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五章 阿拉伯乐舞艺术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21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阿拉伯乐舞艺术研究
分类号:
J709
页数:
10
页码:
232-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阿拉伯乐舞艺术研究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阿拉伯
乐舞
艺术研究
内容
阿拉伯文化也称伊斯兰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人的宗教,也是所有东西方世界穆斯林共同信仰的宗教。由于《古兰经》的传播,阿拉伯语成为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用语。阿拉伯的文化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对波斯、印度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后来成为与佛教、基督教三足鼎立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阿拉伯地区的文化、历史、艺术具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的特点。
第一节 伊斯兰教兴起之前的文化艺术
伊斯兰教的文明可以说是撒拉逊人创造的文明,它属于世界历史中古时期的文明。阿拉伯帝国在欧洲占有一部分地域,但大部分位于非洲和亚洲,其文化带有鲜明的近东特色。其宗教与政治密切配合,并在生活中起到统领作用。
撒拉逊人也可以称作阿拉伯人(“撒拉逊人”最初指阿拉伯人,后来用于称呼伊斯兰教的教徒),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中东地区的一些民族也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明迄始于中古时期。阿拉伯文明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它的文明曾经影响了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阿拉伯人居住在伊斯兰教发源地——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北面与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相连,东接波斯湾,西接红海,南接阿拉伯海,半岛以西部为最高,逐渐向东低下,沙漠覆盖全岛大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面积27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远古时期阿拉伯半岛脱离非洲大陆和伊朗高原,成为三面环海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是被沙漠覆盖着大部分的半岛,半岛上有几处世界文明的绿洲之地,如西南地区的也门,南岸的哈达拉毛,东岸的哈萨,西岸的汗志,即希贾滋。著名的伊斯兰教兴盛之地麦加为汗志首府。
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封闭地理位置没有影响阿拉伯先民与世界的交往,早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前,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就影响了阿拉伯半岛的历史文明进程。半岛南部首先进入文明社会,现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碑铭,考古学家认定是公元前8世纪的产物。根据铭文记载,阿拉伯人在半岛南部也门一带最早建立了国家。
查希里叶时代(阿拉伯半岛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时期)是伊斯兰教尚未产生之前的没有信仰的时期,也是阿拉伯半岛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大约经历了一百年,生活在这一时代的阿拉伯人泛指北方阿拉伯人。这一时期的北方阿拉伯人尚处在原始野蛮阶段,以血缘关系组成氏族与部落,氏族首领为“舍赫”,具有调节民事纠纷、保护水源和寻找新牧场的职责。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在氏族内部讲求人与人平等,认为人的伦理道德最高表现是豪侠和慷慨。一人受袭击,氏族全体成员都反击,两氏族之间的仇杀可延续数代,但对自己的朋友,阿拉伯人会慷慨解囊。这种民族性格至今保存在阿拉伯人之中。
在查希里叶时代,北方阿拉伯人基本没有音乐舞蹈,而仅有语言文学形式存在。北方阿拉伯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不同,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大多喜歌善舞,而唯独阿拉伯人,似乎天生没有舞蹈的细胞,但是阿拉伯人酷爱诗歌。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说:“智慧寓于三件事之中,法兰克人的头,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阿拉伯人认为:“人的优美,在他的口才之中。”氏族时代的阿拉伯人用诗夸耀自己的历史,夸耀自己的祖先,用诗诅咒敌人,诗歌成为查希里叶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
第二节 伊斯兰教兴起之后的乐舞艺术
麦加是伊斯兰教发源之地,在伊斯兰教兴盛之前,也门经济贸易逐渐衰落之时,这一带曾为阿拉伯对外贸易的重要的集散之地,也是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沿岸的主要贸易通道,更是为世人瞩目的宗教祭祀之地。
麦加位于希贾兹南部的狭长山谷中,这里有崇山峻岭,气候干旱炎热,土地非常荒凉。城内有一古寺叫“卡尔白”神庙。伊斯兰教兴起后,卡尔白神庙又重新修建,成为世界穆斯林崇拜的圣地。
麦加曾是贫富差距很大的商业城市,富人的生活有一些精神享乐的追求,如“有人邀诗人哈桑赴宴,哈桑在席上听了两个歌女唱歌后,回家对人说道:这两个歌女,勾起我回忆蒙昧时代的事来,我那时随侍加萨国王迦卜莱。他每晚必宴饮通宵,歌声曲调之动人,生平不复得享受。那时我见十个歌女:五个罗马姑娘,弹着琵琶,唱着罗马的歌曲。国王在座开怀畅饮。”①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得知,由于商业兴隆,一些外国歌姬舞女来到繁华的经贸都市演出的情况,在这里出现了罗马姑娘、波斯姑娘,这说明阿拉伯半岛已与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频繁的交往情况。
与富人生活相反,穷人生活得极其凄惨,在当时犹太教和基督教是这些穷人的精神支柱。年轻的穆罕默德感悟到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恶劣,开始抨击那些巨富商贾贪敛钱财的恶劣行径,批评不同部落之间的世代仇杀,指责那些不顾亲情埋杀女婴的愚昧行为和贩卖奴隶的行径。他决定用一种方法拯救阿拉伯人。他先到麦加以北山上洞窟静居冥思。到公元610年伊历9月(斋月27日或28日)夜间他发布宣言,《古兰经》称此为“尊贵之夜”。从这一夜开始40岁的穆罕默德宣称得到安拉的使命。
求学是伊斯兰教的核心。穆罕默德说:“学问是牧民失去的骆驼,必须寻找回来。”他打算用学问拯救人类,摈弃不顾廉耻、毫无节制的敛财行径。他建立的宗教立刻赢得了广大穷苦百姓和出身低微卑贱的奴隶们的拥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贫富差距的问题,他说:“他们聚财积富,当作武器。他以为他的财富能使他不灭。绝不然,他必然要被投在毁灭坑的是什么?是真主的燃烧着的烈火。能烧到人的心上,他们要被关在火狱中,呆在很高的柱子上”。②穆罕默德以“安拉”之名很快建立了一个统一政权,建立了一支穆斯林军队。政权建立之后,穆罕默德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清真寺。清真寺既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又是政治、军事、商业等群众集会中心,它充分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精神。此外,他又采取迁士和辅士(迁士:指从麦加迁过去的穆斯林;辅士:指麦加当地奉教的穆斯林)的手段促使宿敌和好,制定宪章。宪章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团结一切与穆斯林合作的“乌玛”。在他的团结的口号的带动下,公元630年,穆罕默德亲率一万大军,收复了麦加,然后他严格规定非穆斯林不能进入麦加。从此麦加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圣地,一直到今天仍然保持它崇高的声望。
伊斯兰文化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由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构成:(1)阿拉伯固有文化;(2)外来的希腊、罗马文化;(3)波斯、印度文化。
在伊斯兰教尚未建立的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多为不识字的游牧群体。先知穆罕默德期间,麦地那和麦加是其文化中心。当时能书写的多为阿拉伯血统的圣门弟子,他们主要研究宗教,这一时期文化呈现出纯粹的阿拉伯风格。倭马亚时代出现非阿拉伯文化风格,即呈现出基督教与犹太教色彩。许多穆斯林学者研究希腊哲学,用希腊哲学的理性思维论证伊斯兰教信仰。阿拔斯时代是民族智力觉醒的时代,学术之风极为盛行,掀起了阿拔斯百年翻译运动。翻译使外来文化逐渐积淀于阿拉伯国土上,这使伊斯兰文化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
阿拉伯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表现在诗歌、散文方面。诗歌起源于查希里叶时代,那时各部落经常举行赛诗会和诗歌朗诵表演。阿拔斯时代的阿布·泰马姆编选了《穆法德勒诗选》和《坚贞诗集》,收录了查希里叶时代至阿拔斯王朝前期400年间800首优秀诗歌。阿拔斯王朝著名诗人穆泰纳比著的诗含蓄微妙,富于伊斯兰哲理。麦阿里的诗作反映了宇宙、社会、宗教和人生诸多问题。
散文代表著作是《古兰经》,它言简意赅、质朴、有气势、有意境,语言优美动听,朗朗上口。
世界著名小说《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涵盖的内容很广,有神话传说、宫廷轶闻、航海历险、名人趣事等内容,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反映了古代阿拉伯社会情景。
阿拉伯舞蹈艺术是很有特色的艺术,起源于早期阿拉伯人的游牧生活。最早的歌舞韵律是按照骆驼行进的节奏进行的。查希里叶时代,有一些商旅驼队吟唱的民谣,在多神教崇拜的仪式活动中还有一些颂歌及歌舞活动。阿拉伯人与希腊、罗马的贸易交往,以及海上争夺战,波斯帝国的扩张活动,拜占庭人的基督教传播,使阿拉伯半岛的音乐舞蹈带有了异国情调。但是,在穆罕默德与麦地那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下,音乐、舞蹈表演是受限制的。在阿拉伯半岛,人们认为歌唱是魔鬼的行为,它会使人背信弃义。这个时代,人们只能阅读散文风格的《古兰经》,很少有音乐舞蹈的歌舞活动。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奠定伊斯兰文化基础之后,阿拉伯音乐称做伊斯兰教徒音乐。到了倭马亚时代,音乐舞蹈活动开始盛行。倭马亚王朝的歌舞活动比它前朝各代都要兴盛,因为一方面人们物质富裕,开始追求享乐生活,另一方面战争俘虏中有大批各国的男女艺人,他们给倭马亚王朝带来了音乐、舞蹈、艺术。艾布·法拉吉的《诗歌集》中列举了不少男女歌手的姓名,这些男女歌手大部分来自波斯和希腊,他们给倭马亚干涸的文化沙漠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歌舞艺术和阿拉伯人从未见到的乐器,如琵琶、小鼓、萧笙、管弦乐器等。娱乐生活非常单调的阿拉伯人对外来艺术很乐意接受,尤其在宽松的、不受拘谨的伊斯兰教束缚的倭马亚王朝,歌舞艺术有了施展的天地。倭马亚王朝歌舞艺术的盛行也与当朝统治者迷恋声色歌舞有关。有史记录:“叶齐德二世的一生是沉湎于声色犬马、歌姬舞女中一生。他的儿子韦立德有一绰号‘麦尔旺家族的浪荡子’,这是因为他迷恋歌舞女色而得名的。据说,韦立德二世是倭马亚王朝中从帝国各地网罗大批歌女到皇宫的第一人。他朝夕与歌女相伴,歌舞弹唱,欢歌宴饮无度。他命令建立歌舞院。但他在位的时候,著名歌手,如木尔拜德、格里德、伊木·阿绮涉、伊木·本哈里兹、图韦斯、达哈曼等都被他招到宫中。在韦立德二世的影响下,社会上无论上层人物,或者普通大众都喜欢歌舞。”①倭马亚时代,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社会上到处莺歌燕舞,波斯乐舞、拜占庭乐舞大量涌入阿拉伯半岛,到处弥漫着多姿多彩、异国风情的乐舞气氛。
阿拔斯时代,音乐舞蹈艺术在阿拉伯半岛得到更大发展。由于财富的积累,使阿拔斯家族挥金如土,在他们的带领下,那些王公贵族上层统治阶级相互竞赛挥霍。王公贵族常常重金赏赐歌姬舞女..“歌手在一个夜晚为哈里发艾敏(公元809~813年)唱了一曲名诗人兼歌手伊斯哈格·摩苏里(公元767~850年)谱写的曲子,艾敏奖赏了他100万迪尔汗。艾敏对他宠幸的一个叫巴兹拉的歌女,曾赏一重金和珍珠无数。”②到了哈德·拉希德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局势稳定,开始盛行歌舞酒会之风,巴格达也出现了大批著名的乐师和歌手,这些乐师和歌手的社会地位很高。上层社会的公主、夫人也积极参加歌舞盛会。小说《一千零一夜》对上层王公贵族歌舞宴饮情况有详细描述。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哈德·拉希德本人也非常喜欢歌舞,他经常举办宴会,邀请歌伎舞女、乐师诗人在宴会上演出,他还在巴格达建立了一座歌舞厅,使阿拉伯有限的传统乐舞得到发展,并流传于后世。
第三节 伊斯兰宗教舞蹈形式
阿拉伯舞蹈在当今世界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源于阿拉伯半岛,又在东西方艺术交流中兼容并蓄,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体系,对东西方舞蹈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不过,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舞蹈不像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舞蹈那样种类繁多。它比较单一,一直附属于阿拉伯音乐之中。阿拉伯的音乐一般是指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确立以后的阿拉伯人的音乐,但它的根源却始于阿拉伯沙漠地带的原始音乐。阿拉伯的原始音乐节奏是伴随着阿拉伯人的游牧生活而产生,它表现了阿拉伯游牧民族对无垠的沙漠、广阔蓝天的生存环境的一种简朴赞美情怀。音乐曲调简单,音域不超过六度,伴奏乐器只有弦乐器松尔,铃鼓杜弗,笛子米兹玛尔,木棒、响板格迪卜。从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简单的曲调和骆驼行进般的节奏以及乐器的状况来看,这一时期的舞蹈还谈不上艺术,仅仅是简单表意的人体动作。
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成为欧、亚、非必经的商业交通要道,麦加、汗志一带先后成为商业中心。商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物质交流、艺术交流也随之发展起来,音乐舞蹈艺术受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以及波斯和希腊乐舞的影响,也迅速发展起来。宗教仪式上,人们不仅吟唱宗教歌曲而且还有祈求神灵保佑的在祭祀音乐伴奏下的形体动作,这成为最早的宗教舞蹈动作。除此之外,舞蹈在商队演唱的民谣、在吟游诗人的歌谣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统治阶级的宫廷官邸中已蓄养着一批专职的乐师、舞女、歌伎。艾布·法拉吉在他的《诗歌集》中对宫廷笙弦不断、歌舞不停的情景有过真切的描述。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之后,舞蹈艺术进入漫长的沉默阶段,舞蹈仅仅成为辅助伊斯兰教传布的手段。
早期的伊斯兰宗教舞蹈是一个不停的、自转的旋转舞蹈,这种旋转是纯真的,并且是执著的。仔细地看,舞蹈者双臂平举,掌心向上,虽然无意但却使人想象到抓拿与放开的姿势。这种力量能打破肉体的局限,把神灵灌注到他们的身上。旋转式舞蹈是敬虔神灵舞蹈最纯真的一种形式。就信仰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狂热的虔诚;就舞蹈而言,它的旋转技巧令人炫目。阿拉伯语中的“转动”,一词既用以说明绕圈挥剑,也可用以说明旋风,足见这动词的形象感与力度感。
“环舞”是原始人类的遗产,古代各国人民对此进行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在阿拉伯半岛由于先民对多神崇拜的痴迷,这种不停旋转的舞蹈有了技巧性的发展。不停地旋转达半小时以上,表演者若不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是做不到的。阿拉伯人出于宗教的需要发展了这种舞蹈,它类似古代康国地区的胡旋舞。
早期伊斯兰宗教舞蹈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盛行的疯狂旋转的宗教舞蹈。世界舞蹈史学家库尔特在开罗观摩伊斯兰教舞蹈之后,对伊斯兰教徒的舞蹈这样描绘:
……在寺院的庭园中有一所奇特的房屋,修建的像一间八边形的、举行接纳入教仪式的教堂。底下一层的四周嵌着拱形木板,是个圆形舞场,上面的一层是个圆形的阳台,一部分给男人用,另一部分用布帷严密地隔开给女人用,还有一部分归音乐家独用。17个僧人坐成一圈,大多数已上了年纪,全都戴着高耸的毡帽。在平台上,一位德高年迈的僧人用鼻音不断背诵着古兰经里的祈祷文。一刻钟后,一位吹笛手用动听的、延续的即兴吹奏代替了老僧的诵经,不时地还插入第二位吹笛手的连绵不断的低音。再过一刻钟,蹲在地上的众僧身体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而卷进此礼仪。时而乐曲变得更为激昂,三支笛子和一把小提琴统率着旋律,这些旋律明显地荡漾着古代土耳其的音符,一只手鼓和两只铜鼓击打出极为狂热的节奏。接着在地上的僧侣中有13个立起身来以逆时针方向徐徐地成一圆形移动着。他们肃穆地跨着步伐,走了些时候,前面的僧侣转向后面的僧侣彼此一躬到底。此时乐曲改变了节奏,他们全都扔掉了斗篷,其中10个人内着白色长袍,其余三个,一个着黑色,一个着墨绿色,一个着灰色。着灰色的那位是阿訇,恰好站在我所在地的下方,其余的僧人走向他,依次向他鞠躬继而吻他。然后着白长袍的10个人像飞一样地冲向前,双臂水平线地外伸,好似飞机的翅膀,他们开始旋转,速度之快使得许多重叠套在一起的长袍鼓得犹如一口大钟罩在身上。四个人组成一个小圆圈,另外六个人组成一个大圆圈,当他们不断旋转时,穿黑色长袍的最年长者处在这两圈之间,他以逆时针方向缓慢地不停顿地移动着。这些年长者张开双臂像陀螺一般地旋转了足足半小时——这是一种令人吃惊的、不可思议的表演。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舞蹈巳使人类的姿态和活动的天然纽带断裂了。在昏昏然状态中,跳舞的人已丧失对自己的身体和自我的感觉,他们只有使身体松懈才能战胜眩晕。..这些僧人在跳舞时都进入“瑜伽”境界。这种舞蹈的本意显然旨在表现天体:日、月轮转的星辰。..这种舞蹈具有原始社会的风味,是出现伊斯兰教的几千年之前就继承了中亚细亚的巫教衣钵。①
库尔特先生所指出的这种伊斯兰教舞蹈在中国新疆喀什地区仍然存在。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在喀什最大的清真寺庙前的广场上,有成千上百的人匍匐在地上做祷告,祷告之后便是狂欢活动。寺庙前的大广场被人分割成几大块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有很多围观的人群,观看一个由不同年龄层次的男人组成的大圆圈舞蹈。舞蹈动作单一重复,双手臂前后围腰——做随着一脚向前踏步再退回的动作同时变换手臂动作。在寺庙高高的屋顶上,坐着几个乐器演奏员,他们猛劲地敲击着手鼓、吹唢呐、弹冬不拉琴。广场上的人们随节奏舞蹈。在喀什地区,还有室内的这种伊斯兰教舞蹈,屋子中间地毡上围圈坐着几位中老年男子,他们先是身体不动地祷告,然后,慢慢地身体随着祷告节奏摇动起来,身体左右摇动先是缓慢地、微弱地动作,然后摇动动作越来越大,最后他们站立起来,身体摆动加上脚步和双手前后变换围缠腰的动作。
伊斯兰教的这种旋转舞蹈后来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传统舞蹈。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不仅限于半岛上,还扩充至印度、西班牙。迁都大马士革之后,又与波斯、拜占庭交往密切。这样以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在印度、西班牙、波斯、拜占庭都有了伊斯兰教徒。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也给予伊斯兰教舞蹈新的养分,促使伊斯兰教舞蹈更加丰满。
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伊斯兰音乐达到全盛时期,这时出现两个音乐中心,一个是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再一个是以西班牙为中心倭马亚王朝的科尔多瓦城。以这两个中心为基点,阿拉伯文化与波斯、希腊、罗马、印度、中国文化不断交流,它们相互渗透、融合,后来发展成为世界阿拉伯——伊斯兰教舞蹈体系。
第四节 伊斯兰乐舞在中国的传播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东西并峙,两国之间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唐朝与阿拉伯有两条交通路线:一条陆路丝绸之路从中国新疆到中亚、波斯、伊拉克、叙利亚、地中海东岸;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部海港到马来群岛,经印度洋、阿拉伯半岛的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底格里斯河,抵巴格达。通畅的陆海交通要道使伊斯兰首都巴格达有专门销售中国丝绸、瓷器的市场,在中国长安、广州、泉州、扬州有专门销售阿拉伯、波斯物品的市场。随着两国频繁的贸易交往,不少阿拉伯人定居在中国。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文化。两宋时,中原战争频繁、交通受阻,但在东南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与阿拉伯人之间贸易仍然进行。13世纪成吉思汗率军西侵,迫使中亚、西亚大批穆斯林涌入中原。元朝时期中亚穆斯林成为正式编入户籍的中华民族家庭的成员,其宗教信仰依旧保存,“今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万余,俱西向以行拜天之礼”的穆斯林保持着严格的伊斯兰教礼仪,“虽适殊域,传子孙,累世不敢易焉”。①
唐代、元代大批伊斯兰信徒进人中原,带来了中亚、西亚的音乐与舞蹈,积淀至今有以下几种类型:喜庆节日中表演的“耍场舞”;崇尚武术的“踏脚舞”;喜尚洁净的“汤瓶舞”;民间舞蹈“宴席曲”;“口弦舞”;“念舞”;“八大棍”;萨满舞;祭祀诵颂“圣经”的舞蹈。
下面分别叙述如下:
“耍场舞”舞蹈表演场所在家庭小院里。舞者四人,伴唱两人,舞蹈动作简单明快,有平步前进动作,也有提腿转方向动作。
崇尚武术的“踏脚舞”,这个舞蹈是回族人防身健身的舞蹈,一般在农闲季节表演。每年阴历十五以后,在月光下,男女无论童叟聚集在麦场上跳踏脚舞。踏脚舞主要以脚和腿部的动作为主。舞步十种,根据李金声的收集:“平踏(双方均抬右腿,向对方腿部踏去,谁出脚快谁就可占主动)。后转(可以左蹁腿,同时左转半圈脚跟打在对方腹部)。扫腿裹脚(弓步、后扫堂、对方躲闪)。顶脚(双方均抬右腿,脚掌相顶,此动作身体倾斜较大)。连环转(连续做转身盖蹁腿)。高转(高抬侧腿,踏向对方后背)。顶腿(两人弓步相顶,僵持)。跟脚(高前收腿跳起后,踏对方腿部)。关后门(右腿伸向斜上方、踏向对方臀部)和燕式跳平踏等。踏脚时身体各部位均属对方攻击的目标,这不但需要表演者具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性、灵活躲闪和起落敏捷的防守能力,而且需要智慧和谋略随时找机会攻对方。”①)
“汤瓶舞”,又称“沐浴舞”。汤瓶是沐浴舞的道具,它是根据《古兰经》的训示制成的。“沐浴舞”分“大净”和“小净”,“沐浴舞”表现了小净的过程,顺序是洗手,净下,洗三次手,漱口、呛鼻,洗脸三次,洗胳膊三次,在额头、耳、颈抹水,洗足三次,吃水。小净中伴以默念的祷文,这些祷文与沐浴有关。“呛鼻有祈求闻到天堂气息的含义;洗足有祈求后世过遂拉特桥(通往天园的桥名,据说桥形式至险,桥下深渊即火狱)时步履安详的含义;吃水有治愈病疼的含义等。”②沐浴舞的表演男女均着中式白色服装,男戴礼帽,女戴后垂长辐或附网穗的绿盖头,舞蹈的音乐节奏为三拍,由男女混声伴唱,每一动作,做三次,反复进行。
“宴席曲”,一种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以男子表演为主,舞蹈带有武士风格。动作剽悍、粗犷、表演时舞蹈者做半握拳手势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左右上下翻动,顺便加上头部摇晃动作,舞步平稳潇洒。
“口弦舞”,也称“坐舞”,多由女子表演。表演时一女子坐在圆圈中心弹口弦,围着她的群体演员做倾听状,也有人对弹口弦,多人对弹口弦的表演形式。舞蹈多为模拟性的动作,上身缓慢摇晃,脚下轻轻踏步,表现妇女细腻的情感。
“念舞”,顾名思义是自念自舞的宗教舞蹈,多以男子为主。几个男子或几十个男子围坐一圈,盘腿念经,念到经语规定的语句时开始摇晃身体,先是轻微摇晃,慢慢加大动作幅度。一般在“开斋节”、“古尔邦节”时表演。
“八大棍舞”,一种用花儿曲调伴奏的舞蹈,舞蹈多由男子跳。舞蹈时,舞者手持短棍,敲击左右肩、小臂、肘、腕,发出的声响颇有节奏感。
“萨满舞”,一般在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时由群体男子在广场上跳。开斋节是伊斯兰教徒看见新月(月牙)时实行开斋的宗教活动。古尔邦节也称做“宰牲节”。在宰牲节上伴随着一些舞蹈活动:“当鼓乐转入萨满的节奏时,人们纷纷进场,自动地围拢,与古老的伊斯兰教天体舞蹈一样,沿逆时针方向舞蹈前进,每人的动作虽然不同,但都在含着鲜明的‘咚’的鼓声中落脚。因此,在各自悠摆舞动中又有整体的和谐一致,形成壮观的场面与磅礴气势,节奏变快后,动作也随之激昂热烈,不断出现萨满特有的‘单步跳转’、‘控地空转’、‘连续跳转’等技巧动作,观众人山人海,互为呼应。”①
在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音乐和舞蹈素材。维吾尔族穆斯林一生都与音乐相连,婴儿出生、男孩“割礼”、婚丧娶嫁,都要由阿訇念《古兰经》,每天清真寺塔楼还能传来人们祷告时的带有旋律的声调。节日里教徒们高唱《古兰经》的曲调“克拉埃提”,还随着鼓吹乐跳刚劲的萨玛舞。
萨玛舞或称“萨满舞”,它源自游牧民族对原始拜物教宗教信仰活动。维吾尔族的伊斯兰舞蹈一般保存在古老的萨玛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徒在首领的主持下围圈而坐,先由领唱无伴奏散板形式的“依克买特”,其他人在歌声中做祷告、忏悔,歌曲进入有节奏的音乐段落时,众人开始发出“啊、啊”等单词,随着节奏加快,众人身体开始向前、后、左、右摇晃,然后站起来跳萨玛,直到筋疲力尽为止。萨玛舞蹈有着自己的一套表演形式与风格,其舞步稳健扎实,动作有力,在众人的各自悠摆舞动中又保持和谐一致,动作有“单步跳转”、“擦地空转”、“连续跳转”等。后来该舞蹈又与夏地亚纳舞结合,在节日里群众娱乐性舞蹈活动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夏地亚纳舞蹈形式比较自由,队形不固定,舞蹈具有欢乐、跳跃、轻快等特点,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舞蹈。萨玛舞与夏地亚那舞中的“小跳步”结合,使舞蹈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
塞乃姆,是维吾尔族穆斯林的表演性舞蹈。赛乃姆一词来自阿拉伯语。表演形式比较自由,可在室内,也可在广场表演;既可独舞、双人舞,也可三五人一块跳。舞蹈动作有扬眉、动目、动肩、移颈、挑闪腰、弹指、拍掌等,还有拉裙、托帽、瞭望等动作,舞步有三步一抬、压踢步、横垫步等。舞蹈时一般用手鼓掌握节奏。唐代杜佑《通典》中对西域舞蹈这样描述:“胡舞铿锵镗嗒,..是以感其声者,莫不奢淫燥竞,举止轻飚,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从杜佑描述来看,西域舞蹈除了具有伊斯兰教宗教舞蹈因素,却带有更多的波斯、印度的风格。由此可以说,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跳的赛乃姆是杂糅西域各民族舞蹈成分的舞蹈艺术,舞蹈中具有浓厚的阿拉伯、波斯、印度舞蹈色彩。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