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东欧乐舞艺术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13
颗粒名称: 第十四章 东欧乐舞艺术研究
分类号: J709
页数: 10
页码: 222-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欧乐舞艺术研究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东欧 乐舞 艺术研究

内容

中世纪的东欧为拜占庭帝国统治,东欧的居民包括希腊人、罗马人、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人等。东欧是希腊文化发源地,也是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地区,拜占庭集中了希腊罗马文化,具有浓郁的近东特色。因为拜占庭帝国统辖着绝大部分的亚非地区,拜占庭使用的通用语是希腊语,艺术也是希腊的,即信奉的基督教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更加神秘、抽象、悲观厌世,更加隶属于政权”①。拜占庭帝国的人口由希腊人、叙利亚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埃及人、波斯人、斯拉夫人、蒙古人、日耳曼人组成,斯拉夫人是农业民族,居住在今天的俄罗斯西南部,随人口增加扩展土地成为他们迁移俄罗斯中部又缓慢接近东罗马帝国的动力,并成为欧洲人数最多的民族。蒙古人奔驰在俄国的亚洲草原,游牧习性导致蒙古人闯入多瑙河流域和拜占庭统治区。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是斯拉夫人与蒙古人混血合成的近代民族。
  多民族的国家文化也必然带有多种色彩,再加上拜占庭帝国的不断扩张,各国商人的贸易往来,乐舞艺术交流也势在必行。可以说,拜占庭是亚欧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拜占庭的国内外贸易相当发达,它不仅有国内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作为基础,而且拜占庭和其他国家商人奔走于欧亚各地,运销东方和西方各种商品。中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埃及的粮食和纸草、叙利亚的织物和刺绣、斯拉夫的毛皮和蜂蜡等各种商品,都经过君士坦丁堡和其他拜占庭大城市再转运至欧亚各地。”①稳定的农业,发达的贸易,使拜占庭帝国很有实力,抵挡了蛮族侵略,打击异教徒,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又持续了近千年。这样的历史背景为欧亚乐舞艺术交流提供了条件,如唐代盛行的泼寒胡戏。拜占庭帝国的乐舞艺术五彩缤纷,在这里主要介绍俄罗斯乐舞、罗马尼亚乐舞、匈牙利乐舞、保加利亚乐舞、阿尔巴尼亚乐舞、南斯拉夫乐舞、波兰乐舞、捷克斯洛伐克乐舞艺术。这些国家与民族地区乐舞突显着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新兴基督教文化、中东文明古国文化因素,这三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拜占庭文化特征,但在三种文化之间又有个性区别。
  第一节 罗马尼亚乐舞艺术
  公元1204年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之后,在原来的拜占庭帝国境内兴起了许多拜占庭后继国家,如雅典公国、纳克索斯公国、亚细亚公国、罗马尼亚公国等。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仍然统领着这些封建诸国。公元1458年奥斯曼帝国占领雅典,并征服整个希腊。罗马尼亚公国的瓦拉几人也面临奥斯曼帝国的挑战。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人是由罗马化的土著后裔、哥特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混合而成的民族,其文化带有多层民族色彩。
  罗马尼亚的舞蹈源起于巴尔干地区,罗马尼亚封建制度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与世隔绝的农业生活,使罗马尼亚人的传统舞蹈带有鲜明的农耕色彩。罗马尼亚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国家中。“15、16世纪在意大利、法兰西、德意志受到喜好的二人组的舞蹈逐渐在帝国内得到统一,以及由中世纪的连锁状舞蹈到后来的流行舞的变化等。不同的舞蹈文化接触的证据,可以举出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的例子。在这些地方,至今也仍然是连锁状舞蹈的轮舞与自由舞蹈的二人组舞蹈并存。”②
  罗马尼亚的舞蹈大致有:海达乌舞(haidau)、德巴塔舞(debata)、弗取奥列阿斯卡舞(fecioreasca)、巴尔蹦克舞(barbunc)、连锁舞(chaindance)、色巴舞(sir-ha)、腰带舞(BrAcul)、小圈舞(Danceinsmallcircles)以及骑士舞、枕头舞、山羊舞、阿路娜舞等。比较有代表性舞蹈:连锁舞、色巴舞、腰带舞、小圈舞等。
  “连锁舞”,是有舞者与舞者之间像链子一样用双臂勾连在一起跳的舞蹈。这个舞蹈起源于巴尔干半岛3000年前的宗教仪式。在人类早期舞蹈文化里,跳舞的人各自跳自己的舞,很少彼此接触。而当社会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时,舞蹈变成一种社交活动,开始强调舞者之间的相互接触:“群舞这几乎总是要彼此接触的,因而迫使他们跨同样的步伐,做同样的动作。联系越紧密,群舞的社会性越强。他们手拉手,双手按在旁人的肩上或臀部,或臂勾臂..。”①罗马尼亚处在匈牙利人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强权威慑中生活,团结一心,保家卫国成为连锁舞的核心思想。这一舞蹈形式同样在波兰等地区也可见到,“波兰的卡拉克维亚克的舞蹈者的那样,甚至在胸前交叉双臂,左臂伸向在他右边的一个人,右臂伸向左边的另一个人;新几内亚、希腊、罗马尼亚的儿童跳舞时则抓住对方的耳朵跳。”②罗马尼亚连锁舞蹈的造型可以从考古文物迈锡尼千年历史的陶器绘画上得知。这种早在迈锡尼时就已有的舞蹈形式影响了欧洲,也成为早期基督教仪式舞的特色。这种链舞在中世纪时欧洲广泛流传,但西欧却少见这种舞蹈形式,它普遍存在于东欧国家,尤其在罗马尼亚东南部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地区盛行。
  《色巴舞》是三人舞,音乐节奏为2/4拍,是罗马尼亚古老的形式,它常常与环舞结合在一起跳。环舞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类人猿也跳环舞,当类人猿吃饱喝足之后,就围绕木桩或石块转圈跳,在转圈中还不时地进行一些动作变化。人类继承了这一舞蹈形式,在举行庄严的宗教仪式时经常跳环舞,如希腊女神舞。环舞发展到后来具有了表现神灵的内容,“这并非是有意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种观念和反映此观念的各种运动之间的联系——围绕一个目的物跳舞,意味着占有它,吞并它,拴住它,或者摈弃它;围绕被俘获的首级或头皮跳舞意味着死者必须把权力移交给新的主人;巫医围绕病人跳舞意味着把病魔赶跑;环舞使刚发育成熟的青年成为社团的真正成员;它逼着活着的树木把它的生长力量输送到所有的自然界,并勒令动物为自然界流血牺牲。跳环舞时获得合并、赋予和接受等力量。”②罗马尼亚的《色巴舞》继承了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不同的是,色巴舞的环舞是开放性的圆圈,圈的两头不对接,跳舞时,舞者用手托住另一舞者腰部做纷繁复杂的舞步。开放性圆圈舞的两端是领舞者,其他舞者根据指挥变换舞蹈位置。每一类型的舞蹈都是经过编排而固定下来的,舞蹈有时大圈,有时转换成不同小圈,这种舞蹈形式在羌人舞蹈、纳西族舞蹈中也可见到。
  《腰带舞》是男子舞蹈,BrAcul来自伊利里亚语中“腰带”一词。在罗马尼亚由舞者抓着相邻舞者腰带而舞。抓腰带而舞的形式在保加利亚也可见到,在同处拜占庭辖区乐舞文化之间必然产生影响。舞者们相互抓腰带而舞限制了舞蹈队形和舞蹈动作的灵活发挥,因此,舞蹈队形只能在短直线和半圆形上变化。后来该舞发生一些变化,舞者不再抓腰带,而是抓住相邻舞者的手或肩膀跳舞了。
  《小圈舞》,主要流行于罗马尼亚南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舞蹈为小圆圈舞,舞者在保持圆圈队形同时快速转动并变换舞步。这种舞蹈是一种旋转舞蹈,在罗马尼亚南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匈牙利人中间也广泛流传,还有些地方把它改编成了双人舞。
  《骑士舞》和《枕头舞》是罗马尼亚代表性的舞蹈。骑士舞来自于古代求雨抗旱的祭祀仪式,后来成为流行于罗尼地区的舞蹈。枕头舞是婚礼舞蹈。《山羊舞》为男子舞蹈,舞者手持雄性山羊的羊角,身穿带有山羊尾巴的服饰而跳,舞蹈以模仿山羊好斗的姿态,舞蹈动作多以跳跃为主。舞蹈体现出轻松幽默的风格。《阿路娜》舞是模仿小榛子落地后跳动形态的舞蹈,舞蹈以频繁细密地踏步和重心迅速转移为特征。舞者手拉手顺时针围圈舞蹈。
  罗马尼亚舞蹈虽然呈现了不同类型差异,但整体来看,却呈现着拉丁色彩,音乐舞蹈像语言一样,掺入了斯拉夫、匈牙利、波兰、土耳其、吉卜赛等因素乐器,主要有疏特类的科普扎、小型匈牙利扬琴、排箫、阿尔卑斯号、小型风笛等。民歌中的哭丧歌等,歌曲旋律与说话音调类似,抒情歌具有基督教不同的异教内容,总体来看,罗马尼亚音乐舞蹈与东欧其他国家类似。
  第二节 匈牙利乐舞艺术
  匈牙利人也称马扎尔人,源自于西伯利亚和中亚游牧民族,自公元4~5世纪时从欧亚大陆草原迁徙至欧洲。匈牙利人在阿尔帕德率领下向西一路袭击劫掠攻打到罗马。公元955年匈牙利人受德国军队抵抗,不得已定居在外多瑙河岸,即潘诺尼亚地区,成为今天的匈牙利。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丝带芬一世在1001年加冕,在德国人帮助下建立起国家和教会,他的后代继续征服邻近地区。1457年马提亚·科维努斯成为国王,马提亚重视文化,将匈牙利宫廷变为文艺复兴的中心,他多次对外进行扩展,使匈牙利国土面积达到了匈牙利历史之最。马提亚死后,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几乎整个匈牙利。
  匈牙利位于中欧,紧邻斯洛伐克、奥地利、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境内生存的民族有马扎尔人、日耳曼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埃特人、塞尔维亚人、吉普赛人、罗马尼亚人等。信奉罗马天主教、犹太教、希腊正教等。
  针对东欧其他地区而言,匈牙利舞蹈呈现多样性特征,可能与境内聚居着多民族有关。匈牙利舞蹈俗称为民谣舞蹈,舞蹈多呈现一字形、圆形。多以男子独舞、双人舞著称。匈牙利女子舞蹈多与婚庆典、夏至、冬至等重大节气喜庆日子有关,舞蹈特色在于“即兴”。
  匈牙利舞蹈主要有:圆圈舞、跳跃舞、牧人舞,古老的沙恩色斯舞以及社交礼仪舞等。“圆圈舞”由女子表演,它与罗马尼亚连锁舞类似,舞者之间排列紧密,像链条一样。一般在春季祈祷丰收的祭祀礼仪上跳,为舞蹈伴唱的歌曲是匈牙利民歌,该舞被视为匈牙利保留至今的最古老、最完整的舞蹈。“跳跃舞”多以独舞或双人舞形式表现,为舞蹈伴奏的音乐具有早期音乐风格,即“重视歌词的节奏,以细密的装饰音、自由节奏和像说话那样的歌唱为特点的旋律,令人联想起以亚洲为起源的民族性特征。其中,几百年前开始就有的古旋律,使用的是无半音的五声音阶;在比较新近的旋律中,则发展了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①。舞蹈时,还伴有舞者即兴的呼喊,增加了舞蹈的热烈气氛。舞蹈节奏很快,舞者脚下迅速变换着复杂的舞步,间有旋转跳跃等技巧。“牧人舞”为独舞,普遍流行于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一般在行军时跳,该舞与欧洲中世纪早期僧侣们跳得舞有关,在东欧地区多个民族中间流行。“古老的沙恩色斯舞”,遗存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村庄里,这个舞蹈远离城市的喧嚣,较少受到现代因素的干扰,是匈牙利原汁原味的传统舞蹈。为舞蹈伴奏的音乐也是土著音乐,是比较少见的古老风味的音乐。“社交舞蹈”在匈牙利人人都会跳,舞步简单,风格欢快,易于掌握,基本动作为左边迈两步,再向右迈两步然后女舞者回转身体重复动作。在匈牙利,不同地域的社交舞具有不同风格差异。
  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有:风笛、轮擦提琴、匈牙利大扬琴。为农民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有竖笛等。匈牙利乐器促成了匈牙利舞蹈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保加利亚乐舞艺术
  公元5世纪,匈奴人遭到法兰克人、西哥特人和罗马人联合阻击,一场加泰罗尼亚平原之战阻挡了匈奴人的扩张步伐,匈奴人纷纷逃入俄罗斯南部大草原,与突厥人和斯拉夫人混居逐渐形成了保加利亚人。并在多瑙河流域古麦西亚地方建立了保加利亚王国。公元7世纪拜占庭承认保加利亚国为独立国家,它是历史上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保加利亚人从此改变游牧生活,改为室居生活,从文化和生活习俗上接受了斯拉夫人的影响。公元10世纪西蒙即位,西蒙自幼在君士坦丁堡接受希腊文化教育,他在位期间为争夺贸易权曾与拜占庭进行过多次战争,因此,10世纪的保加利亚带有浓i的希腊文化色彩。公元1018年保加利亚全境被拜占庭占领,第一保加利亚灭亡,其国土在拜占庭统治下长达170年。1187年,民族独立斗争击败了拜占庭,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建立。公元13世纪,保加利亚与拜占庭、意大利、波兰、罗斯等国发展贸易,使保加利亚增强了国势。“它首先打败了拉丁帝国,占领马其顿,色雷斯和阿尔巴尼亚北部,东西方直达于海”②。1330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属国,1396年被奥斯曼帝国吞并。
  历史上保加利亚遭受拜占庭、蒙古、奥斯曼的打击,再加上它与多国进行的贸易活动,使保加利亚其音乐舞蹈受斯拉夫、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的影响,音乐舞蹈多姿多彩,富于变化。再加上保加利亚北方与多瑙河、罗马尼亚相接,西边与南斯拉夫接壤,南面紧邻土耳其和希腊,东边是黑海,特殊的地理环境更加营造了保加利亚舞蹈的纷繁种类。
  保加利亚舞蹈种类大致有色沃让加阿可(SEVERNJAAKO)、多布鲁甲(DoBrudzans)、色雷舞、阿哦波(AoPLuk)、匹林舞(PIRIW)等。“色沃让加阿可”是保加利亚北方舞蹈,舞蹈以男女双人舞形式表演,舞蹈时,舞者始终保持挺拔姿态,以脚下快速舞步变化为舞蹈特征。舞蹈基本动作为高抬腿,各种各样的滑步,舞者上肢动作多为拉手举起、放下,前后摇摆等。舞蹈队形多以圆圈为主。“多布鲁甲”舞蹈则是另一种风格,舞者始终保持弯曲膝盖的姿态,不仅如此,舞者的后背也保持弯曲。舞者装扮成农夫而舞。多布鲁甲地区气候恶劣,农民以跳舞强健体魄,维持生存,与命运抗争,该舞传递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生命毅力。舞蹈多以男女分别独舞的形式进行。“色雷舞”是一种风格优美的保加利亚舞蹈,也是逆时针旋转的环舞。舞蹈的难度表现在舞者跳舞时,膝盖始终保持放松,身体重心在前脚掌,舞步轻盈流畅。舞者与舞者之间手牵手组成“W”型,边平稳地上下晃动手臂,边迈着灵活步伐转圈舞蹈,舞蹈节奏多为2/4、5/8、7/16、9/16拍,音乐表现出一种不规则节奏,这是保加利亚典型的音乐特征。保加利亚接受奥斯曼土耳其的音乐影响:“名称看到遗留下来的明显痕迹。竖笛卡瓦尔的前身是波斯阿拉伯的纳依、土耳其的内依;双簧管内的唢呐、拨弦乐器的坦布拉、双面鼓的塔潘简型单面鼓的塔拉普卡等,都同样具有鲜明的波斯阿拉伯影响的特征。”①因历史原因,保加利亚乐舞带有奥斯曼土耳其的影响。此外,由于色雷斯地区与希腊接壤,因此,保加利亚的色雷舞与巴尔干半岛东部希腊地区的舞蹈十分相似。“阿哦波”舞的表演风格是比较难掌握的保加利亚舞蹈,舞蹈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都比其他地区要强,舞蹈队形常常是直线型的,舞者之间始终手牵手,即使是舞者背对背或跳跃也不松手。舞蹈体态稍向前倾以便于做快速的高抬腿动作。舞蹈的另一特征是,舞者肩部始终随着音乐节奏变换而做出不同的抖动动作。舞蹈富有激情,表演者与观者之间产生互动、相互感染。“匹林”舞蹈流行于希腊、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三国边界,因此舞蹈也与南斯拉夫和希腊舞蹈相近。一般来讲,男女舞者分别跳舞,也有男女同跳一个舞蹈,但不同的是,女舞者手持手绢只在场地后半区跳舞,而男子在前区跳。舞蹈有模仿猫的步伐和展示平衡技巧的动作,女子舞蹈优美舒缓,舞者手拉手随音乐上下摆动手臂。舞蹈音乐多为7/8拍,动作刚健有力。
  第四节 阿尔巴尼亚乐舞艺术
  阿尔巴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岸,北接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东北与马其顿相连,东南邻希腊,西濒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阿尔巴尼亚是多山国家,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先民伊利亚人的后裔,境内生活着阿尔巴尼亚人、希腊人、马其顿人、南斯拉夫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信奉伊斯兰教、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
  阿尔巴尼亚人自称为“山鹰之国”,这一称号来自于历史上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抗击战争,也反映了阿尔巴尼亚人不屈不挠、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历史上阿尔巴尼亚隶属东罗马帝国,在文化和艺术方面接受了拜占庭的很大影响。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期间,接受了伊斯兰文化影响,形成独有的伊斯兰化的斯拉夫文化。
  阿尔巴尼亚人自古以来能歌善舞,代代传承着民族舞蹈,在喜庆佳节时表演。阿尔巴尼亚舞蹈主要有:斯塔斯可·帕斯特瑙(StarskoPusteno)、盖达·夫劳雷那(GaidaFlorina)、美瑙斯依思(Menousis)、玛克稻尼亚(Makedonia)、雷克尔(Raikos)等。
  “斯塔斯可·帕斯特瑙”是阿尔巴尼亚风格独特的舞蹈,源自于古老的宗教仪式。舞蹈由年长男舞者开始,舞蹈由缓慢步伐慢慢加快舞步。舞蹈一般在婚礼上跳。“盖达·夫劳雷那”是男子舞蹈,舞蹈节奏开始缓慢,由领舞者即兴表演爬行、旋转、跳跃等各种动作。进入舞蹈中段以后,节奏加快,舞者随音乐的切分节奏做单脚跳舞步。“美瑙斯依思”是宴会舞蹈,多由男子跳,舞步简单,易于掌握,舞者围圈跳,是群众集体性舞蹈。“玛克稻尼亚”广泛流传于保加利亚地区和马其顿地区,舞蹈伴奏音乐带有希腊旋律,是一个具有希腊风格的传统舞蹈。“雷克尔”舞是斯拉夫地区代表性舞蹈,一般在节庆婚礼上表演。
  第五节 南斯拉夫乐舞艺术
  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统一国家,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马其顿人等。多民族国家其舞蹈带有多民族文化色彩。
  南斯拉夫的舞蹈主要有:科洛舞、门的内哥罗舞、马其顿舞等。
  “科洛舞”是南斯拉夫最流行的舞蹈,也是集体环舞,舞蹈队形有随意打开与闭合的链形、弧形、圆圈等。舞蹈时由领舞指挥,舞者听从领舞指挥变化舞步和队形。在做链形和圆形舞蹈时,每一舞者要紧抓相邻舞者的腰带舞蹈。为舞蹈伴奏的音乐刚强有力,使舞者能够协调一致地踏着整齐的舞步做向左或向右链形圆圈队形。“科洛舞”的队形有圆圈形,男女间隔排列的,也有男子站半圈,女子站半圈的圆圈队形。男女舞蹈动作略有区别,男子舞蹈动作幅度稍大,并且热情奔放,而女子舞蹈动作轻柔优美,并且含蓄温雅。该舞在婚礼节庆时跳。科洛舞在马其顿、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门的内哥罗普遍存在,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如果门的内哥罗和波斯尼亚的科洛舞不用音乐伴奏,舞者以和谐的运动节奏来表演,舞蹈以表达爱情为主。克罗地亚的“科洛舞”由缓慢舞段和快速舞段组成,前段舞蹈轻松幽默,后段舞蹈速度很快,舞者边跳边大声呼喊,使舞蹈充满激情。塞尔维亚的“科洛舞”又分支出莫拉瓦茨舞、卡卡克舞、色斯托尔卡舞和夫兰延卡舞。舞者多为少年男女,他们跳的舞蹈没有严格按照圆圈舞形式去跳。本耶瓦茨的“科洛舞”是伏依伏丁那北部的舞蹈。舞蹈时,每两位少女中间站一少年,围圈舞蹈,男女舞蹈节奏略有不同。黑塞哥维那的“科洛舞”由数量相等的男子站成两圆圈跳,舞蹈时,舞者彼此搭肩、握手围圆圈做旋转动作。达尔马提亚的“科洛舞”既有人物情节,也有诗歌朗诵的表演。格拉莫蚩的“科洛舞”是一种力的展示,舞者通过重踏动作和服装上铃铛节奏为舞蹈节奏,体现了一种原始质朴的风貌,由男女舞者成双成对舞蹈。马其顿的“科洛舞”均由男子表演,有舞蹈情节,反映在土耳其统治下的马其顿人的生活状况。
  “门的内哥罗”舞以表现爱情生活为主,多以男女舞者成双成对跳,舞蹈中,男子拔枪向空中射击以示爱意。“马其顿舞蹈”与“科洛舞”截然不同,舞蹈风格严谨细腻,类似于宗教仪式舞蹈。舞蹈完全靠舞步踏出节奏,最后以高速旋转动作结束舞蹈。该舞反映了马其顿人的山区生活和顽强的毅力以及斗争精神。
  第六节 波兰乐舞艺术
  波兰属于古斯拉夫人西支,自古居住在东欧平原西部,位于波罗的海和巴尔喀阡山之间。公元10~11世纪形成波兰帝国,1320年罗凯提克统一大小波兰,并加冕为波兰国王,他的儿子卡奇米尔三世于1333年即位,之后开始对外扩张,改善了与捷克的关系,收复了库雅维亚,占领一部分西南罗斯,扩大了波兰国土。统一后波兰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内外贸易非常活跃。因为波兰地处东欧、西欧、南欧、北欧的交通十字路口上,所以过境贸易十分发达,经济繁荣的波兰社会乐舞艺术也十分繁荣。
  波兰文化属于斯拉夫文化,较早接受了西方各国文化影响。波兰人能歌善舞,世界著名音乐家都出自波兰,如肖邦等。享誉世界的宫廷礼仪舞蹈波罗涅兹舞、马祖卡、波尔卡均来自波兰。除此之外,还有奥别列克舞、戈拉尔斯克舞、农夫舞等。波兰的“奥别列克舞”是双人舞,舞蹈以快速旋转、跳跪旋子和双人托举技巧为典型特征,该舞节奏快,充满激情。“戈拉尔斯克”是表现山区生活的舞蹈,舞蹈时男子手持长柄斧做道具,做快速多变的顿足踏点和跳跃动作,女子多以轻盈舞步为主。舞蹈生活气息浓厚,不拘规范,舞者可边唱边呼叫边舞蹈,反映了波兰人粗犷奔放的民族性格。“农夫舞”是表现农村田园生活的舞蹈,由男子表演,舞者手持有柄的斧子舞蹈,舞蹈基本动作有跺脚、旋转、蹲地、跳跃等。为舞蹈伴奏的音乐强弱节奏鲜明,舞者踩着节奏欢腾舞蹈,注重舞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的生命活力。
  第七节 捷克、斯洛伐克乐舞艺术
  捷克人属于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为西斯拉夫人一支,聚居在易北河上游及艾弗尔塔瓦河流域和多瑙河支流摩拉瓦河流域。在7世纪时,西斯拉夫人形成最早国家“萨莫公国”。但政权仅仅维持了5年便瓦解。9世纪初,在多瑙河中游和易北河上游建立了最早封建国家“大摩拉维亚国”906年被匈牙利人攻灭,之后处在德国统治之下,10世纪末才独立。12世纪手工业,、商业、矿业的发展,促使城市产生,布拉格、布尔诺、奥洛摩茨成为贸易中心。13世纪德国移民进入捷克,后来成为捷克上层贵族。捷克发起的“胡司战争”,使捷克国家保证了一个时期的独立,促进了捷克文化的发展。
  捷克舞蹈有成长哲理的舞蹈(Hempisgrowing)、哈茨筹舞(Hatscho)、梯次乞利得和热弟舞(ThschliedandRAa1)、男子持剑舞、青春舞、斯洛伐克的吉卜赛歌舞、波兰卡等。
  关于成长哲理的舞蹈,由女子表演,是捷克中部摩拉维亚地区的舞蹈。舞者身穿白纱裙,排着整齐队形,迈着优雅舞步轻盈舞蹈。舞蹈动作幅度不大,强调舞蹈队形的各种变化,如大圆变小圆,几个小圆又变成以一人为中心的绕圈等。女舞者手牵手舞蹈。舞蹈中男舞者上场,先是舞者之间彼此行礼,然后再向观众致礼,之后加进女舞者圆圈中,队形变成三人一组的横排,男女舞者像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有层次地排列着,舞蹈体现文静祥和的气氛。“哈茨筹舞”是男女对舞的舞蹈,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为小提琴和大提琴,舞者在抒情的曲调中手牵着手,边朝右转着圈边出场,舞蹈由慢到快,舞蹈由缓慢简单动作转变为跺脚、拍手、旋转、踏步、小跑跳等快速的复杂动作。这种先慢后快、舞者牵手转圈的舞蹈成东欧舞蹈的普遍样式。“梯次乞利得舞”是男女环形舞蹈,但不同的是女舞者在男舞者环形舞之中,做跳步围圈动作,做单一的前后点步动作。“男子持剑舞”是男子舞蹈,舞者手持剑而舞,动作简单,舞步重拍合在音乐重拍上,在弱拍时舞者右脚跳两步。舞蹈队形仍是圆圈舞。音乐欢快,舞者即兴呼喊,构成舞蹈独有风格。“青春舞”为女子舞蹈和男子舞蹈合在一起跳的舞蹈。女子先跳,仍旧是圆圈跺脚、旋转、跳跃为主,具有俄罗斯风格。之后男舞者上场,表演双人舞技巧,做各种复杂多样的动作。最后是男女群舞,展示不同舞蹈队形,有一定的舞台调度等技术,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捷克、斯洛伐克的吉卜赛歌舞”由吉普赛人表演,吉普赛人来自北印度的多姆人,多姆人擅长歌舞和占卜。受雅利安人的迫害,多姆人离开本土,迁徙流浪,在捷克也居住一部分吉普赛人,为此欧洲把吉普赛人称为波西米亚人,即捷克人。在捷克,吉普赛人不忘传统,仍旧以歌舞和占卜为生,舞者经常穿戴的花花绿绿,踩着响板节奏翩翩起舞。舞蹈动作细碎复杂,舞蹈动作急促多变,舞者傲慢的舞姿亮相经常给观众造成惊奇。
  根据上述考察可以得知,同处拜占庭帝国疆域的各国传统舞蹈既有地区差异,又有很多的共同之处。牵手、围圆、踏跳等构成了东欧各国舞蹈的共同特征,这不能不说与历史上欧亚民族迁徙运动和军事扩张、贸易交往有很大的关联。

附注

①【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42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