门献“堂会”,取悦于人而在缝隙中偷生,除少数投靠达官豪门者外,其社会地位是极其低下的。正由于如此,在历代正史中对他们的记载甚微。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略知一二。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流放来迪化城的文人纪昀在他的杂记中记道:“有梨园数部,遗户中能昆曲者又自集为一部”,“歌童数部”,“近昌吉遗户子弟新教一部”,点滴数语已告知当时戏班大略。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奉命清剿阿古柏匪徒。第二年刘锦棠率湘军进疆,随军有“花鼓自乐班”,此班除为湘军上下演唱外,也在迪化公演。“清室贵族载澜贬放迪化,他从湘军遗老中搜罗一批艺人组成‘清华班’”以消愁解闷或为豪门唱堂会。逢庙会,也为民众售票公演,是迪化较早的专业戏班。“至1936年流落于米泉”。②
  1876年由从事商农的河北人组建一河北梆子自乐班。同时,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以前,又有来自陕甘一带在迪化以唱梆子个人卖艺的秦腔艺人不下20余位,他们自发组成自乐班,配以乐器清唱。是年,红山庙会有一个以唱梆子为生的兰州籍秦腔老艺人吴占鳌,联络了一批秦腔艺人组成“新盛班”,他们在红山庙会上演出折子戏《三娘教子》、《花亭会》等颇受群众欢迎。之后,此班常被邀在庙会和富门演出,后来“新盛班”被陕西会馆收留。次年,河北商人王希曾把河北梆子艺人纠集起来组成“吉利班”,参加红山庙会演出。
  至此,两年内在迪化先后组建了“清华班”、“新盛班”能着装演出《小放牛》、《刘海戏金蟾》等戏,其余各班由于戏箱匮乏,只是坐台清唱。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由定湘王庙出资,从内地购来新戏装,但戏装只限几个戏班为湘王庙会演出使用。由是,各班竞相排练,以便着戏装演出,一显身手。时居迪化的官僚富贾为借“定湘王”声威来扩大各自的影响,便常邀各戏班利用湘王庙戏服献演“愿戏”各班为争“雇主”竞争激烈,各自补充演戏实力,以争名份,由此,在无意中起到了推动发展当时戏曲艺术的作用。①
  1917年由陕西会馆发起,联合晋、陕、甘三省流入边城的秦腔艺人在“新盛班”的基础上组合“三合班”并由三帮商户集资,从西安购来一套大戏箱,开始在迪化和北疆各县演出连台本戏,。1934年“三合班”有了自己的演出场地“元新秦腔园”。同时,另有秦腔票友发起组办“天山秦剧院”有此两个秦腔班社同时挂牌对外演出。“民国二十八年,(1939)农历正月初一两个,班合并,改称‘新中舞台’,集中对外演出。从此,秦腔班社便以城隍庙(今新中剧院址)为演出场地。”在“三合班”组成的同时,河北梆子“吉利班”在津帮商号的支持下,置办了部分戏装演折子戏。1919年由迪化、伊犁、塔城,及津帮商人资助,组成另一个河北梆子班社“天利社”。后来此班由天津杨柳青社补充来32位演员,自此“天利班”从演员到行头、剧目都在当时的迪化首屈一指。
  至此,迪化城已有四个专业戏班。1939年由海参崴回归来的“新民剧团”又称“华侨班”应邀来迪化,在原“天利班”定点演出的新星舞台售票演出。“华侨班”是职业剧团,以京剧为主,兼演河北梆子与评剧,演员阵容整齐。1940年“华侨班”在汉文会支持下,选三角荷花池(今天山百货大楼址)兴建天山大戏院,作为专用的演出剧场。②至此,当时在迪化城内已发展到五个专业戏剧班社,那些自发组织的自乐班和短时游演的各类班社不计其内。同时存在于乡、村的工余自乐班已无法寻其踪迹。1944年之后,西北各地秦腔眉户艺人相继纷纷来到当时的迪化、哈密、奇台等地,为当地补充培养了一批后继者。正是由于这些专业戏班社和更多的路头班、工余班、自乐班艺人们的辛苦作为,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城乡人民的文化艺术需求,为发展新疆的戏曲艺术做出了奉献。
  7.边城戏班
  通往西亚、东欧的西域边城伊宁,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伊宁城有两个私人戏班子,一个是刘彦的秦腔戏班,有30多人,演出《白蛇传》、《游龟山》等传统戏目。”还有一个河北梆子戏曲班,有时此班也唱京戏。后来有一位游演艺人姓任的班头约请几位戏曲演员和一些学生成立了一个戏班子,曾演出过《桑园会》、《南天门》、《挑滑车》、《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等本戏。此后不久,由“从海参崴归国华侨白仁甫组建一个京戏班,后来又与河北梆子戏班合并,在后滩、黄酒馆等处演出传统戏与折子戏。也唱《法门寺》、《翠金山》等评剧和梆子戏。”①这个戏班除了演传统戏目外,还排演了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救亡的新戏目。在这前后,由伊宁本地的汉、回族群众自发组建了一个小曲子戏班,演出过传统戏《白蛇传》、《游西湖》、《卖水》、《梅降雪》。后来还排演了现代戏《穷人恨》等戏目。
  从各地戏曲班社组建情况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有权势人物、豪门大户、富商巨贾及有政治背景的庙、所、会馆的支持下采取外聘内招的方式组建起的戏曲班社;另一类则是由流落艺人相约组建戏班在各庙会、馆所、乡、镇、村落表演卖艺,以求糊口度日,间或应邀至富门或平民百姓家中唱“堂会”或红白之事唱戏助兴。其实这两类组织形式自明代时早已出现了,只不过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一脉相承流传至西域各地。特别是明清以来,遍布新疆各地的各类戏曲艺术,基本上是沿着丝绸之路北道逐渐漫延开来,他们是内地各省区文化的西移现象,所谓物隨人移、音随人移,那种文化氛围、文化习俗、文化认同和文化凝聚现象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理环境而已,特别是相同省分的人们在西域相聚,为了生存以求发展,便组建起一个个固定的场所,这个场所的实际意义和功能是多方面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