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犍陀罗艺术东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9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犍陀罗艺术东传
分类号: J709
页数: 6
页码: 175-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犍陀罗艺术东传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犍陀罗 艺术 东传

内容

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最初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又传向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以及北亚、中国等地。佛教于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在传递过程中,中亚、西亚的游牧族,如月氏人、柔然、〓哒、鲜卑、突厥等从中起到了重要的巨大作用。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不同地区的文化武装了佛教文化,其二,不断地迁徙或经商将佛教文化传向四面八方。
  印度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形态是键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是印度佛教在贵霜王国的最高统帅迦腻色迦统治的地区键陀罗一带形成的佛教文化。它相当于今天的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附近的阿富汗东部一带。贵霜国王迦腻色迦是佛教的积极支持者,他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巨大贡献,已被唐玄宗收入《大唐西域记》中。迦腻色迦在位时的贵霜王国是佛教艺术极其兴盛的时期。他使印度传来的佛教更加完善、成熟,并向东方推进。贵霜王国地处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要道,曾受到希腊大夏的长期统治,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既接受佛教文化,又兼收了希腊诸神、伊朗祆教、印度婆罗门诸神的宗教信仰成分,这种兼容多种宗教成分而合成的犍陀罗艺术又随着贵霜王朝的势力发展沿着丝绸之路传向全国各地。
  键陀罗艺术对佛教的最大贡献是对佛像的创造。哈拉尔特·因格霍脱说:“在较老的印度雕刻中,佛只是用象征物来表现,然而在犍陀罗,它被描绘成人的形式。福熙曾坚决地为这样一个论点辩护,那应该把第一个佛的形象起源归功于希腊文化的影响,或许它创造于约公元前100年的犍陀罗被希腊——巴克特里亚占领时期①。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兴起后,数百年间没有佛像之刻画,公元1世纪才有了佛像创造,其基本为印度民间鬼神。佛教在犍陀罗地区,采用了希腊雕塑艺术及浮雕的艺术创作手法,将神圣佛像创造出来,古希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堪称世界之最,采用希腊艺术创作方法来进行佛像的塑造,使佛像更加神圣、庄严、肃穆,更能显示佛教精神。键陀罗佛像的特征是:面庞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现波浪型,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袍,衣服在左肩、右肩袒露。佛和菩萨像有的带胡须。受印度键陀罗式的影响,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早期的石窟中,有不少刚健、高大、鼻直、大眼,纹呈凸起均匀密褶的键陀罗式样,在大同,云冈早期石窟中也有鬈发特点。除了用希腊手法对佛像进行塑造之外,在人体姿势形态方面,键陀罗艺术也是印度、希腊风格熔于一炉的综合艺术。在键陀罗佛像群中,很容易使人感悟的是古希腊的那些著名的人体雕塑美的形象和古印度一些舞蹈者的形体姿态。它突出特点是扭腰、出胯,身体呈“S”形。有学者称之为“龟兹风格”,龟兹乐舞是充满佛教精神的西域乐舞。对这种形体姿态,我们可以推测是绘画雕像大师除采用希腊式的人头设计之外,还采用了希腊式的人体姿态来塑造佛国乐舞形象。键陀罗艺术实际是希腊化的佛教艺术,那么它的佛像人体姿态便是希腊化的舞蹈姿态。
  像这种键陀罗式的舞姿形象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中多有反映。如克孜尔第76窟伎乐图。该窟可以说是犍陀罗乐舞艺术的代表性石窟,窟中的伎乐图现收藏在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为公元4世纪的作品。根据《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所记:该窟为方形洞窟,画面内容是“降魔成道”,叙述释迦牟尼修炼当中所遇的事件。是佛传故事中的最重要的事件。它叙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坐静思之时,怎样征服代表邪道势力的魔王,又击败魔女的诱惑,最后进入觉悟境界,成为“佛陀”。魔军向释迦牟尼进攻,该图形象表现为在一群人形的鬼怪众军里,有两怪在擂鼓助威,其大鼓的形制为:腰部有挂环,鼓面用铆钉固定,鼓框是弯曲形状。
  释迦牟尼击败魔军之后,魔王又派魔女以挺胸、扭腰、出胯等性感的裸体舞蹈动作诱惑释迦牟尼。《佛经》说:“示说种种妇女媚惑谄曲之事..或复数解脱衣裳..或舞或歌。”释迦牟尼不为所动,用神力将魔女变成三身丑陋的老太婆。魔女舞姿造型实际是雕塑大师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舞蹈动作:从壁画上来看,这些人物形象均为键陀罗式,鬈发,高鼻。椭圆脸型,右肩裸露,头上有顶髻等。从魔女的发式及裸体舞蹈的情景来判定,又像是希腊人体雕塑艺术与印度佛教相结合的产物。希腊自古就讲究人体线条美,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显示人体发达的肌肉线条,赢得人们的尊敬,希腊人发明了一种健美的舞蹈操。古希腊青年男女在阳光充沛的露天下、草坪上进行愉快的操练,我们可以在古希腊瓶画、绘画、雕塑中窥见一斑。在这里不存在任何邪念、轻浮、放浪的迹象。裸体舞蹈是世界上少有的舞蹈艺术,而这种舞蹈艺术只能在古希腊的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它是古希腊的崇高的人类文化艺术的表现。
  而反映人类纯洁、美好的希腊裸体舞蹈艺术,在希腊化亚历山大里亚的诸城市中逐渐发生了极大变化。它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成为文化交流逐渐凝结的产物。比如盛行中原大地的“泼寒胡戏”,它原出自拜占庭,经龟兹同化流行于长安、洛阳。每年11月、12月都举办鼓舞驱寒的群众自娱性广场艺术,但是由于舞者裸体跣足,投泥嬉戏舞蹈与中原汉民族传统儒家礼教的思维观念不符,后被中原统治者所禁止,但裸体舞蹈却被佛教所利用。
  在佛教中它被认为是邪恶势力的代表,是淫荡放浪的丑恶行为。这证明古希腊纯净、美好的人体舞蹈,受异地文化以及人文观念的影响,带有了与古希腊极大不同的文化色彩。魔女裸舞诱释迦牟尼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这就是犍陀罗乐舞艺术的特色,它既受到古希腊裸体艺术的影响,又被当地来自西域月氏人所统治的贵霜王朝的文化所同化,再接受了印度佛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艺术。像这种键陀罗式的乐舞艺术在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上多有反映,从第76窟中各种伎乐人的形象姿态来看,真是当地舞蹈艺术的如实写照。如第76窟天宫伎乐图,身着紧身薄纱透明连衣裙,丰乳细腰,体态丰满,一手屈臂弯肘、托掌、执长巾,另一只手在左胯前做弹指动作,女伎乐人扭腰、出胯、歪头、目视旁边的双手击胸前小鼓的男伎乐人。还有男女对舞成为每一组的舞姿造型,有一对男女伎乐人,左侧为舞者,她头扎花髻,左手做弹指动作,右手叉腰、歪头、扭腰、出胯,她旁边为一男伎乐人,头披鬈式长发,头戴双珠冠,半裸上体,两人对视舞蹈。从这一组舞蹈形象来看,带有了明显的龟兹乐舞特色。女舞者的弹指、叉腰动作与当今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动作颇为相似。另外,男女对舞是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个特点。男伴奏女舞蹈与弹指、双目含情、对视的舞蹈带有一种男女情爱的成分,是明显的龟兹乐舞艺术,古希腊的舞蹈艺术中没有这类舞蹈现象。犍陀罗雕刻艺术中却有了成双成对的情人形象,如装饰盒中的一对情人,门侧壁残片中几对情人。从克孜尔壁画上这两对男女对舞的画面来看,女舞者均穿薄纱长袍,只是透过薄如蝉翼般的轻纱显示女性形体线条,这种穿衣而舞的思维定式,充分显示了与古希腊裸体舞蹈不同的文化特色。
  但是,除了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方面仍带有明显的希腊文化色彩。如女舞者头戴花髻而舞的装饰与古希腊“酒神祭”的少女们头戴花环而舞的舞蹈传统,男舞伎半裸上身,显示人体肌肉的线条美,是对古希腊人体艺术的继承。另外画面上人物的细眉、又高又尖的鼻子,嘴上留有胡须等都可以说是对希腊犍陀罗艺术的保留。
  像这种裸体舞蹈动作在克孜尔第98窟主室券顶下部的天宫伎乐图中也有。有一女舞伎,上身穿短袖胸衣,双手在胸前,一手在下,一手在上,在下的手指尖朝上,在上的手指尖朝下。舞者头朝向肩倾,动感性极强,像是在做胸前双手屈臂弯肘,双手上下交替头和胯随之摆动的舞蹈动作。另一舞者,全裸形体,伎人头向“左”倾,右胯向右斜前突出,下“左”倾腰、左臂同右斜伸,右臂与肩平,小臂回收,右手腕搁在腮下,手指放松下垂。这种舞姿造型可以说是典型的佛教舞姿造型①。扭腰、出胯、形体三道弯的形体造型又不能说完全是希腊式的,也不能说完全是印度的,它可以说是希腊、印度、龟兹一带相结合的产物,也只有在特殊的环境当中,才能产生特殊舞蹈品种。克孜尔第8窟舞师女图中即是舞师女于佛前作舞蹈的情景。佛坐于方形金刚座上,目视舞师女,右手向舞师女做手势。舞师女全身赤裸,肩上只披一透明帛带,头戴珠冠。舞师女身材比例准确,造型生动。其左臂上举,手中似一方巾,右臂向下,右手翻掌,帛带搭于腕上。左腿前伸,脚向外展,右腿弯曲,右脚后收,成为“蹉步”式。头“左”倾,目视佛陀。身体是“S”形曲线,是一个婀娜的舞姿。此舞姿透出龟兹舞蹈的律动、翻掌、折指,身体呈“S”型,丰乳细腰成为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普遍舞姿造型。学者们认为这是“龟兹舞蹈”的特点。所谓“龟兹舞蹈”的特点,其实质就是键陀罗乐舞艺术的特点,它是希腊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中国文化的综合体。
  键陀罗乐舞艺术从贵霜王国东传之后,从中国敦煌、云冈沿路演变,并发生较大变化。如敦煌北魏时期的“天宫伎乐”里,有不少全裸或裸上体披长巾、弹指拧腰、出胯歪头载歌载舞的胡乐胡舞。这些胡乐胡舞的姿态造型在敦煌一带有了与克孜尔石窟壁画不同风格的中原乐舞色彩,那些伎乐人手持中原乐器,如笙、箫、琴、筝等以及褒衣博带、舞袖挥巾的舞姿造型,给来自域外的胡乐胡舞增添了更多妩媚色彩。
  希腊、罗马雕塑式的裸体有翼天使和神像以及舞蹈姿态,通过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传入,沿着克孜尔、敦煌、云冈等石窟壁画群的这条直线,经过长期流变,在中原地区的汉画像石中得到了再现。如河南唐河针织厂汉墓出土的汉画像石上,有羽人,带翼白虎,苍龙形象。山东嘉祥武氏祠中的画像石是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在画像石上也有许多带翼的羽人。在江苏沛县栖山东汉初胡人画像中还有马首人身、鸟首人身、人首马身的形象。在武梁祠石室中还有一些人首兽身的有翼人物,他们被有关学者认定为来自中亚地区的亚述和波斯艺术。《山海经》中更有羽人之国,可能来自亚述,亚述流行人首兽身和有翼兽的雕像,犍陀罗雕刻艺术中也多有这种形象,如装饰马龙鱼尾,怪兽海怪等形象。公元前9世纪亚述王阿苏纳西帕尔二世宫殿中有人首有翼牛身雕像。①这些图像都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有翼的神像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除了希腊式的天宫伎乐之外,“黎轩善眩人”,埃及——罗马,杂技演员表演的杂技艺术也在克孜尔石窟壁画和敦煌石窟壁画中有反映。如在北魏、西魏、北周洞窟的那些药叉力士的形象。既有粗犷、刚健的西北游牧民族的舞姿,又有“倒立”等杂技动作。“天宫伎乐”的舞姿动作比较僵硬、直线型、姿态健美,如北魏、西魏、第288窟、第435窟、第248窟、第249窟、第251窟等。直线型、几何型的舞姿造型具有古希腊艺术审美的特点。毕达格拉斯对数字作出的贡献之一,在于他的数学原理、他的几何原理被古希腊艺术大师应用在艺术创作实践之中。希腊学者们把几何学当作各门学科的基础。这种严密、准确的几何型人体艺术雕塑的方法随同贵霜王国的迦腻色迦王对佛教事业热心推广,也传来影响着中国艺术。例如,克孜尔第175窟伎乐天人图,在“五趣生死轮回图”中有一乐舞图,图中有裸体的女伎在舞蹈,她的形体呈“S”形曲线,右脚朝前倾跳跃之后落地动作,左腿向后吸起,右臂在胯前45。伸直,左臂肘部弯曲,手在左头上角呈三角形,此舞蹈动作很有跃动感,像是跳跃动作的瞬间姿态。有学者认为此动作类似中国传统舞蹈中的“射燕”动作。②也许是西域外来舞蹈动作在雕刻当中影响了中原汉民族的舞蹈动作。
  新疆的佛教石窟从最西边的喀什,沿天山南麓向东经库车、焉耆、吐鲁番至哈密,从喀什沿昆仑山北麓向东,经和田、米兰、楼兰,主要石窟集中在这两个地带。第一是古代龟兹(今库车、拜城一带);第二是古代高昌地区(今吐鲁番、鄯善一带),尤其是龟兹地区保存最丰富。在丝绸之路南北两条线的石窟壁画上,多见有扭腰出胯、弹指动颈“S”形的舞姿形象,以及半裸和全裸的舞蹈造型。可以明显看出希腊式的犍陀罗乐舞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附注

①韩翔,宋英荣:《龟兹石窟》,355页,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①《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70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①弗朗克:《艺术史手册》,11页,1956。 ②《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93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