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乐舞传入日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37
颗粒名称: 二、中国乐舞传入日本
分类号: J709
页数: 3
页码: 255-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乐舞传入日本的文化艺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中国 乐舞 传入日本

内容

(一)飞鸟时代乐舞文化
  日本的宫廷雅乐,可以说是儒教、律令制、佛教三者结合的产物,也是表现一种政治体制的礼乐。飞鸟时代,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刚刚建立,日本统治者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开始与隋朝积极进行交往。
  中国的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建立了统一王朝,也稳定了东南亚的政治局势。隋朝强大的国势吸引着日渐衰微的日本国力的君主们,为巩固统治地位就要谋求新的政治体制,主张革新的苏我氏推古天皇,任命了新的摄政皇子,即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主张文化立国,把中国传去日本的佛教和儒教作为指导思想。佛教和儒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但被圣德太子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并付诸实践当中。圣德太子精通汉语,研究过《诗经》、《书经》、《孝经》、《论语》、《左传》、《礼记》、《管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汉书》等。他还曾仔细钻研佛教,写下《三经义疏》(即对“法华经”、“维摩经”、“胜鬟经”三部经典加以注释的书)。他将中国儒教、佛教思想与日本国情相结合,对日本原有旧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又亲制《十七条宪法》规定:“国靡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所任官司,皆是王臣。何敢与公,赋敛百姓。”确定了中央集权的原则。在公元646年又发布革新诏令。他的革新内容主要有:“弘扬佛教,确立等级冠位,对隋通好,编修国史。”他的“大化革新”的思想基本采取了中国儒家礼教治国的方针,如他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的“以和为贵”以及“君则天小,臣则地小”等思想均可从孔子的《论语》和五经中找到。中日两国的艺术交流自他开始大规模进行。他曾派小野妹子拜见中国皇帝,还派南渊请安、高向玄理、僧旻等留学生赴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历史、儒家经典,他们回日本后成为圣德太子进行“大化革新”的骨干。
  圣德太子推崇儒教、佛教思想,于是在古代日本便有了这两种思想体系的物化表现。佛教是日本飞鸟时代的主要文化内容,它是一种日本本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合流的艺术。如推古天皇时期的飞鸟寺,它是日本第一座佛教寺院,并被认为是具有中国风格的寺院。飞鸟寺建立之后,日本各地又相继建造出四天王寺、法隆寺、中宫寺、橘寺、广隆寺、法起寺、妙安寺等寺院,这其中的法隆寺和四天王寺是圣德太子建造的。这些寺院无论从造寺造佛的风格来看,还是从佛像的造型来看,凹状的大圆柱形的栏杆、人形的托架,明显具有外来文化特征。坂本太郎说:“同高句丽古坟的壁画以及中国云冈、天龙山等处石窟中六朝时代的建筑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①寺院里的佛具、日用品等各种装饰物也显示了外来成分,“工艺品中随处可见的忍冬蔓草花纹图案,这不仅在云冈石窟等六朝遗物上也可以看到,其原型还可以在土耳其斯坦、犍陀罗、波斯萨珊王朝以及东罗马、希腊等处找到”。②在圣德太子统治期间,由于他极力倡导“与隋通好”的思想,使他统治的飞鸟时代文化带有浓重的外来文化色彩,在法隆寺上所表现的中国六朝时代的风格和键陀罗、波斯、东罗马、希腊风格的艺术装饰品,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文化艺术东渐的历史。
  飞鸟时代是佛教的文化艺术时代,这一时期的歌舞艺术也带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如“伎乐”。伎乐是一种戴假面具的歌舞艺术,它也是一种佛教艺术,据传是百济人昧摩之带到日本的,它原出自于中国的南方吴地,伎乐舞传到日本后成为各大寺院做法事时必进行的歌舞仪式活动。可以说,飞鸟时代的乐舞是佛教特色的乐舞。
  (二)奈良时代乐舞文化特色
  奈良时代是日本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的历史阶段,也可以说,奈良乐舞文化是对唐文化的全盘照搬。
  奈良时代开始实施的律令政治,仍以佛教文化为中心。公元701年制定的《大定律令制》表示日本古代国家形制的完成,它是经过几个世纪发展而成的。它完全模仿了中国汉、唐社会的政治体制,确立了天皇的最高地位,并宣扬王权神授无人能代替的统治思想,确立了行政机构,规定了不同身份等级。奈良时代的政治体制也继续采用了中国儒家政治思想来进行。它的政治思想体制虽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文化艺术却仍以佛教为中心。奈良时期的佛教艺术与飞鸟时期的佛教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飞鸟时代的佛教主要是中国北魏时的佛教,而奈良时代则主要是唐代的佛教,唐代佛教更加有中国文化特色,它杂糅了儒教、道教一些思想成分,其内涵更加充实。当时日本往中国派遣唐使多达19次,在遣唐使当中多为留学僧人,如曾跟玄奘学习过的日本元兴寺的道照僧人。中国的鉴真和尚也东渡日本,在唐招提寺设戒坛传布佛法,使唐的佛教文化在日本广泛普及。唐代的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变迁,渗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日本接受的佛教是带有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唐代佛教。
  佛教文化传入日本后,逐渐取代了儒家礼教统治的地位,日渐深入人心。后来日本人把佛教与本国的神结合在一起,形成神佛一体的形象。东大寺是日本皇家寺院,也是国家宗教活动的中心。东大寺正仓院里已保存有许多舶来品,包括“金器、漆器、革制器、陶器、玻璃器和染织品,约有三百来件,多系从中国、西域、印度、波斯与东罗马直接、间接输入的物品。”①在佛教文化极为兴盛的奈良朝时代,大批的遣唐僧人将中国的文化艺术尽力采撷而来,对唐代宫廷燕乐的节目也是尽可能搬来之。唐代宫廷乐舞传入日本,在日本浓重的佛教氛围中,也都被罩上了佛教的光环,成为佛教寺院里的重要节目。因此,也可以将奈良朝时期的乐舞称之为佛教乐舞时代。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