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弥生时期对外来文化的依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29
颗粒名称:
二、弥生时期对外来文化的依赖
分类号:
J709
页数:
2
页码:
244-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日本的文明史,是一部接受外来文化、消化外来文化、发展本土文化的文明史,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原始人种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吴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对中国文明的景仰,喜欢夸耀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出身。
关键词:
日本
艺术文化
发展
内容
日本的文明史,是一部接受外来文化、消化外来文化、发展本土文化的文明史。在远古时代,它几乎依赖于中国的先进文化发生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会像中日两国关系维系的那样长久、那样深远。有史记载的中日两国关系可以追溯到汉魏时代。《魏志·倭人传》被公认为中国正史第一篇记叙日本列岛的传记,它如实记载了日本远古先民倭人的情况。如“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根据文献记载,我们得知日本早在弥生文化时代,便与中国建立了文化往来的关系。日本弥生文化时代相当于中国秦汉之际。弥生文化是与弥生陶器有关的一种原始文化。弥生时代的陶器有瓮形的和壶形的,比绳文时代陶器有所进步。绳文时代的陶器多为草绳样花纹的陶器,是日本最原始的陶器。在绳文文化时代,日本与中国尚未开始交往,自弥生时代起,日本先民开始接受中国汉文化的影响。
汉人在日本沿海一带定居,使汉人的先进文明自然传入日本国土,未开化的倭国人对汉人的先进文明是极乐意接受的,毫无排他之意,他们用四面环海的、取之不尽的海产品与中国汉人进行交换买卖。此外,汉人还教会他们纺织技术、种稻、打制不同的铜制利器,还有各种装饰品和铁制工具等先进生产技术。汉人的先进文明开拓了倭人眼界,带动了日本社会文明的发展。
由于中国商人的作用,使落后、不开化的倭人从一开始就十分迷恋、崇拜中国文化,并常常自诩为中国人的后裔,这些在史书《魏略》、《晋书》、《梁书》中都有记录。如《魏略》中有“其俗男子皆黥面而文,闻其旧语,自谓太伯之后”。《晋书·四夷传·倭人》中记:“男子无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谓太伯之后”。《梁书·诸夷传·倭书》:“倭者身示太伯之后,俗皆文身”。根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日本人自称为太伯的后裔,而且有黥面文身的习俗。后汉司马迁《史记》中有“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太伯是周王之子,因躲避季历来到荆蛮之地。后来他随同荆蛮习俗也断发文身,并建国称吴,自立为荆蛮之王,号称太伯。当时的荆蛮之地指的是中国南部吴越之地,断发文身是吴越之地的习俗。从以上《魏略》、《晋书》、《梁书》记载来看,倭人自称为吴越之地的后裔,将他们与中国南方人种联系起来,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原始人种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吴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对中国文明的景仰,喜欢夸耀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出身。
在当时,北九州一带是远古东亚贸易交往的最终点,它一方面与朝鲜、中国建立各种联系,另一方面又与列岛内各商业网点建立联系,它是内外贸易交往的衔接点,也是贸易交往的集散地,更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文化的交汇之地。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