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宫廷礼仪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20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宫廷礼仪舞蹈
分类号:
J733.4
页数:
7
页码:
198-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宫廷礼仪舞蹈的艺术研究情况。
关键词:
宫廷
礼仪舞蹈
艺术研究
内容
文艺复兴时期,世俗舞蹈有了很大发展,它在所有晚会和舞会上逐渐取得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绘画、诗歌中得知,平时隆重的节庆吉日中都少不了舞蹈表演。在当时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有维沃尔(提琴类乐器)、疏特琴(类似曼陀林和吉他的拨弦乐器),还有风琴。合唱队演唱的歌词中有许多内容来自希腊、罗马当中的神话故事,与中世纪早期的布朗里舞蹈比较,文艺复兴的舞蹈比过去的内容与形式复杂。各种舞蹈构图的对舞代替了圆圈舞和成行的舞蹈,舞蹈也根据舞会、晚会和节日活动的需要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世俗舞蹈在中世纪分为宫廷礼仪舞蹈和民间舞蹈。宫廷礼仪舞蹈主要训练王宫贵族的礼仪风度,它包括散步、宴会、舞会上的一些礼仪规范,也就是说统治阶级用加工的民间舞蹈训练王公贵族的举止风范。宫廷里有专门的教人文雅举止的舞蹈老师,他教人怎样行屈膝礼,怎样运用帽子技巧致礼,以及手怎样放在佩剑上,怎样优雅地抖开披肩等动作,这些动作一般都是程式化的。
宫廷礼仪舞蹈由于是程式化的动作和礼仪动作,再加上行动不便的长裙和裹腿紧身裤以及长上衣,使舞者的动作无法自由舒展,因而宫廷舞蹈没有大的跳跃动作和舒展的花样动作,只是些小幅度的象征性动作。
相反,民间舞蹈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舞蹈艺术,它朴实、自然、火爆、热烈,使人的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宫廷礼仪舞蹈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王公贵族的宫殿里经常举办各种舞会,尤其在各种庆祝会上,舞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许多著名的诗人、歌唱家、画家、音乐家、舞蹈编导都参与各种庆典舞会,他们从民间舞蹈中提取素材,吸收民间健康、快乐的动作和舞姿,用民间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舞蹈伴奏。
14~15世纪宫廷舞蹈的动作、技巧还是很简单的,没有多少上肢动作,基本像游行式的舞蹈,舞蹈由一些行礼动作或舞者接近或分开的动作组成,脚下是一些小碎步式的舞步。在一些仪式典礼上跳蜡烛舞或火把舞,舞蹈没有固定的动作模式。
16~17世纪,宫廷舞蹈开始具有独特特征,它已有严谨的程式化的动作,宫廷舞蹈已与民间舞蹈有了很大区别,舞蹈讲究高贵的风度,手势优雅,动作拘谨,不像火爆、欢快的民间舞蹈那样去跳,如果那样做则被认为有失体面。跳舞时要保持正确姿态,男舞伴高贵、傲慢,女舞伴谦恭、温柔,眼睛下垂,舞蹈动作还属于地面动作,与芭蕾艺术的向空中发展的、轻盈、飘逸的动作风格不同,如孔雀舞和库朗特舞等。
17世纪以后,舞蹈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宫廷舞蹈加进了半脚尖、滑步、脚的交叉等动作,还有一些小碎步。男女舞伴之间动作的交流再也不是僵硬的程式化的动作了。各种舞会上表演的舞蹈有了一定的套路,如开始是缓慢而庄重的舞蹈,中间部分是活泼快乐的舞蹈,结束时是复杂动作的舞蹈,舞蹈中有一些跳跃动作和旋转动作。17世纪代表性舞蹈是小步舞。
18~19世纪的上层社会仍然盛行各种舞会,有庆祝舞会,跳舞晚会和化装舞会。有一些歌唱家和专业舞蹈家参加舞会,舞蹈开始为一些内容服务,如歌颂国王、歌颂军队、歌颂祖国等。在法国路易十四的亲自率领下,宫廷舞蹈的发展超过历史水平,舞台灯光布景豪华奢侈,服装绚丽多彩,舞蹈开始有了固定的动作模式。路易十四还成立了皇家舞蹈学校,专门教习宫廷舞蹈。当时,普通流行的舞蹈是加沃特舞和加亚尔德舞。
文艺复兴以后的时期,舞蹈有了更加完善和复杂的发展,也新创了许多舞蹈形式,启蒙主义者对舞蹈艺术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尤其法国舞蹈理论家让·乔治·诺维尔的《舞蹈书信集》的发表以及狄德罗等文学家有关舞蹈情节的探讨,使舞蹈语汇更加丰富,舞蹈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在这一时期起,舞蹈动作由柔软平稳的手臂动作和细碎的舞步动作组成。乡村舞蹈成为贵族们喜爱的舞蹈形式,乡村舞的形式为圆圈舞和双行舞。圆圈舞是一男一女交叉站着舞蹈,双行舞是男一排女一排面对面站着的舞蹈。乡村舞蹈的种类非常多,其基本形式不外这两种。18世纪末最流行的乡村舞是“人民的钟”,它来自《萨伊拉》旋律,它意味着将来生活美好,理想实现,做事会成功等。舞蹈节奏强烈而快速,因而受到人们普遍喜爱,无论田间、庆典游行都演奏这个乐曲。卡马纽奥拉也是流行于18世纪末的舞蹈,它具有民间舞蹈特点,舞蹈的内容是反对封建统治,舞蹈具有革命的性质。18世纪的宫廷舞蹈主要有快的小步舞、加沃特、帕斯皮耶和乡村舞等。
19世纪,宫廷舞蹈继承保留了前代的舞蹈,但在风格上有了很大区别。它以节奏自如活泼的集体舞蹈形式区别于它以前的舞蹈。代表性的舞蹈是华尔兹。华尔兹没有严格规定的舞蹈动作,动作朴实无华,音乐旋律动听迷人,因而备受人们喜爱。
这一时期,仍然盛行化装舞会,并经常在公园里和广场上举行,舞会上人们穿着离奇古怪的服装舞蹈。在舞会上开场节目是波罗涅兹舞,正式表演的舞蹈是华尔兹。公共舞会有一套仪式,舞厅入口处,女舞者将得到一张上面标有舞蹈名称和顺序的节目卡片,除此之外,还会收到纪念礼品。舞蹈时,每换一舞曲就换新的舞伴,只有新娘新郎才可以连续跳。公共舞会经常结合着社交活动,或者是为某一企业或商行做广告的舞会。
除了社会流行的公共舞会之外,宫廷舞会仍然继续。舞会上女人穿着华丽的服饰,端庄傲慢地等待男人的邀请。舞蹈按照严格的礼节进行,舞蹈只有波罗涅兹、华尔兹和卡德利尔。舞蹈服装仍旧是细骨架撑起来的钟形裙子,不同的是已去掉了多余的褶边和装饰,能够显示女性优美的身材曲线。男女舞伴的屈膝礼不再像以前那样深蹲,而仅仅是轻轻的快速点头致礼。舞蹈前后去掉了许多繁琐的程序。
二、宫廷屈膝礼和鞠躬舞蹈
这是欧洲中世纪宫廷礼仪舞蹈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16、17、18世纪的礼仪舞蹈分别有不同的表演形式。
16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舞稍微简单,它要求屈膝礼和鞠躬的庄重与严谨。男士鞠躬时要注视行礼的对象,右臂屈肘扶帽檐,然后稍举起帽子,左脚尖在后面点地,接着落地成与右脚距离一尺左右的位置,身体重心移到左脚,右腿在离右
脚距离位置上绷脚伸直,脚尖着地,身体向前俯下,右手扶帽到前胸。之后,身体直起,右手打开向旁,左手扶佩剑,目视对方。女士行屈膝礼时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向后移到与右脚一尺距离位置做半蹲,头不低下,眼睛往下看,然后伸直膝盖,右脚向左脚靠拢,目视行礼对象。
17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比16世纪的优美。由于舞蹈的发展,宫廷服装的改变,使这一礼节舞姿显得更加彬彬有礼和富有乐
感魅力。屈膝礼和鞠躬在16世纪的基础之上,增添了优雅的手臂动作。
18世纪,人们对各种鞠躬礼仪活动更为重视,那时的人们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习各种舞姿造型和鞠躬动作。18世纪宫廷礼仪舞蹈,新式样的发型和服装使礼仪别具风格。行屈膝礼前,脚站丁字步;行礼时,右脚向前滑行左腿半蹲,身体和头稍向前倾,身体直起时,两手臂在身体两侧45度角挑腕放下。男女屈膝礼相同。
(一)低步舞
低步舞属于滑行式的宫廷舞蹈。它没有固定的舞步规范,舞蹈经常发生一些变化。由于绅士身穿紧身上衣和长筒袜,淑女们穿拖地长裙,严重妨碍了舞者舞蹈动作的发挥。宫廷舞蹈将民间的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人们情感的动作全部去掉,只保留一些呆板的、象征性的动作。舞蹈动作基本从左脚开始到右脚结束,或者左脚开始走步,右脚跨前与之交叉,左脚再跟上复步动作。舞蹈只要求舞者体现出一种气质,也就是举止、姿态要得体,女子体态庄重、轻盈、文雅、大方、视线下垂。因此,有人说,低步舞是具有雍容华贵、轻柔缓慢的宫廷气派的舞蹈,它的动作由鞠躬、单步和复步,以及各式各样的空间摆动动作组成。舞蹈由两人或三四人参加,有时是对舞,有时是链状形舞蹈。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六弦琴、横笛、鼓、双簧管、喇叭等。
(二)沃尔塔舞
沃尔塔舞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宫廷,舞蹈形式是对舞,舞蹈中有一些转身动作和男舞伴将女舞伴抛在空中转一圈的动作。舞蹈一般在庆祝晚会上表演,公元16世纪盛行欧洲各国,在路易十三时代,法国宫廷不再跳此舞,意大利保留此舞蹈时间最长。
(三)加亚尔德舞
本舞蹈音乐节奏为3/2、3/4、6/8拍,是意大利传统舞蹈,以它特有的快乐、活泼的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国。开始时,它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伴随加亚尔德多种旋律的出现,舞蹈动作逐步形成并规范化。加亚尔德舞又称作五步舞或罗马舞,它由五个基本动作构成,即四小步加上一个跳,小跳之后,形成一个停顿,然后,再从另一只脚开始跳。动作可以向前、向后、向旁或向斜线进行。这一舞蹈仍然保持着贵族的高傲风度,无论肩膀怎样快速抖动、步法怎样跳跃都不失贵族风范。舞蹈服装华丽多彩,男子佩剑披肩,女穿长裙,裙带上饰有许多小镜子。
(四)孔雀舞
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均有本国风格的孔雀舞。法国的孔雀舞,舞步缓缓平稳,滑行舞步较多;意大利的孔雀舞活泼、激烈、动作中加一些小跳;西班牙的孔雀舞节奏鲜明、活泼开朗。
孔雀舞,顾名思义是对孔雀动作的模仿。孔雀舞在法国和意大利宫廷中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在宫廷舞会上,舞蹈要先由国王和王后跳,然后是太子和贵夫人跳,再之后才是亲王及贵族们跳。为孔雀舞伴奏的乐器有手鼓、木管乐器、横笛,节奏为2/4拍。舞蹈服饰是:男舞伴佩剑、披肩,女舞伴穿拖地长裙。舞蹈开始时,在后面的亲信贵妇先提起她的长裙在大厅走一圈然后再舞蹈。孔雀舞的舞步由单步和双步组成。单步是一个滑步向前或向旁,重心在迈步脚上,动力腿高抬到空中90度。双步动作是叠合的两个单步的滑步,重心移到迈步的腿上,动力腿抬到空中90度的动作。
(五)库朗特舞
库朗特是起源于意大利的宫廷舞蹈,意思是像流动的水,舞蹈动作像是沉浮于水面的游泳姿态。舞蹈队形有椭圆形、长方形、八角形和之字形等。舞蹈分简单的或复杂的两种形式,简单的包括一些滑步,复杂的带有一些情节,如女舞伴拒绝男舞伴的邀请,男舞伴便跪在女舞伴面前等,在这一段小情节插曲之后,男女舞伴才开始舞蹈。舞蹈动作含有向前、向后、向后旁的舞步,舞步又分短步,它包括跨直步、屈膝、抬腿和向前滑行。长步包括屈膝走步、屈膝滑行步。舞蹈中短步和长步相互衔接交替跳。据说,法国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跳这一舞蹈,库朗特舞后来被选为婚礼舞会上的开场舞蹈。到了18世纪,上层社会就不再跳这个舞蹈了。
与库朗特舞相似的还有阿列曼德舞、萨尔塔列拉舞、萨拉邦达舞等。
阿列曼德舞源自于德国,是没有跳跃动作的集体舞蹈,舞蹈动作包括简单的、平稳的步法,有时做不带跳的抬腿到90度的动作。
萨尔塔列拉舞,源自意大利的民间舞蹈,是对舞,动作激烈,节奏快速,跳跃动作较多,舞蹈中还有一些哑剧成分。有的时候,女舞者将装满水的杯子顶在头上跳舞,同时做复杂而快速的动作,一滴水也不洒落出来。
萨拉邦达舞源自西班牙,它最开始时由女子跳,由响板、吉他和歌唱之伴奏,舞蹈节奏活泼,舞姿优雅。传到其他国家后,成为节奏平稳的男女对舞。在宫廷舞会舞蹈中,舞蹈风格变得文雅而稳重。
(六)小步舞
小步舞是16~17世纪最流行的舞蹈,它在宫廷、乡镇的婚礼场合和晚会、宴会或狂欢节上表演。小步舞的动作包括两种屈膝步和两种直膝步,4步为一组,跳舞时跨越小节线是一个难点。小步舞队形有“8”字形,后来发展为“2”字形和“Z”字形。它有一定的技巧性,可以说是艺术舞蹈,如果不接受训练是无法跳好此舞的。小步舞被认为是路易十四时代最为优美的舞蹈,舞步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文雅、讲究的风格是比较难掌握的。它虽源自民间,但在宫廷之后,就摆脱了民间的朴拙性质,变成庄重的、显示优雅风格的舞蹈。风格的掌握要花很长时间。动作与动作的衔接要连贯、优美,男士要优雅的做出各种帽子动作,女士手势要柔美温和。小步舞后来从法国流传到俄国成为舞台艺术,被后人系统整理成为培养演员舞蹈教育的内容之一。
(七)波罗涅兹舞
波罗涅兹舞是18世纪流行欧洲的著名舞蹈,它源自波兰民间舞蹈。它的舞蹈动作与小步舞不同,舞步连贯、柔和而且有节奏,舞蹈中包括屈膝礼和鞠躬等动作,没有多余的装饰性动作,是具有骑士般威严风度的舞蹈。音乐大师李斯特曾指出18世纪的波罗涅兹是“一种隆重的成队的游行。这时,上流社会好像变得更庄严一些,感到自己无比荣耀,感到自己有多么高贵,多么华丽,多么恭恭敬敬,波罗涅兹成为经常显示自己辉煌、荣誉和地位的舞蹈”①。
波罗涅兹舞一般在重大的舞蹈晚会和宫廷舞会上表演,舞蹈按照等级来跳,男女舞者身着华丽服装,男舞伴对女舞伴彬彬有礼,显示一种贵族骑士的气派。跳舞时,男士有时摸摸胡须,有时摆弄帽子,左右手交替地伸给女舞伴。
李斯特继续形容:“快活的上层社会,闪耀着五颜六色,排成长蛇形,一会儿展开,一会儿又卷成一团,弯弯曲曲,光彩夺目。脖子上的金链和拖地的军刀叮作响,华贵沉重的披巾上面装饰着珍珠、宝石,飘带和花结沙沙地响。远处传来絮絮如语的声音,好像是这个火红急流的喧哗。”②李斯特形象地描绘了波罗涅兹舞蹈情景。波罗涅兹舞蹈的场面灵活多变,有时在大厅里,有时在花园里,有时到其他房间去跳,然后再返回大厅里。流行于欧洲宫廷里的舞蹈已与它原来在波兰的民间舞蹈有了很大区别,它已没有了波兰民间舞的朴素本质而变成贵族舞蹈。
(八)华尔兹舞
华尔兹舞是盛行于19世纪的代表性舞蹈,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社交舞蹈。它源自维也纳,舞蹈的音乐节奏自由活泼,舞蹈动作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动作连贯优美,表情细腻,情感丰富,使人春风得意,陶醉其中。这个舞蹈曾经受到教会的排挤,后来人们不顾阻止继续跳这一舞蹈,使舞蹈成为有乐队伴奏的规范化的舞蹈,舞蹈形式是由许多舞对组成的大轮舞。舞蹈节奏为8/4拍,重心在第一拍,每隔两小节,对舞做一次转体动作,同时沿着环形跳。华尔兹舞伴随着大音乐家的投入而更加完善,如莫扎特的华尔兹旋律,舒伯特的华尔兹,肖邦的华尔兹,柴可夫斯基的交响华尔兹等。音乐家施特劳斯将华尔兹舞推向高峰,他的维也纳乐队演奏的华尔兹音乐使华尔兹舞蹈艺术更加轻盈优美、流畅动人。今天华尔兹舞继续保存下来,成为国际标准舞之首。除此之外,它还带有了许多民族特色,如英国华尔兹、匈牙利华尔兹等。华尔兹对古典芭蕾艺术的普及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许多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以华尔兹为基础发展形成的。
(九)马祖卡
马祖卡舞源自于波兰,盛行于19世纪欧洲各国。它动作丰富,节奏急速,早期是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围着摆满食品的餐桌跳的舞蹈,后来人们对它进行了风格化的改编,使舞步和舞蹈花样增多。民间马祖卡的舞蹈动作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还有一些跳跃动作、滑行舞步,打点节奏和轻盈的跑步动作。转移到宫廷之后,马祖卡舞不见了农民朴实的风格,而成为装腔作势的、温雅高贵的具有军人风度的贵族舞蹈。“波兰舞会的场面非常好看。当大家沿着圆圈跳舞和庄严地走过之后,整个大厅的注意力集中在出场到中心的一对美丽的舞伴身上。这个舞蹈的动作有多么丰富啊!开始时,女舞伴有一些胆怯的、犹豫不决地稍往前站出来。它像鸟起飞前那样微微摇晃。她用一只脚在光亮的地板上滑行,正像滑冰者在冰面上滑一样。然后,突然又像淘气的小孩子般展翅飞向前可是脚是做柔和连贯动作。她像女猎神一样睁大眼睛,仰着头,挺起胸,用从容不迫的动作劈开空气,就像大船冲破海浪一样。接着她又撒娇地在地板上滑行起来,看到一些观众,向着自己看中的几个人说几句话或微笑一下,把美丽的手伸给自己的舞伴,然后他们两个人神速地从大厅的一角冲向大厅的另一角。她滑行、奔跑、飞翔。由于疲惫,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最后,她喘着气,筋疲力尽地倒在男舞伴的怀抱里,而他用有力的手把她举到空中一刹那,然后就结束这个使人陶醉的舞蹈。”①在马祖卡舞蹈中,男子一直持有主动权,他操纵着舞蹈的动作及速度,女舞伴要随时跟上和配合男子的舞蹈花样。如果两人配合默契、协调,会使男舞伴感到自豪和骄傲,结束时,男舞伴会跪在女舞伴面前,吻她的裙子边,感谢她的配合,女舞伴也会因此而得意。跳马祖卡时,女舞伴身着华丽的服装,而男舞伴多身着军装,使马祖卡显得英武、漂亮。
(十)探戈舞
探戈舞是盛行于20世纪的舞厅舞蹈,它源自美洲,但带有很大的西班牙舞蹈成分。它去掉了早先挥摆双臂,抖动双肩的美洲舞蹈风格,按照社交舞的法则,对此进行了加工,增加了一些平稳的滑行舞步,目前成为国际标准舞当中的舞蹈。现代社会里的人们以跳此舞来解除快节奏工作所带来的身心疲劳。
附注
①②【苏联】·瓦西利耶娃·罗日杰斯特温斯卡娅:《历史生活舞蹈》,107页,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6。 ①【苏联】M·瓦西利耶娃·罗日杰斯特温斯卡娅:《历史生活舞蹈》,108页,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