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町幕府的乐舞艺术——能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41
颗粒名称: 二、室町幕府的乐舞艺术——能乐
分类号: J709
页数: 3
页码: 269-2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室町幕府的乐舞能乐艺术的文化背景及发展情况。
关键词: 室町幕府 乐舞艺术 能乐

内容

(二)室町时代的能乐
  室町时代是继镰仓幕府时代之后又一武士时代,这一时代的代表性乐舞是“能乐”。所谓“能乐”是有歌有舞的戏剧,它追求艺术的音乐性、舞蹈性,并以能乐为美的准则。能乐也是日本演艺剧的一种假面舞剧,它强调艺术的情节美、造型美、绘画美、音乐美,突出一个“情”字,表现亲子情、爱情等不同类型的人物情感。
  “能乐”最初由表演者自编、自导、自作词、作曲,并且自演,后来才有了不同分工,有了专职人员。它经过“能乐”大师观阿弥、世阿弥的整理达到能乐表演的顶峰,并且也形成了一套能乐的美学标准。
  “能乐”是一种面具歌舞,日本很早就有戴面具而舞的传统,众多学者认为它受了中国吴地伎乐的影响。早在大和时代,中国南方的吴乐经由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传入日本,被日本称之为“伎乐”。在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内有200多具樟桐木制和干漆制的假面。在这些面具中,除了狮子和迦楼罗之外,其余都是人面。从面具造型来看大部分是中亚、西亚的胡人形象。除了这些外来的胡人形象的面具之外,还有不少日本传统舞乐面具,这其中也有不少人面和兽面,如“龙王面”、“纳曾利面”、“八仙群”、“拨头”、“还城乐”等,此外,还有伸舌头的老妪“胖面”和老翁的“唉面”。“能乐”面具与伎乐面具形象虽然不同,但日本学术界公认它是受了伎乐面影响的产物,能乐面有:“翁面”、“鬼神面”、“怨灵面”、“女面”、“男面”等。在能乐表演中,面具的不同方位,不同的程式化动作,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情趣。如面具朝下,表示悲哀,面具朝上表示喜悦。能乐表演强调演员通过不同假面动态表达不同的心理活动。
  能乐与伎乐、舞乐面虽然同是假面乐舞,但它们却有着不同来源。伎乐面纯粹是外来的产物,舞面乐是直接对唐代歌舞戏的模仿,而能乐面则是日本化了的面具。尽管能乐面是日本化了的面具乐舞,但它的表演程式却依旧沿袭着唐代歌舞大曲的程式,如“序、破、急”的结构。唐代大曲的结构是:序——是乐器独奏或轮奏的不同曲调,此时表演者不歌不舞;中序——曲调放慢,只歌不舞;或者有些抒情舞蹈;破——节奏加快,以舞为主;急——节奏更快,舞蹈进入高潮。
  日本能乐美学家世阿弥将这一结构运用于能乐中,但他没有僵死套用,而是以“导入——发展——终结”来表现序、破、急的结构。能乐的表演基本按照这一程序进行。如“五番能”(即指神、男、女、狂、鬼)初番指神灵,又称胁能;二番指武士;三番指美女;四番指狂女;五番指恶鬼或天狗。在这些之间的表演空间中还插进一些狂言的滑稽表演:“这种演出的排列程序是能乐演出的基本理论,它是按照‘序、破、急’的原则排列的。”①世阿弥在《风姿花传》中,十分强调序、破、急的排列结构。由此可见,能乐的面具形象虽已日本化了,但它的演出结构却仍然沿袭着唐代歌舞大曲的模式。能乐中还保留有“杨贵妃”的节目。唐代玄宗的贵妃杨玉环以“霓裳羽衣舞”为世所瞩目,唐代众多的日本遣唐使不会不有所闻。并将此带回日本。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对杨贵妃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歌作过注:“磬、箫、筝、笛、递相搀。击、〓、弹吹声迤逦。自注云‘凡法曲之物,众乐不齐,惟金、石、丝、竹,次序发声。《霓裳》序拍,亦复如此’。又: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注云:‘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中序擘瑭初入拍,秋竹吹裂春冰坼。注:‘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飘然转旋随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注云:‘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鬘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注‘《霓裳破》凡十遍而终’。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注:‘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根据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及其注中所说,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基本是按照“序、破、急”的大曲排列程序进行的。
  日本能乐中的《杨贵妃》是取自序、破、急三段体中的中序一段慢拍舞蹈。舞蹈情节取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其内容大致为:杨贵妃被缢死在马嵬坡之后,唐玄宗整日陷入哀痛之中,派遣道士去寻找杨贵妃的灵魂。道士从天界寻找到地下冥府,最后来到蓬莱仙境,在那里遇见杨贵妃。杨贵妃边流泪边向使者谈起与唐玄宗的恩爱时光。杨贵妃边唱“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边作妙态无穷的舞蹈动作。这一段能乐被日本演艺界公认为“美丽的夜游之舞”。表演者身着华丽服装,头戴垂挂鬈带的步摇冠,显露出雍容华贵的气质。
  在能乐当中《杨贵妃》的节目与唐代白居易描绘的霓裳羽衣舞非常相似,从表演者穿着打扮到情节内容,演出结构均与唐代乐舞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日本能乐的杨贵妃是以白居易的《长恨歌》而展开情节,从这一点也说明日本人民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仰慕之情。处于东亚的朝鲜半岛与日本海岛上的人民非常仰慕白居易,他的诗风靡于两国社会。日本文坛认为白居易的诗具有“移情”作用,尤其在平安朝时代,在磋峨天皇的带领下,文人们都喜欢吟诵白居易的诗,模仿他的写作方式,白居易的诗成为上层贵族品赏玩味的高雅文化。在历史积淀的作用下,几百年之后的室町时代的能乐中便有了《杨贵妃》的艺术结晶。
  (二)能乐的文化背景
  能乐是室町时代的产物,室町时代是继镰仓幕府时代之后的又一武士时代,但它的社会体制与镰仓幕府有很大的不同。镰仓是公、武两家分别执政的时代,而且,武家统治权比公家高。公家是贵族阶层的遗存,武家是新兴的统治阶级,公家享受着高官厚禄,却没有实权,武家掌握着政治实权,它实行统一的专统统治,使镰仓时代呈现出兴旺发达稳定的社会局面。而室町幕府时代则不同,武家势力逐渐衰弱,公家权力逐渐加强,出现了公、武权力不明的历史局面。并且,公、武两家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此时得到相互容纳,室町的武士阶层逐渐蜕化变质,它一反镰仓时期武士所提倡的节约、简朴、注重清白的优良作风,开始追求奢侈淫靡的享乐生活。如足利义满大肆修建亭台楼阁等追求享乐、挥霍无度,使室町时代出现财政紧缩、物质不足的贫困现象,贫困造成了另一新族的产生,即倭寇。倭寇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往的最大障碍,他们不仅走私于中国、朝鲜之间,还经常掠夺中、朝、日三国之间的商贸财物,明朝为此感到头痛。为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顺利交往,明朝统治者重贿足利义满,足利义满为挽救财政空缺,与明朝签订“勘合贸易”之约,并联袂打击倭寇,进行贸易交往。当时用日本的剑、铜、扇、屏风、漆器具与中国明朝的生丝进行交换,这一外交措施,使室町幕府统治的社会出现了安定局势。安定的局势使人们能够潜心研究各类精神文化。这一时期,儒学、佛学的研究重又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对儒、佛理论深入研究的五山学派。除此之外,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公卿文人流落他乡,平民百姓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同时平民阶层的形成,平民阶层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当时出现了御迦草纸、连歌、谣曲、狂言等平民文化艺术。御迦草纸是当时社会短篇小说的统称,连歌是有韵文的新兴文学,谣曲、狂言是戏曲艺术。谣曲后来成为能乐的脚本,狂言后来随能乐又进一步发展为戏剧艺术。能乐在室町时代是前代各种歌舞艺术的集大成者,成为室町时代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消遣性艺术。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