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伊斯兰乐舞在中国的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2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伊斯兰乐舞在中国的传播
分类号: J709
页数: 3
页码: 239-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 伊斯兰乐舞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关键词: 伊斯兰 乐舞 传播

内容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东西并峙,两国之间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唐朝与阿拉伯有两条交通路线:一条陆路丝绸之路从中国新疆到中亚、波斯、伊拉克、叙利亚、地中海东岸;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部海港到马来群岛,经印度洋、阿拉伯半岛的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底格里斯河,抵巴格达。通畅的陆海交通要道使伊斯兰首都巴格达有专门销售中国丝绸、瓷器的市场,在中国长安、广州、泉州、扬州有专门销售阿拉伯、波斯物品的市场。随着两国频繁的贸易交往,不少阿拉伯人定居在中国。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文化。两宋时,中原战争频繁、交通受阻,但在东南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与阿拉伯人之间贸易仍然进行。13世纪成吉思汗率军西侵,迫使中亚、西亚大批穆斯林涌入中原。元朝时期中亚穆斯林成为正式编入户籍的中华民族家庭的成员,其宗教信仰依旧保存,“今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万余,俱西向以行拜天之礼”的穆斯林保持着严格的伊斯兰教礼仪,“虽适殊域,传子孙,累世不敢易焉”。①
  唐代、元代大批伊斯兰信徒进人中原,带来了中亚、西亚的音乐与舞蹈,积淀至今有以下几种类型:喜庆节日中表演的“耍场舞”;崇尚武术的“踏脚舞”;喜尚洁净的“汤瓶舞”;民间舞蹈“宴席曲”;“口弦舞”;“念舞”;“八大棍”;萨满舞;祭祀诵颂“圣经”的舞蹈。
  下面分别叙述如下:
  “耍场舞”舞蹈表演场所在家庭小院里。舞者四人,伴唱两人,舞蹈动作简单明快,有平步前进动作,也有提腿转方向动作。
  崇尚武术的“踏脚舞”,这个舞蹈是回族人防身健身的舞蹈,一般在农闲季节表演。每年阴历十五以后,在月光下,男女无论童叟聚集在麦场上跳踏脚舞。踏脚舞主要以脚和腿部的动作为主。舞步十种,根据李金声的收集:“平踏(双方均抬右腿,向对方腿部踏去,谁出脚快谁就可占主动)。后转(可以左蹁腿,同时左转半圈脚跟打在对方腹部)。扫腿裹脚(弓步、后扫堂、对方躲闪)。顶脚(双方均抬右腿,脚掌相顶,此动作身体倾斜较大)。连环转(连续做转身盖蹁腿)。高转(高抬侧腿,踏向对方后背)。顶腿(两人弓步相顶,僵持)。跟脚(高前收腿跳起后,踏对方腿部)。关后门(右腿伸向斜上方、踏向对方臀部)和燕式跳平踏等。踏脚时身体各部位均属对方攻击的目标,这不但需要表演者具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性、灵活躲闪和起落敏捷的防守能力,而且需要智慧和谋略随时找机会攻对方。”①)
  “汤瓶舞”,又称“沐浴舞”。汤瓶是沐浴舞的道具,它是根据《古兰经》的训示制成的。“沐浴舞”分“大净”和“小净”,“沐浴舞”表现了小净的过程,顺序是洗手,净下,洗三次手,漱口、呛鼻,洗脸三次,洗胳膊三次,在额头、耳、颈抹水,洗足三次,吃水。小净中伴以默念的祷文,这些祷文与沐浴有关。“呛鼻有祈求闻到天堂气息的含义;洗足有祈求后世过遂拉特桥(通往天园的桥名,据说桥形式至险,桥下深渊即火狱)时步履安详的含义;吃水有治愈病疼的含义等。”②沐浴舞的表演男女均着中式白色服装,男戴礼帽,女戴后垂长辐或附网穗的绿盖头,舞蹈的音乐节奏为三拍,由男女混声伴唱,每一动作,做三次,反复进行。
  “宴席曲”,一种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以男子表演为主,舞蹈带有武士风格。动作剽悍、粗犷、表演时舞蹈者做半握拳手势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左右上下翻动,顺便加上头部摇晃动作,舞步平稳潇洒。
  “口弦舞”,也称“坐舞”,多由女子表演。表演时一女子坐在圆圈中心弹口弦,围着她的群体演员做倾听状,也有人对弹口弦,多人对弹口弦的表演形式。舞蹈多为模拟性的动作,上身缓慢摇晃,脚下轻轻踏步,表现妇女细腻的情感。
  “念舞”,顾名思义是自念自舞的宗教舞蹈,多以男子为主。几个男子或几十个男子围坐一圈,盘腿念经,念到经语规定的语句时开始摇晃身体,先是轻微摇晃,慢慢加大动作幅度。一般在“开斋节”、“古尔邦节”时表演。
  “八大棍舞”,一种用花儿曲调伴奏的舞蹈,舞蹈多由男子跳。舞蹈时,舞者手持短棍,敲击左右肩、小臂、肘、腕,发出的声响颇有节奏感。
  “萨满舞”,一般在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时由群体男子在广场上跳。开斋节是伊斯兰教徒看见新月(月牙)时实行开斋的宗教活动。古尔邦节也称做“宰牲节”。在宰牲节上伴随着一些舞蹈活动:“当鼓乐转入萨满的节奏时,人们纷纷进场,自动地围拢,与古老的伊斯兰教天体舞蹈一样,沿逆时针方向舞蹈前进,每人的动作虽然不同,但都在含着鲜明的‘咚’的鼓声中落脚。因此,在各自悠摆舞动中又有整体的和谐一致,形成壮观的场面与磅礴气势,节奏变快后,动作也随之激昂热烈,不断出现萨满特有的‘单步跳转’、‘控地空转’、‘连续跳转’等技巧动作,观众人山人海,互为呼应。”①
  在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音乐和舞蹈素材。维吾尔族穆斯林一生都与音乐相连,婴儿出生、男孩“割礼”、婚丧娶嫁,都要由阿訇念《古兰经》,每天清真寺塔楼还能传来人们祷告时的带有旋律的声调。节日里教徒们高唱《古兰经》的曲调“克拉埃提”,还随着鼓吹乐跳刚劲的萨玛舞。
  萨玛舞或称“萨满舞”,它源自游牧民族对原始拜物教宗教信仰活动。维吾尔族的伊斯兰舞蹈一般保存在古老的萨玛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徒在首领的主持下围圈而坐,先由领唱无伴奏散板形式的“依克买特”,其他人在歌声中做祷告、忏悔,歌曲进入有节奏的音乐段落时,众人开始发出“啊、啊”等单词,随着节奏加快,众人身体开始向前、后、左、右摇晃,然后站起来跳萨玛,直到筋疲力尽为止。萨玛舞蹈有着自己的一套表演形式与风格,其舞步稳健扎实,动作有力,在众人的各自悠摆舞动中又保持和谐一致,动作有“单步跳转”、“擦地空转”、“连续跳转”等。后来该舞蹈又与夏地亚纳舞结合,在节日里群众娱乐性舞蹈活动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夏地亚纳舞蹈形式比较自由,队形不固定,舞蹈具有欢乐、跳跃、轻快等特点,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舞蹈。萨玛舞与夏地亚那舞中的“小跳步”结合,使舞蹈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
  塞乃姆,是维吾尔族穆斯林的表演性舞蹈。赛乃姆一词来自阿拉伯语。表演形式比较自由,可在室内,也可在广场表演;既可独舞、双人舞,也可三五人一块跳。舞蹈动作有扬眉、动目、动肩、移颈、挑闪腰、弹指、拍掌等,还有拉裙、托帽、瞭望等动作,舞步有三步一抬、压踢步、横垫步等。舞蹈时一般用手鼓掌握节奏。唐代杜佑《通典》中对西域舞蹈这样描述:“胡舞铿锵镗嗒,..是以感其声者,莫不奢淫燥竞,举止轻飚,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从杜佑描述来看,西域舞蹈除了具有伊斯兰教宗教舞蹈因素,却带有更多的波斯、印度的风格。由此可以说,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跳的赛乃姆是杂糅西域各民族舞蹈成分的舞蹈艺术,舞蹈中具有浓厚的阿拉伯、波斯、印度舞蹈色彩。

附注

①吴鉴:《重立清净寺碑记》、《泉州伊斯兰教石刻》,9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①②李金声:《论回族民间“踏脚舞”》,摘自《舞蹈艺术》,8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①孙龙奎、刘建:《宗教舞蹈》,248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