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唐朝与边塞乐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唐朝与边塞乐舞
分类号: J709
页数: 5
页码: 135-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的唐朝与边塞乐舞情况。
关键词: 唐朝 边塞 乐舞

内容

一、中原与吐蕃乐舞艺术交流
  吐蕃是唐代通往印度、尼泊尔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民族地方政权,它是公元6世纪兴起的古藏族部落。吐蕃人是由世世代代生息在青藏高原的土著人和南下的羌人组合而成的一个民族。
  公元7世纪左右,古藏族部落中的雅隆鹘提悉补野一部逐渐强盛,由其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创立了吐蕃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奴隶制国家的措施,获得了有效成果。吐蕃原无文字,以“刻木结绳”来记事,松赞干布派使者去印度学习了梵文、声韵,后又结合吐蕃语言的实际,创造了藏文。
  松赞干布建国之后不久,便与唐建立了联系,但是,在吐蕃和唐的二百年间的交往中,两政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好和亲,兵戎相见,贯穿于始终。唐帝国与吐蕃的交往,大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和亲,第二种是战争,第三种是佛教传播。
  首先从和亲来看,历史上与唐和亲最为著名的是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之事。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是唐代中原与吐蕃缔结友好城邦的有功之臣,多少年来一直为藏民所歌颂。文成公主入藏是在松赞干布三次求亲行为打动之下实现的,头两次是松赞干布遣使入唐求亲,但遭到了拒绝,第三次是出兵征伐吐谷浑,打赢了战争,松赞干布的这一行动引起了唐帝国的重视,并为其和亲的真诚行为所打动,终于,唐太宗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一行浩浩荡荡车载丝绸和各种谷物的种子、释迦牟尼像以及率领各行各业的人员走进西藏。文成公主身嫁吐蕃,使经济、文化落后的吐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公元707年唐中宗又将养女金城公主许配赞普赤松德赞为妻。金城公主人藏时,中宗又赐“锦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金城公主入藏,进一步促进了唐与吐蕃的经济、艺术交流。后来,唐王朝接受了金城公主的请求,赐给吐蕃《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书籍。金城公主的和亲是中原文化又一次向西藏的传播。文化的传播使吐蕃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有了发达的、先进的社会文明,还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强国。
  吐蕃政权在历代的赞普带领下,不仅以和亲的方式来学习唐朝的先进文明,而且还派遣大批使者赴唐学习,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634~846年的二百年间,中原与吐蕃相互派遣使者共达19次,其中唐入吐蕃66次,吐蕃入唐125次”①。在大量的、频繁的使者往来中,东西方的文化的交流便进行了。吐蕃几乎对唐所有文化都持有来者不拒的态度,对唐代宫廷燕乐,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如《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载:长庆会盟对“馔味酒器,略与汉同。乐工奏《秦王破阵乐》、《凉州》、《绿腰》、《胡渭州》,百戏等皆同中国人也。”这些乐舞均为唐代著名宫廷乐舞,这其中有不少是西域乐舞,如凉州、胡渭州、百戏等。《绿腰》为中国传统剧目,在唐代为宫廷软舞。唐诗人李群玉在《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对此舞这样描述:“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耳时流盼,修裙欲溯空。为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唐诗人李群玉以词语清丽生动、情感自然真切的比喻,描绘了中原江南传统乐舞的美妙舞姿,这种积淀了深层的传统美学观念的江南乐舞是唐代宫廷的保留节目。过惯戎马生活的吐蕃人将此舞带回青藏高原,这一方面说明中原唐代汉民族乐舞的强大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吐蕃人不断与唐先进文明的接触,对唐代高水平的乐舞也有了很高的审美鉴赏能力。
  吐蕃人不仅将中原乐舞带到高原,也将高原乐舞传向了中原。比如,吐蕃一些寺院舞蹈,藏传佛教舞蹈《羌姆》。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略有不同,它是由印度和尼泊尔传来的大乘佛教与吐蕃人土生土长的苯教相结合成为的宗教,也即喇嘛教。《羌姆》亦称为喇嘛教舞蹈,它一般在佛教寺院开光仪式上表演,表演时,舞者头戴假面具击鼓舞蹈,内容为驱鬼逐疫。它最初产生于青藏高原,后来又渐渐传播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凡有藏传佛教的寺院就有佛教仪式舞蹈《羌姆》。吐蕃人的舞蹈不仅在这些地区传播,而且,还在西北地区传播。它的传播方式为随同吐蕃人对河西四镇的占领而迁入。在唐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管理的敦煌地区的莫高窟第156窟,有一《张议潮与宋国夫人出行图》的壁画。画面上舞者扬臂抬足的舞姿形态与藏族舞蹈极为相似。在《宋国夫人出行图》中有4个舞者形体动态也与藏族的弦子舞比较接近。
  在敦煌,还有一些藏式佛教的出现,如敦煌465窟,窟顶为大日如来和四方佛,四壁绘画以中心主尊与四周化身小图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藏式密宗图像。另外,还有金刚双身像,也是一种密宗像,男身代表方法,女身代表智慧,两者结合代表善良、智慧。藏族的密宗造型是优美的舞姿造型,是对印度佛教造型的发展。
  吐蕃宗教乐舞、民族乐舞在中国西北地区出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当时吐蕃王朝处于极盛时期,其疆域辽阔,包括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等大部分地区,四川,云南以及尼泊尔、印度和缅甸等一部分地区。它在历史上虽然与唐帝国互相影响,发生不少军事冲突,但也是唐帝国在西南边防的屏障。无论是安居青藏高原还是出兵强占其他地盘时,它不可避免与中原文化产生了互相的渗透,尤其是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吐蕃乘虚而入占领河陇达百年之久。在吐蕃统治期间,它强迫当地汉人穿吐蕃的服装,在强权统治下,吐蕃人的民族文化影响了河西地区人们的审美意识,敦煌壁画上《宋国夫人出行图》上的四人舞者的舞姿动作与藏族的弦子很相似就说明了这一点。文化的交流有时是主动,而有时则是被动的。后来,张议潮率兵将吐蕃人赶走,但是吐蕃人的服饰、吐蕃人的歌舞却在西北地区沉积下来。唐诗人白居易《时世妆》中描写:“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团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说明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的吐蕃人的梳妆样式。敦煌壁画上密宗舞姿造型以及“弦子”舞姿造型,都说明了吐蕃文化艺术对西北地区的影响。
  二、中原与渤海国乐舞艺术交流
  渤海国是中国唐代与日本、朝鲜交往当中的必经桥梁。大唐时代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完备的政治制度,先进的生产技术,儒家礼教思想,西来的佛教文化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几乎都通过渤海国传向日本和朝鲜。因此,渤海国是谈及唐代与东亚国家乐舞艺术交流时所不能不涉及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渤海国位于中国东北部,它是唐王朝命名的国家,在唐之前,渤海地区的族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如前汉称肃慎,东汉时称邑娄,魏晋时肃慎与邑娄同用,南北朝时称勿吉,隋时称靺鞨。
  公元713年靺鞨首领大荣祚归顺了唐朝,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将靺鞨族名改称渤海。从公元698年渤海国建国始起,至公元926年被契丹灭亡,共历任15位国王,其中有10位正式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渤海国从建国到灭亡共229年,几乎与唐朝的时间一样。在这二百多年历史中,渤海国一直与唐朝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借着畅通的水路与唐王朝、日本建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艺术往来的密切关系。
  靺鞨人也是喜饮善歌的民族,有关他们的乐舞,史书上也有记载:“宋陈暘乐书,载有靺鞨舞之名。金史乐志,亦纪有渤海乐……,隋开皇初,靺鞨使来朝,文帝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起舞,多战斗之容,此盖勿吉故俗也。渤海建国后,已制新乐。大兴三年,已珍蒙骋日本,祭神时或作之,又以为舞乐之一。宋王曾使与契丹,至柳河馆,见其地渤海人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善舞者数辈前引,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锤。金代亦有渤海乐。自明昌后,教坊尝兼习之。泰和初,太常二人数少,以渤海与汉人教坊兼习。”①
  渤海乐自唐开始一直到金、元时代盛行不止,它的舞蹈形态究竟怎样是无法探究的,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渤海人的民间习俗乐舞来推测了解1000多年前传去唐帝国的渤海乐的舞蹈风格。如《宋会要辑稿》中记录有渤海民俗舞蹈《踏锤》。有关《踏锤》该书这样介绍:“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锤’。”根据这一资料来看,渤海《踏锤》类似于汉民族的《踏歌》,是中原地区传统民间民俗舞蹈。是“踏地为节”自娱性很强的女子集体舞表演,表演时,不受专业技术的限制,谁都能参加,表演者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唐诗人刘禹锡在《踏歌行》中对此舞这样描绘: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官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婉转递相传,振袖倾环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
  渤海乐的《踏锤》是否接受了唐踏歌的影响呢,我认为很有可能。《踏歌》是唐的民间俗舞,它常常在中秋节或正月十五的时候表演。渤海国与大唐相邻,岂能不学习唐代非常流行的民间乐舞,渤海人学习大唐的经济、文化,也不能否认它对大唐帝国乐舞的学习。“踏”从字面来理解就是踏地为节,“锤”与“踏”是相似的词,都有节奏之意。表演者列队而行,前有歌者,后有舞者,歌者在前引吭高歌,舞者在后相随唱和,又做“回旋婉转”的动作。这其中的“回旋婉转”动作与唐帝国的踏歌动作不同,唐帝国的踏歌是一种“振袖倾环”和“罗袖拂寒”式的动作,以舞袖动作为主。而渤海乐则是以边旋转边行进的动作为主,两种动作风格不同。渤海乐虽然撷取了唐的民俗歌舞的行式,但它们的动作内涵存在着本质区别。渤海乐的旋转动作与高丽乐比较相似,高丽乐舞除了杨柳式的身姿、仙鹤式的步态之外,还喜欢做旋转式的动作。这种舞姿动态一直保留在今天的朝鲜民族舞蹈中。渤海国的祖先出自高丽,渤海国人种的组成有一部分来源于高丽人,再加上渤海国与高丽相邻,两国之间的文化影响势在必行,尤其史书上也记载了渤海国与高丽同俗,那么,渤海国的民俗乐舞也必然带有高丽舞蹈的成分,“回旋婉转”的动作,很有可能来自高丽舞蹈的影响。
  渤海舞除了民间俗舞《踏锤》之外,还有一乐舞可称之为“武舞”。根据《乐书》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之北,旧肃慎国也,隋开皇中遣使朝贡,文帝厚劳而宴之,率皆起舞,曲折多斗容,其天性然也。”勿吉是渤海人传统称呼之一。历史上的勿吉人即是渤海人。勿吉人的武舞“曲折多斗容”,它类似于周代的《大武》,唐代的《破阵乐》。中国古代自殷商起,乐舞就分为武舞与文舞,武舞持各种兵器而舞,舞容雄壮,动作刚劲有力。文舞多温文儒雅,平和缓慢,这种文武不同风格的乐舞传统在2000年历史发展中,不管怎样改朝换代,一直延续下来。隋唐时代,尽管西域乐舞和外国乐舞在宫廷乐舞中占有很大比例,隋唐宫廷乐舞的文、武之分还是存在的。位于唐帝国与日本国之间的渤海国一直仰慕着唐帝国的文化,建国不久,就与隋唐保持“职贡不绝”的关系,据记载,渤海国共朝唐132次,渤海国人非常重视学习唐的先进文化,学习儒家经典,各项规章制度,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思想作为约束人们行为规范及伦理道德的准则。渤海国人用汉字记载墓志,用唐时流行的骈体文书写文学作品,用唐诗的写作方式表达思想情感。渤海国的文化几乎唐化,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的同时,肯定会对唐帝国的灿烂乐舞文化引起注意,唐帝国的宫廷燕乐是闻名于世的,为各国所注目的。渤海国人的“曲折多斗容”的武舞,也可以说,多多少少是受到了汉唐乐舞的影响。

附注

①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377页。 ①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城文明》,4~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

相关作品

踏歌行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