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蚕桑与牛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3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蚕桑与牛耕
分类号: J803.9
页数: 2
页码: 0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可谓是一个多事而又繁盛的交替期,在生产工具和技术方面,养蚕与牛耕的传入对西域散乐舞诸艺术从物质上,生产资料上提供了诸多可能。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散乐舞艺术 阿克苏

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可谓是一个多事而又繁盛的交替期,在生产工具和技术方面,养蚕与牛耕的传入对西域散乐舞诸艺术从物质上,生产资料上提供了诸多可能。有一个美丽地传说描述了蚕桑业传入西域的经过:“于阗..初无蚕桑,乞邻国不肯出。其王即求婚,许之乃告曰:‘国无帛,可持蚕自为衣’。女闻,置蚕帽絮中,关防不敢验。自是始有蚕,女刻石约勿杀蚕,娥飞尽得治茧。”①又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二》中记载:“瞿萨旦那国(于阗国)..。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志,遂允其请。翟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诚曰:尔致词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棉,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惟王女帽不敢以检,遂入瞿萨旦那国。”又据(《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述,“在舟舟乌里克..我发现的一块画板上绘一中国公主,据玄奘所记的一个故事,她是将养蚕业介绍到和阗的第一个人。……相传这位公主因当时中国严禁蚕种出口,因将蚕藏于帽内暗自携出。因为这一桩可敬的计谋,后来和阗国内遂奉她为神明,于都城附近特建一庙纪念她,玄奘过此曾参谒过”。②
  这些美丽的故事记叙了一个历史事实,不论直接或间接的过程,和阗国桑蚕之源是来自中原,正是由于蚕桑业首先在和阗一带兴起,从而使“桑树连荫”改变了生活环境,随着蚕桑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商贾贸易业的兴盛和市井的繁荣,同时各种丝织品也相继问世。丝线、丝绳、丝弦被用于各种行业,丝弦也必然的被运用到各种弦乐器上。这些乐器工具的改制,其意义是深刻的:“从蚕丝制琴弦对弦乐器发展所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来看,也是其他古代部族无法比拟的。试想我国古琴艺术发展到如嵇康《琴赋》描绘的那样高的境界,若换成动物皮弦能达到吗?”③早于嵇康的蔡邕所著《琴操》所例琴曲及对琴曲的评价用词之高妙,也说明了丝弦乐器之表现能力的深邃之处,随着西域各地弦乐器以动物皮、肠筋作弦逐渐改制以丝弦为弦,从音律的准确度,到音色上细致清彻亮丽的变化是西域音乐的一个进化,它为日后乐律上精确的定律和集各地律制形成的旦、均做了生产资料上的物质铺垫,也使传播于中亚各地的散乐那些粗俗原始的演奏风格有了清新细腻的改观。
  从罗布泊出土的木简中记录着“因主薄奉谨遣大侯究犁与牛诣营大试受”①以及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石窟中属于两晋时期的第175窟壁画中牛耕图来看。这,种牛耕方法与山西平陆枣园东汉墓壁及甘肃嘉峪关汉魏墓壁画所见者相同。从出土墓壁画文牍以及遗留工具残件及佛窟壁画记载上,可以看出从魏晋时期牛耕技术开始逐步在丝绸之路各道采用。生产资料和技术上的改进,对西域各地农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农耕经济繁荣促进农贸集市繁华;也促进边屯闲暇之时观赏民间散乐,乐舞、百戏表演。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