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元明清乐舞艺术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81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元明清乐舞艺术研究
分类号: J709
页数: 9
页码: 156-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明清乐舞艺术研究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元明清 乐舞 艺术研究

内容

元帝国兴起于公元13世纪,由蒙古人缔造。蒙古人发祥于亚洲中部——浩瀚无垠的大戈壁北部的蒙古高原。
  阿尔泰山、杭爱山、祁连山、阴山、天山、兴安岭环绕高原四周,境内有小溪、草原、湖泊、河流,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早在旧石器时代大漠草原就有居民,还有许多部落,公元前3世纪末,众多分散的氏族部落形成部落联盟,曾有匈奴、鲜卑、突厥、回纥等纵马驰骋在这里先后建立政权。13世纪初,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大多数蒙古部落,发动一系列征服战争,建立起世界大帝国。包括河间地区、花剌子模大片土地、北部波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贸易网络,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稳定。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帝国分给他四个儿子,四个儿子继承成吉思汗遗志继续征讨,窝阔台继成吉思汗之后成为大汗,征服了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并几乎挺进波罗的海。1251年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蒙哥在哈拉和林成为大汗,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继位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服,并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持续统治到1368年。“1258年旭烈兀征服波斯并率领蒙古军队洗劫巴格达,结束了哈里发的统治和伊斯兰旧秩序。……旭烈兀建立了伊利汗国,以大不里士为王廷,统治着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东安纳托利亚和高加索”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大漠南北,他的儿孙在半个多世纪间东征西讨,骑马驰骋亚欧大陆,征服许多国家,建立了蒙古帝国,改变了亚洲和东欧的结构,扰动了从亚洲到东欧的众多民族与国家。使有些国家灭亡,有些是新的国家。蒙古征服,使突厥势力在中亚抬头,为突厥人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保证了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的畅通,使无数西亚人、中亚人、俄罗斯人东来,也使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欧洲。蒙古帝国时期陆路丝绸之路有三条:“一条由察合台汗国首都阿力麻里经塔拉斯,取道咸海和里海以北,经钦察草原到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由此向西直通欧洲,或经克里米亚,越黑海而达君士坦丁堡,或经高加索至小亚细亚。..第二条路由阿力麻里入河中,经撒马尔罕、布哈拉、呼罗珊而抵小亚细亚。第三条路是由和田越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和伊朗,再沿着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沿岸”①。蒙古帝国恢复了因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崩溃而中断了千年之久的丝绸古道,保证了东西贸易往来和各地间的乐舞艺术交流。
  第一节 蒙古地区乐舞艺术
  《安代》舞是蒙古人求雨治病驱鬼的舞蹈,因为有巫师博的参加,使舞蹈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舞蹈一般在夏末秋收季节跳。跳安代舞时角色要穿法衣、手持鼓鞭和单鼓的“博”,身穿蒙古长袍的歌手和跳安代的演员,以及长发遮面的病人。跳舞的场地在宽敞平坦的地方,舞场中心竖一根车轴,下面埋有白扣碗,上面蒙着白布,参加跳舞的人有几十人到上百人,跳安代的时间少则七天,多则二十至四十天。从下午跳到夜晚,甚至通宵达旦。安代的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舞蹈动作粗犷、奔放,也不仅是抒情优美的动作展示,舞蹈姿态可在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中见到。踏脚、顿足、甩巾是安代舞的主要特色,其舞蹈风格与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民间舞蹈极为相似。
  《筷子舞》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流传在伊克昭盟一带。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笛子、四胡、三弦、扬琴、蒙古筝等。筷子舞最早是围桌坐地边唱边舞的形式,后来增加了蹲、转、走、跳、耸肩、揉背、击地、打足等动作,腿部动作鲜明,体现了游牧民族骑马生活样态。
  《盅子舞》是鄂尔多斯人最喜爱的舞蹈,流传在伊克昭盟一带,多在宴席上表演,舞者双手各持两只小酒盅,边歌边舞边击打着手中的小盅,小盅发出清脆的声音,伴随着舞姿优美的舞蹈,给人全身心的美感。蒙古人盅子舞的产生离不开马背民族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蒙古人长年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居民只有三户或五户,常常只有一户,邻里之间路途遥远,难得相见,朋友团聚,必然盛情款待。此外,马背民族经常逐草原而居,没有固定房屋,寝食之地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而且,进门席地而坐,盅子舞就在酒酣高兴的牧人围坐的桌子旁翩翩起舞,因为舞蹈空间不大,就决定了盅子舞者上下提气、扭腰顶胯、圆柔俏稳的舞蹈风格。这种敲击盅碗的表演形式在回纥人的舞蹈中也可见到,如元朝诗人扬允孚在《滦京杂记》中介绍:“东凉亭下水濛濛,敕赐游船两红红;回纥舞时杯在手,玉奴归去马嘶风。”诗中提到的“回纥舞”也是持杯作舞。蒙古人与回纥人舞蹈的相似,证明历史上两个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
  《浩德格沁》是蒙古人驱鬼逐疫,祈福人丁兴旺的舞蹈。“浩德格沁”,蒙语意为“丑角”,该舞的寓意是“祝福求子”,从这一角度看,是幽然滑稽的舞蹈。传说由外地传人,“成吉思汗的后裔索诺木杜棱来敖汉建部之初,人畜两旺,风调雨顺,后来却发生了天灾和瘟疫,使人难以繁衍,牛羊绝迹。此时有一位嘎啦德恩葛根到西天去求弥勒佛解救。弥勒佛告诉他说:‘阿尔泰山有一位叫阿林查干的老人(人称白仙翁),请到他就能消灾除难’。嘎啦德恩葛根按弥勒佛所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请来了白仙翁。使鸟兰召草原从此转祸为福,人畜两旺。……于是便留下了演出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表演形式。”①从传说中看出浩德格沁舞是从西域传来的乐舞,并且这一乐舞又与佛教密切相关。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元帝国时蒙古人铁蹄踏遍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古城,必然接受佛教的熏陶,因此可以说,该舞带有佛教色彩。“浩德格沁”舞蹈仪式步骤是:敬神(将面具供放在庙堂)、请神(表演者戴面具以求神灵附体)、跳神、送神。舞蹈的中心在跳神。跳神又分三部分:边行进边载歌载舞,进主人家院内祝福驱邪、拜别、挽留。《浩德格沁》是舞蹈、音乐、韵白三合一的作品,代表性动作为“端腿跳步”,加上耸肩,挥绕甩绸,表现出质朴、粗犷的蒙古民族性格。为舞蹈伴奏的音乐是无乐器伴奏的歌唱和打击乐两部分,为舞蹈伴唱的歌曲有《敖汉旗赞》、《垂饰》、《四季歌》、《杭盖山》、《祭火歌》、《迈达尔活佛之歌》、《求情之歌》、《小鸟》等。
  《哲仁嘿》巴尔虎蒙古人舞蹈。“哲仁”蒙语译为黄羊,“哲仁嘿”即“跳黄羊圈”,是一个模拟黄羊动态的舞蹈。巴尔虎蒙古人具有古老的历史。1734年清政府为守护呼伦贝尔西部疆土,曾将居住在贝加尔河、哈拉哈湖、乌尔逊河、呼伦湖和克鲁伦河下游草原上的巴尔虎蒙古人迁去守护呼伦贝尔大草原。巴尔虎蒙古人流传这样一句话:“分不清草场好坏的人,应跟着黄羊的游移而搬迁。”②呼伦贝尔草原,人口稀少,黄羊成群,巴尔虎蒙古人认为黄羊是吉祥动物,它们能在大旱之年找到清水,严冬之际找到食草,黄昏之际戒备恶狼袭击,巴尔虎蒙古人喜欢将蒙古包安放在黄羊结圈的地方居住。黄羊是巴尔虎蒙古人的吉祥物,因此就有了模拟黄羊动态的“哲仁嘿”。“哲仁嘿”的舞蹈形式是舞者手牵手站成半圆形边歌边舞。“众人相互携手走便步,依次从两位高举的臂下钻过。钻至中间领舞时,领舞者迅速向前奔跑,众人呼喊着、欢笑着,奋力向前追赶,此时群情沸腾,推起了舞蹈的高潮,直至将领舞者抓住,舞蹈在笑声喘息声中告一段落。休息片刻,重整队伍,重新开始……直到东方破晓,才尽兴而散。”①这种舞蹈形式在中亚一些国家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民间舞蹈也存在。
  布里亚特蒙古人舞蹈具有浓郁的草原色彩,代表性的舞蹈有《纳日给勒格》、《额日莫彻》、《毕何利格》、《哟郭勒》、《阿列勒》。《纳日给勒格》是自娱自乐性舞蹈,传说公元1590年漠南土默特蒙古阿拉坦汗女儿巴勒金公主嫁给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代洪台吉为妻,历尽艰难,作为纪念,人们编排了这个舞蹈。舞蹈以歌为主,人数不限,围聚篝火,站成半圆形手牵手左右摇晃身体,边歌边舞。《额日莫彻》是庆祝羊羔增产的舞蹈。舞蹈在傍晚时分跳,篝火旁,布里亚特蒙古人开怀畅饮,然后携手成圈,绕着篝火跳《额日莫彻》,舞蹈动作简单,男女双方手牵手或双手后交叉、单手前交叉。围着圆圈做“吸腿小跳步”动作,表达喜悦情绪。《毕何利格》是布里亚特蒙古人游戏舞蹈,也是男女舞者围着篝火双手背后,左右摇晃身体边歌边舞的歌舞。《哟郭勒》是布里亚特蒙古人青年交谊舞,为舞蹈伴奏的音乐是《檀香木马鞍》,节拍为5/4,舞者随音乐走三步跺两步,舞步刚健有力。舞蹈动作简单,只有男女携手跺步、携手单人原地转、挥手跺步、单脚点地跳等。《阿列勒》为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宗教舞蹈,即萨满舞。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舞蹈的主要动律是“跺”和“踏”。舞蹈时,男女舞者在篝火旁站成两竖排,五指相互交叉携手,大臂架起,小臂弯曲,做前跺步,后踏步动作,身体随之摆动。歌声豪放,气势宏大,充分显示了布里亚特蒙古人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却不见沉闷压抑的宗教气氛。至今舞蹈仍盛行在前苏联阿来热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从布里亚特人的五种舞蹈来看,舞蹈的动作、舞蹈的形式与风格与中亚及东欧地区的舞蹈非常相像。
  十六天魔舞为元帝国代表性宫廷舞蹈,有些学者认为该舞源自于西域:“《天魔舞》源于西域,唐代佳人,重编于元代并改称《十六天魔舞》,是一个表现佛家思想,属密宗一派的舞蹈。”①有关这一舞蹈有古代文人朱有炖在《元宫词》中介绍:“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年华赛月娥,本是河西参佛曲,把来宫苑席前歌。按舞婵娟十六人,内园乐部每承恩,缠头例是宫中赏,妙乐文殊锦最新。队里惟夸三圣女,轻歌妙舞世间无,御前供奉蒙深宠,赐得西洋照夜珠。”从诗人描绘得知,这是一首来自河西的参佛曲,经宫廷艺人加工改编成为元帝国著名的宫廷乐舞,“以宫中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祆,云肩,合袖天衣,授带鞋袜,各执加巴刺般之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又宫女一十一人练槌髻勅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乐用龙笛、头管、小鼓、筝、蓁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元史·顺帝本纪》十六天魔舞既用于赞佛,又用于宴享,该舞具有浓郁的西域特色,张昱《辇下曲》描述:“西天法曲曼声长,缨络垂衣称艳妆,大宴殿中歌舞上,华严海会庆君王。”十六天魔舞可以说是元帝国时期中西乐舞艺术交流史上代表性舞蹈作品。
  第二节 新疆蒙古人乐舞艺术
  新疆地区蒙古人主要聚居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部分地区、阿勒泰部分地区、伊犁部分地区、哈密部分地区的山区。以牧业为主,兼事农业。语言属阿勒泰语系蒙古语族。信仰佛教,主要节日有春节、正月十五、点灯节、敖包节、塔克楞节等。
  新疆蒙古人代表性舞蹈为《萨吾尔登》,在各种节日庆典和“那达慕”大会上表演。这是自娱自乐性质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形式。为“萨吾尔登”舞蹈伴奏的乐器是拨弹乐器托布秀尔,在阿勒泰地区则用拉弦乐器依克勒。《萨吾尔登》包括“阿吉姆萨吾尔登”、“角日哈勒萨吾尔登”、“阿恰萨吾尔登”、“沙力戈台克萨吾尔登”。这几种舞蹈均包含舞蹈和边歌边舞边表演等形式。《阿吉姆萨吾尔登》是抒发美好生活之情的舞蹈,舞蹈以手和肩部动作为主,手的动作有压弹腕、扣腕、压提腕,肩的动作有硬耸肩、碎抖肩等,脚步则多以大踏步、拖檫步为主,代表性动作为踏步硬耸肩、平步碎抖肩等。这些动作均来自对生活动作和骑马劳动动作的模仿。《角日哈勒萨吾尔登》是模拟马行走、奔跑的舞蹈,“马”是蒙古人生产、生活的工具,也是蒙古人远涉欧亚大草原的重要交通工具,蒙古人热爱马,因而有了赞颂马的舞蹈。舞蹈为男子独舞,基本动作有走马、蹉步拉马、点步勒马、跑马步、跺掌勒马、勒马转、碎马步、骏马嘶鸣等动作。舞蹈中,舞者随情绪发展,以学马叫增加舞蹈气氛。围坐成圈的蒙古小伙子深受感染纷纷起舞,即兴跳各种动作,直到尽兴为止。《阿恰萨吾尔登》,“阿恰”意为马大物,“阿恰萨吾尔登”为男子双人舞。舞蹈通过两人的模拟动作表现蒙古人用马驮运物资的情景。该舞的动作有压弹腕绕臂、扣腕下插、拖檫步按掌硬肩,以及半蹲踏地,夹腰踏步等。舞蹈在众人呐喊中完成,气氛十分热烈。《沙力戈台克萨吾尔登》,是模拟公山羊动作的风趣舞蹈,通过舞蹈表现公山羊保护自己羊群的勇敢状态,以及蒙古人对山羊的喜爱之情。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是托布秀尔,演奏这个乐器时,要求演奏者用右手四个手指迅速依次向下扫去即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构成舞蹈音乐的特点,它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从而形成舞蹈的别致风格。舞蹈时,舞者在众人围坐的圆圈中间空地跳,舞蹈动作简单,只有刨地蹦跳、俯身蹦跳、并脚蹦跳、八字步蹦跳、顶角蹦跳等模拟山羊的动作。舞蹈生动活泼,深受当地蒙古人喜爱。
  从上述蒙古人舞蹈来看,舞蹈动作基本来自对蒙古人牧马生活动作的模仿,舞蹈形式为圆圈舞,男女双方手牵手、吸腿小跳、交叉背手等动作与中亚、西亚、东欧地区的民间舞蹈非常相似,对此,不能排除古代蒙古人骑马游弋欧亚草原所带来乐舞艺术交流的可能性。通过对中国蒙古人舞蹈的调查可以窥知古代欧亚草原游牧民族歌舞娱乐的概貌。
  第三节 内蒙古、新疆的俄罗斯乐舞艺术
  俄罗斯人在古代属东斯拉夫人,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在基辅建立了古代罗斯帝国,10世纪末罗斯与周边各国贸易十分活跃,拜占庭的艺术文化、宗教直接影响罗斯。如基辅索菲亚教堂,就是对君士坦丁堡索菲亚教堂的直接模仿,它有13个穹顶和5个半圆形壁龛,还设有大唱诗班古罗斯帝国的绘画包括镶嵌画、湿壁画和木板圣像画都直接受了拜占庭的艺术影响。
  公元1229年,蒙古人窝阔台选择蒙古乌兰巴托附近的和林地区为首都,在和林国际都市里居住着匈奴人、俄罗斯人、法兰克人、英吉列人,忽必烈定居北京后,欧洲人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人是马可·波罗。元朝以后,中国通过蒙古与俄罗斯人关系密切。“中国丝锦成为王公贵族的爱物。萨拉托夫附近的乌维克村出土过中式对襟衬。俄语中金锦称为altabas,波兰语称altembas,法语称altobas,由东而西的传播过程非常明显。”①俄罗斯的乐舞艺术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滞留在中国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华俄后裔聚居乡镇流传着俄罗斯民间舞蹈。主要有《灭斜茨》、《巴德果日纳》、《谢拉比扬喀》。新疆的俄罗斯舞蹈有格巴克等。
  一、内蒙古俄罗斯舞蹈
  中国内蒙古俄罗斯族乐舞艺术带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舞蹈分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灭斜茨》(月亮)、《嘎罗卜其喀》(小盒子)、《卜布利哈》(大雪天)为一男一女为一组的,由多组构成的集体圆圈舞蹈;《巴德果日纳》为二女一男或二男一女三人为一组的表演,原于“交谊舞”。每一舞蹈均有特定动作,如《灭斜茨》基本舞步有“小踮步”、“小踮步转”、“迈跺步”、“结尾步”组成,上肢动作不同形式的拍手动作为主。《嘎罗卜其喀》的基本动作有“三步一跺”、“三退一跺”、“携手便步”等。《卜布利哈》从“小踮步转”开始,做左右方向横走步动作。《巴德果日纳》动作有“进四步”、“退四步”、“钻洞转”、“吸腿小跳步”等。俄罗斯族的独舞基本动作有“交叉踮步跳”、“吸腿踮步跳”、“矮子步”、“踢弹腿”、“拍打腿”、“斜式蹲”等动作。
  俄罗斯族舞蹈活泼轻快、热情、奔放,动作虽然简单,但通过走、跑、跳、垫、踏、跺等脚步动作体现出独有的艺术风格。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为按键式手风琴,人们在傍晚时分聚集在村头、河边、草场上边歌边舞,抒发欢乐的情绪。俄罗斯舞蹈技巧多体现在独舞表演中,女子舞蹈时多保持一手捏绢,一手叉腰或提起裙角的姿态,做“两腿交叉踮步跳”等动作,并且同时做迈跺步,时站时蹲的动作,而上身始终保持挺拔平稳的姿态。这些动作和体态,我们从来华访问的俄罗斯舞蹈团的表演中可以看到。
  二、新疆俄罗斯族舞蹈
  新疆俄罗斯族舞蹈以《格巴克》为代表,《格巴克》也即《踢踏舞》,主要流传在新疆塔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的俄罗斯族居民中。
  《格巴克》属于即兴娱乐性舞蹈,舞蹈场地不受任何限制。舞蹈时,男子穿浅色偏开口套头衫衣,领口袖口绣花边,系丝绳腰带,穿便裤、皮靴;女子穿长裙,头戴三角形花头巾,领口袖口裙摆镶花边,腰系花围裙,穿便裤、平底靴。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连三步、跳踢步、快踏步、脚尖脚跟步、吸腿踏步、小跑转身、后蹉踏步、跳步伸腿等。
  《格巴克》舞者人数不限,可独舞,也可群舞。群舞时舞者之间情绪可相互感染。开始舞蹈时,舞者先做“连三步”绕场一周,向观众示意邀请,然后合着乐曲节奏自由舞蹈。观众用掌声和歌声为舞蹈伴奏,音乐演奏者可边拉琴边做踢踏动作与舞者呼应。有时技艺高超的独舞表演,表演者双脚跺地发出不同情调的音响,伴随着歌声、掌声、口哨声,将舞蹈推向高潮。
  为《格巴克》舞蹈伴奏的乐器有:巴扬、吉他、曼陀林、三角琴等,这些来自俄罗斯国土的民间乐器演奏出明快的节奏,观众伴随着旋律击掌歌唱,使舞蹈充满热情洋溢的氛围。

附注

①【德】克劳斯·伯恩德尔、马库斯·哈特斯坦等编著,黄洋、赵立行、周兵、陈新等译:《图说世界史》,237页,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