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新疆俄罗斯族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86
颗粒名称:
二、新疆俄罗斯族舞蹈
分类号:
J709
页数:
1
页码:
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明清新疆俄罗斯族舞蹈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古俄罗斯
舞蹈
艺术风格
内容
新疆俄罗斯族舞蹈以《格巴克》为代表,《格巴克》也即《踢踏舞》,主要流传在新疆塔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的俄罗斯族居民中。
《格巴克》属于即兴娱乐性舞蹈,舞蹈场地不受任何限制。舞蹈时,男子穿浅色偏开口套头衫衣,领口袖口绣花边,系丝绳腰带,穿便裤、皮靴;女子穿长裙,头戴三角形花头巾,领口袖口裙摆镶花边,腰系花围裙,穿便裤、平底靴。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连三步、跳踢步、快踏步、脚尖脚跟步、吸腿踏步、小跑转身、后蹉踏步、跳步伸腿等。
《格巴克》舞者人数不限,可独舞,也可群舞。群舞时舞者之间情绪可相互感染。开始舞蹈时,舞者先做“连三步”绕场一周,向观众示意邀请,然后合着乐曲节奏自由舞蹈。观众用掌声和歌声为舞蹈伴奏,音乐演奏者可边拉琴边做踢踏动作与舞者呼应。有时技艺高超的独舞表演,表演者双脚跺地发出不同情调的音响,伴随着歌声、掌声、口哨声,将舞蹈推向高潮。
为《格巴克》舞蹈伴奏的乐器有:巴扬、吉他、曼陀林、三角琴等,这些来自俄罗斯国土的民间乐器演奏出明快的节奏,观众伴随着旋律击掌歌唱,使舞蹈充满热情洋溢的氛围。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