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蒙古地区乐舞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蒙古地区乐舞艺术
分类号: J709
页数: 5
页码: 156-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蒙古地区乐舞艺术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蒙古 乐舞 艺术

内容

《安代》舞是蒙古人求雨治病驱鬼的舞蹈,因为有巫师博的参加,使舞蹈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舞蹈一般在夏末秋收季节跳。跳安代舞时角色要穿法衣、手持鼓鞭和单鼓的“博”,身穿蒙古长袍的歌手和跳安代的演员,以及长发遮面的病人。跳舞的场地在宽敞平坦的地方,舞场中心竖一根车轴,下面埋有白扣碗,上面蒙着白布,参加跳舞的人有几十人到上百人,跳安代的时间少则七天,多则二十至四十天。从下午跳到夜晚,甚至通宵达旦。安代的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舞蹈动作粗犷、奔放,也不仅是抒情优美的动作展示,舞蹈姿态可在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中见到。踏脚、顿足、甩巾是安代舞的主要特色,其舞蹈风格与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民间舞蹈极为相似。
  《筷子舞》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流传在伊克昭盟一带。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笛子、四胡、三弦、扬琴、蒙古筝等。筷子舞最早是围桌坐地边唱边舞的形式,后来增加了蹲、转、走、跳、耸肩、揉背、击地、打足等动作,腿部动作鲜明,体现了游牧民族骑马生活样态。
  《盅子舞》是鄂尔多斯人最喜爱的舞蹈,流传在伊克昭盟一带,多在宴席上表演,舞者双手各持两只小酒盅,边歌边舞边击打着手中的小盅,小盅发出清脆的声音,伴随着舞姿优美的舞蹈,给人全身心的美感。蒙古人盅子舞的产生离不开马背民族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蒙古人长年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居民只有三户或五户,常常只有一户,邻里之间路途遥远,难得相见,朋友团聚,必然盛情款待。此外,马背民族经常逐草原而居,没有固定房屋,寝食之地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而且,进门席地而坐,盅子舞就在酒酣高兴的牧人围坐的桌子旁翩翩起舞,因为舞蹈空间不大,就决定了盅子舞者上下提气、扭腰顶胯、圆柔俏稳的舞蹈风格。这种敲击盅碗的表演形式在回纥人的舞蹈中也可见到,如元朝诗人扬允孚在《滦京杂记》中介绍:“东凉亭下水濛濛,敕赐游船两红红;回纥舞时杯在手,玉奴归去马嘶风。”诗中提到的“回纥舞”也是持杯作舞。蒙古人与回纥人舞蹈的相似,证明历史上两个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
  《浩德格沁》是蒙古人驱鬼逐疫,祈福人丁兴旺的舞蹈。“浩德格沁”,蒙语意为“丑角”,该舞的寓意是“祝福求子”,从这一角度看,是幽然滑稽的舞蹈。传说由外地传人,“成吉思汗的后裔索诺木杜棱来敖汉建部之初,人畜两旺,风调雨顺,后来却发生了天灾和瘟疫,使人难以繁衍,牛羊绝迹。此时有一位嘎啦德恩葛根到西天去求弥勒佛解救。弥勒佛告诉他说:‘阿尔泰山有一位叫阿林查干的老人(人称白仙翁),请到他就能消灾除难’。嘎啦德恩葛根按弥勒佛所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请来了白仙翁。使鸟兰召草原从此转祸为福,人畜两旺。……于是便留下了演出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表演形式。”①从传说中看出浩德格沁舞是从西域传来的乐舞,并且这一乐舞又与佛教密切相关。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元帝国时蒙古人铁蹄踏遍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古城,必然接受佛教的熏陶,因此可以说,该舞带有佛教色彩。“浩德格沁”舞蹈仪式步骤是:敬神(将面具供放在庙堂)、请神(表演者戴面具以求神灵附体)、跳神、送神。舞蹈的中心在跳神。跳神又分三部分:边行进边载歌载舞,进主人家院内祝福驱邪、拜别、挽留。《浩德格沁》是舞蹈、音乐、韵白三合一的作品,代表性动作为“端腿跳步”,加上耸肩,挥绕甩绸,表现出质朴、粗犷的蒙古民族性格。为舞蹈伴奏的音乐是无乐器伴奏的歌唱和打击乐两部分,为舞蹈伴唱的歌曲有《敖汉旗赞》、《垂饰》、《四季歌》、《杭盖山》、《祭火歌》、《迈达尔活佛之歌》、《求情之歌》、《小鸟》等。
  《哲仁嘿》巴尔虎蒙古人舞蹈。“哲仁”蒙语译为黄羊,“哲仁嘿”即“跳黄羊圈”,是一个模拟黄羊动态的舞蹈。巴尔虎蒙古人具有古老的历史。1734年清政府为守护呼伦贝尔西部疆土,曾将居住在贝加尔河、哈拉哈湖、乌尔逊河、呼伦湖和克鲁伦河下游草原上的巴尔虎蒙古人迁去守护呼伦贝尔大草原。巴尔虎蒙古人流传这样一句话:“分不清草场好坏的人,应跟着黄羊的游移而搬迁。”②呼伦贝尔草原,人口稀少,黄羊成群,巴尔虎蒙古人认为黄羊是吉祥动物,它们能在大旱之年找到清水,严冬之际找到食草,黄昏之际戒备恶狼袭击,巴尔虎蒙古人喜欢将蒙古包安放在黄羊结圈的地方居住。黄羊是巴尔虎蒙古人的吉祥物,因此就有了模拟黄羊动态的“哲仁嘿”。“哲仁嘿”的舞蹈形式是舞者手牵手站成半圆形边歌边舞。“众人相互携手走便步,依次从两位高举的臂下钻过。钻至中间领舞时,领舞者迅速向前奔跑,众人呼喊着、欢笑着,奋力向前追赶,此时群情沸腾,推起了舞蹈的高潮,直至将领舞者抓住,舞蹈在笑声喘息声中告一段落。休息片刻,重整队伍,重新开始……直到东方破晓,才尽兴而散。”①这种舞蹈形式在中亚一些国家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民间舞蹈也存在。
  布里亚特蒙古人舞蹈具有浓郁的草原色彩,代表性的舞蹈有《纳日给勒格》、《额日莫彻》、《毕何利格》、《哟郭勒》、《阿列勒》。《纳日给勒格》是自娱自乐性舞蹈,传说公元1590年漠南土默特蒙古阿拉坦汗女儿巴勒金公主嫁给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代洪台吉为妻,历尽艰难,作为纪念,人们编排了这个舞蹈。舞蹈以歌为主,人数不限,围聚篝火,站成半圆形手牵手左右摇晃身体,边歌边舞。《额日莫彻》是庆祝羊羔增产的舞蹈。舞蹈在傍晚时分跳,篝火旁,布里亚特蒙古人开怀畅饮,然后携手成圈,绕着篝火跳《额日莫彻》,舞蹈动作简单,男女双方手牵手或双手后交叉、单手前交叉。围着圆圈做“吸腿小跳步”动作,表达喜悦情绪。《毕何利格》是布里亚特蒙古人游戏舞蹈,也是男女舞者围着篝火双手背后,左右摇晃身体边歌边舞的歌舞。《哟郭勒》是布里亚特蒙古人青年交谊舞,为舞蹈伴奏的音乐是《檀香木马鞍》,节拍为5/4,舞者随音乐走三步跺两步,舞步刚健有力。舞蹈动作简单,只有男女携手跺步、携手单人原地转、挥手跺步、单脚点地跳等。《阿列勒》为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宗教舞蹈,即萨满舞。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舞蹈的主要动律是“跺”和“踏”。舞蹈时,男女舞者在篝火旁站成两竖排,五指相互交叉携手,大臂架起,小臂弯曲,做前跺步,后踏步动作,身体随之摆动。歌声豪放,气势宏大,充分显示了布里亚特蒙古人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却不见沉闷压抑的宗教气氛。至今舞蹈仍盛行在前苏联阿来热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从布里亚特人的五种舞蹈来看,舞蹈的动作、舞蹈的形式与风格与中亚及东欧地区的舞蹈非常相像。
  十六天魔舞为元帝国代表性宫廷舞蹈,有些学者认为该舞源自于西域:“《天魔舞》源于西域,唐代佳人,重编于元代并改称《十六天魔舞》,是一个表现佛家思想,属密宗一派的舞蹈。”①有关这一舞蹈有古代文人朱有炖在《元宫词》中介绍:“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年华赛月娥,本是河西参佛曲,把来宫苑席前歌。按舞婵娟十六人,内园乐部每承恩,缠头例是宫中赏,妙乐文殊锦最新。队里惟夸三圣女,轻歌妙舞世间无,御前供奉蒙深宠,赐得西洋照夜珠。”从诗人描绘得知,这是一首来自河西的参佛曲,经宫廷艺人加工改编成为元帝国著名的宫廷乐舞,“以宫中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祆,云肩,合袖天衣,授带鞋袜,各执加巴刺般之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又宫女一十一人练槌髻勅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乐用龙笛、头管、小鼓、筝、蓁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元史·顺帝本纪》十六天魔舞既用于赞佛,又用于宴享,该舞具有浓郁的西域特色,张昱《辇下曲》描述:“西天法曲曼声长,缨络垂衣称艳妆,大宴殿中歌舞上,华严海会庆君王。”十六天魔舞可以说是元帝国时期中西乐舞艺术交流史上代表性舞蹈作品。

附注

①马克垚、朱寰主编:《古代史》下编,载《世界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①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106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131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