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戏楼、戏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4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戏楼、戏台
分类号: J813
页数: 14
页码: 101-11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明初到清代唱戏的习俗成为戏曲演绎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戏台 阿克苏

内容

明初至清代中叶,每逢庙会唱戏,酬神娱人的习俗成为戏曲演绎的主要方式。因而各类庙宇在修建时大多建有戏楼(戏台),在民众中形成“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的观念。出现了全国各地乃至丝绸之路沿线到西域一带处处有神庙、宗祠,有庙必有戏楼的现象。
  佛道与乐舞间的联系最早始自于隋,到唐时更甚。佛道家为更好的宣扬教义,便采用民众喜于接受的形式,潜移默化的灌注宗教本义。明清时盛行的庙中造戏台的惯例:一是由于戏曲艺术自元代已成熟完善,戏曲形式已取代了唐时的乐舞,要演戏必要有一个宽敞而又高大的场所以纳众人;二是以演戏招徕香客信徒以资香火,以示兴旺繁盛。于是“有庙就有戏台”便成为一种习俗和造庙的惯例。
  各类庙宇戏楼格式自宋金时发生演变,由无顶的露台到有顶的舞亭,由四面观到一面观,表演区由一间扩张到明清时前后台连为一体的“双幢竖联式”、“三幢并连式”(戏台两侧再建耳房)等。如山西侯马董明墓葬(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砖雕戏台模型,格式已基本确立了戏楼戏台构建模式。梁架由亭榭式扒梁结构改为厅堂或殿堂式抬梁结构,戏台上设置前后台隔断,两边开二门,供艺人出入场。又如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85年),甘肃兰州陕西会馆戏楼,坐南朝北,全高9米,台基高2米,重檐歇山,四柱亭式。台口可两面开,朝北唱酬神戏,朝南面向街道可演娱乐戏。这种建庙习俗到明清时期达到极盛并随着文化西移传播到西域丝绸之路各地。
  1.关中一带的戏楼
  长安早在隋唐时已有戏场,其时,盛行歌舞百戏,戏场名称如:歌场、舞台、舞遥、乐棚等称谓。结构形制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室内戏场多为宫廷和显贵富户修筑,建有舞台和看棚。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岁正月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外,绵亘八里列为戏场,从昏达旦,以纵观之,故戏场亦为场屋。”宋钱易的《南部新书》记述了长安城内戏场的分布情况:“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保寿。”由乡民搭建的简易露天戏场则遍布于关中以及南北各地,且搭拆随意。宋时,随着杂剧出现,戏场发展为乐楼形制。至明清时,朝野上下尊崇三教,到处敕寺建庙,酬神之风极盛,戏楼戏台遍布三秦各地。清代修筑的戏台约计三千余处,现存百余处。关中平原已达到村村有戏台。各地戏楼除草台子外,戏楼已是寺庙建筑的组成部分,修建形制因各地民俗建筑各异,戏台前观众区是开阔的露天场,大者可容纳万人。戏楼形体高大,注重装饰。
  如位于关中大荔县东的朝邑镇大寨子村东行祠内的大荔东岳庙岱祠乐楼,又名岱祠岑楼,据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7年)《朝邑县后志》记载:“东岳行祠,一名崇佑观,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敕建,有碑记祠。”到明代曾重修,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重修东岳庙记》则这样记述:“东岳庙不知建自何代,重修于唐,敕建于宋,再扩于明。”近期从祠内发现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镌刻碑上记载祠内建筑有“寝殿、座殿、献殿、长阁、香亭、牌坊、舞乐楼、东西戏台”等。其中所记舞乐楼即是岱祠岑楼,乐楼坐北朝南,台基式建筑,通柱式木架结构。台基为长方形,,基高二米,乐楼整体高十米,南面基沿正中修有门楼,通乐楼正庭。乐庭呈长方形,长约八米五,宽约八米,阔三间,进深亦三间。四周墙内竖落地木柱各四根,直通楼顶,撑起整体屋架,重檐歇山顶,木梁架结构逐层收分,整体建筑似如塔形,一二层主楼四周环以回廊,廊屋脊上正中竖有琉璃彩牌一块,题有“崇佑观”三字,乐庭正中金柱二根,上枝棚木与楼板,下层柱间砌墙构成乐厅,为奏乐之处;二层为木板棚面,也为听乐之处。
  位于长安西大街中段北城隍庙内的西安城隍庙戏台,据《长安县志·卷十六》记载:“城隍庙在县治西,前明建,累修于弘治、嘉靖、万历,有碑记。康熙三年(1664)曾重修。”“雍正初年遭火毁,总督年羹尧移秦府,木植改建。”百年后“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又重修,建乐舞楼。”又百余年后于“光绪十三年(1887)又重修,并立有重修城隍庙二门、钟鼓楼、东庑、乐舞楼碑。”可见历代上层权贵对儒、道、释三教尤为重视,崇神拜灵之风世代沿袭,致使民间敬酬诸神之俗日甚。城隍庙戏楼坐南向北,面对大殿背靠山门。戏楼为重檐歇山前带歇山卷棚式屋顶,五架梁木架结构。表演区约30平米;两侧文武场面位置各13.44平米;后台有3大间,可供演员着装歇息。舞台平面宽敞,前檐栏枋上着有斗拱9朵,用琴面双昂,正中着七彩斗拱,每柱为转角五踩斗拱,均雕有花饰,耍头雕有龙首,斗拱四周浮雕云纹。额枋于明间雕五龙腾云;两条龙分两边下垂于雀替上,形成骑马雀替;两角柱上贴风头雕花板,前檐翼角两侧各着7朵两踩单昂斗拱,后檐着11朵两踩单昂斗拱,廊檐下装饰性斗拱37朵,后檐15朵。廊檐梁枋下与柱上间着雀替。真可谓是雕樑画栋,充分显示了明清两代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已发展至如此高妙的程度,可与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媲美。城隍庙每年四月初、八月中秋逢庙会,届时全城各阶层人士云集,酬神赛戏。
  位于关中长安县距县城西南24公里处终南山北麓五台乡留村留侯庙(又称广惠庙)内的“长安留村留侯庙戏台”据庙门内侧石柱上所刻“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桂月吉日立”字样,戏楼应建于1848年之前。戏楼坐北朝南,面对大殿,背靠山门,戏楼为前歇山后悬山式屋顶,东北西三面有回廊环绕,重檐翘角。屋面覆地板,屋顶筒瓦。戏台为台基式建筑。中部为表演区,左右为文武场面,后设耳房。同样是雕樑画栋,显示了极高的装饰艺术之美。
  位于长安县城南约12公里处的子午镇城隍庙内的“子午镇城隍庙戏台”,据戏楼东内柱上刻有“光绪十八年李记金盛班在此一乐”等字样,说明了戏台应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之前。戏台坐南向北,面对大殿。戏台全高约10米为台基式建筑,台基高约2米许,台面宽8米多,深约4米,后台深约4米。台基中间有南北向通道,直通庙院观戏场,西楼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舞台分左中右三部,中部为表演区,左右设耳房,耳房前为文武场。
  再如关中一带位于三原县城北街城隍庙内的“三原城隍庙戏楼”,据庙内东廊墙嵌有《城隍庙创建乐楼碑记》文所述,戏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后曾修葺数次。戏楼为杆栏式建筑,前部系单檐歇山顶琉璃筒瓦覆盖。顶脊上龙形兽吻高翘。两边并饰琉璃山花。中立“明月楼”避雷器,台面呈“凸”字形,为三面观式。通面宽11米许,深8米,台基高出地面3米许,有四排木柱和棚板组成,台上中柱四根,将台面进深分置两间,两边建有耳房。戏台前檐柱上绘有“海水朝阳”“夔花对舞”彩色图案。台面中屏上书有“伶上献技”字样。戏楼坐南向北,台口面对正殿。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为庙会期,邀戏班献艺酬神娱众。庙院为戏场,正殿方设有雅座,为显贵观戏会友之处。
  位于关中西线的户县甘河镇东二里的“东岳庙戏楼”据庙内现存残碑《东岳天齐仁圣帝》记载,戏楼建于“大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近200年后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67年)重修。又过200年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再次修葺。戏楼自初建至光绪七年再次修善,历时近400年,足见明清二朝戏曲文化传承之盛,戏曲艺术代代承继延续不断,促使丝绸之路一带戏曲艺术发展日盛。沿丝绸之路西去,坐落于扶风县城东大街南侧,与城隍庙隔街对望的城隍庙戏台,据清嘉庆年间《扶风县志》记载,戏台修建于明末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戏台为台基式建筑,台基均为青石条砌就。戏台屋顶为单檐歇山顶,灰色板瓦覆盖,龙形兽吻高置屋脊。台面正中横悬匾额一幅,上书“钧天雅奏”字样。左右两边山墙上绘有“牧羊万世忠”和“挂剑万世仙”等戏曲故事壁画。戏台呈三面观,台前大街即是观戏场,每年逢庙会期,商贩云集,观众如潮,热闹异常。沿丝绸之路西去位于周至县东乡北司竹村头娘娘庙对面的“火神庙戏台”,据戏台右后内柱上留有戏班题字:“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初一日立”,“福寿班在此一乐也”字样,可知戏台至晚应建于清光绪末年。戏台为栏杆式建筑,高约8米,硬山式屋顶,三面封闭,一面看戏。台基高2米,台口宽约5米,台深约8米,台正中绘有二龙戏珠图,两侧绘有四幅戏画,后台绘有戏画三幅,其中一幅依稀可辨是《孟良降妖》的戏曲故事,每年逢会必演戏酬神。与陇东接壤的宝鸡县马营乡郭家崖村菩萨庙内的戏台,坐东面西与菩萨殿堂相对。戏台为台基式建筑。中堂置木屏风,上挂有《醒世楼》匾额,出场门顶书有“镜花月明”字样,上端为《甘露寺刘备招亲》三国故事戏画,入场门顶上端绘有唐代故事《郭子仪七子八婿大拜寿》戏画,戏台顶棚饰有八卦太极图、彩龙彩花图案。亦是每年农历逢会唱戏酬神娱众。
  2.陇东一带的戏楼
  沿丝绸之路西出宝鸡进入陇东地带,位于华亭县砚峡乡的“翠峰山砚峡寺戏楼”,据庙碑记载,庙宇始建于唐高宗丁卯年(公元667年),元顺甲午年(公元1354年)间曾重修,并将翠峰山望月楼改建为乐楼。改建后戏楼高二丈二尺,大三间砖木结构,两层楼阁上悬下空,八个翘角伸出,上挂风铃,屋脊嵌有琉璃瓦,寿字琉璃瓦封檐。台内正中隔板上刻有八仙上寿、福字、狮子滚绣球等图案。两侧上下场门框上绘有仙女散花、麻姑上寿。中柱上刻有楹联“日晶照天下,月明定九州”,横额为“清平福地”。戏楼四周植有八棵苍松,一块大青石,三座庙,众称“八百(柏)一十(石)三座庙”。整体上给人以优雅恬静神秘之感,且极具文化氛围。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至三月二十日为庙会期,届时官吏富户,文人乡民商贩云集,会期相约借班唱戏,开戏前有鸣炮“催台”的习俗。
  位于陇东天水西关的“伏羲庙戏楼”与著名古迹伏羲庙隔路相望。戏楼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6~1521年),200余年后至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翻修,并保持原明建筑的风格。戏楼结构为单檐悬山顶,房顶着琉璃碧瓦,脊饰缠枝牡丹。戏楼高8米,宽三间,上下二层,上为戏台距地2米,台口宽4米,深4米,下层悬空,可行人。每年会期酬神演戏。
  位于天水北道区麦积山古窟瑞应寺东侧的“麦积山戏楼”据《麦积山大事年表》记载,戏楼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戏楼横,梁上题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征用麦积、草滩、红崖、卧虎四村,五百民夫重建。由画工宋跛子,木工刘满太主事”字样。戏楼为土木结构,共三间,高6米,长8米,台深6米,台口距地2米。楼顶饰有“五脊六兽”,檐下有斗,花板及方木,前后场装有透花隔板,出入场各门有框、扇,戏台左右侧为文武场面座,装有木质栏杆。自戏楼初建经明至清逾时300余年经修葺又经民国。麦积山戏楼历经四代,不知有多少戏班演戏,在其中演绎了历史的轨迹。逾天水西去,位于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会宁杨集乡西川村的“陇西小戏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500余年后,至民国九年因地震坍塌。后由当地民众集资出力依原样修复。戏楼颇具明代庙宇建筑风格,依然是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台顶置有浅浮雕刻制的“陇镇雅观”木匾一幅。每年逢传统农节或庙会,特邀戏班登台唱戏。据存有记载的,先后有化俗社、葫芦社、文化社、兰州“老班子”、关娃班、民乐社等戏曲班社来此演出。位于陇东以北丝绸之路沿线的宁夏地区,清初以前宁夏各地戏曲演出主要在各类寺庙所建的戏台之上,每年正月初一始至正月二十九其间有三期庙会;二月初二龙王庙会始至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七月十五至年终十一月初的东岳庙会,之间仍有十数期各庙庙会以及不定期的各类庙会。会期以祖传旧制祭天、敬神、、唱戏,祈神娱众。各类戏班在庙会期间是最为忙碌的时日。各类寺庙戏台诸如:建于明代的真武庙戏台,建于明初的报恩寺戏台,文庙戏台,关帝庙戏台,建于明永乐年间的中卫高庙戏台,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龙王庙戏台,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财神楼戏台,三星庙戏台,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药王庙戏台等等。其中关帝庙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同样是雕栏画栋,碧瓦盖顶。民国时山西梆子十二红戏班,秦腔葫芦班常于此台唱戏。
  到清中叶以后,沿丝绸之路入驻宁夏各地的外地商贾均在当地修建会馆并同时修筑戏楼戏台,如太汾会馆、两湖会馆、直隶会馆、山西会馆。所建戏楼十分考究,雕梁画栋,戏台为伸出式,台口可三面观,戏台下为散座,戏楼两侧为包厢。会馆戏台为各类戏班增添了可供艺人唱戏献技谋生的场所,也为民众娱乐受化、丰富社会生活增添了去处。同时也为各商行扩大自身声誉、增加收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会馆戏台诸如建于清光绪年间山西籍商人修筑的太汾会馆戏台,又名三晋会馆戏台;建于清光绪十六年的西湖会馆戏台;建于清同治十三年由“福兴公”商号出资的火神庙戏台等。其中三晋会馆戏台坐北朝南,木质结构,画梁雕柱,重檐歇山,台高2图24兰州张掖路城隍庙内的戏楼米许,台宽6米,深6米露天场,可容纳600余人观赏。多为山西梆子戏班或过路蒲腔戏班上戏之所。
  到民国时期,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有了变化,于是专供戏班演戏的戏园开始于市营业,戏园内置有椅座,两侧设有包厢,戏园提供茶水干果,供观众饮嚼观戏。如建于民国十六年的“月华舞台”可容300余人看戏。十年后戏园重修,木质结构,三面环楼,戏台为半月形,台口宽,8米许,深6米,并更名为“新华舞台,”俗称“小戏园”。
  兰州是沿丝绸之路西去两关的重镇,位于兰州张掖路城隍庙内的戏楼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兰故有庙在城西北面,以为金明昌丙辰嘗修葺之,元至大戊申复修,至洪武乙丑恶重修”。城隍庙始建于金代章宗七年(公元1197年)复修于元代武十五年(公元1308年),重修于明太祖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嘉靖至清代亦曾重修。到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戏楼又由省官绅捐资重修。戏楼座南朝北,整体上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始为会期,西北地区畅行的秦腔、眉户、曲子戏以及外来戏种如蒲剧、豫剧、京剧等众多戏曲班社在此上戏,酬神娱众。
  位于兰州滨汉中路东端的白云观内的戏楼。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在西郭外,黄河滨道,道光十七年建,十九年列入祀典。”原有两个戏楼,一个在上白云观位于极寿山顶;一个在下白云观位于雷坛河下游,黄河南侧,均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下白云观至今保存完好,是一组三进院建筑。戏楼坐北朝南,面对大殿,四亭式木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瓦顶。观内香火极旺,酬神唱戏经年不断,各界民众相拥赶会,热闹非凡。
  3.河西走廊戏楼
  沿丝绸之路西去便进入河西第一要镇,古文化名城武威。位于武威东南隅有“文昌宫戏楼”,文昌宫庙宇初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300余年后于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由县民捐资修建,文昌宫戏楼全高约10米,砖木结构,由十六根木柱支撑,戏楼外形为歇山顶式,双层卧脊飞檐,脊顶有鸱吻兽头。戏楼坐南向北与桂籍殿相对,台高近3米,台宽10米,深10米,三面开式,台下四面敞开,可行人。每年会期聚众酬神,届时戏班上戏,游人云集。
  出武威沿丝绸之路西去,途径永昌。永昌东会馆戏台乃由陕西商人于清中叶集资修建,由会馆经管,接纳了无数当地戏班和外来戏班演艺献技,为会馆招徕了生意,也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乐趣。
  出永昌即直达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汉时面对西域,张掖喻有,“张臂掖国”之意。张掖又名甘州,城南有一泉,其水清凌甘甜,故以泉水之美命名甘州。仅河西古甘州城乡便修建了一大批戏楼戏台,“据文化部门调查,新中国成立前共有116座古戏台,著名的有山西会馆戏楼、王母宫戏楼、仙姑庙戏楼、关帝庙戏楼等。”①在这些著名的戏楼中现仅有山西会馆和戏楼保存完整,戏台高约2米,后院与大佛寺相连,台内有两边门,门眉上分别写有“入相”“出将”颜体字;戏台两侧建有围栏看台,与戏楼同高,长约20余米,深约5米,同样是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此会馆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后多次修葺,是集殿堂、楼阁、戏台、牌坊为一体的建筑群。又如修建于明代万历年(约公元1573年间)的玉皇庙,前后经过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重修。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募修。主要建筑有大殿、玉皇楼山门、戏台、看台等。亦是雕龙画栋,风格古朴,庄重典雅,是明代殿堂式建筑。又如:城隍庙初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88年)之后,历经天顺、嘉靖、万历至清代顺治、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山门对面筑有戏台、牌楼,每当城隍庙会,这里必然是人山人海,商铺小吃、杂艺、甘肃腔、地方戏、鼓乐唱声夹杂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呈现一派浓浓的热闹景象……
  肃州(今酒泉)近连嘉峪关,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镇。明清时期酒泉一带有200余座寺庙、道观、尼庵,可见信仰之盛,精神寄托之地随处可往。同时,凡有寺庙,门前大多建有戏楼、戏台,如北关仙姑庙背靠背戏台,每当“仙姑下凡节”,便人山人海,信女云集,前殿烧香拜贡许愿,殿后戏楼戏班争先献艺。城隍庙庙门对面的对口戏台,每当城隍庙会与甘州城隍庙热闹景象无二,可谓是人、神、商的大聚会。据博物馆髦耋老人回忆,各乡村“计有136座戏台(楼)”其中六座草台,两座戏楼;市,区有12座戏台,三座戏楼。到了清朝末年渐出现演艺戏曲的“茶园”、“戏园”。艺人们的演出场所渐变为固定的场地,但各民间戏班仍然走乡窜演,不绝于道。
  位于长城西段的嘉峪关关帝庙戏台便是古建筑中的一例,初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飞檐画栋,井口天花格内绘有八卦图案,约高于一人的台上有二侧门,门楣上挂有“出将入相”字样。到清代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嘉峪关游击装什衣、右肖把总秦六成、曹良臣、黄志等军民重建,其间经历了明末清初两个半世纪的漫长历程,自建成至今已近500年历史。由此可见,驻守边关的二朝将士们对戏曲艺术的需求是热切的。从戏楼初建年代算起,1545年正是昆山腔产生并兴盛且与“俗唱”并肩同进的时期。此时弋阳腔走遍大江南北,西秦腔即甘肃腔也已产生,而守关将士又多是陕甘一带人氏,对家乡戏的热爱是自然的。在关帝庙戏台初建之前,西秦腔已在河西四郡一带出现并巡演。嘉峪关关帝庙戏楼自明嘉靖二十四年初建以来,据老艺人回忆,此戏楼前后有近百个班社演出过,有些戏班于戏楼四周墙壁上和木柱上题字记载演出年月及各种戏曲脸谱,后经粉饰,风吹日晒雨淋,原迹多已不见,仅存后台东西两侧立木柱上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魁盛班武忠”,“清光绪二十九年山西大平县全盛班”,“民国十三年秦舞台”,“毛目同庆班”等遗迹字样。戏楼楹联写道:“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戏楼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极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以此中原内地绘画、建筑艺术西渐也可略见一斑。
  嘉峪关关帝庙戏楼亦是内地神庙祭祀文化与戏曲文化演绎的结合体,是“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理念在丝绸之路东西段交汇处的再现,它与山西关帝庙戏楼形制大体相似。它曾为各路戏班提供了出入关隘演艺的场地,它应是戏曲文化出关西渐的历史见证。
  西出嘉峪关,沿着丝绸之路北道便进入西域第一站——哈密。
  4.丝绸之路北道一带戏楼、戏台
  哈密自古以来是西域通往内地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北道重镇。自汉通西域后,这里就成为重要的驻兵屯田之地。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封额贝都拉为一等札萨克,赐印编旗,置哈密为清廷所辖之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在哈密设厅。在此之前驻扎清军已开始屯田,随着各级政权设立,使此地有了安宁的环境,河西一带边民开始流入屯田,商贸渐盛,各种文化习俗也在哈密形成氛围,庙宇、祠堂、会馆、商铺逐渐出现。如祭祀之地:天山顶关帝庙、哈密西河坝大坡的龙王庙、观音阁、刘猛将军庙、娘娘庙、城隍庙等。“湖西岸建有戏台一座,每年四月初八为庙会日,远近农民男女老幼,骑马坐车,前来赶会看戏。”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八,温支英路经哈密适逢其会,他记叙道:“是日适值赛会,为哈密第一盛举。商家植年以董其事,文武官员皆往祀神献剧,游履如云,颇极一时之盛。”戏台两侧有长联一幅,上联写道:“往事几千年,君相师儒,此日仅留陈迹。慨河山犹旧,姓氏频更,天地长存,英雄安在?传疑传信,只供后世清淡,丰功伟绩总成空,徒想象三代衣冠,六朝裙屐。”下联写道:“奇观日数部,悲欢离合,登场绘出全神。又宵小弄权,虽荣亦辱,忠贞信义,由苦而甘,是幻是真,堪作斯时炯戒,富善祸淫诚不爽。莫单看绮罗霞灿,弦管风流。”①之外,还有建于清雍正七年位于哈密老城的哈密帝王庙戏楼;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哈密无量庙戏楼;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哈密城隍庙戏楼;建于清光绪初年的哈密定湘王庙戏楼;建于清光绪初年的哈密关帝庙戏楼;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三省会馆戏楼等。依此可见哈密其地清代时文化氛围之盛。在其他节日也在上述戏台上过庙会酬神唱戏。
  哈密近邻镇西府(今巴里坤)自清以来辟为通往丝绸之路北道重要的粮马育养之地,据史料记载:“清代和民国初期,镇西城里和城郊可供唱戏的戏楼有老君庙、关帝庙、山西庙、娘娘庙、三宫庙、马王庙、地藏寺、仙姑庙、关岳庙、龙王庙、三清庙(南山庙)11处。这些戏楼和庙宇同时建成,雄伟壮观”。如建于清代的地藏王菩萨寺山门戏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龙王庙戏楼;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的马王庙戏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的巴里坤武庙(关岳庙)戏楼等。
  位于丝绸之路北道要塞的吉木萨尔(唐时的北庭都护府)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清代移民屯垦以来即是重要垦区之一,各类屯民云集于此,内地民俗文化氛围优盛。有文史记载的戏楼有数十处之多,他们分别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砖木结构,斗拱飞檐的后堡子庙戏楼;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的娘娘庙戏楼;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的长山渠大庙戏楼;建于清道光年间的芳芳窝子大庙戏楼;建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的吉木萨尔县城大庙戏台,砖木结构,斗拱雕檐。建于清光绪初年的东岳庙戏楼;建于清光绪二年的头工大庙戏楼;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的二工大庙戏台;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的三台大庙戏楼;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的吉木萨尔龙王庙戏楼;建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的羊圈台子大庙戏楼等。从庙宇的数量及戏楼、戏台的布局来看,在清、民两代时期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极其繁盛的。
  清末民初,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旱码头”古城子奇台境内会馆所属戏楼(戏台)较多,较大的会馆有直隶会馆、山西会馆、陕西会馆、陇右会馆、四川会馆、中州会馆、两湖会馆等。”其中的山西会馆:“大门两侧的木栅栏内,各塑有两名马武弁,西栅栏内白马鞍辔在身,静立待发,东栅栏内、紫马竖鬃悬蹄,嘶鸣待奔。正殿中供奉关帝君的金身塑像,手端着黄绫裹大印的关平和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分立两侧。”这种建筑布局和泥塑全身人马像与嘉峪关关帝庙制式极为相似。“正殿后面的广场上,耸立着当时在古城以高度驰名的春秋楼,登上三楼眺望,城内外一览无余,大门甬道后,便是戏台。”①古城的山西会馆既是一个同乡相聚之地,也是个商贸客栈,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庙宇性的祭拜之地,少不了建有戏台,这种制式与河西张掖的山西会馆相似。
  再看建于古城奇台的陕西会馆,“前门临街、后门通文庙巷。大门内30多米处有一个坐北面南的戏台。”依附陕西会馆的陕西商号“复顺玉”主事还出资支持会馆“从关内搬来把式(演员),购置戏装道具,使奇台出现了正式秦腔班。”“自清乾隆末年,京、津、晋、陕、豫、湘、川、甘等省市八帮商人来奇台古城这座‘旱码头’经商,随着商业的繁荣与兴旺,戏曲在奇台也逐渐兴起。”这里的“自清乾隆末年”按年代推算应该是1776~1796年间,随着如上所述“八帮商人来奇台古城”经商,同时又名古城为“旱码头”其含意以古城为商贸中心中转站,贸易行为向周边地区扩展、流通,可延续到古轮台、红庙子、昌八里、景化、绥来以西等地,随着商贸繁盛,内地各类人物也会沿着这条丝路北道流入各地,随流而来的各戏班也会依各州县巡演至此。乾隆末年(应该在1776~1796年之间),西北一带的戏曲,如秦腔、眉户、灯影戏、泥头戏(木偶戏)、地方曲子等入驻奇台古城,是在这个时期,至今算来也有200多年的历史。这种综合艺术形式在古城奇台一带生存并扩散,
  至今在民间流传,表明有他们生存的土壤,这个土壤便是世代屯垦于这一带的西北移民。
  在“清代和民国初期,奇台有庙观百余座,各庙供奉的神灵以籍贯区分:河南人祀岳飞,山西人祀关羽,陕西人祀周文王、周武王及周公。”各个省份的人,各有其崇拜祭祀的偶像,同时随着乡音、乡曲、习俗的差异,引进组合各自的戏曲班子以娱性寄情也是自然的。由此古城一带便出现了秦腔、眉户(小曲子)等戏种。这些各路戏班艺人们在庙会活动中便可以大显身手,如每年的城隍庙会、娘娘庙会、龙王庙会等寺庙的戏台上便会被各班艺人所占据,庙会活动也必然会招来各商号设点搭铺,人潮涌动,由是市声、锣鼓点声、声腔声不绝于耳,这番热闹景象与河西诸州庙会情景一般无二。
  越过历史古都北庭府,往西便是乌鲁木齐。又名迪化,还曾有过红庙子之称。迪化屯城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此城又称“南关土城”是首府城建史上的第一座城池,文献记载的“一垒”、“土堡”、“城周一里五分”即指此城。此城是在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平定准噶尔部之后,为恢复地方秩序,巩固军事成果,实行屯垦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建。“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已有肆市500间向官方缴税。当时塔城的黄金、和田的玉石,乌什、鄯善、吐鲁番的畜产品都集于此贸易,成为早期茶、马匹、丝绸等物的贸易集市。”这座南关土城的建立,便成为清廷驻军以确保军事成果,维护社会安定,行统酬屯垦和商贸集市为一体的职能机构所在地,它对于巩固边防,发展经济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驻军维护周边秩序,屯垦人员不断往来,商贸繁荣,“庙宇寺院相继而立,据记载有具体方位年代的庙宇寺院有关帝庙、农王庙、罗祖庙、老君庙、药王庙、财神楼、五圣宫”等。这一系列寺庙初建时,按内地惯例必建戏楼和戏台,以娱众信徒及众神,从而招徕众多看客以旺香火。五年后即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迪化新城竣工;又四年,迪化新城城隍庙竣工。其正门前建有戏楼,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城隍诞辰之日,在此举行盛会并请戏班演戏,同时行城隍出府风俗。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之前的红庙子,“寺庙坐北朝南,由前殿、中殿、后殿、戏台、厢房五部分组成,在迪化庙宇中属规模较大的建筑。最初修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的药王庙,主体建筑有庙门、大殿、东西配殿、戏楼等。”左文襄公祠修建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为祭祀陕甘总督、钦差大臣左宗棠而建,以褒扬左宗棠讨伐阿古柏侵略军,坚决主张收回伊犁并主张在新疆建省的功绩。祠堂占地面积二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戏楼、过厅、厢房、后殿组成前后两院。”再如刘襄勤公祠,是为祭祀甘肃新疆巡抚刘锦棠,以褒扬其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出关后总理营务,收复失地,战绩卓著而建。“祠堂占地面积四千一百余平方米,由祠门、戏台、过厅、厢房、大殿组成。”还有修建于清代的至今在红山脚下唯一遗存的大佛寺山门,“坐北向南,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正脊砌砖,雕莲花戗,脊起翘平缓,斗拱构造质朴,檐下彩绘八仙图案。清时,红山脚下曾是一片古庙群,其中主要有大佛寺、三皇庙、北斗宫、地藏庙,海神庙、火神庙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十五、九月初九,人们都去赶红山庙会,拜佛、求雨、求子。庙会期间搭台唱戏,商贩云集,热闹非凡”。①
  从史志等历史记载中,我们以庙宇、会馆、祠堂这些历史建筑中的戏楼、戏台为依据来分析,推算戏曲这一艺术形式入驻首府的大约年代:首府城建史上的第一座城池——迪化屯城,也即后来称之为南关城,建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随着屯城的建立,“庙宇寺院相继而立”,而这些寺庙建筑,按内地建筑文化惯例必建戏楼、戏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迪化新城建立。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迪化新城城隍庙竣工,正门前建有戏楼。由此可以确认:迪化屯城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已成为南北疆繁盛的贸易集市,加上“庙宇寺院相继而立”,为各类各路戏班创造了献技卖艺、谋求生计的好去处,依此推算,各类戏曲应该是在乾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公元1760~1762年)先后出现在首府乌鲁木齐城建史上最早的城池——迪化屯城中,距今算来也有240余年的历史了。自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流放到迪化新城的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四库全书的总纂者纪昀,在边城生活过三年,他所撰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八中有“登岗顶关帝祠戏楼”之句。在他的《乌鲁木齐杂记》中有“元夕各屯十岁内外小童扮竹马灯,演昭君琵琶杂剧,亦颇可观”,即是对各腔曲的评价。他又记述了当时戏曲演出情景:“酒楼数处,日日演戏,数钱买票,略似京师。”以此可以推理确定,在纪昀流放来之前、迪化城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戏曲演出。他的“登岗顶关帝祠戏楼”一句可能记述了他初来边城随意游览,登戏楼远眺。“日日演戏”、“略似京师”,这是他远离京城与之比较发出的感慨。由此可以确认各类戏曲演艺驻留首府应在乾隆二十五年前后。距今约两个半世纪的历程。纪昀在他的《乌鲁木齐杂记》文中又记道:“有梨园数部,遣户中能昆曲者,又自集为一部,以杭州程四为冠。歌童数部,初以佩玉、佩金一部为冠,近昌吉遣户子弟新教一部。”这是一段记述各路戏班的记载,由此可见,各庙宇会馆戏楼戏台,在纪昀来边城之前,已有他们登台献艺了。
  出迪化新城南去,为丝绸之路中道第一站,史称高昌城郭的吐鲁番,据史料记载:“清末吐鲁番旗,便出现民间的同乡会馆,当时在县城设有“陕西会馆、甘肃会馆、二湖会馆”等,每逢年节喜庆庙会期间,除举办社火活动外,还邀请戏班来吐鲁番演出。”以演秦腔为主,本戏折子戏连续半月之久。
  5.玛纳斯河两岸戏台
  位于天山山系北坡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玛纳斯,西汉时属乌贪訾离国地,唐时隶北庭都护府管辖,明时属瓦刺地,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建绥来堡,四十三年建县。因绥来堡乃钦定县名,故称绥来县。1954年改名为玛纳斯。
  ①《乌鲁木齐市志》。此地自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丝绸之路北道开通以来,它便是丝绸之路北道通往西海的重要关口、必经之道。至清代乾隆中叶自建绥来堡之后,堡内先后建有文庙、关帝庙、城隍庙,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过城隍庙会,人们抬城隍木雕像出府游街行像,在庙门前唱戏。这时期“秦腔是传入县内最早、影响最广泛的剧种。清乾隆年间,陕西、甘肃一带的‘把式’(民间艺人)流落到玛纳斯。”看来,乾隆二十八年建绥来堡,距迪化屯城建成(乾隆二十三年)过了五年时间,而绥来堡是在历史遗城的基础上钦定命名的,城内应遗留一些上朝的古建筑,戏楼戏台的修建也该在建堡前后,即公元1763年左右。到乾隆时期之后,此地又先后修建了大佛寺,寺前广场建有戏楼,据昌吉文史资料《历史在诉说》中记载:“寺前有一广场,北端有一个坐北向南的戏台,与大雄宝殿相对..唱过不少戏文。”又修建有娘娘庙,“也是坐南向北,端直百米处有简陋的戏台,每逢庙会即在这里唱戏。庙会三天,戏台东西两侧,高搭帐篷,茶市饭馆,高朋满座。”“王爷庙又称定湘王府,始建于光绪年间,后屡有扩修。”“有山门三进,进中山门即是一个木结构的精美戏台,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台上有‘出将’、‘入相’两个边门,后台为化妆室。戏台两厢白壁上绘有《刘海撒金钱》和《哪咤斗海龙》的水墨故事画,绘画精美..台前院中两侧立有两个带斗旗杆。”直到“民国末年,全县有52座寺庙。”①除了这些以各种崇拜物为偶像的庙宇之外,此地至清末民初先后建有各地同乡会馆7所,这些会馆也大多修有戏台之类的建筑。由此看来,玛纳斯县自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建绥来堡至清末民初在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先后修建庙宇会馆近60座,其中大多建筑有结构不等的戏楼戏台,从众多的固定演出场地和各种庙会举行的日期算来,几乎月月有为期长短不同的各种聚会。由此可见,各种戏曲在此地活动的盛况来。
  6.边城伊宁戏台
  位于西陲边城的伊宁市,两汉至晋时为乌孙国地,归属西域都护府。至唐702年之后,归属唐北庭都护府。经过漫长的政局动乱,历史变迁,到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在固勒扎修筑宁远城,乾隆三十一年在巴彦岱建惠宁城,乾隆四十五年在今汉宾乡建熙春城。以上诸城均派管仓、同知等官员并驻兵防守。在这之后,伊宁经受了外族入侵、内乱等变故。到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宁远等伊犁九城收归清廷。光绪十四年宁远设县,辖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尼勒克、新源、巩留、特克斯、昭苏等县及惠宁、熙春两城。伊宁是丝绸之路北道通往西亚、东欧的必经之路,自丝绸之路北道疏通以来,便与中原内地依靠丝绸之路有着千缕万丝的各种联系,起着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往交流的枢纽作用。随着宁远、惠宁等城池的建立,军屯、民屯、遣屯陆续全面施行,内地各省区的各类入迁人口不断增加,随之而带来了各类文化习俗。各地商号、各省区的同乡会馆也随之设立,由此以各种宗教信仰和崇拜偶像为尊的庙宇也相继林立于市。仅在“宁远城内建造了约10座庙宇,其建筑风格规模和结构各不相同,除两座公所外,都是飞檐瓦顶”。①
  宁远城内的庙宇有:关帝庙、娘娘庙、城隍庙、鬼王庙、龙王庙、方神庙等,这些寺庙因上述原因,戏台是少不了的,如其中的龙王庙在宁远城内便建有二座,“庙为正方形,砖木结构,有正殿和东西厢房,庙后有一块空地,门庭高大,正殿为泥塑龙王像,庙前300米处有人工筑起的土台,台前座池两边为长方形土台。每年龙王庙会或开春时节在这里演庙戏,男观众坐池内,女观众坐两边土台上。戏场周围各种小吃、小玩具很多,叫卖声不断,热闹非凡。”②这些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继而由陕西、山西、甘肃、河北、二湖以及杨柳青人组织各种同乡会馆,其中也有建戏楼戏台的,或借用寺庙戏台聚会演戏,以娱性聚情。或于农历二月二、四月二、六月二,七月十五等农历节气日举行社火庙戏等活动,欢庆祝愿百事昌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