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镰仓幕府时代的艺术——田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40
颗粒名称: 一、镰仓幕府时代的艺术——田乐
分类号: J709
页数: 3
页码: 267-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镰仓幕府时代的田乐艺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 幕府时代 艺术 田乐

内容

(一)田乐
  “田乐”是日本镰仓时代武士阶层喜爱的乐舞艺术,它是唐乐自飞鸟、奈良朝传来之后,经过平安时代贵族阶层对外来乐舞文化咀嚼、消化、积淀下来而产生的表现艺术。可以说,它是受唐代散乐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日本传统乐舞艺术。
  “田乐”在镰仓时期的兴起,是与武士将军北条氏的喜好分不开。在当时,所有的艺术都处于低调阶段,只有田乐备受青睐。日本书籍《太平记》中记载,当时“不分贵贱,都热衷于田乐”。田乐师的待遇也是非常优厚的。日本的“田乐”是在“散乐”基础上形成,散乐原从中国传去,它在日本奈良朝东大寺大佛开光仪式上演出之后,便成为历代寺院中的仪式乐舞。
  “散乐”在中国起源较早,在周代时就已形成,在当时它泛指各种不同的民间歌舞。在中国古代乐舞史上,散乐因时代不同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同。在周代,它泛指各类民间舞,而在汉代,它则指一些俗乐、百戏,到隋唐时代,它则包括杂技、幻术,以及各种民间歌舞。日本接受的中国散乐,基本是指隋唐时代民间歌舞、杂技等艺术。散乐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奈良朝,经过平安朝,镰仓时代之后,散乐在日本已发生了极大变化,甚至可以说变得面目皆非了。日本音乐史学家伊庭孝这样说:“平安朝后期,一些极其淫猥的节目也与曲艺一起进行表演..此类散乐后来终于被禁止入宫”。中国的散乐,其表演形式在镰仓时代与日本传统乐舞“田乐”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艺术“田乐能”。其实,日本的“田乐”与中国民间歌舞“秧歌”非常相似,都是一种围绕农耕种植而展开的一种祈丰收歌舞。“田乐”在日本的最早表演是一种插秧歌舞,表演者头戴花笠,脚蹬高腿木屐,边歌边舞的形式,舞蹈动作均是对插秧等劳动动作的直接模拟,有鼓、笛等乐器伴奏。它的表演形式有些与中国东北海城地区的秧歌相似,海城地区的秧歌也是源于插秧的民间歌舞。这种不同地区的相同歌舞现象,可能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相同的农耕文化圈,相同的种植业造成相同的思维观念。二是作为一种稻作文化伴随着人员迁徙,文化流动而对日本列岛产生的一种影响。它们都是围绕稻作文化而展开,田乐表演时,从表演者脚穿高腿木屐与中国东北秧歌的踩高跷的表演方式等相同性来看,在日本的“田乐”和中国的民间歌舞之间一定会有蕴涵着的源远流长的相互影响、交流的传承关系。
  中国的民间歌舞“秧歌”一直是中国民间社会中最活跃的民众娱乐形式,它由简到繁不断发展,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甚至在今天,仍然是中国民间最活跃的歌舞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它被包孕在散乐范畴中。受中国散乐影响的田乐,在镰仓幕府时代突然备受武士阶层的喜爱,并不是说,武士开始对种田栽稻的农耕仪式乐舞感兴趣,而是在农耕祭祀歌舞发展而来的表演艺术中被注入了一定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它能充分体现日本武士阶层的精神面貌与文化修养。新产生的“田乐能”是一种杂糅儒家礼教,佛家禅宗,本土神教三者合一的乐舞艺术,这种源于“散乐”,发展为“田乐”,提高为“田乐能”的乐舞艺术,是镰仓时代的统治阶层,凝聚武士力量的精神武器。在统治阶层的倡导下,“田乐能”成为镰仓时代武士阶层欢迎的表演艺术。日本音乐史学家伊亭孝说:“田乐中所用的乐器有大型田乐鼓、腰鼓、振鼓、铜钹子、偏木之类。其大小各种鼓均属于附有系带的阿拉伯、叙利亚系统的鼓类。”①一语点明,日本的“田乐”是一个“混血儿”,它是与海外文化艺术交流之后的一种艺术,不仅表现形式受到外来影响,乐器伴奏中也有中亚、西亚的乐器,由此可见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的领域之广,日本接受了古丝绸之路传来的文化影响而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二)田乐的内在精神气质
  “田乐”是能够表现武士精神的乐舞,镰仓幕府时代是一个充满武士精神的时代。武士精神被通称为“武士道”,它是一种武士所应遵守的行为道德的准则,是一种受外来文化影响,经过咀嚼、消化,与本民族传统审美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国民精神。武士阶层从平安时代开始形成,到镰仓时代兴盛起来,它由镰仓第一代将军源赖朝建立。源赖朝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铁将军,为维护武士政冶的统治,他建立了武士“御家制度”,分给效忠自己的武士很多田地及特权。他将土地与军事紧紧联结在一起,使武士在军事上、经济上完全依赖将军,构成主仆一体的紧密关系。但是,光凭物质的维系还不够,源赖朝深知物质维系只能拴住身而拴不住心,要使武士全心全意效忠,就要有精神的力量来维系,这种精神力量便就是武士精神。他将中国宋代的禅宗与武士道杂糅在一起,创造出武士信条,如忠诚、自我牺牲、廉洁清白、尚武、节俭等,也就是既要求武士有精湛的武艺,又要求武士有谦和礼让的美德。镰仓各代统治者所执行的这一治国方针,使武士成为社会的军事贵族阶层,对安定国内局势,抵御外患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镰仓时代,正值中国宋、元时代,当时的亚洲局势比较严峻,朝鲜半岛由高丽朝统治,中国北部由金统治,南部由南宋统治。当时,蒙古铁木真统一了游牧部落,号称成吉思汗,之后不久便骑马挥戈,四处出击。成吉思汗先后占领了中国北方,降服了高丽,平定了云南和西藏,继而又进军中亚、西亚。他率领的军队如旋风席卷,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他的后代忽必烈更是智勇过人,统一了中国,定国号为元。建国后不久,便开始对日本进军。元朝先向日本镰仓幕府提出建交的要求,遭到拒绝,便出击日本,镰仓幕府便不惜一切纠集武士进行抵抗。忠诚可靠,自我牺牲的武士精神在抵御外来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向披靡的金戈铁马终未能挺进海岛,“弘安之役”成为炫耀武士精神的成功战役。自此之后,武士精神便被发扬光大。后来又与中国儒家礼教思想进一步结合,使武士道精神更加深化,成为日本独有的国民精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镰仓幕府时代所有的文化艺术都在追求这样一种精神,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色与平安时代完全不同。平安时代的文化艺术追求一种细腻柔和、温良谦恭、风花雪月式的谦谦君子风格,而镰仓时代的艺术风格则是粗线条的、充满阳刚雄健的男子汉气概,他们对无病呻吟、凄苦哀怨的艺术作品不感兴趣,而喜欢内涵刚劲的“田乐”。“田乐”是凝聚武士力量的代表乐舞,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乐舞,是日本将外来文化、思想、乐舞与本民族文化、思想、乐舞很好结合成为反映本民族精神的乐舞艺术的典范。除此之外,其他所有乐舞艺术都处在不受重视的、苟延残喘的状态之中。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