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日本乐舞艺术之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4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日本乐舞艺术之美
分类号: J709
页数: 3
页码: 274-2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日本乐舞艺术之美的情况研究。
关键词: 日本 乐舞艺术 艺术研究

内容

综上所述,古代日本乐舞艺术是一个与外来文化不断进行交流的艺术,从历史上来看,它对外来文化,尤其是对中国的汉、唐文化的依赖非常大。日本的乐舞艺术交流史大致分三个时期:中国乐舞传来之前的本土乐舞;乐舞艺术交流时期;对外来乐舞文化的消化变容时期。外来乐舞大规模地传入日本之前,乐舞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但也有一些朝鲜半岛以及通过朝鲜半岛与中国南部交往的乐舞,但这种交往是极其稀少的。飞鸟时代,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统治的国家,从此开始与隋唐频繁往来,日本大规模地学习了隋唐宫廷燕乐和朝鲜半岛传去的乐舞,制定了系统的宫廷雅乐。日本的奈良时代是与中国进行交往的最鼎盛的时期,19次的遣唐使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唐代的宫廷“燕乐”,民间“俗乐”、“散乐”以及佛教乐舞大批涌入日本国土,成为日本乐舞艺术的主流,充实了日本乐舞艺术的表演形式,丰富了舞蹈种类,促进了日本乐舞艺术的发展。日本后世产生的新的艺术品种,如猿乐、田乐、能乐、狂言、歌舞伎等都受到了巨大影响。日本的乐舞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汉、唐文化的冲击,再加之本民族的思维定势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舞蹈美之风格。
  日本舞蹈类的总体风格是,动作平稳,节奏缓慢,舞姿柔和但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强力,舞蹈很少有腾踏跳跃等激烈的动作,舞蹈姿态一般表现为屈膝半蹲、坐腰、后背挺直,臀部下垂,五指并拢。舞蹈行进时,全脚掌着地,拖地而行,表现出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之情。此外,它也注重一些肩、臂的动作,在日本神乐、舞乐、能乐中,都可见到那些独特的肩、臂动作。在“能乐”中,表演者的服装袖子很长,观众看不见手腕的动态,于是形成一种隔袖观其肘臂动态的欣赏方法。日本传统舞蹈中脚的动作也比较独特,且含有许多内在的深刻意义,它能通过舞者脚踏舞台地板的声音给观众以各种不同的感觉。在日本的“能”、“狂言”中常常可以见到舞者腾高跳跃之后,落地时以膝着地的动作。日本“能”的鬼戏中有这样一个剧情:汉代宫女王昭君嫁给匈奴时,带去了一枝杨柳枝,君王(汉元帝)在镜子中看到了枯萎的杨柳,也看到了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影子,单于在笛子、哚子的伴奏声中登场,他双脚踏地跳跃,以膝着地并发出声响,这一动作表现了单于狂暴的性格。这是以“力”为基本动态的艺能,使人见之产生敬畏之心。日本能乐大师世阿弥曾阐述过日本舞蹈动作是一种力的表现理论。在《风姿花传》一书中,还对“力”的舞蹈动作进行划分,认为优美的、舞蹈化了的“力”的动作是表现神的动作;丑陋的、扭曲的“力”的动作代表鬼魂的动作。另外,世阿弥还对“能乐”的表演理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说:“动十分心,动七分身。”他认为,只有表演者充分调动了心劲,才能更好地支配身体动作,使演技达到一个高水平。
  日本舞蹈美学风格是在长年累月的岁月磨砺中产生的,它的形成也和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脱离不开,日本舞蹈美的形成与以下几点要素分不开。
  第一,稻作文化影响了日本人性格的形成,也决定了日本人亲自然、亲植物的温和儒雅的性格,使其与驰骋在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性格完全不同。
  第二,日本是偏于远东一隅的岛国,它四面环海,境内多山路,平原极少,它没有巍峨、险峻的高山,没有浩荡磅礴的大江大河,气候温暖湿润、充沛的雨量,葱绿的树木,千百年来,使生存在这种自然环境和气候之中的日本人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民族性格和纤巧和蔼的文化特征。
  第三,四面环海的天然屏障,使日本很难遭到外族人的侵略,它拥有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环境,这种环境形成了日本人的民族集团意识,有着强烈的、内外分明的意识。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他们更注重实用性,只要有用,就全盘端来,如他们借鉴了中国儒教治国方针,完善了“大化革新”,制定了律令制度,保障了社会稳定,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第四,瀚海屏障,也是造成日本人从不拒绝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因素。他们拼命学习中国文明,接受中国思想观念,如“中庸之道”,它强调不偏不倚,淡泊清雅,逐渐形成日本本民族的审美传统。
  第五,日本人重实际,思维方式与中国有很大差别。中国人重思辨、重理性,富有创新精神,是一种伸张性很强的思维方式。而日本人则是重视现世的实用,重保存,是一种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乐舞艺术多是对外来乐舞原封不动的保存,有着一条较少变化的传承线,这就使得汉、唐乐舞传到日本后得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第六,日本文化是复合型的,它的原始信仰以敬神为主,中国儒学、佛学传入日本后,日本将之与神道很好融合,之后,形成日本特有的宗教文化。宋代,禅宗传入日本后,镰仓幕府对此给予了极大的扶持,成为构建武士精神框架的重要因素。禅宗传入日本后,对其乐舞表演、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日本的审美情趣透射出重精神、重自然、重闲寂、幽雅、简素等光彩,它也构成日本艺术美的核心,后来的茶道、花道、武士道等艺术都体现出了这种精神。日本的古典舞蹈沉稳静穆,音乐凄怨单一,令人产生无穷妙想。郁达夫说:日本艺术是“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义”,点明了日本人的审美特征。而以上这些日本人的审美传统形成与千百年来接受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