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汉代中原乐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6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汉代中原乐舞
分类号:
J709
页数:
5
页码:
112-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的汉代中原乐舞情况。
关键词:
艺术研究
汉代
中原乐舞
内容
一、汉代楚乐舞
西域乐舞传入中原后经过几百年的流变,被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融化。在汉乐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西域化乐舞是楚乐舞。楚乐舞含有西域文化因素是有其历史背景的,这与它跟异邦人经常接触和文化交融有关。
楚人最早发源于陕西一带,楚王熊渠曾表白自己是蛮狄人,它曾是商、周时的附属小国,楚人经常随同商、周的士兵出征西域,随着商、周王朝的疆域不断向西扩展,楚人接受了大量的西北民族的乐舞影响。根据信阳楚墓出土的锦瑟图案来看,楚人喜穿贴身短衣,头戴尖锥形帽,这种服饰与中亚、西亚的塞种人的服饰同样,因此说楚乐舞中带有不少西域成分。春秋战国时,楚国成为兼并各诸侯国的少数几个大国之一,它融汇了一些苗蛮成分。到了汉代,基本形成自己独有的定势,这是它长期流变的结果,楚乐舞的基本风格定势表现在轻盈飘逸、热烈奔放,曲线婀娜,它那用长袖细腰表现出来的“S”形的风姿流韵与中原本土舞蹈风格截然不同,它最早体现在屈原的《九歌》中,到了汉代,成了汉代乐舞的代表性风格。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文化(至少在文化方面)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陵陷胡虏作《别歌》:“经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赣,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再如乌孙公主的《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鹊兮归故乡!”这些诗句都是著名的楚声代表,楚声能够淋漓尽致地将人的情感抒发出来,像项羽的悲愤之情、刘邦豁朗苍茫的气概、李陵深陷敌区的悲哀、乌孙公主对祖国的思念等都是以楚声来抒发的,可见楚声是最能抒发人的思想情志的风靡楚汉两际的文体。
在汉代,歌、舞、乐三者紧密结合,有歌必有舞,楚声伴楚舞,刘邦唱起《大风歌》时,必有一百二十人童子伴舞。楚舞也是汉代俗乐舞普遍追求的舞蹈风格,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舞”,赵飞燕的腰骨纤细、体轻如燕,能做掌上舞,还有她擅长的“踽步”都是对楚舞的一种发展。
汉帝国对外开放,域外乐舞沿丝绸之路大量涌入中原,阻挡不住的民间俗乐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楚乐舞在这一时期再次接受外来乐舞的影响,变得更加美丽、成熟了。在当时的西汉宫廷内,虽然西汉帝王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在宫廷内仿照周代制礼作乐的传统,设置了“武德舞”、“文始舞”、“五行舞”、“昭德舞’、“盛德舞”、“四时舞”、“云翘舞”、“育命舞”等8个维护礼教的宫廷雅乐舞,但是,这些雅乐舞代替不了汉代楚舞的美丽风貌,雅乐舞仅是一种摆设,仅用于郊庙朝饗。以楚声、楚辞、楚舞为特点的俗乐成为汉代乐舞的主导,它呈现一种不可遏制的浪漫情调。这种充满浪漫情调的乐舞艺术应该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那时起,人们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开始追求个性、追求人格的独立性,极力摆脱礼教、天命的束缚。到了汉代,追求个性解放,追求情感的恣肆挥洒,它虽然受到儒家礼教的限制,但在艺术风格表现上却成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目标,尤其是汉代一些著名思想家,如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出:“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中提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东汉何休在《公羊解诂》中提出:“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以及东汉班昭提出的“元气周行,终始无已”等气论思想对汉代乐舞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乐舞在“气论”的美学思想关照下,更增添了一层辉煌的彩色。比如汉画像砖上所体现出来的种种乐舞形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汉画像砖上的乐舞形象就是西域化的楚歌楚舞的流变表现,“S”形的舞姿形态,腾踏跳跃的技巧动作,无不体现出一种跃动的生命力,它充满了乐观、向上、开朗、朝气的审美情调,它与殷商时充满狞厉怪诞的美不同,也与等级森严、循规蹈矩的周礼乐不同,更与它最初的蛮狄式的游牧舞蹈风格不同,它是挣脱礼教束缚的表现,是潇洒、浪漫、苍劲、力量的美的表现。
汉代楚乐舞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与人们世俗生活紧密结合,在武梁祠、南阳、成都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砖上的表现内容多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相连。在那些不留空白、画面充实的汉画像砖上有着多种多样汉代楚乐舞姿态造型,如袖舞、巾舞、七盘舞、干舞、戚舞、建鼓舞、鞞舞、磬舞、相和舞等,突出反映了汉代艺术的古拙气势。这种古拙的艺术气势,多由人体的直线、方形、棱角等姿态、动作来构成。它与希腊为代表的西方那种体现力的、几何形式的舞姿造型有相同之处,但更盛于希腊、埃及舞姿形态的是它古拙的艺术气势所给人的“气韵生动”的线条美感。汉代几乎所有俗乐舞均体现了这种充满力的线条的古拙之美。
以上这些充分说明,源自于西北地区的楚乐舞,在长期流变当中,在保持它原有风貌基础之上,接受了中原传统文化中“气化”美学思想的熏陶,演变成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原代表性乐舞。
二、汉代百戏
汉代百戏是西域大秦的杂技艺术传入中原后又一西域化的乐舞代表。两汉时中原使者曾远达黎轩,即罗马。《后汉书》卷88司马迁记:“大秦国一名犁鞑,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大秦将埃及开辟为东方的贸易中心(罗马帝国),因它在里海附近,位于地中海之西,而称海西国,海西国是埃及在中国最早的称谓。汉人对罗马有了清楚的了解,那时不仅中国的商队,外交使节到达了罗马,还有罗马使臣、商人以及杂技艺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永宁元年,掸国王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埃及就有杂技的传统,如古埃及文化遗址宾尼汉森壁画就有表演弄丸的形象。(刘峻骧《中国杂技史》)大秦是汉人对罗马的统称,后又称拂林。《太平御览》卷七五八《前凉录》:“张轨时,西胡致金胡瓶,皆拂林,奇状,并人高,二枚。”拂林是拜占庭人对君士坦丁堡的简称。后来唐代也将西罗马称为拂林。
大秦的杂技技术传入汉代以后,在汉代有了极大发展,成为汉代百戏当中的重要内客。据《前汉书·西域传》载汉代宴会上的歌舞百戏包括的内容有:“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巴俞”是四川巴渝地区的武舞,“都卢”是爬竿杂技,“砀极”是乐曲名,“漫衍”是鸟兽假形舞,“鱼龙”指鱼龙假形舞。在张衡的《西京赋》中有详细记载。汉代百戏包括内容有《百戏》、《总会仙倡》、《曼延之戏》、《东海黄公》、《辰僮程材》。《百戏》的节目有:《乌获扛鼎》,即大力士举鼎,《都卢寻撞》,即爬竿表演。《冲狭燕濯》,即钻刀圈、钻火圈。《胸突钴锋》,即爬刀梯,爬顶上后,用胸腔与刀尖相抵。《跳丸跳剑》即向空中抛接木球或短剑。《走索》,即踩钢丝,第二场《总会仙倡》,第三场的《曼延之戏》均为模拟鸟兽歌舞。在这两场歌舞中也借用了罗马传来的幻术。有易貌与易形的技术表演。第四场的《东海黄公》也运用了幻术表演。“东海黄公”这一节目,是典型的角抵戏,它既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的幻术,又有人虎相争,人与兽斗武打之戏,塑造了东海黄公这个有独特性格的人物,安排了一个有悬置和危机的戏剧。
汉代百戏的内容基本上是对大秦杂技的演化与发展,这些在汉画像砖上都有反映。如成都羊子山东舞百戏画像石,于1954年成都羊子山1号东汉墓出土。“东汉舞百戏嵌于右壁后半部,图上万堂宽敞,内高悬帷幔。左侧是庖厨和达厅。堂左高冠长服者跽坐于方席之上,举手指挥,似为主人..右边长席上5乐人,有吹笙、抚琴和歌者。中部为舞蹈与百戏表演,上排左起第一伎,提腿伸手正跳弄丸;第二伎,左手怀抱一鼓,右手伸展,昂首跳跃,姿态矫健,为鼓舞伎;第三伎,为反弓伎;第四伎,倒立,似足蹬一物的蹬伎。下排从左起第一伎似为领队,头挽双髻,面向主人跪坐,长服曳地;第二伎着广袖舞衣,腰间束带,长服曳地,翩翩起舞,舞姿雍容典雅;第三为倒立伎;第四为旋盘伎,伎者侧身跨步,右手前伸,左手曲举,掌中立一竿,上顶盘正在旋转;第五为飞剑伎,伎者提腿反手掷三剑于空中;第六为盘鼓舞伎,地下倒覆五盘,其间置一鼓,舞者举长巾飞向盘鼓腾跃,一徘优伎,赤膊作滑稽表演与其配合;另一伎着长服,正举桴击鼓,为群者击节和伴唱”①。又如1972年郸县竹瓦铺1号东汉墓出土的石棺画像上的郸县戏画像石,“石棺画面上有伏羲、女锅,棺石刻乐舞百戏,棺左刻曼衍角抵和水嬉。”“石棺左图上部一排7人,均赤足,多为戴假面的象人。左起第一人似猴面。兽爪,左手执一物,右手举长柄兵器。第二人似猪面。侧身伸颈,身缚绳索双手向胸前伸出,挣扎状。第三人头上椎髻,两眼圆睁,为有串胡的大力士,双手用力拖住龙虎的长尾。第四人头上有五小髻戴熊面龙两臂伸张,腰悬一锁,跨入龙虎背上大有降龙伏虎之势。第五人戴笠,左手执长柄插于胸前,似张口歌唱。第六人鬚髯露张,双手展力提一物。最后一人头上着帻,右手举长棍,左手提物似灯,其上羽饰飘垂,跨步作前驱状。..石棺右图正中一座四阿式楼房,楼上回廊置栏,其上横放兵器和悬挂盾和弩..。楼下殿堂宽敞,内设长席,宾王与人跪坐正饮酒,观伎。图左上方旷场2人席地而坐,一女伎双手鼓瑟、瑟一端置腿上,一端置地下,一伎伴唱;中间一女伎头挽双髻,在重叠的几案上表演柔术,其右为旋盘伎,伎人昂首盘腿,额上顶一长竿,竿顶上盘正在旋转;左下方两舞伎着广袖舞衣,腰间束带舒巾起舞,其中右者翘袖折腰,踏鼓起舞。”②再如1957年在徐州市东郊铜山县发掘的铜山洪楼鼓乐百戏画像石,共有3幅。图一为气势宏大的鼓乐百戏图。图中左方有一人手举一物站立,像是指挥,另有一人赤膊在云气中,拉动5个连在一起的石磙,表演转石之戏。如张衡在《西京赋》中所描述的“白虎鼓瑟,苍龙吹箫,女娥坐而长歌,洪崖立而指挥,忽见云起雪飞,又见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的诗句。在“辟砺激而增响,磅磕像乎天威”的石磙隆鸣声中,开始了怪兽陆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辚囷”的漫衍之戏。图中的鱼龙均有4条腿,龟也很长,白象显为水牛装扮。“仙倡伪作假形”,怪兽均用动物或人来假扮表演。紧接着“海鳞变成龙..舍利颬颬化为仙车”,鱼、龙拉着仙车疾驰而来;仙车上的树有建鼓,“象人”(化装假面人)正在击鼓。还“蟾蜍与龟,水人弄蛇行舞于队列之中,操蛇者上身赤裸,双手握住巨蛇之颈。”最精彩的是幻术表演:“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支雾杳冥。”一伎人手持喇叭形物鼓腮用力,吹出熊熊燃烧的火焰,表演似乎达到了高潮。图二为贵族庄园生活图,“在左右屋宇之间的空地上,有盛大的乐舞百戏表演:中心为一短座建鼓,一楹穿鼓而上,鼓上羽葆繁盛,二人峨冠宽衣,执双桴,弓步相向,击鼓舞蹈。”①
从以上三列可以看出,罗马杂技艺术传入中国、与中原文化很好结合、与汉民族乐舞文化很好融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中原汉民族乐舞文化色彩。尽管如此仍然显露着罗马技艺的风采,如第一例中的立伎、旋盘伎、飞剑伎、滑稽伎,第二例中的假面舞,第三例中的扣盘击节,袒胸露腹,双手跳两剑四丸、挥长绸做盘鼓舞等等,均可以认为是对外来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画面上的人物造型舞姿也颇带外来色彩,如舞者在盘鼓上舒巾腾跃、徘优伎的赤膊,滑稽表演,两眼圆睁,留有串胡的大力士,双手拖住龙虎尾巴,鬚髯露张的人物造型,袒胸露腹跳丸弄剑等等。从其装束、造型、舞动的姿态来看,不能不说它带有强烈的域外色彩。袒胸露腹、跳丸弄剑,不是中国的传统表演习俗,尤其是在“独尊儒术”的汉代社会里,儒家礼念极强的中原汉人是不会光着上身在大街上表演,而袒胸露腹对中亚、西亚以及埃及人来说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耻辱之感,相反是一种美的体现。古希腊、罗马是一个重视人体表现的国家,赤身露体进行舞蹈表演、健美表演、体育竞技等,均认为正常的事情。他们把人的身体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来鉴赏、来赞美、来讴歌。这是东西方思维观念的差异之处,汉代比先秦开放,因此,外来的露体舞蹈技艺是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另外,百戏中的“转石之戏”、“漫衍之戏”、“象人击鼓”、“赤身弄蛇”、“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也是受西方艺术的影响。正如冯文慈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由于吸收了西域的所谓‘胡乐’以及其他外来音乐,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其基础更加扩展,其民族性的内涵也注入了新的富于活力的因素。这一点已经由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和当前现状所证实。”②
附注
①于豪亮:《记成都羊子山一号墓》,载《文物考古资料》,1955(9) ②《中国音乐文物大系》,178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①《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②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10、11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